數學重不重要?
當然重要,但不是因為數學是必修、必考的科目,而是因為數學鍛鍊的是人的基本能力:如何觀察秩序、建立模式、解決問題和精準溝通。
可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怕數學?
這是因為數學是一門非常講究「先備知識」的學問,前面累積的大小問題沒解決,後面的學習一定上不去,就算老師透過解題技巧和大量演練,一時拉高了成績。但只要困惑一直沒得到解決、概念不扎實,日積累,就會成為知識體系的洞。這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到了國高中就放棄數學。並不是他們笨,而是長久下來累積的問題,到國高中的階段一次爆發而已。
只要父母願意陪伴與協助,就可以及時幫孩子解決小問題,也可以讓孩子發展出有效的學習策略,更能獨立解決問題。
孩子的資源有限、視野有限,遇到困難常常不知道怎麼解決,如果老師又不願或無法回答,很容易就有挫折感。「我以前數學就不好,孩子碰到的問題,我能教嗎?」很多父母裹足不前,但是《跟孩子一起玩數學》強調「回到起點,經由互動,一起學習」,並發展出「互動八法」,有效提升親子數學的相處品質。
‧倒溯法
‧前推法
‧具體經驗
‧繞道法
‧反客為主法
‧面對錯誤
‧適度的練習
‧互為主體、交互佈題法
作者簡介:
唐宗浩
政大應用數學系畢業,擅長數學遊戲、親子數學、數學診斷、學習諮詢。從高中時開始授課,橫跨體制內外,累積了十多年的教學經驗。
很多人以為數學就是計算。但是對宗浩而言,計算只不過是解決問題時諸多的過程之一而已。所以,學數學是在練習四件事:觀察秩序、建立模式、解決問題和精準溝通。
章節試閱
*跟孩子一起玩數學
坊間寫給學生的數學書參考書很多,寫給家長和老師使用的一對一互動書,真不多。
寫給學生的數學書,有些是題目集錦、有些是幻想故事、有些是別的國家的算法介紹、也有針對一兩個主題深入探討的書。有些像是演算練習本、有些則以漫畫形式、彩色的插圖包裝,但是,相信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經驗:買回來,孩子不看!
為什麼孩子不看呢?
或許可以先問自己:我有沒有認真去看呢?我有沒有和孩子一起看呢? 其實,兒童、少年和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最需要陪伴。
如果想要孩子把數學好,丟給他多少本書、送他去多少地方上課,都不管用。您需要用一些時間,捲起袖子,陪他一起玩、一起創作、一起思考、一起討論、一起練習。 這個時間,可長可短,從每天五到十分鐘短短的遊戲或對話、偶而半小時一小時的共同創作,到一整天的體驗、好幾週的專題計畫都是好的。 有些家長真的這麼做了,安排了親子互動的數學時間,但是親子數學的時間,卻常以親子都不愉快收場。為什麼呢?因為光是時間還不夠,還需要有一些陪伴引導的方法,和一起學習的態度。 這方面怎麼參考呢? 坊間有不少談親子溝通的書,談如何正面思考、正向用語、開放式提問和耐心聆聽、明確表達等等。 這些正向溝通的習慣,在平常的生活對話,的確很有幫助。 但是,在教數學的時候,孩子不會就是不會啊?他的挫折感並不是來自溝通方式,而是來自「學不會」這件事。
父母的挫折感,大概也無關乎孩子的溝通方式,而是「教不會」這件事上。
正向溝通方式,在互動時很重要,但是光靠正向溝通方式,不足以創造好的親子數學互動。
所以,本書透過介紹「診斷式教學」,引入「互動八法」,協助你找到自己的力量,在數學時間,創造正向的互動和踏實的學習流動。
聽到陪孩子重新學數學,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是:
‧我以前數學就不好,這樣怎麼教?
‧我以前成績還滿好,可是不知道怎麼教? ‧我只知道要怎樣算,不知道為什麼,這樣怎麼教?
‧我不大會舉孩子能懂的例子,這樣怎麼教?
‧我不大能觀察和聽懂孩子的解題方法,這樣怎麼教?
如果父母有這類疑惑,那很正常。請別因此打退堂鼓,看完本書,相信讀者就會明白自己有多大的潛能可以發揮。
照我過去和數百位學習者合作互動的經驗來說,家長有沒有時常和孩子有感性與知性上的互動、有沒有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是孩子學習動力和學習成就的一大關鍵。
跟據經驗,父母自己如果不陪孩子學習,只送孩子去補習班、安親班和各種開發、動腦的課程,或是陪伴的過程太急躁敷衍,將會面臨很大的危險。
畢竟外面的教學再怎麼好,也不能取代家庭的支持。更何況,如果您沒有參與孩子的學習,怎麼能分辨外面教學的好壞呢? 教育商品化的市場,像是一個雷區。
有些好的,但是也有很多是有問題的,外表也看不出來。有些業者把父母當「肥羊」,做表面工夫讓父母安心,等孩子出問題了,反正只要不違法,他也不用負責任,還可以跟家長編個理由,說孩子太難教或是資質不好,把責任推到不會抗辯的孩子身上。久而久之,胡謅就變成事實,孩子也以為自己就是數學不好,產生數學恐懼症。
太多的朋友跟我講到過去的學習經驗,孩子的數學,愈補愈糟。如果父母沒有充份的規劃、評估和參與、陪伴,花錢補習不僅沒效,反而更糟。
即使我自己的工作,我也要求家長一定要協同。或是參與教學現場,或是平常跟孩子要有知性互動。單純的外包,我是不接受的。 讓家長誤以為「不必操心,交給老師就好」的教育工作者,是很危險的。那會害了孩子。對於教學者來說,即使可以因此得到輕鬆的收入,也很難問心無愧。
有些老師表面上很有解題方法,但是喜歡用威權壓制學生的思考,結果學生反而被教笨了。
成績好但不會自己思考,是最危險的情況之一,因為一旦上了國中、高中,原本的方法不管用,要學新方法時,他缺少彈性,就會突然跟不上,成績下滑,信心一下子垮了。
這些細緻的關鍵、潛在的危險,沒有陪孩子學習、只看表面成績、只看到孩子一去補習成績就馬上提高的父母,怎麼會知道呢?
這樣的家長,當後來孩子學習出問題時,反應通常都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我遇過好幾個一再換地方補數學的孩子,他們在每個地方問題都沒解決,因為班級課堂的老師和家教老師,都不知道怎麼去做倒溯式的診斷。事實上,他們只需要把握住互動八法中的「倒溯法」,就可以讓問題不致惡化。 即使是科班出身的老師,在接受教師培訓時,大都是著重班級經營、秩序管理、教材教法、心理輔導等等,沒有學習單一學門的診斷法。
目前在台灣,只有特教老師的培訓中,有包含相關的知能,也就是做個別化教育計畫(Idividualized Eduction Program)的能力。 但是特教老師通常比較缺少完整的數學概念,除非重新把數學概念弄清楚,否則還是難做精準的數學診斷。 看到這裡,讀者可能會想:大部份專業的老師都做不好診斷,那我怎麼能呢? 其實,診斷式教學是一個過程,一個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的過程。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一開始可能不太順,等到經驗累積,就會愈來愈順利。重點是在互動的過程中,讓孩子學會、樂在學習。
老師和學生的相處比較短暫,父母則是全面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師做不到的,父母就做得到。
當父母和孩子經驗到良好的互動過程,持續累積,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支持與瞭解,就會超過所有的專業工作者,包括我在內。 那時,專業工作者就只是一個從旁參照的角色,提供一些可能父母沒有留意的點、或是引入一些新的學習管道、學習資源。
因為父母有真實的互動、有一手經驗、觀察入微,就不會被專家的意見牽著跑,也可以在孩子的安排上趨吉避兇了。
親子數學的一對一互動,往往玩了好幾種不同的遊戲、試好幾種不同的角度,才找到問題點,加以協助克服,孩子還是會很高興。 最重要的不是診斷的速度,而是透過親子數學的互動,不再只看表面成績,而能真實看到孩子的學習歷程、看到他的努力與困惑,給予實際的協助。
讀者也不會覺得有關孩子學習的疑惑都一定要問老師。老師的觀點可以參考,但是父母也有互動的一手經驗,這就不會被牽著鼻子走,而能對等討論。
懂得如何陪孩子學習,才能靠著一手的經驗去協助孩子,在引借外力時,也比較能判斷他們是否適合,而不會被表面的宣傳給炫惑。
*跟孩子一起玩數學
坊間寫給學生的數學書參考書很多,寫給家長和老師使用的一對一互動書,真不多。
寫給學生的數學書,有些是題目集錦、有些是幻想故事、有些是別的國家的算法介紹、也有針對一兩個主題深入探討的書。有些像是演算練習本、有些則以漫畫形式、彩色的插圖包裝,但是,相信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經驗:買回來,孩子不看!
為什麼孩子不看呢?
或許可以先問自己:我有沒有認真去看呢?我有沒有和孩子一起看呢? 其實,兒童、少年和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最需要陪伴。
如果想要孩子把數學好,丟給他多少本書、送他去多...
作者序
在分享數學教育的方法前,我想先用一個小節,講講我自己的故事,為何會走上數學教育這條路。
這故事很長,一言難盡。
我從小就被認為是數理資優生,但是求學的過程很曲折。
我遇過一些很好的老師,幫助我建立了基礎的觀念、主動探索的習慣和嚴謹的推理和較寬的視野;也遇過一些不當教學和學習上的挫折無助。
在這個過程中,我很感謝父母,沒有把他們當年學數學時,遇到不當教學而產生的恐懼經驗,複製傳下去給我。
後來從事獨立教育工作,以數學診斷助人時,他們還願意讓我運用診斷式教學的方法,重新經驗一次數學,解開過去不好的經驗,創造新的好經驗。
我父母都是社會上很有成就的人,但可能是當年的教育環境的關係,在數學方面的經驗並不好。後來我發現那似乎是一個時代的教育問題。很多我認識的社會賢達,青少年時的數學學習經驗,都很不好。這顯然不是個人問題,也不是聰明才智的問題,是制式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我唸高中的時候,正好是台灣「建構式數學」改革的時期。「建構式數學」被媒體罵得半死,而學者專家則極力澄清是因為老師不會教、曲解了它的原意,才導致問題叢生。
但究竟什麼是建構式數學,今天還是很多人搞不懂。
其實,數學就是數學,沒有什麼建構式數學。「建構觀」只是一種教學者的態度,認為學生是主動的探索者,在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像是在搭鷹架蓋房子那樣。所有的教學,以這個觀點為前提出發。
問題來了,這個觀點很真實,但這可以帶出什麼樣的教學法?大家不知道,所以還是教不好,或是變成講一套、做一套。
觀點人人相近,方法各自不同。我看別人的課堂,都不問他的理念,都是看現場、看方法。理念講得好聽,誰都會,方法要做得到,才是踏實。所以這本書不是在講建構式數學,而是在講診斷式教學,講具體的互動八法。
互動八法是以建構觀為基礎,在教學互動中,一次一次實踐調整、具體結晶出來的方法,適合個別與小團體,尤其適合親子數學時間。
至於大班級的經營,涉及分組技巧和空間設計,在互動八法之外,礙於篇幅,本書著墨較少。讀者有興趣可參考《數學教育的藝術與實務──另類教與學》(林文生、鄔瑞香著,心理出版》。
寫書之時,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書是單向的,沒有辦法將一來一往的診斷式教學,直接實做出來。因為閱讀不是即時的雙向互動,互動八法中,沒有一法能派上用場。
因此,希望家長不要只是看過就算,要真的和孩子互動,在互動中創造一手經驗,那才是最珍貴的。我寫的文字,就請當作是一個提示和教師端的經驗參考吧。如果在讀者的一手經驗中,發現不合用的地方,就請以自己的一手經驗為準吧。書是拿來拓展自己,不是拿來框住自己的。
我在高中時,正好也是台灣剛開始推「一綱多本」的時候。從單一部編版,到由教科書出版社寡佔的教材生態,吸引了許多有識之士,投入教材的編創,也造就了一些編得很認真的教材。
但後來,隨著課綱一改再改、教科書也得跟著改,我的觀察是,教科書急就章、失去知識形成的脈絡、參考書化的情況也愈來愈嚴重。
我大學唸了四年半,一年唸心理系,之後三年半轉應用數學系,中間因病休學過半年。轉系是因為覺得心理學比較能夠自學,而高等數學的自學方式,當時我還沒找到。
與社會科學、商學院與傳播學院相比,理學院的應數系可以說是個大當鋪,要及格並不簡單,有些必修課還可以一次當掉甚至一半的同學。
當時我在協助系上兩位同學複習《抽象代數》準備考試時,發現一件影響後來深遠的事:才智也好、努力也夠的人,卻會因為方法不對而學不會,甚至自認為數學不好。 當努力不得其法,把焦點放在題目,就會迷失;換了方法,回到基本概念,從頭搭建起,並用實例和圖象來掌握要領,把概念不清的地方都補起來,就能事半功倍。 在後來多年的經驗中,我遇過不少被學校、被補習班放棄的學生,以及成績在谷底或是及格邊緣的人,或是一般所謂的特教生。 這些飽受挫折的學習者,都願意努力。他們不是不努力,而是方法不對,或是被環境所干擾和限制。嚴重的甚至不知道自己哪裡會、哪裡不會、哪裡只是一知半解。 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動經驗中,我很確定一件事:數學不好,九成九都不是才智、也不是努力的問題,是學習方法和教學互動的問題。 學習方法和教學互動改善,問題就會解決。當學習者從苦於備考,到樂在學習,那個感動和喜悅是難以言喻的。 這是一個整體系統的工作,並不是靠單一的老師可以達成,家庭的支持非常關鍵。 「協助人從學不會,變成學得會。從苦於備考,到樂在學習。」 診斷式教學,就是這樣的方法,而且人人可以實行。讀者不需要唸過理工科系,也可以實行。家庭的支持和教師的助力能夠一起協助孩子成長,就會發生美好的奇蹟。 帶著深切的祝福,邀請您來玩數學。
在分享數學教育的方法前,我想先用一個小節,講講我自己的故事,為何會走上數學教育這條路。
這故事很長,一言難盡。
我從小就被認為是數理資優生,但是求學的過程很曲折。
我遇過一些很好的老師,幫助我建立了基礎的觀念、主動探索的習慣和嚴謹的推理和較寬的視野;也遇過一些不當教學和學習上的挫折無助。
在這個過程中,我很感謝父母,沒有把他們當年學數學時,遇到不當教學而產生的恐懼經驗,複製傳下去給我。
後來從事獨立教育工作,以數學診斷助人時,他們還願意讓我運用診斷式教學的方法,重新...
目錄
Chapter 1 數學教育自己來
Chapter 2 互動八法
Chapter 3 分辨警訊
Chapter 4 成長軌跡
Chapter 5 處變不驚
Chapter 1 數學教育自己來
Chapter 2 互動八法
Chapter 3 分辨警訊
Chapter 4 成長軌跡
Chapter 5 處變不驚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開數:正18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