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城市》主角原本是楊麗花與周潤發?
預算不足成就侯孝賢電影美學?
臺灣新電影搞垮國片?
《海角七號》掀起台灣電影界文藝復興?
微電影只是加長版廣告?
臺灣沒有電影工業,卻有影展工業?
看國片,曾是阿公阿媽爸爸媽媽最喜歡的娛樂活動,你能想像他們也曾跟著大銀幕上的主角一起哭、一起笑,也曾像現在的追星族如癡如狂跟隨大明星的場面嗎?
曾幾何時,臺灣電影由顛峰走向衰退,長達30年的低迷後,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李安,紛紛獲得國際知名影展大獎肯定,為臺灣電影在國際影壇上取得一席之地,而且仍在發光發熱……
作者簡介:
蔡明燁
高雄市人,台大圖書館系畢業後,曾任劇場導演、報社記者、電視編劇等職,並於英國里茲大學取得傳播學博士學位,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里茲大學任教多年,現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以及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蔡博士的研究以華語電影、媒體、科學與文化傳播為主,除中、英文學術著作外,也經常為國內外報章雜誌及部落格撰寫各種評論,曾在幼獅出版《媒體世界》(2000年)、《危機與安全:安全批判、民主化與台灣電視》(2003年),最新中文著作為《界定跨科際》(2015年,教育部出版)與《小書房大天地》(2010年,立緒出版),最新英文作品則有《盧特里區華人傳媒手冊》(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ese Media)(2015年,Routledge)以及《全球性華語電影》(Global Chinese Cinema: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Hero)(2010年,Routledge)。有關蔡博士作品,請參見https://msafropolitan.academia.edu/MingYehRawnsley。
推薦序
臺灣的符號/柯華葳(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
每當參與國際會議,大會要求與會人員穿本國服裝出席時,我總會煩惱穿哪種款式,因為具有臺灣特色的服飾不算少,如各族原民服飾各有傳奇在其中,客家花布也讓人眼睛一亮。當然臺客、臺妹穿的,都是特色。在這麼多的選擇中,什麼服飾最能代表臺灣的符號?有時我偷懶,不在服飾上打轉,直接端出鳳梨酥,也贏得滿滿的掌聲。我也曾和朋友討論什麼歌最普遍,全民都在傳唱?記得在國外留學時,大家聚會唱起〈龍的傳人〉或是〈補破網〉,有人唱得淚流滿面,有人慷慨激昂,無論如何,都開了口唱出代表「我們的情、我們的意」的歌曲。還有一篇小學課本裡的課文〈爸爸捕魚去〉,當同伴中有人開口念「天這麼黑,風這麼大……」接著就會有人跟著一起朗誦。當下真感受到我們是一起長大的,有共同的記憶。這些東西讓大家得以凝聚,真是非常美好、幸福的感受。
在上個世紀,曾有國外新聞雜誌以「貪婪之島」來描述臺灣,讓大家痛心。好些年下來,臺灣越來越多元,慢慢琢磨出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底蘊,讓人驚豔。我們逐漸贏得了友善、親切,以及樂於助人的形象。臺灣美食、美景雖是觀光局主打的廣告,但我認識幾位外國朋友,則是因臺灣一些清靜的民宿和親切的主人,讓他們可以真正放鬆休息而來的。
整體來說,我們有太多的好東西,但什麼符號可以說出故事,表徵臺灣?此時獨尊一項,已不周全。在眾多選擇中,如何凝聚大同小異,不是件容易的事。例如我參加會議時,有非洲代表當著我的面豎起大拇指,說 :「Taiwan, number 1!」他說的是臺灣學生在國際評比上亮眼的表現。臺灣教育是有名聲的。但許多朋友一講到我們的教育就皺眉頭。或許善於批評也是臺灣的特色,是促成進步的動力。我相信在批評和讚美拉扯中,我們會慢慢形成大家對臺灣故事的共識,讓記憶傳承下去;進而協助下一代在眾聲喧譁中,學習怎麼看身處的這塊土地和人們,認識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在一次喜宴上,幼獅文化劉淑華總編輯和我坐一起,聊著聊著,我又想到代表臺灣的故事這議題,我們兩人當下同意,需要整理一些代表臺灣的「東西」和故事。淑華總編輯是行動者,過兩天就找我再商量。我們兩人上天下海的聊,由天空想起,如果在天上看,什麼代表臺灣?若由巷道穿過,又會看到什麼?若看臺灣的人呢?哇,一大堆東西!我們還想到要如何形成多數人的共識。淑華總編輯比較務實,著手整理題目,說:回去找人寫!這就是本書以及讀者會陸續讀到系列故事的由來。
這些內容或許對許多讀者來說不算陌生,但透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慢慢討論,找出臺灣的價值、臺灣的個性和臺灣的符號。這是我們的期盼。
臺灣的符號/柯華葳(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
每當參與國際會議,大會要求與會人員穿本國服裝出席時,我總會煩惱穿哪種款式,因為具有臺灣特色的服飾不算少,如各族原民服飾各有傳奇在其中,客家花布也讓人眼睛一亮。當然臺客、臺妹穿的,都是特色。在這麼多的選擇中,什麼服飾最能代表臺灣的符號?有時我偷懶,不在服飾上打轉,直接端出鳳梨酥,也贏得滿滿的掌聲。我也曾和朋友討論什麼歌最普遍,全民都在傳唱?記得在國外留學時,大家聚會唱起〈龍的傳人〉或是〈補破網〉,有人唱得淚流滿面,有人慷慨激昂,無論如何,都開了口唱出代...
作者序
臺灣電影的探索與瑰麗/蔡明燁
今年剛滿12 歲的小外甥女婉蓉過生日,和她在越洋電話裡聊天時,她說暑假裡看了三部電影,其中她覺得《露西》(2014 年)「馬馬虎虎」;《等一個人咖啡》(江金霖導,2014 年)「有點噁心」,因為男主角在戲裡有很多袒胸裸臀的畫面;她最喜歡的是《閨蜜》(黃真真導,2014 年),因為這部片子講姐妹淘之間親密的感情,以及好朋友相濡以沫的互相扶持,既貼心,又搞笑,讓她看完以後覺得很high。
婉蓉坦率天真的分享不禁給了我三點感觸:首先,研究電影的專家可以把電影藝術講得很深、很複雜,但是沒有美學、技術和意識型態包袱的小朋友與青少年,卻一樣可以很直觀的看懂電影,並且從他們喜歡的片子裡獲得某種娛樂、感動或啟發。這是電影的特殊之處,有時透過影、音激發我們的想像力,有時和觀眾的生活經驗彼此印證而引起共鳴。有些影片是因應某個市場而產出的,消遣性很高,但當那個特殊的時間點過去以後,內容往往就顯得過時,很快受到觀眾的遺忘;但有些比較言之有物、或者在拍片技巧上有所突破的影片,卻可以讓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裡反覆觀賞,每次都能因為自身的成長而從中領略到不同的妙處,於是這些電影作品就能禁得起時代的考驗,被留存下來,甚至可能超越國界與文化的限制,成為全世界影迷百看不厭的珍寶。
電影欣賞不只於美學的範疇,也牽涉到社會教育、文化環境和影片的產製。有些人特別注重藝術表現的手法,希望在美學和感性的層面精益求精;另外也有人比較重視對社會的批判及對人性的思考。我覺得這兩種取徑並非絕對,而是互補的,因為如果缺乏對社會與人群的關懷,為藝術而藝術經常是很空洞的;但是要傳達各種對現實人生與社會轉變的觀察和評論時,若無創新的藝術手法來加以呈現,泰半只流於俗套或說教而已,又怎能發揮動人的力量呢?
電影是藝術、商業、文化和娛樂的綜合體,一個健全發展的電影環境,應該是一個多元化的創意產業才對。我小時候雖然看過不少電影,卻一直到了上大學以後,才由同學的引介接觸到藝術電影,大開眼界,當時真是既驚訝、又羨慕於同學的見多識廣,比我懂了那麼多東西!所以我希望在這本書裡,可以從藝術、社會、文化和電影工業的多重角度來介紹臺灣電影,讓本書的讀者們比我更早有機會認識到臺灣電影的不同境界。
其次,婉蓉的觀影經驗,勾起了我童年美好的回憶。小時候看電影,其實也是洋片和國片來者不拒的,戒嚴時期的國片市場(含港片)裡有愛情文藝片、喜劇片、武俠片、黃梅調電影、勵志軍教片、戰爭片、校園電影……,在臺灣這個蕞爾小島上和好萊塢分庭抗禮,除了造就許多當時在海內外華人世界備受歡迎的明星、歌星和流行音樂外,更為年少懵懂的青春添加了幾許瑰麗的色彩。
然而1980 年代末期之後的臺灣電影卻忽然從巔峰摔到了谷底,低迷狀態持續了20 年。為什麼一個產業會一下子由盛轉衰?原因當然千頭萬緒,歸根究柢,可能因為在長期戒嚴的環境下,臺灣的電影圈自成一個生態體系,和國際電影市場逐漸脫軌,加上本地觀眾的品味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出現劇烈的變化,一旦解嚴之後,社會結構的各個環節突然失控,人心一方面因自由的空氣而振奮,另方面也因脫序的紊亂而不安,曾經受到保護的本土電影市場霎時間門戶大開,心浮氣躁,既要跟與時俱進、多角化經營的外片競爭,也要跟國內新興的娛樂產業如MTV 視聽中心、第四臺、有線電視、衛星、錄影帶出租業者角逐,此外政府又輔導不當,不能協助國內影壇積極應變,於是資金和人才快速流失,結果臺灣電影因為缺乏市場的競爭力,投資人越來越不敢冒險,但是越缺乏投資,競爭力自然也越加薄弱,形成了惡性循環。
所幸這20 年來的艱辛摸索並沒有白費,新世代的臺灣影人憑著智慧、毅力和對理想的堅持,總算再度開闢出了嶄新的道路。雖然就「量」來說,目前每年約30 至50 部長片(含紀錄片)的產量,比起全盛時期的一兩百部影片,仍有相當的差距,但和過去20 年來,每年只生產個位數到十幾部影片的慘澹情況,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國片大體上可以用「量少質精」來形容,拍片的過程日趨專業化,類型走向多樣化,而且題材的選擇不僅變豐富了,也跟民間的脈動更加貼近。換句話說,戒嚴下的臺灣電影限制很多,固然締造過輝煌的成績,不免染上官家習氣,而經過了民主淬鍊
之後,新世紀的臺灣電影雖仍處於恢復元氣的階段,卻已展現出臺灣市民社會躍動的生命力。
第三、進一步分析小外甥女提及的三部影片,《露西》是法國名導盧貝松的作品,在臺北取景,片中主要採用英文和小部分的國語雙語發音;《等一個人咖啡》改編自臺灣暢銷作家九把刀的網路愛情小說,在臺灣和香港同步上映,緊接著也在大陸、澳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發行;《閨蜜》則是中國投資的影片,啟用香港導演黃真真,演員來自兩岸三地,全片在臺灣取景拍攝,在中國殺青,並先後在中、臺、港放映―可見隨著全球化與區域化的浪潮,促進文化、創意、人才和資金的流通與互動,已經讓所謂的「臺灣電影」變得像多面夏娃,難以定義。
但我認為這是好事,因為愛電影的人,應該要學會就電影論電影,不要預設立場,也不要隨時戴著有色的眼鏡看待世界與人生,而要給自己寬廣的心胸和文化包容力,並慢慢培養對藝術的鑑賞力。在這裡,我主要關心1980 年代臺灣走向自由化與明主化以後的電影發展,因此決定從自由與開放的基本價值觀出發,用「民主化」做為貫穿全書的主軸,解釋臺灣電影發展的過程,如何讓我們的電影從陣痛中走向蛻變、瑰麗,終於發展出了今天活潑、多元的樣貌,從而使臺灣電影在世界電影文化中占有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
臺灣電影的探索與瑰麗/蔡明燁
今年剛滿12 歲的小外甥女婉蓉過生日,和她在越洋電話裡聊天時,她說暑假裡看了三部電影,其中她覺得《露西》(2014 年)「馬馬虎虎」;《等一個人咖啡》(江金霖導,2014 年)「有點噁心」,因為男主角在戲裡有很多袒胸裸臀的畫面;她最喜歡的是《閨蜜》(黃真真導,2014 年),因為這部片子講姐妹淘之間親密的感情,以及好朋友相濡以沫的互相扶持,既貼心,又搞笑,讓她看完以後覺得很high。
婉蓉坦率天真的分享不禁給了我三點感觸:首先,研究電影的專家可以把電影藝術講得很深、很複雜,但是沒...
目錄
﹝總序﹞臺灣的符號 ◎柯華葳
﹝自序﹞臺灣電影的探索與瑰麗 ◎蔡明燁
臺灣電影大世紀
PART1《光陰的故事》─點燃臺灣新電影烽火
電影1980
被束縛的年代
新電影躍起的關鍵十年
英雄造時勢
侯孝賢─用光影和聲音誠實探索臺灣歷史
楊德昌─用畫面傳達犀利的社會洞察與反諷
蔡明亮─以前衛風格解剖現代都會的孤獨
李安─敘事說情打破藝術與票房的藩籬
PART2《海角七號》─掀起臺灣電影界文藝復興
專業影評vs 娛樂至死
沒有電影工業,卻有影展工業
新世紀後新導演跨界無障礙
找回片商的信心
經費短缺下的口碑奇蹟
記錄生命的軌跡─紀錄片異軍突起
PART3 兩岸三地──交流頻繁,結果累累
文革後的中國電影浴火重生
票房壓力扼殺香港新浪潮
天安門事件後,中國電影導演「地下化」
﹝總序﹞臺灣的符號 ◎柯華葳
﹝自序﹞臺灣電影的探索與瑰麗 ◎蔡明燁
臺灣電影大世紀
PART1《光陰的故事》─點燃臺灣新電影烽火
電影1980
被束縛的年代
新電影躍起的關鍵十年
英雄造時勢
侯孝賢─用光影和聲音誠實探索臺灣歷史
楊德昌─用畫面傳達犀利的社會洞察與反諷
蔡明亮─以前衛風格解剖現代都會的孤獨
李安─敘事說情打破藝術與票房的藩籬
PART2《海角七號》─掀起臺灣電影界文藝復興
專業影評vs 娛樂至死
沒有電影工業,卻有影展工業
新世紀後新導演跨界無障礙
找回片商的信心
經費短缺下的口碑奇蹟
記...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76頁開數:14.8×21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