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抽屜裡的零星雜物,是失散在時光裡的生命碎片,當我們仔細檢視,將一一被收集、翻新。
黃小石長老回顧過往人生,與讀者共享生之旅的喜樂與收穫。他擷取日常生活、身邊事物,以及旅居見聞,作為比喻的題材,並注入他對文化的觀察和知識的領略,擴張了關注生命的思考層面和時弊的警醒深度。
記憶中的過去,不見得更真實,卻成了今日生命的成分;讓我們有可以做的事,有可以愛的人,有個可以希望的未來……
作者簡介:
黃小石 博士
1940年出生於重慶,戰後隨父母定居台灣,中學畢業保送上台灣大學物理系。
大學時期深入思考信仰問題,1962年台灣大學物理系畢業,1964年受洗成為基督徒。
1969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物理學博士學位。
1969-1973年,任教於若歌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物理系。
1973-1976年,美國匹茲堡大學訪問學者。
1976-1998年,美國艾克桑石油公司(Exxon) 研究部門物理企劃主管,並從事研究工作。
1990年,獲德國普朗克研究獎(Max Planck Research Prize),並獲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Fellow頭銜)。
1998-200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資深研員。
2009-2012年,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訪問學者。
除了在物理學界的成就外,黃小石同時以長老身分在美國紐澤西州的若歌教會(Rutgers Community Christian Church)事奉,為若歌教會創始人之一。曾任華福科技佈道事工主任、眾聖徒協會董事、基督使者協會董事會主席等職。多年來經常應邀到世界各地講演,反應熱烈。
黃小石勤於筆耕,相關論著見於各刊物。中文著作有《真理的追尋》、《苦難的尋思》、《愛的真相》、《善惡的省思》、《生命的追尋》、《信的真諦》、《天河拾貝》、《實存的真象》、《盼望》、《恩典的歲月》、《上帝與物理》等書(皆由宇宙光出版)。
章節試閱
依真的小南瓜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哥林多後書〉4 章 18 節
守微家的南瓜
我家的老大,守微和媳婦怡安在美國的波士頓生了四個孩子,他的老大依恩,今年 (2014) 11 歲,老二依惠 8 歲,老三依理 6 歲,老四依真 3 歲。每逢 10 月 31 日的「南瓜節」(也是俗稱的「萬聖夜」),按照他們家的「傳統」,孩子們按著年齡,排排坐在他們「牛頓鎮」家門口的台階上,每個人旁邊都有一個南瓜,也是按他們年齡的大小,擺著不同大小的南瓜。
這是依真第三次坐在這裡照相了,她已意識到她身邊的小南瓜是她的南瓜,是代表她的。他們的媽媽只管叫四個人作 pumpkins,在南瓜節的晚上,他們四個孩子各自打扮成他們心目中英雄人物的樣子,在爸爸的護行下,一同到附近鄰居家去討糖果。“Trick-or-treat!”(「不給糖就搗鬼!」)他們喊著說。半個晚上下來,每人都滿載而歸,然後交付國庫(媽媽)保管。
「災禍」
過了五天,在一個下雨天的星期四早上,哥哥姐姐都上學去了,小依真獨自在家,她從家大門往外一看,大吃一驚,發現在門口階梯上來了一隻小松鼠,說巧不巧,單單看中了她的南瓜。在她小小的心目中,她沒有什麼「財產」,連衣服玩具也多是姐姐傳下來的,這下松鼠啃壞了她的南瓜,所造成的「災禍」可真大了!
於是她趕緊把保母「Chelsea 阿姨」叫來,一手指著這該死的松鼠,哭著求救。結果阿姨不管她,只照了一張像,留作紀念。然而對這才 3 歲的孩子,這是件痛苦的經歷,還有什麼好紀念的呢?
永恆的眼光
在依真才滿三年的存在裡,這顯然是件值得流眼淚的大事。在阿姨三十年的歲月中,這完全算不上什麼事,頂多是件好玩的事而已。在一個 30 歲人眼中的大事,在 60 歲人的眼中可能也算不得什麼。真正的大事,是只有在永恆眼光中重要的事。但是除了永恆的上帝,誰能有這樣的眼光呢?
小妮娜(依真的英文名),看妳這麼難過,妳爺爺的心也碎了,那可惡的壞松鼠,真該打!在妳的生命中可能還會遇見許多小松鼠,等妳長大了,希望妳學會把妳最寶貝的交託給上帝,讓祂為妳持守,在祂那裡,妳心愛的小南瓜不會朽壞,也沒有討厭的壞松鼠。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山上的照片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箴言〉3 章 5-6 節
1973 年是我生命中最慘澹的一段日子,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轉捩點。1970 年美國石油生產量開始下降,用油量不增加,油價大幅上升,美國產生經濟危機,州政府預算縮水 10%,若歌大學(那時新澤西唯一的州立大學)裁員,筆者那時任教三年多,尚未獲得永久教職,遭到池魚之殃,1973 年被迫離開。
匹茲堡
好不容易經人介紹,在匹茲堡大學找到了一份臨時研究工作。出發的那天是 1973 年 9 月 1 日,星期六,正好是勞工節假期的前兩天。若歌大學查經班許多同工來送我們,包括現在頗負盛名的潘冀建築師,也來幫我把一家子的行李,井然有序地裝上一部租來的小貨車2。於是與眾人揮淚告別。那時我的大弟弟已在貝爾實驗室工作,開了他那輛雪弗蘭的新車,載著我的妻子和兩個幼兒,我的爸爸和小弟弟開我的車子隨行,我則獨自駕駛那裝滿家當的小貨車,一行浩浩蕩蕩往西而行,向著大約有三百五十哩路程的賓州匹茲堡市而去。
新澤西州大體上是個平原地,開到賓州才慢慢進入丘陵地,越往西走,山勢就漸漸的高了起來。我一個人開車,愈開愈覺淒涼,我心中想道:「上帝啊,我要服事祢,祢為什麼反要羞辱我呢?祢不要我服事祢就算了,還有別的辦法嘛,為什麼要這樣子來整我呢?」
拋錨
我當時的心情非常沉重。車子其實也超重了,可能是潘冀裝載裝得太密實的緣故吧(我從來沒有想到一部車能裝那麼多的東西)。大概是由於超重,車子上山的時候,雖然踏滿油門,車子仍然愈走愈慢,而我也就越來越落後,心中體會李清照所寫的〈武陵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太陽漸漸西下,慢慢也看不到前面的親人的車子了,那時正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正當淒涼之際,不料轟然一聲,自動排檔忽然壞了,幸好這時路肩正巧有個緊急停車的地方,我就趕緊停了下來。從車上下來,站在路邊一個很陡的山坡上,稍再往上走一點,就看到上面有塊很大的石頭,順勢爬上去坐在那塊大石頭上。我想這下是小石頭坐在大石頭上,面向夕陽,不勝感傷,心中就跟上帝抱怨說:「我的上帝,我得跟祢好好談一談,祢今天不跟我講清楚,我就不從這塊石頭上下來了。我只有一個簡單的問題:『祢到底在幹什麼啊?』把我逼到這種地步,真是叫我走投無路了。上帝啊,祢到底在做什麼呢?」
山上的聲音
在那天傍晚的餘暉中,上帝很憐憫我,真的好像回答了我的問題。祂放在我心中的意念講得很清楚,祂說:「孩子,我知道我在做什麼,難道這對你還不夠嗎?」我那時倒是聽得親切,心裡想,對啊,我固然不知道祂在做什麼,可是祂知道祂在做什麼,難道這還要我核准不成?這一來,反而使我對我自己的將來如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於是我馬上從大石頭上爬下來,不久就看到來了一輛警察車,原來是我的聰明弟弟,見我沒跟上來,等了一會,就知道出問題了,於是請一位巡邏警察過來查看。警察既知道我的小貨車有了事故,就打電話通知附近的拖車公司,派人來把我的車子拖到高速公路的下個出口(是當時的 12 號出口),那裡有個小鎮,叫作紐斯坦頓。……
依真的小南瓜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哥林多後書〉4 章 18 節
守微家的南瓜
我家的老大,守微和媳婦怡安在美國的波士頓生了四個孩子,他的老大依恩,今年 (2014) 11 歲,老二依惠 8 歲,老三依理 6 歲,老四依真 3 歲。每逢 10 月 31 日的「南瓜節」(也是俗稱的「萬聖夜」),按照他們家的「傳統」,孩子們按著年齡,排排坐在他們「牛頓鎮」家門口的台階上,每個人旁邊都有一個南瓜,也是按他們年齡的大小,...
作者序
序一
一首生命樂歌 /林治平
《浮生‧拾穗——生之喻》是黃小石博士在宇宙光出版的第十二本書。過去十三年來,黃博士應宇宙光之邀,每年自美國紐澤西州,專誠飛來台灣,巡迴各地,或大學講堂,主持「生之追尋」專題講座。黃博士係國際知名的物理學家,曾獲普朗克物理學研究獎殊榮。不僅如此,黃博士自年少青壯時期,就是一位好學深思的生命意義追求者,博覽群書,廣泛涉獵中外典籍名著,博聞強記,思慮周密,每有過人獨到之處。更以人文科學思想,探尋生命信仰問題,身體力行,踐履篤實,累積了豐富的人生經驗。他的演講,一方面引經據典,言必有據;一方面幽默風趣,引證生命故事。往往在輕鬆談笑之間,使人不知不覺了悟諸多人生困惑、生命難題。尤有甚者,在每年講座之後,黃博士更將平日對生命意義之探討思索,及巡迴演講途中與聽眾朋友生命碰撞之火花,沉澱交融,化為文字,交由宇宙光出版專書,十餘年來,蔚為風氣,深得讀者敬佩喜愛,捧讀之餘,從字裡行間飽享閱讀之樂的同時,亦能觸動讀者生命琴弦,產生共鳴,合唱一首生命樂歌。
這本書命名為《浮生‧拾穗——生之喻》,在黃博士的這本書中,主要引述他在成長過程中所遭遇到的生命故事,從幼及長,點點滴滴,由於都是真真實實的生命故事,讀起來輕鬆愉快,彷彿之間,黃博士一生七十餘年的光陰,便精彩萬分地從我們眼前一閃而過。小時候學寫作文時,我們總愛隨手寫上「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這樣的老調,其實人生飛逝,李白早已說過:「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與永恆相較,人生之短促有限,實在比夢幻虛境更為虛無飄渺、難以捉摸,而在這本書中,黃博士輕鬆著墨、順手拈來,把他如何走過瞬息人生的經驗,清楚明白的呈現在我們眼前。這份功力,不是用功勤讀的聰明人就能掌握展現,而是一種走過人生、了悟生命奧祕的智慧能力,除了被上帝的生命灌注融入,是無法擁有了悟的。
我也很喜歡書名中的「拾穗」兩字。想到「拾穗」,馬上會令人想到米勒的畫作,溫暖調和的色彩,照射在一大片剛剛收割完成的田隴上,遠方堆置著的禾捆,證明辛勤農夫一年來的努力,畫面上三位被微風吹動衣裙的農婦,滿意的看著收割後的田園,也不忘記彎腰屈身撿拾遺漏在地上的穀粒收成,這樣的畫面也令人想起聖經中路得的故事,充滿了關懷、也充滿了愛。看著看著,你會被整個畫面透露出來的溫熙和平、快樂滿足、豐盛感恩的情緒充滿。讀黃小石博士這本書,聽黃小石博士娓娓細述他一生所經歷的生命故事,你也好像站立在畫中的幸福農婦,看到農田上一捆一捆辛勞的成果,還有撿拾稻穗餘糧的快樂滿足,不由生出生命真美好的讚歎。
生之喻,一點也不錯!這本書沒有向你講什麼大道理,他所說的只是一些生命中真正發生過的故事。然而,生命的大道理不正是一個一個生命中的小故事所寫成的嗎?
《浮生‧拾穗——生之喻》!還是請你趕快打開這本生之畫頁,徜徉其間,撿拾禾粒,好好的享受欣賞吧!
(本文作者為中原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序一
神的美意 /黃子嘉
聖經名言:「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直譯:預先定下使之與他兒子同模樣—重點是神主動作工。)(〈羅馬書〉8 章 28-29 節)
保羅在歷經約二十四年的傳道生涯後,體驗出了上述這偉大的真理—就是人生的一切境遇,都有神的美意,為要模造基督徒更像主耶穌基督的模樣。
萬事必然包括了大事和小事、好事與壞事、順利與挫折、成功與失敗⋯⋯當保羅回想的時候,確切地曉得:無論生活中的大事或是小事,都是神那智慧且全能的手在雕塑他的生命,以致能夠更充滿主耶穌的榮美,這才是人生最大的益處。
本書作者已過古稀之年,信主也已五十多載,在人生旅途中歷經許多大事小事,趣事糗事。回首來時路,就他記憶所及,收集並整理出五十二個大大小小的事件,一一加以追念反思,尋索並印證出真神的旨意,理解並體驗到聖經的真理。舉例如下:作者由他那年僅 3 歲的小外孫女依真身上,看清——「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因為依真為了她的小南瓜被松鼠啃壞而大哭,而那 30歲看顧她的阿姨卻大笑不止。3 歲小孩會為擁有的小事哭,30 歲大人會為較重大的事物哭,那麼即使擁有了全世界,卻失去永生的人,應該如何哀哭呢?!另如:最近他也從一位 89歲的老理髮師身上認清了——「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如何」的真理。因為第一次去時,擔心這老人家眼花手顫,可別剪傷頭皮,破相而歸。沒想到竟是遇著了有七十年手藝的老師傅,技術高超、駕輕就熟、開朗健談、價格合理、不收小費、又信仰基督、喜樂滿足,這不就是恩主日日加力的情境嗎?除以上二例之外,其他還有五十個事件,個個精彩感人,多多少少都有促使基督成形在我們心裡的果效,難道你不想一睹為快嗎?
作者雖是物理科學家,但文學素養深厚,加上基督信仰精進,一面描述地上事理,一面思索心靈意義,加上印證天上真理,文筆流暢,引人入勝。使讀者由許多人生趣味的小事,學習到永恆高超的神旨大事。甚值閱讀,特此推薦。
(本文作者為美國亞特蘭大華人基督教會北堂主任牧師、美國新澤西州若歌教會榮譽牧師)
序一
須臾往事窺無窮
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什麼。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馬太福音〉13 章 34-35 節
在每個生命中都會經歷許多事情,在當時可能都是一些看來完全不重要的小插曲,但是經過時間的稜鏡,回頭再想起來的時候,卻變得多彩多姿了。後悔從前沒有常寫日記,寫過的日記本也都丟了。(不都是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嗎,留著幹嘛?)近來讀到富蘭克林說的話2:「要嘛,寫些值得讀的文章,或者做些值得寫的事情。」現在悔不當初,沒有多做些值得寫的事,只好寫些「若再有機會值得去做」的事情了。
近來在記憶的抽屜裡掏了一掏,發現裡面的寶貝居然還蠻多的(雖然一個人的寶貝,也常是另一個人的垃圾),只是在當時不覺得有什麼可貴之處,信了上帝之後,發現上帝也藉著生命中的許多小節來教導我們,正如耶穌當年常用比喻來教訓門徒一樣。所以這類的教導,都是我們特別切身的功課,可惜在當時我們常常不能及時警覺到上帝的慈手正在我們生命中的帶領。古人也有「惠子善譬」的故事,說出比喻能夠教人明白一些一時難以明白的事物。
耶穌許多的教訓都是藉著比喻來訴說的,也許是祂不願祂的對頭在那時找祂的把柄來捉拿祂(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在世上祂還有需要做的事);也許是祂要那些有心(有耳)的聽眾能夠明白,不但記得祂的教訓,也能講給別人聽。比方:主耶穌一次藉著一個在撒種的人,說出一個膾炙人口的撒種比喻。一次耶穌在加利利海邊,對許多跟從祂的人說:「看哪,有個人出來撒種。」祂把焦點放在接受種子的土地上,種子是一樣的,但是土壤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了。
隨後當天的黃昏,主就建議與門徒一同乘船渡到加利利海的另一邊去。不料在夜間遇見忽來的風暴,船幾乎沉了,門徒在風浪中大驚失色,以為必定喪命,喚醒在船尾睡覺的耶穌,責怪祂為何不關心他們的處境:「我們喪命你不顧嗎?」於是耶穌起來平靜風海,化險為夷。聖經讀到這裡,我們不得不看見這門徒渡海的事件,本是出於耶穌的建議,其實是撒種比喻的延續;換句話說,先前在白天以別人撒種為比喻的功課,晚上就實際運用在門徒的身上了:他們的心到底是哪種土?上帝的話(種子)是不是落在那種淺土地上,他們聽了「歡喜領受」,發芽最快,但是日頭出來(患難逼迫,暴風雨臨到),就立刻枯乾了(退後跌倒,害怕不信了)?所以對聖經的讀者而言,在加利利海上的事蹟,可能是與撒種比喻相應為上下兩段。
我們個人生命中的故事,是上帝要我們自己經歷的「比喻」,可以說給別人聽;活生生的見證上帝的話語,這是何等真實可貴!有些自己生命的「比喻」,好像第一次聽見一般,為此我更深深地感謝上帝。
當筆者回想生命中許多的經歷,似乎也都充滿了屬靈的提醒,雖然當時沒有注意,現在記下來還是值得的。本書記載許多筆者生命中的小故事,見證聖經中的一些真理,如同耶穌用比喻教訓,藉著個人的生命,說給我和有耳可聽的人聽的。有些小故事是筆者曾在過去所寫的書中提到過的,都在本書中重新再寫過,其他大部分的材料是新加入的。
這些真實故事就是人一生行過的足跡,如飛鴻雪泥,看來雜亂無章,然而在有心人的眼中,卻不難看到有上帝刻意的帶領和恩典。當耶穌講完一個比喻,常邀請「有耳可聽的」人來聽。我們的一生就像是一串漫長的比喻,願我們都常是那些有眼可看、有耳可聽的人。
願榮耀歸與上帝!阿們!
序一
一首生命樂歌 /林治平
《浮生‧拾穗——生之喻》是黃小石博士在宇宙光出版的第十二本書。過去十三年來,黃博士應宇宙光之邀,每年自美國紐澤西州,專誠飛來台灣,巡迴各地,或大學講堂,主持「生之追尋」專題講座。黃博士係國際知名的物理學家,曾獲普朗克物理學研究獎殊榮。不僅如此,黃博士自年少青壯時期,就是一位好學深思的生命意義追求者,博覽群書,廣泛涉獵中外典籍名著,博聞強記,思慮周密,每有過人獨到之處。更以人文科學思想,探尋生命信仰問題,身體力行,踐履篤實,累積了豐富的人生經驗。他的演講,一方面引...
目錄
序一 一首生命樂歌/林治平
序二 神的美意/黃子嘉
前言 須臾往事窺無窮
無憂的日子
雪夜買菜記
舊車與恩典
徒有羨魚情
大衣與同情
你這是什麼意思?
情書
你是什麼意思?
「打」的講究
盡在不言中
在水上
你們說我是誰?
名字
你叫什麼名字?
劍橋的剪草工人
你是哪裡來的?
合乎中道
周記山東小吃
三千作者
永久居留
賙濟貧窮
良師與益友
平均分
他是個好人
名師高徒
一個心滿意足的人
丈母娘
不同的眼見
依真的小南瓜
不是丈夫的好材料
父親的禮物
夢中說夢
夏天的冰棒
看守後門的人
兩路口的桔子攤
迴紋針的故事
選擇與自由
防空洞裡的孩子
大哉問
你的問題是什麼?
為什麼不問上帝?
山上的聲音
專家的話
旅途有感
威廉二世紀念教堂
傷痕
條條大路通羅馬
德國犬
旅伴
迷路
奧斯陸的乞丐
搭便車的孩子
雜思集
囚犯的困境
試探與釣魚
瞎忙的日子
遲到
誰是好人?
痛風
最後的出口
跋 琴解謎語/麥小瑩
致謝
序一 一首生命樂歌/林治平
序二 神的美意/黃子嘉
前言 須臾往事窺無窮
無憂的日子
雪夜買菜記
舊車與恩典
徒有羨魚情
大衣與同情
你這是什麼意思?
情書
你是什麼意思?
「打」的講究
盡在不言中
在水上
你們說我是誰?
名字
你叫什麼名字?
劍橋的剪草工人
你是哪裡來的?
合乎中道
周記山東小吃
三千作者
永久居留
賙濟貧窮
良師與益友
平均分
他是個好人
名師高徒
一個心滿意足的人
丈母娘
不同的眼見
依真的小南瓜
不是丈夫的好材料
父親的禮物
夢中說夢
夏天的冰棒
看守後門的人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96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