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惟爾。愛在心裡口難開。
愛什麼?愛這些書那些書、這些人那些人、這些事那些事,以及其他種種。
二〇〇六年《天上大風》之後,睽違整整九年,傅月庵書話再次結集出版。有人有書,還有貫穿其中的濃濃情義。
從雷驤、張大春、阿城、亦舒到竹久夢二、司馬遼太郎、陳舜臣、妹尾河童、夢枕貘、宮部美幸;從賈平凹、唐德剛、吳魯芹、畢飛宇、劉震雲、安妮寶貝到唐‧德里羅(Don Delillo)、安.泰勒(Anne Tyler)、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尚-克洛德.卡里耶爾(Jean-Claude Carrière)、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他朝雨鋤瓜夜讀書,邊讀邊寫,筆帶感情,語多溫暖,讓人看到了白紙黑字裡一個廣闊無垠的天地,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可以翻滾打轉,可以沉思冥想。世事如麻,世態炎涼,你可以暫時離去,躲到這裡!
九年過去,人間大不同,有了妻有了兒,晚上九點睡覺,早上四點起床,愛上網路衝浪,臉書相「侃」的傅月庵,文筆有變,更簡潔更醇厚,說得短講得深,開門見山,直指人心。人說網路文體無非「輕薄短小」,他以文章證明「一吋短一吋險」,一切還看你要怎麼寫去。
這些書那些書、這些人那些人、這些事那些事。書這樣讀,人這樣看,事情這樣過去了。人間有我,一心惟爾。傅月庵又來了。
【本書特色】
繼蔡珠兒《種地書》、楊索《惡之幸福》、雷驤《人間自若》後,傅月庵/楊雅棠再次聯手,圖文整合,相融互補,渾然一體,精采可期。
作者簡介:
傅月庵,本名林皎宏,台灣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肄業。曾任出版社編輯、主編、總編輯,二手書店總監,現任掃葉工房主持人之一。潛心砥礪編輯技藝,視為匠人修行;致力探索書籍未來形式,各種出版可能。偶亦為文,散見兩岸三地報章雜誌。著有《生涯一蠹魚》、《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天上大風》、《我書》、《書人行腳》、《冊頁流轉》等繁簡體作品數種。
章節試閱
蝶飛矣,蘧然一夢
追憶詩人周夢蝶種種
熟識詩人周夢蝶,他已老,八十上下了。更年輕的周公,也見過,一九八○年代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館,遠遠地,他穿著人所熟悉的那一襲褐色大衣,正低頭吃飯,吃得很慢很慢。林清玄寫過文章,說周公吃飯一粒一粒吃,原因:不這樣,我怎麼知道每一粒的滋味呢?
許多年之後,每與周公吃飯,總會想起那個畫面這段話。但,那是吃飯,是傳說。吃粥的周公,我看多了,絕非如此。
二○○四年婚後,與周公往來頻繁,一、二個月便會呼朋引伴,在家聚會,邀他來吃粥,號稱「周公宴」。說是「宴」,不過家庭便餐,有什麼吃什麼,惟兩物絕不可少:白酒與白粥,蓋乃周公指定物。老先生善飲,即使僅剩四分之一個胃,依然難得一醉。台灣的酒,他最愛金門高粱(竹葉青勉可湊合),酒精含量還得58 度者,低於此者不入酒眼。有次試他,端了杯38 度,他啜飲一口,笑笑說:「今天酒薄了點。」果真騙不了,趕緊換一杯。生平不喜洋酒,尤其威士忌,老打趣說:「味道怪,像馬尿。」有一回,他的老友杜忠誥教授開了一瓶特級紅酒,滿室異香,周公堅持不喝,說是像「喝人血」,不好!經過圍勸,加上嚐了的人人都說好,他遂心動,喝過一杯後,一語不發,杜教授問他如何?「我還要一杯!」好酒當前,鐵石也變心,一整個「梵志翻著襪」了。
周公愛喝粥,與佛教信仰、與動過胃切割手術或都有關。他吃粥,用大碗,只白粥,其它不與。滿桌是菜,卻盡揀眼前花生米配食,全神貫注,幾乎一語不發,一粒花生米一口粥,幫他夾菜問他吃這吃那?回答一概「不要!」。
吃完後,放下碗,不響片刻,方心滿意足說:「真好吃!」問他為何吃得如此簡單?一桌菜白煮了。他的理由:「我的福薄,不能吃太好。雞鴨魚肉你們吃好了。」這話有趣,大概跟他老稱自己「駑鈍」、「腦筋笨」一樣。「也知自笑,故可作一浪漫詩人。」南懷瑾先生是這麼說他這弟子的。
周公浪漫出了名,多情而不及於亂。三毛與他閒話終宵,毛媽趕人,三毛攔門不讓他走的逸事,流傳已久,早成佳話。他的「女朋友」多,泰半因他口風緊,重然諾,說不講就不講,絕不外洩。年輕擺書攤起,便有許多女生圍繞他傾吐心事,感情紛爭什麼的都說給他聽。周公心腸柔軟,有耐性,是最好的傾聽者;書也讀了不少,儒釋都通,開示一二,每每中的。「那時我讀輔大,在重慶南路下車後,總要彎去明星咖啡館買個糕點,站在騎樓吃。
為的是偷看那些圍在周公書攤的女孩子⋯⋯。」周公傳記紀錄片《化城再來人》導演陳傳興教授這樣回憶。作家雷驤說的更有趣:「那時候我看他看女生的樣子,眼睛瞪這麼大,真是『好色之徒』啊!」
有一回到周公家,那天老先生談興特濃,同行幾位女生沒大沒小,嘻嘻哈哈直追著問情事。周公興高采烈拿出一個鐵盒子,一堆照片與信件,幾乎都是女生寫的,他不忍丟棄,一張張講給我們聽,這位如何如何,那位怎樣怎樣,邊講邊笑也感嘆。我在旁邊聽得趣味盎然,九十多歲老先生,一整個就是寶二爺怡紅公子模樣。也曾問過周公,為何喜歡親近女生?他低頭沉思了,答案依然很《紅樓夢》:「女兒是水做成的。清爽!」再問他,是否真跟哪一位談過戀愛?他閉目沉思半晌,睜開眼睛,靦腆笑了,終不說破。—一九四八年,國共內戰,烽火連天,青年周夢蝶拜別老母妻兒,加入青年軍,輾轉來台,運兵船入港時,他登上甲板,遠眺陌生的南方高雄港,心中想的竟是,一直翻讀卻未終卷的《紅樓夢》。二○○五年《紅樓夢》批註筆記《不負如來不負卿》當也緣起於此。
晚年周公,詩寫得少。忙人之所閒,閒人之所忙。成日讀報看書寫字,他看書像吃飯,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讀,讀得很仔細,原因還是自認「腦筋笨」,人一能之,己得十之。第一次到我家,飯還沒好,獨坐窗台下,要我們別理他,自忙去!信手從書架取下一本書,看了起來。李漁叔《魚千里齋隨筆》。
臨走時,向我借。我說送你,他猛搖手,不需要,借就好!下次再來即歸還,用信封慎重裝著,再以出了名的毛筆字寫上書名。到今天,這信封我還不敢丟,太珍貴了。
他愛讀書,我則愛幫人找書。每次碰面告別前,總愛問他最近想看什麼書?
我幫你找。開始還客氣,等我任職二手書店,便幾乎次次有任務了。從不太出名的《珍妮的畫像》到很有名的《今古奇觀》,都找過。印象最深的一次,他想讀蘇東坡的詩,苦無好版本。我讓仰慕他已久的『上海書評』主編陸灝,為他寄來一套上海古籍出版社合注本,非常中他意,不停笑著摩挲,直說「好!好!」。一個多月後再去看他,六冊幾千頁竟然看光光。九十高齡的老先生,眼力、精力還這麼好,真真合了「無事此靜坐,有福方讀書」這二句話。當時一直相信,繼續活下去,破百不成問題。誰曉得人生難說,說走就走了。
按身份證算,老人家活了整整九十四歲(一九二○~二○一四)。其實不止,有回閒聊透露,動亂年代,他身份證有誤,真實年齡應該再加三歲。那就是九十七歲了。說來長壽,卻如一夢!
周公愛寫毛筆字,自成一格。一般都說是「瘦金體」,仔細看後,亦不像,蓋少了富貴氣,多了一種挺拔。他的字,平淡無煙火味,接近弘一,可枯筆偶滯,不及大師那份圓融。周公一生周到,作為台北一種傳奇,常有人找他簽書留念,他總不肯即簽,一定問好姓名地址,將書帶回家,裁剪宣紙,慎重其事以毛筆題署簽名鈐印後,黏貼扉頁,親自投郵寄送對方。這種禮數,於他很自然,年輕到老,一以貫之;於「作家像明星,簽名滿天飛」的今日看來,則簡直不可思議!
因為字好,求之者眾,只要有緣,周公幾乎來者不拒,條幅、經卷都行,但似乎不寫大字,原因是「我不行。自知之明,不敢獻醜!」他坦蕩笑說。
寫得多,自己卻不甚重視,隨寫隨送隨忘。文學生命裡極其重要的《不負如來不負卿》原稿便如此這般「人間蒸發」了。也曾有蛛絲馬跡可循,下落或見分明。「設法要回來吧!」友人不平地說。周公卻一笑置之,都當成身外物。字是這樣,錢也如此。某年因文學獎,得了一筆獎金,十萬元。一轉身,捐出去了。日後,再得文藝獎章,又是幾十萬,直嚷嚷意外之財,還想捐。
幾位老朋友狠狠數落一頓:「自己都欠人家救濟了,還捐!?」活生生擋了下來。可沒多久,對岸一封信來,又都寄回老家去了,孫子要蓋屋,請爺爺幫忙。—要說「貧無立錐之地」「家無隔宿之糧」,老先生庶幾近乎之,可上門的錢,他總往外推,也真夠奇怪。實在無以名之,或僅能歸諸一心悲憫了。
周公過逝後,夤緣參與治喪事宜。頭七前,陳傳興教授老問我:「夢到周公沒?」我實話實說:「沒有。去淨土了誰還回來啊?」心裡卻想著:「幸好還有一部《化城在來人》。」
二○一一年前後,陳傳興教授籌拍「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電影,六部紀錄片之一就是想為周公一生留下雪泥鴻爪的《化城在來人》。哪知晚年世情通融的周公,於拍電影這事特別彆扭,硬是不點頭。陳教授找到我,希望幫忙勸說。我知沒多少用處,僅敢獻一策:「周公喜歡女生。讓女生去說吧!」
當時事忙,沒多理會,誰知不多時,便傳出周公點頭說好的消息,「紅粉攻勢」或者真奏效了。片子殺青首映,大家都說「拍得好!」。周公來家裡吃粥,我逗趣問他:「片子裡還有裸身泡澡鏡頭,你怎麼這麼大方,有沒有清場啊?」「不用!我不拍就不拍,要拍就隨便你了。導演說怎樣,我就怎樣!」老先生豪邁地說,手一揮,哄堂大笑情景歷歷在目。如今點檢,方知這部片子拍得及時,讓周公文學生命更加圓滿,誠然萬幸!
一草百年還一魂,去留天地有詩痕。
枯禪坐久明星爛,白酒斟涼冷眼溫。
渡盡蒼茫知蝶老,吟深淡泊對波渾。
幾番孤獨成幽國,餘粒輕浮和淚吞。
穿牆人去杳歸期,豈忍光年算距離。
應有餘禪分眾苦,已將衰病報新詩。
磨圓五色峰前雪,化老一僧醒後癡。
叢菊平生香已薦,微吟趺看再來時。
周公過逝後,作家張大春連寫了這二首詩追憶他,幾乎道盡吾輩對於老先生的感懷哀悼。《孤獨國》、《還魂草》、《十三朵白菊花》、《約會》,誰人不識?「凡踏著我腳印來的/我便以我,和我底腳印,與他!」誰人不知?二十八歲隨軍渡海來台,三十五歲退伍,一邊在騎樓擺書攤,一面讀書寫詩。攤高三尺七吋,寬二尺五吋,架上不過四百二十一本書。在台北角落裡默默蹲守了二十一年,出版了兩本詩集。而後流離於台北盆地窮巷蝸居裡,清貧過活,又默默讀寫了三十餘年,再出兩本詩集。真要說,不過一介愛寫詩退伍老兵耳,可卻以他的人格與詩作感動了一整個世代的台灣人;為這個喧囂的時代,鑄造了一道最清明的文化風景。「詩人之來也。但知奉眾,不需憂貧;詩人之去也,悲欣交集,華枝春滿。」其人之難得罕見,大約就如訃聞所寫的吧。
當石頭開花時,燃燈人
我將感念此日,感念你
我是如此孤露,怯羞而又一無所有
除了這泥香與乳香混凝的夜
這長髮,叩答你底弘慈
曾經我是靦腆的手持五朵蓮花的童子
周公〈燃燈人〉詩作。終於也到了這樣的時刻。蝶飛矣,蘧然一夢。
用文字畫漫畫的作家
無論在日本或台灣,若說「夢枕貘」是與「三島由紀夫」同等級的作家,大約很多人會發笑;但若說夢枕貘是與三島由紀夫是同等級精力過人的作家,大概無人能說不。三島由紀夫一輩子興致勃勃,學劍道、空手道、長跑、演戲……。F104戰機他想飛一飛;摩天大樓開放,他也要搶先跑到頂樓望一望。同樣的,好奇寶寶夢枕貘,釣魚、登山、旅行、冒險、歌舞伎,尤其格鬥,也就是台灣人夙知的「職業摔角」,他同樣沈迷不已,只差沒上台跟豬木、馬場摔一摔而已。二○○七年出版的《格鬥的日常生活》,記錄了他多采多姿的日常生活,讓人驚奇不已:「這傢伙,怎麼有這麼多時間『不務正業』?」與此同時,卻也不免相信,雖然都是「熱血一族」,夢枕貘畢竟還是不要跟三島由紀夫相提並論的好。三島由紀夫裝腔作勢到處秀,活像個「蓋假仙」的布爾喬亞。夢枕貘則反是,親切的鄰家大叔,愛其所愛與君同樂,『烏龍派出所』阿兩警官庶幾近乎之。
˙
夢枕貘是十歲就立志當作家的那種人,高中時在同人雜誌上寫詩、寫幻想小說,並且開始用「夢枕貘」這個筆名,四處投稿發表作品。據說,「夢枕貘」三字是一種有機的組合:睡到「枕」頭上,做個有趣的「夢」,化身為「貘」把夢吃掉,醒來後,寫下成為作品。這還是立志的渴望,化約成一句話就是「要寫出像夢一樣的故事」,如今已是夢枕迷們所耳熟能詳的了。
貘,是中國傳說中的動物。《抱朴子》記載,牠愛「啖鐵」;《神異經‧西荒經》則說牠會「食人腦」。後來不知怎麼流傳,「食人腦」變成「食人夢」,竟轉成了筆記小說裡的「食夢獸」,且跨海東征,傳到了日本。可能還滿臉青春痘的高中生夢枕貘對「食夢貘」產生興趣不足為奇。比較讓人驚訝的是,他竟能因此想出了「夢枕貘」這樣一個筆名,還自成了一套說法——大家不要忘記,「貘」之外,「枕」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個重要器具。我們不能排除,少年夢枕貘很可能也讀過來自中國的唐代傳奇〈枕中記〉故事——追索「夢枕貘」筆名的由來,我們可以發現,日後「夢枕書寫」的二大特色之一:從傳統汲取養分,並將之整合轉化,早在此時便已可隱見其端了。
˙
夢枕貘在台灣聲名大噪,跟兩部作品很有關係。一是《陰陽師》(繆思),一是《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遠流)。兩者大約創作於同時,都是以日本古代傳奇人物,陰陽師始祖「安倍晴明」跟佛教東密真言宗創始人空海為「主角」,另外搭配一位類如「福爾摩斯探案」之「華生」角色的「源博雅」與「橘逸勢」,然後開始了與天地陰陽神鬼妖魅鬥法的奇幻旅程,間雜兩位伙伴之間,有時令人發噱,有時發人深省的對話。這一旅程,一走就是十多年,逐篇連載,同時結集出版單行本。整體而言,人物刻劃相對簡單,故事架構雖不能說千遍一律,但看多了,一如電影《蝙蝠俠》或時代劇《水戶黃門》,也可歸納出一定的套數出來。
這種寫作跟出版方式,從某個角度來看,互為因果地決定了「夢枕書寫」的特質。由於連載時間太長,故事人物也沒太多變化,為了讓題材保持新鮮,夢枕貘遂大量引用傳統筆記小說、古籍文獻的資料,將之吞食消化之後,回吐成章,寫成了好看的故事。以《陰陽師》為例,主要根據的便是《今昔物語》、《伊勢物語》和《宇治拾遺物語》,同時視狀況將《古今和歌集》中的和歌融入。例如《陰陽師》第一卷的「白比丘尼」便是民間傳說「八百比丘尼」;「飛天卷」中的「是乃夜露」出自《伊勢物語》;(龍笛卷)的「蟲姬」是《堤中納言物語》的「蟲姬」。長篇《生成姬》來自能樂劇目;最新長篇《瀧夜叉姬》則是「平將門」傳說。同樣的,眼尖的讀者也不難發現,《沙門空海》中的幻術情節,也可以在中文誌怪小說、筆記叢談找到了蹤跡。不同的是,《沙門空海》是個大長篇,故事情節起伏非常重要,不能不小心構思鋪陳。這或許也就是為何夢枕貘認為《沙門空海》寫作遠較《陰陽師》更艱辛一點的原因吧。
˙
就此而言,夢枕貘其實也不過就是一個「新瓶裝舊酒」的作家,類似的寫作手法,無論日本或中國,實繁有其徒,他又憑什麼脫穎而出,受到讀者這樣的歡迎呢?一言以蔽之,夢枕貘是用文字在寫漫畫的作家。這也是「夢枕書寫」另一重要特質。
翻讀夢枕貘的作品。許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文字量太少了。怎麼那麼愛用短句?又那麼愛換行?熟知日本文壇狀況的人,甚至會誤以為夢枕貘是師前輩之故智,以「灌水」換稿費。原因是,日本稿費是以「枚」,也就是稿紙張數,而非字數計算的。換行換得越多,稿費就拿得越多。然而,如果你是一位熟讀漫畫者,看到了下列文字,或許會有不同的感受:
此刻太陽正往中天移升,秋草仍留存著殘餘朝露。
行進間,衣袖、衣腳都被露水濡濕,顯得有些沉重。
然而,風吹過來,袖口鼓脹,水氣便蒸發到空中去了。
白龍和丹龍兩位少年,肩上各自扛著一把鍬。
前行的方向,往右手邊看,便可望見驪山陵。
也就是秦始皇的陵墓。風一吹起,野草便隨之搖動。
除了這三人,四野杳無人跡。
男子身上的衣袖、髮梢,也像雜草般隨風飄搖。
——《沙門空海》第三卷〈胡術〉,徐秀娥譯
傍晚,有人敲門。
然而也不能因有人來訪而開門。玄德不回應,躲在家中。
他以為來客大概會死心歸去,但訪問者反倒激烈敲門。
玄德命下人自門內問對方。
「是哪位?」下人問。
「是平貞盛。」對方回道。
平貞盛的話,是玄德的老友。可是,即便是友人也不能隨意開門。
「主人玄德目前正處於嚴謹物忌中。」
下人向門外說,若有事,小的代主人在此恭聽。
結果,貞盛說:「今天是我的歸忌日。」
所謂「歸忌日」,觀念跟物忌類似,但必須做與物忌完全相反的事。
忌諱回家──也就是說,物忌是禁止外出且禁止開門讓外人進屋,歸忌則是禁止歸家。
碰到歸忌日,當天不能回家,必須在別人家過一夜,翌日才回家。
——《陰陽師‧瀧夜叉姬》,茂呂美耶譯
文字節奏,明白就是漫畫節奏。短短幾句話,簡單明瞭,沒有太多細膩的描寫,僅僅勾勒出最重要的局部動作,隨著對話,故事不斷推進。更仔細地看,每一行話,幾乎就是一個「分鏡」。有長鏡頭的全景,有局部特寫,還有OS旁白。這種「現場感極其飽滿」的敘事手法,與其說是電影式的,倒不如說是漫畫式的。可以說,這種「宛如漫畫」的寫作風格,讓夢枕貘很容易就被看漫畫長大的日本、台灣年輕人所接受,熱烈愛戴,人氣一流,但也因此在文壇上地位始終只侷限於「通俗作家」之流。 「夢枕書寫即漫畫書寫」的另一個有趣證據是,在現役日本作家中,作品被改編成為漫畫的比率,恐怕少有人比得上夢枕貘了。跟夢枕貘合作過的,包括《惡狼傳》的谷口ジロ—、板垣惠介、《陰陽師》的岡野玲子、《荒野に獸働哭す》的伊藤勢等,都是在日本號稱「實力派」的漫畫家。甚至,如果我們瞭解漫畫在日本出版產業的地位,我們或者也可想像,假如史蒂芬‧金是開創「小說還在寫,電影就準備開拍」的出版影視綜合體產業,那麼夢枕貘繼續寫下去,會不會也開創出了「小說還在寫,漫畫就同時開工」的另一種產業模式呢?
˙
一九六六年,日本漫畫雜誌《少年快報》開始連載《巨人之星》,發行量突破百萬。二年後連載《小拳王》,除了漫畫家川崎のぽる、千葉徹彌之外,還赫然署有「梶原一騎作」、「森高朝雄作」等字眼,標誌著「漫畫原作者」正式登上了漫畫舞台,從此編劇成為分工越來越細膩的漫畫產業重要的一環。台灣人並不陌生的梶原一騎(也就是森高朝雄,歌手白冰冰的前夫),成為炙手可熱的腳本編劇後,甚至說出了「我的原作,誰畫都會賣錢!」這樣自負得很是狂妄的話。接下來的小池一夫,同樣深化了日本漫畫,從《帶子狼》到《哥爾哥十三》,由原作→漫畫→電視→電影,創造了驚人的利潤。台灣讀者也許還不瞭解的是,夢枕貘,正是被拿來與這二位相提並論的「漫畫原作者」,他所以在日本備受矚目,為人所看好,與其說是其作品的文學成分,倒不如說是他「用文字畫漫畫」的能力,以及潛在的無限可能性。
蝶飛矣,蘧然一夢
追憶詩人周夢蝶種種
熟識詩人周夢蝶,他已老,八十上下了。更年輕的周公,也見過,一九八○年代台北武昌街明星咖啡館,遠遠地,他穿著人所熟悉的那一襲褐色大衣,正低頭吃飯,吃得很慢很慢。林清玄寫過文章,說周公吃飯一粒一粒吃,原因:不這樣,我怎麼知道每一粒的滋味呢?
許多年之後,每與周公吃飯,總會想起那個畫面這段話。但,那是吃飯,是傳說。吃粥的周公,我看多了,絕非如此。
二○○四年婚後,與周公往來頻繁,一、二個月便會呼朋引伴,在家聚會,邀他來吃粥,號稱「周公宴」。說是「宴」,不過家庭便餐...
作者序
後記
Dreaming of you.
少年嗜讀《宮本武藏》,一年一次,來來去去讀了七八回,深愛作者吉川英治。吉川能寫字,有一條幅,大書「生涯一書生」,隱然有種自負與自得,極喜歡。
上個世紀最末幾年,任職遠流博識網主編,沒預算找人寫文章,只好自己來,逼稿成篇,準時流淌。幾年後,居然也十多萬言。結集成書,取書名。想半天,靈光閃現,一口咬定《生涯一蠹魚》,還揚言:「一蠹魚、二蠹魚、三蠹魚……直直寫它個沒完沒了。」少年氣盛,不知愁還不知羞,災梨禍棗不打緊,想都沒想誰要讀你書?只知寫寫寫個不停。
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甫過半,硬碟裡又積了一堆文章,多半講書,間也講人講事。非虛構卻有不少「想當然耳」,自己浮想聯翩而出的。又到了結集時候,嫌「生涯二蠹魚」獃氣,也想讓另一位心儀的日本僧人良寬墨書派上用場,遂取名《天上大風——生涯餓蠹魚筆記》。此時盛氣稍減,卻還不少,自擬腰帶文案:「天上大風之日。我在人間讀書」,不僅自得自負,簡直好大口氣!
蠹魚兩隻,讀者不棄,沒連累人賠錢,遂還繼續寫,意氣則漸沉漸凝,不復風發飛揚。兩本書,四五年時間,送走父親也結了婚,悲欣交集,世事都知,閱歷深矣,再沒那麼天真活潑又美麗了。
與此同時,事情也正在發生變化。網路驀興,潘朵拉的盒子大開,人人都是一個發聲筒,閱讀不再是那麼單純靜謐的一件事。留言版、部落格、臉書、Twitter、微博、微信……從長篇大論到三言兩語,眾聲喧譁我為你而讀而寫,書介書話書評……人所感受到的,卻多半是喧囂的孤獨。為了即時的讚聲,人們(包括我自己)停不下來,掏了又掏還掏再掏,窮而不已,唐弢先生所言「一點事實,一點掌故,一點觀點,一點抒情」的散淡與蘊藉,竟都消失於無形。
字越寫越小越草
詩越寫越淺,信越寫越短
酒雖飲而不知其味
無夕不夢,夢裡不是雨便是風
卻從不曾出現過蝴蝶
(〈四月──有人問起我的近況〉)
最最老派的詩人周夢蝶都夢不到蝶了,遑論吾輩?
然而,即使如此不用功,細細算算又七八年之積,宛如水庫蓄洪,竟有三十多萬字。友人催促,應當結集成三,蠹魚再出。心裡卻總罣礙,不踏實,覺得沒什麼精采的,「能出嗎?」「那就去蕪存菁吧!」一去先去了近十萬字,還不中意,再去七八萬,所剩即今日所見,未必精絕,但至少不壞;如猶不入法眼,誠然作者筆墨修行問題了。
文章寫得多,選得少,頗經一番汰澤。書名則得來全不費功夫。二○一二年歲暮,某夜有夢:一名胖大和尚寫了一幅字送我,墨跡淋漓,力透紙背,是即「一心惟爾」四字。醒來便覺這是好書名,文言「一心惟爾」,白話「我的心裡只有你」。懂事解字以來,租書讀書編書買書寫書賣書講書……一路流竄,冊不離身,迴旋直入書天堂,已載滿歡樂亦辛酸。
副標則簡單許多,仿前次模式,取為「生涯散蠹魚筆記」。散者,三也,但也實在「大散仙」一枚。此書之議,二○一三年早便寫好「新書資料表」,篇目也大致選定,卻因慵懶,一拖再拖,校稿一擺即兩三個月。自己根本沒時間偏又不願放手,活脫脫「捏怕死,放怕飛」中年心態。幸而一鯉、健瑜寬容大度,不離不棄,要不是有這兩位好編輯,此書怕早已「散形」,胎死腹中了。偏勞接生,真是謝謝謝謝!當然,另一位必須鄭重致意的,是老友雅棠,相識廿年,合作完成的書一時也數不清,人生道途得有「亦師亦兄亦友」之人相伴,誠然有幸。他的攝影、裝幀,定然讓此書風采更增。
也是與健瑜與雅棠討論而出的:此書力求簡潔,散淡為先。凡所提及的書籍,無論大小,一概不標註出版資料、不出現書影。蓋數位時代裡,一機在手,搜尋快如閃電。作者文章寫得好,讀者有感,自然順藤摸瓜找過去,受益更多;文章不夠看,讀者無反應,要資料書影何用?時代在變,形式也要變,紙本當也嘗試與虛擬相結合,萬莫累贅才是。
寫作是一種抵抗,抵抗歲月的侵蝕,記憶的漫漶;雪泥鴻爪無非註腳,點檢人生種種,時代風向,如此或可讓腦袋清明一些,而生勇氣、得智慧繼續往前走。如此說來,寫作又像是一種人間修行了。偶讀《聖經》〈馬太福音26.41~43〉一段文字,驀然有感: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
走到此刻,於書於世緣流轉,或許就是這樣的心情吧。若把「杯」置換成「書」,「喝」改成「讀」字。浮生若夢,人在江湖;酬世來去,離離落落。年過半百還能保有一股「閒散」之氣,努力抵抗,一點初衷猶存,誠然大幸!
人間有我。一心惟爾。是為後記。
後記
Dreaming of you.
少年嗜讀《宮本武藏》,一年一次,來來去去讀了七八回,深愛作者吉川英治。吉川能寫字,有一條幅,大書「生涯一書生」,隱然有種自負與自得,極喜歡。
上個世紀最末幾年,任職遠流博識網主編,沒預算找人寫文章,只好自己來,逼稿成篇,準時流淌。幾年後,居然也十多萬言。結集成書,取書名。想半天,靈光閃現,一口咬定《生涯一蠹魚》,還揚言:「一蠹魚、二蠹魚、三蠹魚……直直寫它個沒完沒了。」少年氣盛,不知愁還不知羞,災梨禍棗不打緊,想都沒想誰要讀你書?只知寫寫寫個不停。
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甫過半...
目錄
這些人那些人
也讀亦舒
自從一見桃花後
親愛的人
我不過是太白粉而已
世緣
只有真實才能獲得自由
蝶飛矣,蘧然一夢——追憶詩人周夢蝶種種
念黃裳
猜想畢飛宇
劉震雲猜想
鼓鐘將將,淮水湯湯
安妮的寶貝
漫遊者班雅明
瞬息的燭火
我的另一個妻子,《羅馬帝國衰亡史》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得了編輯病的那個傢伙!
用文字畫漫畫的作家
香蕉花盛開的時候
關於山岡莊八
荷風習習。屐聲叩叩。
舊書記憶——尾崎秀實片段
無冕的文豪
這些書那些書
嚇壞了柯林頓總統的那一本小說
用三十年熱情追蹤一本書
時代往哪裡走?通俗就往哪邊去!
關於紙房子裡的人
基地的想像
不要擺脫這本書
堅持的島嶼
野在骨子裡的冒犯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讀《山楂樹之戀》偶得
閱讀像是一場降靈會
閒話《威尼斯日記》
幸好我們還有「狼」
魚,我愛你而且非常尊敬你
台灣人/中國人/日本人
江戶大姊頭,平成國民作家
夢外之悲
今年再不會有更好看的了!
如夢
知識的岩波,逆飛的理想!
關於少年H種種
蒼茫卻望潮來處——讀五木寬之《青春之門》
這些事那些事
二手書之戀
上海之夜
傷逝
紙上膝栗毛
台灣舊事
三本書的回憶
關於送行者
我們一起開的那家書店
終於悲哀的書
煩惱
夢與書
書事
明星‧鄉愁‧書店街
念想
書皮的故事
舊書之光
中華雅道。畢竟不頹
其他種種
父輩之名
未敢翻身已碰頭
今時往事
那些年,在台北晃盪尋書。
我到東引
最後那道青春之光
後記
這些人那些人
也讀亦舒
自從一見桃花後
親愛的人
我不過是太白粉而已
世緣
只有真實才能獲得自由
蝶飛矣,蘧然一夢——追憶詩人周夢蝶種種
念黃裳
猜想畢飛宇
劉震雲猜想
鼓鐘將將,淮水湯湯
安妮的寶貝
漫遊者班雅明
瞬息的燭火
我的另一個妻子,《羅馬帝國衰亡史》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得了編輯病的那個傢伙!
用文字畫漫畫的作家
香蕉花盛開的時候
關於山岡莊八
荷風習習。屐聲叩叩。
舊書記憶——尾崎秀實片段
無冕的文豪
這些書那些書
嚇壞了柯林頓總統的那一本小說
用三十年熱情追蹤一本書
時代...
商品資料
出版社:INK印刻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5-11-25ISBN/ISSN:978986387058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08頁開數:16.9x22x2.8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