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創作類金籤獎〉得獎作品
生命科學輕鬆入門,有趣的動物、植物、昆蟲和細菌性知識!
剛剛步入性成熟階段的生物,或是人類的青少年男女,有時候會苦於性的慾火。這是生物界的自然現象:只要是有活躍性腺的動物,就會有情慾,不管是鳥、是魚、還是人。於是,我們不免要問,要繁衍,就一定要有性嗎?其實不然,有些生物,如線蟲可以自體受精;或是如一種巨蜥科摩多龍和雙髻鯊,國外就有多件處女生殖的案例!
在本書中,作者不討論人類性事,而介紹各種有趣的生物「性」知識。比如,蜜蜂的命運隨著性別差異有很大的不同,女王蜂瘋狂似的產卵、工蜂(都是雌蜂)終日操勞、雄蜂一生不是等著交配就是等死。而造成階級差異的,就是它們的性基因。
更稀奇的例子還比比皆是,如蚜蟲,居然在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已經「珠胎暗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還有,居然有一種紅鮭會因為溫度變動、影響鮭魚性腺發育,而產生雄魚變性的情況。
看完有趣的例子,作者也介紹了造成性別的性染色體X、Y基因、賀爾蒙與大腦的關係,以及基因是否可以決定性取向,如男性和女性的性取向?同性戀是否是基因所致?還有,一個因意外而失去性器官的小男孩,成為「教養會改變性別意識」的實驗對象,從小被教養成女孩,以致他和雙胞胎弟弟從此人生大相逕庭。
性,不性,當真大有關係!
作者簡介:
林正焜
台大醫學系畢業,前台大醫院醫師,現為開業醫師、OneGene Biotech Inc.研發顧問。著有《認識DNA》、《細胞種子》。
《認識DNA》一書介紹DNA,《細胞種子》介紹幹細胞,本書則以性為主軸,兼及簡介達爾文如何用開闊的心胸看待這個世界,也是這一系列的終曲。
作者期待透過這三本著作,讓喜愛科學的讀者能從書中得到一些閱讀的樂趣,同時體驗到文明浪潮撲身而來的震撼;更期盼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聽到「是什麼」、「所以如何如何」的時候,要追究「為什麼」。
相關著作
《細胞種子(修訂版):幹細胞和臍帶血的故事》
《認識DNA(全新增修版):基因科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性不性,有關係──有趣的性博物誌》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創作類金籤獎〉得獎作品
名人推薦:
〈推薦專文〉一本對「性」最率真、最科學的討論
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教授/于宏燦
我自美國學成回國到台大教書已經接近15個年頭。每天需要處理的事務多如牛毛,最難的一件事,就是要決定處理的優先順序。替林正焜寫這篇序絕對是第一優先。倒不是因為林正焜是我的高中同學,或是死黨之類的理由。其實,從畢業32年以來,我幾乎不曾與他本人見過。我們高中唸丙組,就是現在的第三類組,全班同學除了我以外,後來幾乎全當了醫生。我唸了台大動物系之後出國留學唸演化生物學,自然是沒什麼機會與老同學見面。
知道林正焜近況,也不是和他會面,而是唸了他寫的書,《細胞種子》和《認識DNA》這兩本。也算是和老同學的另一種「見面」吧!老同學會面,最興奮的事,不外是回憶當年。然而,和林正焜再「見面」,最興奮的事,是他在作一件不尋常的事,是一般台大醫科畢業的開業醫不會做的。他在探索一個本業之外的領域,他在理解生物醫學之外的生物學,這是何其大的志業。而且,在嚴肅的學術殿堂之外,這是很不尋常的嘗試。最重要地,他做的真是太好了!
高中時,林正焜給我的印象是氣質彬彬略帶憂愁,有赤子心。他的書與眾不同之處,就是有「赤子之心」。展現科學的重要條件,源始於對事物的好奇,作出仔細認真的觀察,收集一手的資料,然後,分析作結論。使用的方法,可以簡單原始,但是都是實際的心路歷程。他的書都符合這些條件。甚至,他還自己做插圖,簡單拙樸,但都是有效表達。在一個凡事「Powerpoint」的台灣社會,林正焜告訴我們,「反璞歸真」,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專文推薦〉你想知道卻不好意思問的問題
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國家實驗研究院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生物海洋組長/嚴宏洋
2008年11月7日我應邀在由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主辦的「2008展望秋季系列」給一個科普演講,我給主持人孫維新教授的講題是〈你想知道卻不好意思問的問題:生物的性生活與演化的關係〉。這是我羈旅美國23年後,所想到的美國式的俏皮講題,因而沒預料會產生任何問題的。沒想到一接近演講的日子,孫教授的秘書連續來了幾次電話,告知有家長們來詢問,演講內容是否適合高中學子們?我個人甚至接到一位家長來電子郵件,責問我為何要給這種傷風敗俗的演講呢?這件事實所反映的是:我們今天的社會,仍然把有關性的議題當作禁忌,能夠不提最好。但另一方面《緩慢性愛實踐入門》(亞當德永著;陳昭蓉譯)這本書,卻又是從2008年11月翻譯發行以來,金石堂書局連續四個月的暢銷書之一。這事實表露了我們的社會公開上避諱談有關性的議題,但私底下卻又到處在找有關這議題的資料的矛盾心態。因而,有關這性主題的科普書籍,應該是我們這個社會所急切需要的。
林正焜醫師是位在台中市開業的小兒科醫師,業餘則致力於科普書籍的寫作。過去曾寫過《認識DNA:下一波的醫療革命》(商周出版,2005.7)以及《 細胞種子——認識幹細胞與臍帶血》(商周出版, 2006.7)這兩本科普書籍。時隔三年,林醫師再次推出《性不性,有關係──有趣的性博物誌》這本很有挑戰性議題的科普書籍。本書共有十二章,涵蓋了以細菌、酵母、隱藻、果蠅、螳螂、蜘蛛、蘭花、線蟲、蚜蟲、柯摩多龍、雙髻鯊、魚類,為模式研究生物,所獲致的有關性及演化的知識。可是讀者們不要錯以為這是一本談性行為細節的書籍,事實上這是一本談生物生殖策略多樣性以及所牽涉到的基礎學理的科普書籍。我個人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念博士學位時,所研究的博士論文工作就是有關魚類生殖策略的演化。因而讀過林醫師這本書時,有一種溫故而知新的感覺;同時也很佩服林醫師在撰寫本書時,所必須要花費的工夫。讀者們只要花新台幣260元,就可獲得許多新知識,這會是很好的對個人知識增長的最好的投資。
我在2009年2月7日的第二屆「尋找科普接班人」科普寫作研習營高雄場的演講中,提到台灣人不愛看書,尤其是不看科普書籍這事實,這或許與過去科普書籍艱澀難懂有關。林醫師在這本書裡,則是用很平易近人的白話口語方式,以很淺顯的實例來解釋深奧的生物繁殖現象與相關的理論。因而我要極力推薦這一本你想知道卻不好意思問的性問題的上好科普書籍。
得獎紀錄: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創作類金籤獎〉得獎作品名人推薦:〈推薦專文〉一本對「性」最率真、最科學的討論
國立台灣大學生命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教授/于宏燦
我自美國學成回國到台大教書已經接近15個年頭。每天需要處理的事務多如牛毛,最難的一件事,就是要決定處理的優先順序。替林正焜寫這篇序絕對是第一優先。倒不是因為林正焜是我的高中同學,或是死黨之類的理由。其實,從畢業32年以來,我幾乎不曾與他本人見過。我們高中唸丙組,就是現在的第三類組,全班同學除了我以外...
章節試閱
*第1章 性,有時候是一種陷阱嗎?
性愛大餐
親愛的,要不要上我的床?來一段銷魂的激情,讓我擁有你的精華,留下你的靈魂,你升天吧!
開玩笑嗎?當我是你的食物還是玩物啊!
可是,還真有一些生物,不知道那是多麼要命的,就是要性。某些螳螂及蜘蛛就是最有名的例子,明知危險,也要交配。
◆螳螂和蜘蛛的愛與死◆(小標)
我們來看看著名的法國昆蟲詩人法布爾(一八二三~一九一五),怎麼描述一隻公螳螂的愛與死▲(圖1-1):
「★我無意中撞見了一對極其恐怖的螳螂。雄螳螂沉浸在重要的職責中,把雌螳螂抱得緊緊的,但是這個可憐蟲沒有頭,沒有頸,連胸也幾乎沒有了。而雌螳螂則轉過臉來,繼續泰然自若地啃著她溫柔的愛人剩下的肢體。被截肢的雄螳螂竟然還牢牢地纏在雌螳螂身上,繼續做他的事!
以前有人說過,愛情重於生命。嚴格說來,這句格言從沒有得到這麼明顯的證實。腦袋被砍掉、胸部被截去、這麼一具屍體仍然堅持要授精。只有當生殖器所在的部位──肚子被吃掉時,他才鬆手。
如果說在交配結束後把情郎吃掉,把那衰竭的、從此一無用處的小矮子當作美食,對這種不大顧及感情的昆蟲來說,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可以理解。然而,還在進行交配的當時,就咀嚼起情人,是遠超出任何一個殘酷的人所能想像的。但是我卻看到了,親眼看到了,而且至今還沒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摘自《法布爾昆蟲記全集》第五冊,遠流出版)
螳螂除了頭部之外,腹部也有一個神經中樞,也就是螳螂有兩個腦。這便是牠在交配時,就算整個頭都被吃掉了,也還能繼續授精一兩個小時的原因▲(圖1-2)。
除了螳螂,許多雌蜘蛛也有交配時吃掉配偶的習性。例如,對黑寡婦家族成員之一的澳洲紅背蜘蛛來說,身為男子漢,生命的極致就是性愛和死亡。幸運的雄蜘蛛還能在死亡之前完成交配,留下自己的種;不幸的雄蜘蛛則在交配前就被雌蜘蛛當成美味充饑了。身上有血色沙漏圖案的黑新娘,在交配之後會情不自禁吃掉新郎,寡婦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圖1-3)。
成熟的雌蜘蛛會散發誘惑的費洛蒙,「親愛的,你在哪裡?要上我的床嗎?」煽情的費洛蒙語言簡直讓雄蜘蛛難以按捺。為了展示交配意願,雄蜘蛛會像西班牙的吉他王子一樣,輕輕地撥弄蛛網,興奮的身體忍不住顫抖著。經過一會兒半推半就的前戲,開始正式交配,就在雄蜘蛛將精液注入雌蜘蛛體內的同時,雌蜘蛛也將毒液注入雄蜘蛛的身體,等餓了,再慢慢吃掉牠。雄性紅背蜘蛛和愛侶交配後,絕大多數都難逃一死。少數僥倖逃過死亡之吻的雄蜘蛛,在交配後躡手躡腳逃離現場,等待填滿另一個儲精槽的機會。有人統計出來,每次交配,有三分之二的雄蜘蛛變成母蜘蛛的食物;八成以上的雄性紅背蜘蛛,不是在首次交配時葬身雌蜘蛛編織的愛與死的網床中,就是稍後被獵食者謀殺,能有第二次交配機會的雄蜘蛛不到兩成。
◆雄性的對策◆ (小標)
雄性黑寡婦蜘蛛當然不能坐以待斃,縱使擺脫不了無情的宿命,為了生存,他們得發展出一些辦法來面對。例如為了增加成功繁殖後代的機會,雄性紅背蜘蛛會根據周圍雌性紅背蜘蛛的成熟情況,調節自己的生長速度。在實驗室中,雄蜘蛛只要聞到成熟雌蜘蛛的氣味,便會加快成熟,就是為了儘快交配。若沒有成熟的雌蜘蛛出現,則慢慢地成長,儲備時間和精力,好等待或尋找異性伴侶。
紅背蜘蛛有兩套設計精巧的性器,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公的有兩隻支陰莖,母的有兩個陰道──分別通向兩個儲精槽。每次交配的時候,雄紅背蜘蛛只有一支性器可以注入精液到雌蜘蛛單邊的儲精槽。雄蜘蛛射精後,除了精子,另外還分泌黏稠液體阻塞陰道,甚至留下陰莖尖端的刺,卡住陰道,讓後來者只能草草交配了事。
有一種圓網蜘蛛,雄蜘蛛會在交配過程中突然暴斃,留下自己的屍體給遺孀飽餐一頓,但是身體整個被吃完了,整支陰莖仍塞住陰道,阻絕其他雄蜘蛛嘗試交配的通道。雌蜘蛛兩個儲精槽裡的精子有同等機會製造下一代,但如果同一個儲精槽先後有兩位訪客,九成以上的小蜘蛛是先到者的種,可見眾精子進入雌蜘蛛體內之後,一邊競賽看誰跑第一,一邊還要組成聯合戰線,打擊主要敵人。就雄蜘蛛的立場而言,當然愛侶最好只專心孵育自己的種。尤其都貢獻了自己的肉身,充當孵育下一代所需要的營養,就更不能容許別家的精子妄想入侵。
有位研究者曾經統計,被母蜘蛛吃掉的雄蜘蛛,比沒被吃掉的雄蜘蛛,留下較多的後代,大約多出四成。理由可能是沒有吃掉雄蜘蛛的母蜘蛛處於飢餓狀態,繁殖能力比較差。或是如有些研究者指出的,被吃掉的雄蜘蛛的性交時間是沒被吃掉的雄蜘蛛的兩倍長,因此留下的後代也是後者的兩倍之多。交配時間長增加了受精的成功機會,但是這當中的男主角也許是疏於警覺,或是比較耽溺於性的歡愉,因此讓自己長時間處於生命攸關的危機之中。還有一個可能性:如果性愛是母蜘蛛為了填飽肚子而設下的餌,被性食的雄蜘蛛便能讓母蜘蛛先飽餐一頓,不必急著用同樣的方法引誘其他對手,這麼一來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精子找到生命出路的機會。
科學家在澳洲紅背蜘蛛身上觀察到一個現象,有些澳洲紅背蜘蛛演化出一條類似腰帶的肌肉,多了這條束腹肌的雄蜘蛛身手比較矯健、交配的機會比較多、交配後逃命的機會也比較高。就算被雌蜘蛛咬傷,被咬到要害的機會降低了許多,傷口流出的體液也減少了,得以保住小命再填滿另一個儲精槽。美洲的西方黑寡婦,性交時雄蜘蛛被吃掉的機會不像澳洲紅背蜘蛛那麼高,牠們就沒有發展出這個裝備。雄蜘蛛發展出這一條束腹肌,成了武林高手,我們且拭目以待,看這一條肌肉究竟能增加多少適者生存的能力。
◆為什麼要性食同類◆(小標)
蜘蛛或螳螂這種「愛你就要吃掉你」的習性,科學家稱之為「性食同類」。有些人認為這只是飢餓的肉食性動物想吃東西的衝動,或者主張除了飢餓,主要原因還是為了養育健壯的下一代。也有人逆向思考,認為性食同類根本是雄性動物的陰謀,雄性動物以自己的肉體為餌,犧牲肉身來換取異性青睞,算是狠招。
看了螳螂和蜘蛛的性史,我們多了一個值得因為生而為人而慶幸的理由。
回頭看螳螂,到底公螳螂在性食同類這個行為裡面扮演什麼角色?是同謀嗎?或者完全是受害者?畢竟如果公螳螂沒有被吃掉的話,牠還有機會透過交配留下自己的基因。
之前已經有實驗證實,飢餓的母螳螂比飽食的母螳螂更會性食同類。科學家進一步發現,面對飢餓的或剛吃完一隻蟋蟀的母螳螂,雄螳螂更樂於接近飽足的母螳螂;接近飢餓對象時則小心翼翼,得從遠一點的地方一躍而上愛侶的背,讓自己不被逮到。交配結束後,雄螳螂會花費較長的時間下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唯恐被螳臂掐住。從這一點看來,螳螂的雌雄兩性之間有嚴重的角色衝突。在危機四伏的性愛當中,雄螳螂必須兼顧準確的射精與逃命,就像棒球選手必須準確的打擊與上壘,一個疏忽就會出局一般,雄螳螂跟母螳螂之間,也存在這種敵對的關係。換句話說,雄螳螂不是因為父愛,或為了種族的生存才犧牲自己,拿這些宗教情操來解讀博物沒辦法服人。
性食同類的行為會留存下來,必定有個讓螳螂比較能適應環境劇變的理由。也許有人主張,雄螳螂既然上完就想走,不為養家活口操勞,母螳螂留牠何用?當然是拿牠當作食物。不過這是個倒果為因的想法,既然你要吃我,我當然顧不得家庭責任了。真正的理由是性食同類對於物種的存活有加分效益。或許曾經幾度在飢荒的年份,以捕食小動物維生的螳螂,因為在交配時吃掉雄螳螂而逃過餓死的命運。母螳螂既可以透過性來繁殖,又可以藉著性的誘惑捕捉食物,因此手上多了一種度過險惡環境的武器。而不會性食同類的螳螂,或許因為沒能熬過某一次環境劇變,便遭淘汰,於是會性食同類的螳螂地盤逐漸擴大,數量逐漸增加。
另一方面,母螳螂要的到底是什麼也是一個有趣的謎。有人甚至估計,在幾種會性食同類的螳螂中,母螳螂的餐盤裡約有三分之二是雄螳螂,真是駭人的數字!在這些母螳螂釋放費洛蒙迷香的時候,她究竟要的是什麼?是愛?是性?還是一頓大餐?牠們難道不會過度性食同類嗎?牠們當然不明白,吃光了雄螳螂是多麼嚴重的事,說不定可能造成滅種。但是大自然是十分睿智、力量十分強大的:滅種之後,過度性食的行為也就消失了。能存活的物種,一定不會過度性食同類。
性的目的是繁衍。縱使有時候性被拿來當作一種捕食的陷阱,也是為了增添繁衍的機會。
蘭花色誘
為了吸引異性,眾生物得想盡辦法,可說是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美妙的歌聲、艷麗的外表、強壯的體型、甚至傲人的財富,這些都已經是動物界司空見慣的手段了,不足為奇。而缺乏這些條件的生物也會裝扮成不同角色,猥猥瑣瑣,取得繁衍的機會。
在求偶的舞台上,「植物」無疑是矜持得多的演員。我們很難想像植物要如何打扮得妖嬌美麗,吸引異性的青睞。而且異性就算被吸引了,又能如何?
◆蘭花打扮妖艷可以增加交配機會嗎◆(小標)
對一隻沒有經驗的雄蜂來說,極目之所及大概專為鎖定蜂之公主而尋尋覓覓吧?想像一隻初出茅廬的雄蜂,在曠野孤獨飛行;這隻青澀、性致勃勃、充滿行動力的飛行動物,突然間眼睛一亮,哇!多麼香、多麼魅惑的身影啊!牠奮力往前直衝,然後曲曲折折逼近,觸及她的體毛,騎上去,啊~為了這一刻,就算是冒著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可是,感覺不太對勁?怎麼嘗試,就是沒辦法交尾。唉呀,搞錯了,這不是公主,是一朵蘭花。
原來是綠色蜘蛛蘭▲(圖1-4)。花朵在春天綻放,這時候蜂公主還沒離巢尋覓配偶,雄蜂卻早已經不安於室了。攜帶花粉能力很強的雄地蜂,在遇到真正的、成熟的雌地蜂之前,很可能被一種蜘蛛蘭的花朵所魅惑,於是就在一陣迷惘中成了授粉的媒介;先是沾得滿頭滿臉的花粉,過一會兒,這些花粉又會傳給牠下一個誤認的對象。
雄蜂一般是不工作的,交配是生存唯一的目的;而這種蘭花不會分泌蜜汁,它報以雄蜂的,是點燃如火的熱情,和迷惘。於是經過一場爾虞我詐的假性交,,動物沒有損失,植物也因此以性的氣味和外表促成了交配的使命。這齣戲碼當然是天擇,但不是性擇,因為花吸引的不是異性的花,而是沒有經驗的蜂。
利用性的氣味吸引蜂來傳遞花粉,和利用花蜜來交換蜂的勞力,有什麼不一樣的效果嗎?最主要的差異在於許多花朵都有花蜜,一隻搜集花蜜的昆蟲可能穿梭在不同種類的花朵之間,往往沒辦法正確地帶著花粉到另一株同種植物上,就這麼白白浪費身上的花粉。性的氣味就不一樣了,會利用母蜂氣味的植物不多,發春的雄蜂在追逐雌蜂氣味的過程中,珍貴的花粉可以正確送達同樣會模仿雌蜂、同種的蘭花。蘭花省下製造花蜜的精力來製造吸引雄蜂的強力春藥,完成更精確更不浪費的交配。
研究植物的科學家發現,蘭花是植物界中少見以欺騙為手段達到交配目的的物種。在總數三萬多種的蘭花植物中,高達三分之一不會回報營養豐富的花蜜給幫助授粉的昆蟲,其中約一萬種蘭花會以外形仿冒其他能供應花蜜的花朵,來引誘昆蟲。另外有四百種蘭花,就如早春的蜘蛛蘭一般,模擬雌性昆蟲的外表和費洛蒙,對雄性昆蟲散放性的誘惑。
◆強力春藥費洛蒙◆(小標)
幾年前,瑞士生物學者謝斯特(Florian Schiestl)設法找出假冒雌性昆蟲的蘭花如此具備吸引力的原因。花朵的樣子和細細的絨毛儘管很像雌蜂沒錯,但是能吸引雄蜂大老遠飛來的,肯定是氣味。只是一株植物可以製造上百種有氣味的化學物質,其中有些用來驅逐獵食者,有些用來抑制細菌生長,真正用來吸引授粉雄蜂的,不知道是哪一種。
謝斯特相信,雄蜂的觸角是最主要的感應器,因為觸角上佈滿了數以百計的受體,一旦接受到化學物質刺激後,會分類和傳遞電訊到大腦,在大腦裡轉變成意義。謝斯特從雄蜂著陸的蘭花唇瓣萃取物質,然後利用色層分析法純化各個物質。他取下雄蜂的觸角,讓觸角跟蘭花的化學物質成分接觸,如果某一個成分可以結合到觸角上的受體,便可測量到觸角釋放的微小電流。
透過這種方法,謝斯特發現,蘭花用來引誘雄地蜂的神祕香水是由十四種成分所組成,這些成分常見於許多植物的蠟質表面,母的地蜂也是用同樣的配方吸引雄蜂的性趣。蜘蛛蘭利用這些化學物質組成各式配方,宛如香水師巧妙的戲法,其中讓雄性地蜂引發發性想像的配方,造就了更高的繁衍機會。於是在逐漸突變、修改的歷程中,蘭花的氣味終於有效地使雄蜂真假莫辨,讓雄蜂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蘭花授粉的媒介。
研究基地設於瑞士的地球植物研究所和謝斯特團隊,進一步利用澳洲的蘭花做研究,這次他們挑選一種鳥蘭作為研究對象,鳥蘭戲弄的對象是一種黃蜂。研究結果讓他們嚇一大跳,因為鳥蘭不僅利用植物原有的成分重新配製迷魂香水,還進一步製造一種完全不同的新成分,現在稱為鳥蘭酮,正是雌蜂製造費洛蒙的成分。研究所還發現,有一種蜂蘭,它的絕技更是令人驚嘆:這種蜂蘭模仿雌蜂的功力,竟然讓雄蜂在面對真正的雌蜂和蜂蘭的時候,棄雌蜂而選擇蜂蘭!
不過強力春藥也會讓黃蜂產生危機。在雄蜂心急如焚陷入蘭花擺下的費洛蒙迷魂陣之際,雌蜂在哪裡?牠可能就在這些蘭花下面!幾種花間黃蜂的雌蜂是不長翅膀的,甚至有種雌黃蜂乾脆就被取名為藍螞蟻▲(圖1-5),牠的外型跟雄蜂很不一樣,反而像是一隻螞蟻。有些品種的黃蜂,雄蜂有翅雌蜂無翅,長相很奇特,除非看到正在交配的一對,否則不一定有辦法認出牠們屬於同一個品種。生活在泥土裡的無翅雌蜂正釋放費洛蒙,一方面吸引雄蜂前來傳宗接代,一方面也需要雄蜂帶牠前往別的地方,因為這裡已經沒有食物來源了。但是雄蜂沉醉於上頭的迷魂陣,聞不到雌蜂的所在,因此雌蜂為了生存,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想辦法製造效果不一樣的費洛蒙。
◆誘惑與演化◆(小標)
當蘭花突變產生不同以往的新氣味,昆蟲因為對氣味極端挑剔,原先熱衷於追求的昆蟲不再光顧,突變使植物失去藉由昆蟲幫助授粉的機會,甚至無法繁衍;但是突變的新氣味也可能引來新顧客,於是突變以及沒有突變的蘭花,各自吸引了不同的追求者,兩株植物漸漸失去共同的媒介,於是突變種逐漸隔絕,很快就會產生新種。
演化學者的皮可(Rod Peakall)徹底研究了澳洲所有三十種鳥蘭當中的十種,他在一些地區發現一種奇特的現象:擁有相同的外表、存活地及花期的兩種蘭花,基因檢測卻顯示它們屬於不同種,而且沒有混種的情形。他深入追查之後發現,它們之間的差異就在於費洛蒙。不一樣的費洛蒙吸引不一樣的授粉昆蟲,壁壘分明,因此維持了種的疆界,基因沒有流通,也就沒有產生混種的蘭花。當年達爾文搭乘小獵犬號周遊世界,他發現加拉巴哥群島各個小島上的陸龜已經演化出不同的特色,因此推論地理的隔絕是產生新物種的原因。如果皮可能夠證實這兩種蘭是在一樣的地理條件下由共同的祖先演化出來的兩個物種,而不是來自不同的地域逐漸長得相像,那將是物種在同一處地域也可以產生種化的難得例證。
研究偽裝的蘭花,除了可以澄清「到底有沒有同域種化」這個問題以外,還可以讓我們思考另一個演化上的問題:雄蜂在這樁詐騙案中得到什麼好處?為什麼牠願意像傻子一樣參予整件陰謀卻沒有任何物質上的回報?換句話說,在演化的長河裡,當一種比較聰明、有能力識破蘭花陰謀的雄蜂出現時,牠就可以節省精力從事有益於繁衍蜂族的活動。聰明的基因流傳下來了,於是一代一代的蜂群漸漸不容易上當,最後讓這種偽裝蘭滅種。但事實並非如此,偽裝的蘭花和雄蜂構成了你情我願的關係。由於純情的雄蜂數量多於待嫁雌蜂許多倍,很多雄蜂根本沒有交配的機會。這個例子很可能表示,傻裡傻氣、興沖沖的年輕雄蜂比精明辨識、不隨意浪費精力的雄蜂更有繁衍的機會。「快樂」也許也是一種有利於物種生存的因素!
*第1章 性,有時候是一種陷阱嗎?
性愛大餐
親愛的,要不要上我的床?來一段銷魂的激情,讓我擁有你的精華,留下你的靈魂,你升天吧!
開玩笑嗎?當我是你的食物還是玩物啊!
可是,還真有一些生物,不知道那是多麼要命的,就是要性。某些螳螂及蜘蛛就是最有名的例子,明知危險,也要交配。
◆螳螂和蜘蛛的愛與死◆(小標)
我們來看看著名的法國昆蟲詩人法布爾(一八二三~一九一五),怎麼描述一隻公螳螂的愛與死▲(圖1-1):
「★我無意中撞見了一對極其恐怖的螳螂。雄螳螂沉浸在重要的職責中,把雌螳螂抱得緊緊的,但是這個可...
作者序
除了愛與不愛,性還有什麼?
剛剛步入性成熟階段的生物,或是人類的青少年男女,有時候會苦於性的慾火。這是生物界的自然現象:只要是有活躍性腺的動物,就會有情慾,不管是鳥、是魚、還是人。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情慾,也是人生的一大患。生物必須面對生存競爭,因此繁殖之際必須有性,性伴隨而來的情慾就往往令人近乎瘋狂了。就如自由思想哲人盧梭所寫的:「在激動人心的各種情慾中,使男女需要異性的那種情慾,是最熾熱也是最激烈的。這種可怕的情慾能使人不顧一切危險,衝破一切障礙。當它達到瘋狂程度的時候,彷彿足以毀滅人類,而它所負的天然使命本是為了保存人類的。」情慾是為了完成性的任務,也就是有性生殖,演化出來的渴望與獎賞,可是有時候卻成了大患,成了痛苦的根源。生命就是這麼奇妙,總是在交互衍生、環環相扣的生物機制當中,搖搖擺擺尋求出路。從情慾衍生出來的產物,不論是情色作品或是催情春藥,也都自有其趣味在。
但是,性不但不只是情慾的另一個名稱,更有無比繁複的內涵,例如性的法律面、心理面、社會經濟面、文化面、宗教面、醫學面、生物面等等。在每一個層面中,都有已經出現問題、仍待人類智慧解決的死角。作者對這些龐大的話題沒有置喙的能力,只是試著探索性的生物面:性到底有什麼功用?繁殖都要有性嗎?當真有處女生殖這種事?有性生殖比無性生殖好嗎?性別是固定的?以及介紹一種新奇的寄生細菌,看它如何以寄主的性為媒介爭取生存空間;也有一些章節試著引介性別的話題:當今科學界對性別的自我認知有什麼樣的看法?性別意識究竟來自基因還是教養?性取向呢?終章則冀望讀者能從演化的高度,寬心看待族群問題。
近些年撰寫了幾本跟生命有關的科普書籍,一書介紹DNA,一書介紹幹細胞,本書則以性為主軸,兼及簡介達爾文如何用開闊的心胸看待這個世界,也是系列的終曲。這三本書背負著我的兩個願望:一、但願喜愛科學的讀者能從書中得到一些閱讀的樂趣,同時體驗到科學文明浪潮撲身而來的震撼;二、但願越來越多的人在聽到「是什麼」、「所以如何如何」的時候,要追究「為什麼」,這麼做便能讓許多妖孽言論化為烏有。這些願望或許太渺茫,卻是我的肺腑之言。
作者 謹識
除了愛與不愛,性還有什麼?
剛剛步入性成熟階段的生物,或是人類的青少年男女,有時候會苦於性的慾火。這是生物界的自然現象:只要是有活躍性腺的動物,就會有情慾,不管是鳥、是魚、還是人。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情慾,也是人生的一大患。生物必須面對生存競爭,因此繁殖之際必須有性,性伴隨而來的情慾就往往令人近乎瘋狂了。就如自由思想哲人盧梭所寫的:「在激動人心的各種情慾中,使男女需要異性的那種情慾,是最熾熱也是最激烈的。這種可怕的情慾能使人不顧一切危險,衝破一切障礙。當它達到瘋狂程度的時候,彷...
目錄
推薦序〉 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 嚴宏洋
〈推薦序〉 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系暨生命科學系教授 于宏燦
〈作者序〉除了愛與不愛,性還有什麼?
第一章 性,有時候是一種陷阱嗎?
性愛大餐──螳螂和蜘蛛的愛與死/雄性的對策/為什麼要性食同類
蘭花色誘──蘭花打扮妖艷可以增加交配機會嗎/強力春藥費洛蒙/誘惑與演化
第二章 命定的性,命定的階級
蜂、蟻性史──蜜蜂家族巡禮/結婚式/基因互補造就雌蜂/螞蟻的性和階級
性、階級與演化──真社會性動物/造就真社會性的力量/犧牲的算法/有真社會性基因嗎
邊欄:發現蜜蜂生殖之秘的奇才
第三章 性跟生殖可以自己來嗎?
雌雄同體為主的線蟲──線蟲性史/性染色體/雄蟲是多餘的嗎/台灣也有線蟲科學
還沒出生就懷孕的蚜蟲──無性和有性流轉的性史/性染色體的數量/法蘭克斯坦二世
第四章 處女生殖是怎麼一回事?
動物園裡的柯摩多龍──孤獨母龍/孤雌之路
雙髻鯊的孤雌生殖──DNA證據/孤雌生殖不是克隆
人類可以孤雌生殖嗎──生殖的條件/人類孤雌幹細胞
第五章 變男變女變變變
魚的形形色色的性──配備雄性基因的母鮭魚/台灣的吳郭魚/決定性別的因素/雜交變性/孫悟空變成一條魚
與性脫不了關係的水產養殖──長得快又好的三倍體(灰格)/單性養殖/亞馬遜女戰士的性/變性的技法/基因工程和基改水產
邊欄:溫度與性別的關係
第六章 性的起源:細菌有性生活嗎?
附身還是轉世──死菌讓活菌轉型/是DNA讓細菌轉型
如何證實細菌有性行為──接合中的細菌/細菌有性別嗎?
基因宅急便──性的膠囊/細菌如何獲得抗藥性?
第七章 最初的有性生殖
細胞核是怎麼產生的──細胞聯姻/橫的移植
酵母的性生活──酵母變性/有性生殖的好處
永恆的婚姻──西塔隱藻企業集團/不穩定的合夥關係
漂泊的瘧原蟲──漂泊的性/性的算計
第八章 搶錢、搶糧、搶娘們的惡霸客
惡霸客搶地盤的絕招──肥水不落外人田/讓寄主處女生殖、雌性化/恢復果蠅生育力
惡霸客間接危害人類──河盲/想辦法利用惡霸客
第九章 X、Y,到底是什麼東西?
性的層面──性器、性腺、染色體/性別決定基因/運動員性別鑑定
決定性別的系統──性染色體是一種工具包/決定果蠅性別的過程
從X到Y──Y的歷史/Y的地圖/歷史的Y/
邊欄:沉澱在化石裡的幽情
第十章 一則關於變性的無妄之災
性別:不詳──要不要變性/性別是教養的產物嗎/解剖大腦看到腦性別意識中心/性別改造的悲劇
不一致的性──性器官出錯/性別意識跟著錯嗎?
第十一章 基因可以決定性取向嗎?
賀爾蒙、腦、性取向──性由腦管理/男女的迴路
有沒有同性戀基因,重要嗎?──孿生研究/發現同性戀基因/同性戀基因的重要性
科學家有辦法改變生物的性向嗎?──果蠅的性向/操作基因雌轉雄
第十二章 性的世界
性擇──男性的拚鬥/性的炫耀
演化是什麼?──物種如何產生/演化的動力
性是演化的秘中之秘──基因大雜燴/性的好處
我們是誰──「族群」不是生物名詞/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附錄〉專有名詞對照
〈附錄〉主要參考資料
推薦序〉 中央研究院臨海研究站研究員 嚴宏洋
〈推薦序〉 國立台灣大學動物系暨生命科學系教授 于宏燦
〈作者序〉除了愛與不愛,性還有什麼?
第一章 性,有時候是一種陷阱嗎?
性愛大餐──螳螂和蜘蛛的愛與死/雄性的對策/為什麼要性食同類
蘭花色誘──蘭花打扮妖艷可以增加交配機會嗎/強力春藥費洛蒙/誘惑與演化
第二章 命定的性,命定的階級
蜂、蟻性史──蜜蜂家族巡禮/結婚式/基因互補造就雌蜂/螞蟻的性和階級
性、階級與演化──真社會性動物/造就真社會性的力量/犧牲的算法/有真社會性基因嗎
邊欄:發現蜜...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