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的話,決定了孩子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山崎房一:「只要按照本書的方法認真執行,我保證一定會有效果。」
史上最強教養聖經!讓日本媽媽直呼「真的太神奇了」!
日本熱賣20年長銷不墜,再版134次,銷量直逼40萬本!
嘮叨不是管教方式,而是情緒問題,
對孩子來說,媽媽的嘮叨是一場痛苦的災難!
與其總是責備孩子的缺點,不如讚美孩子的優點,
陪著孩子建立自信,他就會越來越自動自發!
媽媽說的話,影響孩子一輩子!
孩子是根據媽媽說的話形成「自我意識」的,所以媽媽與其責罵分心的孩子「專心一點」,不如說「你的好奇心很旺盛」,孩子一定會更加充滿自信。
媽媽的作用,就是要讓孩子反敗為勝!
孩子的性格是由優點和缺點組成的,媽媽一味指責孩子的缺點,只會讓他感到不安。盡量忽視孩子的缺點吧,讓孩子的優點越來越強大!
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大人!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稱讚有助於培養個性,整天碎念只會摧毀個性。把他當成大人,重視他每一個微小的夢想,孩子就會充滿幹勁!
整天罵孩子的真正原因,其實是對自己不滿!
媽媽們必須接受真實的自己,包括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勇敢地為自己打上一百分。當對自己的怒氣減少時,對孩子的嘮叨也會減半。
如何才能讓自己與孩子更親密?如何才能讓孩子更主動積極?在日本開設「媽媽心理學講座」引起廣大迴響的山崎房一,提出「不嘮叨教養法」,幫助所有媽媽培養負責懂事的孩子。書中並包含了實際的教養案例與實用的說話方法,讓你的孩子在短時間之內就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改變!
作者簡介:
山崎房一
1926年生於日本山口縣。1961年進入日立造船公司,1972年創辦陽光學院,1982年創立新家庭教育協會,並擔任理事長,同時兼任社團法人國際MRA日本協會理事。
山崎房一曾開設「爸爸心理學講座」和「媽媽心理學講座」,與大眾分享教養心得,其中「媽媽心理學講座」被NHK廣播、東京電視台和朝日電視台介紹後,更引起廣泛的關注與討論。他曾在日本五大報頭版刊登廣告,希望能匯集參加者的心得,沒想到竟收到來自日本各地超過25000名讀者的來信和電話,回響異常熱烈。
另著有《父母不嘮叨,孩子更進步》、《父母多稱讚,孩子長得好》、《讓心情變輕鬆的書》、《讓心靈變安寧的書》等多部作品。
譯者簡介:
王蘊潔
樂在一個又一個截稿期串起的生活,用一本又一本譯介的書寫下人生軌跡,旁觀譯著數字和三高指數之間的競賽。
譯有《解憂雜貨店》、《空洞的十字架》、《哪啊哪啊神去村》等多部作品。
著有:《譯界天后親授!這樣做,案子永遠接不完》
臉書交流專頁:綿羊的譯心譯意
章節試閱
媽媽的一句話,讓學習變成一件痛苦的事
有一位媽媽來找我,她從頭到尾都在唉聲嘆氣。她對教育孩子失去了自信,她的兒子懶懶散散,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整天都在看電視。
她偶爾提醒兒子:
「趕快做功課。」
兒子的回答卻很莫名其妙。
「因為妳叫我做功課,所以我不想。」
如果繼續逼迫他,他就會突然暴跳如雷,常常鬧得一發不可收拾。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那位媽媽對著兒子無力地搖頭,似乎已經精疲力竭,但嘴巴停不下來。
「開什麼玩笑啊,你也不看看自己的成績。」
「你就是沒出息,唉,真讓媽媽丟臉。」
她持續在對她的兒子說:「You can’t do it. 」(你做不到)
這些否定的言行,導致了她兒子持續懶散,情緒也不穩定,而且這位媽媽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狼已經從背後逼近,如果聽到別人對自己說:「你沒辦法跳越山谷。」任何人都無法產生跳越山谷的勇氣,前面提到的那個妹妹,一旦喪失了自信,一定會被狼吃掉,或是墜入深深的谷底。
但是,也不能一味責怪這位媽媽。她希望兒子振作,才會說這些嚴厲的話。她期待兒子聽到她說的話會立刻奮發向上,「好,那我就來好好用功!」但是她兒子辜負了她的期待,她罵兒子的話不僅完全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反而讓他更加一蹶不振。
不妨來分析一下她兒子的心理,瞭解他為什麼會喪失幹勁。
人類藉由學習吸收新知識,逐漸成長。
為什麼會有學習的意願?
從結論來說,那就是喜悅。
幼兒扶著東西學走路時,父母都會拍手為他感到高興;當幼兒終於敢不扶任何東西自己走時,媽媽更是興奮不已。當幼兒走了兩、三步,不小心跌坐在地上時,媽媽迫不及待地上前又抱又親,「小乖乖,你太厲害了。」父母總是稱讚年幼孩子所做的一切。
幼兒看到媽媽這麼高興,也會感到心滿意足,覺得安心,並充滿勇氣,所以,幼兒才能學會走路。
再回到剛才的媽媽和她兒子的話題。
每次媽媽提醒,他就強詞奪理地說:「因為妳叫我做功課,所以我不想。」其實那正是他的反抗。
媽媽的言行導致他喪失對媽媽的信賴,也無法對自己感到安心,所以才會有這種反抗行為。正因為媽媽的嚴厲指責並非毫無道理,才更讓他產生反感和不安。
內心感到不安時,人就無法專心做任何事。不安就是「繼續留在這裡很危險」的SOS訊號,在這種情況下,當然無法專心做任何事。他說的「因為妳叫我做功課,所以我不想」雖然是歪理,卻也有他的道理。
當媽媽罵他時,他內心感到極度不安。學習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但媽媽的一句話,卻讓這件開心的事變成了痛苦的事。媽媽的話導致他陷入「不安」這種無法專心讀書的狀態,讓他對媽媽產生反彈,才會說出「所以我不想」這種話。
不瞭解自己長處的小孩子
在新生進入我主辦的陽光學校時,我都會做一個簡單的測驗,其中有一題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長處,結果發現很多學生都陷入煩惱,最後終於什麼都沒寫,他們搔著頭,想偷偷把答案紙塞到我桌上。
「等一下。」
我叫住那些學生。
「這一題要寫自己的長處,怎麼空著沒寫?」
「喔……」
他們都手足無措,扭著身體回答說:
「因為我沒有。」
「怎麼可能沒有長處?你不是寫了自己的短處嗎?」
「是啊,因為……我成績不好,動作也很慢……」
「為什麼?」
他們回答說:
「因為媽媽經常這麼說。」
媽媽總是嚴厲指正小孩子的缺點,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媽媽當面說出他們的缺點,想要糾正他們。所以,小孩子都很清楚自己的缺點,但大部分媽媽都很少稱讚小孩子。
請回想一下最前面所說的「You can do it.」這句話。
「你做不到」、「你沒有優點」,聽到別人這麼說自己,不光是小孩子,任何人都會喪失動力,當遭到批評、遭到他人指責時,不一定會進步,卻很容易「退步」。
退步當然就是進步的相反狀態。如果被別人罵「你真笨」,每個人都可以輕鬆變成懶惰的笨蛋。
成年人在累積了人生經驗之後都知道,自信和自豪才會讓人振作,進而告訴自己「要好好用功」、「不可以半途而廢」、「一定要遵守約定」。
被罵「笨蛋」,還可以追求上進的孩子,真的是奇蹟。
小孩子都透過媽媽的話認識自己,成年人也必須透過第三者來評價自己,更何況是小孩子。聽到媽媽罵自己「笨蛋」,當然覺得自己一定是笨蛋。
「你真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孩子。」聽到媽媽這麼說,孩子就會很自豪地覺得「原來我很積極進取,那我以後也要更努力。」如果聽到媽媽說:「這孩子真懶散」,就會垂頭喪氣,認為「原來我是一個懶散的人」。
小孩子之所以不瞭解自己長處,是因為從來沒有聽媽媽說過自己有「你做事很可靠」之類的優點,聽到最喜歡的媽媽說「你動作慢吞吞」、「你很懶惰」、「你很沒用」時,就會完全喪失自信。
小孩弱小的肩膀背負著「缺點」的重擔,失去自信,垂頭喪氣。內心無法感到安心,隨時對他人產生警戒,很擔心別人指責自己的缺點。
媽媽的話造就了孩子
我發現學生可以分成兩大類。
第一類學生對上課內容產生興趣,心平氣和,專心聽課。另一種學生關心的不是上課的內容,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老師身上。
前者無所畏懼,天真無邪,可以把老師在課堂上說的內容完全聽進腦子裡。
但後者隨時豎起心靈的天線,從早到晚都處於警戒狀態,所以很緊張。比起課堂內容,他們更在意老師。最後感到精疲力竭,課堂內容聽不懂,越來越不喜歡上課,進而對讀書也失去了興趣。其實只要肯定他們「你可以做到」,他們就可以同時得到自信和安心,具有無所畏懼的勇氣,不僅勇於挑戰,無論做任何事都會很專心投入。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要在這張白紙上寫什麼,完全取決於媽媽的想法。
當孩子出生時,父母會用毛筆在紙上寫「太郎」之類的名字,然後充滿自豪、充滿驕傲地把孩子的名字貼在牆上,面帶微笑地看個不停。這就是父母心,沒有父母會在這張紙上寫「懶骨頭」或是「磨蹭鬼」,但媽媽經常這麼肆無忌憚地罵孩子。
孩子的資質都是由媽媽決定的,在聽到媽媽說:「你是男生喔」之前,幼兒並沒有發現自己是男生,直到聽媽媽說自己是「男生」,才第一次充滿感動地發現這件事。
可以說,媽媽說的話決定了孩子成為怎樣一個人。因為孩子都是根據媽媽說的話,形成自我意識。
當媽媽嚴厲地指責小孩子「專心一點」,不妨試著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這個孩子。
換成是我,會這麼說──
「這個孩子好奇心旺盛,而且很有行動力,活潑而自由奔放,而且很細膩,我對他的未來充滿期待。」
孩子在一旁聽到時,一定會挺起胸膛,雙眼發亮地看著周圍。
當孩子出生時,在紙上寫下他的名字,計算筆畫數,希望他一輩子多福多壽。當時的心情簡直和破口大罵孩子的行動南轅北轍,但很多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就是用這種態度對待自己的孩子。
有自信的孩子表現越來越出色
如果孩子無法從母親的言語中感受到愛,就會陷入恐懼和絕望。
孩子挨罵、被指責時,就會懷疑媽媽對自己是否有母愛,內心會感到恐懼,所以媽媽的管教也無法成為教育。但是,當孩子受到稱讚時,可以從媽媽的話語中感受到愛,就會雙眼發亮地勇敢前進。
教育不需要威脅恐嚇,遇到彆扭古怪的大人,嚴厲的責罵或許可以成為良藥,但對待還在讀中學、小學的孩子,罵人只是破壞教育。
「你不愛讀書,是個沒出息的人。」
只要媽媽曾經說過這種話,就已經不及格了。因為孩子對媽媽的評論會照單全收,變成媽媽口中那樣的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變得堅強,渴求媽媽在一旁不斷協助。更具體地說,孩子從媽媽的話中得到自信,逐漸成長。我可以毫不猶豫地斷言,母親的功能就是為孩子提供自信。
如何讓孩子產生自信?
請牢記一件事,身為父母,當看到兒女有任何一點成功時,你們的責任就是要及時稱讚。
前面曾經提到,只要讓孩子感到安心,就能有效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下一個階段,就是要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小學一年級的太郎考了二十分。
老師在發考卷給太郎時小聲地說:「很多題都寫錯了。」
回到家後,媽媽看到考卷。
「唉呀,怎麼了?你真是笨啊,這麼簡單的題目也不會?你真是很不聰明!」
然後針對他考錯的題目數落了半天。如圖1所示,媽媽的斥責讓太郎站在自己不懂的百分之八十上。
太郎很沮喪,覺得自己的數學真是太爛了,也不打算繼續挑戰,扳回一城,暗自決定以後再也不讓媽媽看考卷了。
太郎從此討厭數學。
雖然他知道要好好用功讀書,但潛意識不斷小聲告訴他:你的數學很爛。
因為意識和潛意識分裂,所以現在已經是中學生的他,成績仍然很不理想。
他每次都把考卷揉成一團,塞進課桌抽屜,媽媽也已經不想多管他了。
小學一年級的和雄也考了二十分。
老師在發考卷給和雄時小聲地說:「很多題都寫錯了。」和雄感到很不安,回家的路上,覺得自己可能學不好數學。
曾經來參加過母親講座的和雄媽媽看到考卷也沒有驚訝,對和雄說:
「和雄,你不會數學,所以才要去學校學啊。不會是正常的,不必擔心……你不是會3+3=6這一題嗎?這張考卷中,3+3=6這一題最重要,只要你做對了這一題,媽媽就給你一百分。因為你做對了最重要的一題,其他題目不用擔心,慢慢學就會了。」
媽媽用紅筆為他在考卷上寫了一個大大的一百分,和雄頓時露出興奮的表情。
「媽媽,那我怎麼樣才能學會呢?」
和雄在媽媽的協助下,訂正了所有寫錯的題目。
「媽媽很喜歡數學,你一定也很喜歡。你看,重寫一次之後,是不是覺得都很簡單?」
和雄對數學產生了自信。同樣都考二十分,媽媽的態度不同,也會在孩子身上造成不同的結果。前者的媽媽只看做錯的題目,後者的媽媽重視做對的題目,於是,後者的孩子不會因為做錯題目產生不安,而是確實掌握自己會的知識,並不斷擴大範圍。之後,和雄的數學成績當然越來越好,同樣考了二十分,讓孩子有成就感,並加以肯定,和用挫敗感打擊孩子,兩者的結果有著天壤之別。媽媽的作用,就是要讓孩子反敗為勝。
一流作家寫的稿子也會被編輯改稿,瞭解「改稿的重要性」,才能夠成為一流作家。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修改中完成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有不斷改正的機會。
瞭解自己長處的孩子會不斷成長
也許有人會反駁,整天稱讚孩子,孩子會得意忘形。
不需要擔心,因為這五種個性分別有相關關係,彼此會取得平衡,不會讓母親的心情或父親的氣質一味增強,自由的心和坦誠的心也會發揮相互牽制的功能。
首先要發現孩子的長處,並清楚告訴孩子,這一點非常重要。當孩子發現這個長處,這個長處就會發揮拋磚引玉的功能,喚醒其他長處。
相反地,斥責會讓孩子發現自己的短處,問題是最好不要讓孩子發現自己的短處,只要培養長處,短處自然而然就會逐漸消失。
對孩子來說,媽媽的嘮叨完全是災難,因為幾乎所有的斥責都是「處罰」。整天遭到處罰的孩子當然不可能幸福,但媽媽以為這種處罰是正當的教育,所以斥責的時候毫不留情。孩子會因為過度的「處罰」感到煩惱,更不幸的是,會讓五種個性都朝壞的方向發展。
媳婦被婆婆欺負會逃回娘家,上班族遇到惡劣的上司可以選擇辭職,但整天被媽媽挑剔的孩子根本不曉得該怎麼辦。因為他們無處可逃,對母親的壓抑感到痛苦,根本不可能培養自己的長處。
想要培養好孩子,就絕對不要責罵孩子。
「你是一個做事認真的孩子。」
「你真是一個體貼的孩子。」
「你真開朗活潑。」
「你是一個誠實坦誠的孩子。」
「你在學校的生活一定會很順利。」
無論再微小的長處,只要在孩子身上發現長處,就要高度肯定,並告訴孩子。只要有陽光、水和養分,草木會憑自己的力量不斷生長。
不光是孩子,所有人都必須靠自己生存,當對自己感到滿意,並受到稱讚時,就可以充滿活力地面對人生。如果整天挨罵,就會喪失動力,失去自信,變成一個膽小畏縮的孩子。
媽媽的一句話,讓學習變成一件痛苦的事
有一位媽媽來找我,她從頭到尾都在唉聲嘆氣。她對教育孩子失去了自信,她的兒子懶懶散散,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整天都在看電視。
她偶爾提醒兒子:
「趕快做功課。」
兒子的回答卻很莫名其妙。
「因為妳叫我做功課,所以我不想。」
如果繼續逼迫他,他就會突然暴跳如雷,常常鬧得一發不可收拾。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那位媽媽對著兒子無力地搖頭,似乎已經精疲力竭,但嘴巴停不下來。
「開什麼玩笑啊,你也不看看自己的成績。」
「你就是沒出息,唉,真讓媽媽丟臉。」
她持續...
作者序
岩本葉菜子女士有兩個兒子。
她來參加母親講座,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媽媽,但偶爾還是會心情不好,忍不住對兒子嘮叨、發脾氣。有一天晚上,她想到一件事,於是問兩個兒子。
「媽媽生氣的時候,你們有怎樣的感覺?」
就讀小學二年級的長子小孝告訴她說:
「原本心拉得很長很長,結果一下子就縮了起來……原本心閃亮亮的,但亮光一下子就消失了,變得一片黑暗……」
還在讀幼稚園的次子小保說:
「原本在飄啊飄,然後就摔下來了,很傷心,想要打媽媽。」
「如果媽媽每天都發脾氣呢?」
「我們會很不高興!」
兩個兒子異口同聲地說。
「那如果媽媽向你們道歉呢?」
小孝說:「媽媽看起來很難過,會覺得媽媽很可憐。」
小保說:「很開心,親一個,笑一笑,就沒啦。」
兩個兒子把心裡話說了出來。
如今,小孝和小保都整天都很開心。無論岩本女士再怎麼忙,只要兒子找她說話,她總是顧慮到小孝和小保的心情,放下手上的家事,用溫柔的眼神看著他們的小眼睛,專心聽他們說話,不時回答:「是嗎?真了不起。」「原來是這樣。」
她不再像以前那樣催促他們:「有話快說,媽媽很忙。」或是搶先說:「你是不是這個意思?」
兩個兒子深信無論在任何時候,只要遇到困難,爸爸和媽媽都會幫助自己、支持自己,一旦有了這份信任,他們就可以用自己的雙腳,放心地邁開大步走自己的人生路。
小孝不再需要媽媽提醒,就會主動寫完每天的功課,還會預習第二天的上課內容。在學校的考試成績也幾乎都超過九十五分。他喜歡踢足球,相信自己什麼事都可以做到。
那不是因為怕媽媽,對媽媽察言觀色,被迫用功讀書,而是他變成了一個自覺的孩子,父母也感到安心。
「以前總覺得育兒很痛苦、很討厭,從來沒有想到照顧孩子可以這麼愉快,也覺得小孝和小保越來越可愛了。」岩本葉菜子女士瞇著眼睛,一臉高興地告訴我。
「照顧孩子可以這麼快樂」這句話,讓我再度充滿自信,覺得自己推動的母親講座對媽媽確實有幫助。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發現一件很奇妙的事,只要媽媽覺得「照顧孩子很快樂」,無論遇到任何孩子,都可以把他們教育成出色的孩子。
我相信各位讀者也能藉由本書,體會到這種快樂。
岩本葉菜子女士有兩個兒子。
她來參加母親講座,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媽媽,但偶爾還是會心情不好,忍不住對兒子嘮叨、發脾氣。有一天晚上,她想到一件事,於是問兩個兒子。
「媽媽生氣的時候,你們有怎樣的感覺?」
就讀小學二年級的長子小孝告訴她說:
「原本心拉得很長很長,結果一下子就縮了起來……原本心閃亮亮的,但亮光一下子就消失了,變得一片黑暗……」
還在讀幼稚園的次子小保說:
「原本在飄啊飄,然後就摔下來了,很傷心,想要打媽媽。」
「如果媽媽每天都發脾氣呢?」
「我們會很不高興!」
兩個兒子異口同聲地說。...
商品資料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6-02-15ISBN/ISSN:978986926102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開數:18 開 (16.5cm × 21.5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