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學問,學位到底有何用?
學歷貶值的年代,高等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全球評比亞洲最值得期許的年輕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思索教育的初衷,點亮大學的未來。
回顧過去,兩岸教育界各自遭遇不同的困境,大陸欠人才、台灣缺經營、香港少創新。展望未來,大學所需面對的挑戰日益嚴峻: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生醫、老化、永續發展、疾病流行、全球政經不穩定、甚至新學運等,在在需要跨學科的研討與合作。
然而,大學教師是否投入足夠精力從事相關研究、指導學生、溝通社會?我們的社會在這些課題上有否尊重大學、真心與大學合作,共同維護大學自主、支持高等教育的進步?
作者簡介:
郭位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生於台北,成長於中南部,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電子早衰期研究的先驅,在系統可靠度研究方面早享盛名。
抵港前,他為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榮譽講座,北京清華大學運籌學講座,北航、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名譽教授;任職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高級管理團隊、田納西大學工學院院長,任教德州農工大學,為 Wisenbaker創新講座,工業(及生物醫學)工程系系主任,電機系教授。曾受聘貝爾實驗室,並出任高科技公司顧問。
章節試閱
上網與下網
民初,正當機械化印刷術發達的年代,有老學究逆流而行,非線裝書不讀,非毛筆不用;四十幾年前,實施學生評鑑教授的教學成效,大學反對聲浪大;二十幾年前,對於早期遠距教學使用傳統的方法郵遞講義,許多教授不以為然,認為有傷教學;十幾年前,微軟簡報軟體(PowerPoint)開始流行,有教授仍然堅持用黑板講課,頂多願意用桌面型投影片做為輔助工具。事後證明,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以上的懷古堅持都禁不起考驗。
網際網路發達、即時又價廉,尤有進者,MOOC巧用科技,多加了網上交流,至少對某些課程來說,遠較傳統的授課方式,更有效率,也更確切,師生隔空互動,不時帶來驚喜。但是總有人主觀的認為,除非面對面的講授,任何形式的授課都不能算是互動,也不可能有效教學;網際網路授課因此遭到質疑,很多人無根無據,相信只有小班教學才具成效。
網路傳遞資訊,廣泛又快速,導致購物的模式起了根本的改變。網上教學或報告,用詞務必精確,以便應對台下隨時上網查驗資料的聽(觀)眾。其實,聞道有先後,在某些方面,用功的學生知道的比教授快又多。第七章強調,如果學生不必傾聽教授的課堂授課,而可以經由自學增進知識,那為什麼還要讓教授主授這堂課?面對此情此景,教授難道不該探討傳道授業的內容與方法,從而教導學生網路上得不到的學問?
教學需要研究,大學應該思考如何克服互聯網對教學的挑戰,甚至主動與互聯網配合,提供豐富教育的內涵。我不知道上網學習是否能達到最大的成效,但是確信,教授應該做到讓學生在離網之後,還能有上大學不虛此行的感覺。
不患人之上網不己知,患不知人之下網仍不知己也。
少了創意,就少了創新
鼓勵學生發揮創意,不可再錯誤地認為教學與研究各不相關。研究者需要將研究帶入教室,教學者同樣需要了解該學科先進的趨勢、新的概念與爭辯的課題。解決開放性的問題才是教研面對的問題,值得思考。
保有創意有利維持競爭力。高等教育界與工業界一樣,充滿競爭,需要與同行競爭資源、聲譽與認可。我們檢討學科領域,問些有實質意義的問題。以過去十五年的情況為例,許多專業已合併或取消,而且這一趨勢還將持續下去。如不願被時代拋棄,就必須因應時勢作出決定,哪些學科需要繼續或改進。
大學因應社會需求,所訂的課程範圍不應太狹窄,必須高質優量跨學科。有些關鍵的探索領域和專業教育,如能源與環境、創意媒體、生醫工程和智慧城市等,往往橫跨多個學科領域。透過交叉探索,才能找到發展的利基,並學會開發這些新學科、新領域。
大學可被視為一個巨大的跨學科實驗室,學生有自由並獲得所須要的專家指導,追逐、實現自己的興趣與理想。有內在動力、有創意而又善於表達的學生,最有望成為帶領行業朝前發展的關鍵人才。
也許大學最難回答的一個問題是:學位到底有什麼用處?
千萬不能把一所名校的學位看成是獲得好工作的通行證。同樣,沒有學位者也不應在勞工市場上被邊緣化。條條大路通學問,第十二章指出半途退學、甚至從未讀過大學而成功的人不在少數,所以大學不一定能帶給你成功之路。有學問者不一定有學位;而在許多情況下,有學位者常常沒有學問,而徒有學問,不能實踐,也是沒有任何效用!
所以大學應該重視創意,傳授學問、學識,並且實踐力行,絕對不能只顧得頒授學位。
(節錄自第二十七章:高等教育的創意)
上網與下網
民初,正當機械化印刷術發達的年代,有老學究逆流而行,非線裝書不讀,非毛筆不用;四十幾年前,實施學生評鑑教授的教學成效,大學反對聲浪大;二十幾年前,對於早期遠距教學使用傳統的方法郵遞講義,許多教授不以為然,認為有傷教學;十幾年前,微軟簡報軟體(PowerPoint)開始流行,有教授仍然堅持用黑板講課,頂多願意用桌面型投影片做為輔助工具。事後證明,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以上的懷古堅持都禁不起考驗。
網際網路發達、即時又價廉,尤有進者,MOOC巧用科技,多加了網上交流,至少對某些課程來說,遠較傳統的授...
作者序
2008年5月14日,抵達陌生的香港城市大學,出任校長。說陌生,那是因為除了短期訪問過香港科大之外,香港對我是一片空白,而我對香港想必也是一片空白。
到香港,只能説是緣份。對於在美國高教界工作學習了 34 年的我來說,這個緣份既曲折又令人大開眼界。
2008年之前,我倒是經常訪問台灣與大陸的高校與科研單位,關注台灣的教改,並留意大陸的高校革新與僵化制度。由於指導過好幾位韓國博士生,因而曾多次訪問韓國,研討高教、科技與創新。
本書共28章,分4部分,說出我對兩岸高教的觀察與看法。
高教國際化
做為一個非主流社會的華人,身處美國,領導學術管理多年,舉凡大學教研、行政事務,是非曲直,皆有理可循。抵港不久,剎然回首,見識了校園紛亂,為的是一些講師的約聘到期,副校長決定不予續約。一個平常、合法、合理的決定,居然引發校外人士參與鼓噪。風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非學術性的置入干擾,遠離就事論事的高教原則,為校園運作平添波折,不是國際化的常態。
香港是英文流通的一個亞洲城市,也是號稱世界上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國際化的香港,尚且如此政教糾纏、風檐難解,台灣與大陸教育的現代化難道更等而下之嗎?
國際化是什麼意思?兩岸的高教是否找錯了病根、用錯了藥(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教研合一
到香港的第2個經歷就是教研分家,教課的講師純教課,研究的教授只研究。等到往返台灣之後,瞭解台灣也有研究型的大學重研究,教學型的大學不研究。可是,又感到奇怪,為什麼想學習的人竟優先選讀不重教學的大學,而不重研究的教學型大學又居然授出博士學位?到底是些什麼樣的研究型大學不教學,又是什麼樣不研究的教學型大學竟然膽敢招收博士生?
等再次訪問之前熟悉的大陸高校之後,我終於瞭解,兩岸的大學裡,不曾做過研究的教師,把教學的任務歸為教學型的大學,而那些從事研究的教授,只好被當做研究型的大學教授看待。大家似乎先假設做研究的人,不懂得教學,甚至不需要教學,而教學的老師不研究,當然也就不懂得上窮碧落下黃泉的道理。心想,不從事研究的人,難道就一定懂得教學,而從事研究的人,就一定不懂得教學嗎?
如果有人只吃營養的食物並不運動,或者只顧運動而不重飲食,怎麼健康得起來?
品質與評鑑
大學的教職人員,怕被評估,教學不能評估,研究不能評估,專業也不能評估,否則就是干涉學術自由。可是不評估,怎麼進步,就像是不照鏡子,怎麼整理儀容?何況,有沒有想過,學術自由是指從事學術教研的自由。如果從事的工作與學術無關,怎麼能說是學術自由?怎麼從事學術科研的人不見得有自由,不從事學術工作的人,反而老談學術自由?
所以一定要重視質量,在充分定義的範圍內,談該談的,做該做的,追求卓越與成效,其理至明。如今,質量的設計、評估、提升,已從製造業推廣到服務、醫療、政府、教育、…… 等各方向。大學在質量保證的概念之下,進步快速,已經超越硬、軟體的投資,而進一步評估「心件」的投入。
這「心件」的缺失,竟然是兩岸高教落後先進的要件。
創意、創新
創意可以隨性,創新要以品質為主,只有做到「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創意才能算是創新。質量的推廣與改進就是創新,創新導致的創業終究要改進生活質量。
創新是兩岸除國際化以外,最常被高教界提起的憧憬,也是最讓人不瞭解、可望不可及的理念。高等教育的執行有賴政府投入資源,導向政策,遠離微管,放手交給專家帶頭執行;社會尊重教研專業,遠離官僚;大學教授求新,仍以學生及學術為主,接受同儕評比,遵行專業道德。
國際化的「心件」
橋歸橋、路歸路,提昇國際化的「心件」,應該強調團隊精神,重視產、學、研的結合,遠離產、官、學牽扯不清的關係。如果能做到這些基本要求,遵守小道理、少講空心的大道理,創意才有意義,創新才有希望。(未完…)
2008年5月14日,抵達陌生的香港城市大學,出任校長。說陌生,那是因為除了短期訪問過香港科大之外,香港對我是一片空白,而我對香港想必也是一片空白。
到香港,只能説是緣份。對於在美國高教界工作學習了 34 年的我來說,這個緣份既曲折又令人大開眼界。
2008年之前,我倒是經常訪問台灣與大陸的高校與科研單位,關注台灣的教改,並留意大陸的高校革新與僵化制度。由於指導過好幾位韓國博士生,因而曾多次訪問韓國,研討高教、科技與創新。
本書共28章,分4部分,說出我對兩岸高教的觀察與看法。
高教國際化
做為一個非主流社會的華人...
目錄
第一部 高教國際化
第一章: 高教徒具軟硬體,管窺蠡測國際化
第二章: 1980年後的英國高教
第三章: 兩岸三地高教略述
第四章: 簡單是複雜的極致
第五章: 高教國際化的盲點與迷失
第六章: 溝通與英文偏解
第七章: 讓生動走進校園
第二部 教研合一
第八章: 傳道、授業、解惑外還少了什麼?
第九章: 大學之道,教研合一
第十章: 培養通才與專才的策略
第十一章: 學位少有用,成功靠努力
第十二章: 全人教育的盲點
第十三章: 缺乏團隊精神的社會:窮得只剩錢財
第三部 品質與評鑑
第十四章: 質量與大學評比
第十五章: 評比提升高教品質
第十六章: 人文社會領域的評比
第十七章: 課程設計與專業選擇
第十八章: 港、台、大陸高教「心件」的加強
第十九章: 22K的台灣,一個均貧的符號
第二十章: 兩岸三地少子化
第四部 創意、創新
第二十一章: 路歸路、橋歸橋,莫把權術當學術
第二十二章: 大門雖小處,休士必可觀
第二十三章: 創新在於探索
第二十四章: 這個社會缺少了什麼?
第二十五章: 誰來推動創新科技?
第二十六章: 無風無險,無創不新
第二十七章: 高等教育的創意
第二十八章: 政策導向,避免微管
第一部 高教國際化
第一章: 高教徒具軟硬體,管窺蠡測國際化
第二章: 1980年後的英國高教
第三章: 兩岸三地高教略述
第四章: 簡單是複雜的極致
第五章: 高教國際化的盲點與迷失
第六章: 溝通與英文偏解
第七章: 讓生動走進校園
第二部 教研合一
第八章: 傳道、授業、解惑外還少了什麼?
第九章: 大學之道,教研合一
第十章: 培養通才與專才的策略
第十一章: 學位少有用,成功靠努力
第十二章: 全人教育的盲點
第十三章: 缺乏團隊精神的社會:窮得只剩錢財
第三部 品質與評鑑
第十四章: 質量與大學評比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