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死,焉知生?
唯有認識死亡的樣貌,才能認識生命的奧祕。
死亡在華人的圈子裡是不受歡迎的。華人文化忌諱談死,對死亡缺乏全面的理解,以致害怕談論死亡。甚至在教會中,「信心」、「得勝」、「復興」、「醫治」、「幸福」、「平安」等主題,都比「死亡」還受歡迎。然而,避談死亡不僅反映了人們不知如何而活,活著時也只追求生命最終能夠「壽終正寢」或是「安詳而逝」,缺乏對生命應有樣貌的理解。
本書作者魏連嶽博士認為,若我們不認識死亡,就無法認識生命。他毫不避諱地帶領讀者探究死亡的各樣主題,以獨到的解經視角探詢死亡的歷史:從舊約中回溯死亡的起源、亞當夏娃犯罪後的效應,死亡因而掌控了全人類,然而新約中基督透過死亡,終結死亡,帶來救贖,賜下永生。透過基督教死亡神學中「死亡歷史」所呈現的死亡真理,死亡在終末時會被徹底終結,藉此給予面對此在生命的每一位,擁有面對死亡的盼望。
面對極其複雜、包羅萬象的死亡議題,作者另從倫理學來探討自殺、死刑、亞伯拉罕獻以撒等等生與死的錯綜辯證,呼籲唯有教會看重死亡教育,透過死亡聖禮來彰顯死亡的真理,才是真正參與福音,傳遞福音。這本書提供了基督信仰對死亡應有的願景,凡樂意思索死亡的讀者,都能認識死亡真理,以致不再懼怕死亡,並在面對死亡時,活出生命、頌讚生命,成為永生國度的見證人。
作者簡介:
魏連嶽
英國愛丁堡大學神學院哲學博士(Ph.D.)。台灣神學院專任老師(教會歷史/教父學)、神學系系主任。新加坡新亞學院神學系客座教授。曾受邀到英國劍橋大學、德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研討會中發表論文,其中一篇被收錄於歐洲教父學叢書Studia Patristica。另有一篇著作出版於歷史悠久的早期基督教研究期刊Vigiliae Christianae。
章節試閱
《死亡神學》導論
想「死」
一、邁向死亡的人生
20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曾說:人是「向死亡存在」(sein zum tode)的此在者。 彷彿,人若不是為了死而活著, 至少也是向著死而活著。死亡替生命注入了悲觀及恐懼的成分。不論我們的人生多麼健康快樂豐富精彩,她仍然是朝向最虛空幽暗的死亡邁進。死亡最終必奪走生命一切的光彩,這樣的事實永不改變,死亡的力量也永不止息。
死亡絕對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最大問題,但卻也是每個人都無法解決的困難,因為活著的人,沒有死的經驗,不可能會有死亡的答案;而死去的人,雖然經驗豐富,但卻有口難言,無法將答案告訴我們。人們既然無法進入死亡之域進行探索,它就永遠是個奧祕。年長者不會比年輕人更瞭解死,而死亡專家也不會比外行人更不怕死。面對死亡,眾人都像嬰孩般的無知與無助。我們可以忽略死亡、不去理它,但總有一天我們都會遇到它,可能就是明天、可能是明年。因而,每個人都無可避免的要認真思考死亡的問題。
二、源於當代主流死亡觀的一種普遍性「死亡強迫症」
面對死亡時,人們往往認為生命已經抵達終點,前頭不再有出路,生命到此「自然」的結束。為此,大多數談論死亡的書籍都會一種傾向,就是去告訴人們「(生老病)死乃是自然現象」,進而勸人們要以平常心去看待並接受死亡的事實。
不過那些書籍似乎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死亡在生命中僅僅出現一次而以,並且一旦它出現時,生命本身就被暴力般的剝奪,從此失去了自己,落入永恆的黑暗、孤寂與滅絕。當死亡發生時,不要說死者自己,就連死者身邊還活著的家人(未亡人),從此也都因經驗到巨大的「失落」而不能再正常的過生活。因此,對於這個不尋常、無法承受且絕無僅有的「施暴於生命」的死亡事件,人們如何能以一般的「平常心」去看待它呢?
事實上,沒有任何生命在面對死亡時能夠完全不反抗或不掙扎,只要還有氣力,總會奮力一搏。直到斷氣之前,生命總是會替自己尋找出路,動物是如此,人更是如此。此外,生命既是與死亡格格不入,且「互為死敵」(因為非此即彼,僅有其中一者能存在於人身上),那麼她如何能自然的去面對或接受死亡呢? 若果真能夠如此,為何大多數人在死亡將至時,總是希望還能有出路,或是懷有著某種「超越死亡」的盼望呢? 即便死囚在赴刑場的前夕,只要他腦海裡稍稍閃過關於「將來」(hereafter)的念頭,也會嘗試在臨終前誠心懺悔,並祈求得到上天的寬恕。
勸人們以平常心去看待死亡、自然的接受死亡,進而樂觀自在的擁抱死亡,其實是當代「主流死亡觀」對我們施加的一種「死亡意識(型態)」,它甚至是一種集體催眠術,並且它還經常以一種「高格調」死亡觀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這樣的死亡觀讓人們在面對死亡時,產生一種怪異的強迫症,強迫自己去接受生命本身「不能」(自然)接受且「不應」(自然)接受的事實。而某些當代的心理學及宗教也順應潮流或推波助瀾的做了幫兇,勸導人們要安心的或安然的「受死」。
然而,若是我們接受這類的死亡觀,就等於是強迫自己去將死亡這「生命的死敵」融入到我們的生命裡,讓它「不自然」的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份。在本質上,這種死亡觀假如不是病態的,至少也是不自然、且不合乎生命邏輯與常態,儘管它在宣傳上或表面上,所呈現的是「異常」的高雅且寧靜。
對於那些無法認同上述這類當代主流死亡觀的人們,以及那些在面對死亡時仍懷著「活下去」的盼望且願意尋找生命出路的人們,《死亡神學》這本書企盼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提供您另一種「死亡觀」(更正確的說,是另一種「生命觀」),並且是一種能在根本上克服死亡的論點。
三、為何想「死」?
無庸置疑的,「思考死亡」(想「死」)是檢驗與修正自己死亡觀的起點與必要途徑。許多人(包括許多基督徒)只看到死亡的負面意義,並且常過於強化它剝奪生命的力量,但卻未注意到它也正面的喚起我們的「生存意識」以及對生命積極的覺醒。然而,這並不是說,死亡有一種「良善」的力量;而是說,死亡的確能誘發一些威嚇性的效果,而成為生存的助力—我稱這類的效果為「死亡的反效果」,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是死亡存在的正面「副作用」。
這也意謂,死亡與生命兩者間的互動,並非是在臨近死亡的人生末期才出現的,只要一個人能從死亡問題中領悟些許的存在意義時(換句話說,當「死亡的反效果」已經對那個人產生了些許影響力時),那麼互動就已然發生。畢竟,生命尋求意義的力量是驚人的,真正飢渴慕「義」的生命,是不會放過從死亡中汲取她存在的養分。事實上,一旦我們開始將死亡視為探索存在意義的對象時,人生就容易活的更積極、更有智慧且意圖活出更高價值。
的確,人們活著時,總是覺得「活著」乃是理所當然,以致於不曾去思考或意識到「活著」的深層意義與價值;直到在面臨死亡時,人似乎才(能)像浪子回頭般的對生命有所體悟,並且甚願能將「活著」的意義與價值給全然實踐出來。一旦接近死亡,人們才真正覺悟到活著是何等不易、何等可貴。死亡喚起人們對活著的「不必然性」之關注與尊敬,繼而也燃起他們對生命的熱情,那沈寂已久的「『活著』意識」(awareness of being alive)也才在此真實覺醒。
四、「死」並非未來式(事),乃是現在進行式(事)
除了上面所論述的死亡問題及意義之外,在活人之中討論死亡的另一個必要性乃是在於,「死」並非未來式(事),乃是現在進行式(事)。死亡乃是活生生的活在活人的生活中。舉例來說,無論我們自己是否有意識到,許多我們每天必定會去做的事(例如吃飯與睡覺),很大的成分都是為了要去避免死亡;另一方面,也因為我們怕死,所以不敢嘗試去做許多的事(例如賽車)。不論人們是積極的用各種方法活著,或是消極的去避免死亡,這都暗示著死亡其實已經介入到活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若是沒有死亡,人們的生活方式可能會完全不同。在這個意義下,我們幾乎可以說,死亡主導著大多數人們的生活取向。
其次,我們也會觀察到,有許多人活的很不耐煩、有許多人活的像死一樣、有許多人活著似乎就是在等死。 對於這些人來說,死亡早就「活在」他們的身上,並奪走了他們存在的非凡意義、以及原本生命中所該會有的那種渴望突破現狀的動能。他們剩餘的人生已被「死亡」所決定及支配,儘管那個死亡還「未完全顯露」(not yet),但是它「早已臨在」(already)。
最後還有一個更明顯的例子,就是很多患有先天惡疾的人,他們從出生之始,每一天都是處於生死的戰場(戰爭)中。而那些由後天因素所造成病危的人們,也是處在相同的景況。對這些人來說,活著是生命努力奮鬥的結果,而死去則是放棄了活著的奢侈。甚至對這些人來說,疾病的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們會帶來死亡的後果,因為身上的疾病或許有一天都能有被醫治的機會,可是一旦死亡上身,那麼任何的盼望與機會都跟著滅絕。其實,不僅僅是生病的人而以,即使是健康的人,只要他們真正將死亡當作是「一回事」(death matters),那麼也就能體悟到,活著就是戰勝死亡的結果(成果)。
若沒有死亡,疾病就失去人們對它的關注,甚至很可能就根本都不會有「疾病」的存在,因為人們不會去研究它們或對付它們,至多只會把它們視為是一種身體柔弱的情況。相反的,一旦有了死亡,那麼任何能與死關連上的(不論是疾病或是其他代名詞),必然成為人們恐懼的對象。追根究底,最早的醫學研究的開端絕不是為了對付疾病,而是對付死亡。甚至很有可能是「死亡」刺激了人類文明的發軔—包括文化裡的神話以及社會裡的宗教之發展,因為許多古老的神話故事幾乎都嘗試解決死亡的問題,而古代或當代的宗教更是如此。
五、死亡之前,人人有責
死亡到底是什麼? 對於死亡,我們能知道什麼? 面對死亡,我們又能做什麼? 若活著的最終目的是死亡,這樣的「死亡人生」意味著什麼? 假如我們只剩下幾天可以活,什麼將會是最迫切且重要的事? 假如我們的親人面臨死亡,又該如何幫助他們克服恐懼與哀傷呢? 我們活在一個隨時都會遇見死亡的時代裡,在死亡無所不在的威脅下,我們對自己及家人又有什麼樣的責任呢?
很多人在思考到(自身的)死亡問題時,最先想到的就是用「(買)保險」來應對。但是,「保險」真能解決死亡的問題嗎? 保險業者常會讓我們覺得,若我們有買保險,一旦出意外時,家人就會有保障;但事實上,保險只能解決了家人部分生活上的問題,卻完全無法解決任何關於死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可曾想過,假如發生意外的不是我們,而是我們的兒女時,那麼我們還會覺得買保險可以解決問題嗎? 請問我們的兒女真的知道他們死後會怎麼樣呢? 假如我們意識到每天有這麼多小孩(意外或生病)死去,我們就會知道和兒女們討論死亡問題,比和他們討論學鋼琴、學校課業或將來發展都還要來的迫切;同時,我們也會知道死亡的議題也應該是教會兒童主日學的必要課程。
《死亡神學》導論
想「死」
一、邁向死亡的人生
20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曾說:人是「向死亡存在」(sein zum tode)的此在者。 彷彿,人若不是為了死而活著, 至少也是向著死而活著。死亡替生命注入了悲觀及恐懼的成分。不論我們的人生多麼健康快樂豐富精彩,她仍然是朝向最虛空幽暗的死亡邁進。死亡最終必奪走生命一切的光彩,這樣的事實永不改變,死亡的力量也永不止息。
死亡絕對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最大問題,但卻也是每個人都無法解決的困難,因為活著的人,沒有死的經驗,不可能會有死亡的答案;而死去的人,...
作者序
凝視死亡,頌讚生命 李建儒
人既有生,人亦必死;生,珍貴異常,死,沉重異常。死,是人無法逃避的命定。無法逃避,卻又是生時無法經歷的最終末事件。即便是在生命的盡頭,我們所經歷的仍是「死去的過程」,只要還活著,無法經歷到本身的死。我們若對死亡有所經歷,常常是別人的,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死」到底是怎麼回事;死,雖然最普遍,對我們仍是巨大無比的謎,是深不可測的奧秘。
生死現象共存卻又絕不對等,生死緊密交集卻無法真正會遇、無法辯證。死一現身,生不復返。
孔子說的好:「未知生,焉知死?」如果連生命的奧祕都不瞭解,去探索生命結束後的死亡境界,是不切實際的;一如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唯有在此世活出人的天命,成為仁人君子,以行善完成人性;能對生命交代,才能面對死亡。
可是,死亡並不是我們生命中的某一件事而已,死亡正是「那一件事」!死既是與生共存且是生之終,生中必有死,死卻吞噬生,生一直受死之威脅而不復為生,如果我們不瞭解死亡,事實上也就不真的瞭解什麼是生命,甚麼是生命的意義?不凝視死亡、探索死亡,其實是對不起生命、逃避生命。凝視死亡,因為太珍重生命,不願壓抑生命欲克勝死亡、達致永恆的深切渴望。
其實在生命的歷程中,我們也常經歷死亡的意義,就是絕望,感受盼望流逝,一切都徒然,機會不再、所有的可能性中止,也不再有了,直教人面對「虛無」。推遲探索死亡是對生命不負責的表現,是既愚蠢又危險的行徑,因無人知曉自己的死期,向來不為死亡預備,不是無畏,而是無知。即便人選擇自盡,如同生命豐盛筵席吃到一半,突然起身不吃了,好像生命的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將死亡的時間提早,自己選擇離開世界的時間;但這只更加肯定死亡的權勢提前臨到吞噬生命,自殺更深沉的痛是放棄盼望,對死亡提早繳械,不再頌讚生命,任死亡奏其凱歌。
吾人必須這麼說:「未知死,焉知生?」。當我們詢問死亡、凝視死亡、正視死亡的事實、探索它的意義的時候,那是因為我們珍重生命,不願意放棄盼望。凝視死亡提醒我們,生命不能夠任由我們一直揮霍下去,生與死的主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嗎?生命氣息到底是由誰賞賜?凝視死亡不會使我們轉移對今生的注意,凝視死亡使我們不再對生命心不在焉,促使我們全神貫注於我們的生命。
死既在生之終臨到,顯然地,探索死亡本身無法純由活人這端,吾人實在必須要有在人的有限與生死限制之外、超越的「天啟」來探索死亡本身及死亡所牽涉當今生命之種種。基督信仰向來非常嚴肅地凝視死亡,因為我們頌讚賜生命氣息的主上帝,盡情擁抱謳歌生命,更因基督耶穌的死與復活,享受祂所賞賜的「永生」,對死亡唱永遠得勝的凱歌,等候死亡滅亡之時刻。死亡雖可以限制我們的生命,摧毀我們的夢想,但絕不能夠定義我們的生命,永活的上帝賜給我們的是勝過死亡的真盼望;死亡使得基督徒告別今世的流浪,回歸更美的家鄉,親睹上帝的容顏,被無邊無際的上帝的榮耀充滿環繞。在上帝的國度裡,沒有死亡這回事了,再沒有死亡吞噬上帝所創造的生命這種事。死亡終將滅亡!
在忌諱死,避談死的華人文化處境中,欣見魏連嶽老師這本死亡神學的面世,尤其他不僅探索聖經與基督教死亡學,其觸角與關懷更涉及當今生命倫理議題與教會及信徒個人當中,與死亡、疾病及苦難相關的信仰實踐主題,從議題的探討至信仰理念的實踐連成一體,誠為可貴與實用。對於熱愛生命、珍重生命的朋友們,無論是基督徒與否,想要了解死亡的相關議題與基督信仰死亡學的風貌,這本書為讀者諸君提供凝視死亡、為了頌讚生命,做了最好的註解。所有誠心尋索生命的天路客,必將與詩人一同歌頌:
「祢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我的心緊緊跟隨祢;
祢的右手扶持了我。」
(詩篇63:3, 8)
凝視死亡,頌讚生命 李建儒
人既有生,人亦必死;生,珍貴異常,死,沉重異常。死,是人無法逃避的命定。無法逃避,卻又是生時無法經歷的最終末事件。即便是在生命的盡頭,我們所經歷的仍是「死去的過程」,只要還活著,無法經歷到本身的死。我們若對死亡有所經歷,常常是別人的,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死」到底是怎麼回事;死,雖然最普遍,對我們仍是巨大無比的謎,是深不可測的奧秘。
生死現象共存卻又絕不對等,生死緊密交集卻無法真正會遇、無法辯證。死一現身,生不復返...
目錄
003第一部 導論
005第一章 想「死」
一、邁向死亡的人生
二、當代主流死亡觀的一種普遍性「死亡強迫症」
三、為何想「死」?
四、「死」並非未來式(事),乃是現在進行式(事)
五、死亡之前,人人有責
六、死亡信息在當代教會的缺席
七、「死」的真理與信仰之死
八、「死」遍滿聖經
九、「死亡神學」的必要與任務
十、脫離死亡之境,進入永生之域
017第二章 死亡的定義與死亡現象的解析
一、聖經對死亡的界定
二、聖經對死亡本質與現象的論述
029第二部 死亡歷史與四個死亡
031引言
一、死亡神學的基礎與方法論
二、基督教死亡學中的「死亡歷史」與「四個死亡」
035第三章 死亡的起源:亞當之死與眾人之死
一、死亡的起源:罪、亞當之死、人類之死
二、探究亞當之死(罪)
三、死亡的根源:論罪的動機與開端
四、罪的效應與結果
五、「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亞當那日真的死了嗎?
六、神的恩典與該死亞當的存活
七、舊約時期中的上帝拯救
八、死亡歷史的初期故事:罪的起源、死的出現、上帝的愛
093第四章 死亡的歷史時刻與最關鍵的死人:基督之死
一、基督之死:耶穌受難作為基督教的核心信念
二、耶穌基督何以必須為我們而死?
三、為何耶穌「一人」能替我們「眾人」死呢?
四、十字架之愛:聖父及聖子的受苦與受死
五、神是否能/會「死」呢?
六、神是否能/會「受苦」呢?
七、神的苦難與人的盼望
八、神的受苦受難與人的出死入生
九、人藉著「信主之法」得到神所賜的救贖恩典
十、恩典的使命:基督的呼召與基督徒的捨己之路
十一、死亡歷史與生命歷史的關鍵時刻
133第五章 死亡(歷史)中的悖論:在基督裡的永生
一、關於永生的棘手問題:與經驗論相悖離的信念
二、靈魂存在的科學證明與聖經信念
三、基督徒肉體死後,靈魂會被接到神那裡去
四、基督徒肉體的永生
五、從永生論證「信靠耶穌」乃為世界上最大神蹟
六、靈魂到天上去之永生信念作為死亡思想史上的典範轉移
七、基督徒靈魂到天上時的「身體」與復活後的肉身樣式及形體
八、「進入永生」作為人之生命歷史與死亡歷史的終結
159第六章 死亡的未來:死亡之死與死亡歷史的終結
一、「死亡」本身的死去
二、從時間空間的範疇,理解死亡與死亡歷史的終結
三、時間與空間的開端
四、時間的本質
五、空間的本質
六、時間與空間的共生共融性
七、時間與空間的終結
八、歷史的終末與死亡的終局
九、結語:「神之愛」作為生命史與死亡史的動因及驅力
181第三部 死人神學與死亡倫理學
184第七章 死人神學:陰間、地獄、煉獄與居間之境
一、「活的」死人
二、陰間:亡魂的居所
三、地獄:永活之死人無止境的受苦
四、煉獄、居間之境:信徒「死後」與「上到天堂」之間的去處
五、死後下陰間的耶穌與死後到樂園的罪犯
六、陰間與地獄的誕生及其「神義論」問題
七、新約的地獄與上帝之慈愛
205第八章 自殺:當生的恐懼勝過死的可怕
一、自殺的莊嚴與痛苦
二、自殺的興起:根源、現象、趨勢與流行
三、台灣自殺問題的嚴重性
四、自殺意念的形成:人生走到無望的彼岸
五、論「自殺權」:自己的人生自己結束?
六、自殺的基督徒是否能得救?
七、如何協助有自殺傾向的人:給作為他鄰舍的好撒馬利亞人
八、人生(逆轉)的可能性:給意圖自殺者的心語
235第九章 死刑:偽正義的救贖論
一、死刑的誕生及「偽正義」的救贖論
二、全球與台灣的死刑現況及數據
三、廢除死刑的理由:社會學及倫理學的觀點
四、廢除死刑的理由:聖經的觀點
五、廢除死刑的理由:神學的觀點
六、結語:反對死刑的基督教正義神學
263第十章 當死亡倫理遇見信仰:亞伯拉罕弒子獻祭的倫理學問題
一、弒子獻祭的摩利亞山作為倫理與信仰之間的戰場
二、佛教聖嚴法師譴責上帝及亞伯拉罕弒子行動
三、亞伯拉罕弒子獻祭事件的倫理問題
四、從動機、目的及結果探討上帝與亞伯拉罕是否違背倫理
五、從以撒及撒拉的立場探討亞伯拉罕是否違背倫理
六、後人是否可以(需要)仿效亞伯拉罕的行為?
七、信徒必須遵從倫理,同時也必須能超越倫理
八、上帝必須遵守倫理嗎?
九、基督教生命/死亡倫理學
289第四部 死亡聖禮與死亡教育
291第十一章 死亡聖禮:追思禮拜的意義與範例
一、舊約時期中以色列人的喪葬傳統
二、初代教會中死亡聖禮的缺席
三、追思禮拜的本質與目的:為活人(未亡人)所辦的告別式
四、追思禮拜中不可或缺的信息
五、作為佈道會的追思禮拜:讓死者向活人傳福音
六、追思禮拜設計範例:訃聞、儀式(程序)、詩歌、經文、講章
七、基督教墓園及其信仰意涵:墓園作為追思聖徒的公園
八、後語:追思禮拜中的慶賀聲與鞭炮聲
313第十二章 基督教死亡教育:面對死亡的智慧與力量
一、思辨死亡問題的困難與有限性
二、作為死巷的「去宗教化」死亡學
三、基督教死亡教育的力量與根基:上帝啟示的死亡真理
四、聖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死亡教育:從死者來的死亡真理信息
五、機會教育:基督教死亡教育施行建議
六、生命的聖戰與基督教死亡教育
323第十三章 未得善終的基督徒:世界不配擁有的人
一、文學名著《小王子》故事給我們的啟發
二、「壽終正寢」與「死於安樂」之觀念的源頭
三、「死於非命」的耶穌
四、「不得好死」的門徒與眾聖徒
五、三位朋友論斷約伯苦難惹來上帝憤怒
六、寧可燒盡,不願朽壞
七、任何「回天家」的方式都是好的、屬靈的
八、關弟兄的「歸鄉」見證
337第十四章 嬰兒之死:論嬰孩死後的終局
一、「嬰孩皆有罪」之觀點及其起源
二、再思「原罪論」
三、「嬰孩有罪」之教義在聖經與神學上的困難
四、避免論斷死去嬰孩的終局
五、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
347第十五章 論「死亡密使」:疾病中的信仰力量與盼望
一、疾病:死亡的密使
二、因為有疾病,人開始尋找宗教
三、基督教「疾病神學」
四、上帝為何會醫治我們?
五、為何許多病痛中的基督徒沒有被上帝醫治?
六、上帝必要醫治基督徒一切的疾病
七、經歷疾病苦難者更能幫助人
八、疾病對信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九、癌症末期病患的見證
十、面對疾病的力量與盼望:仰望慈愛、數算恩典、緊握應許
十一、疾病中的禱文
369第十六章 苦難神學:指引苦難心靈至可安歇的水邊
一、死亡前受苦的必然性與基督教死亡教育
二、苦難作為生命的危機或轉機
三、從詩篇第二十三篇論「苦難」的神學意義
四、力克•胡哲生命故事的啟發
五、生命的力量能戰勝自身的苦難
383結語:想死的人與更美的家鄉
一、邁向「後死亡歷史」時代
二、想死的人:羨慕更美的家鄉
三、死亡真理、信仰重生與教會復興
383附錄、簡論哲學與其他宗教的死亡觀
一、從耶魯大學哲學系「死亡」開放課程說起
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的死亡觀
三、伊比鳩魯的死亡觀
四、東方儒家的死亡觀
五、佛教的死亡觀
六、華人傳統民間信仰的死亡觀
421附註
484參考書目
003第一部 導論
005第一章 想「死」
一、邁向死亡的人生
二、當代主流死亡觀的一種普遍性「死亡強迫症」
三、為何想「死」?
四、「死」並非未來式(事),乃是現在進行式(事)
五、死亡之前,人人有責
六、死亡信息在當代教會的缺席
七、「死」的真理與信仰之死
八、「死」遍滿聖經
九、「死亡神學」的必要與任務
十、脫離死亡之境,進入永生之域
017第二章 死亡的定義與死亡現象的解析
一、聖經對死亡的界定
二、聖經對死亡本質與現象的論述
029第二部 死亡歷史與四個死亡
031引言
一、死亡神學的基礎與方法論
二...
商品資料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03-01ISBN/ISSN:978986198487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線裝頁數:528頁開數:大25k, 16(w)x22(h)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