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工作讓你如此無力?
請脫離一成不變的成功道路,尋找真實的自己,思考專屬的工作與生存之道為何自己會被工作折磨到這個地步,到底是工作的錯還是自己的錯(或者兩者都有)?
為何甘願為了工作放棄生活品質,還覺得這樣的自己很偉大?
如果時間重來一次,你能否讓自己在工作時更快樂
★受夠商管雜誌教的成功方法,48個出人意表、打破框架的思考,獻給曾在工作中迷惘的你。
★一個普通工作者要如何在工作中實現自我?解除自我定位的危機。
★老闆最害怕員工看到的一本書這是一本探討工作的意義,工作與生活,工作與生涯,工作的方式,以及工作者如何面對工作這件事的書。由一個在職場中迷失過、受傷過、放棄過、悔恨過、好不容易倖存下來的工作者,重新思索工作與職涯,試著從另類角度觀察職場,去探索那些主流成功學以外的生存之道。
──找尋工作的意義賺錢重要還是夢想重要?為什麼年輕人找不到好工作?熱情消磨殆盡怎麼辦?工作與生活有可能平衡嗎?想離職又不知道要換什麼工作?
──改寫成功與失敗三十歲真的要做到那些事嗎?勝利組與魯蛇的區分有意義嗎?想當第一名還是學著做自己?不出國就是沒踏出舒適圈嗎?
──用創意思考職場上班偷懶有助工作效率?無聊放空反而更有點子?面試問題為何總是無趣?苦幹實幹的人拿不到高薪?補滿缺額肯定有人離職?
大人學/張國洋、姚詩豪、《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每天來點負能量/鍵人
下班必讀推薦本書特色
★身為普通工作者的你還想著讓工作和生活分開嗎?算了吧,生活即是工作,你最常遇到的可能是遇缺不補、超時工作,就算沒傷肝也很傷心!
★身為一個和工作對話的工作者,作者提出對「工作」和「成功」的另類思考。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可以發揮能力,並且過想過的生活,相對於金錢與職位,熱情與意義可能更有魅力。
★找回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需要放下一切。不是人人都具有冒險家精神,作者也是,他所提出的想法,是他在經歷工作的「折磨」後,慢慢思考工作的意義:做喜愛的事就能讓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勇敢質疑主流價值裡對「職場成功」的舊定義,勇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因為那件事「成功」而去做,要因為你真心喜歡而做。盡量想辦法「做有熱情的事並且賺到錢」,而不要本末倒置的認為「先賺錢再去做想做的事」。
作者簡介:
劉揚銘
大學念經濟,曾在商管雜誌當編輯,離職成為獨立工作者後,更常思考工作與職涯的意義。試著以邊緣人的角度觀察職場,提出另類觀點。一隻眼睛看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另一隻眼睛看制服美少女。現為udn鳴人堂、Yahoo專欄作者,努力寫文字在這個世界生存下來。
著作:《高校制服戀物論》
部落格:宅宅的一萬個為什麼
章節試閱
前言:一個職場倖存者的反省與觀察
首先,感謝你翻開這本書。
無論你是怎麼與這本書相遇的,相信你一定對自己的工作有過困惑與迷惘、有所思考,才會拿起這本書翻閱。而我也和你一樣,因為在工作中掙扎過、折磨過,才開始一連串的思考與寫作。
這是一本想探討工作的意義,工作與生活,工作與生涯,工作的方式,以及工作者如何面對工作這件事的書,如果以上的內容統稱為「工作哲學」太冒犯的話,或許可以說這本書是討論不同的「工作觀點」。
和一般的「職場書」不同,這本書的重點不是教你怎麼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得到更好的薪水和更高的職位,而是想和你一起討論我們工作是為了什麼(在開始競爭之前,先想清楚為什麼要競爭),實現夢想重要還是賺錢重要(兩者是衝突的嗎)之類的議題。
這本書也和所謂的「工作術」不同,不著重在工作效率、人際溝通或職場祕技,卻有點唱反調的去質疑某些職場常識,例如:我們總認為工作效率愈高愈好,但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下,效率愈高反而會讓你愈沒時間做事?大家都說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但實際上很可能「你有勇氣又有空去做」反而比「準備好了」更重要……等等。
此外,這本書也不是成功者寫給尚未成功者看的「成功學」,而只是一個在職場中迷失過、受傷過、放棄過、悔恨過、好不容易倖存下來的工作者,重新思考與探索工作和職涯這件事時,找尋出的問題與答案。書裡的內容不可能正確無誤,也不可能適用於所有人,但試著從另類角度觀察職場,去探索那些主流成功學以外的生存之道。
以「職場倖存者」自稱,是因為我曾經放棄工作(或說被工作放棄)一段時間,後來才重拾它的樂趣。我過去在商管類雜誌的編輯部工作,一做就是七年,從記者、文稿編輯成為主編。日復一日的工作最後讓我身體不堪負荷,心理也留下陰影,不得不選擇離職,用一段放鬆與放縱的日子讓身心回復健康狀態。
在那一年的空白裡,我開始思考,為何自己會被工作折磨到這個地步,到底是工作的錯還是我自己的錯(或者兩者都有)?我為何甘願為了工作放棄生活品質,還覺得這樣的自己很偉大?如果時間重來一次,我能否讓自己在工作時更快樂,不致於被它放棄?
在職時,超時工作的傷害,與完成好作品的成就感糾結在一起;離職後,開啟了我對工作意義、工作方式的一番追尋與提問。後來因緣際會成為「udn鳴人堂」與「Yahoo新聞專欄」的作者,過去的經歷成為我寫作的養分,在兩年多之後匯集成這本書。
進入職場十年,身為一個和工作對話的工作者,我寫身在組織內的反省與觀察,也寫身處組織外的探索與收穫。這段過程中發現,台灣職場對於「成功」的定義已經和以前不同了。
過去我們總認為「金錢、職稱」才是成就的象徵,但在年輕一代的心目中,已經不再渴望成為郭台銘那樣的大老闆(這當然和台灣青年低薪、高失業的現狀有關);上一輩總認為求職最重要是「穩定、輕鬆」,到大企業領固定的薪水很令父母放心,但在年輕人心裡,只有輕鬆穩定的工作也不夠吸引人。愈來愈多人渴望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可以發揮能力,並且過想過的生活,相對於金錢與職位,熱情與意義可能更有魅力。
但台灣的職場文化似乎沒跟上這個趨勢,在談成功學、競爭力、一心想贏過別人的同時,卻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把找工作當成薪水與職位的競爭,而不是面對內心的自我實現,等到事過境遷年華老去,才反問自己為什麼工作不快樂?
鼓勵你「趕快成為人生勝利組」,「學會用大老闆的角度思考」的文章有許多,因此我不再重複,書裡更想討論的是,一個普通工作者要如何在工作中實現自我,找到人生的意義。當然,我的能力、經歷與文章力無法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但希望引起更多人一起思考。
這本書分三個單元:「找尋工作的意義」、「改寫成功與失敗」、「用創意思考職場」。希望我們都能勇敢質疑主流價值裡對「職場成功」的舊定義,勇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因為那件事「成功」而去做,要因為你真心喜歡而做。盡量想辦法「做有熱情的事並且賺到錢」,而不要本末倒置的認為「先賺錢再去做想做的事」。我們在工作中都難免掙扎與困惑,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才能活得長久;對所做的事有愛,才是難以取代的差異化價值與武器。
希望有一天,我們談到工作,是為了讓每個有夢想的人都能實現,並賺到合理的報酬。而不是逢年過節時親戚口中的炫耀與比較、同學會時勝利組與魯蛇的分別、媒體裡贏者圈成員對不知上進者的警告。
這是一本工作者寫給工作者看的書,我並不會(也沒辦法)站在比讀者還高的位置,教導什麼成功經驗,反而比較像是一個和你一樣迷惘與困惑的人,整理出某些想法和你討論。也許能讓你多一些「啊,有人是用這種角度看工作的呀!」「這件事原來還有這種想法!」「如果這樣做,會不會讓工作快樂一點?」的收穫,但也許你會覺得書中的論點很荒謬,不過,如果能為工作這件事帶來不同的價值觀衝擊,應該是好事吧!
書裡提到的每件事,都是一個正在職場奮鬥的工作者反省、觀察、整理出來的。我也以職涯與生命作賭注,努力實踐自己說的話,試著在工作中存活下來,或許你可以信任這點。但不可避免的,內容一定會有個人經驗的偏見、背景條件的限制,不是能照表操課的通則。
面對未來,我們都要脫離一成不變的成功法則,尋找真實的自己,思考每個人專屬的工作與生存之道。當愈來愈多人成為工作哲學家,職場一定會變得更有意義,也更有樂趣吧!
「成功者故事」不會讓你更成功
「成功者故事」是商業知識的一大主流,就算你不看商業書或財經雜誌,光是每天滑臉書,都可以看到許多成功故事,比如臉書創辦人的會議心法、賈伯斯的用人原則、某家公司連續十年成長的祕訣、某總經理反敗為勝的三個關鍵……
看著這些成功原則,我們總想好好效法──要當晨型人、工作要有紀律、使用長皮夾、想得不一樣,還有好多好多,因為俗話說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我們得按照一種有效率的成功方式,在機會來臨前準備好自己,期待有一天像他們一樣成功。
但是好奇怪,成功的習慣那麼多,為什麼成功者還是那麼少?
成功故事,都是後見之明的歸納
我們始終相信,世間有一套「正確」的行事方式,只要把這套方法做好,就會得到成功的結果。至於失敗的原因,若不是我們對這套方式的認識不夠完全,就是執行力不如人。所謂「追求卓越」、「最佳實務」、「競爭力」大體都不脫這個概念,所以我們需要閱讀成功故事,讓自己複製別人的經驗。
或許在泡咖啡、做料理、手工藝的範圍裡,的確有成功的SOP,但在人生、商場或球場裡,會有保證成功的「正確」策略嗎?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這句話大有問題,因為根本沒人能在事前知道自己準備好了沒。(能知道的話,還會有人失敗嗎?)每個成功故事都是後見之明,成功者的事後回溯可以有條有理、邏輯分明,但在事情還沒發生的當下,誰會知道「這樣就能成功、那樣就會失敗」呢?即使已被證明成功的策略,也許還包含了當事人不知道的複雜因素,也許其中運氣成分超過人為控制,我們甚至無法確定成功者真能知道自己是怎麼成功的,更何況是透過撰寫故事的紙跟筆?
許多偉大的商業策略並不是「事前精密計畫、事後精準執行」的產物,而是「先做再說、隨機修改」的結果,就像重大科學發現或劃時代的藝術品一般,是獨特而無法複製,甚至無法用歸納、類推和理論來解釋的東西。照抄這些「成功方法」並不會得到類似的成果,甚至可能和它的結果天差地遠。
只想模仿的人,永遠只能在後面追
偉大的企業家總相信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的本質就是和別人不同。當然並不是和別人不同就一定會成功,但如果你只想拚執行力、目標放在「比對手做得更好」,結果只會和對手愈來愈像。
商業世界好像一群斑馬,不複製別人的成功經驗就不舒服,當其中一隻開始往某個方向跑,整群都會跟著跑。比如上班開會,老闆會要你「看看國外有沒有成功案例,拿來改一下」或是「競爭對手這樣做,但是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率,來跟他搶市場」,我們情願跟著產業的最佳實務跑,也不要自己摸索出獨特的成功道路。
當競爭者慢慢匯流到同一條路上,你學我我學你,大家都差不到哪去,之後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冒出來,敢於破除競爭慣例和消費心態的常規,就像一隻離群的斑馬往不同方向跑去,一旦他成為那個「成功案例」,所謂的「最佳實務」就開始換人,眾人學習的方向出現大調整,然後繼續下一個模仿的循環。
勇敢嘗試錯誤,比遵循成功法則更重要
競爭的本質是殘酷的,贏家少、輸家多是常態,無論生物演化或商業戰場,成功的永遠只有少數(否則也不叫成功了)。但如果成功故事沒有用,為何我們還是很喜歡聽成功者的名言呢?或許只是我們想證明自己能力還不夠、還沒「準備」好,就是因為自己想不到成功者說的那些法則與公式,所以現在還很失敗,給自己找藉口吧!
讓我們換個角度想,既然遵循任何成功格言都不保證成功,那麼學習面對失敗、找出新方向反而更重要。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提出的「反證法」就是最好的解答:我們無法證明什麼是對的,但能證明什麼是錯的,只能不停試誤來趨近正確。成功無法複製(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人是怎麼成功的),但失敗卻可以避免重蹈覆轍。
勇敢嘗試錯誤,會比努力效法成功故事、學習成功法則更有力量。模仿或許是競爭的必然結果,但我們每天上班並不是為了複製別人的典範,而是要能走出獨特性,當我們愈想「第一次就做對」,不願意「第一次就做錯」,就永遠學不到新事物、永遠只能在後面追。
所以說,忘掉成功者和成功格言吧!有勇氣去嘗試不同的路,失敗時還能笑得出來,就是讓自己更堅強的方法。
算了吧!沒有「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回事
台灣人熱愛工作是出了名的。如果你不相信,請走進便利商店翻開商業雜誌,看裡面怎麼描寫成功人士。不論他們的豐功偉業是哪種類型,其中必有一點是你我所不及:他們熱愛工作(或者說,工作狂),每天上班十幾小時乃家常便飯,別人在休息他們在努力,所以成功。
如果你身為求職者,膽敢在面試時說自己很強調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接下來有八成機率會被說是現在年輕人太沒競爭力,已經不願意打拚。
傳統觀點:工作高於生活,工作狂值得稱頌
我們現在喜歡講「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過這句話也有盲點:如果社會上大家工作與生活都很平衡,那根本沒人會強調這件事(一件自然又普遍的事,怎會需要強調呢)。正是因為你我的工作與生活太不平衡,而且是極度偏往工作那邊,所以才有人說出需要平衡的訴求。
承認吧!在台灣的我們,當口中說出「工作」與「生活」兩個詞的時候,工作的地位遠遠高於生活。
對於公司裡最早來、最晚走的同事,我們給他尊敬。一個終日待在急診室待命的醫生,我們覺得他更可靠。一個為了服務客戶,24小時on call的業務員,我們覺得他比別人有競爭力。但如果有個同事幫你介紹新朋友,描述說他這個人很懂過生活,喜歡品酒或郊遊,我們心裡大概都會認為,嗯,你應該家裡不愁吃穿,所以有空玩這些五四三……
我們好尊敬「工作狂」,內心深處卻多少有點輕視「生活家」,所以,高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沒用的,因為我們內心先天就認為「工作理應高於生活」。既然如此,不如換個方式想,到底什麼才是工作,什麼才是生活呢?把定義轉換一下,有助於我們脫離這個漩渦。
過去我們認為,跟賺錢有關的才是工作,其他算是生活。但現在我們可以這樣想: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是一種工作,把身體健康顧好也是一種工作,找尋自己的人生目標更是一種工作,戀愛或是和朋友聚會的時間,都是我們為了活下去必須的工作。
把生活分成幾種工作,調配比例去做
管理思想家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你拿什麼定義自己》說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在我看來是個誤導人的講法,因為這個說法暗示工作和生活是兩件不同的事。生活的絕大部分就是工作,……關鍵在於『工作的平衡』。」
韓第把自己的工作分為四種:
1.賺錢的工作:只是用來維持生計、純粹為了收入而做(常常一點也不有趣)。
2.家庭工作:洗衣、燒飯、教育小孩、打掃、陪伴父母等等。
3.奉獻性工作:回饋社區、當義工,成為一個對社群有貢獻的人。
4.終身學習工作:讀書、寫書、研究有興趣的事情,讓自己持續成長。
這四種工作要維持均衡(每個人的比例不同,有些人希望多賺點錢,有些人可以少賺錢、但多和家人相處),所以,其實沒有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問題,只有工作與工作平衡的問題,因為不同類型的工作混和在一塊,做起來就愉快了。
請記住,「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把人生必須完成的事情都當成某個種類的工作,給予一視同仁的重視,唯有如此,才不會在夜深人靜的晚上,總是感慨於自己始終在做別人給定的事情,除了賺錢到底還剩下什麼?
人生過得好不好,只看怎麼規畫自己的各種工作。你可以選擇賺多點錢或賺少點錢;選擇多追一些夢想或少追一些夢想,工作並不是沒有彈性、被綁死的宿命。人生很長,我們隨時都能選擇應該完成的部分工作。
魯蛇vs.勝利組的「同學會焦慮症」
當我們愈相信「努力→成功」的因果關係,就愈被深深地鎖在「不成功=不努力」的嘲諷感裡。然而,對於成功與失敗,我們可以採取更寬容的看法:追求自己對成功的定義,重視過程而非結果,對失敗經驗更溫柔,別拿自己跟其他人比。
承認吧!畢業愈久,我們對「同學會」這三個字就愈敏感、愈糾結。在各努力自打拚事業、娶妻生子後根本無暇休閒的年代,能和老同學一聚,當然是值得期待,不過,只要再想到同學會要穿什麼去、要跟大家聊哪些話題,就不免一陣心臟緊縮──
「那個誰好像年薪早就破百萬,開名車,我穿個T恤牛仔褲會不會很奇怪?」
「如果被問到『最近在幹嘛?』要怎麼說啊,大家應該沒聽過我的公司吧。」
「我到現在都還沒交女朋友,人家都結婚生子了啊!」
「好多人都買房子了,就我還在家裡跟爸媽住……」
「交換名片的時候,我的職稱會不會很遜?」
同學會基本上是一種「和跟我差不多背景的人相比,我日子有沒有過得很好」的參照比較大會。表面上跟大夥打屁聊天,重溫同學友誼,不過心裡差不多是在糾結這些問題。一場同學會開完,可能會有某些人贏得優越感,某些人在某些地方感到失落,眼看同學年薪高、女友正,就連開的車也很炫,自己都這把年紀了,到底在幹嘛……
努力是否就能成功?
報紙雜誌、臉書網路常常提醒我們,要成為「人生勝利組」、打進「贏者圈」。我們對什麼叫成功人士有很具體的形象:賺很多錢、在專業上有成就、有被人尊敬的職位……等等,而在這個平等的現代社會,沒有天生高人一等的貴族、也沒有天生低等的賤民,我們可以相信流汗會有收穫,努力就能成功,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勝利組。
「人人都有機會成功」的確是現代社會最迷人的發明,但也正是如此,我們很習慣用成功的金字塔來衡量每個人的價值,如果厲害的人會往上爬、爛人會往下滑,那麼成功的人就值得我們尊敬,而魯蛇是因為他們活該。當我們愈相信「努力→成功」的因果關係,就愈被深深地鎖在「不成功=不努力」的嘲諷感裡。
這種感覺甚至內化到行動裡了,比如當我面對一個西裝筆挺、職稱是「○○企業總經理」的人,就連說話語氣都會當場矮人一截、客氣的要命;可是五分鐘後當我面對另一個失業者,卻可以理所當然地告誡他應有的工作態度、職場倫理。
這種想法最可怕的地方是,如果跟別人相比,我自己也是魯蛇一枚,那麼「全都是因為我很差勁」的焦慮就揮之不去。而同學會,正是印證自己是魯蛇的好去處。
對失敗保留一點寬容
然而,對於成功與失敗,我們可以採取更寬容的看法:
■對成功更自主:用google圖片搜尋「成功人士」,得到的結果真是妙不可言,好像成功就只有那一種形象而已。但社會上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走一樣的路。參加同學會前花五分鐘想想,自己覺得的「成功」到底是什麼?我們應該追求的是自己定義的成功,而不是跟別人比較之下的成功。
■對過程更重視:愛我們的老爸老媽常說,只要有努力、盡全力,做出和以前不同的改變就是一種成功;但你的老闆和商業書會告訴你,說「我盡力了」只是一沱狗屎,因為我們「只問結果、不要藉口!」愈是看重最後成果,就愈無法容忍努力卻徒勞無功的事情發生,也更容易傾向投機取巧,或是怨天尤人。
至少偶爾把重點放在過程吧,和課本不一樣,人生大部分的狀況並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只能自己判斷,自己決定,然後堅持決定,等待不一定會立刻發生的好結果。
■對失敗更溫柔:在「成功金字塔」的階級觀裡,我們常常忘記還有機運這回事。古人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在現代社會,我們不需要「天」了,不成事是因為你沒有好好去「謀」,跟天無關。西方中古世界看到窮人,人們會說他很不幸(unfortunate),因為幸運和財富沒有眷顧他;現在我們看到一個窮人,卻會覺得是因為他不努力,所以不需要同情。愈是競爭的社會自殺率就愈高,大概是因為連自己都無法同情魯蛇般的自己。
不過嘛,我們常常是在「行動、實驗、質疑、再行動」的過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如果你的人生過得一帆風順,很可能是人生實驗還推得不夠遠,如果有勇氣失敗,或許還有別種生活會屬於你。所以說,當我們看著失敗的人們(或失敗的自己)也許應該當成那是勇氣的表現,而不是懶惰的象徵。
對於開啟人類的比較心、嫉妒心的功能來說,同學會的確是偉大的發明。普通人不會拿自己和連勝文來比,因為誰都沒有含著那樣的金湯匙出生,但同班同學──這群和我們有最類似生活背景的人,剛好是人生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最佳來源。話說回來,同學間的成就競賽,和用考試分數高低來評斷人性是差不多的道理,而雖然我們都最討厭媽媽拿自己跟別的小孩比,但是長大變老以後,我們好像更愛拿自己跟別人比。
熱情消磨殆盡?參考兩種「征服工作」的方法
還在上班的時候我一直有個困擾,每天常常不知做了什麼時間就過了,明明工作也不是不認真,一進公司就忙著處理老闆的吩咐、客戶的需求,中途接個電話,同事有突發狀況過去幫個小忙,等到放鬆心情上個網,赫然發現已經下午四點!唉,看來自己的事情又要等到加班時間沒人吵,才能好好做完了。
就這樣每天每天忙著被交代的事,自己想做的東西和對工作的雄心壯志,根本沒時間完成,熱情漸漸被消磨殆盡……
上班都在完成別人的要求?
當時有個前輩告訴我,年輕時他是怎麼「征服」這些工作的:「如果你覺得上班就像有個巨輪在後面追,唯一的方法就是走得比它更快。」
前輩用「滾動式管理」來形容他的方法,告訴我永遠不要只想當下的事情(否則永遠都在救火),要多想後面好幾步棋,有時甚至想得比老闆更遠。舉例來說,當月業績當然不是當月才苦惱,你一月就要盤算六月的客戶,二月就要撥時間處理七月會有的案子,提前把老闆可能會交代的任務打點好,等老闆開口,你早就準備好怎麼做完了。
這位前輩上班時永遠走在巨輪前面,輕鬆處理工作之外,還有餘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反正老闆的要求他都做完了,當然可以提出有自己創意的工作,讓上班變得不無聊。
但不知是資質太駑頓,還是難以被工作的框架馴化,我曾試圖用前輩的方法來征服工作,最後卻被工作征服(差點像那首歌唱的一樣「切斷了所有退路~」)。隨著職位爬升,我要處理的任務愈來愈雜,要顧及的同事愈來愈多,要支援的範圍也愈來愈大,我永遠追不上那個巨輪,無法在優先順序中把自己想完成的事情提前,而是不斷有組織的需求壓在前面。
就像拼錯的拼圖一樣,我好像無法嵌合到工作需求裡,上班愈來愈像為人作嫁,陷入了更廣大的迷茫。最後我離開了工作,去當一個自由接案的獨立工作者。
跑在「上班的巨輪」之前,才有餘裕改造它
那時我開始想,為什麼每個工作都是「因事設人」,而不能「因人設事」呢?我們都是因應職務的要求,而去做那份工作的,業務、行政、研發、技術員……每個人上班都要去完成一份給定的需求,把自己套進那個職位的形狀,所以叫「因事設人」。
然而身為工作者,我理想中的型態卻是「因人設事」,不是因應職位的需求,而是讓職務因應我的專長與弱點,讓我可以發揮強項幫助別人,也能找人來互補我的缺點,當我有放開手腳去事的機會,才能把我的工作性能發揮到極致啊!
想想看,如果有個公司不是找人來應徵業務員、技術工、形成總機、研發助理;而是集合一群人,因應每個人的專長去產生某項工作、某個職位,上班肯定不會那麼消磨人心吧!可是實際上,除了某些集體協作(例如維基百科)案例之外,一般公司組織不可能如此運作。
加入公司,一方面被職務的框架限制,但另一方面也享受公司提供的資源,能完成個人做不到的事,比如資金規模更大的案子、客戶範圍更廣的服務等等,是一種等價交換。要在組織裡待得久,最好是能夠調和個人目標和公司目標,如果兩者一致,就不會有什麼「無法嵌入」的問題。
就像那位前輩,最後爬到公司高層當上老闆,開始有時間、有權力把工作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免除「上班無法自我實現」的困擾,征服了工作。
創造自己的工作之輪,推它往前跑
而我選擇另一條征服工作的途徑:離開組織給的職位,創造自己的工作。由於我是nobody,不可能有組織「人因設事」給我自由做事的空間,如果想讓工作配合我,就不能往組織裡鑽,最好是提出自己能做的事,設法說服別人埋單讓我做,而我也能結合工作與自我實現。
身為一個獨立工作者,我必須清楚自己的專長與能耐(我能做什麼),設法了解他人的需求(別人要什麼),也得想辦法匯集資源、和不同的人溝通合作(如何才能做到),一面接案養活自己,也向別人提案。我不敢說自己已經成功,但目前正靠這樣的能力存活中。
前輩和我都是在工作中追求自我實現的人,只是兩人做法不同。他加速跑在「上班巨輪」之前,融入公司職位,還把職位改造成想要的模樣;而我則是被上班的巨輪輾過後,想辦法打造自己的工作之輪(雖然還很小),在後面推它前進,設法讓它愈滾愈大。
現代社會,只把工作當賺錢的人愈來愈少,能在工作裡得到自我實現不是更好嗎?這裡整理了兩種征服工作的方法,不過肯定還有第三種以上,等你去發現。
前言:一個職場倖存者的反省與觀察
首先,感謝你翻開這本書。
無論你是怎麼與這本書相遇的,相信你一定對自己的工作有過困惑與迷惘、有所思考,才會拿起這本書翻閱。而我也和你一樣,因為在工作中掙扎過、折磨過,才開始一連串的思考與寫作。
這是一本想探討工作的意義,工作與生活,工作與生涯,工作的方式,以及工作者如何面對工作這件事的書,如果以上的內容統稱為「工作哲學」太冒犯的話,或許可以說這本書是討論不同的「工作觀點」。
和一般的「職場書」不同,這本書的重點不是教你怎麼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得到更好的薪水和更高...
目錄
前言:一個職場倖存者的觀察與反省
Part1.尋找工作的意義
01.為何年輕人找不到好工作?
02.什麼才是正經的工作?
03.勇敢去做你喜愛的事,別只是找份工作
04.想趕快退休,還是到老都興致勃勃?
05.太陽花的就業啟示:自己的工作自己創
06.找工作不用有興趣?你會挑個討厭鬼當女友嗎
07.好好讀書,是為了以後賺大錢嗎?
08.別拿金錢當藉口,不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09.先賺錢再實現夢想?那你想過賺多少才夠嗎
10.不用經營之神,我們需要更多小確幸
11.勞動者、工作者、行動者,你是哪一種?
12.失業時,找到工作的意義
13.算了吧!沒有「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回事
14.工作為何不快樂?如何變得開心?
15.工作苦悶不知該不該換?思考這三點幫你判斷
16.熱情消磨殆盡?參考兩種「征服工作」的方法
Part2.改寫成功與失敗
01.「成功者故事」不會讓你更成功
02.最有競爭力的人,很可能是最無聊的人
03.「幾歲要做到什麼」是個陷阱,愈快忘了愈好
04.魯蛇vs.勝利組的「同學會焦慮症」
05.別鬧了,踏出舒適圈不是只有出國好嗎?
06.站起來、走出去?我情願彎腰改變這塊土地
07.都說國際觀很重要,但你真的了解過它嗎?
08.「你缺乏國際觀」是話術還是事實?
09.要當第一名,還是學著做自己?
10.想當人生勝利組,只會變成無聊的大人
11.寧願投資股票房產,也不願投資自己?
12.機會不是給準備好的人,是給有時間、有勇氣的人
13.獎勵考高分,懲罰有個性的社會
14.「放棄百萬年薪去種田」沒告訴你的事
15.少說don’t mind,多用good try
16.敢大方認輸,才是職場真強者
Part3.用創意思考職場
01.上班偷懶之必要:效率愈高愈沒時間做事
02.無聊放空之必要:無所事事幫大腦重開機
03.減法管理之必要:不除不快的三種「反激勵」因子
04.老闆放手之必要:瞎忙更少卻能完成更多
05.解讀薪資賽局:苦幹實幹的人,為何拿不到高薪?
06.解讀團隊賽局:為何順暢運作的組織,就有員工要離職?
07.解除「不開會就會死」的病,在主管一念之間
08.開會是為了找衝突,不是找共識
09.開會有意見不敢說?談組織心靈的自我審查
10.效率極大的公司害死人
11.想推出好商品,竟比推出垃圾更困難?
12.面試一定要這麼無聊嗎,拜託來點創意吧!
13.花力氣改進缺點,不如拿來增強優點
14.職場後菜鳥,選擇工作的三個建議
15.就業機會不等別人給,靠你自己創造
16.思考自己的工作哲學,是尊重專業的第一步
後記:我理想的工作樣貌,以及如何確定是否走在「正確道路」上
前言:一個職場倖存者的觀察與反省
Part1.尋找工作的意義
01.為何年輕人找不到好工作?
02.什麼才是正經的工作?
03.勇敢去做你喜愛的事,別只是找份工作
04.想趕快退休,還是到老都興致勃勃?
05.太陽花的就業啟示:自己的工作自己創
06.找工作不用有興趣?你會挑個討厭鬼當女友嗎
07.好好讀書,是為了以後賺大錢嗎?
08.別拿金錢當藉口,不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09.先賺錢再實現夢想?那你想過賺多少才夠嗎
10.不用經營之神,我們需要更多小確幸
11.勞動者、工作者、行動者,你是哪一種?
12.失業時,找到工作的意義
13.算了...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