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專長將被社會淘汰
人類從農業社會花了約四千年,才進入工業社會。從工業社會到資訊社會約兩百年,從資訊社會到知識社會約二十年,從知識社會到創新社會約十年。知識社會變遷迅速,創新社會則幾乎跟手機一樣,就如同各家大廠每年都在推出新穎款式與功能,日新月異。人類的學習何嘗不是如此呢?
台灣社會的學習方式還停留在工業社會的學習2.0,必須要轉換到知識社會的學習4.0。然而,由於社會變遷加遽,學習的觀念及方法也該從學習4.0升級至學習5.0。
因應「競爭力」打造不同的「學習力」
在農業社會時代,「農產品」是最重要的競爭力,因此台灣最初靠著香蕉及甘蔗出口,賺進了無數的「財富」。進入工業社會後,工業產品及原料成為社會最重要的財富,因此工業產品的「生產及管理」成為顯學,大學紛紛設立「工業管理學系」。可想而知,在當時工業製品的「生產及管理」已經取代了農產品,成為工業社會獲得財富的核心競爭力。在工業社會之後,就是資訊社會,「資訊」成為最重要的競爭力,資訊產業儼然成為主流產業。大學也隨之設立了「資訊科學」、「資訊管理」、「資訊工程」等科系。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就是掌握了資訊社會的IT產業潮流。
進入了知識社會,知識當然是最重要的產業,所以可以預見的,知識成為最關鍵的核心競爭力。由於「知識」乃經由「學習」而得,「學習」的良窳將影響「知識」的品質與競爭力。由於不同社會,會有不同的產業及競爭力,同樣的,不同的社會,亦需要不同的教學模式,才能將新社會所需要的競爭力教授給學習者。
本書特色:
1.莊淇銘教授未來學多年,對於因應產業轉型該如何改變學習方式有非常獨到的見解
2.提出多元專長的構想,無論社會演進的型態為何都能有一席之地
3.創新大膽的台灣文創與觀光提案,打造台灣軟實力5.0
作者簡介:
莊淇銘
莊教授曾為多所學校校長,亦為各大報章雜誌主筆及專欄作家,出版著作本本暢銷。 專業知識領域達23種之多,除了電腦專家外,莊教授可以講10種語言,也是語言專家、社會觀察家、創新思考、生命教育、生死學及兩性關係作家。從他的學習經驗,他相信學習真的好輕鬆,只要找對方法,都能事半功倍。
莊錦華
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系學士、碩士、博士班研究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 Baruch 學院行銷碩士。 曾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時尚與創意學程兼任副教授、台北海洋技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兼任副教授。
現在為企業顧問。
莊雅惠
美國中西醫科大學針灸中藥碩士,美國南灣大學東方醫學博士。現任莊雅惠中醫診所院長,漢補世家蔘藥行中醫顧問等職務。著有《女中醫寫給女人的保健書》、《莊雅惠保健按摩小百科》、《莊雅惠七種常見文明病的保健藥膳》等數十本健康保健相關著作。
章節試閱
第壹章 創新社會
時間移民
曾在台灣是金飯碗的金融業,最近有80萬員工面臨不轉型就淘汰;長期被視為鐵飯碗的師範畢業生,現在有四萬多名流浪教師;一直被視為高不可攀的象牙塔大學,開始接二連三的關閉,連被認為是鋼飯碗的大學教授都飯碗快不保;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將導致駕駛的工作機會減少。如同電腦排版取代了打字排版公司;教育部的博士資料有八千多位薪水22K;高學歷高失業率;啃老族越來越多,教育部青年署成立啃老族處理委員會;政府持續提出退休基金面臨未來的破產。
教授未來學多年,經常被媒體訪問上述問題。我的回答是:「會發生的事,必然會發生」。從未來學的角度看,這些問題有的早在幾十年前就種下的「因」,今日只是承擔其「果」。比如,退休基金破產,就是當初制度設計錯誤的「因」,造成將來必定破產的「果」。這在退休5.0的章節有詳細說明。啃老族主要則是家庭教育種下錯誤的「因」,所造成的結果,這在教養5.0的章節有系統性的說明。有的是隨著科技的發達,自然會形成。比如,三輪車被計程車取代;會計報表計算被電腦程式取代;銀行的存取款服務被ATM取代。
那何謂「未來學」?在課堂上,有學生問此一問題。這個名詞需要解釋一下。這是真實的故事,上我未來學的學生儀佩,有一次在課堂上說,儀佩的母親看到成績單說有一名課被指出曠課,要她注意。她跟她媽說,沒關係,偶爾兩堂缺課請假就是了。回家一看,成績單上那曠課的名稱就叫「未來學」。儀佩的母親誤以為是儀佩沒有來上課。
在我的課堂上,提出問題、交流意見、激盪腦力是常有的事。未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門,許多人誤解未來學是算命或預測術,其實未來學在許多學者的研究下,已逐漸成熟成為一門學問。第一個提出未來學名詞的學者是吉爾費蘭(S.C.Gilfillan),他在其論文中說「未來學家(Mellontologist)是推論未來整體文明的人士,就如同考古學家能將史前文化合理的分析出來一般」。爾後,艾文.托弗勒(Alvin Toffler,1928),出版了《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第三波》(The Third Wave),引發了全球對未來學的重視。
在《未來的衝擊》一書中,托氏提出的未來「震撼」是指,個人在太短的時間內,接受了太多的外界變化,因適應不良而產生誤導與壓力。托弗勒強調,社會變遷的速度不會因人類的不適應,而緩慢下來,相反的,變遷的速度將越來越快。托弗勒預測的沒錯,現在社會變遷的速度,是他寫書時代的五倍以上。也因為「未來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全球不少國家都成立了「未來學協會」,國內學校如淡江大學及佛光大學都設有「未來學研究所」。
由於社會變遷的速度急遽增加,且變遷的方式又與以往大不相同,致使在許多方面,連古老的格言「鑑往知來」、「以不變應萬變」已逐漸不能適用了。變遷的加快可從農業革命形成農業社會數千年,到工業革命形成工業社會不到兩百年,就快速引發一波波的科技文明浪潮。教育方式在這快速變遷的社會,同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各種新的教育改革理念如雨後春筍孕育而生,如學習革命、EQ重於IQ、新學力觀等。艾文。托佛勒指出:送小孩上第二波的學校,強調考試與背誦既有知識與標準答案,需要反覆練習。 這些教育方式是為工業社會時代的社會需要所設計。 在現在的知識社會中,已經不符時代需求。 為了面對新趨勢,美國已開設「新科技高中」,提供不給標準答案的教育,培養思考、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變遷的多樣性及快速,需要瞭解變遷的原因,才能「知變應變」。
梅德夫人(Mead,1901)對未來變遷有深入的研究,她提出的「後形文化」、「共形文化」及「先形文化」等觀念,清楚的分析了未來變遷的文化現象。「後形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乃指年輕人向年長的人學習的文化型態;「共形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則為同輩互相學習的文化型態;「先形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與後形文化相反,是年老的向年輕的學習的文化型態。
學生又曾在此向我提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分呢?」
我則回答:「哲學家培根講課時一再強調,學習任何知識,不能只看表面,要看知識的內涵,看能不能找出『Form』,也就是規則,萃取分析出知識內部的規則。」
「後形文化」是農業社會的產物,因為農業社會幾乎沒有變遷,下一代是上一代的翻版。活得越久,懂得越多。因此就會出現「我吃過的鹽,你吃過的米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的俗諺,這都是「後形文化」的產物。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後,社會開始變遷,但變遷速度不快,大約一個世代才有明顯的改變,所以,出現了「代溝」的名詞。在工業社會就是「共形文化」,是指各自的世代相互學習。到了第三波資訊社會後,變遷日益快速,下一代懂得新科技已超過上一代。締造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特殊現象「世代超越」。
在解釋過後又曾有所領悟:「我學到第一個Form了,社會變遷的速度決定了哪種型態的文化。這個Form也告訴我們,在後形文化中,過去支配現在,在先行文化中則是未來支配現在。」
在這裡介紹第二個Form,「時間移民」,與「空間移民」的觀念。
這時學生儀佩問:「何謂時間移民?」
我反問儀佩:「如果要移民到阿拉伯,要不要準備?」
儀佩:「當然要啊!要學阿拉伯國家的語言,了解阿拉伯文化,學會在阿拉伯生存的謀生能力。」
我便回答:「沒錯,然而,為什麼要準備這些?因為阿拉伯跟我們是不同的社會。要移民到不同的社會,當然要準備。想想,阿拉伯為什麼跟我們是不同的社會,是因為空間不同造成不同的社會。」
此時庭安回應:「我知道了,因為空間不同會造成不同的社會,同樣的,因為時間不同,同樣的空間也會變成新的社會。如,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或是從「後形文化」進入「先形文化」。這就是『時間移民』。」
我回應庭安:「You got it。因為空間不同造成不同的社會,我們要移民過去,我們有警覺,要準備,否則很容易被淘汰。因為時間不同造成的新社會,當然也要有時間移民的準備。第二個Form是,社會持續變遷,時間移民是現在進行式,隨時要新社會的變化,以進行移民的準備。」
2000年我獲得宏碁創立的文教基金會的多專業獎,因為那時候我有六個專業。有朋友問我為何獲得此獎,
我回答:「因為工業社會一個專長就夠,資訊社會要兩個,知識社會則需要多專長。我在工業社會就看出來移民到未來的知識社會要多專長,所以,我及早學習多專長,所以,獲得該獎項。」
同樣的,看出未來社會需要多語言,所以,學習了多種語言,學習語言的方法將在語言5.0章中討論。
再以指導研究生為例。我指導的博士生拿到博士學位的有幾十位,其中一位於2014年就擔任國立大學校長。有不少現在於各大學擔任教務長或總務長及資訊中心主任等。比如,真理大學總務長周鈺和教授及北教大資訊中心主任林仁智教授。
1988年回國後,我擔任淡江大學資訊工程系主任時就鼓勵碩士生研讀博士。然而,2006年後,碩士生找我寫推薦信要讀博士時,我就建議它們到業界工作,等工作穩定發展,有興趣或需要再讀博士。
碩士生問我:「為什麼鼓勵學長讀博士,卻不贊成我讀博士。」
我則回答:「因為,社會變遷了。博士已經快過多了。一個社會不需要那麼多的教師,培養過多的教師,就會製造流浪教師。一個社會不需要那麼多的博士,培養過多的博士,就會製造流浪博士。你們再花五到六年讀博士,等你們畢業,很多機會都不見了。而且,因為少子化,大學教師的職缺也會大幅減少。」
許多學生聽我的建議,現在,在IT產業都有不錯的職務。近幾年,大學畢業生,找我寫推薦信,要申請碩士班。我的回應是,除非這個研究所,有特殊的專長。否則,先到業界工作,看自己的興趣及未來生涯的需要,再回來讀在職的碩士班。不要因為讀書而耽擱了工作機會及工作年資。在工業社會,花七到十年讀碩士到讀博士拿到學位,那種生涯規劃是OK的,因為博士少博士缺多。然而,當隨著時間從工業社會移民到了知識社會,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
第二個Form「時間移民」要好好運用,不要被舊社會觀念束縛,要為新的社會而準備。下面另一個Form可以讓你更清楚,如何為移民未來而準備。
第三個Form,「萃往析來,鑑來知往」。在這快速變遷的社會,已無法光靠過去來探討未來了,甚至應培養未來觀,即「未來導向」才能解決現在的問題。「歷史導向」就是「鑑往知來」也就是農業社會的「後形文化」。由於下一代是上一代的翻版,所以,從以往的經驗就可以推動未來,形成「鑑往知來」。然而,進入資訊社會後,變遷加劇,農業社會的人看不到工業社會,工業社會的人看不到資訊社會。也因此,要先能分析出可能新社會的風貌,才能正確的為未來的社會而準備。所以,學習未來學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如何萃取分析出可能的未來社會。就如同托佛勒在四十多年前就分析出資訊社會形成,彼得.杜拉克在三十多年前就分析出知識社會形成。亦即「萃往析來」,從既有的資料分析出可能的未來。然後,以這個分析出來的未來社會當做「殷鑑」,以能正確準備走向未來,也就是「鑑來知往」,其意涵就是「未來導向」。簡而言之,第三個Form就是我們要學習分析判斷未來社會,然後,好好準備移民未來。教育部有八千多個博士的薪資收入資料,平均是兩萬兩千元,原因就是停留在工業社會的思維,以為讀到博士就會有高薪收入。不知道已經由時間移民到「高學歷高失業率」的新社會。
由於研究未來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獲得許多國家的政府重視。任何政府均要對施行的政策進行規劃,基本上規劃是為「未來」而設計,從這個觀點看,沒有未來觀的政策規劃是相當危險的。政治上有一句名言:「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這些設有未來研究單位的政府一定深知在這快速變遷的社會中,「沒有前瞻性及未來研究作決策之依據,極易產生錯誤的決策」。為增進規劃政策的品質,瑞典政府的內閣中就設有「未來部」,該部對未來的研究結果提供給各部會作決定政策之重要參考。此外,美國、法國、南韓甚至印度都在政府決策單位,設有未來研究機構。美國甚至在其小學及中學都開有未來學之課程。相信將來教育部門對未來學的重視會如同電腦一樣。屆時認知未來學(Future Literacy)可能就如同認知電腦(Computer Literacy)一樣成為教育中的必修課程。
移民到創新社會
在博班「教育未來學」課程中有幾位特殊身分的學生。來自大陸的趙杰教授、東南科技大學的副校長益吾及金門大學的院長董燊。
在一次課堂上,趙杰教授問:「教授,從未來學的觀點,能否告訴我,為什麼「創新」越來越重要,各行各業都在談創新。為什麼在農業社會時,「創新」被視為「異端」,現在則被高度重視。」
我回答趙教授:「從社會變化的Form(規則)去找答案。這個From就是社會變遷的速度。」
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後,「農產品」是最重要的競爭力之一,因此「地大物博」成為國家的競爭力,「體力」成為個人重要的競爭力。在農業社會中,社會幾乎沒有變遷,下一代可說是上一代的翻版。這也出現了「活得越久,懂得越多」;「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整個社會瀰漫著「守舊」,「墨守成規」的文化下。在此情況下,「創新」成為社會的「異類」。哥白尼的「地動說」遭到當時教會無情的打壓就是一例。
兩百年前,由於「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工業社會」。「工業」成為社會的主流產業,「工業」的生產效能管理影響企業及國家競爭力。因此,大學出現「工業管理系」。「科技」取代了「地大物博」及「體力」,成為重要的競爭力。小小的英倫三島組成的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權,在全世界殖民,號稱「日不落國」。在工業社會,社會開始變遷,然而,變遷速度不大,大約每個世代會感覺思想及生活方式有所不同。所以,社會出現「代溝」的名稱。
三十多年前,1980美國學者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出版《第三波》(The Third Wave)一書,提出第二波的工業革命將被第三波的資訊革命取代,在資訊社會中,「資訊」將成為社會的主流產業。資訊產業在全球蓬勃發展,爾後,在大學的「工業管理系」遂逐漸被「資訊管理系」所取代。在資訊社會,社會變遷的速度加快,約每十年會感受到差異,於是,社會出現你是「幾年級?」的說法。創新的重要性開始受到社會重視。
二十三年前,1993年美國管理大師杜拉克,主張知識的運用與製造才是經濟成長的動力,提出「知識社會」來臨。「知識」成為社會中的主流產業,「知識」也取代「資本」成為社會上最重要的競爭力。大學中亦開始設立「知識管理系」。在知識社會中,社會變遷更加遽,社會感受到「不創新,就淘汰」。
趙教授說:「我知道了。創新越來越重要就是因為社會形成的Form。這個社會的Form就是社會變遷的速度與創新的重要性成正比。莊:由於社會持續變遷,我提出『創新社會』,在創新社會中,『創新』是最重要的競爭力,很清楚的,『學歷』不見得等於『創新力』,同樣的,『高學歷』不等於『高創新力』。 比爾蓋茲、賈伯斯及祖克都是中輟生,他們都是因為「高創新力」而創立了世界知名的企業。董燊院長:也因此,大學開始設立「創新管理系」。在「創新社會」要開發創新能力,成為創新者(Creater)不要當跟隨者(Follower)。因為創新者的競爭力及收入遠高於跟隨者。」
董益吾副校長:「大學真的被第五波少子化的巨浪衝襲的很嚴重,現在經常要到大陸及東南亞招生。」
提升創新的能力
*創意性格--好想挑戰
守舊不願接受新事物性格的人,是無法有新創意的。不少人認為性格是天生的,其實不然,性格是可以修正及培養的。 林肯年輕的時候,脾氣火烈,講話絕不饒人的鬥雞。 中年後,經過磨練,成為溫文儒雅,寬大包容的君子。 既然性格可以培養,且性格會影響創意開發。 要提升創意能力,就要培養創意性格。
我在此提出「好想挑戰」的創意性格。面對任何問題與事情,都要具有高度想挑戰的態度。我以前的性格是得過且過,大學時喜歡打麻將不喜歡讀書。後來發現,這樣的態度會被社會淘汰。所以,開始思考,如何挑戰自己,開發自己的潛能。好想挑戰又可分為四個項目:好奇心、想像心、挑戰心、戰勝心。
(1)好奇心
人類經常會被既有的思想及觀念綁住,一但被觀念綁住,就會失去好奇心,創新也就停滯了。例如,密西根儲蓄銀行總裁認為汽車根本不可能 成為交通工具。 當亨利。福特的律師要投資亨利。福特開設汽車工廠時, 總裁向律師說:「馬車會繼續存在,汽車只是笑話一場的白日夢罷了」。
1899年,美國專利局主任委員查理斯。杜爾(Charles H Duell)向麥津利總統提出報告,報告中指出,能夠發明創造出來的東西,都已經被發明了。 所以,建議總統撤銷專利局。限囿的思想模式,就是創新的大敵。要有 創新能力,一定要先將思想的大門打開,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對任何事都要有好奇心,好奇可不可以改變,可不可以更好。我在北教大擔 任校長時,司機林克穆先生就是很好奇我為什麼可以講那麼多語言,後 來問我學語言的方法,很快的英語朗朗上口,東森電視還因此專訪他,在電視新聞持續播了一天。
福特就是有好奇心,好奇能不能開發取代馬車的交通工具。萊特兄弟是修理腳踏車的技術工人。但是,強烈的好奇心驅策他們去問「有沒有可能有東西可以像鳥一樣在空中飛?」
(2)想像心
有了好奇心之後,福特開始去想像,如何開發出能夠載人類的交通工具。同樣的,萊特兄弟開始發揮創意,思考想像什麼樣的設計,可以讓機器飛 上天?賈伯斯帶領蘋果從虧損轉為高盈利就是有著豐富的想像力,思考出 讓人驚豔的各項資訊產品。
(3)挑戰心
萊特兄弟,一次又一次的設計飛行器,雖遭到一次次的措敗,但是,絕不氣餒,再一次次的挑戰。3M是另一個例子,3M的創新產品失敗率達60%,但是3M的員工仍勇於冒險嘗試。 這股勇於冒險的特質,讓3M成為全球矚目的知名創意企業,每年開發百種以上的新產品,獲取高度利潤。
(4)戰勝心
光有挑戰心還不夠,還要有戰勝的意志。如果有了好奇心,想像心及挑戰心,但是,遇到困難或挫折後,就失去鬥志,停了下來。那萊特兄弟的飛機不會飛上天,福特汽車也不會馳騁在美國的土地上。哥倫布就是好想挑戰這四個特質,從好奇想像到挑戰,流著勇敢及冒險的血液,終於戰勝,成功的發現新大陸。
經營綠加利健康產品的王匯豐就有這個性格特質。他曾經營事業挫敗,快要走投無路。後來,重新出發,憑著堅強的挑戰心及戰勝心,在相當短的時間內,突破該事業體的記錄,締造了傲人的成就。他們團隊的藍佳瑜、林秋伶、謝曜嵘、吳承達、黃郁茗、唐偉倫等,都有這種強烈鬥志及挑戰求勝的性格特質。另外,年輕的設計師許甄芸也是不畏挫折,充滿了高能量的衝勁與挑戰。15年前,2001年就爭取設力台灣第一個「知識經濟學院」,成立後,擔任首任院長的淡江真理大學陳奇銘教授也具備這種開創特質。知識經濟學院下設有「知識管理系」及「創新管理系」都是現在社會需要的熱門科系。師大運動競技系主任石明宗,在此次奧運,具資格參賽的選手中,突破師大參賽學生記錄,也是經過一次又一次激烈的挑戰。沒有堅持求勝的性格,是很難達成目標的。
*創意技巧—CREATE
★Combine
很多人以為創新一定是要全新的idea,其實不然,有不少創意是舊元素的組合(Combine)。春水堂的企業文化活潑充滿創意。有一天中午有員工買了粉圓到公司大家一起享用。結果,有其他員工鬧著將粉圓放到公司賣的冰茶中。在一陣笑鬧之下,主管覺得這樣喝起來蠻新鮮的,遂定調成為新產品,「珍珠奶茶」就是經由這樣Combine而來的。
掏寶網就是Combine了購物及交易的功能。迪士尼的飲水器有高有低,高的給大人低的給小孩。高低飲水器的角度設計讓大人與小孩在飲水時,會互相看到對方的臉。這種設計Combine飲水及親情相會的功能。
大部分的生產與銷售方式都是生產與銷售分開。生產者生產了產品後,交給通路去銷售。比如,出版社出書後,由書店來經銷。葡萄王生技公司採用了Combine,自己生產,自己設立葡眾子公司直接銷售,結果締造了相當好的績效。位於竹北生技園區的國璽幹細胞應用技術公司,在興建新的國璽大樓動土典禮時,新竹縣長邱鏡淳表示,很欣慰新竹縣有國際級的生化科技產業。國璽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莊明熙就表示將會讓國璽成為台灣在國際上的驕傲,且宣布剛設立環球百順生醫科技子公司,將由陳定穠總經理帶領的團隊直接銷售公司所有產品。
上創新思考課時,劉美慧老師、王佳惠、黃筱君及魏道楠找我討論,為何我說我每天走一萬步是創意。莊:大部分人走一萬步是下班後,走運動場或是公園。我是將一萬步跟通勤Combine再一起。美慧:如何Combine?莊:我家在民生社區介壽國中旁,我每天都從家中走到兄弟飯店旁的捷運站,而後,從搭捷運到科技大樓,再走到我們學校。回家前,我會檢視是否達一萬步。如果未達,我會利用行程中的交通方式達成。比如,假使晚上在國賓飯店用餐,我會在台北車站下車,再走到國賓飯店。
佳慧:「這樣會不會浪費時間?」莊:「不會啊!我走路的時候,可以思考也,可以復習我學過的語言或是文章。哲學家康德每天四點出門走路,邊走邊思考。筱君:沒錯,老師在學習5.0中有介紹了「行動學習」。」
道楠:「我瞭解了,老師將通勤、運動及思考、學習,Combine在一起了。」
奇思創意公司在桃園客家事務局舉辦桐花祭活動也是另一個運用combine成功的例子。奇思創意公司創意總監魏文琳發想,能不能讓人們在都市也可享受到觀賞桐花的樂趣?於是,從文化的本質出發,融入客家元素及潮流、結合科技,突破傳統方式呈現桐花意境。結合3D科技開創桐花3D地景藝術,讓現代人在都市叢林裏就可以感受到漫步在桐花步道的感受與感動。因為是全台首創,成功引發了城市行銷議題。此外,桐花祭活動中非常受歡迎的「桐花咕咕鐘」。桐花咕咕鐘時尚討喜且全台唯一,每個整點報時,都會有代表客家特色的人物配合客家音樂,一一跟大家見面打招呼,進行更多的互動,而不是只是一個裝置藝術,讓整個活動增添活潑歡樂氛圍。
★Reverse
工業社會的工作模式是「按表操課,按步就班」,這形成了「SOP」。而這樣的思考模式逐漸養成後,就會形成朝固定的方向思考。 逆向思考的方式,則是將平常的思維模式,倒過來想。 通常,一倒過來想後,會激發出新的創意。倉儲管理面對著堆積如山的貨物,清點貨物是非常巨大且繁雜的工作。於是乎,有人想為什麼要人去找貨物清點,為什麼不是貨物主動告訴人它在哪裡?在這個逆向思考下,發明了電子標籤,創造了高效能的倉儲管理。
新竹縣環保局開發的的義民廟神豬文創商品,就是採用Reverse。圖上的神豬是由最難處理的玻璃瓶廢棄物所製成的。當初的想法就是讓要處理的廢物變成可販售的商品。由於新竹縣客家的重要信仰就是義民廟。所以,採用義民廟的神豬作外型。這創意商品,銷售情況良好。一方面,減少了廢棄物的處理,另一方面,縣府增加了收入,可說是「一舉兩得」。
我去環保局演講時,跟大家說,還可以再用Combine。我在北教大擔任校長任內,當時的藝術系主任羅森豪,跟我說為了慶祝校慶,藝術系要製做兩百個玉佩來義賣。有一天開車帶我去基隆的關帝廟,當日關聖帝君出巡,我們上香後,羅主任就擲了筊。然後,就拿了很大的袋子裝了香灰。回北教大後,將香灰加入玉珮製做的過程。買玉珮除了好看裝飾還買到保佑。校慶當日兩百個玉佩一下子就賣光了。我跟環保局的同仁說:可以請縣長去義民廟上香,然後,將香灰帶回來融入神豬,那將會增加銷售量。
IQ的思維就是學習不好就是頭腦不好,也就是頭腦優劣決定學習效果。當我看到頭腦開發不到10%的報告後,逆向思考,不是頭腦的問題,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提出LQ學習智商。大陸知名的網路送餐「餓了嗎?」就是四個朋友夜間想吃宵夜時,突然逆向思考,為何要出去吃,如果可以上網叫菜有人送來,不是更好?後來根據此思考創業開店,現已有上萬名員工。
★Effective
比原來處理事情的方式更有效率就是創新。擔任北教大校長時,秘書莊巧玲問:
「校長,你要主持這麼多會議,做這麼多事情,我原本以為你會很累,生活很緊張。沒想到,不但不累,生活又很輕鬆,這是如何做到的?」跟巧玲說:「因為持續開發創新會議主持及效率時間管理。是以,經常有企業找我去演講『效率的主持會議』及『效率的時間管理』。」十年後,我受邀到台北市教師會做各國教育政策演講時,看到上午的教師人權課程的授課教師名子是莊巧玲。我跟主辦單位說,跟我擔任校長時秘書同名。當時的會長洪宗男跟我說:她就是校長以前的秘書啊!演講後,我打電話給巧玲,問她怎麼當了律師?她說:當律師一直是我的心願,看到校長那麼忙還每年開發新的學術領域,學新樂器,還寫書。做事情及學習都很有效率。我相信校長提出的LQ學習智商的觀念,我就利用上班以外的時間學習法律,準備考律師,由於運用效率學習,順利考取律師,就開律師事務所了。而且,是跟你的好朋友紀文清合開喔!我跟巧玲說:真有妳的,妳就是運用LQ成功的好例子。妳找紀文清合夥開律師事務所,那是相當明智的選擇,他的理論很強,實務經驗相當多,是難得的人才。
高鐵的開發就是考慮更有效率的到達目的。中國大陸的高鐵建造商,有一次跟其他國家的高鐵建造商競標高鐵工程。最後,中國大陸建造商勝出,原因就是競標項目中有一項重要的評比,這評比就是蓋高鐵樑柱的效率。對手建造商兩天完成三根樑柱。中國大陸建造商一天完成一百根樑柱。
固粘氈的創新產品是另一個高效率的例子。在台灣不少的屋頂是以鋼板為結構,其缺點是鋼板容易吸熱,讓室內溫度快速昇高。要降低燥熱工作環境,需要花大量能源來降低溫度。此外,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潮溼、多鹽份的環境,鋼板屋頂容易生銹而漏水,這又造成漏水的困擾。昭志公司的董事長陳明焜投入研發產品,希望研發出來高效率的產品能夠一次解決上述問題。經過多年的研發及試驗,開發出固黏氈,不論是舊的或新的鋼板屋頂,只要一鋪上固黏氈,一次完全解決以上三大缺點。陳明焜更以負責任的態度保證:1隔熱-降低15℃以上。2..鋼板屋頂保證不漏水。3.防銹。4.並保固十年。否則,全額退費。由於固粘氈的效果非常良好,受到許多媒體的報導。在能源缺乏且全球暖化的時代,陳明焜的創新,高效率的降低室溫,為能源的節約帶來另一種希望。
在教學5.0的章節中我將介紹TQ(Teaching Intelligence Quotient)教學智商,指出,老師可以創新開發效率的學習法,讓學生學習的更有效率。學日語要先學五十音,所以,開發了《一小時學會五十音》。同樣的,當得知印度跟韓國在背「19X19乘法表」時,開發了《一小時學會22X22 乘法表》。
★Add
對同一件事物,增加其價值。比如,傳真機發明後,增加了電話的傳輸功能價值。馬雲成功的讓光棍節增加了銷售的價值。
愛迪生發明留聲機時,就是因為認為有十點對留生機功能的顯需求,所以才積極開發留聲機。 只是,發明留聲機後,發現原來的顯需求,市場需求量並不大。 於是乎,有人就嘗試著去找留聲機的其它隱藏的需求,其中一位找到了可以當唱片的功能。 然而,愛迪生卻不以為然,認為這種聽音樂的功能太不端重,不符合他開發留聲機的精神,所以,遲遲未答應運用在錄聽歌曲上。 直到後來,試驗運用於歌曲的錄聽上後,發現市場需求風擁而至,才搖頭嘆息說:當初怎麼沒有想到這個需求!
在語言5.0的章節中我將介紹看電視影集學英語,目的就是讓休閒看電視影集時增加學英語的功能。我在《驚豔台灣》提出的以「諾亞方舟」為主軸的10項文創生態之旅就是將台灣在地球史的重要地位Add到觀光上。在歐洲文藝復興vs.中華文藝復興章中就指出,歐洲因為文藝復興而興起歐洲文明進而影響世界。中華文化與藝術的深度與廣度,不在歐洲之下。在文化及藝術的重要性越來越高的趨勢下。台灣對中華文化的研究及保存,在世界排行相當前面,如能推動深化中華文藝復興,會Add很大的價值。
★Transfer
工業社會的標準化思維,各個物品都有其功能。Transfer是功能轉移,也就是想出新的功能。魔鬼沾的發明就是功能轉移的例子。魔鬼沾的發明者是瑞士的喬治.梅斯倬(George de Mestral)上山遊玩時,發現衣服沾滿了牛蒡的毬針,非常黏,又難以拿下。他突然想到,這麼難拿下,如果用來作固定東西的功能,不是很好嗎?1951 年,梅斯倬的這項發明獲得瑞士的專利。魔鬼沾上市後,銷售情況相當好,也讓梅斯倬獲得頗豐的利潤。威而剛的發明也是類似的情況,原本威而剛的開發是為了治療心臟病,沒想到會產生副作用,會強化的男性的性能力,藥廠遂將原本功能轉換成強化男性的性功能。
1849年加州淘金熱開始,絡繹不絕的採礦者紛紛來到加州,而李維以他獨到的眼光,紐約帶來了一披帆布,想要賣給淘金客充當帳篷和篷車頂的材料。可是沒想到,淘金客不但沒有光顧,還潑他冷水:「我們現在最需要的不是那些玩意兒,而是耐穿的長褲。最好是可以讓我們穿到礦坑裡也不容易磨破的褲子。」這立即的需求給了李維靈感,他請裁縫師將帶來的帆布裁製成長褲,賣給淘金客。由於帆布比一般材質耐穿,因此過沒多久,大家都知道「李維的牛仔褲」的確不錯,進而成為了搶手貨!如今,李維斯牛仔褲仍然風行全世界。
★Expand
人的頭腦有著發散式,跳躍水平思考的巨大能力,因此,從既有的知識中,以發散的方式思考,開發創意。比如,人的平均年齡越來越高,對外型及生活的品質越來越重視。從這個知識,可以發散的想到,養生、抗衰老、美容整形及健身等領域將越來越熱門。莊雅惠醫師開發的美容針、消脂茶都頗受歡迎。北教大榮譽校友陳志芬老師是另一個expand的例子。陳志芬教學相當優益,獲得新北市「super 教師獎」;原來的專長是音樂,得過全國合唱比賽最佳指揮獎。而後,學習畫畫,expand到油畫專業,獲得多項全國美術比賽優選獎。由於將音樂的創作融入油畫的展現表達,被稱為「畫中有樂,樂中有畫」。接著,又expand到琉璃雕塑,難能可貴的獲得「金玻獎」玻璃藝術創作比賽冠軍。下圖是陳老師的「祈福天燈」琉璃創作。
再看,手機發明後從1G到2G、3G,現在已Expand到4G了。在教育方面,從大學開設網路課程,到開設網路大學,而後Exapnd到MOOC。Uber看到共享經濟的趨勢,從汽車開始,現在又Expand到飛機了。郭台銘鴻海的產品也是持續expand,現在已經將夏普併購了。長榮從海運起家,接著Expand到空運,由於成功的經營,在航空界佔有一席之地。 3M公司發明膠帶後,expand到便利貼,又expand到噴漆用膠帶,而後,expand到汽車防熱貼膠帶。
我開發了《一小時學會五十音》後,又Expand開發了《一小時學會五十音》。後來,有讀者跟我反應想學韓國話,要我開發效率的韓語學習法。我又Expand開發了《一小時學會韓語發音-一天學會66句韓語》。2003年余佩真老師聽完我「快速學習法」、「一小時學會五十音」演講後,採用expand,開發了《一小時學會KK音標》,成為暢銷書。同樣的,我開發了《一小時學會22X22 乘法表》後,在《章魚工作成功術》一書中已expand到25X25乘法表。
結語
隨著第五波的浪潮,人類已經移民到創新社會。面對創新社會,只有「知變」才能「應變」。以全球的銀行界為例。從1171年威尼斯商人發明銀行後,銀行界從業人員就是「金飯碗」。這期間經歷了工業革命,進入到資訊社會到知識社會,對金融產業都沒造成衝擊。然而,隨著FinTech金融科技的出現,發現銀行從業人員從「金飯碗」到可能「沒飯碗」。估計到了2020年全美國有1/4的金融機構會消失。
第五波衝擊的絕不只是金融業,各行各業都會受到衝擊。由於「少子化」,先關婦產科,再關幼兒園。緊接著,從小學、國中、高中衝擊到大學。原本被視為鐵飯碗的大學教授,因為關系關所,已有上千人失去工作。網路書店越普及,實體書店就越消失,因為,被「去實體化」了。同樣的,網路商店越增設,實體商店就會逐漸消失,知名成衣批發中心「五分埔」,由興而衰,就是例子之一。
再者,當社會變遷加速,各行各業創新的需求也就加速,原有產品的淘汰也自然加速。在工業社會,電視機及電冰箱的壽命約十年。在資訊社會,電腦的壽命約五年。在創新社會,各款手機幾乎每年都會發表新機。機器人及無人汽車已經快速開發中,很清楚的,在第五波的浪潮中,「不創新,就淘汰」。
第壹章 創新社會
時間移民
曾在台灣是金飯碗的金融業,最近有80萬員工面臨不轉型就淘汰;長期被視為鐵飯碗的師範畢業生,現在有四萬多名流浪教師;一直被視為高不可攀的象牙塔大學,開始接二連三的關閉,連被認為是鋼飯碗的大學教授都飯碗快不保;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將導致駕駛的工作機會減少。如同電腦排版取代了打字排版公司;教育部的博士資料有八千多位薪水22K;高學歷高失業率;啃老族越來越多,教育部青年署成立啃老族處理委員會;政府持續提出退休基金面臨未來的破產。
教授未來學多年,經常被媒體訪問上述問題。我的回答是:...
作者序
搶先一步規劃未來 莊淇銘
教授「未來學」課程二十多年,到現在還有朋友跟我說:什麼是「未來學」?是在教算命嗎? 回朋友說:你這種想法是第一波農業社會的思維。遠在36年前,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於1980年就出版了《第三波 The Third Wave》。書中預測資訊社會將形成,人類的生活方式及教育模式將大幅改變。其中,九成以上都應驗了。「未來學」就是從既有的資料去分析判斷未來,其觀念有點類似現在的「大數據」。
由於每個人都要活在「未來」,所以,分析未來及瞭解未來很重要。因為,瞭解未來才能預先準備以掌握未來。很可惜的,台灣社會對瞭解未來的重要性相當不足,也因此,各級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對未來學可以用「匱乏」兩個字形容。在教育上造成了大學生畢業後「學用不符」。在生活上造成不會規劃未來,「生涯規劃」能力薄弱。於是「月光族」、「啃老族」、「虐老族」等社會問題相繼出現。
有鑑於此,遂跟兩位妹妹:莊錦華及莊雅惠討論,合寫一本探討未來的書籍。讓社會大眾在閱讀後,能瞭解掌握未來的重要,並學會如何分析未來,判斷未來。政大博士生陳大愚及我的好友曾任淡江大學電機系主任的謝錦棠教授跟我討論本書時,謝錦棠問我,書名為叫稱「第五波」? 我跟謝錦棠教授說,因為,從《第三波 The Third Wave 》掀起資訊社會波濤,陳大愚現在讀的政大資管博士班就是第三波浪潮所造成
的。而後,彼得。杜拉克提出「知識社會」,我稱其為「第四波」。現在,則已隨著時間移民到「第五波」。
謝錦棠教授及陳大愚同時問:「什麼是『時間移民』? 」
我開玩笑的說:「請看我的書。」
書上的「諾亞方舟」及「冰河時期」插圖,是請託好友余大力美術老師所畫。謝謝他生動的繪畫,讓本書更加活潑。余老師本名是余國平是基隆知名畫家,基隆樸素畫會的指導老師。專長主要是:兒童美育、樸素美術及非常特別的「靈異美術」。此外,腦中的系統圖及南島語系圖則是要感謝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的兩位助理許文怡及陳珮如,還有研究生林姵華的幫忙繪製。
會找兩位妹妹合寫是因為兩個原因。其一,她們兩位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都有頗高的前瞻性。莊錦華早就看到文創趨勢,於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究文創領域及文創產業之開發。而後,在各大學教授文化創意課程。擔任行政院客家事務委員會副主委時,更與同仁投入開發「桐花祭」。「桐花祭」由於開創成功,至今已是家喻戶曉。莊雅惠是知名的中醫師及教授,持續研發符合社會潮流的藥方及療程,如美容針、消脂茶等,非常受使用者及就醫者歡迎。莊雅惠也經常受邀上電視節目談健康與養生。尤其,她們兩位都出過書,莊錦華還出過攝影畫冊,對出書都頗有經驗。
第二個原因是,父母親從小對我們三兄妹採用自由開放式的教育。從小就讓我們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也造成了我們從小就經常思考未來,因為,我們自己要決定未來。所以,我們商量合寫一本書來感謝父母親對我們的教養之恩。很高興的,我們三人終於完成了本書的寫作。更欣慰的,在完成寫作的同時,也完成我們三兄妹的心願—將本書獻給我們敬愛的父親莊鏡洲及母親吳玉英!
今日文創5.0正竄起,他日6.0已在牆角 ...... 莊錦華
這是一個快速翻轉變遷的時代,人類從游牧、農業到商業,緩慢前進,改變與前進之步驟均有跡可循。
從游牧到第一波農業生產,人類走了漫長數萬年,自18世紀工業革命開啟大量生產以後,進入第二波的工業時代,緊接著電腦科技帶動引領第三波的資訊時代爆發,近十年多加入創意、深耕文化開啟第四波的創新產業,從第一級產業到四級產業雖然慢慢加速,但仍循序漸進。
但是,近幾年來,智慧型手機改變人類的社交行為也開啟「滑世代」,社群網站興起不僅改變人類的溝通模式更悄悄掀起全新的商業模式。世界扁平化、無限擴大化,近幾年來,分享經濟竄起,各式直接鏈結人與人的商業模式與行銷創意,正式引領世界進入文創5.0的時代。
群眾募資夯,商業營運模式從「募資、成立公司、設計、生產、分享行銷、通路、運送」翻轉成「設計、分享行銷、募資、成立公司、生產、配送、通路」。只要有創意、會說故事,你就可以做大老闆!
未來科技進步將更進一步改變製造業,3D列印機不僅產生「客製化的微微型工廠」改變製造業,讓複製一個物件就像影印一份文件般的容易! 而3D列印結合生技產業或許可見的未來,可以列印出一塊「上等的乾式熟成牛肉」,素食者亦可以食用。
目前,阿里巴巴的淘寶網已進行研究結合VR,讓消費者上網購物像逛「虛擬大街」;更輔導農村成為淘寶村、鎮,所有生產的農特產品全部在淘寶網販售、而所需之日用品均透過淘寶網購得,可預見的未來,「淘寶國」將成為「金流、物流、生產、銷售」的完整經濟國度,而這個國度並沒有國界,可以無限擴大「販售至全世
界、購買全世界」,淘寶國的金流也遍佈全世界。
有人預測,VR將取代手機成為新一波人類的隨身科技,透過VR的多元運用,網購變成逛零售店、分隔兩地之人將可虛擬式的千里共遨遊。
人工智慧的快速開發,不僅於日前打敗棋王、亦可成為理財專家、撰寫新聞稿、 擔綱翻譯......,無人車、無人機挑戰著未來的法規管理。一波波無法可擋的科技創新
商業模式例如Uber、Airbnb、FinTech,從「人」出發,透過網路平台、分享,結合所有人的小資源創造大經濟,是創舉但也充滿危機,這些都考驗著政府法規管理者的智慧與應變速度。
台灣在數位經濟管理的應變政策是不足的,而世界的翻轉變化是不會等人的。
文創5.0的時代,各行各業準備好了嗎?
你投資健康了嗎? 莊雅惠
當天然保健法成為時代主流後,各種健康食品與藥物,紛紛搭上流行列車,琳瑯滿目的養生產品,使一般消費者無所適從,殊不知最安全健康的素材,就是上帝所賜與的大自然食物。黃帝內經素問記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唐孫思邈指出:食能排邪而安五臟,悅神爽志,以資氣血。因此若能均衡攝取蔬果肉品,吸收食物精華,則能陰陽雙調,五臟具補,因此投資健康的第一步,就是均衡飲食。
中醫將大自然食物及中藥,以「性」「味」加以分類,其中「性」,即為屬性分為寒、熱、溫、涼、平等五種,「味」即味道,包括酸、苦、甘、辛、鹹等五味。平性食物適用於一般人或任何體質,溫熱性食物具有補氣、養血藥、及溫陽的作用,適用於氣虛、陽虛、血虛等虛冷體質,寒涼食物則有滋陰及退火功效,適用於乾躁、火旺等熱性體質;在五味方面,則分別歸屬於五臟,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 肺、鹹入腎,因而產生不同的滋補效果。所以在選取食物之時,應根據身體虛實寒熱的情況來進食,所以投資健康的第二步,就是了解體質,正確進食,調節陰陽;體質不明時,每天都應攝取平和、涼潤及溫暖的食物,不要偏於寒涼或過於燥熱,就不會產生偏食的後遺症。
在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特徵,如春天多風,梅雨季時濕氣重,夏日火熱亢盛,長夏暑濕重,秋季天乾物燥,冬天則陰寒氣盛,然而在人們逐漸破壞大氣層,溫室效應使全球暖化後,天氣變化劇烈且不穩定,大氣中風、寒、暑、濕、燥、火,常出現在不應存在的季節,遂成為危害健康的常見毒素,產生錯綜複雜的合併症,所以投資
健康的第三步,就是順應四時,滋補氣血,強化五臟,減少不良氣候的傷害。
現代社會,人們常因過度勞累,熬夜或睡眠不足,又缺乏適當運動,不僅無法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嚴重則使健康由黃燈變紅燈,提早出現衰老病症,因此適度固定的運動,睡眠充足的保肝美容覺(最晚午夜12點以前就寢),就是投資健康的第四步。
選擇不含毒素、無污染的優質養生中藥與天然新鮮食物,根據四時節氣與體質,適當調養陰陽氣血及五臟六腑,為投資健康的最後一步。
身為臨床中醫師,接觸到各行各業、不同背景的各種病人,深深體會到「健康是 每個人的基本需求」,然而「疾病保健的基本概念」,幾乎是人人欠缺的常識,因為若無正確養生觀念,空有仙丹靈藥,也無法快速康復。當身體出現任何病痛,總先以諮詢家庭醫師為先,在治療的過程中,配合正確的飲食原則,再施以藥膳調理,能增強療效,減少疾病復發率,才是全方位的疾病保健法。
搶先一步規劃未來 莊淇銘
教授「未來學」課程二十多年,到現在還有朋友跟我說:什麼是「未來學」?是在教算命嗎? 回朋友說:你這種想法是第一波農業社會的思維。遠在36年前,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於1980年就出版了《第三波 The Third Wave》。書中預測資訊社會將形成,人類的生活方式及教育模式將大幅改變。其中,九成以上都應驗了。「未來學」就是從既有的資料去分析判斷未來,其觀念有點類似現在的「大數據」。
由於每個人都要活在「未來」,所以,分析未來及瞭解未來很重要。因為,瞭解未來才能預先準備以掌握未來。很可...
目錄
搶先一步規劃未來 莊淇銘
今日文創5.0正竄起,他日6.0已在牆角…… 莊錦華
你投資健康了嗎? 莊雅惠
前言
一、創新社會形成:不創新,就淘汰
二、系統論:腦中的系統也要持續更新
三、教與學5.0:教育決定國家競爭力
四、父母5.0:推動父母執照
五、語言5.0:多語言的功用
六、健康5.0:未病先防更健康
七、退休5.0:推動適齡退休機制
八、生命5.0:選擇自己的「生命意義」
九、產銷5.0:去實體化的新型經濟模式
十、民主5.0:以人民福祉為基礎的民主
十一、台灣觀光5.0:諾亞方舟
十二、文創5.0:蘊含在地人文歷史的新商機
十三、歐洲文藝復興VS.中華文藝復興
搶先一步規劃未來 莊淇銘
今日文創5.0正竄起,他日6.0已在牆角…… 莊錦華
你投資健康了嗎? 莊雅惠
前言
一、創新社會形成:不創新,就淘汰
二、系統論:腦中的系統也要持續更新
三、教與學5.0:教育決定國家競爭力
四、父母5.0:推動父母執照
五、語言5.0:多語言的功用
六、健康5.0:未病先防更健康
七、退休5.0:推動適齡退休機制
八、生命5.0:選擇自己的「生命意義」
九、產銷5.0:去實體化的新型經濟模式
十、民主5.0:以人民福祉為基礎的民主
十一...
商品資料
出版社:晨星出版日期:2016-08-12ISBN/ISSN:978986443161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14.8*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