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不僅是一種溝通方式,也是一種思考模式,
你怎麼詮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成為什麼樣子。
想要讓自己更幸福、更好命,
就要改變你說出口的每句話,以及和自己對話的方式。
人際關係有煩惱?其實都是因為你說「錯」話了!
媽媽對孩子說: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小孩?!
女生對男友說:你竟然忘了我的生日,你一點都不在乎我!
上司對屬下說:你懂什麼?這個方法絕對不可行!
老師對學生說:這明明很簡單,為什麼你還是考不好?
婆婆對媳婦說:妳到底會不會做菜?煎個魚也會燒焦!
我們每天都需要說話,但也常因為說錯話,造成人際關係上的誤解和傷害。面對親近的情人、家人、朋友、同學和同事,究竟該怎麼「說」才對呢?
在大學開設「人際關係與溝通」熱門課程的阿丹老師認為,我們常常會不經意地用負面、非理性的語言來評價自己和別人,因此才會造成溝通的障礙。只有正向語言,才能帶動正向關係,懂得傾聽、讚美與分享,就能啟動幸福的迴圈。
阿丹老師在本書中並教你運用「還好」的力量掌控情緒主導權、用「洗碗精說話術」表達內心的需求,以及如何問對問題,避免成為「句點王」……只要跟著阿丹老師改變你的說話習慣,從今以後,就能輕鬆「說」出幸福人生!
作者簡介:
劉秀丹(阿丹老師)
學生心目中教學充滿熱情、上課有趣好玩的阿丹老師,畢業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班,曾任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副教授、中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阿丹老師在學術上一直關注聽障學生的溝通問題,卻發現聽力正常的人雖然可以聽得清楚、說得明白,反而常常因為溝通的落差帶來人際關係上的困擾,於是開始致力於人際溝通的藝術。
她所開設的「人際關係與溝通」通識課備受學生肯定,網路好評不斷,公推是「必修課」,選課中籤率僅10%,比買到江蕙演唱會門票還難,被譽為全台灣各大學人氣最高的五大夯課之一。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教授李順興/國立中興大學教授會理事主席宋德喜/習慣領域學說創始人、國立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美國堪薩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游伯龍/屏東大學特教系副教授、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理事長黃玉枝/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教授、台灣精神醫學會 理事長賴德仁 讚不絕口!●按姓名筆劃序排列
名人推薦: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教授李順興/國立中興大學教授會理事主席宋德喜/習慣領域學說創始人、國立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美國堪薩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游伯龍/屏東大學特教系副教授、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理事長黃玉枝/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教授、台灣精神醫學會 理事長賴德仁 讚不絕口!●按姓名筆劃序排列
章節試閱
從心開始的幸福迴圈
在說任何話之前,我們都必須體悟到一件事:「每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有價值的。」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不論對方是否與你意見相左,或說了多麼傷人的話,你都能保有基本的尊重。
我曾是特殊教育的第一線老師,教過有聽覺障礙、智力障礙、腦性麻痺、自閉症的學生,以及多重障礙者。這群孩子因為某些身心缺損缺乏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各方面都需要大人的協助。儘管如此,他們仍具有某些發展潛能。和這些孩子相處久了之後,我才明白,有些時候我們只看到表面的障礙,卻忽略了如果我們能夠打開心門,從「心」練習說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永遠有更多的可能。
對等的互動,才能有良好的溝通
溝通時,我們往往因對方的角色和身分不同,而改變遣詞用字與說話的語氣。但是不管對方是我們的上司或下屬、父母或子女,都要以尊重的心態相待。
我曾在教師節前夕請一群大學生回想從小到大,在求學時期印象最深刻的老師,並說明原因。原本我的用意是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他們學習感謝生命中的貴人。但令我驚訝的是,居然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表示,讓他們印象最深刻的老師,是用言語傷害過他們的老師。於是我開始思考,是什麼樣的教育環境,造成這樣的結果?
雖然大多數的老師在教學崗位上都很認真、誨人不倦,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成長。但或許我們所接受的教育觀念是「愛之深,責之切」,許多父母都會說:「我是為你好,寧可你現在恨我,也不要以後埋怨我。」老師們也經常用責備的方式期許學生在課業上有所進步;加上他們在教室中掌握了專業權及管教權,很容易失去對等、尊重與同理心,不慎說出傷害學生的話而不自知。
例如,當調皮吵鬧的學生突然很安靜地寫功課時,老師會說:「你今天怎麼那麼安靜,吃錯藥啦!要不要看醫生?」「哎喲,失戀了啊?今天怎麼這麼乖?如果每天都失戀,我們班就可以保持安靜了!」類似這種「貶損他人自尊的語言」很多,像是充滿批評和蔑視地說:
●「其他同學都可以去打球,但我就是不准你去操場打球,你沒資格出去玩。」
●「作業忘了帶?那有沒有忘記吃飯啊?還是你連腦袋也忘了帶來學校?」
●「你的腦袋好新,是不是都沒用過啊?」
說話的人不知不覺地把「行為」和對方的「個性」畫上等號,而說出一些貶低對方的話。聽者會覺得自己的自尊被「踐踏」了,好像自己是不值得被在乎、被看得起的。只因為做了一件錯事就全盤皆錯,變成一無是處的人。
另一種貶損自尊的言語更糟糕,就是「向上比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例如:
●「你連這個都不會?我家五歲的兒子都會!」
●「你怎麼考得那麼差,比小丹還糟糕耶!」
●「隔壁班有十幾個同學一百分,你們班呢?」
在成長經驗中一直被拿來和別人比較的話,有些人會形成一種負面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3:「我本來就是差勁的」「別人都是敵人」「我再怎麼努力,也比不上那些人」「我是一個沒有用的人」……長大之後,他們不是變得憤世嫉俗,就是過度自卑。
和對方站在同一陣線
「被尊重是每個人最重要的需求」是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當你說的話讓對方覺得受到尊重,溝通之門就打開了。其實要表達同樣的意思,可以這樣說:
●「你今天很安靜,看起來很專心,讓老師很開心!」(不必刻意強調他平常多麼吵鬧。)
●「我們約定好的,沒有完成作業的同學,就不能出去打球。我必須說到做到,你也是。你把作業寫完時,老師一定讓你出去。」
●「你沒有帶作業,老師很困擾,這樣我就不能批改你的作業,不知道你哪些地方不會?」
●「你可以先自己多想想,有什麼問題都歡迎來問我。」
●「你今天考得不理想,應該也不好受,什麼原因讓你考壞了呢?有什麼老師可以幫忙的?」
要讓孩子覺得,你和他是站在同一條陣線的,你們不是敵人,而是夥伴。這也是為什麼每學期的第一堂課,我一定會先告訴學生:「你學不會,是我的責任。」「這是我的手機號碼,不要擔心打擾阿丹老師,被你打擾是我的工作。幫你解決問題,是我的價值。」
「在這堂課中,你和我都是主角,你和我都是無價之寶,都有無限潛能。讓我們一起發揮努力和創意,一起成長,一起度過這充實快樂的十八週。」
每當我真誠地說完這些話,可以感受到臺下學生看我的眼神充滿了信任,幸福的氛圍也開始在教室滋長。
一張千元紙鈔
有一次上課時,我拿出一張嶄新的千元大鈔,問臺下的學生:「我想把這張千元鈔票送給其中一位同學,想要的請舉手!」超過一半的學生都把手舉得高高的,嘴裡還大聲地喊著:「我要!我要!」
接著我說:「但是在給你們之前,先得這樣做……」當著大家的面,我把鈔票揉成一團,再問:「想要這張千元鈔票的請舉手!」
大部分的同學依然賣力地舉著手,喊著:「給我!給我!」
接下來我把那張縐成一團的紙鈔踩在腳下踐踏一番,這張千元大鈔變得又縐又髒了。
我再問:「誰還要這張千元大鈔?」
你猜得沒錯,原本舉手的同學並沒有放下,他們還是熱情地喊著:「給我!給我!」
這群學生很聰明,他們知道千元大鈔磨損後仍然可以買東西,還是有一千元的價值。
每個人就像這張千元鈔票,都值得被愛、值得被關懷。不管我們經歷了什麼挫折、做過什麼錯事、是否被討厭、被孤立,身為人的價值都是不會改變的。這也是「習慣領域學說」的核心價值:
● 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等待被激發。
● 每個人都同樣需要被尊重。
不管面對誰,如果我們能看見對方生命中美好的部分,給予最大的尊重,就能完成良好的溝通。當我們在心態上保有尊重和同理心,溝通路上的障礙就少了一大半,並且啟動「幸福的迴圈」了!
一旦啟動幸福迴圈,對方也會同樣使用尊重、對等的方式對待你。因為人類的互動有一通性,叫「相互回報」(reciprocity)。特別是在人際溝通時,我們隨時會去判斷感受對方的態度,而選擇對應的態度去說話。當對方態度是尊重真誠的,我們就自然會用尊重真誠的說話方式;當你誠懇且有技巧地表達自己想說的話之後,對方感覺到你的誠意,也會給予正向的回應,使你感覺到被尊重,又回到迴圈的開始,兩人的關係就會一直正向地提升,越來越好。
溝通的重要基礎,在於彼此尊重。只有打從心底把彼此放在同等的地位,進行對話,才可能啟動正向的說話迴圈。
問對問題,開啟好話題
當你不知道要說什麼的時候,使用轉換發語權,是不錯的方法。你可以嘗試問對方一個對方感興趣的問題,然後認真地聽他說。
Bob是我的朋友之中最會傾聽的人,和他說話真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他平常很喜歡寫詩,在一次詩人的聚會中,他剛好和一位頗負盛名的女詩人坐在一起。但卻因為緊張,不知道該聊些什麼才好?於是,他運用了「轉換發語權」的技巧,引導對方多說話。首先他拋出了一個很棒的問題:「妳覺得是什麼原因讓妳的書這麼受歡迎?(動機式提問)」
於是這位女詩人開始訴說自己認真寫作及遇到伯樂的過程。而Bob只是專注傾聽,時而點頭、時而微笑。後來他又問:「如果有晚輩希望像妳一樣成為名詩人,妳會給他什麼建議(連結式提問)?」女詩人也大方地分享自己的見解。
這樣侃侃而談了半小時後,她告訴Bob:「和你談話真是開心!你真是一位談話高手,讓我不知不覺說了這麼多。」
其實Bob整晚所說的話可能不超過五十個字,他所做的只是鼓勵對方多說話而已。但是,光運用「轉換發語權」這個技巧,就讓彼此的對話過程變得愉快。
如何轉換發語權,告別冷場
● 鎖定目標:挑一個彼此感興趣的問題。例如在喜宴上可以談談彼此認識新人的過程,在研討或發表會上可以談論對方正在做的研究等等。
● 真心稱讚:如果你對對方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可以在問句中加一些真誠的讚美,例如「我有聽過朋友提過你呢!我很好奇當初你怎麼會想要做這個專案?」或是「我讀過你寫的書,我最喜歡第二章談到的貓抓老鼠的例子,我還想知道……」
● 具體肯定:也許你會擔心剛見面就稱讚對方,會不會讓人有假假的感覺?其實,只要你具體地說出喜歡對方的某個優點或做過的某件事,對方通常都會被你的真誠打動。
● 動機式提問:如果你希望對方多說一點,可以用「為什麼」來開頭,因為這通常牽涉到他的行事作風或價值觀核心。一般人如果被「戳」到這個點,往往就能侃侃而談。
● 連結式提問:問句可以串連兩人之間的關係,例如:「我嘗試過要寫作,可是常常半途而廢,你都是怎樣堅持下去的?」或為彼此共同關心的事情創造話題:「結果後來那個案子怎麼樣了?」簡單地說,就是讓對方感覺到:「原來我在乎的事情,你也在乎!」
舉個例子來說,有一次我到南京演講,在歡迎宴(鎖定目標)上遇到一位協助聾啞學校設計電腦程式的工程師,他知道我曾是特殊教育老師,便說:「劉教授,請問在臺灣,妳們怎麼幫聽障學生做聽覺的電腦化管理呢?」我向他坦承自己離開聾校已經超過十年,對於他的問題不是很清楚。但是如果只說到這裡,兩人的交集很可能就此打斷。
我決定試試「發語權轉換」的技巧,於是問他:「聽說你幫這間聾校設計了很棒的程式(真心稱讚、具體肯定),是怎麼辦到的?」他馬上眉飛色舞地向我說明這套系統如何經過千辛萬苦研發出來,足足講了十分鐘。
我又問他:「當時怎麼會想要開發這個系統呢?」(動機式提問)他又滔滔不絕地說了十分鐘。最後我問:「那未來你想要怎麼做呢?」這時他的眼睛更是為之一亮,開心地和我分享,想要把這套系統擴展到社區的健康管理。雖然從頭到尾,我只是負責聆聽,他仍然很滿意那天的「交流」。一直到餐會結束,他都意猶未盡,還熱情地邀我去他的辦公室觀摩目前正在開發的軟體。
有些時候,問問題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求」一個答案,而是「聽見」對方,表達對他的興趣。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分享,樂於說出自己得意或有興趣的事,當對方願意傾聽,就會覺得很開心。
掌握主動權
有些人可能會問:「如果對方說話真的很無聊,引不起興趣怎麼辦?」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要視情況而定。畢竟有些場合你想逃之夭夭卻跑不了,也有些時候是「一開始很無聊,後來越聊越有趣」。如果你覺得這個場面令人緊張,記得掌握「主動」;當你越是畏畏縮縮,對方越想要來關心你,結果就陷入「被動」、「被追問」的狀態。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不妨禮貌地跟對方說聲謝謝,適時結束話題。
但是,也要注意提問後對方的態度。有些人來喝喜酒,就是想默默吃東西,不喜歡有任何交集;或是來到宴席之前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這時你的搭話就會變成一種負擔。因此,使用轉換發語權技巧時,還要搭配「察言觀色」。若是對方的表情或肢體出現退縮,或是一開始就只顧著滑手機,跟你說話時心不在焉,往往透露了「我不想說話」的訊息,這時候就不要再強人所難。
害怕說話冷場嗎?試試「轉換話語權」的技巧吧!
從心開始的幸福迴圈
在說任何話之前,我們都必須體悟到一件事:「每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有價值的。」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不論對方是否與你意見相左,或說了多麼傷人的話,你都能保有基本的尊重。
我曾是特殊教育的第一線老師,教過有聽覺障礙、智力障礙、腦性麻痺、自閉症的學生,以及多重障礙者。這群孩子因為某些身心缺損缺乏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各方面都需要大人的協助。儘管如此,他們仍具有某些發展潛能。和這些孩子相處久了之後,我才明白,有些時候我們只看到表面的障礙,卻忽略了如果我們能夠打開心門,從「心」練習說話,人與...
作者序
語言,是啟動幸福的鑰匙
我在大學教授人際關係與溝通多年,經常輔導大學生處理人際相處或兩性互動的問題,發現改善說話和聽話的方式竟然可以翻轉原本崩壞的關係。有位女學生透過每天說出對男友的感謝,挽回了一段逐漸變淡的感情;有位男學生不懂為什麼女友會提出分手,痛苦不已,上完課才發現,問題出在自己的說話方式容易帶給對方壓力。最後,他和女友坐下來好好溝通,承認自己的錯。雖然兩人並沒有因此復合,但都為彼此祝福,有個美好的結束。
也有學生寫信告訴我:「老師教的傾聽技巧,真的很有用!我分享給我的家教學生媽媽,她說,總算知道為什麼孩子都不想和她說話了,原來她以前都不懂如何傾聽。」這位家長開始願意傾聽孩子的經驗讓我很開心,覺得自己的教學很有意義。
雖然幸福說話術這麼有幫助,但我們的社會似乎不習慣「說好話」,尤其是對身邊親近的人。於是我對自己說:「我想要努力學習幸福說話術,並且讓更多人像我一樣,透過說話得到快樂,減輕痛苦。如果可能的話,我想寫一本幸福說話術,分享給更多的人。」不久,我就接到平安文化總編輯橞甄打來的電話,也有了這本書的誕生。
這本書綜合了我這些年的教學心得撰寫而成。第一章說明語言的力量和幸福說話的「心法」,也就是尊重每一位和我們對話的人。第二章提出十項溝通具體策略,從覺察情緒、對自己好好說話到如何提問,讓對方覺得被重視,懂得用心傾聽等。第三章談到如何透過言語修煉幸福的方法,並且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每一次與所愛的人溝通的機會。
這是我第一次寫書,或許並不完美,但我希望能讓你或你的家人讀了越來越幸福。如果你在實作時遇見什麼問題,歡迎告訴我,我很願意陪你一起找出原因;如果你的改變真的帶來幸福,請一定要告訴我,這是給我最大的鼓勵。分享是最好的學習,你可以把自己的改變與身邊的人分享,影響更多的人!
讓我們一起並肩同行,走在幸福的說話路上。
再次謝謝你閱讀這本書,我愛你,祝福你。
語言,是啟動幸福的鑰匙
我在大學教授人際關係與溝通多年,經常輔導大學生處理人際相處或兩性互動的問題,發現改善說話和聽話的方式竟然可以翻轉原本崩壞的關係。有位女學生透過每天說出對男友的感謝,挽回了一段逐漸變淡的感情;有位男學生不懂為什麼女友會提出分手,痛苦不已,上完課才發現,問題出在自己的說話方式容易帶給對方壓力。最後,他和女友坐下來好好溝通,承認自己的錯。雖然兩人並沒有因此復合,但都為彼此祝福,有個美好的結束。
也有學生寫信告訴我:「老師教的傾聽技巧,真的很有用!我分享給我的家教學生媽媽,她說,...
目錄
第一章 說好話,好幸福
說話是必須持續練習的幸福習慣
說好話,就能成功
我的幸福說話課
從心開始的幸福迴圈
正向語言,帶動正向關係
溝通,解開關係的結
第二章 召喚幸福的說話術
深呼吸,情緒對了再開口
愛自己,請好好和自己說話
問對問題,開啟好話題
傾聽的藝術
用愛心說實話
說出內心的渴望
讚美的智慧
正向支持取代負向批評
善用副語言,說話更動聽
說話的溫度,烘焙出幸福的關係
第三章 用說話修煉幸福
犯錯,是為了成長
以經典為師
把握當下,開口說愛
後記
第一章 說好話,好幸福
說話是必須持續練習的幸福習慣
說好話,就能成功
我的幸福說話課
從心開始的幸福迴圈
正向語言,帶動正向關係
溝通,解開關係的結
第二章 召喚幸福的說話術
深呼吸,情緒對了再開口
愛自己,請好好和自己說話
問對問題,開啟好話題
傾聽的藝術
用愛心說實話
說出內心的渴望
讚美的智慧
正向支持取代負向批評
善用副語言,說話更動聽
說話的溫度,烘焙出幸福的關係
第三章 用說話修煉幸福
犯錯,是為了成長
以經典為師
把握當下,開口說愛
後記
商品資料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6-08-29ISBN/ISSN:978986933135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開數:25 開 (14.8cm × 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