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選擇了一條人跡稀少的路,而後來的一切都截然不同。★ 包羅萬象的台灣教育改革專書,為過去二十年台灣實驗教育的最佳寫照。
★ 系統性介紹台灣二十多個不同形態的實驗教育辦學機構、團體的實作經驗。
★ 涵括最早創校體制外的實驗學校,一直到近年成立的民間組織團體;還有近年在體制內如火如荼的自發性教改運動,和越來越受重視的偏鄉原住民教育議題。台灣的民間實驗教育一路走來孤獨無援、艱辛困頓,卻始終堅定不變。各實驗學校一、二十年的實驗成果,始終是體制內教育的重要領航。從最初政府的反對阻止,到現今政府的向民間求教,不但撼動了台灣百年的傳統教育,連東亞各國也為之驚艷。
本書側重值得與外界分享的各校實作經驗,而不在詳述辦校過程與全貌;書中各學校團體之間,各自秉持的教育理念與實作方式,有同有異,由於有差異懸殊的背景,本書希望自然呈現一個社會結構的多元面貌,在不同層面下的不同思考與不同需求。
二○一四年,立法院通過了「實驗教育三法」,人民終於可以自由辦學。台灣的實驗教育,將從單打獨鬥時代,進入群體合作時代——需要體制內外實驗教育的攜手,需要企業與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全民的投入。台灣是不是可以在危機中再現奇蹟,不能只是觀望和等待,而是,你我立即開始行動!
本書共分五個部分:
(一)實驗教育學校、機構、自學團
(二)偏鄉、原住民、弱勢的實驗教育
(三)體制內的實驗教學法
(四)哲思教育
(五)弱勢課後輔導的民間團體
教育的天空網站:twedusky.com
FB粉絲頁:教育的天空
作者簡介:
果哲
果哲的人生是一場學習之旅,喜歡永遠當一個舉手發問的學生。寫書之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其餘都只是副業。
海外生活十多年後,由於考量孩子的教育問題,於二○○○年返台定居,果哲希望自己的孩子,和台灣其他的孩子一起成長。然而,十多年來,兩個孩子的教育環境不斷地調整,體制內、自學、體制外、國外交換學生,果哲隨著孩子變化的腳步而對教育持續觀察。
果哲出書之前的工作,是照顧自家的孩子;出書之後,希望能開始關心別人家的孩子。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小野(作家)
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林逢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兼教授)
馮朝霖(台灣另類教育學會理事長、政大教育學系教授)
Oscar Brenifier(法國哲學家)
Rainer Kokemohr(德國漢堡大學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此一包羅萬象的台灣教育改革新書,恰可在此時提供關心台灣教育創新的讀者一本具有相當參考價值的文本。
────馮朝霖(台灣另類教育學會理事長、政大教育學系教授)
「實驗」代表求真、求善、求美的旺盛生命力,也是懷抱希望和愛的象徵;教育作為社會革新的基地,不能沒有實驗。近年來,台灣的實驗教育在民間有志人士的辛勤耕耘下,遍地播撒了希望和愛的種籽,終有一天見到百花綻放、綠樹成蔭的教育榮景。
────林逢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兼教授)
謝謝這本書,它鼓舞了我進入了我最熱愛卻又最沒有信心的領域——實驗教育。
────小野(作家)
本書既是過去二十年台灣實驗教育的寫照,更向所有曾經奮力一搏的教育工作者致敬。台灣教育的另一片天空,有著跌跌撞撞後多元奔放的生猛有力風景。 這條不同的路,值得更多人一起走下去。
────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當大眾正在討論更好的教育方式時,這些學校及教學法很值得被描述並提供給大眾參考。這本書可以幫助人們,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先參考其他人已經擁有的辦學經驗,再重建自己的新觀念。
────Rainer Kokemohr(瑞諾.寇可模,德國漢堡大學教授)
國際公認,思考是教育裡的一個重要課題。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將知識填鴨進學生腦袋裡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所謂的傳遞式教學法〕已經過時了。不過,最大的問題在於教育機構和教學社群裡的惰性,這些團體一直以來都抗拒改變。要培養思考能力,當然必須改革心理、行為上的習慣,還需要時間以及能夠接受錯誤。果哲在她書中呈現的就是這種挑戰……希望台灣教育工作者,能藉由閱讀本書再次檢視自己的教學策略。
────Oscar Brenifier(奧斯卡.柏尼菲,法國哲學家)
名人推薦:小野(作家)
何榮幸(《報導者》總編輯)
林逢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兼教授)
馮朝霖(台灣另類教育學會理事長、政大教育學系教授)
Oscar Brenifier(法國哲學家)
Rainer Kokemohr(德國漢堡大學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此一包羅萬象的台灣教育改革新書,恰可在此時提供關心台灣教育創新的讀者一本具有相當參考價值的文本。
────馮朝霖(台灣另類教育學會理事長、政大教育學系教授)
「實驗」代表求真、求善、求美的旺盛生命力,也是懷抱希望和愛的象徵;教育作為社會革新的基地,不能沒有實驗。...
章節試閱
〈新北種籽小學:資深教師團治校的實驗小學〉(摘文)
種籽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自由選擇自己想上的課,必修課只有國語課、數學課、一週一次的生活討論課和六年級的畢業製作,其餘都是選修課和社團。學校教孩子如何做課程規劃,並建議孩子和家長一起討論。
單車教練永綸(Alan)的單車課,在種籽已經開了十多年,一週一次用兩堂課的時間,帶高年級的孩子去騎山路。「我平時就是看一下孩子的姿勢,」Alan很重視正確的運動觀念,「調整一下他們使力的方式。」遇到下雨天,就會在學校教孩子維修自行車,或教一些單車的機械原理,「我講解一些基本力學,身體的操控,比如說什麼姿勢最省力,是什麼原因;怎麼樣使力才不會造成運動傷害等等。」
每年的畢業挑戰,可以選騎單車或是登大山,如果那年投票結果是騎單車,四天三夜縱走花東公路,也就由Alan負責訓練。「騎公路很輕鬆啦!」Alan估計準備半年就可以培訓了,「平時我們在山區練習,相對困難得多了。」
除了單車社,種籽開過的社團真不少,還有許多是由家長開的社團:亂玩社、小農夫社、電影社、台語歌社、烹飪課、圖書世界和說故事時間等等。阿正開了一年的「造窯課」,為種籽留下了一個麵包窯,成為種籽特殊的景致。「麵包窯是由小孩做,大人輔導,每週一次,做了一年,整個學校都參與了。」阿正忙著跟輪流爬到背上的孩子玩過肩摔,「蓋窯的材料,有的上山找;有的花錢買;有的回收後再利用。」
讓孩子自由選課,對老師確實是個挑戰,也因此老師必須一直保持全力以赴的意志。種籽現任總顧問、政大教育系鄭同僚副教授認為,「老師需要將課程開得有趣、有意義,才能經得起選修門檻的考驗。吸引學生來修課,贏得孩子和家長的口碑,永遠是當老師向上的重要動力。」
小標:「空堂」課,讓孩子學到更多
大人習慣把孩子從小到大的每個空檔,都用上課安排得滿滿的,對於孩子可以擁有自己的空閒時間,通常會有不同程度的焦慮不安,倘若孩子有一堂課「無所事事」,像是大人的錯誤與失職。
種籽的孩子,在自己的空堂時間,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或者不想做什麼,大人不會自責,不會擔憂。空堂讓人恢復了自然呼吸,這種安詳的生活態度不但在種籽出現,並一直成功地進行著。種籽畢業生家長余庭妤說,「大人不會敲著一定節奏的鼓聲讓孩子齊步前進,尊重孩子的個別發展勝於一切,這也就是當年我們選擇種籽的最大原因。」
以阡媽媽講起孩子的空堂課:「六年級時,有畢業製作的目標,所以她會利用空堂,先約好和老師談自己的畢製。有時在生活中與同儕之間遇到難題,也會找導師談談,也和同學聊天,交流彼此的家庭以及對事情的看法;或一起解決問題、或在圖書館看書、有時想一個人獨處,不受干擾。」以阡甚至還利用空堂,學會了打桌球和跳舞。以阡媽媽說:「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師長為孩子精心安排規劃的空白時段,竟是豐富孩子生命的時段。」
小標:自己的導師自己選
種籽的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導師,每個孩子依序寫出自己選擇導師的四個志願,「孩子選擇導師,各種情況都有,」宜珮老師笑著說,「有從一而終的,有周遊列國的,還有團體行動的。」經教師團討論後,依孩子的性向需求,再做些調整。所以,同一個導師班上的孩子是混齡的,一到上課時間,孩子們就分頭進各自的課堂教室;同時兼具選課的自由,又保留了導師班的安全港口。
國生班的孩子,利用空堂合力做了一個郵箱,並製作郵票,最後還成立了郵局。國生最初的動機,是希望藉著寄信,來傳遞彼此的關懷。「我們全班有十二人」,全班總動員,一同參與這個班級活動,國生說:「有人專門幫我一起製作郵票;有人專門中午擺攤;有人另外負責週五蓋郵戳;有人負責送信;有人負責賣飛翔郵票;有人當會計—— 每個人的工作是依照自己的喜好。」目前已經出過的郵票圖案,有全體老師、校徽、種籽日的食物、畢業生、運動會項目、校外教學紀念事件等。正在發行的,是種籽校園常見的五種蛙類,「最初的想法是藉由一項工作,讓我們班上孩子的特性得以發揮。我們像是一起經營一種共同事業,其實也是一種靠近彼此的方式。」
這樣混齡的導師班,是種籽重要的基石,導師對孩子的生活教育擔負起重責。「孩子需要導師陪伴他長大,」瑋寧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必須做許多的抉擇;孩子在抉擇時,需要有人在旁邊和他進行合適的對話」。
導師是一座溝通的橋梁,他們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並與孩子充分的互動。孩子在「種籽法庭」接受判決之後,導師將接續對話與引導的工作。學科老師會把孩子的學習狀況詳細地和導師討論,導師也同時和家長保持充分與良好的交流。
小標:躲在「祕密基地」吃著媽媽現煮的午餐
十二點整的鐘聲響過了,大家開始拿著自己的便當,到廚房去打飯。
「哇!今天的排骨蘿蔔湯,太讚了啦!我可以喝三碗嗎?」種籽的午餐,真是特別美味,因為學校的午餐都是由媽媽爸爸們輪流到學校替孩子們煮出來的!「嗯,咖哩雞好好吃,我還要再吃一碗。」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也能吃到這樣的午餐,家長就必須一個學期排定一日,輪流到學校來煮飯。當然,也可以選擇每天自己帶便當。
最初,因為有媽媽希望孩子能吃到現煮的飯菜,於是逐漸形成了這樣的傳統。由於一學期才輪一次,所以家長盡顯手藝,這裡的孩子可真有口福啊。
孩子們等到自己想吃飯時,才進廚房打菜,「我們不能收得太早,因為孩子們想吃飯的時間不一定,」亦樂媽媽說。如果超過中午一點,上課時間到了,還沒去吃怎麼辦?「那就要碰運氣囉,」亦樂媽媽手一攤,「如果沒剩的飯菜,就只能說抱歉了。」
種籽沒有整齊劃一的用餐時間、沒有禁語,老師不會要求孩子盯著時鐘把飯吃完;不為了方便大人而集體管理,也不搬古訓,連餐桌都不用。每個人可以有自己感覺飢餓的時間,自己走進廚房打飯吃。吃飯可以是一件沒有壓力、很輕鬆的事。
吃午飯是一個令人震撼的場景!到處都有人捧著碗吃飯:圖書館前走廊的「老人街」,老藤椅、舊沙發坐滿了聊天的師生,連桂花樹上也夾著幾個在吃便當的孩子。
「祕密基地」,當然也是一個享受午餐的好地方。種籽開放孩子申請自己的「祕密基地」,屬於私人領域,「外人」進入需要經過「基地」申請人同意。其實「基地」的申請,只需要用一張A4的紙,說明哪些是共同申請人,把基地的地點畫出來,領域範圍標清楚,不是學校規定的公共領域、不破壞自然生態,再經過老師同意,張貼在「基地布告欄」上,算是完成了公告,就可以擁有一學期的私人基地了。
小標:種籽法庭,生活教育的重要課程
今天中午,種籽的「法官團」要審理一個案件:阿吉把水龍頭開著不關,讓水流個不停。
「如果阿吉確實是像他所說的那樣,因為水龍頭有點故障不容易開,而他為了後面的孩子也可以用水,所以就乾脆讓它開著流」,在這個假設前提之下,大家開始推理分析,討論可能性,有人開始舉證推翻,阿全說:「但是水龍頭是不容易關,不是不能開呀。」「可是開的時候也有一點卡卡的,」家榮舉手發言。
不帶情緒成見,就事論事;大人和孩子,平等而認真的輪流發言,刨根究柢。過程中,沒有上對下的權威,只有依循已經養成的習慣,就是互相尊重,遵守發言規則,大家各自表達意見。
「生活討論課」是種籽的必修課,一週一堂,所有孩子聚在一起討論全校的事,有報告事項、心情時間、提案討論。提案討論可以是新訂校規或是修改舊規,比如新鞦韆的使用規則、在交通車上可不可以播放影片等等。由六年級的學生組成主席團,分擔主持、報告、記錄、搬椅子、管秩序等工作。如果說生活討論課像是在立法,那麼,若是有人違反大家制定的規則時,就會被告到種籽法庭這個司法單位。
中午十二點到一點的午餐時間,也同時是「法庭」的進行時間,所以小法官們都捧著便當盒,一邊吃一邊談。討論的過程,專注卻不嚴厲,認真但不緊繃。生活中,有嬉笑歡樂的時候,也有認真思考的時候。
經過討論後,法官對於可能產生這種行為的假設與研判,心中已經有譜。那麼,對於這樣的行為,應該做什麼判決呢?負責本案的法官徵求大家意見。
李維舉手說:「我可以計算出來,大概浪費了多少水,阿吉應該付多少水費。」安安舉手提了一個點子:「我建議,請他上水利局的網站,自己選一篇文章閱讀,然後寫一份心得報告交出來!」大家頻頻點頭同意。
法官團的學生,是由全校投票選出。每天的法官團由六、七位同學組成,一週五天,由不同的學生輪流,每天也輪兩位不同的老師,協助當日的法庭進行。前半場,先進行法官團的內部會議。如果有收到提告的狀子,當日要審理的案件,會先在內部會議討論,指導法庭的輪值老師,會協助提出各種可能性,讓法官們有更多思考及面對處理的準備。後半場,開庭審理,並開放旁聽席,全校師生都可以自由進場旁聽。
有的狀子是學生告老師,也有老師告學生的狀子,統統一視同仁,人權平等。
有的時候,低年級的孩子要告高年級的孩子,或是比較內向的孩子提告,通常導師會坐在他的旁邊陪伴他,協助他陳述事情經過。弱勢者被保護並鼓勵發聲,學習嘗試勇敢面對強勢,爭取公平正義。經常要審理的案子,大都是生活裡的一些相處摩擦,「男生的方式,通常都比較直接,就是會你一拳我一腳的,」宜珮是資深的諮商老師,也擔任過早期校長,「女生就常常會夥同大家一起討厭、排擠某人。」而以種籽的標準,「這就已經接近霸凌了」!
種籽沒有霸凌的問題,「種籽重視人與人互動之間的學習,並不是因為種籽有法庭,而是在可能發生問題的跡象之初,老師就已經開始積極進行對談與處理,」瑋寧說:「如果單單模仿種籽法庭的操作形式,而不了解內涵,恐怕會徒勞而無益。」種籽小學對於人我之間的教學規劃縝密細緻,並環環相扣,最後在法庭這樣的場域中,綜合呈現出來。
由於種籽有空堂的設計,所以導師平時有足夠的時間,和孩子做充分的個別溝通。若是整日埋首於批作業、改考卷、趕進度、處理行政的老師,對於學生性格養成、生活行為與人際的問題,恐怕通常就沒有餘力了。為什麼法庭不厭其煩地去問告訴人或被告各種狀況?「『真實』很重要,是一個變動的狀態,不同角度會看見不一樣的真實,」將新任校長的婉如老師說:「『真實』是永遠需要練習去靠近;靠近需要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對話。」
無論是混齡導師班、空堂、各種活動、畢業挑戰或是校外教學,這裡的孩子有更多機會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從小就開始在碰撞中學習拿捏分寸。進入國中後的種籽畢業生光瑋認為,「和別的學校不同之處是,種籽畢業的孩子,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這樣的教育成果,是教師們多年來不離不棄、細心耐性的陪著孩子們,走上正確的路。
小標:集體領導的教師團治校
種籽教師團的穩定度,在體制外實驗教育的學校中十分少見。大部分的老師,在種籽都已經任教十幾二十年。
「一旦進入種籽這個工作環境之後,就不會想要離開,」前任校長瑋寧說出自己的感受,「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團隊。在這裡工作,你不會被拋棄,你會被視為一個完整的人,大家會彼此互補互助,協助對方成長;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才會是個好老師。」所以,在這個與人為善的環境裡,老師也同步成長學習,並且也是收穫最多的人。
一九九四年,種籽由一群關心教育的家長興學,當時的家長在創辦人李雅卿女士的號召下,在新店燕子湖畔創校,當時的校名是「毛毛蟲學苑」。一九九五年遷至烏來鄉信賢國小的現址 ,並且更名為「種籽親子實驗學苑」。依據台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一九九四至二○○三年計畫主持人,是台大數學系黃武雄教授。二○○三年至今,計畫主持人交棒給政大教育系鄭同僚教授。
二○○四年種籽申請成為台北縣第一所政府委託民間辦理的小學,同時也正名為「台北縣政府委託民間辦理信賢種籽親子實驗國民小學」,簡稱「種籽實小」。從此以後,實行教師團辦校至今。雖然稱作公辦民營,但是縣政府並沒有撥款輔助學校經營。
種籽小學,不是由一人領導;教師團治校,可以相互取長補短,集合眾人之智慧與經驗,而不必受制於領導者的個人局限。但是,要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並長久配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校長經由董事會遴選,基本上由教師團輪流擔任,平均三年一任。學校教師之間合作無間,互相補位,共同分擔學校工作。學校的大小事,也是由校長在校務會議中提出討論,大家表決通過後才能執行。
那麼,除了接待外賓、對內聯繫之外,校長感到最憂煩的是些什麼問題呢?「我經常在想種籽的未來,」瑋寧思索著,「在目前教育的演變、法律的變更、少子化這些問題下,種籽該如何運作下去?」這些是對於外在變遷的思考。對學校內部則是:「種籽是不是一直走在自己堅持的路上?如何親師共學?親師懇談會如何和家長溝通?如何把家長的力量拉進來?」
老師AB嶠加入種籽時,他的「梅林」是宜珮老師。「『梅林』是從亞瑟王的傳說來的,梅林教會亞瑟王如何思考、解決問題,具備各種不同的能力。」種籽對於新進老師的培訓,教師團會共推一位資深老師當「梅林」,建議與陪伴新老師處理各種問題。
教師團有異動,請長假或離職,教室團就開始重新「走位」。走位的意思類似補位,依照教師的特質、個性與當時狀態,進行分工調整。二○一五年暑假的颱風蘇迪勒重創烏來山區,道路中斷,種籽被迫遷校一年。這一年中老師之間的完美默契,純熟的互相補位,讓流浪中的校長瑋寧深深地感慨,「從颱風遷校的這一年可看出來,這所學校老師之間的自動補位,真的逐漸成熟了」。
教師會議固定每週開一次,前半場有一位家長代表參加開會,關於學校行政事務的討論,家長代表可以方便向家長會轉達。後半場「會小孩」時間,則僅由老師參與討論,對於個別小孩的特殊狀況,集思廣益,提出意見與看法。除了教師會議,另外還有教學會議,安排討論下學期要開的課程,以及每週一次的數學科小組會議,和兩週一次的語文科小組會議。
一個學校的教師團隊的實力,通常決定這個學校的教育執行力,因為,老師是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近二十年來,種籽集合教師群的經驗智慧與努力,累積傳承,經過不斷地縝密交織,才成為牢不可破的種籽教師團隊。
種籽踏實辦學二十三年來,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出了台灣本土教育實驗的路徑。然而,當實驗教育漸漸直接影響台灣教育環境;當這些衝在前鋒的教育場域正在提供台灣滋養、靈感和可能性;當樹漸漸成林,種籽卻依然要為了未定的校地煩惱著,沒有辦法獲得穩定的辦學空間和支援。
〈新北種籽小學:資深教師團治校的實驗小學〉(摘文)
種籽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自由選擇自己想上的課,必修課只有國語課、數學課、一週一次的生活討論課和六年級的畢業製作,其餘都是選修課和社團。學校教孩子如何做課程規劃,並建議孩子和家長一起討論。
單車教練永綸(Alan)的單車課,在種籽已經開了十多年,一週一次用兩堂課的時間,帶高年級的孩子去騎山路。「我平時就是看一下孩子的姿勢,」Alan很重視正確的運動觀念,「調整一下他們使力的方式。」遇到下雨天,就會在學校教孩子維修自行車,或教一些單車的機械原理,「我...
作者序
前言
台灣是一個島國,年年面對颱風狂襲、地震威脅,每每處理天災過後人的死傷與滿目瘡痍,人們必須連心合力,重整破碎的家園,先想辦法把日子繼續過下去,再想辦法把日子過好。樂天知命的台灣人,在永遠的瞬變憂患中,培養出一種堪忍的韌性,以至於在台灣所發生的各種奇蹟,其實,是一種「台灣本色」。
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在五十年的日本政府統治時代,國民教育在台灣各地普及化,建立了與日本國內普魯士教育相仿的學校制度,台灣學生穿上制服、揹著書包走進學校。國民政府遷台,一九四五至一九八七年間,進入了四十二年的戒嚴時期;其中一九六九至一九八七年實施近二十年的髮禁;又從一九五三年,中學以上增加軍訓課,至二○一六年為止。教官進駐校園長達五十三年,軍事化管理的教育方式與思想在各級學校教育中深根固蒂。
一九八七年解嚴之後,台灣開始走上民主社會的政黨輪替時代。直到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民間團體首次發動四一○教育改革大遊行,人民企圖從長年的政治控制中掙脫,回歸到教育本質。台灣的教育改革從四一○之後分成兩路:體制內的教改紛紛擾擾,體制外的民間教改默默進行。
小標:台灣民間實驗教育的一條坎坷路
曾有三位實驗教育校長因辦學而被提起公訴,台灣早期政府對最初的民間教改團體辦學,有時以斷水、斷電、控告的方式進行干涉阻撓。然而,民間實驗教育的先驅們,卻一個接著一個、無懼無畏地堅持在深山荒野辦起自己期待中的理想教育,也在各自不同的期待與闡釋中,嘗試找出教育理念的交集。
經過體制外團體多年不斷地努力爭取,一九九九年政府制定《教育基本法》,非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在家自學)有了法律依據;二○一四年十一月,立法院通過了「實驗教育三法」,人民終於可以自由辦學了。
二十多年後,二○一六年五月,台灣國民教育署黃署長在第二屆「台灣實驗教育論壇」,表達了對實驗教育的敬意,「我們說藏富於民,民間的能量比公家更大,我們想得到的,民間都想得到,我們做得到的,民間比我們先做了。我們從民間擷取非常多的經驗,理想也好,幫助也好,可以引為借鏡的也好,我們也一直調整策略,修正作為。」政治大學的國際會議廳坐滿了關心民間實驗教育的人,廳外的天空陰沉微雨,「你們走在我們前面,我們在你們既有的成就之上,也就是說,我們站在你們的肩膀上,看得更高,看得更遠」。
台灣的民間實驗教育一路走來孤獨無援、艱辛困頓,卻始終堅定不變;二○○五年,政大馮朝霖教授組織的另類教育學會,教授們陪伴了這些另類教育的成長。各實驗學校一、二十年的實驗成果,始終是體制內教育的重要領航。從最初政府的反對阻止,到現今政府的向民間求教,二十多年來被貼上小眾貴族教育標籤的民間實驗學校,不但撼動了台灣百年的傳統教育,連東亞各國也為之驚艷。
然而,民間實驗學校依然二十年如一日地憂愁著自家的柴米油鹽,有的因辦教育傾家蕩產而關校,多半仍在勒緊褲帶苦撐;宜蘭的清水小校,第一年辦學教師團全部沒有薪水,至今教師仍在領半薪以維繫學校的經營。相較之下,英美政府協助民間辦學的立法靈活性與主動輔助,令人望而興嘆。
小標:實驗教育從體制外走進體制內
民間的實驗教育學校,經過十多年少數媒體雜誌的不斷報導,醞釀著無法估計的影響力。近三、四年,再也等不及的體制內教育工作者,亦紛紛站出來,開始走上心中理想教育的實踐之路。
對台灣民間實驗教育影響最大的兩本書,一本是戒嚴時期由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翻譯的英國《夏山學校》(後由遠流出版);另一本是二○一二年由《親子天下》翻譯的日本《學習的革命》。
英國的夏山學校成為最初台灣實驗教育學校的模仿對象,在台灣的保守環境下,是大破大立的教育革命模式,其中對於民主自由的追求,形成日後逐漸擴散的影響。日本佐藤學的《學習的革命》出版之後,成為台灣一些體制內想要改革的教師的浮木,由於東亞國家的教育體制相仿,因此在日本的教室改革模式取得成功後,在台灣立刻風起雲湧的仿效,在難以動彈的體制內教學現場,首度引入活水。
民間的實驗教育現場從體制外走進體制內,從下而上的體制內從兩個方面進行:進行實驗教育的學校,以及進行實驗教學法的教師。
最容易開始著手進行全面改革的體制內學校,竟是政府鞭長莫及的偏鄉學校。由於是資源弱勢又不被期待,學校在存廢之間掙扎求生,因此反而擁有最大的彈性空間,也成為試辦實驗教育學校最有利的條件(請參考討論二)。這些面對生存問題的偏鄉學校,因政府的放手,而必須各自經營出特色成果吸引就讀學生。其中陳清圳校長獨排眾議,堅持找回教育的核心價值,長年獨力經營的華南和樟湖二校,成為台灣偏鄉學校轉型實驗教育學校的成功典範;同時,偏鄉原住民族學校伍麗華校長,也在泰武和地磨兒二校,成功地走出原住民自己的教育模式;而政大教育系鄭同僚教授「偏鄉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計畫中的五所學校,更改變了偏鄉小校的命運,以及教學模式與體質,為偏鄉小校注入強心劑。
體制內學校的教師,雖然無法改變整個學校的傳統體制,卻可以改變經營自己的教室。於是,除了各地興起的日本佐藤學「學習共同體」,以及幾位明星老師的全力推動,全台灣各地都有教師開始在自己的班級教室中做改革。
其中,更有由教師主動向學校爭取開辦實驗班,出現非由學校主導的實驗班:有台北市中山女高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實驗班」,推動自創的學思達教學法,和台北市南港高中林靜君老師的「國際人文實驗班」,側重培養哲學思考能力。而最早帶動教師改變教學法的佐藤學「學習共同體」,則除了努力在各學校內推動教師課堂改革之外,有些由校長發動的全校改革,也成為體制內學校的實驗教育中,依循國外實驗教育而進行學校改革的例子。
小標:教育需要全國攜手合作
台灣學術界走入實驗教育現場,由一些教授展開行動,台大數學系的黃武雄教授、史英教授及師大陳柏璋教授參與全人和森小,國北師的楊文貴教授在宜蘭人文國中小推動適性教育,輔大哲學系楊茂秀教授創辦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大學校長李家同的博幼基金會照顧弱勢生課後輔導,政大教育學系馮朝霖教授的「另類教育學會」陪伴支持實驗教育學校,東華大學顧瑜君教授的五味屋照顧弱勢生,政大教育系鄭同僚教授的「偏鄉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計畫改變偏鄉學校命運,以及哲學界的一些大學教授也開始進入高中推展哲學教育。而一批大學教授參與教育現場,最早是由鴻海集團的永齡基金會所帶動,許多的大學教授因此開始進行偏鄉教育的實作與研究,第二波的一批教授參與實驗教學法,則是近三、四年興起的「學習共同體」。台灣逐漸出現更多的熱血教授,不畏辛勞,願意進入教育現場,和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並肩努力。
另外,教育學術研究工作的進行,像是專長於國際比較教育學的師大楊深坑教授,繼國際比較教育的大型研究計畫——各國的《教育制度中的社會正義與適性發展之比較研究》完成之後,又帶領民間組織「台灣教育哲學學會」,繼續規劃為期三年的「台灣教育研究」。台灣學術研究的水平,如師大林玉体教授在《台灣教育史》中所言:「可以躋身於寰宇而毫不遜色」,林玉体教授更認為,「且以台灣作為研究素材,正是台灣學術界責無旁貸的重任。」教育界唯一一位國家終身講座教授楊深坑所主持的「台灣教育研究」,正適時地回應了大家對學術界的期待。
學術研究若奠基在現場實作的經驗累積上,就能與教育現場實際連結;而現場實作透過學術研究的資料彙整與分析,就能借力看清自己的位置、盲點與行徑方向。當台灣的學術界與教育現場結合之後,就能開始彼此了解,互相擷取所長。而許多參與教育現場的教授,都是抱持著謙卑自省的態度,向現場一線教師學習,表現出重要的身教示範。
當更多的學術界願意進入體制內外的教育現場進行合作,而補教界願意開放公益版的教學錄影幫助偏鄉(請參考討論二),台灣企業界願意注入資金在鼓勵民間發展創新教育,跨界有志之士也願意出一分力氣,人民願意放下成見一起攜手努力的時候—— 台灣下一代教育的支撐網絡才能建立起來,才能守護台灣下一代的幼苗健康地成長,守護台灣的未來走向光明。
以教育立國的芬蘭,從土地貧瘠、自然條件惡劣的情況下翻身,全國支持理念教育,擁有高素質的教師,成為世界矚目,爭相拜訪的國家。二○一六年,英國政府宣布一半的小學要學習東方的數學課程,以西方世界為中心的教育觀點,開始看見變化,也看見西方國家對於本國教育的憂心與急迫。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所帶給人類對於無法預測未來的焦慮,無論東西方國家,無不憂心忡忡地紛紛從教育下手,準備謹慎應戰。過去沒有捐款習慣的中國,近來各大型企業也紛紛捐獻鉅款在教育事業上。
台灣教育此時的艱巨非其他國家所能比擬,處在社會對立撕裂的不安定狀態下,毒梟、詐騙集團、幫派等等各種黑暗勢力又環伺在側不曾鬆手,台灣需要更多人伸出雙手捍衛我們的下一代。「培養一個孩子,需要用全村莊的力量」,台灣下一代的教育,需要用全台灣人民的力量去支持。沒有永恆的政治勢力,而人民才是永恆的,百年大計的教育,是每一代人民不能推卸的責任。
台灣的實驗教育,將從單打獨鬥時代,進入群體合作時代——需要體制內外實驗教育的攜手,需要企業與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全民的投入。台灣是不是可以在危機中再現奇蹟,不能只是觀望和等待,而是,你我立即開始行動!
前言
台灣是一個島國,年年面對颱風狂襲、地震威脅,每每處理天災過後人的死傷與滿目瘡痍,人們必須連心合力,重整破碎的家園,先想辦法把日子繼續過下去,再想辦法把日子過好。樂天知命的台灣人,在永遠的瞬變憂患中,培養出一種堪忍的韌性,以至於在台灣所發生的各種奇蹟,其實,是一種「台灣本色」。
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在五十年的日本政府統治時代,國民教育在台灣各地普及化,建立了與日本國內普魯士教育相仿的學校制度,台灣學生穿上制服、揹著書包走進學校。國民政府遷台,一九四五至一九八七年間,進入了四十二年的戒嚴時期...
目錄
推薦序 台灣教育的藍天 馮朝霖
推薦文
前言 台灣,從教育救起
第一部 實驗教育學校、機構、自學團
新北種籽小學(私立):資深教師團治校的實驗小學
台北市開平餐飲學校(私立):千人大校教改成功的典範
彰化苗圃蒙特梭利中小學(機構式自學團體):主張「自學能力」與「混齡教學」的本土化蒙氏教育
台北市立麗山高中(公立):自立自強的科學實驗高中
台中道禾耕讀村(私立):現代書院式人文生態耕讀村落
宜蘭清水小校(國高中自學團):資深教師團治校的國高中自學團
新北市六年制學程(國高中自學團):網路自主學習和伊立奇非學校化教育
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全國第一所由政府支持的實驗教育機構
附錄:在英國夏山學校中的「愛」與「民主」之下誕生的森林小學與全人中學
討論一
第二部 偏鄉、原住民、弱勢的實驗教育
台東的偏鄉原住民族國小(公立):讓文化再生、讓天賦發光
屏東縣泰武國小、地磨兒國小(公立): 原住民族學校的民族教育先鋒
雲林縣華南國小、樟湖生態中小學(公立): 體制內的實驗教育,扭轉偏鄉的廢校命運
台北市蘭州國中(公立): 一所讓弱勢家庭得到依怙的國中
品格英語學院(私立):台灣企業家投身教育事業
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深耕計畫(公益):灌溉閱讀的種籽在荒地上
科學小菁英(公益):數學補教天王回饋社會的公益志業
「球學」:從哈佛返台的體壇拓荒者
討論二
第三部 體制內的實驗教學法
學習共同體:教室裡的寧靜革命
翻轉教室:上課前先看教學影片再進課堂
學思達:公立高中老師的教學法從台灣走向東亞各國
M A P S:有效教學法與成就他人
討論三
第四部 哲思教育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台灣兒童哲學的發源地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由說故事訓練孩子的思考力
樂觀書院青少年哲學俱樂部:台灣國中學生的哲學課
Café Philo哲學星期五:點燃台灣民間哲學團體的第一把火
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首先進入台灣公立高中的哲學課
討論四
第五部 弱勢課後輔導的民間團體
台東孩子的書屋:子自教、食自耕、衣自織、屋自建、政自理的「造鎮計畫」
博幼基金會:進行教育濟貧的社會輔助
永齡希望小學: 大學人力資源進入偏鄉教育
花蓮五味屋:教育的自然農法
討論五
後記:向所有曾經奮力一搏的教育工作者致
推薦序 台灣教育的藍天 馮朝霖
推薦文
前言 台灣,從教育救起
第一部 實驗教育學校、機構、自學團
新北種籽小學(私立):資深教師團治校的實驗小學
台北市開平餐飲學校(私立):千人大校教改成功的典範
彰化苗圃蒙特梭利中小學(機構式自學團體):主張「自學能力」與「混齡教學」的本土化蒙氏教育
台北市立麗山高中(公立):自立自強的科學實驗高中
台中道禾耕讀村(私立):現代書院式人文生態耕讀村落
宜蘭清水小校(國高中自學團):資深教師團治校的國高中自學團
新北市六年制學程(國高中自學團):網路自主學習和...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08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