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空間,就是人體的投影;家的狀態,就是人生的縮影
人要改造的是降低影響生活品質的壞習慣,而房子要改造的則是其安全、舒適、機能性創造與全家人的生活同步成長的新家感!
一次到位的家改造,免除再一次的惱人大翻修
許多人的住家空間已經被雜物綁架,在台北市每坪動輒五十萬以上的住宅區,有多少的家庭花錢讓雜物住的面積甚至近千萬元?
☆家的空間,就是人體的投影;家的狀態,就是人生的縮影。
事實上,住家空間與家人的生心理健康息息相關,如果長期居住下來,發現各種病痛或情緒容易起伏,審視一下居住環境,是否發現家具多到淹沒地板、許多角落堆積陳年舊物未清理?或是因為使用不當或沒有定期保養檢修,牆壁及天花板出現了漏水、壁癌、龜裂?
當發現這些問題時,你是選擇抱怨房子太小準備換屋、還是找設計師重新裝潢增加收納空間?但是空間設計得再棒,如果不調整自己使用空間的習慣,生活品質也只能提昇一半、甚至在入住一兩年後,又回復到以往的品質。
其實,你有更簡單、更安全、更健康的選擇:從人的改造開始,走向家空間的改造!
☆培養「斷捨離」的習慣→培養「簡單生活」的習慣→以新建立的習慣原則為基礎、改造或設計住家→新習慣+新住家
把住家空間的主控權拿回自己手中,要設計改造住家之前,請先改造人。改掉令你不安、不滿意的生活習慣,讓自己享有比以往更好的生活品質。屋主必須瞭解,改造空間,交給室內設計師,但是改造人,就要靠自己了!
人要改造的是降低影響生活品質的壞習慣,而房子要改造的則是其安全、舒適、機能性等。
☆人的改造=斷捨離+簡單自在生活
☆空間改造=安全(結構、防水、防災)+綠色+通用設計+美學風格
一般家庭一輩子平均翻修自宅約一到二次,可說是機會難得。建議趁著房子計畫改造的前半年,檢視對居家生活品質感到不滿的部分,評估透過新習慣來改變。完工後,帶著好習慣入住,建構理想生活模式。
本書透過「空間整理的九宮格記錄表」、「全景圖整理法」等實用工具,幫助屋主瞭解自己對「家」的想像及真實需求,並從改造自己做起,建立美好生活品質所需的生活模式;接著以「安全、綠色、通用設計檢查表」,為房屋進行總體檢,具體化理想的家;最後,為自己及家人建構出一輩子的「理想的居住者與住宅時間軸」,隨時提醒自己隨著家人的成長與房子的折舊,所需進行的各項保養檢修及設備更新。
改造老屋伴隨著改善生活的機會。美好的生活,屋主佔有一半的責任,設計師及工程施工只能幫你做到居住的安全與機能性,完工之後,要靠自己的努力與維持,才能創造舒適的生活品質。
作者簡介:
林黛羚
綽號阿羚,豐原人,東海景觀系畢。友善生活記錄者,記錄人與生活空間的關係,並以樂齡、綠色生活、回歸簡單本質及安全第一等做為講座主題。
目前接受住宅規劃設計與諮詢、高齡無障礙住家改造、形塑簡單生活之規劃、室內空氣品質檢測等委託。
至今記錄有《想住一輩子的家》、《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會說故事的空間:好感辦公室》、《老屋綠改造》等書。
臉書粉絲團:「林黛羚」
部落格:「好宅好人好生活」
臉書社團:「從斷捨離開始,打造我的新家感!」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徹底擺脫被雜物綁架的人生!
朋友A每次朋友到訪前,必定至少花上半天灑掃整理二房一廳空間,如果是臨時邀約拜訪,一定直接讓吃閉門羹;朋友B三房二廳宅住了五年有,最近驚覺客廳臥室東西堆積到了地板、直覺認為儲藏空間不足打算找設計師談談;聰明如朋友C,家中一室完全充作雜物空間,但日昨猛然發現雜物多到淹腳目、房間門根本無法打開!
這些朋友最後都會推到類似結論:這大樓或公寓的格局規劃太差、設計師原本設計的空間動線及儲物櫃根本考慮不周,結論是,我們需要更大坪數的房子!
但是本書提出了一個更有效率、更經濟且更全面的作法,而這個作法背後其實是點出了許多人都不願正視或甚至渺視的事實:首先需要清理的,是家人的內在,內在改造轉化後,外在空間的改造才能真的一勞永逸。
這是一本從個人出發的斷捨離,透過作者幾年來與多位屋主互動研究出來的實用表單如「九宮格記錄法」、「全景圖整理法」、「一日生活時間軸記錄法」、「安全、綠色、通用設計檢察表」等,幫助讀者/屋主重新覺察家人與房子的互動,瞭解自己對「家」的想像及真實需求。那麼下一步接著和設計師洽談時,才不會落入傳統的以設計師為導向的單線溝通,而能共同產出最適合家人長期使用的住居空間。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徹底擺脫被雜物綁架的人生!
朋友A每次朋友到訪前,必定至少花上半天灑掃整理二房一廳空間,如果是臨時邀約拜訪,一定直接讓吃閉門羹;朋友B三房二廳宅住了五年有,最近驚覺客廳臥室東西堆積到了地板、直覺認為儲藏空間不足打算找設計師談談;聰明如朋友C,家中一室完全充作雜物空間,但日昨猛然發現雜物多到淹腳目、房間門根本無法打開!
這些朋友最後都會推到類似結論:這大樓或公寓的格局規劃太差、設計師原本設計的空間動線及儲物櫃根本考慮不周,結論是,我們需要更大坪數的房子!
但是本書提出了一個更有效...
章節試閱
◎要改造空間、先改造自己,「全景圖」整理法
我接受「整理督促」的委託,主要是當事人覺得想要改變、卻無法只靠自己的時候。再強調一次,當事人自己有想要改變的動機,整個委託案才有辦法執行,如果當事人自己都沒有動力,外人再怎麼督促都是白費心思。
這是非常神奇的工作,我本來也沒有料到自己有這樣的「功能」,我不是什麼整理收納專家、自己也沒被雜物困住過。
去年,我接受老屋改造的諮詢,來到台中逢甲大學旁的一棟電梯大樓內,為一戶小家庭評估屋況。一進入屋內發現地板跟家具都堆滿散落玩具及生活用品,能夠行走的寬度約三十公分寬。「不好意思我家有點亂,但我很喜歡妳的書、書裡的住家看起來都好舒服,我希望我家也能夠改造成那樣,而且要有很多櫃子才有辦法收納。」年約三十五歲的女主人小君,手中抱著小嬰孩,指甲上貼著亮麗的土耳其底色的卡通圖樣鑽石,把我的目光引了過去……小君說,她希望透過改造,讓家裡也可以美美的。
有一些讀者被美美的畫面吸引的同時,並沒有去瞭解那些住家背後的生活方式、屋主對家的營造所付出的心血,便很容易以為這是可以靠著設計師就輕鬆達成的,並且希望複製變成「那樣」,殊不知這需要長時間的習慣與生活養成。
「那,你們願意先改變嗎?」我問。
「咦?我們也要改變嗎?」她反問。似乎覺得只要有設計師,把事情交給專業就可以了。
我建議她先去接觸一些斷捨離等相關資料,「不是找收納的資料喔,而是斷捨離,網路上的資料很多,建議妳跟先生一起先捨棄多餘用品、並暫時停止新的物品進到家裡來。」我強調她必須跟另外一半同時進行,單打獨鬥通常只能落寞收尾。
該次討論結束後約末一個月,我接她的來電,「阿羚,妳可以當我們的監督人嗎?」一開始一頭霧水,她才說明碰面後她立刻上網查斷捨離的相關資訊,並且發現自己有輕微囤積跟購物沒有節制的習慣,(尤其路過特賣或折扣的店家,她很驚訝自己雙腳會自動轉進去。)「也許真正需要改造的是我們自己。」她下了一個讓人感動的結論,能夠這麼坦誠面對是需要勇氣的。
運用全景圖,分區進行整理規劃
一開始小君試著自己捨棄東西,但是很快就卡住了,「很多衣服材質很好,丟不下手。」「可以請妳花時間幫我們嗎?」
於是,我擬定了一系列的作戰計畫,讓她可以透過有旁人督促的方式進行斷捨離。
我請她從大門口拍一張家裡客餐廳的全景圖,建議她從公共空間及自己的臥室開始整理。客餐廳分為A~E五個堆積區,仔細一看,每個堆積區堆的東西都不一樣。
「為什麼它會在這裡?」我請她順著A到E,問自己這個問題,並回溯東西開始堆積的原因。
A區為一進門的玄關空間,全家的外出鞋堆在這區,原本購買的鞋架僅能放五、六雙鞋子,其餘的十多雙鞋子於是散落在周遭。「嗯,鞋子沒地方放,所以只好有些放地上。」鞋堆中,老公的鞋子只佔兩雙(涼鞋、拖鞋,不含正穿去上班的皮鞋)、孩子的有三雙,其他的都是小君的,其中有些高跟鞋看起來已經很久沒穿了。小君這才意識到自己是造成家中雜亂的關鍵人物。「原來我現在最常穿的就是布鞋、涼鞋跟這雙矮跟鞋……」其他鞋子即使超過一兩年沒穿,還是被丟在地上當成背景,卻無視於它們的存在。
我請小君也到臥室進行練習。地上擺放著「丟掉(丟到回收箱)」、「送人(送給友人)」及「保留」三個箱子,並請她把所有的衣服都攤在床上,一件思考盡量不要超過五秒。「我手上這件洋裝,是十年前蜜月旅行的時候在巴黎買的,當初趁折扣用四萬多台幣買下的……」
「停!」我喊卡,「妳這三年來有穿它嗎?妳未來三年內會再穿它嗎?」「如果沒有背後那些故事:蜜月、巴黎、四萬多……把這些故事因素都拿掉的話,這件衣服妳會留下嗎?」
小君想了一下,誠實回答:「它就是一件泛黃的白洋裝,現在也不再是我喜歡的風格了。」
如果這麼珍惜洋裝背後的故事,「就拍照下來,再丟掉吧。」結果,這件衣服被投入「丟掉」箱,連送給友人都不好意思。
接下來兩個月,小君利用每週二跟四,有親戚可以幫忙照顧孩子的日子,陸續檢視家中各區的雜物。我問小君,她在整理東西的過程,老公會不會阻礙或反對?運氣很好的是,小君老公的東西極少,他不但不反對、還鼓勵小君繼續斷捨離。
孩子年紀還小,只要父母從現在開始要求孩子養成物歸原位的習慣,應該也不成問題。接下來,就期待小君能夠繼續保持,簡單生活的習慣養成之後,再來談居家改造,才能真正扭轉生活的品質。
◎建立第一個習慣:「斷捨離」
一個人一輩子平均整修自宅約一到二次,可說是機會難得。建議趁著房子計畫改造的前半年,檢視對居家生活品質感到不滿的部分,評估能否透過新習慣來改變。完工後,帶著好習慣入住,建構理想生活模式。
我認為,要達成一個理想的住家,人與屋都要加以改造,而且人要先改造好,房子才有辦法設計得宜。一個喜歡到處堆東西的屋主,就算房子改造的美輪美奐,如果維持原本習慣入住,房子過沒多久又變得擁擠紊亂,說不定還會因空間變大而不自覺的爆買。
所以,人要改造的是降低影響生活品質的壞習慣,而房子要改造的則是其結構安全度、防漏水、機能性。
那麼,我們就先從人的部份談起吧!
人的改造:一、斷捨離;二、簡單生活。
這兩年來,開始頻繁接觸委託改造的屋主,其中一部分是來自讀者,但實際拜訪後,對我而言是既打擊又重要的經驗。打擊的是,我以為讀者多是有類似的生活價值觀,家裡應該都是清爽、沒有囤積、不需過多收納的家。
然而,實情卻是,有些讀者希望我能夠幫他們的家進行改造,但一開門就看到佔滿整個客廳的雜物,沙發桌椅早已成為置物櫃;許多屋主都是喜好閱讀、帶有書卷氣質的人,可是卻對居家物品及雜物束手無策。這不禁讓我回想起之前看過的報導,愛因斯坦、馬克吐溫、甚至賈柏斯的工作桌面都堆得滿滿的,只不過,他們通常都有管家幫忙整理,而書桌通常是禁止外人靠近的地帶,而且不能把桌子雜亂就等同於有創造力。
其實,屋主也很想擺脫這樣的生活,只是大部分的屋主在成長過程中,只有學到如何好好讀書、工作,卻對家中雜物整理束手無策。
「就是不知道怎麼辦,所以才只好看你的書過過乾癮啊!案例中的住家都好清爽,他們也都住在裡面好幾年了,是怎麼保持的呢?」
楊小姐家住台北市住宅區的老公寓,她與老公、兩個孩子,住在一間約三十坪、看起來卻像是二十坪不到的老公寓。一家四口擁有三房兩廳,卻必須同睡在主臥之中。其中兩間房間分別是老公與小孩上網的空間,但房間裡有超過一半的空間(包括原本的床舖)被雜物堆滿。
我到楊小姐住處被她家中滿滿雜物震撼的同時,她表達出自己的無助,我們試著找出一條改善之路。
「妳覺得你們家有什麼缺點需要改善呢?」
「唔⋯⋯空間太小了,可能要增加更多收納櫃吧!」
「咦,可是坪數有限,你要怎麼增加收納空間呢?」
「這就是我頭痛的地方,請妳幫我看看哪裡可增加櫃子呢?」我環繞四周,櫃子早已滿到天花板了,但也都塞滿東西、甚至溢出到地板上跟家具上。
「有沒有辦法先試著整理、丟掉一些沒有用到的東西呢?」
「這⋯⋯太難了,有哪些東西可以丟?我不知道耶!」
於是,我推薦了楊小姐先去看《斷捨離》一書,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也許書中一些內容讓她產生共鳴吧,她開始行動了,先丟掉自己可以主導的雜物,例如客廳桌上那些過期廣告傳單、集點卡、已經繳費蓋章過的帳單⋯⋯還有沙發上的衣物。
我請她拍下每次整理後的箱子或大型塑膠袋,我每隔幾天就會收到一張,有時是幾大袋、有時只有一小袋,但是只要有進度,就是進步。
當我第二次來到她家時,深刻感受到客廳的雜物約減少了三、四成,「光是客廳,我大概就清掉了兩大箱、兩大袋的雜物。」她開心分享去除雜物的過程,這時候小孩子下課了,一回到家,就順手將襪子一脫然後往沙發與牆壁之間的細縫一扔,制服外套、背心隨手扔在媽媽整理過的空沙發、兩腳往後一蹬就窩到沙發裡看電視。
舊的讓它去、新的不要來
看到這一幕讓我替楊小姐感到心疼。
但是楊小姐似乎不以為意,我問她孩子丟襪子的行為是否被允許,她說沒有特別反對。
至於孩子、老公對她開始整理雜物的看法呢?
「只要是我自己的東西,通常他們都不會干涉。但是當我開始整理他們的東西時,就開始一堆意見了。」
「媽媽什麼都沒有跟我們說,就自己開始丟東西了,我覺得現在狀況很好啊。」女兒似乎對媽媽想要整理環境感到不滿。
楊小姐的兒子還算願意配合,女兒則是直接放話要媽媽不要碰她的東西,但她自己也沒時間整理。至於老公雖然不正面反抗但也不願意配合,當她從閒置房間中整理出十多年來老公都沒有再穿的發黃衣物後,老公只回了一句:「也許將來會穿。」就要她把這些衣服留下來。
所以,很不幸的,斷捨離計畫在楊小姐整理完廚房、客餐廳後就宣告暫停,而我本來希望她把家中雜物檢視清理過、真正清楚自己跟家人要什麼樣的住家空間後,再來討論進一步的改造計畫,當然也就嘎然而止。
相對於楊小姐的孤軍奮戰,我也有遇過全家一起渾然不察的狀況。
◎將住家格局從缺點轉化為優點
常聽屋主抱怨自家有許多缺點,卻又沒有辦法購買新的房子,問我有什麼方式可以加以改造?
有趣的是,A認為的缺點,在B看來卻是優點。有人嫌自家太狹長、也有人嫌自家太方正;有人嫌自己家沒有陽台、又有人想要把陽台外推;有人嫌家中樑太低、又有人嫌家中挑高太高。
想一想,有沒有辦法換個角度看,把家裡的缺點視為一種潛力,轉為優點呢?
狹長房子,方便隔間,單一動線就可串起整個樓層不同空間,中間或後方的樓梯段還可以設計為垂直通風;方正的家,省掉走廊的坪數,只要集中分區配置,一樣可以將空間公私分明。
西曬是優點還是缺點?
有一位豐原的讀者,將家中西曬面規劃為曬衣間,寬達兩公尺的晾衣空間,周遭以透空的噴漆鐵格柵圍起。再往裡便是臥室,臥室有了曬衣間的緩衝,就不用擔心晚上水泥牆發熱的問題,衣服在西曬陽光的加持下,上午晾、傍晚就乾了。
而我也曾見到汐止與宜蘭的單棟透天,屋主將衛浴設置在西南側,有陽光的消毒殺菌、除濕乾燥,降低濕氣在衛浴中滯留的比率。這些都是典型將西曬的缺點轉為優點的例子。
同樣是西曬,我也見過慘案。北市外雙溪一位朋友的住所,她希望欣賞西側的美景、日落,於是將客廳起居室配置在房子西側、挑高五米、並用固定式的大片玻璃觀景窗讓美景一覽無遺。房子外殼沒有屋簷突出遮陽,觀景窗也沒有小窗可開。到夏天時她就後悔了,她的客廳就像大型吸熱機,廣納陽光源源不絕的熱源,就算把空調開到最冷最強,也只能勉強維持平衡。
同樣是想要觀賞西面風景,芝山岩金工藝術家劉冠伶與家人則將自家前段設計為開放式的平台,同時也成為遮住西曬的深簷。不但可以欣賞日落美景、室內也不用被高溫困擾。
家裡有根柱子,包還是不包?
曾有讀者出示他剛買的公寓住家照片。雖然整棟已經蓋好十年,他所買的那間卻一直無人居住,幾乎就像毛胚屋,只有廚具、衛浴設備裝好而已。「你看這根柱子,這就是當初我一直猶豫要不要買的原因,它幾乎就在客廳與玄關之間的位置,我不得不另外花預算包住它。」
公寓的柱子遠比大樓細多了,根據他的比劃,長寬大約五、六十公分左右。若要包住做櫃子,深度只能做單邊、或者做透空櫃。柱子就位於玄關旁邊,看起來似乎也是暗示住戶拿來做鞋櫃或隔間牆順便包住。
柱子在視覺上,可以輕易營造出一個空間的深度與透視感,在工業風(Industrial Style)為主流的今日,柱子也是許多人求之不得、增加空間張力的元素,國外有些案例,甚至會特意做一根與結構無關的裝飾柱在空間中。
讀者一個人住,偶爾有長輩會來住上幾天,收納需求不高。「你鞋子多嗎?如果把柱子用鞋櫃或牆面包起來,玄關會不會就沒有光線了?」其中有張照片是從大門看過去,底部有兩扇窗,再往左看就是房間的隔間牆了。
這位單身男性讀者,老實的在心裡面計算著自己的鞋子數量,「六雙吧,含室內拖鞋。」嗯,那還有必要做櫃子嗎?
我從網路上找出幾張空間中有柱子的設計作品讓他看,「哇!真的很有張力耶,我喜歡這張工業風的水泥柱、這張貼了黑色鏡面的也不錯。」這位可愛的朋友立刻舉一反三,還舉例:「在水平的空間中、垂直的柱子可以加強空間的張力,就像胖子穿細橫條衣服看起來會變瘦一樣。」聽起來還頗有那麼一回事。
狹長房子較可以創造通風環境、方正的房子通常採光不錯。與其嫌棄著無法改變的房屋條件,倒不如思考可以如何轉換、把它轉為優點。試試看吧!
◎我要什麼樣的風格?
說到改造,約七成的人馬上會直接跳到「我要什麼樣的風格呢?」接著就開始在網路上搜尋各種圖片。你會搜尋到工業風、Loft、古典風、鄉村風、日式風格……琳琅滿目。
說來諷刺,所謂的風格,其實應是當地生活與地緣關係積累、而呈現出來的視覺模樣,而我們卻直接輸入國外的結果,比較少人嘗試建構屬於台灣住民的風格。
「美式鄉村風」來自美國鄉下農家,那裡的居民什麼都沒有就木頭最多、周遭又被自然風景包圍,所以擅長用原木板材及自然原色來營造住家;日本專屬的日式鄉村風則做得很精緻,小掛鐘、小擺飾與美國鄉村的大氣又截然不同,深受台灣女性的熱愛,於是台灣就結合了美式與日式的特色,演變成為「台式美日鄉村風」。
「新古典風」主要來自早期年代英國貴族及中上階級家庭,他們簡化歐洲宮廷巴洛克及洛可可風格的繁複,漸漸成形而營造出來的。不過國內介紹室內設計的古典風或新古典風,好像沒有太大區別,加上使用的手法相近,因此也演進成為「台式仿國外新古典風」。
「Loft閣樓風」的興起,來自於美國公寓頂樓鐵皮屋頂的簡易改造,提供給租不起低樓層的Coworker或住家,卻因其精簡的式樣而掀起新的潮流。
「工業風」,緊跟在Loft之後,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之際掀起這波流行,關鍵在於廢棄工廠或老舊倉庫改建,以有限的預算來修整,通常都會看到破敗掉漆的牆、或者露出舊磚的主題牆,反映出社會的蕭條與頹圮。但流行到國內的住宅界,就轉變成煥然一新的水泥牆跟文化石牆,成為屬於我們自己的「台式仿國外工業風」,這工業風又跟台灣本土都是鐵皮工廠風格差距迥異。(話說回來,除非本來就住在工廠,不然應該沒人想讓家裡走「台式鐵皮工廠風」吧?)
除了生活經驗截然不同外,套用國外風格還需突破的是,台灣的建築樑柱比例、樓層高度、窗戶開窗尺度等,與國外並不同,只能靠表面材料盡量去營造,所以國外的風格來台灣就一定會台式化,建築物的長寬高比例會侷限風格空間感的營造,但如果屋主真心喜歡該風格,住起來會很開心也會很自在,那麼試著去營造也是很好的。
定義自己的「私風格」或「無風格」
風格,一定要表現出來嗎?萬一沒有特定喜好的風格怎麼辦?一定要硬擠出來嗎?還是交給設計師,由他來發揮,得到親友們的稱讚欣羨,但內心卻對這個風格有種疏離感?
與其這樣掙扎,我寧可家是視覺上「無風格」,讓它可以真正回歸於家該有的定義。
「目前我們還蠻喜歡現在流行的工業風,但是萬一看膩了怎麼辦?這房子至少會住上二、三十年啊!而且擔心這個風格跟我們生活格格不入。」來自新竹香山的諮詢案,案主賴先生翻著他蒐集的水泥牆及金屬管穿插的空間照片,提出這樣的疑問。
「倒不如回過頭來想想你們要什麼樣的生活?」我建議。
「嗯……可以在下班後心情悠哉的泡壺熱茶、聽點音樂。等老婆也回到家後,一起喝普洱,小聊或不必聊什麼,看看書、然後出門散個步,然後就差不多準備睡覺了。」賴先生與陳小姐兩人生活簡單、物欲少、沒有養寵物,家裡的東西陳設整齊,這樣完美的條件、其實各種風格都適合。
「那麼也許可以想想看,是否以『喝茶』跟『簡樸』生活這樣的調性,去營造出屬於你們自己的風格呢?」我鼓勵他們延伸出更多發想。
「說得也是,在工業風的空間中喝茶好像有點違和,這我倒是沒想到啊!只是因為圖片美美的就被魅惑了。」賴先生苦笑,「可是我們真的很喜歡水泥粉光的那種質感。」陳小姐補充說。
「水泥粉光是個很棒的背景啊,基本上它是非常中立客觀的角色,適合呈現各種主題。若起居室用實木貼皮的櫃體、白色平頂天花板搭配水泥粉光主牆,會比較接近你們所想的嗎?」夫婦倆裝修預算有限,有一部分要用在壁癌的內外牆處理以及管線重拉,因此裝潢的部份我建議簡單有力就好。
簡單有力就是:不做複雜的裝潢,但是品質、材料要好,尤其是公共區域的地板、會睡上八小時的主臥牆面……這些材質除了要耐用外,如果能夠具有調節濕氣的功能更佳。
「原來如此,水泥粉光牆也可以搭配實木啊!我們倒是沒有想過!」陳小姐眼睛一亮,「我們想要有一張木頭大桌,跟水泥牆搭起來應該也蠻耐看的。」
從生活喜好倒推回風格形塑這樣的方式,就是所謂的「風格倒推法」。我們繼續用此法,將「夫妻倆的風格」從起居室延伸到其他空間,讓每個空間都吻合這樣的主題,但又具備各自的功能性。
◎要改造空間、先改造自己,「全景圖」整理法
我接受「整理督促」的委託,主要是當事人覺得想要改變、卻無法只靠自己的時候。再強調一次,當事人自己有想要改變的動機,整個委託案才有辦法執行,如果當事人自己都沒有動力,外人再怎麼督促都是白費心思。
這是非常神奇的工作,我本來也沒有料到自己有這樣的「功能」,我不是什麼整理收納專家、自己也沒被雜物困住過。
去年,我接受老屋改造的諮詢,來到台中逢甲大學旁的一棟電梯大樓內,為一戶小家庭評估屋況。一進入屋內發現地板跟家具都堆滿散落玩具及生活用品,能夠行走的寬度約三十...
作者序
安住的家
跟我一起準備室內設計考試的阿武哥,從事室內設計十餘年,是一位老實憨厚的室內設計師,即使完工數年,都還與屋主們保持著朋友般的關係。阿武哥的工作室非常清爽,除非與客戶談圖,否則偌大的桌面都只有一台筆電和工作中所需的圖面。
今年是他睡家中沙發的第五年,「第一年還有辦法睡臥室,但後來東西越來越多,已經超過我能收拾的範圍。」阿武哥一家三口,在家中的地位排序是墊底。老婆工作忙碌但不擅收拾東西,國小的女兒除了上課之外,還要練琴跳舞補習,「女兒蠻擅長到處散落東西。」每天上學前,阿武哥跟老婆就得幫她翻找出藏在雜物堆裡面的作業、鉛筆、課本等。
在女兒跟老婆的加持之下,扣掉公設約二十二坪的家,已經呈現渾沌狀態。「要她們整理不可能,我試著自己默默整理,但每次整理完,大概兩三天又復發……我現在只要求客廳三人座沙發的其中兩格是我的床,什麼東西都不能佔用。」
對簡單生活的想望,在家中無法落實,於是阿武哥轉移到幫忙設計客戶的家,但也未必每一戶人家在完工之後都能改善生活品質。「有些屋主本身的習慣很好,只要改造住宅本體的屋況,居住品質就會更好。」阿武哥說,「但我發現,若是人為而造成滿目瘡痍的家,就算我幫他們解決了不良屋況、規劃了充足的收納空間,也很難改變這個事實。有些屋主櫃子空空的、地上及桌面卻滿滿的。」設計師可以幫屋主改造房子本身,卻難以改造屋主的生活習慣。
我本來以為老屋改造完成之後,大家可以從此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其實不一定。before跟after之後還有ever after。
「人」、「事」與「物」,這三者的關係中,隨著時代的演變,人與事物似乎呈現出反比的情況。早期在家庭人口數暴增的時期,五、六個兄弟姊妹擠大通舖,家充斥著的是人口,一家七、八口是正常的。每個人擁有的私人物品很少,除了長輩有專屬的珍藏物品外,幾乎都是共用。
現在人變少了,但個人的擁有物品變多、想法也複雜很多。原本應該讓我們放鬆的家,東西變得太滿太多。
未經篩選的資訊每天充斥大腦,使我們變得「很有事」,想東想西、擔憂、煩躁而造成失眠及生活失序。二○一五年衛福部調查,精神科就診人數為二百三十三萬人,以目前國人總人口數兩千三百萬人來說,每十個人就有一人受到精神方面的困擾。
精神困擾除了透過就醫之外,還有多種抒發或轉移焦點的方式,像是旅行、逛街購物等,藉由趴趴走抒發不安感。可怕的是,這些戶外活動通常會再帶許多「戰利品」回來,如果每次假日只是一昧地往外跑、或者即使待在家裡卻一直盯著電視電腦,住家品質會逐漸下降。把家整理好、把自己整理好,才能安住。
我所認知的住家設計與改造,是必須考量到人的改造與屋況的改造,會有三個角色牽涉進來:住家、屋主、還有客觀的第三方:指導者。屋主與住家之間關係緊密,加上長時間相處,有時候會有改造上的盲點,客觀的指導者,通常指的就是住家的建築師、設計師或佈置師(端看改造的程度與需求)。
我建議屋主與指導者可按照以下五個階段來進行家與居住行為的改造:
一、定義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二、由設計者為屋主訂定出恰當的設計方案及預算。
三、改造前,運用近藤麻里惠的整理技術(或其他指導者認為可行的方法),由指導者陪伴居住者,藉此清理家中已經不再被需要的物品。
四、設計討論、施工執行,並把被留下來的老東西與新家具、新設計加以結合。
五、定期省視、整理住家,盡量維持著自己在第一階段所擬定的「想要的生活」。
上述也是本書我想建立的觀點,如果希望生活品質能夠維持在舒服的程度以上,則我們需要的正是適切的住家改造、以及持續性的斷捨離,才能真正營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安住的家
跟我一起準備室內設計考試的阿武哥,從事室內設計十餘年,是一位老實憨厚的室內設計師,即使完工數年,都還與屋主們保持著朋友般的關係。阿武哥的工作室非常清爽,除非與客戶談圖,否則偌大的桌面都只有一台筆電和工作中所需的圖面。
今年是他睡家中沙發的第五年,「第一年還有辦法睡臥室,但後來東西越來越多,已經超過我能收拾的範圍。」阿武哥一家三口,在家中的地位排序是墊底。老婆工作忙碌但不擅收拾東西,國小的女兒除了上課之外,還要練琴跳舞補習,「女兒蠻擅長到處散落東西。」每天上學前,阿武哥跟老婆就得幫她翻找...
目錄
序幕:家的空間,就是人體的投影;家的狀態,就是人生的縮影
自序:安住的家
ch01實境.時境.心境
實境
理想的家
環境塑造居住條件,人塑造居住品質
時境
時間會積累出大自然對房子造成的毛病
時間也會積累出人對空間的不當使用
心境
ch02覺察自己和房子的關係
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回家
猛然回首發現身處雜物堆
很清楚自己與雜物堆為伍,不想這樣卻繼續下去,該怎麼辦?
找外人來督促你斷捨離
要改造空間,先改造自己,「全景圖」整理法
運用全景圖,分區進行整理規劃
九宮格記錄法:空間斷捨離check
透過外人的回應,測試自己與房子的關係
親友來訪,雙方有壓力嗎?
拍照上傳社團或空間APP,由網友提供客觀建議
覺察房子老化問題:保養維修
解決房子老化問題的方式是否正確?
住宅需定期保養檢修的基本項目
ch03家的改造從自己做起:斷捨離+簡單生活
房子與居住者的狀態相互影響
雜物影響居住者的身心狀態、導致雜物更加囤積
要打破舊有生活模式,有時需要外在契機
建立第一個習慣:「斷捨離」
舊的讓它去、新的不要來
只能搶在屋主入住前拍照
透過清理雜物增進家人間的互動
就算我家沒什麼東西,也要整理嗎?
家人不願配合改變,該怎麼應變?
從自己的房間開始做起
著手處理公共空間,私人物品out
拿捏平衡點,不為丟而丟
格局及家庭狀況不能當成停滯的藉口
建立第二個習慣:「簡單生活」
新家感、旅館感
三十分鐘內就可打包搬家
ch04屋主與設計者的心靈對談
以家為主題的空間心靈諮商
蒐集「住家行為」應用在設計上
留意「空間心理」,避免再造負面反應
讓家像自己:營造自己的風格
透過「切身生活物件」表達自己
植栽是最即時的裝飾品
空間留白、空無一物,也是一種風格
透過設計建立空間平衡
色彩:與住家週遭環境一起考量
照明
ch05具體化理想的家:以安全、綠色、生活模式、心理感受、合法性五項前提,撰寫你的理想家夢想清單
務實導向的改造夢想清單
安全設計的夢想清單
綠色設計的夢想清單
生活模式的調整規劃
心理感受的夢想清單
合法性清單
將住家格局從缺點轉化為優點
西曬是優點還是缺點?
家裡有根柱子,包還是不包?
我要什麼樣的風格?
定義自己的「私風格」或「無風格」
ch06一輩子的理想家:住居態度養成及房屋維修整建
典型的「居住者與住宅時間軸」
改造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房屋需要定期的保養、維修、更新
以永續觀點來思考住家
建構理想的家,居住者須具備的三要項
理想的「居住者與住宅時間軸」
老屋、中古屋:翻修規劃
老屋、中古屋:原地重建規劃
序幕:家的空間,就是人體的投影;家的狀態,就是人生的縮影
自序:安住的家
ch01實境.時境.心境
實境
理想的家
環境塑造居住條件,人塑造居住品質
時境
時間會積累出大自然對房子造成的毛病
時間也會積累出人對空間的不當使用
心境
ch02覺察自己和房子的關係
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回家
猛然回首發現身處雜物堆
很清楚自己與雜物堆為伍,不想這樣卻繼續下去,該怎麼辦?
找外人來督促你斷捨離
要改造空間,先改造自己,「全景圖」整理法
運用全景圖,分區進行整理規劃
九宮格記錄法:空間斷捨離check
透過外人...
商品資料
出版社:自由之丘出版日期:2016-09-07ISBN/ISSN:978986927733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32頁開數:17*22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