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本最實用/最貼心/最快上手的居家照顧指南
提供24支居家護理、物理、職能及語言復健指導影片
邀請北醫、台大、萬芳、彰基等國內復健、急重症專科醫師
與中醫師、營養師、物理/職能治療師等,提供腦中風各個
階段的醫療診治、居家安心照護、影片教學復健,並善用各
種輔具減輕照護者二度受傷等復原方案,期盼能讓腦中風患
者能及早恢復身心功能與生活自理能力,遠離二度中風危機。
作者簡介:
18位全國復健醫學專家◎合著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陳適卿◎總策劃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強力推薦﹞
王英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邱弘毅(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
邱泰源(臺大醫學院教授)
胡漢華(台灣腦中風學會 創會理事長)
名人推薦:﹝強力推薦﹞
王英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邱弘毅(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
邱泰源(臺大醫學院教授)
胡漢華(台灣腦中風學會 創會理事長)
推薦序
推薦序1
傳播優質的醫學新知,促進健康的力量
王英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有機會大家可以問問家中長輩,最怕得什麼的病?您會聽到「中風」是大家的禁忌!依據衛生福利部104年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中風死亡的人數共計有11,169人,平均每天奪走30位民眾的生命,換算每47分鐘就有一位病人因中風過世!中風除了造成死亡,所遺留的後遺症,更給病人及家庭,甚至醫療資源都帶來沉重的負擔。
視病猶親,是每位醫療從業人員最核心價值。我的母親約10年前也發生中風,在慈濟醫院歷經長期治療與復健,在母親生病過程,讓我深刻體會到醫者、患者、家屬的多重角色,這對我在行醫以及現在擔任國民健康署署長角色,有著莫大影響。
老化是現代國家共同面對的課題,隨著年紀日增,慢性病是很難避免的,依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近九成(86.3%)老人自述曾經醫師診斷至少有一項慢性病,患有三項以上慢性病的老人比率更高達近五成。過去我在醫院看門診,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的病人,服藥遵從性是較不足的,尤其鄉下長輩都有錯誤的觀念,怕吃藥會敗腎,每一位病人都要花上許久循循善誘。
其實,大部分的中風是可以藉由健康的生活型態及規律服藥積極控制三高來預防的,檢視每天的飲食、規律運動,減少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與肥胖、吸菸等危險因素,並且定期健康檢查,中風發生是可以減少的。但面對中風的發生也需要具備掌握黃金救治時間及病後照護等知識,所謂知其然知所以然,才能對症下藥。
陳適卿副院長是一位令人欽佩的復健醫學專家,這本《〔圖解&影音版〕腦中風復健照護全書》集結了實務與學術兼俱的跨專業專家們共同編撰而成,書中更大量使用圖解方式,對中風進行全面探討,從容易誰較容易發生中風?中風前有哪些警訊?中風時在黃金3小時的急救措施,中風過程中的檢查、診斷、治療的介紹、急性期返家後,如何作家人的護理師、營養師、復健師,照護食、衣、住、行,以及復健等都有詳盡的介紹,並透過生動的圖解,讓讀者能夠瞭解,如何應用輕鬆省力的方式來照顧生病的家人,同時考慮患者的感受,真的是一本值得推荐大家仔細閱讀的好書!
知識就是力量!透過閱讀、理解、應用,才能將知識轉化成促進健康的力量,《〔圖解&影音版〕腦中風復健照護全書》是本充滿著力量的書籍,誠摯向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陳適卿副院長及團隊深表謝意,因為有大家在健康領域的共同付出,讓「視病猶親」才能真正實踐!
─────────────────────────────
推薦序2
提供腦中風防治有效的知識、策略與方法
邱弘毅
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
黃際鑫醫師中風研究中心主任)
中風是我國十大死因的第三位,更是造成65歲以上國人殘障的第一要因。罹患中風後,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病人,會成為不同嚴重度的永久殘障者,更甚者,中風也是老年失智的重要原因,不論是殘障失能或是失智,將對社會國家造成極大的負擔。因此要如何預防中風發生,若不幸中風之後,要如何獲得適切治療與及時復健,以降低殘障比率及殘障嚴重度,進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及減輕家人的照顧負擔,是每一個國人都要瞭解的知識。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陳適卿教授,以其教學、研究及臨床數十年的經驗,策劃圖解腦中風診治復健,從求診指南、醫學檢查與診治、居家生活照顧及避免再度中風的照護需知四大部分,以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搭配淺顯易懂的文字,將中風這個疾病從預防、醫學檢查治療的過程及內涵、中風後如何對病人進行居家照顧,以及避免再度中風導致殘障程度加重,甚至造成死亡,做了完整的說明,是目前坊間介紹中風的書籍中,對一般民眾非常有幫助的一本書。
台灣目前已面臨少子化及平均餘命不斷延長的兩個社會趨勢,使得早已是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正迅速邁向超高齡社會,而中風正是超高齡社會最重要的疾病。由於中風死亡率不高,但是癒後的殘障率極高,對中風病人及家人生活品質與家庭經濟的衝擊極大。目前政府已規劃的長照體系,中風更是需被照護最重要的疾病。許多研究也已提出中風是消耗大量長照資源的最主要疾病;因此,透過本書的發行,讓每一位國民能徹底瞭解中風的本質及對罹病者、家庭及社會的嚴重衝擊,筆者相信本書將能對我國中風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知識、策略與方法,讓全民共同參與中風防治,提升國人的健康水準、生活品質,並有效減少對社會的衝擊。
──────────────────────────────────
推薦序3
結合專業的醫療照護資源,提升患者自我照護力
邱泰源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台大醫學院教授
本人很榮幸接受陳適卿教授的邀請,為本書序言。陳適卿副院長與我是多年好友,他也是一個愛心與專業兼具的復健醫學科專家。這本《〔圖解&影音版〕腦中風復健照護全書》集合具有實務經驗的跨領域專家學者共同編著而成。書內以病人為中心,由各專業人員共同投入心血,完成鉅著,實在是仁心仁術的最高發揮。
觀之世界潮流,醫療照護體系確實需要重新檢討;包括健康照護如何由醫院轉移到社區、由專科醫療轉移到社區照護、由外在專業照顧轉移到自我照顧的能力,這都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強調的重點。因此每位民眾都應該提升自我照顧的能力,尤其針對高齡化社會常見的疾病。以復健照護恢復病人的身心功能,能維繫病人的尊嚴,同時更可減少家屬甚至社會的負擔。
面對未來高齡化社會,慢性疾病及失能病人將會越來越多,透過對復健醫學的了解跟自我照顧,也是所有民眾很重要的課題。本書出版發行,將是高齡化社會每個人提升自我照䕶能力中,所有民眾都需要閱讀的一本好書。
在此向陳適卿院長及其團隊表達最大的敬意,同時也期待每位民眾都能有機會閱讀這本好書。
──────────────────────────────────
推薦序4
簡單易懂的醫療新知,減輕中風的危機
胡胡漢華
臺北醫學大學腦血管病治療及研究中心 主任
台灣腦中風學會 創會理事長
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 創會理事長
腦中風是台灣國人的第三位死因,次於癌症及心臟病。近年來由於醫療的進步,腦中風的死亡率有緩慢下降的趨勢,但腦中風的發生率並沒有隨之下降,顯示腦中風殘障者愈來愈多,這些需要他人長期照護的中風病人成為家庭和社會的沈重負擔,估計每年約有一萬七千人會因為中風而導致日常生活失能,是成人殘障的第一要因,更是使用健保資源前三名的疾病。因此預防腦中風及預防腦中風殘障是國人在衛生保健上必須注意的重要課題。
由於民情的關係,國內病患總以為疾病的防治完全是醫師的責任,等有身體的症狀再去就醫就可以了。殊不知疾病的防治,衛教最重要。衛教不只要讓社會大眾了解疾病本身造成的徵候和後遺症,更要讓大家認識造成疾病的原因,以遠離這些致病的危險因子。尤其應該在無症狀時就開始做起,預防絕對重於治療,每個人自己隨時照顧關心自己的身體,絕對比醫師每個月門診會談十分鐘,對於疾病防治的效益大的多。腦中風也不例外。
腦中風的發生是忽然的,常常令人措手不及。常常前一分鐘還談笑風生,健步如飛,下一分鐘卻眼歪嘴斜,半身不遂,人生從彩色變黑白,對於病患本身和家屬造成巨大的衝擊。其實病患在得到腦中風之前,血管病變已經不知不覺的在進行,如果病患不察覺自己本身會造成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而使之繼續破壞,經年累月的血管病變最終將造成血管阻塞或破裂,而導致腦中風。中風發生後盡快送到醫院緊急搶救至關重要,若不幸留下後遺症,如何復健就是避免失能的重要課題。
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藉由衛教來防治腦中風。最主要是讓健康的人認識腦中風,了解得到腦中風的原因,以及如何做才能遠離這些危險因子。對於已經有血管病變甚至腦中風的病患和家屬,本書除了提供預防二次中風的方法,也告訴大家腦中風急性期時的可能徵候,該如何把握治療的黃金時刻,以及如何照護急性期的病患。而在慢性復健期時,如何注意可能會發生的併發症和後遺症,讓病患及家屬有正確的認知和心理準備,以免什麼都不懂,慌了手腳,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甚至錯誤的決定。另外也介紹醫師可能採取的醫療動作提供參考。
本書由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陳適卿醫師總策畫,結合了西醫師、中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護理師、營養師共同編製,透過圖解及解說,加上教學影片,希望能以簡單易懂且又不疏漏重要訊息的方式,讓大家能駕輕就熟地照顧家人。
──────────────────────────────────
總策劃序
落實中風的防治方案,掌握復健的新契機
陳適卿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暨醫學院副院長
腦中風是失能的主因之一,其所造成之醫療成本、社會及家庭成本相當巨大,因此從預防、醫療、復健到照護各層次皆相當重要。
從事復健工作多年以來我們發現家屬最大的挑戰是在醫生宣布病人病情穩定可以出院的時候。根據台灣腦中風流行病學研究:在中風之後一個月有76.7%的人會出院,在三個月之後只有3.5%的人會留在醫院,所以除了少數病人會住在護理之家或是養護中心之外絕大多數的病人都會回到家中。在醫院裡有護理師照顧、備藥,復健師進行復健治療,營養師準備飲食;一旦出院之後所有的工作都落在照護的家人身上,對於完全沒有照護經驗的家屬來說這是非常艱鉅的工作。要如何幫生病的家人洗澡、刷牙、翻身、抽痰、拍背、運動、準備食物、餵食及溝通?如果有一本寶典可以參考,想必家人在照顧時就比較容易上手。
有鑑於此,特別邀請國內相關專家,有醫師、中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治療師、護理師、營養師與原水文化出版社共同編製這本中風照護全書,透過生動的圖解及淺顯易懂的說明,還有許多精心拍攝的影片,讓讀者能夠以正確的方法來進行居家照護,能夠延續住院時候的優質照顧。
書中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發生腦中風時如何及時發現,把握黃金時刻,立即送醫治療;第二部分介紹腦中風各個階段的醫療照護。第三部分介紹腦中風居家照護及復健,包含如何利用各種輔具來輔助,讓生活能夠更輕鬆。第四部分介紹如何預防腦中風的發生,如何遠離各項危險因子。書中還收錄了尖端復健治療,主要介紹一些當前最夯的尖端科技,如機器人復健中的步行機器人與手功能訓練機器人,還有虛擬實境復健及遠距復健,這都是當今最先進的醫療科技。最後還提供實用的輔具申請、社會福利申請及長照服務相關資訊,讓讀者能更清楚方便利用。
期待藉由此書的推廣,讓社會大眾不僅對中風復健及照護有進一步的了解,也能更加落實腦中風的預防; 希望此書能對廣大民眾及社會有所助益,並可同時作為醫療照護、社會福利等相關從業人員、教師及學生之工作的學習參考。在此感謝精心策畫本書的所有醫療團隊人員,也要感謝原水文化出版社在推廣健康知識的用心。
感謝諸多前輩與好友的肯定,協助寫序或推薦。期盼本書的出版可喚起社會對此重大疾病高品質醫療與復健及照護之重視,更可助大家對腦中風之全面了解。
推薦序1
傳播優質的醫學新知,促進健康的力量
王英偉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有機會大家可以問問家中長輩,最怕得什麼的病?您會聽到「中風」是大家的禁忌!依據衛生福利部104年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3位,中風死亡的人數共計有11,169人,平均每天奪走30位民眾的生命,換算每47分鐘就有一位病人因中風過世!中風除了造成死亡,所遺留的後遺症,更給病人及家庭,甚至醫療資源都帶來沉重的負擔。
視病猶親,是每位醫療從業人員最核心價值。我的母親約10年前也發生中風,在慈濟醫院歷經長期治療與復健,在母...
目錄
推薦序1
傳播優質的醫學新知,促進健康的力量\王英偉
推薦序2
提供腦中風防治有效的知識、策略與方法\邱弘毅
推薦序3
結合專業的醫療照護資源,提升患者自我照護力\邱泰源
推薦序4
簡單易懂的醫療新知,減輕中風的危機\胡漢華
總策劃序
落實中風的防治方案,掌握復健的新契機\陳適卿
PART1求診指南
一、認識腦中風
(一)什麼是中風
(二)中風的分類
(三)誰是腦中風高危險群?
(四)引發中風的環境及生活因素
(五)認識腦部構造&功能
二、搶救腦中風
(一)中風會出現的徵兆或症狀
(二)搶救中風,把握黃金3小時急救法
PART2醫學檢查與診治
一、腦中風的檢查項目
二、評估患者中風的嚴重度
三、急性期的治療
(一)支持性療法
(二)血栓溶解療法
(三)外科手術治療
四、腦中風常用口服藥物
五、腦中風後的三階段重點照護
(一)急性期
(二)亞急性期
(三)慢性期
六、腦中風的中醫療法
(一)保命急救──「十宣放血」
(二)中醫的診斷
(三)中風常見症狀的針灸治療
七、腦中風後常見的問題
(一)認知障礙
(二)半側忽略
(三)運動障礙
(四)感覺障礙
(五)語言及溝通障礙
(六)吞嚥障礙
(七)排尿障礙
(八)排便障礙
(九)呼吸道障礙
(十)失能
(十一)情緒障礙
(十二)疼痛
(十三)癴縮
(十四)褥瘡
(十五)跌倒
Part3居家生活照護
一、如何照護最順手-出院前的準備
(一)輔具的安排
1.輔具使用原則
2.常用輔具介紹
(二)無障礙空間的規劃
(三)心理建設
1.中風後常見心理、社會調適障礙
2.正向思考與行為改變
3.照護者的調適
(四)照護選擇與評估
1.以全人照顧模式協助患者
2.中風急性後期照護
3.中風患者之各種照護模式
二、做家人的護理師
(一)每日生活照護
(二)每日藥物管理
(三)每日清潔管理
1.臉部清潔
2頭髮清潔
3.口腔清潔
4.排泄物清潔
5.指甲修剪
6.衣物的更換
(四)行動移位照護
1.轉位
2.翻身及擺位
(五)特殊照護
1.胸部叩擊排痰
2.抽痰
3.氣切管照護
4.鼻胃管灌食與照護
5.導尿管照護
6壓傷傷口照護
(六)緊急狀況處理
1.喘
2.發燒
(七)回診注意事項
(八)運用中醫按摩活化經絡
1.醒腦開竅
2.吞嚥困難
3.構音困難
3.上肢無力
4.下肢無力
5.頸背部無力
三、做家人的營養師
(一)建議的飲食原則
(二)合併其他病症的飲食
(三)鼻胃管患者的管灌飲食
(四)改善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中醫茶飲
四、做家人的復健師
(一)物理治療
1.被動關節運動
2.協助下的半主動關節運動
4.抬臀運動
5.翻身側躺訓練
6.坐立訓練
7.站立訓練
8.行走與階梯訓練
(二)職能治療
1.認知知覺訓練
2.運動訓練
3.感覺訓練
(三)語言治療
1.失語症
2.失用症
3.吶吃症
4.吞嚥困難
5.下頷運動
(四)心理治療
1.震驚期
2.否認期
3.抑鬱期
4.適應期
Part4避免再度中風的照護須知
一、痊癒後,更要預防再度中風
1.嚴格控制三高
2.預防再度中風五大守則
二、一般健康檢查與特殊檢查
1.電腦斷層檢查(CT)
2.磁振造影檢查(MRI)
3.血管超音波檢查
4.腦血管攝影
5.心臟超音波檢查
6.心電圖
三、用藥管理
1.抗血小板藥物
2.降血壓藥物
3.降血糖藥物
4.降血脂藥物
四、維持適當的生活保健
【特別收錄】
腦中風尖端醫療技術
1.機器人輔助訓練
2.功能性電刺激腳踏車
3.脊髓內的藥物幫浦輸注
4.大腦電刺激
5.虛擬實境復健及遠端復健
6.大腦機械界面
腦中風案例分享
克服語言與吞嚥障礙,重拾生存的尊嚴
掌握中風治療黃金期,調整心態找回健康奇蹟
透過機器人踏步復健,讓癱瘓者重新站起來
腦中風常見Q&A
腦中風長照服務-相關申請資料
推薦序1
傳播優質的醫學新知,促進健康的力量\王英偉
推薦序2
提供腦中風防治有效的知識、策略與方法\邱弘毅
推薦序3
結合專業的醫療照護資源,提升患者自我照護力\邱泰源
推薦序4
簡單易懂的醫療新知,減輕中風的危機\胡漢華
總策劃序
落實中風的防治方案,掌握復健的新契機\陳適卿
PART1求診指南
一、認識腦中風
(一)什麼是中風
(二)中風的分類
(三)誰是腦中風高危險群?
(四)引發中風的環境及生活因素
(五)認識腦部構造&功能
二、搶救腦中風
(一)中風會出現的徵兆或症狀
(二)搶救中風,...
商品資料
出版社:原水出版日期:2016-09-22ISBN/ISSN:978986930447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