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克果說,在靜默的絕望中,寫作是生命的救贖,是最真實的人生。
齊克果最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是字字珠璣的生命之書,更是探究齊克果的第一本書
「從抽離的角度來看,憂鬱無疑是齊克果生命的枷鎖與詛咒,但也是讓他持續書寫的動力來源,使他成為一位把憂鬱當柴火燃燒的思想家。」--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存在主義之父齊克果喜歡對日記吐露心事,文字釋放他備受壓抑的情緒,讓他能暢所欲言,無須迂迴;日記如同齊克果留予世人的鑰匙,讓我們得以一窺其生命歷程及思想理路。
本書從近萬頁的日記中,選輯了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以編年史的架構,爬梳成四大主題:心靈迷宮、人際交往、哲學思想、對基督教的詮釋,除勾勒了齊克果為人子、作家、基督徒的形象,亦呈現出齊克果內心世界的全貌。
日記是齊克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伴奏,既為他的作品妝點了人性色彩,更讓我們得以從中理解他的作品。日記中許多文字也透露出端倪,指向他早已預想到百年之後,日記會公開出版。或許,聲稱自己「從來沒有知己」的齊克果,心中暗暗盼望後世之中能出現他的知音。
本書從「心靈迷宮」為始,「生與死」為終,途中看盡存在主義大師的精彩一生。讀者只需坐下來靜靜感受齊克果的心情點滴,無須特意提出心得和評論;側耳聆聽齊克果生命的韻律,並在閱讀齊克果的其他著作時,仍能感受到其律動在心頭縈繞,便會是理解齊克果的最佳途徑。
「茫茫數千頁日記,一般人要著手解讀並擷取精華,並非易事。這本齊克果日記選集,以齊克果生命中重大事件與重要人物為經緯,摘錄了相關的關鍵記載,以幫助讀者一窺齊克果曲折的心靈。……對一般讀者而言,齊克果日記提供了一個可親的人性故事,對於研究者而言,這批日記是理解齊克果洞見的重要指引。」--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作者簡介:
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
出生於丹麥哥本哈根,是個憂鬱且多產的作家,曾被稱為「丹麥瘋子」,在他短短四十二年的生命裡,寫下無數的作品。
齊克果在哥本哈根大學攻讀神學學位,亦涉獵歷史、文學、哲學與心理學,因此他的作品涵蓋神學、文學批評、心理學和宗教學。他對當時的社會和基督教的改革提出許多針砭之言,對於哲學更有重大的突破性見解,尤其是對於黑格爾和浪漫主義的批評,為現代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也為聖經的角色賦予現代的意義,對二十世紀的神學和宗教哲學影響甚鉅。
齊克果也是個文思敏捷的詩人,他的日記成為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主要作品有:《反諷的概念》、《恐懼與戰慄》、《非此即彼:生活片簡》、《生命道路的各個階段》、《對哲學片簡的非科學性的結論附語》、《愛在流行》、《死病》等等。(詳細介紹請見內文作者年表)
譯者簡介:
吳書榆
臺大經濟系、英國倫敦大學經濟所畢業,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誰替亞當斯密做晚飯》、《該隱的封印》(商周)、《儉樸創新》、《扭轉貧富不均》、《金融市場這樣比喻你就懂》、《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富流感》、《晚退休時代》、《如何打造社會企業》、《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等書。
章節試閱
001 一八三六年
我剛從一場派對回來,我是派對上的活力與靈魂:我字字珠璣,人人都因此歡笑,崇敬我—但我走開,我在這篇日記裡確實需要用到如地球軌道一般長的破折號———————————————————————我想一槍斃了自己。
024
一位幽默人士所說的話╱一八四五年
「最讓一個人自在的是,混過一輩子,別讓國王、王后、王太后或王儲等權貴之士認識你這個人,因此,回過頭來,對我來說,若讓神知道我這個人,一定會讓人生變得負擔重重。不論祂到了哪裡,就算只有半個小時也無限重要。沒有人能忍耐著這樣過六十年;人能為了期末考強記硬塞,但,這畢竟也只有三年的內容,而且也不像前面這樁任務這麼費勁。衝突會消磨一切。他們一會兒向你傳教,要你不可半夢半醒迷迷糊糊,拿出無限的熱情過生活。好,你整備好:你一身筆挺地過來,在隊伍裡站得筆直—然後有人對你說你應該減速慢行。這究竟什麼意思?到最後,所有人類的成就都是一樣的,而且這整件事也沒這麼重要。這跟我最近看醫生時的情況是一樣的。我抱怨身體不太舒服。他回答:『或許是因為你喝太多咖啡,走路又走得不夠多。』三個星期後我再度和他談話,我說:『我真的不太舒服,但現在不可能是喝咖啡的問題,因為我已經不喝咖啡了,也不是缺乏運動的問題,因為我一整天都在走路。』他回答:『那你的問題一定是因為你不喝咖啡而且走太多路。』換言之,我同樣都是不舒服,如果我喝了咖啡,是因為咖啡的問題;如果我不喝咖啡,是因為不喝咖啡才有問題。我們人類的情況也是一樣。人生在世是一種不舒服,部分理由是因為太努力了,另一部分的理由則是太不努力了,如果深入探究原由,被你問到的人會先回答:『你是不是太努力了?』如果你回答是,他就會說:『那問題就在於你過度勤奮工作。』如果你回答否,那他就會給你相反的答案,然後夾著尾巴逃之夭夭。就算有人給我十個銀幣,我也不願收下這筆錢,把人生的奧祕說給他聽。總之,我何必呢?如果人生是謎團,是難題,提問的人到最後也會碰到。當他覺得再也沒人熱切地試著給他答案時,他就會自己找出解答。發明這個難題的不是我,在《自由週刊》(Den Frisindede)、《自由射手》(Der Freischütz),以及其他刊物都報導了這個難題,接著在下一期提出答案。報章雜誌裡提到了某某人解決了問題,就在同一天,我們其他人都還在找解決方案,而且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對我來說並無不同。」 (解決問題的是老處女或領年金的退休人士)
031 「釘上蓋子」╱一八五四年
傾聽婦女在分娩時的哭喊,凝視垂死的男人在臨終時刻的掙扎,然後告訴我,在人生的起始與終途,可有一絲一毫打算讓人享受之處。
說真的,我們人類都竭盡所能,盡可能遠離生死這兩點;我們急切地想忘掉陣痛時的哭喊,把生產變成給予另一個人生命的喜悅。有人過世時我們則急著表示:他是安詳且輕柔地長眠了;死亡是一場大眠,一場安安靜靜的覺。
我們所做的一切並非為了逝者,因為不管我們做什麼對他來說皆無濟於事,我們全都是為了自己,因為這樣我們才不會失去生的歡愉;我們所做的這一切,是要盡量在生之哭與死之哭當中、母親的哭喊與臨終時孩子再次哭泣之間,增添生的歡愉。
假設在這之間有一處富麗堂皇的殿堂,在這裡,毋須耗費心力就能擁有永恆的祝福與喜樂—但若要進入這裡,必須爬上危險、骯髒的梯子,沒有沾上噁心的髒污絕對到不了,還得為娼為妓才能拿到入場券,而且,黎明將至之時,歡愉也將終了,等有人被丟出這座殿堂之後,一切終將結束—但在這一整夜,毋須耗費心力就能激起無盡的歡愉和欣喜。
其中的深意是什麼?當然這意味著我們要去思考兩個問題:我如何進入這個世界,又要如何離開、如何結束。但是,人們做好所有準備,只為遺忘進與出的一切;做好所有準備,只為規避及詭辯進與出的問題,然而,在產婦的哭喊聲與生命終了、死亡將至時再起的哭聲間,有的只是孤獨與迷失。 037 靜默的絕望:故事一則╱一八四四年
年輕時,斯威夫特牧師 創辦了一所精神病院,年老時他自己也住了進去。據說當時他經常看著鏡中的自己說:「可憐的老人。」
有一對父子,兩人都有天分,都很機智,尤其是父親。每一個知道他們住哪裡而且常去拜訪的人,都覺得他們逗趣。他們常常互相辯論並娛樂對方,相處起來像是兩個聰明的平輩伙伴,而不是父子。做父親的偶爾會看著兒子,看出他有麻煩了;之後他會站在兒子面前,並說:「可憐的孩子,你即將面臨靜默的絕望。」(但他並未更深入詢問兒子;唉,他做不到,因為他也陷入靜默的絕望之境)。除此之外,沒有人再對這個主題多說一個字。這對父子可能是有史以來在人類的記憶中最憂鬱的兩個人。
這就是「靜默的絕望」一詞的起源。其他的情境之下不用這個詞,因為一般來說,人們對絕望另有想法。每當這個做兒子的在心裡想到「靜默的絕望」一詞時,他必會崩潰,痛哭失聲,部分源於這個詞莫名地讓人生畏,部分則是因為他想起父親的聲音;他的父親就像所有憂鬱的人,一般的沉默寡言,但同時又擁有憂鬱的犀利力量。
做父親的認為兒子的憂鬱是自己的錯,做兒子的也認為父親的憂鬱由己促成,因此他們從未能對彼此開誠布公。父親對兒子所發的感嘆,是把自己的憂鬱爆發出來,因此,當他在說他做了什麼時,他是在和自己對話,而不是對兒子說。
056
一八四九年
一八四○年夏天我通過了神學畢業考。
當時,我不多費事,直接去她家拜訪。我前陣子去了日德蘭,那時可能就有點在誘惑她(比方說,在我不在時把書借給他們,以及要他們讀特定的段落 )。
我八月時回來。從八月九日一直到九月這段期間,嚴格來講可以說是我在追求她。
九月八日,我離開家,一心一意要解決這整件事。我們在她家門外的街上碰面。她說家裡沒人在。我魯莽地將這句話解讀為邀請,這正是我需要的。我和她一起上樓。我們就在站那裡,客廳裡只有我們兩人單獨相處。她有一點慌張不安。我要她為我演奏一曲,就像平常一樣。她照辦了,但是我無法順利打開話頭。之後我忽然抓住樂譜,闔上,帶著一點暴躁,把琴譜丟在鋼琴旁,說:「我幹嘛管音樂,我要找的是你;我已經找你兩年了。」她仍沉默。事實上,我並沒有做什麼能讓她著迷的事;我甚至警告她避開我,避開我的憂鬱。當她提到她和舒爾格 的關係時,我說:且讓這段關係變成插曲,畢竟我擁有優先權。(附註:再想一想,她一直到十日時才提起舒爾格,八日時她對此一句都沒說。)她基本上沉默無語。我後來離開了,因為我很怕有人進來發現我們在一起,並注意到她有點困擾。我直接去找議員。我知道我十分擔心在她心裡留下太強烈的印象,也怕我的來訪某種程度上會引發誤解,甚至會有損她的清譽。
她父親既未說好,也沒說不好;但我很容易就猜到他很願意。我想跟他約個時間見面,我們約在九月十日下午。我沒有多說一個字來誘惑她—而她的答案是好。
我馬上開始和她全家人建立起關係。我的精湛演技發揮了作用,特別是和她父親面對面時;順帶一提,我真的一向非常喜歡他。
但內心啊……!第二天我就看出我犯了錯。像我這樣的一個人,我正在懺悔苦行,我的vita ante acta(過往的人生〔拉丁文〕),我的憂鬱……我只能承受這麼多了。
我在那段時間所受的苦,筆墨難以形容。
那時她顯然毫不知情。反之,後來,她變得非常自大,宣稱她出於同情而接受我,簡言之,我幾乎沒想到她會如此過分自信。
從某方面來說,這造就了危機。我想,如果她不是真心這麼認為,不像有一次她(很認真地)說:「如果我認為你來找我是基於習慣,我會馬上取消婚約。」—就像我說的,如果她不是這麼認真,我會好過一點。從另一方面來說—我承認我的懦弱—有那麼一會兒她真的惹惱我了。
於是我多加了把勁—她真的投降了,接下來的情況完全相反,她完全交出自己(出於愛慕,對此我必須要負一部分責任,因為我太清楚建立關係的難處,我知道我應該用盡最大的力氣強壓住我的憂鬱,不要感情用事,如果可能的話,我應該對她說:「投降吧;展現你的驕傲,只會把事情[指分手]變得更容易。」這完全是肺腑之言,我用誠心對她,但用深刻的背叛來對待自己。)
如今我的憂鬱自然而然又甦醒了,她真的投降了,而這意味著我再度必須把最多的「責任」攬上身—她的驕傲某種程度上減輕了我的「責任」—我看出我們一定會取消婚約。我現在的判斷、以及我過去的想法是,這是上帝對我的責罰。
我無法以純粹的情愛來說她留給我的印象是什麼。確定的是,她幾乎是出於愛慕而委身於我,要求我愛她,這讓我深為感動,讓我願意為她冒所有的風險。同樣的,我是多麼愛她,從我不斷試圖隱瞞我真的深受她感動,便足以證明,但,這畢竟和情愛的本質無關。
如果我不是一個懺悔者,如果我沒有 vita ante acta,如果我不憂鬱,那麼,與她結合將會讓我得到迄今夢寐以求的快樂。即便我必須說—因為很不幸的我是這樣的我—我在沒有她的不幸裡會比有她時更快樂—但她還是感動了我,我願意,不,比願意更願意,去做任何事。
而她也略知和我一起將如何。她常常說這些話:反正你無論如何都不會快樂,不管這樣或那樣都一樣,我能不能留下來和你在一起又有什麼差別。有一次她也對我說,她將不會過問我任何事,只求她能留下來。
但在我理解中,有一股神聖的力量阻礙我們的結合。那就是婚禮。我必須用盡力氣保持沉默,把這一切歸諸不真實的基礎之上。
我寫信給她,退還她的戒指。信裡的一字一句都可以在〈心理實驗〉 裡找到。我特意完全把這事當成歷史,不向誰說起,一個人都不提。我比墳墓還沉默。萬一她湊巧讀到了這本書,我只想提醒她這一點。
在這兩個月的欺騙當中,我時時在尋找明智的方法告訴她,要她直接離開:放棄吧,放開我;你將無法忍受。她卻用熱情回應我,說她什麼都願意忍受,就是不願放開我。
我也提過要用另一種面貌來描述這整件事,亦即當成是她主動取消和我的婚約—好替她保留所有顏面。她不想這樣:她回答,如果她可以承受取消婚約,或許也能承受丟臉,她還補充說(不無蘇格拉底式的風範),她推斷無人敢在她面前讓她覺得丟臉,至於他們在她背後說什麼,則根本無所謂。
婚約還是取消了—就在兩個月後。她很絕望,我這輩子第一次責備她。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離開她後,我直接去戲院,因為我想和博森見面。(當時,整座城裡傳遍了一個編出來的故事,說我看著手表,對著[奧森]那一家人說,如果他們還有什麼要說,請快一點,因為我趕著去戲院。)戲已落幕。當我起身離開頭等座席後方的座位時,奧森議員從前排座位走過來對我說:「我能和你談談嗎?」於是我們去他家。他說,她很絕望。這對她來說會是死刑,她深深陷入絕望之中。我說:「我會安撫她,但這件事已經決定了。」他說:「我是一個驕傲的人;我很難向人低頭,但我懇求你,不要和她解除婚約。」他真的很了不起;我很感動。但我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和他們一家共進晚餐,離開時還和她談了談。隔天早上,我收到一封他稍來的信,說蕾貞娜徹夜未眠,我必須過去看看她。我去了,也讓她了解我的理由。她問:「你永遠都不結婚嗎?」我回答:「對,等十年後或許我放浪形骸夠了,我會需要一個年輕女子來讓我回春。」這個答案是必要的殘酷。接著她說:「原諒我對你所做的一切。」我答:「我才是那個要請妳原諒的人。」她說:「答應我,你永遠都會惦記著我。」我答應了。她說:「吻我。」我做了—但不見熱情。仁慈的上帝啊!
我脫離這段關係,像個無賴,或許該說是個大無賴,但這是我唯一能做的;這是為了讓她平靜,展開旅程邁向另一段婚姻;在此同時,這也是體貼的騎士風範。憑我敏銳的才智,我一定很容易就能脫離讓人羞愧的情境。—
此舉具有騎士精神,這句話是一位名叫康士坦丁.康士坦烏斯的年輕人說的,我也認同他。
我們就這樣分開了。我整夜都在床上流淚。但是,白天時我變成平常的那個人,表現得更加輕率與戲謔,超過實際上必要的程度。我哥哥告訴我,他要去奧森家向他們證明我不是無賴。我說:「如果你這麼做,我會用子彈射穿你的腦袋。」—這是證明我有多在乎這件事的最好證據。
我去了柏林。我非常、非常痛苦。我每天都想到她。直到現在我都還堅持我的承諾:每天至少為她祈禱一次,通常是兩次,就算是在別的時候,我也時時想起她。
婚約取消時,我的感覺是:你要不就落入最狂野的浪蕩,要不就是絕對的虔敬,那是另一種不同於牧師的「混合式」(Melange)生活。
《誘惑者的日記》是為她而寫,幫忙把她的船推向彼岸。《兩篇訓義談話》的序言也是為她所寫,當然還有更多;這本書的出版日期與獻詞則是為了獻給我的父親。 書中有大量的線索提到放棄,大意是一個人的行為若違反了信念,只會失去摯愛。她讀過了;是希博恩告訴我的。
109
一八四六年
多數體系論者和其體系之間的關係,好比一個人蓋成了一座大宮殿,自己卻住在附近的穀倉裡;他們不在自己的廣大系統性架構中。但是,以心智和性靈而言,這是絕對的反證,現在如此,未來也將會如此。從性靈上來說,一個人的想法必須是他這個人身心之處—不然的話,其餘一切都是錯的。
124 個體—群體—對上帝而言╱一八五○年
蘇格拉底偉大之處,在於即便他遭受指控,且必須面對人民大會,在他眼中也看不見群體,唯有個體。
性靈的優越之處在於只看個體。但,唉,我們這些凡人都跟著感官行事,因此,一旦聚集在一起,印象就改變了—我們眼中只有抽象的事物和群體,我們也變得不一樣了。
但在上帝眼中,千百萬人過去與現在擁有的無限靈魂並不會形成群體,祂只看到每一個個體。
216 被馴養的鵝—一個教會復興運動者的反思╱一八五四年
想像一下如果鵝會說話的話,那會是什麼景況—牠們一定會安排好相關事務,讓牠們也有自己的禮拜,並敬拜上帝。
牠們每個星期天都會聚在一起,傾聽某隻雄鵝佈道。
雄鵝會詳論鵝的最終命運,造物主賦予牠們的最終目標—每次提到造物主時,所有母鵝都要行屈膝禮,公鵝則要低頭鞠躬。牠們的翅膀會帶著牠們到遙遠之地,充滿賜福之地,那是牠們真正的歸屬地;在地球上的牠們,就像是在異國的陌生人一樣。
每個星期天都是如此。禮拜結束時,群眾會起身,眾鵝搖搖擺擺回家。下個星期日牠們又來做禮拜—然後回家—就是這樣了。牠們會長大長胖,豐滿肥美,最後牠們會在聖馬丁夜成為盤中飧—就是這樣了。
對,就是這樣了。這些鵝星期天傾聽扣人心弦的講道,星期一有很多感觸要對彼此說,其中之一,就是某一隻鵝的遭遇,這隻鵝盡力利用造物者賜給牠的翅膀,義無反顧去達成在牠之前就已經訂下的最終目標;是的,發生在這隻鵝身上的事好可怕,牠承受了好大的恐懼。這一群鵝中的每一隻,都很清楚這件事。但,當然,他們沒有必要在星期天談起這件事,因為,就像牠們說的,一旦談起,牠們的敬拜顯然是在嘲弄上帝與自己。
鵝群中也有幾隻開始變瘦,體重減輕。對於牠們,其他的鵝說:「嗯,現在我們就能確定,熱切地渴望飛行會導致什麼結果了。因為牠們心裡一直懷抱著想要飛行的念頭,因此牠們的體重減輕了,牠們長不大,也不像我們一樣得以享受上帝的恩慈,這正是我們能長成豐滿肥美讓人垂涎的原因—上帝的恩慈讓一隻鵝變成豐滿肥美讓人垂涎。
下一個星期天牠們又去教堂,老公鵝會繼續傳道,說到造物主(此時,母鵝必須行屈膝禮,公鵝必須鞠躬)為牠們訂下的最終目標,正因為有這個目標,牠們才得以獲得翅膀。
因此,在基督教對上帝的敬拜也是一樣。人也有翅膀;人有想像力。想像力幫助人們能真正高飛—但我們真正能做的就是玩樂,我們讓想像力娛樂我們一個小時,就在星期天的禮拜之時,至於其他時候,我們就維持原狀;然後,到了星期一,我們認為上帝的恩慈是要我們長成豐滿肥美讓人垂涎,再多裹上一層黃澄澄的脂肪,存錢,在世上掙得名聲,生很多孩子並且有所成就—不可能有其他,根據新約的說法也沒有其他—受苦與憂慮,麻煩,折磨與苦痛—對於這些,我們說:「唉,顯然他們無法享有上帝的恩慈。」
然後,當有人讀到這些時,他會說:「真好,非常好。」就是這樣了—他搖搖擺擺地走回家,用盡一切努力長成豐滿肥美讓人垂涎—但星期天牧師講道時他會自細聆聽—就像群鵝一般。
239 在世間的生命意義就是要成為基督徒╱一八五五年九月二十五日
在世間的人生目的就是要引領我們達到最高等級的taedium vitae(厭世﹝拉丁文﹞)。
被領到這個境地來的人可以堅持,或者在上帝幫助之下堅持一個想法,認定就是上帝藉由祂的愛把他帶到這裡來:從基督徒的觀點來看,他通過了生命的測試,已經成熟,可以進入永生。
我犯下一樁反抗上帝意志的罪行。從某方面來看,錯不在我,但這確實使我成為上帝眼中的罪犯,那就是給予生命。這樁罪行帶來的懲罰是:所有生命的欲望都被剝奪,被帶進最高等級的taedium vitae。人類企圖模仿上帝的所作所為,如果無法創造人類,最少也可以傳遞生命。「你將必須為此付出代價,因為這一生的目標—藉由我的慈愛,惟有那些得救的人,我才會讓他們見識這份慈愛—是要把你帶進最高等級的taedium vitae。」
大多數人現在都已經失去性靈,所以被上帝的慈愛拋棄,前述的懲罰完全不適用於他們身上。他們迷失在今生中,牢牢抓住這一輩子;他們本來就什麼都不是,最後還是什麼都不是,他們的生命都是徒勞。
留住一些性靈且尚未完全被上帝的慈愛拋棄的人,被帶到這裡,體驗到最高等級的taedium vitae。但他們無法據此調校自我,而且還背叛上帝。
唯有那些被帶到最高等級的taedium vitae,且能藉由上帝的慈愛堅持上帝的所作所為皆出於愛的人,唯有這樣的人,在他們的靈魂裡,甚至連靈魂的最深處,都沒有一絲隱藏的懷疑,不信上帝確實是愛;唯有這些人才足夠成熟能進入永生。
這些是上帝在永生處會接受的靈魂。上帝對他們有何期望?祂希望這些靈魂能讚美、敬拜、頌揚及感謝祂—就是天使會做的事。有些人—他們是「基督教」裡的legio(古羅馬軍團﹝拉丁文﹞)—可以為了十枚銀幣大聲呼喊並吹奏號角,以頌揚、讚美上帝,但這些人會發現上帝並不愛他們。確實不愛。惟有天使能取悅祂。然而,比天使的頌揚更能取悅上帝的,是一個人在世間的生命結束之時,當上帝把自己化身成絕對的殘酷,並用這份以最殘酷方法規劃出來的殘酷,竭力剝奪他全部的求生意向之時,他仍堅信上帝是愛,上帝對他所做的一切都出於愛。這樣的人將會成為天使。在天堂,他很容易就能頌揚上帝;然而,我們知道,學徒期間、學習過程,永遠都是最困難的。就如同一個人突發奇想走遍全世界,只為了一聞歌手唱出完美的音調,上帝也坐在天堂傾聽。每一次祂聽到被他帶進最高等級taedium vitae的人讚頌祂時,祂會對自己說:「啊,就是這個調!」祂會說:「就是這個。」彷彿祂剛剛發現了什麼。上帝自己會現身,貼近此人,並且幫助他;要在自由當中才可以達成的,均為上帝可以協助的範圍;唯有自由意志才可達成;而,讓人驚奇的是,透過感謝上帝、彷彿這是上帝完成的工作,此人得以表達自我,而且他很高興自己能夠做到,高興到什麼都聽不見。聽不見任何關於這是他自己完成的說法,他把一切歸於上帝的恩惠,向上帝禱告,願一切都維持在如今的狀態:完成的人是上帝,因為這個人並不相信自己,他相信的是上帝。 (編按:齊克果的日記結束於此,一星期後,即一八五五年十月二日,他在散步時倒在途中,之後被送往醫院,一八五五年十一月十一日過世,享年四十二歲。)
001 一八三六年
我剛從一場派對回來,我是派對上的活力與靈魂:我字字珠璣,人人都因此歡笑,崇敬我—但我走開,我在這篇日記裡確實需要用到如地球軌道一般長的破折號———————————————————————我想一槍斃了自己。
024
一位幽默人士所說的話╱一八四五年
「最讓一個人自在的是,混過一輩子,別讓國王、王后、王太后或王儲等權貴之士認識你這個人,因此,回過頭來,對我來說,若讓神知道我這個人,一定會讓人生變得負擔重重。不論祂到了哪裡,就算只有半個小時也無限重要。沒有人能忍耐著這樣過六十年;人能為了期...
推薦序
【導讀】
齊克果—把憂鬱當柴火燃燒的孤星╱吳豐維
齊克果是西方哲學史的一顆孤星。他雖以存在主義先驅之姿,在哲學史佔有不朽的地位,但是,如同他喜歡談的「個體」(individual),他就是一個孤零零的困思者,他拒絕建構體系,也無法被編入哲人傳承的系譜。他早年接受神學與哲學教育,以追求兩者為終生職志,但他既沒有如願成為牧師,也沒有關入哲學象牙塔,反而以蘇格拉底為師,甘於以牛虻自居。齊克果被稱為存在主義之父的原因,在於他把哲學討論的焦點,從對於外在世界的探索、對於知識體系的建構,轉回來人的存在(existence)本身。
齊克果認為,人的存在不可能沒有思想,但是徒有思想亦無法存在,他因此批評當時主流的黑格爾哲學體系,他認為黑格爾雖然架構了一個龐大的理論大廈,但是,這是無人居住的大廈(人反而住在一旁破敗的穀倉!)。齊克果對於脫離具體的、有血有肉的人的存在的形上思想毫無興趣。他認為哲學的使命在於尋找好的人生,所以我們要回到人的存在,理解人的有限、憂慮、恐懼、感性,並且從中找到安身立命的可能。他的書寫充滿文學的澎湃情感,完全不像一般人印象中嚴肅拘謹、細細推證的哲學著作。他終生埋頭苦寫,從二十二歲開始,日夜不休地寫了二十年,累積了驚人的創作量。感嘆自己「從來沒有知己」的齊克果,生前並未獲得思想界的肯定,直到死後才獲得哲學的尊榮。
當齊克果以四十二之年過世,其侄子意外發現他在書房遺留的手稿,而這批手稿在歷代研究者編輯與整理後,才得以完整問世。目前最權威的版本,是哥本哈根大學齊克果研究中心(Søren Kierkegaard Research Centre)編輯的《齊克果著作集》(Søren Kierkegaards Skrifter),光是齊克果的著作文本就有二十八冊。這套全集將齊克果的著作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他生前出版的著作,第二類是他生前已整理好但尚未出版的著作,第三類是他的日記、筆記與散筆,第四類則是他的書信。其中,齊克果的日記就佔了九冊,原稿七千頁,記載了他一八三五年到一八五四年的生命點滴。
茫茫數千頁日記,一般人要著手解讀並擷取精華,並非易事。這本齊克果日記選集,以齊克果生命中重大事件與重要人物為經緯,摘錄了相關的關鍵記載,以幫助讀者一窺齊克果曲折的心靈。眾所周知,齊克果喜好「間接溝通」(indirect communication)的手法,他不直接揭露結論、拒絕引導讀者,他只用迂迴的方式刺激讀者思考,因此他的著作充斥矛盾的立場與訊息,他甚至多以不同的筆名出版其著作,以解構人們對於作者的權威想像。他將這種書寫的方法類比於蘇格拉底的助產術,認為哲學家的工作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幫人們催生知識,因此在關鍵之處,作者必須保持緘默,交由讀者自行判斷與抉擇。與其隱晦的書寫相比,齊克果自己也是一個充滿謎團的人。他為什麼如此執著於寫作?他為何毀棄與未婚妻蕾貞娜的婚約?他為何如此憂鬱?為何父親的意象在他的著作中扮演如此大的角色?齊克果的日記提供了最重要的線索,讓我們可以撥開「間接溝通」的迷霧,直探他不設防的內心世界。
齊克果從小身體羸弱、天性憂鬱悲觀,在他的日記裡散見著對生命、對眾人、對世俗價值的厭倦與不耐,思考與寫作幾乎是他唯一的樂趣。「我想一槍斃了自己」,二十三歲的齊克果在日記裡描述他在參加一場無聊聚會後的直接反應。他也形容自己「再也懶得去做什麼了」,他抱怨自己的心情「就和太監的性欲一樣,是一潭死水」。齊克果的厭世悲觀讓他預言自己無法長命,他終生為憂鬱所擾,甚至反諷地在日記裡寫著:「我有一位密友—我的憂鬱—如影隨形……她是我所知最忠貞的情婦」。憂鬱如同幽靈一般跟隨著齊克果,由他日記中憂鬱一詞出現的高頻率可見一斑。
出身在優渥的富裕之家、天資聰穎的他,為何如此憂鬱?他的父親似乎是最重要的原因。從齊克果的日記看來,他認定自己的憂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父親對他的嚴厲教養更強化了他的憂鬱傾向,因此他描述自己的父親「他用盡方法讓我不開心,把我的青春變成一場沒有同儕相伴的折磨」。儘管如此,他也保持對父親的敬愛,經常在日記裡提到對父親的愛與思念,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他跟父親之間愛恨交織的複雜糾結。為了對抗自己的憂鬱,齊克果用文字爬梳創傷並自我療癒。他在日記裡不斷提及,他之所以寫作,就是為了身心的安適,一旦他開始寫作,就會沉浸在思考的快樂中,忘記所有的人生的苦惱與磨難。他甚至宣稱:「我是靠寫作拯救我的人生,或者說是讓我自己活著」。從抽離的角度來看,憂鬱無疑是齊克果生命的枷鎖與詛咒,但同時也是讓他持續書寫的動力來源,使他成為一位把憂鬱當柴火燃燒的思想家。
除了帶給他憂鬱天性的父親以外,齊克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他無緣的未婚妻蕾貞娜。齊克果二十四歲時認識蕾貞娜,三年後向她求婚(他在日記裡承認,他求婚第二天就後悔了),不到一年旋即悔婚,寧願擔上負心漢的罵名。透過齊克果的日記,我們發現,齊克果並不像《誘惑者的日記》裡那位始亂終棄的浪蕩子,在與蕾貞娜解除婚約後,他說自己「整夜都在床上流淚」,即使他到了柏林,每天仍痛苦地思念著她。事隔多年後,齊克果依舊再三寫下對她的愛意,在知道蕾貞娜結婚後,齊克果還忿忿寫下「如果她從我這裡確知我過去與如今是如何深愛她,她將會對自己的婚姻感到後悔」。既然如此深愛蕾貞娜,為何齊克果仍執意與她解除婚約?齊克果的理由是害怕自己的憂鬱會帶給蕾貞娜不幸。
與蕾貞娜分手後,沒有了世俗的羈絆,加上從父親那兒繼承來的豐厚遺產,齊克果開始心無旁騖地創作,接連出版了《非此即彼》、《恐懼與戰慄》、《憂懼的概念》等等代表作,開始以作家之姿行走於哥本哈根,但是與《海盜報》(The Corsair)的衝突,讓他更為避世。《海盜報》是丹麥的小報,專門刊登諷刺文章,一八四六年刊登了嘲諷齊克果的圖畫與文章,將他描寫成一個滑稽的怪人,害齊克果在街上被眾人指指點點與訕笑,他稱之為「被鵝群踐踏而死」的緩慢凌遲。這些被眾人誤會與敵視的不愉快經驗,讓齊克果更加認清「群體」(crowd)的危害性。他將這些無知的大眾稱之為「暴民」與「無意見的烏合之眾」。齊克果對於庸俗大眾是徹底敵視的,在他心目中,「群體」帶來盲動與錯謬,唯有「個體」才是通達真理的道路。
齊克果對於「個體」的重視體現在他的生命哲學與宗教信仰中。他宣稱「真理就是主體性」(truth is subjectivity),真理不是外在的事態,而是對人自身存在意義的理解。他將宗教階段視為是人生的最高階段,並以真正的基督徒自居,然而,他卻是丹麥教會最嚴厲的批判者,他認為一八四九年丹麥將基督教立為國教後,丹麥就背離了真正的基督教精神。他相信,真正的信仰必須是從「個體」的內心出發,直接通達其信仰的神,而不是來自於外在的灌輸與社會壓力,將信仰與社會中的律法與規範等同視之,是對信仰的最大貶抑。在他嚴格的檢驗下,他直言「我從來一個基督徒也不認識」,在他看來,對教會言聽計從的信徒完全走錯了信仰的道路。
對於一般讀者而言,齊克果日記提供了一個可親的人性故事,對於研究者而言,這批日記是理解齊克果洞見的重要指引。或許有人會質疑:日記手稿是否是齊克果另一場「間接溝通」的展演?齊克果侄子在書房意外找到日記遺稿時,發現日記都已清楚地編排與歸類。此種情節與齊克果最重要的著作《非此即彼》裡的情節竟意外契合(該書中的《誘惑者的日記》是假託的編者在舊書桌夾層中意外發現的手稿,內容記述了與齊克果與蕾貞娜相似的愛情故事)。齊克果當初寫下日記時,是否即預見有一天會被人出版?又或許日記也是齊克果為後人佈下的陷阱?真相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無論如何,齊克果日記都是喜愛齊克果的人不可錯過的材料。
(本文作者為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導讀】
齊克果—把憂鬱當柴火燃燒的孤星╱吳豐維
齊克果是西方哲學史的一顆孤星。他雖以存在主義先驅之姿,在哲學史佔有不朽的地位,但是,如同他喜歡談的「個體」(individual),他就是一個孤零零的困思者,他拒絕建構體系,也無法被編入哲人傳承的系譜。他早年接受神學與哲學教育,以追求兩者為終生職志,但他既沒有如願成為牧師,也沒有關入哲學象牙塔,反而以蘇格拉底為師,甘於以牛虻自居。齊克果被稱為存在主義之父的原因,在於他把哲學討論的焦點,從對於外在世界的探索、對於知識體系的建構,轉回來人的存在(existence)本...
目錄
導讀/齊克果—把憂鬱當柴火燃燒的孤星—吳豐維
第一部 心靈迷宮
第二部 人際交往
一、父與子
二、蕾貞娜
三、保羅‧謬勒
第三部 身為作家
一、文學評論
二、《海盜報》事件
第四部 哲學與科學
一、當代哲學
二、和自然科學算總帳
三、個體——群體
四、存在——複製
五、諷刺——間接溝通——蘇格拉底
六、迎向大災難
第五部 基督教教義
一、任務
二、何謂基督教教義?
三、信仰與懷疑
第六部 基督教
一、路德與新教
二、基督教世界
三、神職人員
第七部 生與死
導讀/齊克果—把憂鬱當柴火燃燒的孤星—吳豐維
第一部 心靈迷宮
第二部 人際交往
一、父與子
二、蕾貞娜
三、保羅‧謬勒
第三部 身為作家
一、文學評論
二、《海盜報》事件
第四部 哲學與科學
一、當代哲學
二、和自然科學算總帳
三、個體——群體
四、存在——複製
五、諷刺——間接溝通——蘇格拉底
六、迎向大災難
第五部 基督教教義
一、任務
二、何謂基督教教義?
三、信仰與懷疑
第六部 基督教
一、路德與新教
二、基督教世界
三、神職人員
第七部 生與死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16-10-08ISBN/ISSN:978986477107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