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格奧爾格‧諾赫夫
定價:NT$ 920
優惠價:88 折,NT$ 810
本商品已絕版
橫跨哲學、心理學、神經科學三大領域,
是解析心靈、意識與大腦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本書。
神經科學的興起,開啟了理解大腦的新頁,並為哲學與其傳統關注的心靈問題提出了許多解答與挑戰。然而,新近崛起中的神經科學哲學領域,又可以為心靈與大腦之間的關係,帶來何種不一樣的理解與啟示?這場前所未有的論辯,是否會改變我們對於意識、自我和自由意志的理解?
神經科學哲學領域的頂尖專家格奧爾格‧諾赫夫(Georg Northoff),在《留心你的大腦》中充分展現出神經科學、哲學與心理學的專業,他完整地介紹了非化約神經科學哲學、細數這門學科的發展源起,並運用跨領域與跨學科的研究途徑,試圖解決已經困擾哲學家數百年之久的心腦問題。
本書的跨學科研究途徑含括神經科學、心理學與哲學,共分五大篇二十章,分別從
「神經科學哲學的發展與概念」
「心腦問題」
「心靈特質的解釋」
「意識」
「自我」
等主題,運用不同學科、方法學等途徑,引領讀者思考、解答心靈與大腦之間的關係與問題。
作者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協助讀者掌握複雜的概念,透過
「概述」、「學習目標」、「關鍵概念」與「關鍵字彙」的引導,逐步進入不同的主題;
「批判省思」與「未來研究方向」等小節,則提供了更進一步的思考與方向;
「摘要」、「複習重點」則可增強思考與閱讀的理解;
最後在「補充教材」列出重要的文獻,讓有志者能深入探究。
此外,中文版特別收錄作者與臺灣學者、學生,針對各篇議題提出討論,進行跨文化的交流與對話,希望藉此開啟學術界新的研究視野。願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能夠一同前往神經科學與哲學的殿堂,進而發現其中隱藏的面貌。
作者簡介:
格奧爾格‧諾赫夫(Georg Northoff)
加拿大心靈、腦造影與神經倫理學國家研究講座教授(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Mind, Brain Imaging and Neuroethics),擁有哲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博士學位。目前是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心理衛生研究所(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Research)心智腦影像暨神經倫理學組主任(Director of Research, Mind, Brain Imagining and Neuroethics),同時擔任該校精神疾病學、哲學、心理學、社會科學等專任或兼任教授;此外,他也在臺灣與中國數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研究範圍廣泛,主要是大腦與心靈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大腦如何能構成我們主觀的現象特質,諸如:自我、意識、情感等。著有Neuro-philosophy and the Healthy Mind、Unlocking the Brain: Volume 1: Coding、Unlocking the Brain: Volume 2: Consciousness、Neuropsychoanalysis in Practice: Brain, Self & Objects等多部作品。
譯者簡介:
洪瑞璘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業。因為喜歡與人相處而擔任企業公關、行銷企劃、企業顧問與企業講師等職業;因為好奇心旺盛而以英文為工具,跟世界接軌,筆譯口譯,以做知識的橋樑為職志。譯作涵蓋行銷、企業管理、人力資源、色彩、時尚、醫學、法律、童書等產業之普羅大眾讀本或大專院校教科書。目前就讀於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希望理解人類意識之謎。
名人推薦:
這是近年來關於認知科學與心靈哲學的中文翻譯書籍中,最深入、最全面、也最扎實的一部作品。諾赫夫教授在現象上從心靈、意識一直談到到自我,在方法上從哲學、神經科學一路介紹到神經科學哲學,幾乎所有與心靈有關的重要哲學議題,都可以清楚的在此書中一覽無遺。有別於主流的「化約神經科學哲學」,諾赫夫提出了「非化約神經科學哲學」,讓我們在思索與探究心靈本質的時候,又多了一種不同的進路。
──謝伯讓(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
在神經哲學短短三十年的歷史中,諾赫夫可謂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在本書中,他連結並統整了神經科學與哲學兩大領域,成功地展現出這門獨立學科未來持續發展的潛能。
本書以「自我-意識」為核心概念,並以此引領出許多在神經與精神疾病方面令人振奮且有效的科學研究成果。在哲學領域中,傳統的心-物問題,經由諾赫夫的重構之後,則轉為對世界與大腦如何在時間中互動的討論。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推測,如果康德能夠穿越時空來到現代並閱讀本書,有可能可以推進其對純粹理性判斷之理論論述。
本書不僅清楚地介紹了何謂神經哲學,對於哲學、神經科學甚至是臨床研究亦提出許多獨特的見解,更難能可貴的是,諾赫夫使用許多有趣的舉例作為輔助,讓未曾接觸過此領域的讀者們也能夠理解此新興學科的奧妙之處,使得本書既具備學術專著的質量,也成功企及了科/哲普著作的要求。
──藍亭(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
推薦序:擺渡於心與腦之澗
梁庚辰(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霧外江山看不真,只憑雞犬認前村;
渡船滿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宋.楊萬里〈庚子正月五日曉過大皋渡〉
閱讀這本諾赫夫教授著,洪瑞璘譯的書,把我帶回到約四十年前的光景。1977年當認知心理學才剛在臺灣萌芽時,我以研究中文語句與圖形的驗證歷程拿到臺大心理所碩士學位,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負笈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進入美國第一個以研究行為神經基礎為主的心理生物系(Department of Psychobiology)攻讀博士,那時我對神經系統幾近無知,同班同學大學時則主修生物、化學、心理與哲學等學科,這異質性更讓我覺得困惑,這個系到底在做什麼,雖然我知道進入的實驗室是研究學習與記憶的神經基礎。那年美國神經科學會(Society for Neuroscience)在學校附近的安娜邯(Anaheim)舉行第五屆年會,我躬逢其盛。我還記得一群學者在某場研討會中輪番上陣,報告邊緣系統(limbicsystem)中「海馬體」(hippocampus)的神經細胞和空間記憶有關的各種證據,其中有一位學者歐濟夫(John O'Keefe)談論到他所發現的方位細胞(place cell)電生理反應與老鼠空間活動的關係,三十多年後他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同時,我也聆聽了另一群學者在「海馬體」發現「長效增益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的報告,這現象被認為有可能是學習與記憶的神經基礎。這個會議讓我意識到,神經運作和許多行為活動關係密切;而發展中的神經科學正逐步將這樣的關係用經驗證據顯示出來。隨後幾年,我在博士課程中得到的知識以及這個領域的持續茁壯,更強化了這個經驗進路似乎無往不利的印象。
然而,那些年也正值認知科學萌芽。哲學、心理學、語言學與計算科學開始針對共同有興趣的議題對話,身為心理生物系的研究生,我常到社科院或其他的單位聆聽認知理論或計算模型方面的課程與演講。我極其幸運地遇到了一位臺大的方萬全學長,他就讀爾灣加大哲學系博士班,並和我一同住在弗嵐露村(Verano Place)的宿舍。我常常在結束一週的工作後,週六晚上到他家聊天,高談闊論神經科學的新發現,而他告訴我哲學方面的議題與見解。從他那裡,我意識到對於人類心智探討有興趣的,不僅限於心理學家與神經科學家,哲學家也有許多獨特而深入的想法。心智不僅涉及經驗的證據,也涉及形而上的議題。這持續了五年的弗嵐露週末夜話,成了我哲學知識的啟蒙。透過方萬全學長,使我雖然身處生物學院,會特別跑去人文學院聆聽Putnam, Fodor或是Searle等人的演講。我必須承認,當下對演講的內容其實沒有掌握多少,但是讓我瞭解到,哲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都對一些共同的議題感到興趣,而且可以互相啟發,這大大拓展了我的視野。舉例來說:前面談到的「長效增益作用」是展現神經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的重要現象,而神經可塑性是發展、學習與差異變化的關鍵。其腦部運作機制,來自心理學家賀博(Donald Hebb)《行為建構》(Organization of Behavior)一書中所揭示的「同步活動造成聯結」(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的想法,此一想法可以溯源到英國經驗主義認為時間接續性(temporal contiguity)造成事件連結的主張,也成為今天神經科學家在解釋腦部因應連結學習(associative learning)的張本。另一個例子是前述歐濟夫在海馬體所發現的方位細胞,這一發現源於心理學家拓曼(E. Tolman)在上世紀初所提出「認知輿圖」(cognitive map)概念,而這概念來自心智會表徵環境的思維。這些例子在我看來,從哲學到心理學到神經科學間的轉化銜接,是順暢自然的。歐濟夫的研究發現歷經三十餘年才獲得大獎,或許顯示出現今學界開始重視身體、心靈與環境間的互動是極為重要的議題,而這正是本書作者認為解決心腦問題的關鍵。
但心智問題在哲學與神經科學的聯繫上,並不是都像上述兩個例子那樣暢行無阻。我在1982年回國在心理系任職,教授生理心理學、學習記憶神經生物學或情緒神經機制等課程。在研究學習記憶的神經基礎上,過去探討的焦點多半落在訊息收錄(coding)、儲存(storage)與提取(retrieval)的機制上。但逐漸地,我開始意識到記憶是有內容的,學知識A之後不會記得B。如果學會ABC,考試考B,那就必須從儲存的記憶中提取B而非AC,才是正確答案,生物體在腦內是如何達成不同內容的區辨?對於這個問題,無論是動物或人類的研究,目前大都專注於如何解決物理刺激與神經登錄(neural coding)的關係。這個神經解碼(neural decoding)的議題,透過各式的研究策略,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是即使我們能找出物理刺激b相對應的神經活動Y,我們能瞭解從神經活動Y產生主觀感覺B的歷程嗎?這才是使我們知道找到試題正確答案的關鍵。一如本書所言,外界刺激b與神經活動Y間是物理世界的對應,但是神經活動Y與回憶內容B間,則是物理世界與心靈世界的對應,這中間存在著一個解釋性的鴻溝,需要跨越。
回國後約十年,認知科學與神經科學的發展益見蓬勃,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曾經聯合起來,在臺大開了「心與腦」這門課,將這個領域的新知介紹給大學生們,也將講義印成《心與腦》這本書。最近十年,臺大成立了「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學分學程」,將全校有關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的課程整合起來,希望能夠引領任何對心智運作有興趣的學生進入這探討心靈的領域,於是「心與腦」成為這個學分學程的必修基礎課程。我講這門通識課程時,總會意識到這個物理與心靈間的鴻溝,因為無論是知覺、情緒、記憶、思考、社會認知與意識,最終都會涉及到主觀內容,卻不知如何去解答它。我瞭解這問題與哲學思想有關,但由於自己在這方面基礎的薄弱,使我的教學很自然地偏重心理學與神經科學方面的經驗知識。我所使用的教科書,無論中外文,似乎也多集中於經驗性知識的介紹,對於哲學議題即使偶爾觸及,也都淺顯地帶過。在過去幾年中,對於心與腦互動中所蘊藏的哲學議題缺乏討論,便成為我課程中的一大缺失,也讓我深感遺憾,因為進入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學程的同學來自不同學院,而最令他們困惑的常是神經科學的實驗證據如何解決一些哲學論域上的議題。這同樣也困擾我多年。一本深入淺出介紹心腦問題相關的哲學書籍,提供入門學子相關的知識,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
暑假中臺大出版中心請我閱讀這本心與腦方面的書。我花時間讀完這本有相當份量的巨著,覺得它正是我最期待的一本有關講解心腦關係哲學議題的書。作者以他豐富的哲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學養,非常清楚地介紹與剖析從笛卡兒以來,西方哲學家或相關領域的學者(尤其是心理學家或語言學家),對於心靈的本質與運作方式,所提出的種種見解。作者很周全地照顧到各家之言,從提出的背景、想法的內容與引伸的意涵和腦部運作的關係或困難,以及可能引發的問題與批判,娓娓道來。這讓沒有哲學訓練的我能夠沒有太多困難地跟隨作者的思路,逐步瞭解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中所蘊含的哲學議題。作者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在本書的五大單元中,由介紹哲學與神經科學的發展及神經科學哲學的關鍵概念(第一篇)開始,進入到由各種不同的進路討論心靈哲學的核心—心腦問題,以及哲學過去所忽視的大腦地位及其與心腦問題的關係(第二篇)。然後將討論重點由心靈哲學轉向心理學哲學,探討認知心理學與認知神經科學所蘊含的哲學問題(第三篇),並在最後揭示大腦應存有一尚待發現或證實的內在特質,使其足以產出心靈的特性。第四篇討論心靈現象中最關鍵的問題—意識,第五篇則在探討意識的主角—自我。此一順序安排,顯示出作者的用心,從最形而上的心靈問題開始,逐步地接觸認知心理學及神經科學,並與之結合。然而作者明顯地不贊成以神經系統的運作完全解釋所有心靈活動的化約式進路。作者逐漸將讀者導引向他提出的想法:要真正瞭解人的意識與自我如何產生,不能僅在大腦內部去追尋,必須考量大腦、身體與環境彼此間的雙向互動,而這個環境不僅限於物理環境,也包括社會環境。本書各篇的跨文化交流與對話中,則暗示了文化氛圍也可能介入這個腦、身體、環境的互動之中,而形成了身體、心靈、環境與文化生生不息的循環,而這正好是臺大成立不久的腦影像中心揭示的研究方向。
諾赫夫的這一本書,或許還沒有完全解決過去困惑我多年的問題,但是它所提供的哲學知識,幫助我更加釐清問題的樣貌,同時也指引了解決的可能方向與架構,甚至還引發了我一些實驗推論構想。我想閱讀這本書成了我這個暑假最大的收穫。本書清楚的書寫與呈現方式,非常適合有志於探討或正在研究認知科學、神經科學、認知神經科學或神經科學擴及相關學科的學生與老師閱讀。國內的神經科學的研究,極重視新技術的應用而較忽視問題背後的思想淵源。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我們的科學教育中,往往很少談到促成技術進步與思想發展的哲學基礎。很多年前,聽聞一位學者被質疑為何要在生醫大學設立心智哲學研究所時,說了一句話:「大學校園裡只要有一位哲學家在走動,整個學校的層次就很不一樣!」同樣的,當一個認知科學家或神經科學家在進行研究時,能夠把哲學納入思維中,他的研究層次也會有所不同。當然,如果一位心靈哲學家進行思辨時,能夠minding the brain,也一樣會有所不同。相信這本書對上述所有的人都是有益的,我期待它能發揮擺渡者的角色,協助有心人突破知識的限制,使得心靈與大腦兩岸能有連接的管道,讓許多認知神經科學家與心靈哲學家能登上自己陌生的彼岸,印下青鞋第一痕。這本書值得推薦給所有對心腦問題有興趣的學子與研究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3折40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1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4 |
3折 | 2 |
4折 | 5 |
5折 | 26 |
6折 | 6 |
7折 | 8 |
7折以上 | 3 |
8折以上 | 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格奧爾格‧諾赫夫
優惠價: 88 折, NT$ 810 NT$ 920
本商品已絕版
橫跨哲學、心理學、神經科學三大領域,
是解析心靈、意識與大腦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本書。
神經科學的興起,開啟了理解大腦的新頁,並為哲學與其傳統關注的心靈問題提出了許多解答與挑戰。然而,新近崛起中的神經科學哲學領域,又可以為心靈與大腦之間的關係,帶來何種不一樣的理解與啟示?這場前所未有的論辯,是否會改變我們對於意識、自我和自由意志的理解?
神經科學哲學領域的頂尖專家格奧爾格‧諾赫夫(Georg Northoff),在《留心你的大腦》中充分展現出神經科學、哲學與心理學的專業,他完整地介紹了非化約神經科學哲學、細數這門學科的發展源起,並運用跨領域與跨學科的研究途徑,試圖解決已經困擾哲學家數百年之久的心腦問題。
本書的跨學科研究途徑含括神經科學、心理學與哲學,共分五大篇二十章,分別從
「神經科學哲學的發展與概念」
「心腦問題」
「心靈特質的解釋」
「意識」
「自我」
等主題,運用不同學科、方法學等途徑,引領讀者思考、解答心靈與大腦之間的關係與問題。
作者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協助讀者掌握複雜的概念,透過
「概述」、「學習目標」、「關鍵概念」與「關鍵字彙」的引導,逐步進入不同的主題;
「批判省思」與「未來研究方向」等小節,則提供了更進一步的思考與方向;
「摘要」、「複習重點」則可增強思考與閱讀的理解;
最後在「補充教材」列出重要的文獻,讓有志者能深入探究。
此外,中文版特別收錄作者與臺灣學者、學生,針對各篇議題提出討論,進行跨文化的交流與對話,希望藉此開啟學術界新的研究視野。願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能夠一同前往神經科學與哲學的殿堂,進而發現其中隱藏的面貌。
作者簡介:
格奧爾格‧諾赫夫(Georg Northoff)
加拿大心靈、腦造影與神經倫理學國家研究講座教授(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Mind, Brain Imaging and Neuroethics),擁有哲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博士學位。目前是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心理衛生研究所(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Research)心智腦影像暨神經倫理學組主任(Director of Research, Mind, Brain Imagining and Neuroethics),同時擔任該校精神疾病學、哲學、心理學、社會科學等專任或兼任教授;此外,他也在臺灣與中國數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研究範圍廣泛,主要是大腦與心靈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大腦如何能構成我們主觀的現象特質,諸如:自我、意識、情感等。著有Neuro-philosophy and the Healthy Mind、Unlocking the Brain: Volume 1: Coding、Unlocking the Brain: Volume 2: Consciousness、Neuropsychoanalysis in Practice: Brain, Self & Objects等多部作品。
譯者簡介:
洪瑞璘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業。因為喜歡與人相處而擔任企業公關、行銷企劃、企業顧問與企業講師等職業;因為好奇心旺盛而以英文為工具,跟世界接軌,筆譯口譯,以做知識的橋樑為職志。譯作涵蓋行銷、企業管理、人力資源、色彩、時尚、醫學、法律、童書等產業之普羅大眾讀本或大專院校教科書。目前就讀於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希望理解人類意識之謎。
名人推薦:
這是近年來關於認知科學與心靈哲學的中文翻譯書籍中,最深入、最全面、也最扎實的一部作品。諾赫夫教授在現象上從心靈、意識一直談到到自我,在方法上從哲學、神經科學一路介紹到神經科學哲學,幾乎所有與心靈有關的重要哲學議題,都可以清楚的在此書中一覽無遺。有別於主流的「化約神經科學哲學」,諾赫夫提出了「非化約神經科學哲學」,讓我們在思索與探究心靈本質的時候,又多了一種不同的進路。
──謝伯讓(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
在神經哲學短短三十年的歷史中,諾赫夫可謂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在本書中,他連結並統整了神經科學與哲學兩大領域,成功地展現出這門獨立學科未來持續發展的潛能。
本書以「自我-意識」為核心概念,並以此引領出許多在神經與精神疾病方面令人振奮且有效的科學研究成果。在哲學領域中,傳統的心-物問題,經由諾赫夫的重構之後,則轉為對世界與大腦如何在時間中互動的討論。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推測,如果康德能夠穿越時空來到現代並閱讀本書,有可能可以推進其對純粹理性判斷之理論論述。
本書不僅清楚地介紹了何謂神經哲學,對於哲學、神經科學甚至是臨床研究亦提出許多獨特的見解,更難能可貴的是,諾赫夫使用許多有趣的舉例作為輔助,讓未曾接觸過此領域的讀者們也能夠理解此新興學科的奧妙之處,使得本書既具備學術專著的質量,也成功企及了科/哲普著作的要求。
──藍亭(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
推薦序:擺渡於心與腦之澗
梁庚辰(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霧外江山看不真,只憑雞犬認前村;
渡船滿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宋.楊萬里〈庚子正月五日曉過大皋渡〉
閱讀這本諾赫夫教授著,洪瑞璘譯的書,把我帶回到約四十年前的光景。1977年當認知心理學才剛在臺灣萌芽時,我以研究中文語句與圖形的驗證歷程拿到臺大心理所碩士學位,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負笈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進入美國第一個以研究行為神經基礎為主的心理生物系(Department of Psychobiology)攻讀博士,那時我對神經系統幾近無知,同班同學大學時則主修生物、化學、心理與哲學等學科,這異質性更讓我覺得困惑,這個系到底在做什麼,雖然我知道進入的實驗室是研究學習與記憶的神經基礎。那年美國神經科學會(Society for Neuroscience)在學校附近的安娜邯(Anaheim)舉行第五屆年會,我躬逢其盛。我還記得一群學者在某場研討會中輪番上陣,報告邊緣系統(limbicsystem)中「海馬體」(hippocampus)的神經細胞和空間記憶有關的各種證據,其中有一位學者歐濟夫(John O'Keefe)談論到他所發現的方位細胞(place cell)電生理反應與老鼠空間活動的關係,三十多年後他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同時,我也聆聽了另一群學者在「海馬體」發現「長效增益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的報告,這現象被認為有可能是學習與記憶的神經基礎。這個會議讓我意識到,神經運作和許多行為活動關係密切;而發展中的神經科學正逐步將這樣的關係用經驗證據顯示出來。隨後幾年,我在博士課程中得到的知識以及這個領域的持續茁壯,更強化了這個經驗進路似乎無往不利的印象。
然而,那些年也正值認知科學萌芽。哲學、心理學、語言學與計算科學開始針對共同有興趣的議題對話,身為心理生物系的研究生,我常到社科院或其他的單位聆聽認知理論或計算模型方面的課程與演講。我極其幸運地遇到了一位臺大的方萬全學長,他就讀爾灣加大哲學系博士班,並和我一同住在弗嵐露村(Verano Place)的宿舍。我常常在結束一週的工作後,週六晚上到他家聊天,高談闊論神經科學的新發現,而他告訴我哲學方面的議題與見解。從他那裡,我意識到對於人類心智探討有興趣的,不僅限於心理學家與神經科學家,哲學家也有許多獨特而深入的想法。心智不僅涉及經驗的證據,也涉及形而上的議題。這持續了五年的弗嵐露週末夜話,成了我哲學知識的啟蒙。透過方萬全學長,使我雖然身處生物學院,會特別跑去人文學院聆聽Putnam, Fodor或是Searle等人的演講。我必須承認,當下對演講的內容其實沒有掌握多少,但是讓我瞭解到,哲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都對一些共同的議題感到興趣,而且可以互相啟發,這大大拓展了我的視野。舉例來說:前面談到的「長效增益作用」是展現神經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的重要現象,而神經可塑性是發展、學習與差異變化的關鍵。其腦部運作機制,來自心理學家賀博(Donald Hebb)《行為建構》(Organization of Behavior)一書中所揭示的「同步活動造成聯結」(fire together, wire together)的想法,此一想法可以溯源到英國經驗主義認為時間接續性(temporal contiguity)造成事件連結的主張,也成為今天神經科學家在解釋腦部因應連結學習(associative learning)的張本。另一個例子是前述歐濟夫在海馬體所發現的方位細胞,這一發現源於心理學家拓曼(E. Tolman)在上世紀初所提出「認知輿圖」(cognitive map)概念,而這概念來自心智會表徵環境的思維。這些例子在我看來,從哲學到心理學到神經科學間的轉化銜接,是順暢自然的。歐濟夫的研究發現歷經三十餘年才獲得大獎,或許顯示出現今學界開始重視身體、心靈與環境間的互動是極為重要的議題,而這正是本書作者認為解決心腦問題的關鍵。
但心智問題在哲學與神經科學的聯繫上,並不是都像上述兩個例子那樣暢行無阻。我在1982年回國在心理系任職,教授生理心理學、學習記憶神經生物學或情緒神經機制等課程。在研究學習記憶的神經基礎上,過去探討的焦點多半落在訊息收錄(coding)、儲存(storage)與提取(retrieval)的機制上。但逐漸地,我開始意識到記憶是有內容的,學知識A之後不會記得B。如果學會ABC,考試考B,那就必須從儲存的記憶中提取B而非AC,才是正確答案,生物體在腦內是如何達成不同內容的區辨?對於這個問題,無論是動物或人類的研究,目前大都專注於如何解決物理刺激與神經登錄(neural coding)的關係。這個神經解碼(neural decoding)的議題,透過各式的研究策略,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但是即使我們能找出物理刺激b相對應的神經活動Y,我們能瞭解從神經活動Y產生主觀感覺B的歷程嗎?這才是使我們知道找到試題正確答案的關鍵。一如本書所言,外界刺激b與神經活動Y間是物理世界的對應,但是神經活動Y與回憶內容B間,則是物理世界與心靈世界的對應,這中間存在著一個解釋性的鴻溝,需要跨越。
回國後約十年,認知科學與神經科學的發展益見蓬勃,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曾經聯合起來,在臺大開了「心與腦」這門課,將這個領域的新知介紹給大學生們,也將講義印成《心與腦》這本書。最近十年,臺大成立了「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學分學程」,將全校有關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的課程整合起來,希望能夠引領任何對心智運作有興趣的學生進入這探討心靈的領域,於是「心與腦」成為這個學分學程的必修基礎課程。我講這門通識課程時,總會意識到這個物理與心靈間的鴻溝,因為無論是知覺、情緒、記憶、思考、社會認知與意識,最終都會涉及到主觀內容,卻不知如何去解答它。我瞭解這問題與哲學思想有關,但由於自己在這方面基礎的薄弱,使我的教學很自然地偏重心理學與神經科學方面的經驗知識。我所使用的教科書,無論中外文,似乎也多集中於經驗性知識的介紹,對於哲學議題即使偶爾觸及,也都淺顯地帶過。在過去幾年中,對於心與腦互動中所蘊藏的哲學議題缺乏討論,便成為我課程中的一大缺失,也讓我深感遺憾,因為進入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學程的同學來自不同學院,而最令他們困惑的常是神經科學的實驗證據如何解決一些哲學論域上的議題。這同樣也困擾我多年。一本深入淺出介紹心腦問題相關的哲學書籍,提供入門學子相關的知識,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
暑假中臺大出版中心請我閱讀這本心與腦方面的書。我花時間讀完這本有相當份量的巨著,覺得它正是我最期待的一本有關講解心腦關係哲學議題的書。作者以他豐富的哲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學養,非常清楚地介紹與剖析從笛卡兒以來,西方哲學家或相關領域的學者(尤其是心理學家或語言學家),對於心靈的本質與運作方式,所提出的種種見解。作者很周全地照顧到各家之言,從提出的背景、想法的內容與引伸的意涵和腦部運作的關係或困難,以及可能引發的問題與批判,娓娓道來。這讓沒有哲學訓練的我能夠沒有太多困難地跟隨作者的思路,逐步瞭解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中所蘊含的哲學議題。作者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在本書的五大單元中,由介紹哲學與神經科學的發展及神經科學哲學的關鍵概念(第一篇)開始,進入到由各種不同的進路討論心靈哲學的核心—心腦問題,以及哲學過去所忽視的大腦地位及其與心腦問題的關係(第二篇)。然後將討論重點由心靈哲學轉向心理學哲學,探討認知心理學與認知神經科學所蘊含的哲學問題(第三篇),並在最後揭示大腦應存有一尚待發現或證實的內在特質,使其足以產出心靈的特性。第四篇討論心靈現象中最關鍵的問題—意識,第五篇則在探討意識的主角—自我。此一順序安排,顯示出作者的用心,從最形而上的心靈問題開始,逐步地接觸認知心理學及神經科學,並與之結合。然而作者明顯地不贊成以神經系統的運作完全解釋所有心靈活動的化約式進路。作者逐漸將讀者導引向他提出的想法:要真正瞭解人的意識與自我如何產生,不能僅在大腦內部去追尋,必須考量大腦、身體與環境彼此間的雙向互動,而這個環境不僅限於物理環境,也包括社會環境。本書各篇的跨文化交流與對話中,則暗示了文化氛圍也可能介入這個腦、身體、環境的互動之中,而形成了身體、心靈、環境與文化生生不息的循環,而這正好是臺大成立不久的腦影像中心揭示的研究方向。
諾赫夫的這一本書,或許還沒有完全解決過去困惑我多年的問題,但是它所提供的哲學知識,幫助我更加釐清問題的樣貌,同時也指引了解決的可能方向與架構,甚至還引發了我一些實驗推論構想。我想閱讀這本書成了我這個暑假最大的收穫。本書清楚的書寫與呈現方式,非常適合有志於探討或正在研究認知科學、神經科學、認知神經科學或神經科學擴及相關學科的學生與老師閱讀。國內的神經科學的研究,極重視新技術的應用而較忽視問題背後的思想淵源。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我們的科學教育中,往往很少談到促成技術進步與思想發展的哲學基礎。很多年前,聽聞一位學者被質疑為何要在生醫大學設立心智哲學研究所時,說了一句話:「大學校園裡只要有一位哲學家在走動,整個學校的層次就很不一樣!」同樣的,當一個認知科學家或神經科學家在進行研究時,能夠把哲學納入思維中,他的研究層次也會有所不同。當然,如果一位心靈哲學家進行思辨時,能夠minding the brain,也一樣會有所不同。相信這本書對上述所有的人都是有益的,我期待它能發揮擺渡者的角色,協助有心人突破知識的限制,使得心靈與大腦兩岸能有連接的管道,讓許多認知神經科學家與心靈哲學家能登上自己陌生的彼岸,印下青鞋第一痕。這本書值得推薦給所有對心腦問題有興趣的學子與研究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1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4 |
3折 | 2 |
4折 | 5 |
5折 | 26 |
6折 | 6 |
7折 | 8 |
7折以上 | 3 |
8折以上 | 3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3折40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