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最美的人體構造散文,帶你看見「醫生眼中的身體」,
還有那些我們天天使用卻一知半解的人類內部運作……★蘇格蘭Saltire Literary Award年度非文學書
★《經濟學人》年度選書
★《衛報》年度科學類選書
★《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紐約書評》/《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英國《衛報》、《獨立報》專文書評推薦─會心微笑,又不時沉思的醫學普及散文傑作─
你知道癲癇會影響大腦嗎?
你知道心臟跟健康人生有關嗎?
你知道腳部是人性的關鍵?
才情洋溢的醫生與作家法蘭斯將帶領讀者們探索人體不為人知的一面,並提供內部運作的知識和對人體奧妙的讚嘆。
人們常常認為熟悉自己的身體,但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這仍是一塊未知的領域,像是骨骼與肌肉、神經元與神經鏈之間的神秘關聯。讓我們帶著這本人體旅行指南,往未知領域出發,探索人體的奧秘。
本書作者學經歷豐富,在擔任外科醫師、急診醫師及家庭醫師的期間,他診療並與各式各樣的病患相處。這些精彩寫實的故事,透過作者哲學與寫實兼具的筆觸,生動的描寫人體生與死、生病與健康的狀況。
例如:一位被診斷為臉部麻痺的女士,令作者想到從古到今的藝術家仍煩惱如何精準刻劃臉部神韻;一個飽受肩部受傷之苦的伊拉克戰爭老兵,其症狀早在三千年前《荷馬史詩》中就有敘述;一位花匠的手因遭到玫瑰刺刺到手而受到細菌感染,就像我們小時候讀過的睡美人故事一樣。
文化持續不斷地改變我們對身體的想像,以及從內在傾聽身體的方式,即便連醫生也不例外。從與患者的接觸過程中,作者體悟到偉大的人性及崇尚的藝術,而這兩者與現代醫學的實踐絕對是互相共鳴。
本書的核心目標是對於「人類之所以為人」的反思,透過作者充滿詩意、說服力及深刻的洞察,將令你對自己身體/生命的看法有所改觀。
│精采摘錄│
「十九歲那年,我第一次把人腦拿在手上。腦的重量比想像中還重,看起來灰色結實,……那時我很擔心一不小心會讓皺巴巴的腦袋瓜從手中滑掉,並且碎開一地。」
「從小我的志願不是當醫生而是成為地理學家。……隨著長大成人,我對探索世界的這股衝勁,悄悄地轉換成對人體世界的好奇,並且連帶手中的地圖集也換成了解剖圖集。……這兩本圖集都將自然界的奧妙,錯綜複雜的地方,精簡化縮成一本明暸易讀的圖鑑。」
「胎盤蠻重的,大約有半公斤左右,形狀如似圓餅,厚度約二至三公分。……早在五百年前,當時社會上很多人可是相信胎兒的發育成長是來自吸收母體的經血,但達文西卻持不同意見,……達文西所繪之胎盤圖,有人說他是照著一具剛懷胎不久的女屍身上的胎盤所觀察描繪而來,但其實這幅胎盤圖真正凸顯的是羊的胎盤。……即便連科學家命名『羊膜』(amnion)也是從拉丁文的『羔羊』一詞延伸而來。」
│媒體書評推薦│
……靈巧混搭臨床經驗和抒情文筆,讓雄辯的大腦和慈悲心懷同展光輝。
《華爾街日報》
精采…法蘭斯這部作品的樂趣在於,雖然他的工作喜悅來自人體的物理現實,但他也沒忘記觀照人類的經驗。
《經濟學人》
充滿奇妙、內歛樸實……我從來沒有讀過像這樣的一本書,我全心全意推薦此書給所有人。讀它,你會感覺更好。
約翰.伯格(John Berger)/著名文化評論家,著有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
睿智,流露另類美感……,本書風格明快洗練,還有許多讀來欲罷不能的人類故事。
英國《泰晤士報》
作者簡介:
卡文・法蘭斯(Gavin Francis)
執業全科醫師(General Practitioner, GP),獲獎英國作家,另著有《帝國南極洲》(Empire Antarctica: Ice, Silence, and Emperor Penguins)與《絕北》(True North: Travels in Arctic Europe)兩本極地旅遊書;他也是《倫敦書評》、《衛報》與《紐約書評》的供稿人。現居英國愛丁堡。
更多關於法蘭斯的資訊詳見:www.gavinfrancis.com
譯者簡介:
曾雅瑜
自由譯者。(polarhue@gmail.com)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靈魂的神經外科學
我們靈魂真的很奧妙,分毫之差中決定了各自人生是否走向輝煌或毀滅。
──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十九歲那年,我第一次把人腦拿在手上。腦的重量比想像中還重,看起來灰色結實,猶如實驗室般冷冰冰的。而平滑的表面像似河床中被海藻覆蓋的岩石。那時我很擔心 一不小心會讓皺巴巴的腦袋瓜從手中滑掉,並且碎開一地。
以上是我在醫學院二年級學期初的回憶。大一總是在課堂、圖書館、派對和自我頓悟中忙亂度過。我們不僅要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的醫學詞彙;解剖屍體到見骨程度;並要研習各種器官生理的力學和數學,以達至精通人體生物化學的程度。每一種器官都要學,僅除「人腦」是留到二年級上課以外。
神經解剖教學實驗室位於維多利亞醫學院大樓的二樓,屬愛丁堡市中心校區。而入口石樑上刻著:
外科
解剖
物理學實習
「解剖」兩字的刻意放大,顯然說明了人體結構研究是首為其要,而其它致力學習的外科及醫學(物理)技術則為其次。
我們要到神經解剖實驗室前必須要爬樓梯,途中會經過藍鯨顎骨以及穿梭兩具亞洲象骨架模型之間。這些古老文物有股不容忽視的存在,彷彿帶領著我們走進維多利亞時代大收藏家的奇觀珍櫃。接著通過另一段樓梯、推開幾道雙重門後,好戲登場:四十顆腦袋瓜裝在桶子裡。
我們講師凡林是冰島人,同時身兼生活輔導員。只要你發現自己懷孕或因成績多次不及格,可以上門找她解惑。她站在講台上手裡拿著半邊腦,開始指出腦部的葉和分枝。從剖面圖來看,腦核心顏色比表面淡,而腦外表看起來平滑,但裡面卻裝著一系列錯綜複雜的腔室、結節及纖維束。腔室又稱為腦室是個特別奧祕又複雜的地方。
我從桶子拿起一顆腦袋瓜,防腐液散發出的刺激氣味令人想眨眼。不過,這玩意可真美。我抱著腦袋瓜,一邊努力想著這顆腦不僅承載過意識,還透過腦內神經元和突觸傳達過情緒。我身旁這位同學在換到醫學系跑道之前曾念過哲學系,她說:「把腦袋瓜給我一下。」然後拿著說:「我想找出『松果體』。」
我問:「什麼是松果體?」
她說:「難道你沒聽過迪卡兒曾說過這是『靈魂之座』(The seat of the soul)?」
她把拇指放在兩半球腦中間,猶如翻開書頁般的動作,接著她在中間接合處指出一顆靠近腦後方,如似灰白色碗豆般大小的肉塊。她說:「找到了,這就是『靈魂之座』。」
幾年後,我成為神經外科實習生,工作上時常都要接觸活生生的大腦。然而,每次走進神經外科手術室時,推車聲和護士的交頭接耳聲似乎都會在空間中產生共鳴迴盪不去。也因為這周遭聲音的干擾影響,讓我每次有股衝動想脫掉腳下的手術拖鞋以示尊重。這裡的手術室空間是個半球體形狀,猶如五○年代所打造的那種倒置碗狀的測地線穹頂(geodesic dome),在我眼裡看來也彷如冷戰時期的雷達天線罩或敦雷(Dounreay,位於蘇格蘭北部的核能發展基地)的球形核反應器的內部模樣。這樣的設計正好反映了似乎那年代的人堅信科技會帶領大家迎向未來:一個無欲無求且沒有病痛的不久將來。
不過,疾病還是層出不窮。從早到晚我都在處理腦損傷,其實治療它們就像在治療受傷或出血的器官般。比如:中風、失去智能或語言能力及血栓癱瘓;車禍、槍傷、昏迷、僵直症、腦動脈瘤、腦出血;還有慢慢侵入身體、啃蝕掉人生的腦瘤癌症等等。幾乎我很少有機會去研究心靈(mind)或靈魂(soul)層次的理論。直到某天,我的教授兼老闆請我協助一件特殊病例。
那天我消毒完畢,穿好手術袍後,教授已經在動手術了。他從手術台的一堆綠布別開眼,對著我說:「快進來,你正好趕上有趣的部分。」我跟他穿一樣,跟手術台上一模一樣的綠色布料,臉上也戴著口罩遮住臉和鼻子。教授的眼鏡閃爍著手術室的燈光。「我們正準備打開顱骨。」他說完低頭回到手術崗位上,一邊還跟對面的刷手護士閒聊電影。接下來,他開始用鋸子切開顱骨,這時一股煙霧從骨頭冒出來,讓人聯想到燒烤味。刷手護士一手在切口表面上噴水,以便吸收灰塵和維持骨頭冷卻;一手拿著吸引管吸除煙霧,以免妨礙教授視線。
坐在一旁的是麻醉師,他身穿藍色衣袍,而不像我們身上這種綠色袍。他一邊玩填字遊戲,偶而還會把手伸進手術台綠色消毒布的下方;另外幾位離手術台有點距離的流動護士正交頭接耳著。教授對我點頭示意說:「站到那邊去吧。」我立即走到指示位置上,刷手護士接著把吸引管遞給我。其實我認識這位患者,不如就暱稱她克萊兒吧。她罹患重度難治型癲癇症(intractable epilepsy)。發病原因不是因為腫瘤或創傷所導致,而是受到神經元細胞不正常放電而導致神經系統病變。她的腦結構正常,但功能卻脆弱,永遠徘徊在癲癇發作的邊緣。如果正常的大腦活動(比方:思考、言語、想像、感覺)是類似音樂節奏般通過大腦,而癲癇發作就好比經歷一段混亂的腦部電子風暴。克萊兒因瘋癲身心受創,無法自主生活,迫使她下定決心要好好跟生命搏鬥,希望這一場手術能從此讓她獲得解脫。
教授說:「吸。」順便調整我手上的吸引管位置,讓它盤旋在鋸刀上方,以便繼續往下鋸開。接著他說:「神經生理師告訴我病人的癲癇病灶位置就在這下方,也就是癲癇的發作地。」他用鑷子輕輕敲一下顱骨,聲音像似一枚硬幣掉在瓷器上那般。
我問:「所以,我們接著是要把病灶切除嗎?」
教授回答:「沒錯,但因病灶非常靠近負責語言功能區域,假如我們在手術過程中不小心讓她變成啞巴了,她可是不會感激我們的。」
切開頭顱後,很快地教授像撬開自行車胎般,輕輕扳起一塊頭骨當作獎牌拿給護士,並叮嚀說:「千萬別弄丟了。」這個開口直徑約五公分,可直接看到硬腦膜(dura mater),是位於顱骨下方的一層保護膜,恰似貝 內的乳白光澤。教授也把這層掀開,我往裡頭一探,看見了狀似圓盤的淺粉紅色組織,其紋路宛如退潮後的海沙格菱紋,表面還覆蓋著紅紅紫紫的微絲血管。此刻你會看見腦本身慢慢在脈動,一上一下隨著病人心臟撲通跳動著。
原來這就是教授所謂「有趣」部分。隨著麻醉藥效漸退,克萊兒也逐漸清醒。她眨眨眼慢慢打開眼睛。此時手術布簾已拉開,顱骨上的固定鋼針也顯然易見。
語言治療師安排自己坐在手術台旁,以便靠近克萊兒耳邊好跟她說話。治療師向克萊兒說明她還在進行手術不可以移動頭部,接著在她面前會有一系列圖卡,需要她說出圖卡的物件名稱外,也要講出其用途。克萊兒不能點頭,但「嗯」了一聲,然後開始了。她說話慢吞吞,而且聲音聽起來飄渺,這是鎮靜劑在發揮作用。然而,圖卡內容其實就是兒童讀物裡常見的圖像。「時鐘,拿來看時間的」;「鑰匙,拿來開門的」;她慢慢敘述著,但也隨著一張張簡易圖像的出現,讓她漸漸回溯到最早的語言記憶。此刻她的專心度很高,不僅皺眉,額頭也在冒汗。
此刻教授已放下鋸子和手術刀,拿起神經刺激器,他先摒住呼吸,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刺激器輕碰腦表面,這個關鍵時刻決不容許任何玩笑或干擾。他所有專注力全集中在兩支鋼針間距只有幾公厘的地方。這裡所使用的電流刺激力道超極微小,幾乎不足以讓皮膚產生感覺,但若是接觸到腦的敏感表面可就不一樣,是會造成極大反應的。刺激器引發的電風暴會阻擾正常功能,受到影響的腦區塊範圍雖小,但足以容下數百萬計的神經細胞和其之間的相互連結。
教授說:「她還在說話,表示這區塊不是重要功能區(eloquent),因此可以切除。」他用一張數字標籤,像小郵票般貼在剛剛刺激器測試的地方。就在教授繼續往下一區域探試時,刷手護士則仔細在一旁做編號。教授稱此過程為「定位」(mapping),彷彿人腦是一處等待著被外科醫生發現的新大陸。他謹慎地在腦表面的每一區作測試、編碼和記錄,這份工作極需耐心和有條不紊的態度。聽說他曾經為了不想放棄病人,而連續不停地在手術台工作十六個小時,即便連上廁所或吃些點心都不肯。
克萊兒回答:「公車,大……眾……」
此刻,語言治療師抬頭對著我們說:「『語言中斷』(speech arrest),我們要不要再試一次?」她換另一張卡片。
克萊兒再次回答:「刀子,你……」
「就是這裡,『腦部重要功能區』。」教授邊說邊指出剛才通過電流的區塊,並在上面小心地貼上另一張編碼,然後繼續往下測試。
我仔細地研究著腦部重要功能區,期待看到這區會出現跟其它周邊組織有所不同變化。或許她的聲帶與喉嚨能產生聲音,但這只是說話聲音的來源。啟動語言(speech)活動是來自特定區域的神經元之間互相激動(fire)而有連結,並同時形成的活動模式。因此從神經外科學去定義稱為「功能」(eloquent)。只是目前尚未看到任何明確特徵或跡象,來說明此皮層區就是克萊兒跟外界說話溝通的管道。
偶然的機會,我們課堂上來了位客座神經外科醫生,他給我們看了腦瘤切除手術的幻燈片。坐在前排的同學舉手發言,他指出這類手術過程看起來並不怎麼精緻。神經外科醫師回應說:「大家往往認為大腦手術應該是個很精密的項目。不過,其實精緻的手術是整形外科和微血管外科才擅長操作的。」他指著牆壁上的幻燈片說,病人頭上只要佈陣好鋼條架、鉗子和導線。剩下的事就交由我們去做做「園藝工作」。
等到克萊兒又睡著時, 教授把腦中的「致癲癇病灶」(epileptogenic)部分移除丟進垃圾桶裡。我問教授說:「剛丟棄的那塊是負責什麼?」 他聳聳肩說:「不清楚,我們只知道那不是重要功能區。」
我接著問:「那她會發現什麼變化嗎?」
教授回答:「應該不會,大腦其它部分會去適應。」
切除手術完成時,她的腦部有塊像似月球坑洞的疤。我們再度麻醉大腦直到無意識後,接著把切斷的血管灼燒、用液體填滿缺洞(這樣之後她的腦內才不會有氣泡)、把硬腦膜縫得如繡花般精緻,最後把鈦合金網蓋在顱骨上,並且用小螺絲鎖上。教授邊叮嚀邊把螺絲拿給我說:「要拿好,這些螺絲每顆可是要價台幣兩千多塊呀。」
最後,我們把克萊兒頭上掀開的頭皮放回原本位置。幾天後,我去探望她的復原狀況,她跟我說:「目前都還沒發作過癲癇呢。不過,你的縫合技術可以再好一點。」她的嘴角藏不住喜悅並帶著一抹微笑說:「我現在看起來蠻像科學怪人的。」
第十一章 腎臟:無止盡的賜福(節錄)
如今可說,移植跨越了生死之間的門檻,讓生命重新連結。
──阿歷克斯.芬雷(Alec Finlay),《家—野生植物園》(Taigh — A Wilding Garden)
……腎功能似乎易於複製,首次仿製出人工腎臟是發生在一九一三年初左右。以一台機器加上水蛭素(作用是有效防止血液凝固)打造成型的,並且一開始還先拿狗來做實驗。三十年過後,荷蘭醫生威廉.科爾夫(Willem Kolff)發明了第一台人體腎功能的「血液透析機器」,俗稱「洗腎機」,以人工方式將毒素從血液中過濾。不過,科爾夫醫生並沒有為機器申請專利,因為他希望其他人可以繼續開發機器,使之廣為應用。
起初,科爾夫在納粹佔領荷蘭的監督下工作,但其實他私底下是名抗納粹成員。第一台機器他所使用的是灌香腸的玻璃紙、柳橙汁錫罐以及福特車商給的水泵浦。機器在他充分試驗與改良後,終於在一九四五年成功拯救一名六十七歲的女性患者生命。爾後於一九五○年時,他移民到美國更進一步開發血液透析機。他一方面進行研發機器,一方面有不少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從機器中受益而存活。然後,突然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人體腎藏器官移植的成功。
因腎功能的簡單運作系統,使人發想出研發人工腎臟的概念,而腎臟的簡單器官構造(動脈、靜脈和單一流向輸尿管)被視為移植器官的首選。人類史上第一次試圖執行腎移植是發生在一九五一年左右。不過,當時的腎移植受惠者,因其免疫系統對於捐贈者的腎產生了外來組織的排斥,因此不幸失敗。然而,一九五四年時,在波士頓布里格姆醫院(Brigham Hospital),一對同卵雙胞胎接受腎移植,並且成功地克服了排斥反應,原因是其中一人受到雙腎衰竭,而受惠者的身體基因完全符合捐贈者,因此沒有產生排斥反應。這是史上第一次成功完成器官移植。接下來的二十年也陸續看到醫學上對免疫系統的重大深入探究,以及思考如何提高受惠者對於外來移植組織的耐受性。到了七○年代末,這些個人差異基因之間的移植幾乎成為了常態。
腦組織缺血時僅能存活幾秒,反之腎組織比較有生命韌性。如果腎臟是保存在低溫環境下,是可體外存活十二個小時以上的(當然以移植來說,移植過程速度越快越好)。換句話說,這顆移植腎臟可以從剛過世或腦死的身體取出,或甚至可從健康的活體捐贈者身上摘取後,然後馬上配送到方圓數百英里內的受惠者身上。英國國家資料庫如今也建立腎臟移植的配對系統,針對每個患者的免疫系統資料進行比對,將排斥機會降到最低。我第一次親眼見證腎臟移植,是捐贈者在當天早上過世後,馬上將腎臟低溫保存從三百里外透過空運送達到手術室。
躺在我和外科醫生面前的這位病人瑞奇,年約三十多歲,幾年前因感染而導致腎功能衰竭。幸好這幾年仰賴洗腎才得以存活。他身上覆蓋著一堆手術布,只有下腹部是露出來的。外科醫生沒有從後腹腔開刀,反而從下腹部左側的「髂窩」(iliac fossa)處開了一道傷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通常要移植新腎臟到體內,原有腎臟是不需要取出。除了髂窩部位是較容易切入的地方以外,這裡同時也有較寬的動脈和靜脈可以與新腎臟吻合一起。
外科醫生在瑞奇的髂血管上開了一個洞,醫療團隊切開組織,並用夾鉗把血管夾住。護士打開了移植器官的盒子,我往裡面一探覺得不可思議,腎臟是冷卻萎縮,顏色看起來蒼白灰灰的,很難辨認得出是個器官樣貌。新腎臟從盒子拿出來後,緊接著放入瑞奇的腹腔裡,資深護士隨之滴入一滴冰液以防止組織加助提升體溫。
瑞奇的髂部動脈和靜脈與新腎臟的動脈和靜脈,對齊縫合一起。然後,外科醫生深深吸了一口氣,伸展雙臂像個舞台上的魔術師,對著我說:「你即將見證醫學史上最動人的一幕。」
他循序解開腎動脈和腎靜脈的血管夾,瑞奇的血液開始流入萎縮的腎。他的每一拍心跳在動脈上顯而易見,而萎縮的腎慢慢鼓了起來,彷彿正在看一場駁回死亡的復甦過程。隨著腎臟變大,原本蒼白微凹的表面開始浮現透亮的粉紅色。外科醫生拿起新腎臟的輸尿管(作用是將尿導入膀胱),我看見尿液從切斷面流出。「奏效了,」他以勝利口吻說道。「現在,我們可以把輸尿管縫接病人的膀胱。」
瑞奇的膀胱以導尿管方式先注入了抗生素,並且撥開了膀胱表面的脂肪。一條約二點五公分長的隧道開口在膀胱外側組織,銜接輸尿管。隧道遠端處的膀胱開一個洞,輸尿管縫接上去。外科醫生在瑞奇腹部傷口處,接上一條透明塑膠導管,然後再將肌肉和皮膚縫合。
此時,手術已經成功結束,即便瑞奇日後需要依賴施打預防針來迴避免疫系統對新腎臟的排斥反應,但至少他不需要再過著洗腎的人生了。
腎的移植成功雖是可喜可賀,但患者身上卻也往往需經歷一段煎熬後才能達陣。向來移植腎臟的取得,大量取自往生者身上,可以說浴火重生的人生是他人遺憾的生命所換來的。所以,一場成功腎移植可以說是悲喜參半,受惠者的美好結果,相對於捐贈者來說則是一場悲劇。……
第一章 靈魂的神經外科學
我們靈魂真的很奧妙,分毫之差中決定了各自人生是否走向輝煌或毀滅。
──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十九歲那年,我第一次把人腦拿在手上。腦的重量比想像中還重,看起來灰色結實,猶如實驗室般冷冰冰的。而平滑的表面像似河床中被海藻覆蓋的岩石。那時我很擔心 一不小心會讓皺巴巴的腦袋瓜從手中滑掉,並且碎開一地。
以上是我在醫學院二年級學期初的回憶。大一總是在課堂、圖書館、派對和自我頓悟中忙亂度過。我們不僅要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的醫學詞彙;解剖屍體到見骨程度...
作者序
人類若是由土、水、風和火所組成,那地球也是如此;人體內流動著血液……大地中波動著海水,同樣潮起潮落。
──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從小我的志願不是當醫生而是成為地理學家。地圖和地圖集不僅僅具有實用功能,還能引領人類探索隱匿在世界各地的角落。於此,我並不想一生都耗在實驗室或圖書館裡工作,我更想拿著地圖去探險人生和發掘生命的潛能。我曾想過只要好好學會世界地理的來龍去脈,也許不僅能帶領我走向讚嘆人類偉大棲息地的一面,順便還能從中獲取一份賺錢的工作。
隨著長大成人,我對探索世界的這股衝勁,悄悄地轉換成對人體世界的好奇,並且連帶手中的地圖集也換成了解剖圖集。乍看之下這兩本圖集雖然不同,卻有同工異曲之妙,像解剖書上所繪製的藍色靜脈、紅色動脈及黃色神經的圖示,令人聯想到地圖集裡用顏色所標示的河流及道路等等。這兩本圖集都將自然界的奧妙,錯綜複雜的地方,精簡化縮成一本明暸易讀的圖鑑。
早期的解剖學家領略出人體和地球之間有種永續自然的關聯性。人體宛如宇宙般的反思縮影;人體結構反射出地球結構;人體中的四種液體,如似地球上的四大物質元素。這麼說是有其道理的,像支撐人體的骨骼是含有鈣鹽成分,而其化學性質類似粉筆或石灰岩;血液如同河川般注入遼闊的心臟三角洲;皮膚表層像似陸地表面。
由於心中從未減少過對地理學的熱愛,所以一旦進入醫療訓練時,我也隨之展開了行腳探險行動。有時我可能從旅行中找到醫學的相關工作。不過,大多時候旅行只是為了親眼探勘截然不同的陌生之地,想親自體驗不同的人文風景,並且盡所能去熟識地球的一切。在構思其它旅行寫作時,我總是希望盡心全力地將所見所聞的感觸表達出來。不過,也因職業的關係,總是最後會再回到「人體」的主題身上。我的工作內容與每個人生命的起始與結束息息相關。然而,在學習人體知識的同時,本身你自己就是學習的對象,這點和學習其它事物的過程是迥然不同的。因為,跟「人體」工作除了存在著一股自身的熟悉感外,同樣也賦予了重新詮釋生命的力量。
醫學院畢業後,我依計畫到急診室受訓,但早晚顛差的工作時段、與病人的匆促接觸,這些慢慢開始侵蝕我對醫學工作的成就感。我也曾任職於小兒科、婦產科,也擔任過療養院的醫生,並且從事過整形外科和神經外科的實習醫生。不僅如此,我還曾是北極和南極探險團隊的醫護員,也去過非洲和印度的社區診所工作過。以上的所有角色都讓我更進一步了解到,人體處於危機狀況時的表現可以很極端,而且通常在最危急脆弱的狀態下,會讓生命提高自身警覺性。然而,我從過去幾年生活裡,悟解到最具療癒價值的見解藥,其實是來自生命中的那份安寧,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然而,目前的我是小鎮上一家診所的家庭醫生。
文化持續不斷地重新改變我們去想像和棲息身體的方式,甚至連醫生也常扭轉我們對身體的法則。我不時從與患者的接觸過程中,體悟到「偉大人性」及「崇尚藝術」,這兩者與現代醫學的實踐絕對是互相共鳴的。因此,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將一一深入探討其中的關聯性。
先舉例一些章節來說:在評估臉部麻痺患者時,提醒我的不僅是無法表達情緒的無奈,就連自古至今的藝術家,也依然苦惱著如何精準的刻畫表情;從乳癌患者的復原情況讓我體認到,並非每個病人對於痊癒的觀點是相同的;三千年前的荷馬史詩《伊利亞德》,點醒了古代與現代人對肩傷的各自見解;從小耳聞的童話故事可引人深思疾病、昏迷和蛻變的意義;對於身體的風俗民情是如此的多元有趣;只要想到各式各樣的胎盤和臍帶的處置方式,總是讓我驚呼連連;掙扎和救贖的神話傳說,更是呼應著世界各地骨科病房中的小故事。
「散文」的英文一詞essay,源自英文字根trail(小徑)或attempt(企圖)。為此本書中每一篇散文,企圖以個人角度去摸索不同的人體部位。因為人體是由大量生理構造所組成,各自部位也因不同疾病受盡不一樣的折磨,所以要全盤理解人體構造的來龍去脈是不太可能的。本書章節的順序安排,基本上是從頭到腳,但你也可以像閱讀解剖書那般不分章節自由翻閱。不過,最佳閱讀的方式還是建議從頭開始,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同舟划過一趟完整的人體之旅。
從事醫學工作是我的維生之計,而貴為醫生一職,的確也豐富我不少人生的詞庫。對於這些與人交織的寶貴經驗,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我,生命有著「脆弱」與「堅強」的一面,人生也總在面對「失」與「得」的結果。從我開設診所的那一刻起,感覺有點像是展開一段新的旅程,不時得走進他人的「生命風景」和「身軀地形」。大多時候,地形對我來說是熟稔的,雖然總會看到一些遭破壞的小路途徑,但起碼每天會有煥然一新的生命風景。醫學實踐不只是在探究人體的構造及聆聽別人的故事,同時也是在追求生命的可能性──探索人體之旅。
這天一如往常的早晨上班時間,看著電腦銀幕上的預約人數,我快速掃瞄三、四十個病人名單後,咖啡隨即也涼了一半。其中不少是我熟悉的病患,倒是第一位是個陌生人。我點開他的病歷後才發現上禮拜他剛過完生日,而且此人只有幾天大而已。今日我與他的相遇,將正式在他的病歷上留下第一次紀錄,往後一切平安順利的話,這份紀錄會伴隨他活到八、九十歲。看著銀幕上皎潔閃耀的空白病歷,似乎正歡慶即將到來的人生前景。為了他著想,希望這張病歷保持剛剛好的空白就好。
我站在長廊上呼喊著這位寶寶的姓名,一位母親正將寶寶抱在胸前,她一聽到我在呼喊小孩的名字,開始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她看著我微笑,然後把小孩抱在手邊尾隨我進入診間。
「您好,我是卡文・法蘭斯醫生。」我邊介紹邊請她坐下。
「請問,您今天有什麼問題嗎?」我問她。
她往下看了兒子一眼,驕傲中帶些焦慮。然後,我看著她思考著如何開口第一句話。
人類若是由土、水、風和火所組成,那地球也是如此;人體內流動著血液……大地中波動著海水,同樣潮起潮落。
──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從小我的志願不是當醫生而是成為地理學家。地圖和地圖集不僅僅具有實用功能,還能引領人類探索隱匿在世界各地的角落。於此,我並不想一生都耗在實驗室或圖書館裡工作,我更想拿著地圖去探險人生和發掘生命的潛能。我曾想過只要好好學會世界地理的來龍去脈,也許不僅能帶領我走向讚嘆人類偉大棲息地的一面,順便還能從中獲取一份賺錢的工作。
隨著長大成人,我對探索世界的這股衝勁...
目錄
序言
〈腦內巡遊〉
第1章 靈魂的神經外科學
第2章 癲癇、聖潔、精神心理學
〈頭顱秘境〉
第3章 眼睛:視覺的文藝復興
第4章 臉:麻痺之美
第5章 內耳:巫術和暈眩
〈胸的律動〉
第6章 肺:生命之氣
第7章 心臟:海鷗私語、潮起潮落
第8章 乳房:雙峰之癒
〈上肢之舞〉
第9章 肩膀:手臂與盔甲
第10章 手腕&手掌:垂、割、受難
〈腹有文章〉
第11章 腎臟:無止盡的賜禮
第12章 肝臟:童話故事的結局
第13章 大腸&直腸:浩大工程的藝術
〈骨盆的詩篇〉
第14章 生殖器:製造寶寶
第15章 子宮:生死之門
第16章 胎盤:吃掉、燒掉、埋在樹下
〈下肢之美〉
第17章 髖部:雅各與天使
第18章 足與趾:地下室足跡
結語
致謝
序言
〈腦內巡遊〉
第1章 靈魂的神經外科學
第2章 癲癇、聖潔、精神心理學
〈頭顱秘境〉
第3章 眼睛:視覺的文藝復興
第4章 臉:麻痺之美
第5章 內耳:巫術和暈眩
〈胸的律動〉
第6章 肺:生命之氣
第7章 心臟:海鷗私語、潮起潮落
第8章 乳房:雙峰之癒
〈上肢之舞〉
第9章 肩膀:手臂與盔甲
第10章 手腕&手掌:垂、割、受難
〈腹有文章〉
第11章 腎臟:無止盡的賜禮
第12章 肝臟:童話故事的結局
第13章 大腸&直腸:浩大工程的藝術
〈骨盆的詩篇〉
第14章 生殖器:製造寶寶
第15章 子宮:生死之門
...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寫出版出版日期:2016-12-03ISBN/ISSN:978986569568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16*22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