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第一本FinTech大全集】
當科技遇到金融,支付、借貸、籌資、理財…大不同,
你準備好應變了嗎?10大面向、71項主題、86位金融先驅,
全方面解讀「FinTech」,透析新金融科技世界,
未來15年金融發展,就看這本!什麼是FinTech?FinTech=Fin金融+Tech科技
→舊金融交易被數位新科技翻新,革命性的便利服務應運而生。
打個比方:舊的銀行通路像紙本書(或卡帶、CD),FinTech就像電子書(或iTunes)
●銀行通路正在做哪些革新?
銀行縮減據點,變身行動銀行,舊存款、貸款、匯款作業轉為金融app。
●支付怎麼做?
透過PayPal、支付寶……支付平台,帳戶間的資金彈指之間完成移轉。
●借貸如何變?
P2P私人借貸資金平台,供需雙方資訊公開透明。
●科技巨頭怎麼搶布局?
Apple、Facebook、Google都搶著開發支付工具,創造新營收來源。
那,FinTech如何改變你我的生活?
●虛擬貨幣來了!
以區塊鏈技術開發數位加密貨幣,在公共區域分享且不會被篡改。
●理財,有機器人幫你
智能理財服務運用演算法分類支出和現金流,協助預算控管。
●眾籌集資成風潮
創業企畫由網路平台散播,圓夢基金靠網民籌。
●新身分認證制度研發
生物識別(心律、臉孔、手寫、語音辨識)技術發展,取代傳統密碼輸入。
●各國政府法令這樣因應
新金融法令(開放原始程式碼及資料源),銀行與科技無縫結合。
有鑑於FinTech變革在全球各地已成爆炸式增長,金融科技圈(FINTECH Circle)的執行長蘇珊‧契斯蒂、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諮詢委員亞諾‧巴伯斯,徵求全球重要參與者意見(企業家、銀行家、創業家和投資者),整合了不同專業,諸如相關產業最新發展、市場動態、潛力產業與未來影響,到投資和創業機會,蒐羅了最詳細的第一手資料。
正如西班牙外匯銀行(BBVA)全球顧客解決方案部理事長懷特(Derek White)所說:「FinTech與我們息息相關,它就是人際關係、科技與金錢的未來。這正在發生,且即可能引爆。這本書提供了一幅藍圖,每位讀者都能切實感受。」這本書,想掌握產業未來的人必讀。
◎本書特色
1. 第一本由FinTech先驅蒐集撰寫,第一手FinTech資料
金融科技圈兩位FinTech先驅徵求全球86位專業從業者協力完成。前所未有,FinTech最重要71主題全包,共從理解現象到預測未來,一本即能掌握。
2. 你不能不認識的年度關鍵字:FinTech
舉凡金融業者(掌握創新契機)、IT業者(軟硬體研發先機)、電商從業者(新支付、籌款方式)、投資者(理解商貿往來)、創業者(新創產業標的)及一般民眾(錢要怎麼存、怎麼用?),FinTech都是主角!
3. 因應金管會最新政策,帶你掌握先機
2016年5月金管會公布〈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以培育FinTech環境為重要施政目標(包含電子支付、銀行業政策、證券業政策、保險業政策、法規調適、風險管理、人才培育、創新創業、區塊鏈和身分認證等),牽動金融產業、民生消費走向。本書帶你全盤看懂FinTech,進而掌握先機、做對決策。
4. 架構完整、全面學習,觀念不漏接
牽涉多種產業、角色的FinTech,該從哪裡讀起?第一本討論FinTech各環節,有基礎知識、概念,也兼及未來趨勢,是現今最完整、全面的FinTech指南。
◎名人推薦
王可言(台灣金融科技生態圈推動者/台灣金融科技公司創辦人暨董事長)
王儷玲(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前金管會主委)
李育英(安侯建業金融業務營運長/執行副總)
李亞鑫(DTCO執行長)
林大涵(貝殼放大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林之晨(AppWorks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
洪茂蔚(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
楊仁達(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所長)
詹宏志(網路家庭董事長)
廖世偉(台大金融科技暨區塊鏈中心召集人)
劉奕成(中信銀信用金融執行長)
薛淑梅(第一金投信董事長)──專業推薦(依筆畫順序)
《FinTech金融科技聖經》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把金融科技的各種觀念闡述得很清楚,讓金融科技服務的對象——普羅大眾,都能了解與他們切身相關的金融科技的概念與價值。
─王可言(台灣金融科技生態圈推動者/台灣金融科技公司創辦人暨事長)
本書針對全球金融科技最新、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做了最全面的介紹,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許多先進國家在金融科技發展的成功經驗,絕對是一本金融科技參與者不能錯過的好書。
─王儷玲(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前金管會主委)
如果您是FinTech產業的新手,本書提供了絕佳的系統化資訊,讓您得以快速一窺FinTech生態圈的樣貌。
─李育英(安侯建業金融業務營運長/執行副總)
作者簡介:
蘇珊‧契斯蒂(Susanne Chishti)
金融科技圈(FINTECH Circle)執行長,該公司是歐洲第一個專門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初期投資公司。她同時也是倫敦金融科技巡禮(London FINTECH Tours)的發起人,以及金融科技圈創新(FINTECH Circle Innovate)董事長。契斯蒂被選為金融科技業百大女性之一,以及英國金融科技推特(FinTech UK Twitter)前15大具影響力人物。
亞諾‧巴伯斯(Janos Barberis)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金融科技諮詢委員會成員。其專長為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所衍生的法規監管問題。他在香港成立了FinTech HK,建立香港的金融科技生態圈,同時出版了香港第一份金融科技報告,點閱率超過17,000次。他受聘為香港大學亞洲國際金融法研究所(AIIFL)資深研究人員,專研發展中的金融科技法規架構。
譯者簡介:
唐祖蔭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具16年海外投資及資產管理經驗。著作《迫切的擴張》;譯作《Endgame:終結大債時代》、《紅色警戒》、《正解!中國經濟數據》;並為《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圖解2015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圖解2016中國政府工作報告》等著作導讀。現任職於第一金投信國外投資部。
劉奕吟
東海大學財務金融所碩士,曾任管理顧問公司財務顧問,現任第一金投信產品經理。
陳世杰
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系畢業,美國林肯大學企管碩士。金融業工作資歷十餘年,曾跨足證券、銀行及國內外資產管理公司。著有《小資向錢衝:用錢賺錢加倍奉還》、《100張圖輕鬆變成股市大亨》、《找一個真正會幫你賺錢的理專》等書。現任第一金投信基金經理人。
章節試閱
第1章∣什麼是FinTech?金融科技面面觀
◎為何大家對金融科技這麼感興趣?
作者:瑞貝卡‧美奈特(Rebecca Menat,The Assets 通訊部門董事)
金融科技(FinTech)是「Financial Technology」的簡稱。這是一股新浪潮,許多公司利用科技創新挑戰人們舊有的支付、借款、放款以及投資的模式。其中最具破壞性、或至少最常聽到的是支付和轉帳,像是Transferwise(轉帳)、Square(行動支付)、眾籌集資(Kickstarter, Crowdcube, Smart Angels)以及P2P放款(LendingClub, Zopa, Prêt d’Union),將逐漸家喻戶曉。
給大家一個數字:2014年全球金融科技的投資金額已達120億美元,並且預期還會大幅增加,意思是,還有很大的空間給新進的玩家!
金融科技出現的原因
金融科技的出現與金融危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金融危機重創銀行業的信用。人們對於銀行體系的不滿為金融創新提供了絕佳的舞台。另外,時機也正好成熟,數位世代(意指千禧世代)成為潛力十足的客群,他們寧願在了解並且熟悉的行動裝置上選擇金融服務,也不要面對一點關係也沒有的銀行家。在這樣的氣氛之下,金融科技應運而生,經由設計感十足的平台或行動app,以低廉的成本提供全新的服務。
總之,金融科技公司提供互信、透明和科技。對照銀行業的信任感瓦解殆盡,新創公司能夠經由便利使用的介面,提供低成本且資訊更加透明的服務。
別再大驚小怪了:金融科技帶來了什麼?
如果用四個字來解釋,金融科技意味著:「還權於民」(Power to the People)。以轉帳為例,一旦金融科技新創公司將過程透明化並且減去中間的費用,就能讓每個人控制自己的資金狀況。
另一個讓人們對金融科技趨之若騖的原因是……錢。金融危機不僅讓人對銀行失去信任,現實上,人們更難取得貸款了。
過去在股權投資往往只限有錢人,現在每個人都行。就算只有小額投資,也能發揮小額影響力。
開發中國家的金融科技:從頭開始
亞洲將成為金融創新發展最快的領域,接下來是非洲、北美、拉丁美洲、最後才輪到歐洲。原因很簡單:開發中國家相對缺乏基礎建設,沒有像西方國家高度銀行化且保護色彩濃厚。
因此,開發中國家的金融科技發展,不僅在於讓既有的服務變得更便利,更創造了新的基礎建設,市場潛力不可限量,更大的機會也在其中,我們可以說,金融科技「改變世界,讓它更好」。
銀行,小心了!
「人們需要銀行業,但不一定需要銀行」。嶄新、更便利、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型態正在改變全局,客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過去金融機構能夠在過程不透明之下留住客戶,並且得到充分的忠誠,如今這景況已經過去。
「有數以百計的新創公司,正帶著聰明的頭腦和資金,以另類思維向傳統銀行挑戰。」儘管這些大型銀行已形同霸權,但越來越感受到這些創新者帶來的威脅。新創者相對傳統金融巨獸有其優勢,它們規模小、沒有複雜的文化、技術導向以及能夠吸引頂尖天才的特性,是深植其核心的競爭優勢。
破壞,重建
有句老話:「打不倒,就加入它。」最有智慧的一步是合作,而非競爭——多數銀行都知道這個道理。銀行可能成立育成中心;設立特別的投資基金;組成策略聯盟,或是乾脆購併。策略或有不同,但目的卻是一樣:求生存。
大型銀行有時候需要遵守新創者的遊戲規則,但這是有利的。有什麼比人們將東西都發明好了擺在你面前,你只要決定買或不買還好康的事?這是銀行業少見的機會能夠進化的契機。換句話說,銀行只需要有開放創新的思維就能參與其中。
第10章∣金融科技的未來
◎新的技術如何改變金融業?
作者:馬諾‧卡什普(Manoj K. Kashyap,普華PwC合夥人,銀行及資本市場部暨全球金融科技部門主管),格雷里‧韋伯(Gregory Weber,普華PwC盧森堡分公司董事暨金融科技部門主管)
金融產業的數位革命才剛開始,主要的功能和過去類似--人們需要換匯、存款或投資、以及購買保險以規避風險,所有的金融服務大多是因應這四項基本需求。
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服務業的樣貌,未來肯定和今天大不同。科技對金融業的影響只會更深,因為金融業給了它們無窮的商機。
金融科技的未來取決於五大遊戲規則的改變
在高度變化的環境中,我們釐清出五項重要的遊戲規則改變(客戶體驗、金融與科技的結合、資料貨幣化、加密技術、以及法規修訂),每一項對金融業的未來都舉足輕重,但這些因素的影響到底有多深則還未知。
1.客戶體驗(customer experience, CX)
網際網路、行動通訊、社群網絡、以及比價網站改變了過去十年世界的遊戲規則。
金融科技是以顧客為經營模式的中心,強調前端工具的強大功能,採用多管道連結以提供客戶多元的接觸和豐富的體驗。
2.金融與科技的結合(Fin&Tech connection)
金融與科技的結合創造出產業間合作的先例,傳統的產業界限變得模糊。金融業的專家提供風險管理、財務分析、法令規章的架構,科技業者則就技術層面提出專業見解,尤其在數位時代的客戶體驗。
未來哪種方式能完美結合金融與科技?現有業者會在內部自我升級?還是外包給專業公司?亦或是利用結盟、甚至策略性購併的手段取得關鍵技術?
3.資料貨幣化(data monetization)
金融服務業目前仍擁有龐大未開發的資料庫,坐擁資訊優勢,但這已經是金融科技業未來開發的重點領域。事實上,功能強大但成本低廉的分析工具和電腦科技的出現讓企業得以分析大數據、分辨趨勢所在、並提出獨到的見解,有助於企業作出更快、更好、更明智的決策——開發殺手級產品、發掘潛在市場、以及激盪出更多的創新,讓企業維持競爭力。
4.加密技術(crypto-technology)
金融科技真正的破壞式創新是加密技術及區塊鏈。事實上,它不僅會改變我們今天的支付方式,所有的交易和清算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5.法規修訂(regulation)
最後,金融科技的未來有很大的程度需要法規架構的配合。換句話說,監管機關需要更加釐清和確認保障客戶權益和增進產業發展的共存。總之,法規可以是金融科技發展的催化劑,也可以是扼殺發展的要角。
金融科技公司為客戶提供創新的服務,已成功進入金融服務業。金融科技有機會成為產業基礎的核心,為這個產業帶來更多的改變,讓金融服務變得更加快速與便捷。
◎金融服務業的未來
作者:艾西爾‧阿發巴格(Axel Apfelbacher,德意志銀行投資服務策略長、金融科技意見領袖)
以下是阿圖斯(一位未來的數位金融顧問)和一位特定銀行服務(抵押融資)使用者之間的對話,描繪未來零售金融業的樣貌。在每一段最後會討論未來金融生態圈供需雙方互動模式的影響。這些影響在未來所有的金融交易上都有可能發生。
未來的融資
「OK,阿圖斯,請幫我持續留意一個小時前我為未來的新家所選擇的抵押貸款方案。」
「抵押程序進行中……我已經與『歐洲第三代眾籌集資池』(Crowdfunding-Pool Europe III)簽訂了20年的合約。你可以在星期一搬進新家,相關文件的複製與更新(MoveBots)將在早上七點完成。」
買新房子申請貸款未來會相當方便且快速,比目前的程序要減少99%的時間。應用類似股票交易記錄的模式,房貸也會被特定(抵押貸款)市場中有興趣的各方即時掌握。貸款方要求的條件會經由數位金融助理(digital financial assisstants, DFA)的協助,比較借款交易市場中各個出價者的狀況。DFA掌握了借貸雙方的背景,包括現金流量、還款能力、收入和資產狀況、投資人財務目標等等,並藉以互相比較,最後決定一份雙方都可接受的(智能)合約。
眾籌借貸(crowdlending)未來將成為累積和配置現金流量的重要管道,投資人經由良好管理的平台進行投資並賺取利潤,並經由信用違約交換(credit default swap)保障可能的損失。儘管報酬率會因為購買信用違約交換而稍稍下降,眾籌借貸仍然相當具有吸引力,因為科技的協助,使得評估信用品質和現金流量的成本非常低。在經過2017年的泡沫谷底後,眾籌借貸已取代傳統資本累積模式,成為標準的融資方式。
未來的身分認證
「太好了,還要輸入什麼資料嗎?」
「不用,資料已經足夠。你的『阿凡達』身份將會加入全球資產管理資料庫,下星期一你就會是馬德里新家的主人了。請在24小時內於全球身分中心(位於倫巴底街,前英格蘭銀行)確認交易。」
區塊鏈技術將改變金融交易的本質,全球金融體系也將隨之改變。目前金融資料管理是分散在各家金融機構內部的資料庫中,彼此之間以極為安全的方式作聯繫。未來金融交易的將會在一個或數個全球性的資產資料庫中進行。這些資料庫儲存了金融市場所有參與者的資料,以更低廉和便捷的方式進行交易。應用區塊鏈技術,這些資料庫是分佈在全球各地,任何交易都需要經過所有(至少大部分)的資料庫認證後才能被執行。
分佈式帳簿的系統能夠抵禦駭客的攻擊,要癱瘓整個系統需要極大的電腦運算能力才行。然而,將金融資料分佈在全球資料庫網絡還是有可能蒙受人為入侵的風險。因此,區塊鏈通常會設計中間機構或用直接代號,以防金融交易資料曝光。同時,因應法規對透明度的要求,區塊鏈在實務上要求中間機構負責KYC,或者給予法規人員讀取區塊鏈帳簿資料的解碼器,以符合像是洗錢防制的要求。這兩項作法都已存在,未來兩者也可能會並存,不過實務上會比較傾向採取中間機構控管的模式。
而且,客戶在使用金融服務時,可以選擇不同的交易門檻和特殊交易型態,不同交易要求的認證程序也不相同。這些可以在目前的銀行分行(未來可能轉型為身份認證中心)完成。市場參與者的身份認證可由數位或非數位,以及代碼方式加以確認。採用非數位的認證能夠降低整體金融系統安全威脅,尤其再次進入(re-entry)大額的交易記錄時更有必要。
未來的貨幣
「阿圖斯,讓我看看我的財務狀況。」
「你的抵押貸款作業手續費率是抵押金額的1.4%,下週一會同時計算到總價之中。每個月一號會從您的帳戶中扣款1,957元電子鎊(ePound)。另外您收入的27%會被歸類為必要支出,包括一般性的開支,以及為您的子女存的教育基金,直到2027年。」
全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發行電子貨幣是區塊鏈技術發展成熟的結果。各國政府和跨國金融市場委員會(National Government and Supra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 Committees)致力推動完全透明的金球資產資料庫,能即時追踪金融流量。現金仍會存在,與匿名交易(anonymous transaction)機制並存,然而因為運作便利且全球資產資料庫的處理速度極佳,多數交易仍會有在網路進行。因此,各國央行參與共同發行的電子貨幣(即電子鎊)將是標準的基礎貨幣。
至於為何要共同發行這種全方位的數位貨幣,各國央行、立法機關、稅務單位都會表示,金融流量的可查核性、可追踪性是很大原因,此外,使用官方電子貨幣的交易成本也很低。資訊透明度需要配套的管理機制,才能在透明、自由及管控之間取得平衡。
未來的儲蓄與消費
「OK,阿圖斯,還有沒有多餘的錢可用?我想帶家人到非洲去度個長假。」
「你的存款是收入的10%。為了要在你57歲時達到財務目標,年報酬率要.8.2%才行。我建議一家在葡萄牙很棒的度假旅館,這家旅館希望有新客人上門,願意提供你們很優惠的價格讓家人在那裡度過四個禮拜的假期。」
未來數位金融助理(DFA)會常被問到手中現金要存起來還是要花掉的問題。一方面我們已提供個人消費和儲蓄偏好以及欲達成的財務目標,另一方面助理也會在網路上收集所有產品的資訊,儘可能找出最適合財務狀況和消費習慣的產品/價位,並作出建議。
這種數位金融助理可以分為獨立型(independent)和依賴型(dependent),二種的差別在於向提供商品和服務店家的收費方式。經過數位金融助理的分析後,是使用時才收費,還是推銷/打廣告時就收費。有些助理會提供支付選項,可以用現金支付,也可以僅因廣告目的用匿名交易(可能會有一些限制)。個人資料會是一種新的財產權,個人能決定哪些資料能向他方揭露,並且揭露多少,而且針對使用狀況向他方收費。
未來的數位金融助理會以一個更長期的角度為使用者規劃財務目標,比較「及時行樂」和「未雨綢繆」的差異並找到二者的平衡點。使用者依然可以不理會數位助理的建議,但它會不斷提醒長期目標可能會因為某一筆消費而受到影響,甚至會自動遞延一些未來的開支來因應。未來儲蓄或消費的決策會取決於數位助理更無偏好且嚴謹的思維。
未來的金融知識
「阿圖斯,這個度假旅館看起來不賴。你能幫我的老闆請長假,老闆批准後再安排交通和住宿嗎?」
「………長假申請中……批准!好好享受假期吧。飛機航班資料已經存到你的電子手錶裡。提醒你,下個月會有一場年度金融教育測驗,你的執照到五月十七日就過期了。」
金融中介機構的地位將被新的金融價值鏈壓縮,數位助理將會取而代之,依據個人的喜好設定並作出建議。目前多數金融法規仍只是規範金融中介的角色,未來也將面臨改變。因此,未來的法規將會要求個人的金融知識,定期強制測驗,並據此決定個人是否具有金融交易的能力。如果沒有測驗作依據,主管機關將難以判別這些交易是否經過完整的考量。同時數位助理的決策過程也會儘量避免承受過高的財務風險。個人會更著重在合法的決策,加強金融相關知識,對於重大決定的影響也會特別警覺,避免金融災難發生。
金融服務業和全球金融體系在未來數十年會朝向科技趨動及高度自動化的模式邁進。考量市場上所有的資訊和消費習慣,轉化為使用者容易理解的語言作成建議。數位金融助理是一種高度客製化、獨立作業、高度連結並為使用者提出可行的建議,並且自動執行交易以避免時間和作業流程的浪費。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轉化在任何金融工具上即時使用。這種利用電子貨幣資料庫和金融市場透明交易機制所產生的自動化轉換和智能合約,也可以經由數位金融助理的協助達成。協助每個人在這些系統上作出更好的財務決策,建立更好的未來。
第1章∣什麼是FinTech?金融科技面面觀
◎為何大家對金融科技這麼感興趣?
作者:瑞貝卡‧美奈特(Rebecca Menat,The Assets 通訊部門董事)
金融科技(FinTech)是「Financial Technology」的簡稱。這是一股新浪潮,許多公司利用科技創新挑戰人們舊有的支付、借款、放款以及投資的模式。其中最具破壞性、或至少最常聽到的是支付和轉帳,像是Transferwise(轉帳)、Square(行動支付)、眾籌集資(Kickstarter, Crowdcube, Smart Angels)以及P2P放款(LendingClub, Zopa, Prêt d’Union),將逐漸家喻戶曉。
給大家一個數字:2014年全...
推薦序
【推薦序】描述金融科技發展最完整的一本書
文/洪茂蔚(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
FinTech可以說是近年來跨領域最熱門的一個議題,其能在短短兩、三年間引起風潮,反映了近年很多經濟社會現象及生活模式的轉變。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經濟陷入疲弱,消費者薪資不漲轉而追求低成本生活模式,之後智慧型手機開始高階化及精緻化,行動通訊上網變成基本配備功能;宅經濟電子商務大行其道,資訊社群平台勢力興起,快速、方便、安全、客製化以及隨時隨地的消費模式逐漸興起。
本書的特色是以集體創作的方式出版,由歐美從事各個專業FinTech領域的重量級人士共同撰寫完成,很符合FinTech跨領域協作的特性及商業模式,可以說是近年描述金融科技發展內容最完整的一本書。
代表網路及行動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人口在美國已超越嬰兒潮世代佔總人口的33%,這群1980年到2000年代出生的人口接棒嬰兒潮世代逐漸成為社會所得中堅,他們的財富雖然不如上個世代但更具有創意,其原生環境及價值觀影響現在乃至主導未來十年全球經濟的重心。晉升金融消費族群的世代對於成本及品質要求愈來愈高,金融業如果不趕快因應,新世代消費者會對這個「傳統產業」的品牌信任降低。大型資訊社群平台(Google、Facebook)、智慧手機(Apple)及電子商務(Amazon)等非銀行(non-bank)好感度逐漸攀升,甚至有凌駕銀行的趨勢,目前全球FinTech有超過50%的投資都在支付產業,FinTech對金融業的重要性及經營發展不言可喻。
觀察近年FinTech的發展,「平台」的角色很重要,目前FinTech的發展大多是從包括作業系統平台、資通訊社群平台、電子商務平台延伸出來的,例如「Pay(寶)」、「Lending(貸)」字輩的公司是第一代FinTech成功的例子;而未來用大數據技術將消費者在各種平台傳輸的資料上傳至雲端資料平台,再透過雲端所提供之智能分析回饋給經營階層及消費者,以及結合物聯網應用發展智能行銷(smart marketing),是金融業數位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
本書還提到區塊鏈(blockchain)的發展,這對銀行業十分重要。目前歐美主要國家銀行大舉投入區塊鏈以及建構「帳聯網平台」,這是銀行業讓交易兼顧安全,且能大幅降低成本及縮短認證時間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重要技術,未來貿易融資、數位帳簿、稅務及智能合約觀念逐漸擴展到企業及政府機關乃至個人,將加速實現資訊共享的新經濟發展模式。
這幾年我在台灣金融研訓院推動數位金融研究,兩年前研訓院的金融研究所成立大數據與數位金融研究中心,也於今年發布台灣金融創新指數(Financial Innovation Index, FII);研訓院兩年一度的菁業獎特別設立「數位金融獎」,凸顯數位金融對台灣金融業未來發展的重要。以金融研究的觀點來看,金融業要在FinTech當中取得優勢有幾個重點,第一是FinTech投資,第二是監理科技(Regtech),第三是平台,第四則是資料,想要透過金融科技轉型變革,要突破的環節很多,成功絕非易事,特別是人員、組織、風險和文化都要一起改變。銀行創新教父布雷特.金恩(Brett King)也曾說:「要先改變那些拒絕改變的銀行家」。
本書作者均為國際上目前致力於開發FinTech的專家,合力呈現本書完整的脈絡,深入淺出,並輔以大量詳盡的譯註,架構完整,觀念新穎,且從產業結構創新轉型的角度來看這個議題,內容豐富且翻譯文字流暢,本書內容對於關心FinTech發展趨勢以及金融業人士都會有深刻體會,相當值得一讀。
【推薦序】FinTech的即時掌握力
文/廖世偉(台大金融科技暨區塊鏈中心召集人)
FinTech時代來臨,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金融科技俱樂部(Wharton FinTech Club)定義FinTech為:由一群使用科技來增加金融系統效率(use technology to make financial systems more efficient)的公司們組成的經濟體。本書是FinTech第一本全面性的專書,其創作的過程發揮了FinTech強調的創新、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精神,由全球86位專家一起完成,不但各自術業有專攻,也共同以成其大,正是FinTech所謂的分享分權精神之體現。
我在本書中不只讀到了金融系統效率提升的部分,也看到了真正的創新。如果只是把金融服務移到手機上,如此轉換流程的確會提高用戶使用效率,但並無法創造金融科技的顛覆性創新。因此,本書並不滿足於上述金融科技俱樂部對金融科技的定義。金融科技不只是提高金融系統效率,並不只是「換湯不換藥」,把東西移到手機上而已。如本書討論的區塊鏈(blockchain) 及智能理財(robo-advisor)即為創造式破壞的兩大金融科技領域,將會基礎建設式的「換湯換藥」,達到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嚴格來說,將紙本作業移到手機上並不算是突破性創新,這只達到自動化、行動化而未達到智能化、創新化的FinTech必要條件。對這類神來之筆式的突破,本書有深入淺出的介紹,我學習頗多。本書闡述金融科技的精髓:創新與分享、分權,讓讀者不止步於流程明確化、提升業務效率而已,而能眼睛為之一亮,領會金融科技的精髓,看到比金融科技俱樂部更深入的金融科技內涵。
本書除了上述的區塊鏈及智能理財(理財機器人)之外,也對大數據分析著墨甚多。這三個的確是台灣各金融單位向台灣大學金融科技暨區塊鏈中心要求的三大主力成果,所以將來推送我們的實作成品時,也期盼一起推廣本書,幫助台灣。蓋金融科技時代,顧名思義,就必須強調實作。這個時代已不是「有想法、沒辦法」的時代,必須金融與科技結合,與時俱進的拿出辦法(成品)來,這本書重視實際案例,將提升動手文化,讓國人對金融科技領域的新思維更了解。如果讀了書,能更加領會矽谷的「跨領域,做中學,玩真的」文化,即是國家之福。金融科技,顧名思義,原生就要金融與科技跨領域結合,並玩真的做出來,否則徒為金融理論。
本書講述金融科技的內涵(以第2章為例)十分到位,為金融科技勾勒了一幅宏觀美景。數位經濟正在興起,如果「美麗新世界」到來,每個人的數位經濟供應鏈上將有許多時時刻刻在競爭的服務提供商。銀行將只是數位經濟供應鏈上的一個節點,與其他FinTech公司、甚至個人激烈競爭。世界走向自動化,智能化,隨時線上服務的數位經濟服務網路。我認為在這美麗新世界,隨時、隨地、任何提供者的數位經濟服務網路需要以下三大機器,而本書都有很好的講解。
第一,AI machine:人工智能機器如理財機器人。各大公司紛紛投入聊天機器人(chatbot)及虛擬助理(virtual assistant )研發。這將帶來不只是使用者介面(User-Interface)革命,也帶來自動化, 智慧化革命。我們將深度學習應用在理財機器人上,效果顯著。本書對 AI machine 或智能理財提出深入淺出的綜觀與論述。
第二,Trust machine:信任機制。隨時、隨地、任何提供者的數位經濟服務網路勢必需要一個信任機制。區塊鏈身為信任機制,將是數位經濟服務網路的基礎建設之一,因此,現今許多先進國家已投入大量資金於區塊鏈的技術研發中,群雄並起令人眼花撩亂,而本書提供了迫切需要的參考指南。
第三,Data machine:數據機制。本書講述大數據平台及分析與產業十分貼近,讓讀者能看到數位經濟美麗新世界中,大數據預測分析能依據用戶行為做定向廣告。並且Data machine 能提供商務情報,也就是提供對業務經理人具洞見的指標指數。我在大數據公司Google總部工作時,大數據的文化深植人心,而本書勾勒的願景將讓國人急起直追,對這三方向有了解,有期待,進而有追求。
最後,本書提供了新興科技如金融科技迫切需要的全面成果策展,相信將為國人邁入FinTech時代最重要的參考指南,使我們對FinTech更具即時掌握力。即時掌握力也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先生提到金融科技的區塊鏈時,強調新加坡必須特別重視的,由此可見本書的即時重要性。Let’s keep up to date and up to scratch with FinTech!
【推薦序】描述金融科技發展最完整的一本書
文/洪茂蔚(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
FinTech可以說是近年來跨領域最熱門的一個議題,其能在短短兩、三年間引起風潮,反映了近年很多經濟社會現象及生活模式的轉變。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經濟陷入疲弱,消費者薪資不漲轉而追求低成本生活模式,之後智慧型手機開始高階化及精緻化,行動通訊上網變成基本配備功能;宅經濟電子商務大行其道,資訊社群平台勢力興起,快速、方便、安全、客製化以及隨時隨地的消費模式逐漸興起。
本書的特色是以集體創作的方式出版,由歐美從事各個專業FinTech領域的重...
作者序
前言
我們倆幾乎是同一時間開始鑽研FinTech領域。不過我們很快就發現,在這個領域裡根本沒有單一、具體或是權威性的資料來源。於是,我們選了個難得陽光普照的日子,在倫敦的咖啡店見面,確認彼此對金融科技都有著難以形容的熱情,並且想要挖掘更多的內容。我們像是典型的創業家,決心要去填補金融科技相關的知識缺口,並且寫一本這主題的書,一本為希望在金融科技領域大展身手的菜鳥、先進、或是老手提供必要知識養分的書。這也成了本書出版的背景。
讀者在閱讀本書後會發現,這是第一本「全球專業者協力寫作」(globally crowdsourced)方式完成的書。我們之所以會決定從全球金融科技社群中尋找資料提供者的原因,在於金融科技本身與生俱來的分散特性。沒有一個或一群作者,或是世界上某個區域的專家能夠完全掌握金融科技的所有現象和細節。並且,經由和全球社群的人員真實接觸,我們不僅忠於金融科技的精神,運用科技在社群中聯繫、挑選、檢視可能的人選,並且讓全世界每個角落都有機會發聲。因此,我們為本書設定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給那些隱身在網路世界中不為人知、以及不屬於金融科技社群的高手們一個表現的舞台,向全球的讀者表達他們的想法。我們非常享受編輯本書的時光,也希望讀者也能感同身受。
本書蒐集來自27個國家,超過160個作者,共189篇摘要文章。我們在全球金融科技社群中徵求有意將這些摘要為本書擴充為完整論述的人,在所有的回覆中我們選取了其中86名作者的文章,並將其收錄在本書當中。我們相當榮幸能有如此高素質的作者群,他們擁有強大的專業背景以及金融科技的高度熱情,成為創業者的一份子,或是在全球金融科技革命的浪潮中不會缺席的大型機構內,扮演「內部創業」(intrapreneurs)的角色。這些優秀的人才在本書中分享了他們的洞見。
蘇珊‧契斯蒂、亞諾‧巴伯斯
前言
我們倆幾乎是同一時間開始鑽研FinTech領域。不過我們很快就發現,在這個領域裡根本沒有單一、具體或是權威性的資料來源。於是,我們選了個難得陽光普照的日子,在倫敦的咖啡店見面,確認彼此對金融科技都有著難以形容的熱情,並且想要挖掘更多的內容。我們像是典型的創業家,決心要去填補金融科技相關的知識缺口,並且寫一本這主題的書,一本為希望在金融科技領域大展身手的菜鳥、先進、或是老手提供必要知識養分的書。這也成了本書出版的背景。
讀者在閱讀本書後會發現,這是第一本「全球專業者協力寫作」(globally crowdsourced...
目錄
謝辭
第一章 什麼是FinTech?金融科技面面觀
主題1銀行業的電子書時期
主題2為何大家對金融科技這麼感興趣
主題3金融科技當今的趨勢
第二章 金融科技的內涵
主題4銀行業需要合作,而非競爭
主題5全球化的監管至為關鍵
主題6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世界
主題7金融科技的大創舉--身分認證(identity)
主題8當科技巨人成為非銀行的金融業者
主題9設計才是王道--金融科技的使用者體驗(UX)
第三章 金融科技的中心
主題10孕育全新的金融科技社會
主題11金融科技的連結
主題12整合金融科技生態體系--荷蘭經驗
主題13盧森堡--未來金融科技的中心?
主題14維也納是金融科技行動支付的龍頭?
主題15印度的金融科技生態
主題16新加坡--東南亞的金融科技樞紐
第四章 新興市場及社會的影響
主題17金融科技--巨大的驅動力
主題18為何我日後不需要去銀行?
主題19其他金融科技領域的興起
主題20智慧手機、金融科技及教育--讓非銀族享有金融服務
主題21金融科技對社會的影響--奈及利亞
主題22印度和金字塔商機
第五章 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主題23重新布陣--B2B供應鏈的前景
主題24支付與銷售創新
主題25預測演算法--建構新型態的線上金融解決方案
主題26大數據是法規監管的基石
主題27金融科技在日益複雜的契約環境的角色
主題28生物識別技術--新世代的安全機制
主題29交易策略文字的快閃解析
主題30規範下的眾籌集資型態
主題31匯款--低成本的全球匯兌
主題32微型企業的金融科技方案
主題33 Apply Pay的支付型態
主題34金融科技對其他產業的效益
主題35金融科技的穿戴革命
第六章 資本與投資
主題36投資與資本--回歸原點
主題37天使投資--為資金找到最佳金融科技公司
主題38眾籌集資及P2P借貸--線上資本市場為新的籌資管道
主題39數位投資領域--從社會交易跨界數位私人銀行
主題40以投資方主導模式引領群眾籌集資
主題41iPod就是投資顧問--其他產業的經驗對金融科技破壞的啟示
主題42群眾外包α
主題43群眾外包一個避險基金
主題44籌到資金之後
第七章 企業創新
主題45銀行有能力創新嗎?
主題46創新實驗室就是答案?
主題47金融科技與銀行--合作才是關鍵
主題48金融與科技合作可避免被數位潮流邊緣化
主題49企業創業投資--金融科技創新型態的權力經紀人
主題50保險業的機會
第八章 其他成功的例證
主題51eToro——創立全球最大社會投資網路
主題52Avoka——十三年磨一劍
主題53Bankable——銀行即服務
主題54花旗銀行的下一步創新篇章
主題55從最前線看金融科技趨勢——新創企業、基礎建設、批發銀行的合作機會
第九章 加密貨幣與區塊鏈
主題56金融科技+數位貨幣—共生還是共滅?
主題57區塊鏈及加密貨幣
第十章 金融科技的未來
主題58新的技術如何改變金融業?
主題59金融服務業的未來
主題60銀行業的數據革命
主題61為何金融科技銀行將主導世界?
主題62金融科技超市——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主題63銀行結合金融科技新貴將創造完整的客戶體驗
主題64銀行科技的出現——複合銀行模式之美
主題65金融科技對銀行通路的影響——從全功能銀行轉換為垂直整合銀行
主題66擁抱共享經濟
主題67銀行業如流水
主題68降低客戶不愉快的金融體驗
主題69金融科技就是未來
主題70沒有紙鈔的未來
主題71金融科技倫理
謝辭
第一章 什麼是FinTech?金融科技面面觀
主題1銀行業的電子書時期
主題2為何大家對金融科技這麼感興趣
主題3金融科技當今的趨勢
第二章 金融科技的內涵
主題4銀行業需要合作,而非競爭
主題5全球化的監管至為關鍵
主題6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世界
主題7金融科技的大創舉--身分認證(identity)
主題8當科技巨人成為非銀行的金融業者
主題9設計才是王道--金融科技的使用者體驗(UX)
第三章 金融科技的中心
主題10孕育全新的金融科技社會
主題11金融科技的連結
主題12整合金融科技生態體系--荷蘭經驗
主題13盧森...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16-12-01ISBN/ISSN:978986937335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00頁開數:寬17x高22公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