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普暢銷作家朱立安.巴吉尼的「番外作品」
這次他跨出哲學,與心理學家聊聊時下流行的自我成長議題
「發揮真正的天分」、「找尋真實的自己」、「一路玩到掛」、「人生不後悔」……現代人內心似乎總有一股渴望,想要走出當前苦悶的人生,想要暫別工作、家人,發掘自己隱藏的一面,實現不同的生命。其實,不光是現代人,兩千多年來,許多哲學家與心理學家除了貢獻知識與研究之外,也無不想解決自己(與他人)的人生問題。
根據二十個人生問題,兩位主持人請出各自領域的專家。哲學家代表:亞里斯多德、笛卡爾、休謨、齊克果、尼采、沙特、羅素、維根斯坦;心理學家則有:佛洛伊德、維克多.法蘭可、亞伯.艾利斯、森田正馬、丹尼爾.卡尼曼、馬丁.塞利格曼。此外,也有橫跨兩個領域的專家――佛陀與一行禪師。內容提及理性主義、存在主義、意義療法、心流理論、正念修行、正向心理學的諸多要點。
但無論大師說了什麼,兩位作者都同意,要實現美好人生,最終還是得回歸自身,有勇氣選擇自己的價值觀並且行動,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努力在自己的能力中做出改變。正如森田正馬所言:在所有不完美的自己當中,選擇最好的那一個。
作者簡介:
朱立安.巴吉尼為哲學家雜誌(The Philosophers’ Magazine)的創始編輯,著有《自願被吃的豬:一百個讓人想破頭的哲學問題》、《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等哲普暢銷書。
安東尼雅.麥卡洛為存在主義的心理治療師,擁有多年的實務經驗,同時也是《理性、德行與心理治療》(Reason, Virtue and Psychotherapy)一書作者。
他們兩人共同為FT Weekend雜誌撰寫「心理治療師與哲學家」專欄,成為本書最原始的創作靈感來源。
譯者簡介:
劉宗為,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譯有《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
章節試閱
第五章 一路玩到掛?
心理治療師
我以前常去的靜修中心牆壁上有個標語寫著:「今天該做的事情是:吸氣,呼氣。」這有啟發性嗎?還是讓人困惑?當然它是一段清涼音,畢竟我們有這麼多事情與目標要完成與累積,壓力無所不在,難以逃脫。
如果你運氣夠好,擁有足夠的財富與機會,就比較容易覺得人生真像一家眩目神迷的玩具店。這麼多地方可以看、這麼多書可以看、這麼多音樂可以聽,根本不會覺得無聊。但儘管在今天網路上有一堆資訊告訴你哪些山脈最值得去攀登、哪裡有異國情調的落日景緻、哪邊有野生動物可供拍攝,還可以幫你標記完成式象(類似購物清單),怎麼做選擇還是令人頭痛的問題。
無可置疑,體驗新鮮事物當然是好事。相較於隨著習慣、日復一日地度日子,你可以選擇去做一些能擴展人生視野的嶄新挑戰,可以試著對陌生事物敞開心胸。置身於較無法預料的環境底下,將能夠真正地面對自己,測試並加強你的適應能力。最終,你將擁有更加充實的人生。
我們都知道,保持心靈與身體上的活躍、督促自己去學習新事物,就能老得很健康,還能遠離某些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相較於獲得新物品,新鮮的體驗更能讓人感到幸福。
但是,我們不應該認定「體驗更多」是善用生命的唯一方式。首先,如果你過度依賴新體驗以維持樂趣,最終可能會陷入無休止的循環,因為你總是在尋求下一個刺激體驗。不管什麼原因,一旦跟不上進度,就會產生挫折感,覺得自己哪裡不對勁。就跟其他事一樣,如果「一定得」追求多樣生活經驗,反而會變得有壓力,就算你本身就很喜歡嘗鮮也一樣。
追求新體驗原本就值得讚許,雖然我提出一些懷疑論調,但不代表虛度生命也沒關係,比如沉迷於看電視、常常喝到不省人事、不努力去學習新事物或培養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等等。活在世上的時間有限,最可悲的事情就是浪費生命。所以我們都該自問,「浪費生命」對自己的意義究竟為何?
當然,許多新鮮體驗本身都有價值,但我們還有別的方法可以避免自己被動麻痺地生活。在《心流》一書中,契克森米哈里提到一位老農婦莎拉菲娜。她住在義大利阿爾卑斯山的小村莊,生活總是圍繞著同樣的事:擠牛乳、趕牛隻去牧場、照料果園、收割乾草、整理羊毛等等。雖然生活很辛苦,但人因此與周遭的土地、人群以及動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如果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些肯定都是她想做的事。這樣的生活真的沒有挑戰、不會讓人興奮嗎?
我們是否在浪費生命,這問題仰賴於我們與周遭環境的關係。體驗新鮮事物所帶來的興奮感並非生命中唯一的好事,其他許多事物也都有相同價值:簡單純樸、易於滿足、品味日常生活的小確幸與質感等等。做事更用心,就能讓例行生活恢復原本有的朝氣。
季節的規律變化就是個好例子。只要更留心,年復一年反覆出現的事物也能帶來多樣收獲。當然,每個月的時節變化,我們會看到同樣的事物作為標記:畫眉鳥會在二月底左右開始在屋頂與樹梢上唱歌,罌粟花與忍冬類植物會在盛夏時節美麗綻放,各種野莓的出現標示著秋天將至。我們如果能付出更多的關注,將會感受到更多事物,也會使得每一天更加獨特。
我們不能總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就評判某人是否白白浪費了寶貴的生命光陰。外表看來平凡無奇的生活,只要懂得欣賞能帶來生活價值的大小事,也能覺得充實滿溢。愛好冒險生活的人可能就無法體會這種幸福。深深地體驗少許的事物,就能帶來豐富的人生。
法國文豪蒙田說,我們都是傻瓜,以為缺乏成就的人生就等同是無聊閒混或浪費生命。他寫道:「什麼?你竟然沒有好好活著?這是最重要也最神聖的工作……你是否曾經反省過自己的人生並且試著去掌控?如果有,那你就完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工作……我們最棒、最光彩的的作品,就是以適當的方式生活。所有其他的事物,諸如成為君王、累積財富、建造豪宅等等,對生活幫助不大,只是附屬品而已。」
究竟要投入多少新事物,如何參與、次數要多頻繁,全都取決於自身的個性、價值觀與周遭環境等等。但不論我們做了什麼,還是不斷學習、品味日常生活、隨時保持清醒。高空彈跳只是一個選項而已。
哲學家
在抵達人生大限之前,我們得盡可能做更多事。這樣的追逐遊戲其來有自,人人都有個合理的欲望,想要用盡全力充分體驗人生,盡可能地榨出每分每秒人生。然而,正如同丹麥的存在主義者齊克果精確觀察到的,最終往往只剩下空虛的生命,一點也不充實。這道理就像用篩子去接香檳噴泉的飲料一樣。每個當下都是那麼難以捉摸,試著想掌握這一刻,卻馬上成為過去。
問題在於,我們確實可以說,人們都陷入了齊克果所謂「存在的美學層次」(aesthetic sphere of existence) 。生命是一種現在式的現象:我們當然可以回憶過去以及計畫未來,但我們只能處於此時此刻。然而,這只說出一半事實。在另外一種意義下,透過過往的回憶以及對未來的意圖與計畫等等,我們就能夠跨越時間存在,如同存在於每個當下。在這種「存在的倫理層次」(ethical sphere of existence)裡,生命要求人們在當下享樂以外,還必須關注其他事物。就像每次宿醉都在提醒我們: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頭痛一定來。
齊克果認為美學與倫理的層次都確實存在,如果捨棄其中之一,就不能算是擁有完整的人生。但齊克果也相信,我們沒有辦法理性地去調和兩者。跨過這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擁抱兩者之間的矛盾,帶著信念躍上「存在的宗教層次」。對齊克果而言,此即基督宗教的核心悖論:上帝創造了人類,無限的存在創造了有限的存在。但人們只能犧牲理性,才能統合美學的與倫理的存在層次。
我認為齊克果對人生的診斷完全正確,但給出的藥方卻相當草率。生活要前往進,還是要找出生命終結前確實該優先做的事情,但最好我們可以用較為現代且科學化的方式去理解齊克果的理論。榮獲諾貝爾桂冠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想出了一套理解人類心智的方式,與一百多年前丹麥那位搖椅上的心理學家所提出的理論具有奇異的相似之處。基於許多實驗證據,卡尼曼區別出了每個人心裡都有的兩種自我。其中之一為經驗自我(experiencing self),僅存在於生命中的每個當下,通常是在直覺、自然反應以及無意識的狀態下運作。另一種為記憶自我(remembering self),負責理性與反省工作,思索著經驗自我做過(以及將要去做)哪些事情,將經驗中的破碎片段統合成前後連貫的自傳式敘事 。
科學家做出驚人的實驗,顯示出這兩種自我的不同之處,而實驗對象居然是必須忍受痛苦的大腸鏡檢查病患。實驗結果相當違反直覺:給予病患更多痛苦,他們就會覺得檢查過程傷害較小、較不痛苦。以下為實驗經過。在檢查過程中,每隔一小段固定時間,實驗者就要求病患評估感受到的痛苦指數,從一分到十分。整個檢查過程結束之後,實驗者要求病患再評估整個過程的痛苦指數。如果記憶自我與經驗自我感受到痛苦的一樣,那麼後者的分數應該會跟上前者:療程中痛苦次數越多,整體的痛苦指數也應該是更高。但事實並非如此。最重要的關鍵是,相較於如何開始或是中間發生哪些事情,記憶自我會特別看重如何結束。也就是說,如果最後階段非常痛苦,記憶自我就會對整個過程給予高痛苦指數,也比較不願意以後再接受同樣的檢查。還有一個病患也接受相同的檢查,唯一的差別是,在整個極度不舒服的療程後,另外加一點細小的疼痛感,如此一來,記憶自我就會更和善地評估整個過程,也較願意再次忍受這種侵入性檢查。額外增加的些微不適感,竟會讓患者覺得,前面經歷過的痛苦想起來也沒那麼傷人,只是故事的一個段落,結局快樂就好 。
卡尼曼的實驗延伸出另一個問題:哪一個自我比較重要?不過,兩者並非真的是獨立存在的兩個自我,因此不用去問哪個才是真正的我。但我們可以討論,哪個自我對你較重要。答案當然是記憶自我,因為它負責反省,能判斷事情的輕重,而經驗自我只能有好、壞或不好不壞的感覺。會問出「生命結束之前該做些什麼」這類問題的一定是記憶自我,只有它能看到整個生命敘事,找出重要的組成片段――在大限之前。
就我來看,卡尼曼的結論足以形成關鍵線索,來解開齊克果的難題。記憶自我屬於存在的倫理層次,但必須依靠經驗自我提供經驗內容。人生中的每個片段都是原始材料,我們用它們建構自己的故事。因此,我們得試著讓這些經驗有意義。重要的是,我們也必須了解,人生故事的建構過程並非單純的加法。十個快樂的片段可能會從記憶中逐漸淡去或消失不見,而一個痛苦的經驗最後卻成為重要的轉折。即便是最快樂、最緊湊的那些時光,在不同時間點發生,也會有不同的價值。例如,一頓美好饗宴所帶來的歡愉,並非只是食物與味蕾相互作用造成的化學反應。何時、何地與何人一同享用,整體經驗都會大不相同,甚至會影響到食物的味道。更重要的是,比起愉快但空虛的經驗,痛苦的經驗反而能帶來更有意義的人生篇章。
因此,當你在思考死亡到來之前該去做哪些事情時,不需要去想如何增加正面經驗的數量,而是哪些事情能夠幫助你建構更圓滿的整體生命。「在死前做越多越好」,如果把這時下的觀念奉為圭臬,就無法成就更圓滿的生命,而成為齊克果世界中完完全全活在美學層次的人。他或許了解每個當下都有美好的價值,但不知道孰重孰輕。當然,我們都得善用短暫易逝的人生時光。然而重要的是,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必須仔細地規劃生命旅程,不要只是蜻蜓點水,看到什麼貌似有趣的事物就到處駐足。
第五章 一路玩到掛?
心理治療師
我以前常去的靜修中心牆壁上有個標語寫著:「今天該做的事情是:吸氣,呼氣。」這有啟發性嗎?還是讓人困惑?當然它是一段清涼音,畢竟我們有這麼多事情與目標要完成與累積,壓力無所不在,難以逃脫。
如果你運氣夠好,擁有足夠的財富與機會,就比較容易覺得人生真像一家眩目神迷的玩具店。這麼多地方可以看、這麼多書可以看、這麼多音樂可以聽,根本不會覺得無聊。但儘管在今天網路上有一堆資訊告訴你哪些山脈最值得去攀登、哪裡有異國情調的落日景緻、哪邊有野生動物可供拍攝,還可以幫你標記完成式...
目錄
前言 亞里斯多德之道
第一部
第一章 追求完美的自己
第二章 何謂幸福
第三章 人生目標
第四章 找尋真實的自己
第五章 一路玩到掛?
第六章 被撕裂的自我
第七章 處理情緒
第八章 你應該對甚麼感到自豪?
第九章 第六感與直覺
第十章 重視外表錯了嗎?
第十一章 意志與決心
第十二章 你應該怎樣愛自己
第十三章 自己騙自己
第十四章 社會地位
第十五章 你有責任感嗎?
第十六章 快樂的悲觀主義者
第十七章 後悔沒有用?
第十八章 人生意義與靈性追尋
第十九章 思考與行動
第二十章 注意力
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給哲學家的心理學
第二十二章 給心理師的哲學
結論:寧靜禱文
前言 亞里斯多德之道
第一部
第一章 追求完美的自己
第二章 何謂幸福
第三章 人生目標
第四章 找尋真實的自己
第五章 一路玩到掛?
第六章 被撕裂的自我
第七章 處理情緒
第八章 你應該對甚麼感到自豪?
第九章 第六感與直覺
第十章 重視外表錯了嗎?
第十一章 意志與決心
第十二章 你應該怎樣愛自己
第十三章 自己騙自己
第十四章 社會地位
第十五章 你有責任感嗎?
第十六章 快樂的悲觀主義者
第十七章 後悔沒有用?
第十八章 人生意義與靈性追尋
第十九章 思考與行動
第二十章 注意力
...
商品資料
出版社:左岸文化出版日期:2016-12-14ISBN/ISSN:978986572747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15x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