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在台灣最知名的譯本,就是「吳明實」譯的《湖濱散記》(Walden),一九六四年由香港的今日世界出版社發行。不過,這個「吳明實」並不是真名,真正的譯者是徐遲(1914-1996)。但「吳明實」也不是徐遲專用的假名。另一本今日世界的《小城故事》(Winesburg, Ohio),譯者也署名「吳明實」,譯者卻是吳岩(孫家晉,1918-2010)。事實上,今日世界出版社署名「吳明實」的譯本還有《夏日煙雲》、《傑佛遜新傳》、《浩浩前程—論民主》等書,都不是徐遲或吳岩所譯,因此「吳明實」可能是美新處內部編輯共用的假名。這不禁讓我們好奇,今日世界又不是台灣戒嚴期間的小出版社,而是直屬香港美新處,又不怕國民黨,為什麼他們也要用假名?說起來有點冤枉。《湖濱散記》和《小城故事》都屬於一九四九年上海晨光出版的「美國文學叢書」,而這套書原本就是上海美新處處長費正清(John Fairbank)籌畫的。根據趙家壁一九四九年的〈出版者言〉:
在台灣翻譯學界,像賴教授這樣學經歷完整的學者屈指可數。她自幼喜愛閱讀,因為喜好中國文學而罕見地由台灣大學外文系轉到中文系,但依然以外文系為輔系,因此奠定了良好的中、英文基礎,培養了對中、英兩種語境與文化脈絡的知識(晚近為了研究需要,又修習日文)。就讀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時,在文學與翻譯高手康士林(Nicholas Koss)教授指導下,與同學分頭撰寫不同文類的美國文學在台灣的翻譯,她的碩士論文〈飄洋過海的繆思──美國詩作在台灣的翻譯史:一九四五至一九九二〉(1995),連同其他同學的碩士論文,經常為台灣翻譯史的研究者所查詢、徵引。之後她前往身為華人世界翻譯研究的領頭羊的香港取經,以研究金庸武俠小說英譯(Translating Chinese Martial Arts Fic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Novels of Jin Yong, 1998),取得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研究系博士學位,指導教授就是以與霍克思(David Hawkes)共同英譯《紅樓夢》聞名的閔福德(John Minford)教授。返台後,多年任教於台灣的翻譯研究重鎮──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由助理教授、副教授而教授,並曾擔任所長,造就不少筆譯與口譯的新秀與學者。由此可見她不僅是翻譯研究科班出身,而且多年來研究與教學合一,作育眾多英才。
賴教授在翻譯(與)研究方面的表現多元而豐富。一直站在翻譯實踐最前線的她多年譯作不輟,去年剛出版了《愛麗絲鏡中奇遇》(Lewis Carroll,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台北:國語日報,2015〕)以慶祝《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出版一百五十週年(先前曾協助修訂趙元任翻譯的《愛麗絲漫遊奇境》〔台北:經典傳訊,2000〕,以期兼顧趙氏名譯與現代讀者的語言習慣),譯作《遜咖日記》(Jeff Kinney, Diary of a Wimpy Kid)自2008年起至今已出版十集,是台灣書市少見的現象。先前的譯作《未來城》(James Trefil, A Scientist in the City〔台北:時報文化,1997〕)、《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Lauren Child, I Will Not Ever Never Eat a Tomato〔台北:經典傳訊,2002〕)與《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Nathaniel Lachenmeyer, The Outsider〔台北:大塊文化,2003〕)分別獲得香港電台十本年度好書(1999)、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繪本類獎(2002)與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翻譯類獎(2003)等港、台具有代表性的獎項。
此外,賴教授也主持國立編譯館的研究計畫「建立國家中英文翻譯人才能力檢定考試『一般文件筆譯』命題及評分機制研究」(2007-2010),實際參與國家翻譯政策的擬定與執行。她所負責的國科會/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十九世紀英美小說翻譯品質研究:附評註書目」(2010-2012)與「戒嚴時期的歐美小說翻譯品質研究:附評註書目」(2012-2016),旨在兼顧台灣翻譯的歷史與品質研究。她的學術論文刊登於《編譯論叢》、《翻譯學研究期刊》、《英美文學評論》等代表性期刊,並獲邀為《中華民國發展史:文學與藝術》撰寫〈翻譯文學史〉,綜觀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來的翻譯文學史。〈還我名字!──尋找譯者的真名〉一文更榮獲香港中文大學宋淇翻譯研究論文紀念獎「評判提名獎」(2014)。她的專書《譯者的養成:翻譯教學、評量與批評》(台北:國立編譯館,2009)頗受學界重視,如其中一篇〈評韓南新譯「明朝愛情故事」〉(Patrick Hanan, Falling in Love: Stories from Mi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原刊於《漢學研究》25卷1期〔2007年6月〕),2007年夏季我在哈佛大學與被評論的國際著名漢學家面談時,他對書評中的論點表示贊同,並要我轉致謝意。由此可見,她不僅翻譯實務經驗豐富,也參與政府的翻譯政策,既能深入研究個案,也具有翻譯史的廣闊視野,既能見樹,也能見林,既在象牙塔中登高望遠,也不時於十字街頭與網路行走,實為在翻譯實踐、研究、政策與教學多方位都有突出表現的學者。
這些不幸的譯者因為當時台灣當局的文化政策,以致譯作遭到禁止,「毀屍滅跡」,不見天日,雖然在出版社的變通下得以偷天換日,「借屍還魂」,卻是匿名、甚至為他人所冒名,其中固然有少數出版社是出於善意(如美國新聞處為了保護身陷中國大陸的譯者,避免他們受「美帝」牽連而遭遇不測),卻不脫「二度謀殺」之嫌(相對於禁書之首度謀殺)。因此,賴「柯南」的使命便是追根究柢,讓這些譯作得以認祖歸宗,譯者得以洗雪冤情,「還我真名」。因此這本深入淺出的書固然可以讓深者見其深,見識到作者在翻譯史料上所下的驚人工夫,以及其中或隱或顯的路數,而一般讀者也可由各篇文章了解當時的情境。換言之,作者藉由史料的考掘與鋪陳,試圖讓改名換姓、銷聲匿跡的譯者重見天日、重新發聲。就翻譯研究而言,這本書充分反映了皮姆在《翻譯史的方法》(Anthony Pym,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8〕)中所強調的四個原則:翻譯史「應該解釋譯作在特定社會時空出現的原因」;其「中心對象應為譯者」;必須聚焦於譯者置身的「社會脈絡」;從事翻譯史研究是「為了表達、面對並嘗試解決影響我們當前處境的問題」(ix-xi)。而這正是晚近翻譯研究的典範轉移:由以作者與原作為導向,轉為以譯者與譯作為導向。就《翻譯偵探事務所》而言,便是藉由有心人追根究柢,針對一例例個案加以處理,根據一塊塊碎片逐漸拼湊出大時代下的台灣翻譯史拼圖。
最末的「娛韻繞樑之卷」分享作者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的一些有趣現象,以博讀者一粲,如台日對照、做為學習台語之用、台灣最早的《伊索寓言》(1901),台灣最早的莎士比亞故事〈丹麥太子〉(即〈哈姆雷特〉,1906),最早的安徒生童話中譯其實是台灣出版的〈某候好衣〉(即〈國王的新衣〉,1906),把名盜亞森羅蘋的犯案現場移到高雄的《黃金假面》(1960),《拾穗》出版的香艷大膽蕾絲邊譯作《女營韻事》(1963),譯者邊譯邊貶作者的《紫金城的黃昏》(1965),《畢業生》的七本中譯因「違反善良風俗」而遭禁(1971),使徒保羅由希臘文、經英文轉譯為中文聖經和合本、再譜為曲的〈愛的真諦〉(1973),把作者誤認為柯南道爾或其好友華生的《最後的難題》(1975),以及荷蘭漢學家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由譯者成為作者而撰寫的充滿東方(主義)遐思的神探狄仁傑(1982)。
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在台灣最知名的譯本,就是「吳明實」譯的《湖濱散記》(Walden),一九六四年由香港的今日世界出版社發行。不過,這個「吳明實」並不是真名,真正的譯者是徐遲(1914-1996)。但「吳明實」也不是徐遲專用的假名。另一本今日世界的《小城故事》(Winesburg, Ohio),譯者也署名「吳明實」,譯者卻是吳岩(孫家晉,1918-2010)。事實上,今日世界出版社署名「吳明實」的譯本還有《夏日煙雲》、《傑佛遜新傳》、《浩浩前程—論民主》等書,都不是徐遲或吳岩所譯,因此「吳明實」可能是美新處內部編輯共用的假名。這不禁讓我們好奇,今日世界又不是台灣戒嚴期間的小出版社,而是直屬香港美新處,又不怕國民黨,為什麼他們也要用假名?說起來有點冤枉。《湖濱散記》和《小城故事》都屬於一九四九年上海晨光出版的「美國文學叢書」,而這套書原本就是上海美新處處長費正清(John Fairbank)籌畫的。根據趙家壁一九四九年的〈出版者言〉:
在台灣翻譯學界,像賴教授這樣學經歷完整的學者屈指可數。她自幼喜愛閱讀,因為喜好中國文學而罕見地由台灣大學外文系轉到中文系,但依然以外文系為輔系,因此奠定了良好的中、英文基礎,培養了對中、英兩種語境與文化脈絡的知識(晚近為了研究需要,又修習日文)。就讀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時,在文學與翻譯高手康士林(Nicholas Koss)教授指導下,與同學分頭撰寫不同文類的美國文學在台灣的翻譯,她的碩士論文〈飄洋過海的繆思──美國詩作在台灣的翻譯史:一九四五至一九九二〉(1995),連同其他同學的碩士論文,經常為台灣翻譯史的研究者所查詢、徵引。之後她前往身為華人世界翻譯研究的領頭羊的香港取經,以研究金庸武俠小說英譯(Translating Chinese Martial Arts Fict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Novels of Jin Yong, 1998),取得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研究系博士學位,指導教授就是以與霍克思(David Hawkes)共同英譯《紅樓夢》聞名的閔福德(John Minford)教授。返台後,多年任教於台灣的翻譯研究重鎮──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由助理教授、副教授而教授,並曾擔任所長,造就不少筆譯與口譯的新秀與學者。由此可見她不僅是翻譯研究科班出身,而且多年來研究與教學合一,作育眾多英才。
賴教授在翻譯(與)研究方面的表現多元而豐富。一直站在翻譯實踐最前線的她多年譯作不輟,去年剛出版了《愛麗絲鏡中奇遇》(Lewis Carroll,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台北:國語日報,2015〕)以慶祝《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出版一百五十週年(先前曾協助修訂趙元任翻譯的《愛麗絲漫遊奇境》〔台北:經典傳訊,2000〕,以期兼顧趙氏名譯與現代讀者的語言習慣),譯作《遜咖日記》(Jeff Kinney, Diary of a Wimpy Kid)自2008年起至今已出版十集,是台灣書市少見的現象。先前的譯作《未來城》(James Trefil, A Scientist in the City〔台北:時報文化,1997〕)、《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Lauren Child, I Will Not Ever Never Eat a Tomato〔台北:經典傳訊,2002〕)與《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Nathaniel Lachenmeyer, The Outsider〔台北:大塊文化,2003〕)分別獲得香港電台十本年度好書(1999)、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繪本類獎(2002)與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翻譯類獎(2003)等港、台具有代表性的獎項。
此外,賴教授也主持國立編譯館的研究計畫「建立國家中英文翻譯人才能力檢定考試『一般文件筆譯』命題及評分機制研究」(2007-2010),實際參與國家翻譯政策的擬定與執行。她所負責的國科會/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十九世紀英美小說翻譯品質研究:附評註書目」(2010-2012)與「戒嚴時期的歐美小說翻譯品質研究:附評註書目」(2012-2016),旨在兼顧台灣翻譯的歷史與品質研究。她的學術論文刊登於《編譯論叢》、《翻譯學研究期刊》、《英美文學評論》等代表性期刊,並獲邀為《中華民國發展史:文學與藝術》撰寫〈翻譯文學史〉,綜觀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來的翻譯文學史。〈還我名字!──尋找譯者的真名〉一文更榮獲香港中文大學宋淇翻譯研究論文紀念獎「評判提名獎」(2014)。她的專書《譯者的養成:翻譯教學、評量與批評》(台北:國立編譯館,2009)頗受學界重視,如其中一篇〈評韓南新譯「明朝愛情故事」〉(Patrick Hanan, Falling in Love: Stories from Mi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原刊於《漢學研究》25卷1期〔2007年6月〕),2007年夏季我在哈佛大學與被評論的國際著名漢學家面談時,他對書評中的論點表示贊同,並要我轉致謝意。由此可見,她不僅翻譯實務經驗豐富,也參與政府的翻譯政策,既能深入研究個案,也具有翻譯史的廣闊視野,既能見樹,也能見林,既在象牙塔中登高望遠,也不時於十字街頭與網路行走,實為在翻譯實踐、研究、政策與教學多方位都有突出表現的學者。
這些不幸的譯者因為當時台灣當局的文化政策,以致譯作遭到禁止,「毀屍滅跡」,不見天日,雖然在出版社的變通下得以偷天換日,「借屍還魂」,卻是匿名、甚至為他人所冒名,其中固然有少數出版社是出於善意(如美國新聞處為了保護身陷中國大陸的譯者,避免他們受「美帝」牽連而遭遇不測),卻不脫「二度謀殺」之嫌(相對於禁書之首度謀殺)。因此,賴「柯南」的使命便是追根究柢,讓這些譯作得以認祖歸宗,譯者得以洗雪冤情,「還我真名」。因此這本深入淺出的書固然可以讓深者見其深,見識到作者在翻譯史料上所下的驚人工夫,以及其中或隱或顯的路數,而一般讀者也可由各篇文章了解當時的情境。換言之,作者藉由史料的考掘與鋪陳,試圖讓改名換姓、銷聲匿跡的譯者重見天日、重新發聲。就翻譯研究而言,這本書充分反映了皮姆在《翻譯史的方法》(Anthony Pym,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8〕)中所強調的四個原則:翻譯史「應該解釋譯作在特定社會時空出現的原因」;其「中心對象應為譯者」;必須聚焦於譯者置身的「社會脈絡」;從事翻譯史研究是「為了表達、面對並嘗試解決影響我們當前處境的問題」(ix-xi)。而這正是晚近翻譯研究的典範轉移:由以作者與原作為導向,轉為以譯者與譯作為導向。就《翻譯偵探事務所》而言,便是藉由有心人追根究柢,針對一例例個案加以處理,根據一塊塊碎片逐漸拼湊出大時代下的台灣翻譯史拼圖。
最末的「娛韻繞樑之卷」分享作者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的一些有趣現象,以博讀者一粲,如台日對照、做為學習台語之用、台灣最早的《伊索寓言》(1901),台灣最早的莎士比亞故事〈丹麥太子〉(即〈哈姆雷特〉,1906),最早的安徒生童話中譯其實是台灣出版的〈某候好衣〉(即〈國王的新衣〉,1906),把名盜亞森羅蘋的犯案現場移到高雄的《黃金假面》(1960),《拾穗》出版的香艷大膽蕾絲邊譯作《女營韻事》(1963),譯者邊譯邊貶作者的《紫金城的黃昏》(1965),《畢業生》的七本中譯因「違反善良風俗」而遭禁(1971),使徒保羅由希臘文、經英文轉譯為中文聖經和合本、再譜為曲的〈愛的真諦〉(1973),把作者誤認為柯南道爾或其好友華生的《最後的難題》(1975),以及荷蘭漢學家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由譯者成為作者而撰寫的充滿東方(主義)遐思的神探狄仁傑(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