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再試圖左右自身命運的走向,而是讓生命掌舵,會怎麼樣?
透過長達40年的親身實驗,
辛格帶你看到一個人的痛苦、糾結、探尋、發現,以及最終的綻放!
你將發現,當一個人選擇「放手」之後,人生可能出現的種種奇蹟。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的真實故事,亞馬遜讀者4.5顆星好評!
一個原本只想獨自在森林裡靜心靈修的經濟學博士班學生,
如何在決定進行一場「一切由生命做主」的臣服實驗後,
不僅得到心靈平靜,也收穫了世俗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和事業成就?
「臣服」是否讓你聯想到被動、消極、曲意遷就?
你是否認為,如果不去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什麼事都不會發生?!
然而,臣服不是懦弱,不是委曲求全,不是消極地隨波逐流。
真正的臣服是勇敢地放開自我,全然擁抱當下的變化,
然後,我們會看見生命所安排好的、種種超乎意料的驚喜。
麥克‧辛格原本在修博士學位,準備當個大學教授。然而,在經歷一次深刻的靈性覺醒之後,他決定開始一項實驗:接受生命之流展現在他眼前的任何事物。
這項實驗有兩個步驟:一、如果生命以某種方式呈現,而他抗拒的唯一理由是出於個人喜好,那麼,他就放開自己的好惡,讓生命做主;二、帶著這份明晰的覺知,他只要去探尋眼前的狀況要他做些什麼就行了。
這個放手由生命掌舵的「臣服實驗」,讓他的人生走上一條令人驚歎的路。他從學生變成獨自靈修的隱居者,之後創建了大型靈修社區、變成獲益頗豐的建築商、設計出改變醫務管理產業的套裝軟體、建立市值十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寫出讓脫口秀天后歐普拉愛不釋手的書!
本書記錄了麥克‧辛格在這四十年的實驗中發生的許多不可思議的事,並挑戰你對生命根深柢固的假想——除非我們強加外力,否則不會有好事發生——激發你以完全不同的角度審視自己的人生。
作者簡介:
1971年取得佛羅里達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繼續攻讀博士,期間有過一次深刻的內在覺醒,之後就閉關,專注於靈修。1975年創立「宇宙聖堂」,這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瑜伽與靈修中心,任何宗教或信仰派別的人都可以來此體驗內在平靜。長期以來,辛格在商業界、藝術界、教育界、健康產業與環保等方面貢獻卓著,近兩年則定期受邀回母校佛羅里達大學的「正念日」(Mindfulness Day)演講。其著作內容整合東西哲學,且皆為《紐約時報》與亞馬遜書店暢銷書。著有《起飛》《臣服實驗》等書。
譯者簡介:
任職出版社十數年。認為譯者如同詩人,都是「帶著腳鐐跳舞」,在限制和規範中如何翻新、保留意象就是樂趣所在。近期譯作包括:《臣服實驗》《發明癌症試紙的男孩》《最後五天我愛你》《沉默的妻子》《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家推薦!
現代荒原中一個孤獨的聲音,呼求著臣服,而非搏鬥。在書中,作者讓我們看見,臣服於生命並不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夢想。
——尚恩‧艾科爾,《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作者
極少書有力量清楚解釋「存在的人」和「做事的人」之間的差別,以及那個區別為何如此重要。本書就是有這種力量的書,啟發人心、真誠、極度令人信服。
——迪恩‧雷丁,《意識宇宙》作者
麥克‧辛格寫了一本出色而感人的回憶錄,描述他人生中驚人的臣服力量。帶著勇氣,他超越現狀,敢於相信生命,並臣服於它最終的完美。
——茱迪斯‧歐洛芙,《臣服的力量》作者
麥克‧辛格以他特有的精準與明晰在本書中揭露,過日常生活及從事商業活動,與靈性修練如何同步進行,以帶領我們進入生命那難以想像的完美。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這正是我們需要的實用技藝。
——傑克‧坎菲爾,《心靈雞湯》系列共同作者
名人推薦:◆名家推薦!
現代荒原中一個孤獨的聲音,呼求著臣服,而非搏鬥。在書中,作者讓我們看見,臣服於生命並不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夢想。
——尚恩‧艾科爾,《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作者
極少書有力量清楚解釋「存在的人」和「做事的人」之間的差別,以及那個區別為何如此重要。本書就是有這種力量的書,啟發人心、真誠、極度令人信服。
——迪恩‧雷丁,《意識宇宙》作者
麥克‧辛格寫了一本出色而感人的回憶錄,描述他人生中驚人的臣服力量。帶著勇氣,他超越現狀,敢於相信生命,並臣服於它最終的完美。
——茱迪斯‧歐洛芙...
章節試閱
1讓我人生徹底改變的一聲低語──第一次「看見」自己心智忙碌的模樣
我的全名是麥克.雅倫.辛格,就我記憶所及,每個人都叫我米奇。我出生於一九四七年五月六日,一九七○年冬天以前過的生活非常普通平淡。然後,一件非常重大的事發生在我身上,從此永遠改變了我生命的方向。
改變生命的事件可能非常戲劇性,以及,就其本質而言,非常容易引發混亂。你整個人在身體、情緒和心理上都往某個方向前進,那個方向擁有你過去所有的動力,以及你未來的所有夢想。接著突然間,大地震、重大疾病或一個機會迎面橫掃過來,讓你整個人大受震撼。如果這起事件力量強大到改變你心智的焦點,你接下來的人生到時候也會改變。經歷一場真正改變生命的事件後,你再也不是同一個人了。你的興趣改變了,目標改變了──事實上,你生命的根本目的改變了。要讓你如此用力轉向,不再回頭看,通常需要非常強大的事件。
但也不一定。
至少,一九七○年冬天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就不是這樣。那件事其實很隱約、很微小,稍不留心便會忽略掉。將我的人生拋進巨大騷動和轉變中的並不是一陣高聲呼喊,而是一聲低語呢喃。自那改變生命的一刻發生之後,四十多年過去了,但我仍清楚記得那一刻,彷彿昨天才發生一樣。
我那時住在佛羅里達州蓋恩斯威爾市,事情發生那一天,我坐在自家客廳沙發上。當時我二十二歲,娶了一個美麗的女孩雪莉。我們兩人都是佛羅里達大學的學生,我正在修研究生課程。我是相當機敏的學生,被經濟系系主任指名要為以後成為大學教授做好準備。雪莉有個哥哥朗尼,是芝加哥相當知名的律師。我和朗尼來自完全不同的世界,卻結為親近的好友。他是手握大權、追求財富的大城市律師,我則是六○年代的嬉皮大學生。值得一提的是,我那時很講究數據分析,大學時期從未修過哲學、心理學或宗教類課程。我在學校選修的是符號邏輯、高等微積分、理論統計學之類的課,這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更顯得不可思議。
朗尼有時會南下來看我們,我跟他往往就是聚在一起閒聊。事實上,一九七○年那個決定我往後命運的日子,朗尼就坐在我家客廳的沙發上。我不記得兩人那時到底在聊什麼,但我們的閒聊出現了一陣沉寂。我注意到自己對這靜默感到不自在,並且發現我正在思考接下來該說些什麼。之前我多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但這次有某個地方很不一樣。我不是單純覺得不自在,努力想找些話題來聊,而是注意到自己感覺不自在,想要找話題來聊。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觀看」自己的心智活動和情緒,而不只是「感受到」而已。
我知道要把這個發現用文字表達出來很不容易,但「我的心智」和「我」之間有一種完全分離的感覺──我焦慮的心智努力吐出各種可能的聊天話題,我則是清楚覺察到自己的心智正在做這件事。這就像是我突然能夠停留在心智上方,安靜地注視著各種想法被創造出來。信不信由你,這種覺知所在的細微轉變,成了重新安排我整個人生的龍捲風。
有一會兒,我只是坐在那裡向內觀看自己試著「修補」尷尬的靜默。但我不是那個忙著修補氣氛的人,而是安靜注視自己的心智努力從事修補活動的那一個。一開始,我和我正注視的景象之間只有些微程度的分離,但隨著每一秒過去,那個間隔似乎越來越大。我並沒有做任何事情造成這種轉變,我只是「在」那裡,注意到所謂的我不再包含正經過我眼前的神經質思維模式。
這整個「覺察到」的過程幾乎是瞬間發生的。這就像是你凝視著那種畫中有畫的海報一樣,起初你只看見由各種線條組成的圓形,接著突然間,你看見一整個3D影像從原本似乎一團混亂的東西裡浮現出來。一旦看見了,你不得不納悶自己先前怎麼沒看到,影像明明就在那裡!我內在發生的轉變就是這種。那影像如此明顯──我就在那裡注視著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其實我一直都在那裡看著,但以前太「無覺知」,以致沒有注意到。我好像一直太專注於那些想法和情緒的細枝末節,所以從未把它們當作只是想法和情緒。
僅僅幾秒鐘的時間裡,原本看起來像是可以打破令人不自在的靜默的重要解決方法,現在聽起來就像有個神經質的聲音在我腦袋裡說話。那個聲音努力尋找下面這類聊天話題時,我只是注視著:
這陣子天氣挺不錯的,對吧?
你有聽說尼克森前幾天做了什麼事嗎?
你想不想吃點什麼?
當我終於開口出聲,我說的是:
「你可曾注意到,你的腦袋裡有個聲音在說話?」
朗尼有點困惑地看著我,然後眼睛裡閃現一抹光。他說:「嗯,我明白你的意思。我腦袋裡那個聲音老是說個不停!」我清楚記得自己還趁機說了個笑話,問他如果聽見其他人的聲音在腦袋裡說話會是什麼景象。我們兩人笑了起來,而生活如常繼續。
不過,我的生活就不是這樣了。我的生活不只是「如常繼續」,而是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不再相同了。我不必努力維持這份覺知,我現在就是這覺知。我是看著川流不息的思緒流經心智的那個存在。而從相同的覺知所在,我注視著不斷改變的情緒流經我的心。洗澡時,我看見腦袋裡的聲音叨叨說著我應該開始清洗身體了;和人說話時,我看著那個聲音只顧琢磨接下來該說什麼,而不是專心聽對方說話;上課時,我注視自己的心智玩著「試圖搶先教授的思緒一步,看看能否知道教授下一句要說什麼」的遊戲。不需要我多說,沒過多久,這個新發現的「腦袋裡的聲音」就開始惹毛我了。那就好像看電影時旁邊坐了個嘴巴一直講個不停的觀眾。
觀察那個聲音時,我內在深處有某樣東西很想要它閉嘴。如果它不再說話會是什麼樣子啊?我的內在開始渴望寧靜。初次的體驗發生之後幾天,我的生活模式有了轉變。朋友來找我聊天時,我不再樂在其中。我想讓自己的心智安靜下來,而社交活動對這一點沒有助益。我開始找理由告退,溜到住家附近的森林裡。我在林間空地坐下來,叫腦袋裡的聲音住嘴。當然,這方法不管用。似乎沒有任何方法行得通。我發現自己可以改變它的話題,但沒辦法讓它安靜個一、兩秒鐘。我對內在寧靜的渴望變成一股熱情。我知道看著那聲音聒聒不停是什麼樣子,但不知道它若完全停下來會是什麼模樣。而我當時也想像不到,自己即將走上一趟改變生命的旅程。
2我想知道那個「我」是誰──探究腦袋裡的聲音
年輕的時候,我就很喜歡探索事物是如何運作的了。無可避免地,我善於分析的心智急切想要了解自己和腦袋裡那個聲音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然而,在我能夠享受這種腦力激盪之前,我得先克服這聒聒不斷的心智已然要將我逼瘋的事實。看見任何事物,我腦袋裡的聲音就會做出各種評論,像是:「我喜歡這⋯⋯」「我不喜歡那⋯⋯」「我對於這⋯⋯不是很自在」「這讓我想起了⋯⋯」隨著自己越來越習慣觀看這一切,有些問題自然也浮現出來了。首先,那聲音為什麼老是喳喳個不停?如果看見某樣事物,我馬上就「知道」自己看見了,那聲音為什麼還必須告訴我,我看見了,以及我對那樣事物的感覺呢?
瑪莉往這裡走過來了。我今天不想見到她,希望她還沒看到我。
我知道自己看見什麼,知道自己的感覺。畢竟,我是那個在這裡看見事情、感覺到情緒的人啊。它為什麼非要在我腦袋裡說出來呢?
另一個浮現的問題是:這個持續注意到所有心理活動的我到底是誰?這個可以完全超然、客觀,只看著思緒升起的我到底是誰?
關於新近發現的那個腦袋裡的聲音,我的內在現在興起了兩股動力──一個是想讓那聲音閉嘴的欲望,另一個則是單純的迷戀與渴望,想要了解那聲音是什麼、來自哪裡。
我前面提到,在這內在的覺醒出現之前,我的生活相當平淡無奇。這是跟我之後的生活比較而得的結論。我變成一個時時都感受到迫切感的人,想要知道跟那聲音有關的事,想要知道我是誰──那個在內在體驗到這一切的自己。我開始花好幾個小時在研究所的圖書館裡,不是在經濟學書籍區流連,而是在心理學區。不可能沒有其他人注意到自己腦袋裡有說話的聲音,它聲勢大到不可能錯過而不知。我瀏覽佛洛伊德的著作,試著找到我那些問題的答案。我讀了一本又一本的書,卻找不到任何跟腦袋裡的聲音直接相關的資料,更別提有任何參考文獻談到有人察覺那聲音在說話。
那陣子,我會跟任何願意聽我說話的人聊「腦袋裡的聲音」,他們一定都認為我瘋了。我還記得自己巧遇一位非常含蓄、有教養的西班牙文教授的情形。某天的下課時間,我碰巧遇見這位教授,興奮地告訴他,我終於明白流暢使用一種語言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對他解釋,人的腦袋裡有個聲音會不斷對你說著各種事情──你喜歡的事、你不喜歡的事、你現在應該做什麼事,以及你過去做錯了哪些事。如果那個內在聲音可以說西班牙文,而你又能立刻明白它在說些什麼,那麼你的西班牙文就很流利;然而,假如你不懂西班牙文,非得在心裡翻譯一遍,好讓那個聲音用英文複述,那麼你的西班牙文就很不流利了。對我來說,這非常有道理。我還告訴他,如果我主修語言研究,就會以此作為博士論文的前提。不用說,我的西班牙文教授露出非常怪異的表情,說了些非常客氣委婉的話之後,便轉身離開了。
我不在乎他對我的想法。我已經開始探險,走上了一趟超過自己想像的學習之旅。我對自己的認識一天天加深,不敢相信腦袋裡的聲音可以傳達出這麼多自我意識和恐懼。顯然,我在內在注視的這個人非常在乎其他人是怎麼想他的,特別是那些我非常熟悉的人。那個聲音告訴我該說什麼、不要說什麼,當事情的發展跟它想要的不一樣,它便不斷抱怨。如果跟朋友的對話到最後有些不愉快或起了小爭執,整場對話便會在我腦袋裡持續下去,我會看著那聲音一廂情願地想像先前的對話應該如何結束才正確。我可以看見許多擔心自己不被接受、被拒絕的恐懼透過那樣的心理對話表達出來。這有時讓人難以忍受,不過我從未失去看著內在一個聲音在說話的洞察力。很明顯地,它不是我,而是某個我正在注視的東西。
想像一下,你某天起床後發現身邊有個刺耳噪音,想要它停下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我腦袋裡的聲音對我的影響就是如此。有件事很清楚:那個聲音以前就說個不停了。但是,我一直迷失其中,以致從未注意到它跟我是分開的。這就像是一條魚直到離開水,才知道自己身在水中。躍入空中之後,那條魚立刻意識到:「下面有一大片水,我一直待在那裡,但現在我知道,我可以跳出來。」
我不喜歡心智的聲音一直說個不停,它就像個惱人的噪音,我真的很想要它停下來。然而,它就是不閉嘴。我目前被它困住了,但事實上,我尚未開始搏鬥。
13一輩子的實驗──練習接受生命之流呈現在眼前的任何事物
到目前為止,我整條通往內在自由的路都聚焦在靜心上,這是我尋求被深度的平靜和安詳充滿的地方。在某種程度上,它發揮了作用。我可以盤腿坐上數小時,讓美好的能量流帶著我向上升,但我沒辦法突破到我一心嚮往的境界。再者,一旦我站起來活動,個人心智總是會回來。我需要幫助,而這份幫助某一天在頓悟中出現了。我突然想到,我或許一直用錯方法了。與其透過持續要求心智安靜下來好釋放自己,或許我應該問,我的心智為何如此活躍?腦袋裡那些叨叨絮絮的聲音背後有什麼動機?如果去除那個動機,掙扎就會結束了。
這份領悟開啟了一扇門,讓我的修行通往全新且令人興奮的次元。往內探索時,我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我多數的心智活動都繞著我的「喜歡」和「不喜歡」打轉。如果我的心智偏愛(或排斥)某樣事物,它就會熱烈地說個不停。我可以看見,就是這些心理偏好創造了喋喋不休的對話,說著要如何控制我生活中的每一樣事物。
為了讓自己擺脫這一切,我做了大膽的嘗試:我決定不再聽從那些談論個人喜好的嘈雜聲,並展開一項「有意地接受生命之流呈現在我眼前的任何事物」的修行。或許,這樣改變焦點會讓內在的聲音安靜下來。
我從非常簡單的事情展開這項新修行:天氣。我可以心平氣和地「下雨就讓它下雨,放晴就讓它放晴」,而不加以抱怨嗎?顯然,我的心智做不到:
為什麼非得今天下雨?我不希望下雨時,總是會下雨。它有一整個星期可以下雨,真是太不公平了。
我直接把這些無意義的噪音換成:
看這景色多美!下雨了耶!
我發現這項練習「接受」的修行效果非常強大,確實讓我的心智安靜下來。因此,我決定挑戰極限,擴大我學習接受的事件範圍。我清楚記得自己那時決定,爾後如果生命以某種方式呈現,而我抗拒的唯一理由是出於個人喜好,我就放開自己的好惡,讓生命做主。
無疑地,這些對我而言猶如未知的水域。我會到達何處?如果不由我的喜好帶領我,我會發生什麼事?這些問題沒有嚇倒我,反而迷住了我。我不想主宰自己的生命,而想要自由地飛翔到「自我」之外。我開始將之視為一項偉大的實驗。如果我內心放棄抗拒,讓生命之流做主,我會發生什麼事?這項實驗的規則非常簡單:如果生命將各種事件帶到我面前,我會當作它們是要來帶我超脫「自我」;假如我的「個人自我」開始抱怨,我會利用每個機會放手讓他離開,臣服於生命呈現給我的事物。這就是我所謂「臣服實驗」的由來,而我也做好準備,等著看這實驗會把我帶到哪裡。
你或許認為只有瘋子才會做這種決定,但事實上,我已經體驗過生命之流做的一些驚人的事了。我親眼見證自己放手之後發生的一切:微小的事件引領我去到墨西哥的不知名山丘,之後又帶領我獲得和那些墨西哥村民相處的美妙經驗。回到美國後,我被引領到自己這片美麗的土地,然後,看看這房子發生了些什麼!我原本只想蓋一間簡單的小屋,最後卻變成一項出人意料的豐碩體驗。我很清楚,我並沒有做這些事,是它們發生在我身上。事實上,如果我沒有捨棄最初的抗拒心理,上述這些事沒有一件會發生。我大半生的時間都認為自己知道什麼事情對我是好的,但生命本身似乎知道得更清楚。我現在要最大程度地測試那個「非隨機性」的假設。我願意冒險擲骰子,讓生命之流做主。
1讓我人生徹底改變的一聲低語──第一次「看見」自己心智忙碌的模樣
我的全名是麥克.雅倫.辛格,就我記憶所及,每個人都叫我米奇。我出生於一九四七年五月六日,一九七○年冬天以前過的生活非常普通平淡。然後,一件非常重大的事發生在我身上,從此永遠改變了我生命的方向。
改變生命的事件可能非常戲劇性,以及,就其本質而言,非常容易引發混亂。你整個人在身體、情緒和心理上都往某個方向前進,那個方向擁有你過去所有的動力,以及你未來的所有夢想。接著突然間,大地震、重大疾病或一個機會迎面橫掃過來,讓你整個人大受震撼。如果...
作者序
〈台灣版作者序〉
讓個人自我死去,在靈性上重生
「臣服」這個詞往往讓人聯想到「軟弱」,或是「認輸」「投降」,然而,靈性上的臣服其實正好相反。它不是向某樣事物屈服,而是有意地放棄一部分的自我。假如你放棄的那個部分對你的成功而言其實是個阻礙,學習臣服就成了一件非常有益的事。
臣服的過程始於注意到外在世界與自身內在狀態之間的關係。每當外在發生了一件事,都會在我們的內在引發一個反應。透過我們的感官進來的那個事件,導致我們的想法——往往還有情緒——有所改變。這些內在變化或大或小,但對於外在發生的事,會有某種典型反應。我們都覺察到這一點,但是當想法和情緒改變時,我們往往會跟著它們走。
一個熱中於個人成長和靈性成長的人會花時間客觀地觀察這些內在變化,以查看它們對自己有沒有幫助。不用花多少時間就能了解,這些反應性的想法和情緒絕大多數都沒什麼建設性,因此不值得把注意力放在上面。如果深入去看,你會看見正在發生的一切是因為你那些儲存起來的過往體驗被現在的事件激發了。假如你過去喜歡某樣事物,而當下的情境激發了那個記憶,你對正在經歷的一切就會有正面想法和情緒;反過來說,如果從外面進來的事件刺激了來自過去的負面體驗,你對眼前發生的一切就會有負面感受。
這些來自從前的反應性想法和情緒,其實與現實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毫無關係。但對你而言,你的內在反應看起來當然是外在經驗的一部分。心理學提到,假如我們的藍色安樂毯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從我們身邊被拿走,我們這一生對藍色毯子也許都會有強烈的正面或負面反應。事實上,那些強烈的反應可能會往外推及「藍色」這個顏色。同樣地,假如一個叫「小班」的人過去傷害過我們,遇到下一個「小班」時,我們也許會覺得跟他互動很不舒服。
很顯然,這些來自從前的反應與實際上正在發生的事沒有一點關係。它們是從過去來的幽靈,回來纏住我們。任何基於這些反應性想法和情緒採取的行動,對眼前的狀況來說永遠不會是最理想的。它們只是與當下現實沒有關連、非常個人的反應。
臣服意味著放下這些個人反應。這表示要放棄自己的那整個部分,這樣我們才能與生命現在的面貌互動,而不是它曾經的模樣。個人心智和情緒如同收音機裡的靜電干擾。靜電有什麼好的?它只會讓音樂失真而已。反應性想法和情緒也是這樣,它們會扭曲我們理解眼前之事的能力,並因此妨礙我們以最理想的方式面對所處情境的能力。
那麼,該如何放棄內在這些讓人分心的事物?這不是火箭科學,就用戒菸或改變飲食習慣的方法就可以了。一旦判定某樣東西對健康有害——或者在這個例子裡,對我們的幸福安康狀態有害——我們就學著不再參與那股能量流。不要把香菸放進嘴裡,你就不會再抽菸了;同樣地,別把注意力放在反應性想法上,它們就不會再掌控你的人生。學習做到這一點,就是靜心、正念和其他靈修方法的目的。
放棄個人自我將引人走向「偉大」。我們不只會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更有能力——尤其是人際關係方面——靈性上也會發生非常強大的事。因為我們不跟這些無意義的個人反應搏鬥,內在一股豐沛的能量就被釋放了。被釋放時,那股內在能量(所謂的氣、夏克提或靈)自然地往上升。當我們內在充滿那股能量流時,就會開始感受到一陣持續向上衝的喜悅、愛,以及絕對的安康。最終,這股往上的喜悅之流會將我們提升到超脫自己之外,進入瑜伽和禪宗所說的更深層狀態。讓個人自我死去,以在靈性上重生,是終極的臣服。
關鍵在於放棄個人自我,在於臣服。
〈前言〉
讓生命事件自然引導的一趟實驗旅程
獨自坐在六人座的私人飛機裡,在一萬兩千公尺高空飛行,感覺非常平靜。我沉入冥想,心智靜止。睜開眼睛後,我吸收理解了從我最初搬進森林、獨處靜心之後,周遭狀況的巨大差異。儘管我仍然住在同樣的森林裡,我的隱居之地卻已成長為繁榮的瑜伽社區,我也成了生命以某種方式神奇地在我周圍顯化出來的一家上市公司的執行長。如今,我非常清楚:這些人生經驗—包括經營一家這種等級的企業—帶給我的靈性解放,跟我隱居起來靜心一樣多。如同海克力斯利用河的水流沖淨奧格阿斯的牛棚一樣,強勁的生命之流也正在清除留在我身上的一切。無論我喜不喜歡眼前發生的事,我都放開雙手不抵抗。就是在這樣的心態下,我才會搭機飛往德州,代表公司與自己從未謀面的重要執行長見面,討論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併購案。
——思緒掠影,一九九九年五月
生命很少以我們希望的方式開展。如果我們停下腳步想一想,這話其實非常有道理。生命的範圍是全宇宙的,「我們並非真能主宰生活」這個事實應該是不證自明。宇宙已經存在了一百三十八億年,形成我們周遭生命之流的過程並非在我們出生時才開始,也不會在我們死的時候停止。任何時候顯化在我們眼前的一切,其實真的非常了不起,那是各種力量在數十億年間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對於正在周遭展現的事物,我們連一丁點影響力都沒有,但我們還是一直走來走去,試圖控制和決定發生在自己生命裡的大小事,無怪乎我們會這麼緊張、焦慮和恐懼。我們每個人真心相信事情應該照著自己想要的方式進行,而不該是所有力量創造出來的自然結果。
每一天,我們讓自己的思緒凌駕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現實之上。我們習慣這樣說:「今天最好不要下雨,因為我要去露營。」或是:「我最好加薪成功,因為我真的很需要那筆錢。」請注意,這些「應該」或「不應該」的放肆宣言都不是建立在科學證據上,而是單純基於我們內心的個人喜好。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我們都用這樣的基準做事而不自知,彷彿真的相信周遭的世界應該根據我們的「喜歡」或「不喜歡」來展現;如果不是如此,那肯定有什麼地方出了大錯。這樣過日子非常辛苦,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在跟生活搏鬥。
然而,面對展現在周遭的事件,我們並非無能為力,這也是真的。我們天生就有意志力,可以決定自己想要事情以什麼模樣呈現,並運用身心靈的力量,試圖讓外在世界遵從我們的意志。不過,這讓我們陷入一場持久戰:「事情按照我們的意願呈現」對上「事情不受我們干涉,以它該有的樣貌展現」。這場個人意志與周遭的生活現實之間的爭戰最終只會消耗我們的生命。贏得戰役時,我們感到快樂、安心;輸了,就會覺得煩躁、焦慮不安。既然大多數人唯有在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思發展時才覺得開心,我們就會不斷嘗試控制生活中的一切。
問題是,我們一定要這樣過活嗎?有太多證據顯示,生命可以自行運作得很好。各行星在軌道上運行,小種子長成大樹,種種天氣型態讓全球的森林數百萬年來持續有雨水澆灌,而一個受精細胞會長成漂亮的嬰兒—這些事情並非我們個人意志的有意識行為,而是由生命本身不可思議的完美執行的。這些令人驚歎的事件,以及其他更多數不清的事,都是透過已存在幾十億年、生命的種種力量實現的,而我們每天有意識地以自身意志與之對抗的,正是這些力量。如果生命過程的自然開展可以創造並照顧整個宇宙,我們還假設除非自己強加外力,否則不會有好事發生,真的合理嗎?這本書要探索的,正是這個有趣的問題。
世間怎麼可能會有比這更重要的問題?如果生命可以自行顯化DNA分子,更別說還創造了人類的大腦,我們又怎麼會覺得必須靠自己掌控一切?一定有個更明智合理的方法可以處理我們的生活。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尊敬生命之流,並運用自由意志來參與它展現的一切,而不是與之對抗,會發生些什麼?呈現出來的生活品質會是什麼面貌?會僅僅是毫無順序或意義的偶發事件集合,或者,在宇宙其他部分呈現的完美秩序與意義,會同樣展現在我們周遭的日常生活中?
這裡提供一個基礎,來進行一項了不起的實驗。實驗的核心是個簡單的問題:我是應該在心裡架構一個替代性現實,用來與現實抗爭,好讓它照我的方式進行,或者最好捨棄自己的想望,順服已創造出我周遭整個完美宇宙的現實力量?這項實驗不在於脫離人生,而是要跳入生活裡,住在一個不再被我們的恐懼和欲望掌控的地方。由於想不出更好的名稱,我叫它「臣服實驗」,且窮盡自身之力,在過去四十年的歲月中觀看生命事件形成的流動自然地把我帶向何處。這四十載生命進程裡發生的事可說相當不尋常,大小事情不僅沒有土崩瓦解,而且大大相反—一件事自然引發另一件事,生命事件之流引導我走上一趟超出我理解範圍的旅程。這本書就是要分享這趟旅程,讓你可以體會到,當一個人敢於鬆開手並相信生命之流時,接下來會發生些什麼。
然而,我一開始就要說清楚,本書提到的「臣服」並不是說要過一種毫無意志主張的人生。我這四十年來的生活單純就是一個「讓生命帶領意志主張,而非由我掌控人生走向」的故事。我個人的經驗是,當個人意志和周遭的自然力量密切合作時,會導致出乎意料的強大結果。
想要分享這項偉大實驗的成果,唯一有效的方法便是讓你看見我是如何被拉進這樣的生活方式,然後讓你去體驗我走過的旅程。在接下來的故事裡,你會看見一連串生活經驗,這些經驗跟你的可能非常不同。而我之所以要分享,是因為身為人類的我們具備從彼此的經驗中學習的卓越能力,你們不一定要過著和我一樣的生活,才能被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影響。在我眼前開展的種種意外事件不只改變了我的人生,也改變了我對生命的整個看法,並留給我一種深層的內在平靜感。希望藉由分享我的臣服實驗,能夠鼓勵你去尋找更平靜和諧的生活方式,並且更能體會我們周遭世界那令人驚歎的完美。
〈台灣版作者序〉
讓個人自我死去,在靈性上重生
「臣服」這個詞往往讓人聯想到「軟弱」,或是「認輸」「投降」,然而,靈性上的臣服其實正好相反。它不是向某樣事物屈服,而是有意地放棄一部分的自我。假如你放棄的那個部分對你的成功而言其實是個阻礙,學習臣服就成了一件非常有益的事。
臣服的過程始於注意到外在世界與自身內在狀態之間的關係。每當外在發生了一件事,都會在我們的內在引發一個反應。透過我們的感官進來的那個事件,導致我們的想法——往往還有情緒——有所改變。這些內在變化或大或小,但對於外在發生的事,會有某...
目錄
〈台灣版作者序〉讓個人自我死去,在靈性上重生
〈前言〉讓生命事件自然引導的一趟實驗旅程
第1部 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1 讓我人生徹底改變的一聲低語——第一次「看見」自己心智忙碌的模樣
2 我想知道那個「我」是誰——探究腦袋裡的聲音
3 一本禪書帶來的震撼——開始練習靜心
4 我徹底消失了——體驗到絕對的寂靜
5 絕對平靜到絕對混亂——嘗試擺脫「個人自我」
6 前往邊境之南——看見生命的禮物
7 在墨西哥純樸小村學到的人生課——切斷恐慌按鈕
8 寫報告的靈感突如其來——看見創造性靈感和邏輯思緒之間的差異
9 買下期望中的樂土——準備進入隱居生活
10 建造神聖小屋——生活教導我的重要功課
11 進入修道院般的簡樸生活——試圖透過嚴格的紀律,讓低層自我離開
12 學生準備好,老師就出現了——向靈性大師學習
第2部 偉大的實驗開始了
13 一輩子的實驗——練習接受生命之流呈現在眼前的任何事物
14 接受銀行家的私人教師任務——學著讓生命做主
15 意外通過博士資格考——甘心面對恐懼,卻收穫奇蹟
16 成為大學兼任教師——跟隨無形事物進入未知
17 第一次工作面試——生命自行開展,我只是順勢而為
18 放開紀律的繩索——開始了解瑜伽真正的目的
19 接受、接受,再接受——靈性與非靈性之間的線開始消失
20 和監獄收容人一起靜心——透過服務他人遠離自我
第3部 從出世到入世
21 大師的召喚——學習接受生命預備好的種種關係
22 和瑜伽大師一起靜心——體驗到靈性能量的傳遞
23 第一次舉辦大型靈修活動——即使不明白,仍記得臣服
24 建造宇宙聖堂——找到新的覺醒之路
25 開啟心輪——感受到滿溢的愛
26 個人隱居處成了靈修社區——允許本該發生的一切發生
第4部 臣服的事業
27 天上掉下來的居家改造案——把每份工作都視為宇宙親自交辦的差事
28 有口皆碑的建築商——宇宙的計畫比想像中宏觀許多
29 因貸款而來的奇妙緣分——神的信差被派來教我運用自己的生命
30 持續擴張的宇宙聖堂——兼顧世間工作與規律靈修
31 「怪物」的蛻變——在最不可能的人身上看見臣服
第5部 事業規模超乎意料
32 從個人自我到個人電腦——不尋常的事件以完美順序一一呈現
33 「醫療經理」的誕生——改變美國醫務管理產業的革命性產品
34 初期的程式設計師——神送來了我正需要的禮物
35 產品準備上市——被帶領走上一段無法想像的旅程
第6部 自然成長的力量
36 「醫療經理」成為史密森尼學會的永久館藏品——生命的另一項奇蹟
37 醫療產業來敲門——接受生命的在職訓練,成為企業決策者
38 聖堂持續成長——將風暴視為改變的前兆
第7部 當烏雲變成彩虹
39 土地像拼圖般一片一片組合起來——宇宙施展的魔法
40 「變化」這個可怕的信差——看似噩耗,卻是生命送來的大禮
41 替未來扎下根基——問題解決方案從天而降
42 陪靈性導師走過改變生命的事件——不計任何代價都要從自我中解脫
第8部 擁抱爆炸性擴張
43 「醫療經理」展翼高飛——生命的規畫超越個人的有限觀點
44 醫療經理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了——捨棄的事物以十倍的價值回來
45 成為上市公司執行長——臣服帶來突飛猛進的成長
46 健康照護產業進入網路時代——放手讓公司發揮最大潛力
47 再次合併,但不是和宇宙——你不會知道今天生命要將你擺在哪裡
48 一天建成羅馬——極富挑戰性的商業經驗幫助我在靈性上成長
49 華盛頓見聞——挑戰越困難,內在越平靜
第9部 全然臣服
50 聯邦調查局上門搜查——臣服不是選項,是唯一能做的事
51 律師、律師,更多律師——不讓混亂偷走內在的平靜和喜樂
52 美利堅合眾國控告麥克‧辛格——可怕的情勢正帶來驚人的變化
53 為辯護做準備——在巨大的黑暗中散播光
54 美國憲法與權利法案——這不是一堂公民課,是我的人生
55 真相和正義最後取得勝利——神的干涉創造了奇蹟
56 回到最初——臣服中沒有糟糕的體驗
〈台灣版作者序〉讓個人自我死去,在靈性上重生
〈前言〉讓生命事件自然引導的一趟實驗旅程
第1部 生命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1 讓我人生徹底改變的一聲低語——第一次「看見」自己心智忙碌的模樣
2 我想知道那個「我」是誰——探究腦袋裡的聲音
3 一本禪書帶來的震撼——開始練習靜心
4 我徹底消失了——體驗到絕對的寂靜
5 絕對平靜到絕對混亂——嘗試擺脫「個人自我」
6 前往邊境之南——看見生命的禮物
7 在墨西哥純樸小村學到的人生課——切斷恐慌按鈕
8 寫報告的靈感突如其來——看見創造性靈感和邏輯思緒之間的差異...
商品資料
出版社:方智出版出版日期:2017-02-01ISBN/ISSN:978986175446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