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涵蓋的各種研究方法極為周延,同時也包含研究過程從開始到完成的所有階段,尤其還特別納入了質性方法、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證據本位實務、方案與實務評鑑、實務應用的範例說明等等,深度與廣度兼具的主題介紹討論。
本書的章節鋪陳相當完善且有系統,各章節主題除了有系統幫助讀者理解社工領域常用研究方法的原理、實施作法,並深入討論社工研究的理論典範、倫理、政治與文化等議題,有助於敏感領略和考量因應社工研究和實務工作可能會面臨的現實世界脈絡助力或阻力,並搭配許多極具參考價值的研究實例專欄說明,將社工研究與實務結合,對於有心藉科學研究來提升服務成效的實務工作者,是值得陪伴讀者進入實務界或下一階段學術生涯,終生學習、參考使用的實用好書。
本書是美國相當暢銷的社會工作研究方法教科書,以循序漸進且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社會工作研究法的實施作法,內容兼具廣度與深度,最大的特色在於平衡呈現量化方法、質性方法,以及融合方法。
作者簡介:
亞倫‧魯賓(Allen Rubin)
匹茲堡大學社會工作博士
著名的社會工作學者,自1976年以來,致力於社會工作研究與教學,研究著述等身,著有多本社會工作實務(包括證據本位實務)與研究方法的專書,曾任美國社會工作與研究學會會長。
厄爾‧貝比(Earl R. Babbie)
哈佛大學畢業後,投入美國海軍陸戰隊(曾派駐台灣),柏克萊大學博士,致力研究推廣社會科學研究法,著作包括暢銷書:《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社會研究實務)第14版與《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社會研究基礎)等等,曾任太平洋社會學協會會長。
譯者簡介:
李政賢
政大教育系哲學組博士,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認知科學碩士。clibird@yahoo.com
章節試閱
第一篇
社會工作科學研究導論
科學,人人都會用到這字眼。然而,對於科學的想像,卻可能因人而異,南轅北轍。有人認為,科學就是數學;有人則會聯想到,實驗室和白色外袍。再者,也時常有人把科學和科技混為一談。還有些人則是聽到科學,就想到高中、大學時期,那些讓人傷透腦筋的課程。
如果,你告訴某人,你在修科學研究的課程,他們八成會猜想,那應該是生物系或物理系的課程,而不是社會工作學系的課程。事實上,許多社會工作者也常常低估了,科學研究在社工實務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不過,近年來,這種情況已經大有改觀。越來越多的社會工作者已經有所體會,採取科學的思維與做法,對於增進社會工作效能大有助益。
雖然,對於科學基礎的哲學議題,學者之間可能存在諸多見仁見智的觀點爭辯,但為了本書目的,我們將會把科學統一視為一種探究的方法;換言之,就是人們學習與認知周遭事物的方法,並且可以作為引導社工實務決策的參考指南。相對於社會工作者使用的其他學習與認知方法,科學擁有獨樹一格的特徵,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對於證據的探求。
因此,在本書開頭第一篇,我們將透過四章,來檢視科學研究的本質,以及此等本質對於社會工作的關連性。我們會探索,在社工領域的諸多學習與認知方式當中,科學研究獨特的基本特徵和議題,藉此作為奠定本書往後內容的基礎。
第1章,檢視科學研究在社會工作實務的價值,以及科學研究如何能夠避免吾人陷入其他來源之實務知識的風險。
第2章,闡述證據本位實踐,這是社會工作實務的一種模式,強調使用科學方法和科學證據,作為實務決策的根據。
第3章,檢視科學方法基礎的哲學議題,以及該等議題的紛歧觀點如何可能影響社會工作的科學研究。再者,也檢視理論在社會工作研究中的結構與角色。
第4章,總覽和對照比較社會工作相輔相成的三大類型研究模式:(1)量化研究,產生精確且可概化類推的統計發現;(2)質性研究,使用較為彈性的質性方法,針對不易化約為數字的現象,探索建立深入的理解;(3)融合方法研究,在同一個研究當中整合前述量化與質性兩類方法。
第1章
社會工作為什麼需要學習研究?
為什麼社會工作科系規定學生必修研究方法?在本章,我們會開始回答此一問題。我們將檢視,社會工作者學習、認識周遭事物的各種方式,以及箇中過程可能犯的錯誤。同時,我們也會討論,什麼使科學研究有別於其他認知方式,以及科學研究在社會工作實務的價值。
1.1 引言
社會工作者,就如同醫生、律師、護士或其他專業人士一樣,都需要認識與學習特定知識,使其專業實務得以發揮實效。雖然,我們或許可以合理假設,所有社會工作者都會同意上述說法;但是,對於哪一種才是最佳的認識與學習方式,則可能會有見仁見智的不同看法。有些人可能傾向依賴老師、上司,以及社工前輩普遍認可的實務知識。有些人可能主張,相較於仰賴其他受敬重人士的知識來源,透過個人在專業實務上的觀察和經驗,建立發展的知識,其價值至少不遑多讓。
這種兩認知方式都各有價值,不只能用來引導社會工作實務,也能引導個人生活遍及各種層面的決策。在我們長大過程當中,我們必須仰賴我們尊重的人,告訴我們如何保持安全、健康。我們不應該,也沒必要,自己去經驗,親身做過那些不安全的事情而遭受傷害或痛苦的後果,才學會不應該去做那些事情。另一方面,我們的確是透過直接經驗和觀察,學會許多其他的事情。或許,沒有人警告我們大學不可以飲酒狂歡,一次經驗嚐到苦果之後,我們就學會不再重蹈覆轍(或許可以飲酒狂歡,但是不要帶著醉意去上課!)同樣地,或許沒有人告訴你,不可以去碰虎頭蜂的蜂窩,一旦做過一次,你應該不會想要再經歷同樣的下場。
前述兩種認知事物的方式,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公認真實(agreement reality)和經驗真實(experiential reality)。雖然,這兩種認知方式,對於引導個人生活和專業行為方面,都有其不容忽視的價值;但是,完全只依賴其中一種方式,則可能招致相當的風險。接下來,我們就要來看,箇中風險如何可能產生。
1.1.1 公認的真實
我們所知道的事物中,大都是人們同意或相信的。只有很少的部分,是來自個人的經驗和發現。事實上,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去學習接受,周遭人們所「知道」的事。
你知道,火星非常冷。你是如何知道的呢?除非你最近曾去過火星,不然那就是因為別人告訴你,而你也相信了該等說法。也有可能是物理學或天文學老師告訴你火星非常冷;甚或你可能是曾經在《新聞週刊》閱讀過相關的文章。
不過,完全仰賴眾人公認的真實也可能招致相當的風險,因為眾人同益的許多事物其實是錯的。比方說,在很久以前,每一個人也曾經一度「知道」:地球是平的。回顧社會工作專業的歷史,社會工作者和心理衛生專業人士一致公認的許多事情,不但錯誤而且有害。
20世紀中葉,比方說,普遍接受的一種看法就是,精神分裂症的主因乃是家長教養或家庭動力出了問題。所謂「精神分裂基因型母親」(schizophrenogenic mother),廣泛認為是導致子女在幼年或成年之後精神分裂的一項主因。這種母親被形容微冷漠、宰制、過度保護,不容許子女發展個人身分認同。沒有令人信服的研究證據支持,但是心理衛生實務人士仍然普遍接納如此的概念。影響所及,社會工作者和其他心理衛生專業人士投入相當心力,去處理所謂的家庭問題,而不是和家庭站在同一陣線,共同去發展介入處遇作法。因此,許多家長往往表示,對子女的疾病感到愧疚與自責。你應該能夠想像,這對於許多家長是相當痛苦的。
1970、80年代的科學研究,駁斥了前述關於精神分裂症的主因是精神分裂基因型母親或其他家庭動力失能的概念。若干研究發現了精神分裂症的生理基礎。其他研究則顯示,實務工作者依照前述概念來處遇精神分裂患者與其他家庭,反而增高精神分裂復發的風險,也不必要地加重了照顧者的負擔(Rubin & Bowker, 1986)。
在專業人士實務的標準模式當中,「震撼方案」(Scared Straight program)和危機事件減壓法(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簡稱CISD)也曾是眾所公認的真實,但其實卻是無效,甚或有害。震撼方案曾經廣為採用,普遍認為是預防青少年再次犯罪的最有效方式。透過參觀監獄,和成年受刑人互動,可以讓該等青少年在心靈震撼之餘,有效遏止未來的犯罪行為。但是,許多科學研究發現,震撼方案不只無效,其實反而增高了青少年犯罪的風險(Petrosino, Turpin-Petrosino, & Buehler, 2002)。
CIDS是一種相當普遍採用的大型創傷事件介入方式。在該等事件發生之後,隨即讓倖存者進行團體討論,詳細訴說個人在事件過程當中的經驗,譬如:他們當時在甚麼地方,看見或聽見甚麼,有哪些感覺,諸如此類等等。CIDS可以幫助所有倖存者,使他們免於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不過,研究顯示,在沒有接受CIDS的情況下,大部分倖存者都能自行慢慢恢復,而沒有出現PTSD。科學研究也發現,對於大部分的倖存者,CIDS反而延緩自然恢復的進程(Rose, Bisson, & Wessely, 2001)。
EP 2.1.6b
1.1.2 經驗的真實
相對於經由公認的真實而認識事物,當然也可能透過直接經驗和觀察,來汲取知識。假如你跳進冰河,不需他人告知,你自己就會知道那很冷,這完全是你自己的體驗。你第一次踩到荊棘,不待別人告知,馬上就知道很痛。不過,就像完全仰賴公認的真實可能會有風險,如果完全仰賴經驗,同樣也會有風險。因為我們的經驗有時也會受到個人偏好的影響,而個人偏好又往往是立基於不見得完全真確的公認知識。
舉例來說,想像你去參加派對,那是上流階層的社交場合,準備了相當豐盛的美酒、美食。主人端了一盤開胃點心,四處招呼賓客。那點心很特別,緊緊捉住你的目光。那是沾上麵包屑的油炸物,讓人看了食指大動。你吃了幾個,真的非常好吃。你又多吃了好幾個。沒多久,只要看到主人端出那盤美味的點心,你就悄悄靠了過去。
最後,你終於忍不住問了:「那是什麼東西做的?」「可以給我食譜嗎?」主人於是就把秘密告訴你:「你吃的是沾麵包屑油炸的蟲子!」你的反應好誇張,胃整個翻騰攪動,瞬間狂吐,噴濺得地毯滿滿都是。真可怕!竟用如此恐怖的東西招待客人!
這故事的重點在於,上述對於開胃前菜的兩種感覺都是真實的。你一開始喜歡該道點心的反應,是基於自己的直接經驗;後來,當你發現,自己所吃下的是蟲子,油然而生的噁心感,無疑也是真實反應的一部分。這其實不難理解,噁心感的產生是來自於你了解周遭其他人與你一樣,大家都公認蟲子並非適合入菜的食材。而這種同意的過程可能起始於你小時候,父母親發現你坐在一堆沙土,嘴邊還懸著半隻蠕動的蟲子。他們見狀,立刻掰開你的嘴巴,往喉嚨裡頭尋找剩下的半截蟲子。而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你也就學到了,蟲子在你的社會中是不被接受的食物。
除了眾所公認的看法之外,蟲子作為食物有何不妥呢?蟲子可能擁有高蛋白質以及低卡路里的優點。一口大小的零食,容易包裝,這都是批發商的最愛。在不覺得蟲子有噁心感的其他社會,人們也將蟲子視為一道佳餚。也可能有人喜歡蟲子,卻不敢領教那裹上麵包屑油炸酥脆的烹飪方式。
類似上述的例子,在社工實務領域(以及其他助人專業),可說是多得不勝枚舉。比方說,就在數十年前,相信精神分裂基因型母親概念的實務工作者,很可能傾向找尋、察覺、詮釋該等患者母親的某些行為,以符合他們堅信不疑的公認真實。我們也知道,臨床實務工作者往往會傾向乎略或曲解,案主在臨床行為方面不一致的證據或疑慮,而堅持他們所偏好的處遇作法是有效的。本章稍後,我們會藉由選擇性觀察的概念,來討論此等現象。選擇性觀察是公認真實影響經驗真實的一種常見偏誤。
「事實」就是如此詭譎!雖然,在個人生活早年和專業生涯初期,我們無可避免必須仰賴公認真實和經驗真實,作為認知事物的出發點;不過,其中某些你「知道」為真的事情,可能並非真實。再者,你如何可能知道,哪些是真正的事實呢?數千年來,人們努力想要解開箇中問題的答案。而科學就是在這過程所產生的一種策略。
(p.5 圖說)
有人從經驗認識事物,有人從公認的觀念。圖中的小男生似乎在透過親身經驗來學習。
1.2 科學方法的五大特色
科學提供一種可以處理公認真實與經驗真實的認知途徑,就是所謂的科學方法(scientific method)。社會工作者針對實務工作提出質疑,找尋證據作為實務決策的根據時,他們就可能運用科學方法。現在,讓我們來檢視科學方法的關鍵特色,首要原則就是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
1.2.1所有知識都是暫時而且開放可受質疑
在探尋了解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對於自認為知道或想要相信的任何事物,都應該努力保持開放的心胸。換言之,我們應該將「知識」視為暫時(tentative)而且可駁斥的(subject to refutation)事物。這項原則沒有任何例外。無論特定的傳統通行有多久的時間,無論特定的權威人物擁有多少權勢或尊榮,也不論理念有多麼崇高,更不論有多麼珍惜,我們都應該要能夠質疑任何信念。
保持心胸開放並不總是那麼容易。我們很少人能夠欣然接受,那些和自己珍惜信念對立的事實。當我們想到容許所有事物都開放、可被質疑,我們想到的可能就是駁斥陳腐的觀念,並且因為擁有開放的心胸,而覺得自己頗值稱許。比方說,假設我們個性偏向自由開明,我們可能自許富有科學精神,質疑性別角色刻板印,批判禁止同性戀婚姻的法律,或是教宗對於墮胎的禁令。但是,我們是否準備好,敞開我們的心胸,容許個人珍愛的信念接受質疑、駁斥?只有當你所珍惜的信念遭受質疑時,你對於知識暫時性本質的承諾,才算面對嚴厲的檢驗,也為有如此,才能宣稱,你對任何事物都能保持開放心胸,坦然接受質疑與駁斥。
EP 2.1.6b
1.2.2 複製
不過,需要保持開放的不只是我們的信念而已,科學研究的發現也同樣是暫時而可受質疑的。由於目前社會科學並沒有萬無一失的方法,足以保證科學研究產生的證據一定是完全客觀、精準,而且可概化類推,因此科學方法也要求針對研究重複測試。複製(replication)意味著重複一項研究,檢視是否會再產生同樣的證據和結論。它也關涉改進先前的研究程序,或檢測研究發現對於不同標的母群,或是不同的情況,是否仍然成立。
1.2.3 觀察
科學方法的另一項關鍵特徵就是,找尋立基於觀察的證據(evidence based on observation),以作為知識的基礎。實徵(empirical)這個詞語的意思就是指出,立基於觀察之證據的重要性。我們稍後將看到,研究者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使研究達到實徵的標準,而箇中關鍵就在於證據的本質以及我們搜尋與觀察證據的方法。就目前而言,要記住的是,科學方法乃是透過可觀察的證據得到真理——不是透過權威、傳統或意識型態——無論特定的信念有多少糾結的社會壓力或右派、左派的政治正確意識,也無論有多少人珍惜該等信念,或是眾所公認為真理有多長久的歷史,這些都不足以作為證據。回顧人類歷史,我們真的很難想像,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氣,才敢獨排眾議,質疑當年堅信不疑的信念:地球是平的。同樣地,今日,秉持科學精神的社會工作者,也應該拿出同等的勇氣,透過立基於觀察的證據,去探究前人或相關人等告知或教導我們應該要相信或支持的介入方法與政策。
再者,社會工作者也應該檢視證據的本質。要成為真正的科學方法,累積的觀察證據應是有系統(systematic)、全面而周延(comprehensive)。要避免過度概化類推與選擇性觀察(我們稍後將會討論此等缺失),觀察的樣本(sample)應該要大量(large)且多樣性(diverse)。
1.2.4 客觀
對於明確詳述的觀察實施步驟,我們也必須小心檢查箇中可能潛存的偏誤。科學的方法正視,我們對於事物都會有偏好與偏誤,而這些將會使我們在尋找或觀察證據時扭曲失真。因此,科學方法強調在尋找與觀察證據時,必須努力追求客觀(objectivity)。無論我們對於科學方法有多堅定的承諾,沒有任何人可能完全客觀。無論研究如何保持科學的純真原貌,研究者仍然會動心起念,期待能發現重要的結果──可能是希望研究結果增進人類福祉,做出重大貢獻,或是(比較沒那麼崇高)提高個人專業聲望。科學方法並沒有要求研究者欺騙自己,認為個人可以完全沒有偏好或偏誤。與此相反,科學方法承認,個人可能帶有偏誤,且必須尋找適當的方法,以避免觀察受到偏誤影響。
舉例來說,假設你為改善受創兒童自尊設計新的介入方法。自然而然,你將會偏向希望觀察到,該等兒童在接受介入服務後,自尊心獲得改善的研究結果。有這樣的偏向是OK的,你還是可以秉持科學方法的原則,研究你的介入方法是否確實有改善該等兒童的自尊。你不會希望,觀察僅限於你主觀的臨床印象。因為那會導致你關於兒童自尊是否改善的判斷,在客觀性方面遭受相當大的質疑。因此,排除僅信賴臨床的經驗,你需要設計不受偏誤影響的觀察程序。因此,你沒有完全仰賴臨床印象,而是設計了一套不受個人偏誤影響的觀察程序。或許,你可以請不了解你介入方法或是不清楚你研究的同僚,讓他們去訪談兒童,以及評量他們的自尊。或者,你可以採用現行社會科學研究者視為有效度的某項自尊量表。雖然,選擇這當中任何一項替代方法,都無法保證完全客觀,但是這樣的做法反映了你追求客觀的努力,因此也就更符合科學方法的關鍵特徵。
1.2.5 透明
最後,科學方法需要透明(transparency),研究者必須詳細報告研究執行的明確細節。所有程序的細節都必須明確陳述,以便他人能夠明白,研究的結論是根據哪些基礎而達成的,評估是否確實避免過度概化和選擇性觀察,以及判斷結論是否有可觀察的證據做為保證之根據。
【專欄1.1】摘述科學方法的前述五項關鍵特色,並提供方便記憶的絕竅。
EP2.1.6b
* * *
【專欄1.1】
科學方法的五項關鍵特色
記憶科學方法關鍵特徵的一種絕竅,就是英文單字Trout(鱒魚)。想像你正在捕捉或品嚐一條美味的Trout(鱒魚)1,這將有助於你輕而易舉就能夠牢記下列五項特徵:
T 暫時性:我們目前認為我們知道為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開放而可受質疑的,必須接受重新評估、修正或駁斥。
R 可複製:即使是最佳研究,也得開放而可受質疑,並且需要複製檢驗。
O 觀察:知識是立基或扎根於有條理而且周延的觀察。
U 不偏頗:觀察應該不偏頗。
T 透明:所有程序細節都要公開詳細描述清楚,以便他人得以檢視、評論,
1 如果你是素食者,你或許可以想像這些魚有多麼美,同時也想像你解救了多少美好的生命。
第一篇
社會工作科學研究導論
科學,人人都會用到這字眼。然而,對於科學的想像,卻可能因人而異,南轅北轍。有人認為,科學就是數學;有人則會聯想到,實驗室和白色外袍。再者,也時常有人把科學和科技混為一談。還有些人則是聽到科學,就想到高中、大學時期,那些讓人傷透腦筋的課程。
如果,你告訴某人,你在修科學研究的課程,他們八成會猜想,那應該是生物系或物理系的課程,而不是社會工作學系的課程。事實上,許多社會工作者也常常低估了,科學研究在社工實務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不過,近年來,這種情況已經大有改觀。越來越多...
作者序
和先前版本一樣,本書英文第八版,增訂了許多重大的改進,以期能夠跟上社工實務領域的最新進展,並且回應來自同僚的建議。本版最值得注意的改變,簡述如後:
我們大幅重整第1章的章節組織,增強研究對於社會工作實務者的實用性(utility)。
第2章,我們加入許多不同類型的證據實務本位問題(evidence-based practice questions),而不再只是侷限於評鑑介入效果方面的議題。另外也增加了下列主題:
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
全生涯學習(careerlong learning);
減輕可行性(feasibility)的障礙;
共通元素(common factors)和渡渡鳥(Dodo Bird)。
第3章,是全新增添的一章,擴大介紹融合方法研究(mixed methods studies),進一步比較說明量化、質性和融合方法等三大類型的研究方法。
第6章,擴充介紹說明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的概念,並且釐清此等概念在文化能力研究當中的角色。另外,也擴大介紹多種測量等值性(measurement equivalence)的概念。
第8章,增訂解釋多種控制變項(control variables),包括:調節變項(moderating variable)、中介變項(mediating variables)、常數(constants)。另外,也擴充介紹量化和質性取徑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對照比較。
第9章、第10章,釐清試測(dry run pretesting)和其他類型的前測(pretests)的差別,前者運用於發展測量工具階段,後者是評鑑研究前後測設計之類的研究用來評鑑介入、處遇或方案、政策等結果的成效。
第11章,我們新增介紹關於處理結果研究分析的各種示意圖。
第16章,我們更新了有關調查回覆率(survey response rates)的內容介紹以及提升回覆率的因應做法。另外,也擴充報導有關網路線上問卷調查(online survey),以及如何在調查研究當中整合量化和質性方法研究。
第17章,我們擴充次級分析(secondary analysis)的討論,包括增添了專欄摘列既存資料(existing data)的來源機構。
第19章,我們增加了一節,討論反思性(reflexivity)。
第20章,我們更新了的質性資料分析軟體程式一節的內容,在範例介紹方面,以Qualrus和NVivo兩套程式取代舊版的NUD*IST。
第22章,擴大報導有關效果量的測量(effect size measures),包括增加若干小節討論勝算比(odd ratios)、風險比(risk ratios)、益一需處遇數(numbers needed to treat estimates,簡稱NNT)。另外,也擴充討論有關第二類型錯誤(Type II errors)的潛在重要議題。
教育政策和核心能力認證標準
這一版最重大的變動就是增加說明各章節內容與CSWE社工教育協會教育政策與核心能力認證標準的連結。每一節結尾處,都會標示與該節內容相對應的CSWE核心能力和建議實務做法。每一章的結尾處,則是標示與全章相關連的CSWE核心能力和建議實務做法,此外還會針對個別核心能力指標,簡要說明該章內容探討解講的特定內涵。
雖然,上述摘述的諸多改變,是本版最顯著的部分,大部分的章節也都有進行額外的增修,其中有許多是回應讀者和審稿者的建議,我們希望這些改變能夠讓使用本書的教授和學生都覺得很有幫助。我們相信,同時也是許多採用本書的教授的回饋看法,本書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涵蓋主題內容的周延與深度,而且透過每一次的增修改版,我們也都努力設法強化這方面的優點。對於學生而言,要掌握研究方法的內容可能有相當難度。但是,我們相信,簡化的介紹並不能真正幫助學生,所以我們選擇的做法就是盡可能保留解釋的深度,再配合使用多樣化的例子,來仔細講解說明各種方法的概念、做法、影響考量以及實務方面的實用關聯性。再者,長期而言,這樣的做法也強化了本書對於學生的價值。學生似乎也同意如此的看法,許多人在學期末不會把本書賣掉或扔掉,而會一直保留成為他們進入實務界或下一階段學術生涯持續參考使用的藏書。
本書涵蓋的各種研究方法極為周延,同時也包含研究過程從開始到完成的所有階段,尤其還特別納入了質性方法、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證據本位實務、方案與實務評鑑、實務應用的範例說明等等,深度與廣度兼具的主題介紹討論,這代表我們長期以來的努力,希望能夠幫助課程有效反映當前CSWE課程政策宗旨所揭櫫的各項核心能力與認證標準。
我們對於《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社會工作研究法)最新第八版的問世,感到相當興奮,並且認為此次改版所新增的題材,再加上其他許許多多的修訂部分,將能夠滿足教授和學生的需求,與時俱進跟上社會工作研究領域的最新發展。我們衷心希望,本版能夠讓你滿載而歸,受益無窮。我們也很樂意收到你對於本版的任何看法或建議,以期本書能夠更加精益求精。來信請寄電子郵件arubin@mail.utexas.edu,或是連結英文出版社academic.engage.com由出版社代轉。
英文出版社網路補充教材
和先前版本一樣,本書的《Online Instructor’s Manual》(線上教學手冊)也反映和紙本教科書同樣的章節組織架構,提供我們對於教學方法的建議。每章會有一份大綱,列表整理該章內容相關的討論、教學行為目標、教學建議和教學資源,以及測驗題目。使用本書作為研究法課程教科書的教授可以自由、彈性運用線上教學手冊來安排實際的課程教學計劃與實務。
每一章的測驗題目包括:15至20道選擇題,10至12道是非題,以及若干道問答題,其中問答題可以用來作為學期測驗和課堂討論的題目。選擇題和是非題的部分會附加相關課文出現的頁次,以供參考。
GSS資料
我們在各版次當中,一直致力於提供最新進的電腦支援給學生和授課教授使用。目前,已有許多相當出色的資料分析軟體可供使用,我們也有提供資料,可以用該等軟體來進行分析。具體而言,我們有提供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General Social Survey》的資料,包括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4年(1995年,沒有做問卷調查)和2000年的調查資料,學生可以透過CourseMate網站,取用有興趣的資料,來進行分析。
社會工作課程研究方法的英文支援網站
Social Work CourseMate Website for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上網連結網址:http://www.cengagebrain.com,可以找到社會工作課程研究方法的英文支援網站,提供每一章的線上小考題目、章節大綱、填字遊戲、字卡(教科書專業術語詞彙表),以及教科書各章節尾處的複習題目與練習、網路習題等學習輔助[材料,學生可以透過這些機會來應用各章涵括的主題概念。另外,學生可以透過輔助網站,登入使用英文出版社提供的SPSS第17.0版,以及GSS的資料。
和先前版本一樣,本書英文第八版,增訂了許多重大的改進,以期能夠跟上社工實務領域的最新進展,並且回應來自同僚的建議。本版最值得注意的改變,簡述如後:
我們大幅重整第1章的章節組織,增強研究對於社會工作實務者的實用性(utility)。
第2章,我們加入許多不同類型的證據實務本位問題(evidence-based practice questions),而不再只是侷限於評鑑介入效果方面的議題。另外也增加了下列主題:
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
全生涯學習(careerlong learning);
減輕可行性(feasibility)的障礙;
共通元素(common fact...
目錄
第一篇 社會工作科學研究導論
第1章 社會工作為什麼需要學習研究?
第2章 證據本位實務
第3章 社會工作研究的哲學與理論
第4章 量化、質性與融合方法研究
第二篇 社會工作研究的倫理、政治與文化脈絡
第5章 社會工作研究的倫理與政治
第6章 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
第三篇 研究問題的形成與測量
第7章 研究問題的形成
第8章 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概念化
第9章 測量
第10章 建構測量工具
第四篇 方案評鑑與實務評鑑的設計
第11章 因果推論與實驗設計
第12章 準實驗設計
第13章 單案評鑑設計
第14章 方案評鑑
第五篇 大量資料的蒐集方法
第15章 抽樣
第16章 調查研究
第17章 分析既存資料:量化與質性方法
第六篇 質性研究方法
第18章 質性研究通論
第19章 質性研究的專殊化方法
第20章 質性資料分析
第七篇 量化資料的分析
第21章 量化資料分析
第22章 推論分析:第一部分
第23章 推論分析:第二部分
第八篇 撰寫研究計畫與研究報告
第24章 撰寫研究計畫與研究報告
附錄A 圖書館的使用
附錄B 統計學基本概念
專業術語詞彙表
縮寫
參考書目
索引
第一篇 社會工作科學研究導論
第1章 社會工作為什麼需要學習研究?
第2章 證據本位實務
第3章 社會工作研究的哲學與理論
第4章 量化、質性與融合方法研究
第二篇 社會工作研究的倫理、政治與文化脈絡
第5章 社會工作研究的倫理與政治
第6章 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
第三篇 研究問題的形成與測量
第7章 研究問題的形成
第8章 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概念化
第9章 測量
第10章 建構測量工具
第四篇 方案評鑑與實務評鑑的設計
第11章 因果推論與實驗設計
第12章 準實驗設計
第13章 單案評鑑設計
第14章 方案評鑑
第五篇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872頁開數:16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