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四德
定價:NT$ 350
優惠價:88 折,NT$ 308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2
美國是由多元族群所組成的國家,其中十七世紀初抵達的清教徒,雖然人數不多、時間也非最早,但其推崇勤勞、簡約、學習等的價值觀,形塑了新英格蘭價值體系的核心。此價值體系與美國主流文化的關係為何?是局限於新英格蘭地區的「新英格蘭體制」(New England way)?抑或是與時俱進、日久彌新,隨美國的擴張而伸展,成為普世的「新英格蘭之道」(the New England Way)?在建國二百餘年後,美國是否仍秉持早期清教移民的宗教熱忱,持續努力?
本書追溯美國清教主義的淵源及特質,分析英國清教徒的歷史背景及其遠渡重洋、追求建立《聖經》中「山丘上的城」(City upon the Hill)的故事。並從不同時期史學家對殖民清教主義的詮釋,釐清清教主義地位的變化、剖析清教主義與美國主流文化間的關係及意義。是理解美國歷史,乃至於美國清教文化對全球如何產生影響的重要作品。
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長 黃進興
中央研究院院士 石守謙
───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張四德
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及西洋史研究所,美國水牛城紐約州立大學歷史博士。於輔仁大學就讀期間,在王任光及孟樹人(Rev. John Murtha)神父/教授指導下,接受有關西方歷史、尤其是基督宗教的啟蒙教育。於美國求學期間,在一群「六○年代人士」(Sixties People),包括Dr. David Gerber、Dr. John A. Larkin、Dr. Georg Iggers、Dr. Roger Des Forges及為非洲奉獻生命的 Dr. Alison Des Forges 等人指導之下,研讀美國史學史、美國族群及東南亞華人(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史。
作者曾任教於成功大學歷史系、輔仁大學歷史系所。研究領域為美國史學史、美國族群史和海外華人史。著有《美國史》、《異鄉文化的接受與同化:1940至1960年之間美國華僑史研究》、《移民、自由與美國的本質:韓德林史學思想的研究》等。並曾參與美國羅契斯特八年級社會教科書、及臺灣龍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編撰工作。
名人推薦:
序一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長)
聽到張四德教授即將出版她醞釀已久的大著,萬分欣喜。張教授與其夫婿——周樑楷先生都是臺灣研究西方史學的佼佼者,無論從教學與研究均有極優越的表現,與我個人更是長年的學侶,常相切磋,受益無窮。
得以先睹為快她的大作,容得略抒感想。從張教授的論著,可以看到臺灣西方史學研究水平的躍升。這本書建立在堅實的原始材料,並能擷取他人研究的成果,予以綜合與批判,蓋兼二者之長,實屬難能可貴。我特別欣賞本書分成兩部分,其一為對美國清教徒歷史的討論,另為對歷來攸關美國清教徒研究及解釋的檢討;既有具體的歷史梳理,復有學術史、史學史的回顧與反思,合璧生輝,相互呼應,十足為別有生色的有機複合體。以下則擬對其論點,稍作扼要陳述。
美國乃是世界上少數以移民為主體的國家。扼要地說,當今世界族群問題層出不窮;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勢。移民/族群問題也是美國難以解決的課題。其中,清教徒卻是美國自始以來史家持續關注的議題。十七世紀上半葉英國清教徒承襲了反基督的傳統,反抗政教威權的迫害。在劍橋大學的教士領導之下,英國的清教徒來到北美洲,在麻塞諸塞灣區依照《聖經》建立了「山丘上的城」。他們成功地建立了「桃花源」。然而,清教社群的特質到底是什麼?本書作者試圖探查這個理想國的來龍去脈及其特質。
其次,作者擬探查清教主義對於美國的影響。物質生活的改善,誘導清教徒二代轉而追求俗世的利益,清教先祖苦心經營的桃花源以及堅守的信仰和生活方式逐漸融蝕。清教精神反而和英國國教精神結合,孕育出新英格蘭地區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WASP)特有的價值體系。然而,清教精神與所謂的美國文化有什麼關係呢?是否如多元文化論者(multi-culturalism)所說,清教主義乃是局限在新英格蘭地區的在地文化呢?或者如熔爐論(melting pot)者所說,已揚升為普及美國源遠流長的「新英格蘭之道」(the New England Way)成為其他移民/族群楷模?換言之,它究竟綿延了多久?這是探討美國本質的重要課題之一。清教遺產如卡登‧莫恕(Cotton Mather)的宅第(Hanover Street, Boston)、哈佛大學的校園等等,依舊在見證世事的變遷。然而究竟清教徒理想中「山丘上的城」的文化遺產(legacy)何在?
析言之,一九六○年代之前的美國固然大致上維持著Anglo-Americans為主流的文化和社會。然而,民權運動激發出弱勢族群的自主意識,多元文化的族群觀蔚為風氣。而後多元文化當道,推崇兼容並蓄或求同存異,成為美國社會共享的價值。然而,在行之有年之後,尤其在全球化衝擊之下,美國社會的族群和人際關係依舊疏離。
本書作者在指導教授David Gerber的建議之下,專注研究美國的族群歷史。Gerber教授曾經幽默地說,美國人共享的僅有麥當勞加足球?然而,對於美國社會史的發展有了初步認識之後,作者開始懷疑:在美國歷史上,儘管時空環境改變,清教主義卻一直是史家念茲在茲的議題?清教新英格蘭與美國主流文化的關係究竟如何?另一方面,兩位重要的歐洲人卻異口同聲讚揚清教主義?十九世紀法國的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以及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韋伯(Max Weber)均推崇美國的民主,且將美國的民主歸功於清教主義?
另從學術史的觀點出發,作者嘗試考察建立在清教主義基礎上的新英格蘭文化體系。在美國史學發展上清教主義已經成為標竿,各個時代均有史家評介清教主義,並藉以反思自身的特質;清教主義的地位也與時浮沉。例如,在十九世紀末進步主義時期,專業史家如特納、派淩頓和比爾德出自西部,強調現實和改革;以及一九六○年代民權運動時期,多元文化當道;清教主義遭到貶抑,淪為地方性的文化。而在一九三○至六○年代,哈佛大學的清教研究社群,包括不同族群和地緣的學者,異口同聲試圖找尋一套穩定社會的普世價值;另外,歷經流亡痛苦的猶太史家蓋伊(Peter Gay)在一九六○年代的專著《優勢不再》,均推崇清教主義寓含的普世價值。作者經由考察各個時代對於清教主義的評價,界定新英格蘭價值體系的地位,以及各個時代美國文化的特質,彰顯美國的本質。
總之,本書絕對是近年來中文著作中研究西方歷史的精彩之作,從內容、體裁、表述方式,處處可見張教授用心之處,乃是不可多得的力作,故敢為之序,大力向讀者推薦。
序二:從桃花源看「山丘上的城」
石守謙(中央研究院院士)
桃花源是個理想世界,因五世紀初東晉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而成為東亞世界恆久不衰的經典意象。「山丘上的城」語出《聖經.馬太福音》,因一六三○年移民美國清教徒領袖溫特洛普在一篇證道詞中加以引用,也成為美國史中展示先民建設上帝「應許之地」的代表意象,幾乎可說是家喻戶曉地一再地被運用。他們皆屬人們追尋理想世界之行為,但兩者間卻沒有直接的關係。張四德教授在她的這本關於美國清教主義及其史學流變的專著中,則冠以「何處是桃源?」的標題,將東西雙方對理想之地的追尋作了連繫。這在一般被歸類為「西洋史」或「美國史」的著作中其實十分罕見,正可以由之探觸到作者本人從事美國史學研究時的內在關懷。
桃花源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其中之人群過著什麼生活?那一種社群生活竟然可對他人產生高度的吸引力,並稱之為理想世界的縮影?對這些問題的回應,可能各有不同,畢竟各種人對其理想之地的想像,都出自對其面對現實的痛苦而發,那些痛苦雖說不外乎人禍、天災,然最迫切而感無力之處,則隨時空而異,孰優孰劣,也不能計較。甚至於要如何為之命名,也可以保留一個彈性,桃花源也好,烏托邦也罷,或者「山丘上的城」,都不過是此理想之地上社群生活的招牌,招牌上如何稱呼,其實無關乎其中內容理想性的選擇和設定。或許,以上的這些問題都不重要,真正重要者倒是一個極為功利而現實的提問:這個大家不斷讚美、歌頌的理想桃花源(姑以此代表其他的稱呼),究竟是否「存在」當下?如與其他宗教性之天堂、淨土等完美世界相較,桃花源的「存在」,似乎相當「真實」,不像只是讓人們面對無解苦難的虛幻安慰劑而已,不僅很少遭受公開而徹底的質疑,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鼓舞許多人予以不斷地追尋。那麼,方才那個「是否存在?」的提問,遂可以換成「追尋的熱情如何持續?」的問題。本書的主標題「何處是桃源?」根本上也就是在此追尋一事上著墨。
東方世界中桃花源傳統裡一代又一代的相關記事中,追尋之舉實扮演著比桃源理想生活形構更為動人的角色。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講述的故事,基本上是一種凡人誤入仙境的神話傳說,漁人出山洞後所遇的莊園生活,是未經政治或戰爭擾亂的理想狀態,但對漁人而言,那只是巧遇的奇異之境,並不在他的任何改善現實的計畫之中。只有等到漁人離開山洞,回到武陵之後,卻因貪圖一點向官府密告的小利,才興起重尋桃花源之舉,最後當然是以失敗收場。與受私欲控制的漁人相對比的,正是隨後在故事中登場的南陽高士劉子驥,他沒有因為桃花源事涉神祕而嗤之以鼻,反而感受到那個理想境界之吸引,認真地試圖重返其地。劉子驥因此成為第一個桃花源的真正「追尋者」,也是後來無數「問津者」的源頭典範。在這些後來者中,北宋的蘇東坡總是最受大家喜愛的一員,他的才華極高,但宦途卻也極其坎坷,然而他又從不懷憂喪志,令人不可置信地似乎可以永保樂觀。在他那個被貶謫占去大半時間的困頓生涯中,他仍然對桃花源的實存堅信不移,不但跟人辯說那絕非仙境,還舉出如仇池那樣的地方來證明:人世確有桃源,而且還不止一處。東坡對仇池的青睞尤其值得一書。仇池據傳是五胡十六國時氐族所建的古國,位在甘肅南部的萬山之中,八世紀時杜甫在秦州,曾經遊之,並賦詩比之為仙境,欲在那隱居以終老。東坡對仇池的崇拜顯然得自於杜甫,但他其實未曾親至其地,所有在他詩句中對仇池的著墨,都僅是心靈上的桃源追尋。除了訴諸詩文外,東坡的仇池經驗還在夢中得到另種不易解釋的補償。在夢中,他超越了實際地理的隔絕,以及個人在現實中的束縛,發現自己安然坐於仇池堂內,似乎體驗到數百年前杜甫所曾見過的美好。在此,「夢遊」變成桃源追尋的另種管道。
以夢為介而追尋桃源,這是東坡的技巧,後來也有多人學習,甚至東鄰朝鮮國王子安平大君於十五世紀中亦有夢遊桃源之事。安平大君在夢中遊至桃花源應該即是追仿東坡的夢中仇池,既在於認同東坡所代表的東亞士人文化傳統,也宣示著他本人雖身在宮廷,心志上卻不忘桃源之追尋。夢覺後不久,大君便在京城近郊一處如夢境所現場所建築了他私人的精舍,更具體地落實著他的追尋意圖。可惜他的政敵並不相信他的隱居情志,還是在政爭中結束了大君的生命。這真可說是東亞文化史中桃源追尋的大悲劇,只留下當年宮廷畫家安堅受大君之命所製作的《夢遊桃源圖》一卷水墨山水,供後人憑弔。同樣以夢為管道,當代小說家黃春明所說的桃花源故事則又回到蘇東坡的樂觀,甚至更為積極。在他一篇〈陶淵明先生,請坐〉的作品中,黃春明的午夢倒與桃源場景無關,而是穿越時空招來了陶淵明,與他討論桃花源本身的真義,並為他正在改編的現代臺灣版〈桃花源記〉作個定調。最後,黃春明在他改編而成的兒童劇《小李子不是大騙子》(1995)中批判了過去的桃源追尋只是一昧地尋找它,只想「撿便宜」,反而「沒有人想自己去建設桃花源」,完全忽視了武陵那個理想社群也是經過六百多年才建設起來的事實。對他而言,桃源追尋必須落實於當下的現實改造,而下一代的教育則是一切的開始。
黃春明的兒童劇並非臺灣文化史上的孤例,桃花源意象一直扮演著臺灣文學戲劇創作靈感源泉的角色,尤其在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臺之後。張曉風的《武陵人》(1972)和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1986)這兩個膾炙人口的劇作都屬此類,只不過各自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試圖表述作者在桃源追尋一事上的省思。黃春明的追尋因為立足於臺灣本土而顯得積極而突出,並且在前往世世代代的追尋者中,繼續與陶淵明、杜甫、蘇東坡、安平大君等代表人物,一起形塑出一個不斷絕的桃源追尋傳統。黃春明所表現出的強烈鄉土情感應該即為他從事這個追尋的根本動力,然而自淵明、東坡以下諸代文化英雄的回憶,也對他起著不可或缺的鼓舞作用,這便是他之所以在夢中召喚古代高士的道理。如此在精神上的召喚認同,或許即是此東方桃源追尋傳統之得以形塑的內在力量。
黃春明在臺灣土地上的桃源追尋其實還植基於臺灣數百年的移民史之中。從這個角度觀之,本書主角英國清教徒在十七世紀時往北美新英格蘭地區的移民,也與東方的桃源追尋傳統有著值得注意的合拍之處。清教徒之北美移民懷抱著一股尋找上帝「應許之地」的強烈宗教使命感,毅然脫離迫害清教信仰的母國環境,勇渡重洋,投入北美洲的蠻荒之地,「胼手胝足」,在麻塞諸塞灣區依循《聖經》「興建了他們的上帝之城—山丘上的城」,「致力成為世人的楷模」(本書「上編」)。不論清教徒最終是否實現了他們建設理想國的夢想,張四德教授很敏銳地刻畫了北美清教徒在荒野之中追尋「山丘上的城」過程中的心路。對她而言,「山丘上的城」不僅是溫特洛普所提出的,作為鼓舞、勉勵其徒眾的宗教意象,更是清教移民面對現實中種種艱難挑戰時,生命焦慮的對照,以及作為「世人楷模」之使命感的終極源泉。「山丘上的城」因此不能視為表面化的宣傳符號,而是帶著實踐力量的文化意象,正如桃花源一樣。它需要解決的是那些移民在困苦荒野中,無法實際上「獲得期待中神聖的喜樂」情境下所生的自我懷疑和焦慮,更不用說還有印地安人所製造的危機四伏,那也不是單單將之說成上帝與撒旦之爭就可解除的恐怖威脅。那麼,真正讓「山丘上的城」足以蓄積強大的動力,驅使清教移民務實地化解荒野中的殘酷危機,以堅持其追尋之使命者,不得不歸諸於他們對上帝「盟約」(covenant)的宗教信念。由於這個內在力量的支配作用,要成為世人楷模的努力目標便不止是上帝所賜予的特權,亦是北美清教徒不得迴避的義務。包括印地安人威脅在內的一切荒野挑戰之所以能轉化成清教主義的正面形塑元素,道理亦全在此。二十世紀中期的清教史家如米勒(Perry Miller)及布爾斯丁(Daniel J. Boorstin)等人甚至持論以為這種與現實主義合而為一的清教主義便是美國史的主調(參見本書「下編」,第七章)。如與東方的桃源追尋傳統相比較,北美清教徒社群對「山丘上的城」追尋之內在宗教力的能量,確實顯得特別突出。這是否也在提醒我們重新思考:在東方整個桃花源意象不停止地流轉中,宗教力量究竟扮演過什麼樣的角色?我們過去習於將桃源追尋置於文人文化傳統中來予理解,這會不會也落入了文人中心主義的迷思?
「山丘上的城」後來成為美國文化的圖騰意象,「全世界正在看著我們」一直到今日都還是動員美國社群的有力套語,如此發展多少還需歸功於米勒和布爾斯丁對清教主義史學研究的形塑。他們的史學雖受到若干新起史家的批判(見「下編」,第八、九、十章),但仍值得視為清教主義史學之經典。這不禁讓我們想到史學研究與這整個理想社群追尋傳統形塑所曾起過的互動關係。數十年前史學名家陳寅恪曾寫過一篇〈桃花源記旁證〉的論文,指出淵明之作實為「紀實」之文,指出桃源理想所據者即六朝時避亂的塢堡,並非憑空虛構。他的論旨也可視為東坡現世桃源的再發揮,只不過是採取了現代史學的論證方式罷了。這對桃源追尋傳統朝向當下實踐的發展方向,其形塑之功自然值得所有關心桃源論題者的進一步注意。
包括米勒在內的美國清教史學的研究業績,亦當作如是觀。他們的研究在對史實的分析整理之外,總還不離其面對現實的終極關懷,正如張四德教授在全書結論中所說的:「對清教新英格蘭精神風貌的精研闡揚,目的正在於重塑美國的文化認同。」我想,這也是張四德教授自己的史學關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4 |
7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張四德
優惠價: 88 折, NT$ 308 NT$ 3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2
美國是由多元族群所組成的國家,其中十七世紀初抵達的清教徒,雖然人數不多、時間也非最早,但其推崇勤勞、簡約、學習等的價值觀,形塑了新英格蘭價值體系的核心。此價值體系與美國主流文化的關係為何?是局限於新英格蘭地區的「新英格蘭體制」(New England way)?抑或是與時俱進、日久彌新,隨美國的擴張而伸展,成為普世的「新英格蘭之道」(the New England Way)?在建國二百餘年後,美國是否仍秉持早期清教移民的宗教熱忱,持續努力?
本書追溯美國清教主義的淵源及特質,分析英國清教徒的歷史背景及其遠渡重洋、追求建立《聖經》中「山丘上的城」(City upon the Hill)的故事。並從不同時期史學家對殖民清教主義的詮釋,釐清清教主義地位的變化、剖析清教主義與美國主流文化間的關係及意義。是理解美國歷史,乃至於美國清教文化對全球如何產生影響的重要作品。
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長 黃進興
中央研究院院士 石守謙
───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張四德
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及西洋史研究所,美國水牛城紐約州立大學歷史博士。於輔仁大學就讀期間,在王任光及孟樹人(Rev. John Murtha)神父/教授指導下,接受有關西方歷史、尤其是基督宗教的啟蒙教育。於美國求學期間,在一群「六○年代人士」(Sixties People),包括Dr. David Gerber、Dr. John A. Larkin、Dr. Georg Iggers、Dr. Roger Des Forges及為非洲奉獻生命的 Dr. Alison Des Forges 等人指導之下,研讀美國史學史、美國族群及東南亞華人(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史。
作者曾任教於成功大學歷史系、輔仁大學歷史系所。研究領域為美國史學史、美國族群史和海外華人史。著有《美國史》、《異鄉文化的接受與同化:1940至1960年之間美國華僑史研究》、《移民、自由與美國的本質:韓德林史學思想的研究》等。並曾參與美國羅契斯特八年級社會教科書、及臺灣龍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編撰工作。
名人推薦:
序一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院士、副院長)
聽到張四德教授即將出版她醞釀已久的大著,萬分欣喜。張教授與其夫婿——周樑楷先生都是臺灣研究西方史學的佼佼者,無論從教學與研究均有極優越的表現,與我個人更是長年的學侶,常相切磋,受益無窮。
得以先睹為快她的大作,容得略抒感想。從張教授的論著,可以看到臺灣西方史學研究水平的躍升。這本書建立在堅實的原始材料,並能擷取他人研究的成果,予以綜合與批判,蓋兼二者之長,實屬難能可貴。我特別欣賞本書分成兩部分,其一為對美國清教徒歷史的討論,另為對歷來攸關美國清教徒研究及解釋的檢討;既有具體的歷史梳理,復有學術史、史學史的回顧與反思,合璧生輝,相互呼應,十足為別有生色的有機複合體。以下則擬對其論點,稍作扼要陳述。
美國乃是世界上少數以移民為主體的國家。扼要地說,當今世界族群問題層出不窮;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勢。移民/族群問題也是美國難以解決的課題。其中,清教徒卻是美國自始以來史家持續關注的議題。十七世紀上半葉英國清教徒承襲了反基督的傳統,反抗政教威權的迫害。在劍橋大學的教士領導之下,英國的清教徒來到北美洲,在麻塞諸塞灣區依照《聖經》建立了「山丘上的城」。他們成功地建立了「桃花源」。然而,清教社群的特質到底是什麼?本書作者試圖探查這個理想國的來龍去脈及其特質。
其次,作者擬探查清教主義對於美國的影響。物質生活的改善,誘導清教徒二代轉而追求俗世的利益,清教先祖苦心經營的桃花源以及堅守的信仰和生活方式逐漸融蝕。清教精神反而和英國國教精神結合,孕育出新英格蘭地區White-Anglo‧Saxon-Protestant(WASP)特有的價值體系。然而,清教精神與所謂的美國文化有什麼關係呢?是否如多元文化論者(multi-culturalism)所說,清教主義乃是局限在新英格蘭地區的在地文化呢?或者如熔爐論(melting pot)者所說,已揚升為普及美國源遠流長的「新英格蘭之道」(the New England Way)成為其他移民/族群楷模?換言之,它究竟綿延了多久?這是探討美國本質的重要課題之一。清教遺產如卡登‧莫恕(Cotton Mather)的宅第(Hanover Street, Boston)、哈佛大學的校園等等,依舊在見證世事的變遷。然而究竟清教徒理想中「山丘上的城」的文化遺產(legacy)何在?
析言之,一九六○年代之前的美國固然大致上維持著Anglo-Americans為主流的文化和社會。然而,民權運動激發出弱勢族群的自主意識,多元文化的族群觀蔚為風氣。而後多元文化當道,推崇兼容並蓄或求同存異,成為美國社會共享的價值。然而,在行之有年之後,尤其在全球化衝擊之下,美國社會的族群和人際關係依舊疏離。
本書作者在指導教授David Gerber的建議之下,專注研究美國的族群歷史。Gerber教授曾經幽默地說,美國人共享的僅有麥當勞加足球?然而,對於美國社會史的發展有了初步認識之後,作者開始懷疑:在美國歷史上,儘管時空環境改變,清教主義卻一直是史家念茲在茲的議題?清教新英格蘭與美國主流文化的關係究竟如何?另一方面,兩位重要的歐洲人卻異口同聲讚揚清教主義?十九世紀法國的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以及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韋伯(Max Weber)均推崇美國的民主,且將美國的民主歸功於清教主義?
另從學術史的觀點出發,作者嘗試考察建立在清教主義基礎上的新英格蘭文化體系。在美國史學發展上清教主義已經成為標竿,各個時代均有史家評介清教主義,並藉以反思自身的特質;清教主義的地位也與時浮沉。例如,在十九世紀末進步主義時期,專業史家如特納、派淩頓和比爾德出自西部,強調現實和改革;以及一九六○年代民權運動時期,多元文化當道;清教主義遭到貶抑,淪為地方性的文化。而在一九三○至六○年代,哈佛大學的清教研究社群,包括不同族群和地緣的學者,異口同聲試圖找尋一套穩定社會的普世價值;另外,歷經流亡痛苦的猶太史家蓋伊(Peter Gay)在一九六○年代的專著《優勢不再》,均推崇清教主義寓含的普世價值。作者經由考察各個時代對於清教主義的評價,界定新英格蘭價值體系的地位,以及各個時代美國文化的特質,彰顯美國的本質。
總之,本書絕對是近年來中文著作中研究西方歷史的精彩之作,從內容、體裁、表述方式,處處可見張教授用心之處,乃是不可多得的力作,故敢為之序,大力向讀者推薦。
序二:從桃花源看「山丘上的城」
石守謙(中央研究院院士)
桃花源是個理想世界,因五世紀初東晉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而成為東亞世界恆久不衰的經典意象。「山丘上的城」語出《聖經.馬太福音》,因一六三○年移民美國清教徒領袖溫特洛普在一篇證道詞中加以引用,也成為美國史中展示先民建設上帝「應許之地」的代表意象,幾乎可說是家喻戶曉地一再地被運用。他們皆屬人們追尋理想世界之行為,但兩者間卻沒有直接的關係。張四德教授在她的這本關於美國清教主義及其史學流變的專著中,則冠以「何處是桃源?」的標題,將東西雙方對理想之地的追尋作了連繫。這在一般被歸類為「西洋史」或「美國史」的著作中其實十分罕見,正可以由之探觸到作者本人從事美國史學研究時的內在關懷。
桃花源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其中之人群過著什麼生活?那一種社群生活竟然可對他人產生高度的吸引力,並稱之為理想世界的縮影?對這些問題的回應,可能各有不同,畢竟各種人對其理想之地的想像,都出自對其面對現實的痛苦而發,那些痛苦雖說不外乎人禍、天災,然最迫切而感無力之處,則隨時空而異,孰優孰劣,也不能計較。甚至於要如何為之命名,也可以保留一個彈性,桃花源也好,烏托邦也罷,或者「山丘上的城」,都不過是此理想之地上社群生活的招牌,招牌上如何稱呼,其實無關乎其中內容理想性的選擇和設定。或許,以上的這些問題都不重要,真正重要者倒是一個極為功利而現實的提問:這個大家不斷讚美、歌頌的理想桃花源(姑以此代表其他的稱呼),究竟是否「存在」當下?如與其他宗教性之天堂、淨土等完美世界相較,桃花源的「存在」,似乎相當「真實」,不像只是讓人們面對無解苦難的虛幻安慰劑而已,不僅很少遭受公開而徹底的質疑,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鼓舞許多人予以不斷地追尋。那麼,方才那個「是否存在?」的提問,遂可以換成「追尋的熱情如何持續?」的問題。本書的主標題「何處是桃源?」根本上也就是在此追尋一事上著墨。
東方世界中桃花源傳統裡一代又一代的相關記事中,追尋之舉實扮演著比桃源理想生活形構更為動人的角色。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講述的故事,基本上是一種凡人誤入仙境的神話傳說,漁人出山洞後所遇的莊園生活,是未經政治或戰爭擾亂的理想狀態,但對漁人而言,那只是巧遇的奇異之境,並不在他的任何改善現實的計畫之中。只有等到漁人離開山洞,回到武陵之後,卻因貪圖一點向官府密告的小利,才興起重尋桃花源之舉,最後當然是以失敗收場。與受私欲控制的漁人相對比的,正是隨後在故事中登場的南陽高士劉子驥,他沒有因為桃花源事涉神祕而嗤之以鼻,反而感受到那個理想境界之吸引,認真地試圖重返其地。劉子驥因此成為第一個桃花源的真正「追尋者」,也是後來無數「問津者」的源頭典範。在這些後來者中,北宋的蘇東坡總是最受大家喜愛的一員,他的才華極高,但宦途卻也極其坎坷,然而他又從不懷憂喪志,令人不可置信地似乎可以永保樂觀。在他那個被貶謫占去大半時間的困頓生涯中,他仍然對桃花源的實存堅信不移,不但跟人辯說那絕非仙境,還舉出如仇池那樣的地方來證明:人世確有桃源,而且還不止一處。東坡對仇池的青睞尤其值得一書。仇池據傳是五胡十六國時氐族所建的古國,位在甘肅南部的萬山之中,八世紀時杜甫在秦州,曾經遊之,並賦詩比之為仙境,欲在那隱居以終老。東坡對仇池的崇拜顯然得自於杜甫,但他其實未曾親至其地,所有在他詩句中對仇池的著墨,都僅是心靈上的桃源追尋。除了訴諸詩文外,東坡的仇池經驗還在夢中得到另種不易解釋的補償。在夢中,他超越了實際地理的隔絕,以及個人在現實中的束縛,發現自己安然坐於仇池堂內,似乎體驗到數百年前杜甫所曾見過的美好。在此,「夢遊」變成桃源追尋的另種管道。
以夢為介而追尋桃源,這是東坡的技巧,後來也有多人學習,甚至東鄰朝鮮國王子安平大君於十五世紀中亦有夢遊桃源之事。安平大君在夢中遊至桃花源應該即是追仿東坡的夢中仇池,既在於認同東坡所代表的東亞士人文化傳統,也宣示著他本人雖身在宮廷,心志上卻不忘桃源之追尋。夢覺後不久,大君便在京城近郊一處如夢境所現場所建築了他私人的精舍,更具體地落實著他的追尋意圖。可惜他的政敵並不相信他的隱居情志,還是在政爭中結束了大君的生命。這真可說是東亞文化史中桃源追尋的大悲劇,只留下當年宮廷畫家安堅受大君之命所製作的《夢遊桃源圖》一卷水墨山水,供後人憑弔。同樣以夢為管道,當代小說家黃春明所說的桃花源故事則又回到蘇東坡的樂觀,甚至更為積極。在他一篇〈陶淵明先生,請坐〉的作品中,黃春明的午夢倒與桃源場景無關,而是穿越時空招來了陶淵明,與他討論桃花源本身的真義,並為他正在改編的現代臺灣版〈桃花源記〉作個定調。最後,黃春明在他改編而成的兒童劇《小李子不是大騙子》(1995)中批判了過去的桃源追尋只是一昧地尋找它,只想「撿便宜」,反而「沒有人想自己去建設桃花源」,完全忽視了武陵那個理想社群也是經過六百多年才建設起來的事實。對他而言,桃源追尋必須落實於當下的現實改造,而下一代的教育則是一切的開始。
黃春明的兒童劇並非臺灣文化史上的孤例,桃花源意象一直扮演著臺灣文學戲劇創作靈感源泉的角色,尤其在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臺之後。張曉風的《武陵人》(1972)和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1986)這兩個膾炙人口的劇作都屬此類,只不過各自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試圖表述作者在桃源追尋一事上的省思。黃春明的追尋因為立足於臺灣本土而顯得積極而突出,並且在前往世世代代的追尋者中,繼續與陶淵明、杜甫、蘇東坡、安平大君等代表人物,一起形塑出一個不斷絕的桃源追尋傳統。黃春明所表現出的強烈鄉土情感應該即為他從事這個追尋的根本動力,然而自淵明、東坡以下諸代文化英雄的回憶,也對他起著不可或缺的鼓舞作用,這便是他之所以在夢中召喚古代高士的道理。如此在精神上的召喚認同,或許即是此東方桃源追尋傳統之得以形塑的內在力量。
黃春明在臺灣土地上的桃源追尋其實還植基於臺灣數百年的移民史之中。從這個角度觀之,本書主角英國清教徒在十七世紀時往北美新英格蘭地區的移民,也與東方的桃源追尋傳統有著值得注意的合拍之處。清教徒之北美移民懷抱著一股尋找上帝「應許之地」的強烈宗教使命感,毅然脫離迫害清教信仰的母國環境,勇渡重洋,投入北美洲的蠻荒之地,「胼手胝足」,在麻塞諸塞灣區依循《聖經》「興建了他們的上帝之城—山丘上的城」,「致力成為世人的楷模」(本書「上編」)。不論清教徒最終是否實現了他們建設理想國的夢想,張四德教授很敏銳地刻畫了北美清教徒在荒野之中追尋「山丘上的城」過程中的心路。對她而言,「山丘上的城」不僅是溫特洛普所提出的,作為鼓舞、勉勵其徒眾的宗教意象,更是清教移民面對現實中種種艱難挑戰時,生命焦慮的對照,以及作為「世人楷模」之使命感的終極源泉。「山丘上的城」因此不能視為表面化的宣傳符號,而是帶著實踐力量的文化意象,正如桃花源一樣。它需要解決的是那些移民在困苦荒野中,無法實際上「獲得期待中神聖的喜樂」情境下所生的自我懷疑和焦慮,更不用說還有印地安人所製造的危機四伏,那也不是單單將之說成上帝與撒旦之爭就可解除的恐怖威脅。那麼,真正讓「山丘上的城」足以蓄積強大的動力,驅使清教移民務實地化解荒野中的殘酷危機,以堅持其追尋之使命者,不得不歸諸於他們對上帝「盟約」(covenant)的宗教信念。由於這個內在力量的支配作用,要成為世人楷模的努力目標便不止是上帝所賜予的特權,亦是北美清教徒不得迴避的義務。包括印地安人威脅在內的一切荒野挑戰之所以能轉化成清教主義的正面形塑元素,道理亦全在此。二十世紀中期的清教史家如米勒(Perry Miller)及布爾斯丁(Daniel J. Boorstin)等人甚至持論以為這種與現實主義合而為一的清教主義便是美國史的主調(參見本書「下編」,第七章)。如與東方的桃源追尋傳統相比較,北美清教徒社群對「山丘上的城」追尋之內在宗教力的能量,確實顯得特別突出。這是否也在提醒我們重新思考:在東方整個桃花源意象不停止地流轉中,宗教力量究竟扮演過什麼樣的角色?我們過去習於將桃源追尋置於文人文化傳統中來予理解,這會不會也落入了文人中心主義的迷思?
「山丘上的城」後來成為美國文化的圖騰意象,「全世界正在看著我們」一直到今日都還是動員美國社群的有力套語,如此發展多少還需歸功於米勒和布爾斯丁對清教主義史學研究的形塑。他們的史學雖受到若干新起史家的批判(見「下編」,第八、九、十章),但仍值得視為清教主義史學之經典。這不禁讓我們想到史學研究與這整個理想社群追尋傳統形塑所曾起過的互動關係。數十年前史學名家陳寅恪曾寫過一篇〈桃花源記旁證〉的論文,指出淵明之作實為「紀實」之文,指出桃源理想所據者即六朝時避亂的塢堡,並非憑空虛構。他的論旨也可視為東坡現世桃源的再發揮,只不過是採取了現代史學的論證方式罷了。這對桃源追尋傳統朝向當下實踐的發展方向,其形塑之功自然值得所有關心桃源論題者的進一步注意。
包括米勒在內的美國清教史學的研究業績,亦當作如是觀。他們的研究在對史實的分析整理之外,總還不離其面對現實的終極關懷,正如張四德教授在全書結論中所說的:「對清教新英格蘭精神風貌的精研闡揚,目的正在於重塑美國的文化認同。」我想,這也是張四德教授自己的史學關懷。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5折 | 4 |
7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