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繼《我的臺南》後再度啟程 探索寶島東海岸風情,發掘臺灣的另一種面貌 ── 縣市首長誠摯推薦 ──
基隆市長林右昌:一青妙筆,尋根之旅,基隆風情,盡入眼中。
宜蘭代理縣長吳澤成:一青妙筆下的宜蘭在呼喚著您,請來親身體驗這份溫暖的脈動。
花蓮縣長傅崐萁:一青妙,筆生花;洄瀾美,不勝收。
臺東縣長黃健庭:一青妙寫出令人一見傾心、回味無窮的臺東。
在一青妙的作品中,往往可以發現最純粹的感動。藉由寫作,她不斷探尋、追索自己的家族史,一次又一次以自己的方式貼近這片土地,不僅為家族寫史,更為臺灣這座島嶼留下珍貴的側寫。這一回,在《溫暖的記憶,從這裡出發:一青妙的臺灣東海岸》一書中,一青妙將目光移到了基隆、九份、宜蘭與花東,不僅流連忘返,更要透過圖文並茂的紀錄,和讀者分享當地的一切美好。
在「基隆」這塊與她淵源最深的土地上,一青妙遙想著顏家的昔日風光,占地廣大的中正公園,過去正是她的父親顏惠民的出生地「陋園」,儘管如今已歸政府所有,她仍不禁在這裡緬懷無比親近的家族往昔。
一青妙為三星蔥餅著迷,而到「宜蘭」羅東鄉體驗蔥農生活,全副武裝練習栽蔥、洗蔥,初嚐所謂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又到頭城參加搶孤,感受臺灣民俗慶典的充沛活力與地方特色,「透過搶孤這項祭典活動加深和地方的關係、重新認識在地的歷史」。蘇澳冷泉、冬山河、幾米廣場,這些引人入勝的宜蘭景點也在在有她的身影。
一青妙更重回依稀留存在年少記憶中的太魯閣,憶起過去父親到「花蓮」出差時經常帶回太魯閣的石頭給她,年幼的她不懂得珍惜,及長才發現花蓮的石頭並不僅是一般的石頭,但珍貴之處不在於它們是珊瑚或玉石,而是因為那是父親為她精心挑選的。她還造訪電影《太陽的孩子》的舞臺豐濱鄉港口村,儘管人口外移又缺少就業機會,導演勒嘎‧舒米與他的母親仍舊留在這裡,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希望未來能夠留給孩子們一些東西」。
此外,一青妙還遠赴「臺東」長濱鄉造訪了腳底按摩的創始者吳若石神父(Fr. Josef Eugster),聽他娓娓細數開發這套健康法的始末,年近八旬的老神父至今仍在教會和他的弟子們一同為鄉民服務。她也重回紅葉少棒隊的故鄉紅葉村,再次追溯這段傳奇的源頭,重溫臺灣棒球史上最輝煌、最熱血的時期,儘管前代凋零、後繼無人,但紅葉少棒隊的歷史就像甜中帶酸的鳳梨,「做為一道『夢想的軌跡』,永遠都是心中難忘的回憶」。
透過一青妙懇切的筆觸與真摯的情感,在地的美好人情躍然紙上,從未見過的臺灣風情也歷歷在目,她為讀者帶來了又一冊引人入勝的作品,聚焦東臺灣的真、善、美,刻劃內心深刻的感動,透過文字的力量,讓人看見最純粹的臺灣。
延伸閱讀:
一青妙,《我的箱子》
一青妙,《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
一青妙,《我的臺南:一青妙的府城紀行》
辛永清,《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
與那原惠,《到美麗島:沖繩、臺灣 我的家族物語》
四方田犬彥,《心悅台灣》
乃南亞沙,《美麗島紀行》
作者簡介:
一青妙(Hitoto Tae) 臺日混血作家。父親是昔日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基隆顏家長男顏惠民,母親是出身石川縣中能登町的日本女性一青和枝,妹妹則是歌手一青窈。 小時候就讀衛理幼稚園、私立復興小學,十一歲遷居日本,中學時期父親早逝而改從母姓,大學時期母親亦病歿。自牙醫學系畢業後即從事牙醫師工作,同時兼顧以舞臺劇、連續劇為主的演藝事業,並一心致力於臺日文化交流活動。2015年獲聘為臺南市第一位親善大使,2016年成為中能登町觀光大使,在各種場合不遺餘力推廣臺灣觀光與文化,堪稱臺日交流的重要推手。 已出版作品包括《我的箱子》(2013)、《日本媽媽的臺菜物語》(2014)、《我的臺南:一青妙的府城紀行》(2015)等。由前兩冊散文集改編而成的自傳性電影《媽媽,晚餐吃什麼?》於2017年5月在臺上映。
譯者簡介:
張雅婷 臺灣臺中人,畢業於名古屋大學國際言語文化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喜愛閱讀及翻譯,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譯有《我的臺南》、《一個人開書店》、《銀幕上的新台灣》等。 sabiha.cyt@gmail.com
章節試閱
港都夜雨‧基隆的布魯斯(一)(節錄) 日治時代,連結日本和臺灣的內臺航路起迄點也是在基隆西岸,相當於現在的西二、西三碼頭倉庫的位置。白色的長方形倉庫在沿岸延伸,搭配藍色的屋簷和鐵門,散發出簡約清新的氣息。但卻不見半個人影,只有倉庫前廣場上的鴿子成群嬉戲著。 一八九六年,大阪商船公司率先連結神戶、門司到基隆的航線,一八九七年日本郵船公司也開通了神戶、鹿兒島、沖繩到基隆的航路,展開日本本土與外地的定期航路。 過去往來於日本和臺灣的船隻搭載過無數旅客,如今我就站在他們上岸的地方。 我從包包裡拿出一張黑白照片。 背景是一艘大型客船,有四位年輕男子站在碼頭,其中一位戴著紳士帽、穿著白色西裝的時髦男子就是我的叔父,其他人則穿著學生制服、戴著學生帽,也很英俊挺拔。 我不知道這張合照是在什麼情境下拍的,是他們剛回到臺灣?還是正要出發到日本?但從大家抬頭挺胸的模樣,我也可以感受到些許驕傲。此外他們身後還有正在卸貨的碼頭工人。 我試著將這張超過八十年的黑白照片和眼前的風景相互重疊。 如今雖然沒有船隻和影中人,但港口與倉庫卻和黑白照片如出一轍。 就是這裡……。 我父親的老家在基隆,他出生於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十歲留學日本時,應該就是和弟弟兩個人從這個港口乘船出發的。在十歲的小小年紀離開父母親的身邊,當時的心境究竟是如何呢?也許是背負著身為顏家長男的重擔,而同時懷抱著期待、不安和希望吧。 二次大戰結束後,在日本的臺灣人以戰勝國國民的身分搭船回臺灣時,也是在這裡靠岸的。我的父親重新回到父母親身邊一起生活,應當充滿了喜悅;也或許他處在戰爭結束的混亂時局,沒有時間沉溺在那份感傷當中。然而,當父親再度踏上自己出生的土地時,那瞬間的記憶在父親過世前應該都還留在他的腦海裡吧。 像父親這樣的在日臺灣人返回臺灣了,同樣地,也有許多在臺灣出生的日本人──也就是所謂的灣生──從基隆港出發返回日本。即使他們早已在臺灣成家立業、有土有財,最後也只能被迫離開。眼淚模糊了視線,他們在船上眼睜睜看著從小生活的臺灣,直到陸地消失在眼前。 戰後不久,從日本手中接收臺灣的國民黨軍隊同樣是從基隆登陸的。臺灣人紛紛擠到基隆港熱切歡迎國民黨軍隊,慶祝回歸「祖國」懷抱,當時的情景如今也留下了照片為證。 然而,一九四七年發生了二二八事件,許多無辜的臺灣人遭到殺害。到了正式進入白色恐怖時期的一九五一年,父親則再度離開基隆前往日本,當時他是「偷渡」過去的,至於在哪裡搭船,地點不詳。 在二二八事件中,我的祖父是事件處理委員會的核心人物之一,因而遭到通緝,顏家也受到當局的嚴密監視。身為長男的我父親要去日本,在正常程序上官方應該不會放行,因此有人說他可能是搭乘漁船或是偽裝成船員。我聽到的也都是這類模糊不清的傳言,至今還找不到可以對我說明真相的人,我想父親在世時,應該不曾向任何人透露過這件事情吧。 基隆港迎接或者送別這些懷抱著千頭萬緒的人,光是站在這裡眺望著港口,我就感覺胸口糾結在一塊了。 移民村的神社—─臺灣人的「記憶」 我的父親在日治時代的臺灣出生,十歲那年到日本本土留學,直到戰爭結束之前,一直都是接受「日本人」的教育。和家人分隔兩地在東京生活的他,也在東京度過了多愁善感的青春期,對父親來說,他的故鄉無疑就是「日本」。即使父親之後從日本回到了臺灣,仍無法適應臺灣的生活而偷渡回到日本。接著,父親在日本生活,和日本女性──也就是我的母親──結婚,生下了我和妹妹。 父親生為臺灣人,卻無法融入臺灣,而選擇了在日本生活。這一點剛好和灣生的處境完全相反,可是他們身上背負的悲情卻很相似。如果父親出現在電影裡,應該會說「日本是我的故鄉」吧。 在我十四歲時,父親離開了人世。我不曾當面問過他對臺灣或日本的想法,卻從他的日本友人那裡得知,戰後父親對於自己一旦回到臺灣可能就無法再和友人相見,以及自己究竟是日本人或臺灣人的身分認同苦惱不已。 日本人,臺灣人,身分認同,戰爭,遣返。 即使想到許多可以反映父親心境的關鍵詞,真實情況卻沒有人知道,因為父親沒有留下半句話就離開了。 「曾經追過兔子的 那座山 曾經釣過鯽魚的 那條河」 電影畫面傳來了歌聲,灣生一邊擦拭眼淚,一邊唱著,彷彿和父親的身影重疊。他們在歌聲中流露的情感和話語,在在都是父親的寫照。 我在日本出生,可是不久就舉家到臺灣生活,直到十一歲才回日本。比起臺灣,我在日本生活的歲月更長,但是在語言、飲食習慣、嗜好等方面,卻經常被說很像臺灣人。最近我經常在想,一個人出生成長的環境和教育確實會影響他一輩子。 花蓮這個地方的平地稀少,西側有三千公尺高的群山聳立,緊鄰太平洋的東側則有海岸山脈橫亙,只有在被這兩側山脈包夾的縫隙當中才出現了聚落,發展為城市。 原住民以外的民族也開始居住在東臺灣,始自一六○○年代的宜蘭。之後,有一些人逐漸往宜蘭南邊的花蓮移居,一八○○年代起正式有大批漢人來此開墾。日治時代,日本人似乎則是先開發臺東,而花蓮總是被排在後面。 昭和時代初期,曾對臺灣進行調查研究的《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矢內原忠雄著)等著作裡,提及要開發東臺灣就必須讓日本移民和原住民同化,而最初加以實踐的就是日本實業家──在臺灣經營建築業的賀田金三郎。 賀田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在日本各地招募移民,一九○○年左右,他在現在的花蓮壽豐鄉成立了臺灣第一座移民村「賀田村」。根據在花蓮的移民村「吉野村」出生長大的日本人山口政治所寫的《不為人知的東臺灣─灣生筆下的另一段臺灣史》一書記載,臺灣移民村誕生的時代背景,是當時在貧窮的農業國家日本,有許多年輕人懷抱著一獲千金的夢想,他們想盡辦法逃離狹小的日本,希望抓住往海外發展的機會。 然而,現實是十分嚴酷的。來到花蓮的他們和有獵頭習俗的原住民經常發生激烈衝突,水土不服的氣候因素也引起許多疾病,移民們陸續返回日本,遲遲無法定居下來。 之後,為了促進日本人與原住民、臺灣人的交流和同化,官方認為應該建立模範移民村,於是一九一○年在賀田村附近建立了正式的官營移民村「吉野村」。由於許多移民是來自日本德島縣的吉野川沿岸,所以才將這裡命名為吉野村,而最初的移民共有九戶二十人。 繼吉野村之後,接著陸續在一九一三年建立壽豐鄉的「豐田村」、一九一四年建立鳳林鎮的「林田村」等官營移民村,聚集了來自福岡、廣島、熊本等地的日本移民。 在日本內地招募移民時訂立了嚴格條件:移民必須有永住臺灣的覺悟、專精農業、素行良好、持有一定額度的現金等,並能攜家帶眷。相對地,總督府會分配土地、提供房屋等,實施優厚的補助措施,於是日本人陸續移民到花蓮定居。 但是不管給予多麼優厚的待遇,住在自己不熟悉的土地上,付出的辛勞仍舊超乎想像。尤其花蓮的自然條件嚴苛,甚至被說成是「一旦進入就回不來的港」,在這裡不但要擔心毒蛇與瘧疾,偶爾颱風還會把房子給吹走,要在不毛之地無中生有,就必須不斷開墾耕田。 《不為人知的東臺灣》書中記載了很多曾在吉野村生活的日本移民的回憶,以下的詩作就是在描寫當時的情形: 我的故鄉 我的歌(引自黑木勇的〈吉野村開拓民回顧詩〉) 起初沒路也沒家 木柱茅草蓋房子 圍坐燈火吃晚飯 蕃人出草心驚驚 笑容消失吉野村 入住不久白費工 房屋全倒睡街頭 缺糧沒藥無醫生 病患增加離人世 多災多難吉野村 蕃害瘧疾恙蟲病 不同風土新天地 奮勇踏破荊棘路 開拓迄今三十年 終成樂土吉野村 受惠充足光和水 開墾有成吉野村 菸草甘蔗番薯餡 並列譽為村特產 日本寶庫吉野村 這些詩句簡直說出了移民的心聲,是他們在艱困的環境下堅強活下來的最佳寫照。 移民村中的豐田村位於花蓮市以南約十五公里的壽豐鄉,而豐田村的「豐田神社」如今成了中國風格的佛教寺院,距離本殿約一公里處有鳥居,但上面寫著「碧蓮寺」。 曾經是參道的兩旁,整齊排列著好幾根柱子,再往前可以看到石燈籠,石燈籠四周有中式迴廊圍繞著,本殿的屋頂上則有好幾條龍飛舞著。寺廟外觀看起來富麗堂皇,入口有神獸狛犬鎮守,裡面則祭拜不動明王,舊神社化身新寺廟,日中融合,形成相當奇妙的空間。 後記 寫完上一本《我的臺南》之後,我半開玩笑地向新潮社的編輯岡倉千奈美小姐表示下次想寫關於臺灣東海岸的文章,心想反正先試探性地問看看,沒想到對方爽快地回答:「好主意!」真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於是自那天起,我的東海岸之旅就像車子踩了油門般,全力加速前進。 對我來說,東海岸就是一片遼闊寬廣的土地。雖然也遇過交通和住宿不如預期般順利、迷了路卻又無計可施的窘境,然而當旅程結束之後,回過頭來,我發現自己很幸運地擁有許多珍貴的邂逅和嶄新的發現,得以帶著滿滿的充實感寫下我和東海岸的故事。 雖然我還沒能找到貼切的詞彙來形容東海岸的魅力,可是我真心推薦各位「有機會一定要到東海岸走走」。在東海岸,你可以感受到連哈臺族都不知道的另一個臺灣,因為幅員遼闊,所以有各種不同的旅遊方式,這也是東海岸的特色之一。 由衷希望各位也能夠透過這本書,找到屬於自己的「東海岸」。 在緊鑼密鼓的出版進度中,岡倉小姐連日不眠不休地處理編務,而atelier PLAN公司的人員也為我製作了精美的地圖,在此致上我的謝意。希望有一天能夠親自帶你們去東海岸當做回報。 在基隆,我深受市長林右昌先生和吳秋秀夫人的關照,以及基隆市政府周佩虹小姐無微不至的細心協助,也因為王傑先生的介紹才了解基隆的現況,在此謝謝他們。如果沒有周振才先生的幫忙,我也許就沒有機會去基隆;也因為有yoyo小姐作陪,宜蘭之旅才能夠如此充實,希望下次可以與游莉君小姐和林閏齡小姐來一場女子聚會。在花蓮,拜黃家榮先生和李美玲小姐所賜,我才能擁有如此有趣的體驗,兩位對鄉土的熱忱讓我感動萬分,此外我也受到花蓮市政府的各位親切的協助,非常感謝。在此也謝謝出版公司的林先生提供我認識臺東的窗口,但願下次跨年可以再度叨擾您位在太麻里的家,迎接新年曙光。謝謝臺東縣政府觀光旅遊處副處長王國政先生和胡文慈小姐及時給予協助,也感謝臺東出生的前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副代表陳調和先生和我分享許多臺東的資訊。這場東海岸之旅同時受到熊谷俊之先生、郭中端女士、堀込憲二先生、賴銘達先生、謝孟純小姐等人的諸多啟發,我銘謝於心。 這本書能夠順利付梓,還有其他許多人的協助,在九份、基隆、宜蘭、花蓮、臺東各地遇到的各位,受到大家熱情的招待,我不勝感激,衷心期盼下一次的相遇。 從《我的臺南》到《溫暖的記憶,從這裡出發》,如果之後可以寫出一整套臺灣在地系列該有多好?我厚顏地這麼想著,又不禁開始思考下次要飛到臺灣的哪裡呢?
港都夜雨‧基隆的布魯斯(一)(節錄) 日治時代,連結日本和臺灣的內臺航路起迄點也是在基隆西岸,相當於現在的西二、西三碼頭倉庫的位置。白色的長方形倉庫在沿岸延伸,搭配藍色的屋簷和鐵門,散發出簡約清新的氣息。但卻不見半個人影,只有倉庫前廣場上的鴿子成群嬉戲著。 一八九六年,大阪商船公司率先連結神戶、門司到基隆的航線,一八九七年日本郵船公司也開通了神戶、鹿兒島、沖繩到基隆的航路,展開日本本土與外地的定期航路。 過去往來於日本和臺灣的船隻搭載過無數旅客,如今我就站在他們上岸的地方。 我從包包裡拿出一張黑白...
作者序
臺灣版序 發現「另一個臺灣」 最近幾年我回來臺灣的機會增加了不少,不過多半是因為出了書,所以才回來發表演說或接受採訪,也就是說,幾乎都是與工作有關的行程,這固然令人開心,可是相對地,放慢腳步在臺灣走走看看的時間卻減少了。 也許是察覺到了我的焦慮,臺灣友人向我建議:「要不要去東海岸走走呢?」對那時的我而言,光是「東海岸」這三個字聽起來就很新奇。 以前雖然聽過「東海岸」,但是腦海裡卻沒有任何印象。一九七○年代到八○年代初期我都住在臺灣,在這裡度過了童年時代,當時我家和學校都在臺北,自己所熟悉的地區也僅限臺北周邊而已。 儘管宜蘭、花蓮、臺東等個別的地名與觀光名勝我略知一二,但對整個「東海岸」的概念或印象卻是一片空白,只是有股莫名的吸引力強烈吸引著我。因為臺灣人口中的「東海岸」,似乎代表著「與臺北截然不同的地方」或是「桃花源」。 於是,我對東海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知不覺也寫成了一本書,在二○一六年夏天由日本的新潮社出版。當時書名的副標題為「遇見另一個臺灣之旅」,特別點出了「另一個臺灣」的概念。 出版不久後的二○一六年十一月,我剛好有機會參加自行車環臺一周的環島活動。 一行人從臺北出發,途經臺中、臺南、高雄等臺灣西半部的大都市,然後由西向東橫越,騎上了南迴公路的最高點「壽峠」,當時我在路邊停下了自行車,放眼望去的風景,至今依然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峰峰相連的山脈與海岸線。 朝霞輝映的花東縱谷。 海水的味道。草原和牛群的氣息。 零星分布的原住民部落。 與大自然共存的居民。 讓我再度真實感受到「另一個臺灣」的存在。 但真要說的話,在規劃東海岸的旅遊路線時,比起由南部北上,我更建議各位由北部南下。從臺北出發往東走,一路上逐步感受「非臺北」的氛圍,周遭的風景和心情也會跟著切換到不同的模式。 踏出臺北之後,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父親的家族顏家的發源地│基隆市,這裡是分隔臺灣東西部的分界點,也是過去往來臺日兩地的人潮集散地。要是放慢腳步,就會發現所到之處幾乎都是與顏家淵源深厚的地方。而顏家事業的出發點九份,則曾經是挖掘煤礦和金礦的礦山,因此逐漸興盛起來,數以萬計的礦工們揮灑著汗水不停勞動,但之後隨著礦業沒落而沉寂;時至今日,懷舊的景致吸引了世界各國的觀光客到訪,重振了小鎮的風光。要是離開喧囂雜沓的主街,往寧靜的郊外走,還可以感受到徐徐吹來的微風輕撫著髮梢。 接著依序往宜蘭、花蓮、臺東南下,深入自己不熟悉的地帶,因為愈來愈陌生,反而愈能拋開束縛,心情也頓時輕鬆了不少。 我想,人情味是臺灣各地共通的特色,但伴隨著旅行,遮蔽視線的雜質被一一清除,肩膀上的重擔也得以一一卸下,如此一來,就可以暫時脫離被「目標」與「義務」壓得喘不過氣的生活,好好放鬆一下。 近幾年,到訪臺灣的日本觀光客急遽增加,就連我身邊也有許多朋友幾乎每個月都會到臺灣玩,然而即使是這樣狂熱的「哈臺族」,對臺灣東半部也多半抱持著「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想法。 之所以如此,最大的理由在於與西半部相比,東海岸的交通顯得很不方便,觀光資訊也不夠充足。 而我撰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讓更多日本人透過我的書認識更多元的臺灣魅力,而在臺灣發行的中文版如果能讓臺灣讀者發覺這片土地的不同面貌,因而感到驚喜和喜悅的話,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這本書得以順利付梓,多虧了各界人士的熱情參與和協助。 在取材的過程中認識的各位,謝謝你們。 我也由衷感謝基隆市政府、花蓮縣政府與臺東縣政府許多行政人員的鼎力協助。 促成這次中文版發行的聯經出版公司林載爵發行人、胡金倫總編輯、林芳瑜主編、林蔚儒編輯,有勞你們費心,非常感謝。另外,如此通暢優美的文筆也要歸功於張雅婷小姐的翻譯,謝謝了。 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再次完成一本關於臺灣的書籍,我感到相當榮幸,也誠摯盼望各位能抽空到東海岸走走,找尋屬於自己的「另一個臺灣」! 前言 近幾年來,到臺灣觀光的日本人愈來愈多,對臺灣感興趣的日本人也不斷增加,原本鮮為人知的臺灣小店、巷弄、建築等,也逐漸在日本觀光客當中傳開,使他們能夠更深入認識臺灣。 近來出版的臺灣相關書籍,內容詳盡到我都嚇了一跳,此外五花八門的女性雜誌也掀起了一股臺灣熱潮,最近的臺灣特輯裡甚至出現「巷弄裡的那家店」之類的介紹,深入探索臺灣的角落。其中推薦的幾乎都是我沒去過的獨家景點,不難想像採訪者當初是花費了多大的工夫才找到的。 要說這樣的現象是颳起一陣「臺灣旋風」,感覺卻又不太一樣,借用我的臺灣漫畫家朋友哈日杏子發明的「哈日族」一詞來解釋,現在日本全國也有為數眾多的「哈臺族」,集體陷入了「哈臺」的熱潮裡。 我認為這是良好的交流模式,當然很樂觀其成。我之前也寫過關於臺日情誼的書籍,看到自己做的事總算慢慢開花結果,真的感到相當幸福。 但由於個性使然,當我看到市面上四處可見的臺灣情報時,卻忍不住想要抱不平,大聲嚷嚷著:「等等!臺灣明明還有更多有趣的地方啊!」 兩年前,我寫了《我的臺南》這本書,那時候我滿腦子想要介紹「魅力完全不輸臺北的地方」,希望讓日本人認識更不一樣的臺灣。後來聽說到訪臺南的日本人絡繹不絕,我的書似乎也發揮了一臂之力,甚至有幸被知名的臺南市長賴清德欽點為「親善大使」,對我來說也是人生頭一遭呢。 而現在的我還是有很多想推薦給各位的地方,可以說是不吐不快,因此這一回請容我重新向大家介紹「東海岸」。 一般日本人聽到「東海岸」三個字,腦海浮現的通常是美國的東海岸。但我這裡寫的當然不是美國,而是臺灣的東海岸。 「咦,臺灣的東海岸有什麼特別的嗎?」會有這樣的反應並不讓人意外,畢竟日本人到臺灣觀光時,幾乎都是到西半部的臺北、高雄、臺南、臺中等都會區。至今為止,我很少遇到日本人自豪地說:「我去過臺灣的東海岸喔!」 不知為何,在臺灣沒有「西海岸」這個詞,但大家卻會把東半部統稱為「東海岸」。對一般的臺灣人來說,西半部的臺北、高雄、臺南等地是以個別的都市來區分,可是東半部的宜蘭、花蓮或臺東等縣市,卻鮮少被視為單獨的個體,往往以方位來概括稱為「東海岸」。這或許和日本國內所稱的「北陸地方」或「瀨戶內地方」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其實在地理範圍上,「東海岸」並沒有明確的定義。我在這本書裡所指稱的東海岸,是北從基隆、南至臺東的臺灣東半部,南北距離大約三百五十公里,雖然面積與臺灣西半部相差無幾,但是東海岸有點像「被遺忘的孩子」,由於地形崎嶇、交通不便,直到三年前我都沒有什麼機會造訪。但隨著到東海岸工作或旅行的機會增加,我內心萌生的某種信念也愈來愈強。 那就是「在東海岸,可以遇見另一個臺灣」。 提到臺灣西半部的旅遊賣點,不外乎是小籠包、故宮、按摩、牛肉麵、臺北一○一大樓等,一般而言就是城市裡好吃、好玩又時髦的地方。其實這樣的旅行只要能夠玩得開心、達到放鬆的效果,覺得心滿意足也就夠了。 可是,在比較鄉下的東海岸就不同了。要隨便找間好吃的店不是很容易,交通也不像臺北那麼方便,但畢竟瑕不掩瑜,東海岸具有特殊的魅力足以彌補這些缺點,只有親自走一趟才能體驗。 雖然很難用三言兩語形容,但硬要說的話,我認為是「療癒」和「學習」這兩個特點。 這裡的「療癒」指的並非是「花兩小時讓肌膚光滑水嫩的護膚美容」,而是某種觸及靈魂深處的事物。日本人對臺灣這塊土地本來就有獨特的情感,日本統治臺灣五十年間,雙方一起走過的足跡十分深刻,即使日本人在戰敗後離開臺灣,心和心的牽絆依舊存在,在東海岸尤其有許多這樣的故事。 臺灣是座包容多元文化的島嶼,除了漢文化,還有原住民文化,可是在臺北卻很少有機會認識原住民的風貌,平常接觸到的頂多就是宣傳觀光的民族舞蹈。然而,臺灣原住民的文化或傳統背後蘊含著許多先人的智慧,要是實際到東海岸旅遊,也許在某處就有機會親眼目睹。 此外像剉冰這種臺灣人再熟悉不過的冰品,西半部在配料和份量上都將服務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相較之下,東海岸的配料不講求華麗,而是能直接吃到食材最真實的原味,因此深深擄獲我的心。而且偶爾也會碰到令人大為驚嘆的在地美味,讓我感動到就像漫畫裡形容的那樣,「眼球都快掉出來了」。 在東海岸可以感受到臺灣人滿滿的親切與溫和,近來造訪臺灣的中國遊客在提到臺灣時都會說「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這真是再貼切不過的形容了。來到東海岸會遇到許多古道熱腸的臺灣人,和他們的相遇在在都讓人感動。跨越語言的隔閡,他們的笑容療癒了每一位觀光客的心。 除此之外,在東海岸的「學習」素材比比皆是。 臺灣的歷史是從原住民開始的,要是身在臺北,往往會不自覺地以漢人的歷史觀為中心。可是,最初在臺灣生活的是原住民,然後才出現了漢族移民,接著經歷了日本統治,以及戰後從中國撤退來臺的國民政府。若以原住民的角度理解臺灣史,就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歷史面向。 日治時代有很多日本人移民到東海岸,這段開墾史其實鮮為人知。東海岸至今保留著一些日治時代建造的房子和神社遺跡,像「豐田村」、「林田村」這樣沿用到現在的日本地名也不在少數。日本統治臺灣這段長達半世紀的時間,在東海岸或許最能深刻體驗到吧。 東海岸是「療癒」和「學習」的地方。各位不妨趁著暑假或寒假,花上一個禮拜的時間,從花蓮到臺東,騎乘腳踏車或搭巴士來場愜意的旅行。也可以從臺北搭巴士或計程車,一個小時左右就能抵達宜蘭,在這裡待上幾天,享受溫泉、大啖海鮮,同樣不亦樂乎。或是漫步在基隆港周邊,到廟口夜市大快朵頤一番也很不錯。而走一趟與我父親的家族淵源很深的九份,體驗老街的歷史風情,同樣值得推薦。 如今,臺灣也興起了到東海岸旅行的熱潮。利用暑假或寒假在大自然資源豐富的東海岸悠閒度過,實在令人感到心曠神怡│許多臺灣人正這麼熱烈討論著。現在的東海岸,交通和住宿也愈來愈方便,如果沒搭上這波東海岸的旅遊熱潮就太可惜了。百聞不如一見,但是在出發之前,希望各位能先透過這本書,和我一起感受東海岸的魅力。
臺灣版序 發現「另一個臺灣」 最近幾年我回來臺灣的機會增加了不少,不過多半是因為出了書,所以才回來發表演說或接受採訪,也就是說,幾乎都是與工作有關的行程,這固然令人開心,可是相對地,放慢腳步在臺灣走走看看的時間卻減少了。 也許是察覺到了我的焦慮,臺灣友人向我建議:「要不要去東海岸走走呢?」對那時的我而言,光是「東海岸」這三個字聽起來就很新奇。 以前雖然聽過「東海岸」,但是腦海裡卻沒有任何印象。一九七○年代到八○年代初期我都住在臺灣,在這裡度過了童年時代,當時我家和學校都在臺北,自己所熟悉的地區也...
目錄
臺灣版序 發現「另一個臺灣」 前言 第一章 尋根之旅──基隆‧九份 港都夜雨──基隆的布魯斯(一) 港都夜雨──基隆的布魯斯(二) 存在於日本的「基隆」 懷舊氛圍──九份老街 第二章 宜蘭深度之旅 一起去宜蘭玩吧! 青蔥滿天下──羅東 點亮夜空的「搶孤」祭典──頭城 幾米公園、宜蘭四寶──宜蘭市 泡個冷泉清涼一夏──蘇澳 「百年民主」的聖地 臺日合作的親水公園──冬山河 第三章 在花蓮發現日本 父親的石頭──太魯閣 美食天堂──花蓮市(一) 老屋改造,活力重現──花蓮市(二) 移民村的神社──臺灣人的「記憶」 造訪電影的「故鄉」──港口村 第四章 臺灣的後花園──臺東 回到原點──太麻里 蛻變中的老街──臺東市 腳底按摩的神之手──長濱 自行車之旅+便當體驗──關山‧池上 海岸線上充滿魅力的包包──東河 巧遇中國觀光客──知本溫泉 「突襲」原住民的豐年祭現場 昔有移民村,今有熱氣球──鹿野鄉 「紅葉少棒隊」的夢想軌跡──紅葉村 後記 臺灣東海岸的交通方式
臺灣版序 發現「另一個臺灣」 前言 第一章 尋根之旅──基隆‧九份 港都夜雨──基隆的布魯斯(一) 港都夜雨──基隆的布魯斯(二) 存在於日本的「基隆」 懷舊氛圍──九份老街 第二章 宜蘭深度之旅 一起去宜蘭玩吧! 青蔥滿天下──羅東 點亮夜空的「搶孤」祭典──頭城 幾米公園、宜蘭四寶──宜蘭市 泡個冷泉清涼一夏──蘇澳 「百年民主」的聖地 臺日合作的親水公園──冬山河 第三章 在花蓮發現日本 父親的石頭──太魯閣 美食天堂──花蓮市(一) 老屋改造,活力重現──花蓮市(二) 移民村的神社...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 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72頁 開數:25 開,寬 14.8 × 高 21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