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爆炸、資訊過載的時代,
該如何化解深恐落後的焦慮?
你需要升級認知,完成思維方式的切換!互聯網時代充滿了各種機會,只要有心,任何人都能發揮優勢,從群眾中脫穎而出。而唯一限制我們自由發展的,是認知能力。隨著世界愈來愈複雜,過去的思維模式已然失效,想要適應現在的新環境,就必須迅速更新自己的思維。
更新思維的關鍵,就在於升級自我的認知,從更高的角度去看事情。因為這世界上的真相,往往跟我們的想像有落差,唯有擺脫習以為常的觀念,全面轉換固有思維,提升自己的眼界與思考層次,才能跟上現在的環境變化、看清複雜的真相、做出適當的選擇,成為時代的跨越者。
放開「完全學會一件事才做」的想法,機會來自於先去嘗試
互聯網時代變化太快,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新事物,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等到完全學會一件事才去做,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面對各種瞬息萬變的抱持開放的態度,隨時調整自己的想法,你將看見更多的機會!
對「理所當然」保持懷疑,找出源頭的數據與資料!
人類文明的進步,來自前人知識與經驗的累積,但我們相信的「常識」不一定正確,而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生活中更充斥各種似是而非的觀念,像是許多人因為看過新聞報導空難,所以覺得坐飛機很不安全,然而事實上,人們被雷劈死的機率,是飛機失事的2.5倍。一旦停止隨波逐流,運用理性面對這世界,你將擁有更寬廣的視野!
「好的選擇」不求面面俱到,先求列出先後次序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為人處世面面俱到,但現代社會科技與資訊進步,選擇變得太多太多,一味期望做出「最好的決定」,只會讓人猶豫不決、一事無成。與其執著於完美,不如排出先後次序,仔細了解每個選擇所需要的代價,多害相權取其輕,你將做出更合適的決定!
社會在走,顛覆思維要有,本書不僅能幫助你將各種想法整合起來,更了解如何與知識焦慮共存,將種種壓力轉化為動力。即使面對困難重重的窘境,仍能視為與社會交往的機會!
延伸閱讀:
《成大事者不糾結》
《迷茫時代的明白人》
《中國為什麼有前途》
《膽大無畏》
《謝謝你遲到了》
作者簡介:
羅振宇/著
1973年生,「得到」APP創始人,自媒體脫口秀「羅輯思維」主講人,網路知識型服務嘗試者。曾任CCTV「經濟與法」、「對話」節目製片人。2012年底打造知識型脫口秀「羅輯思維」。每日堅持60秒語音,現已不間斷地死磕了1500多天。
他對商業和網路的獨到見解,影響了當代年輕人對知識結構與網路的認識:人類正從工業化時代進入網路時代。新的時代將徹底改變人類協作的方式,使組織逐漸瓦解、消融,而個體生命的自由價值得到充分釋放,未來將屬於基於用戶體驗的「手藝人」經濟。
第01、08、10單元 協同作者/張泉靈、王煜全、樊登
關於「羅輯思維」
2012年底成立的知識型節目,善用互聯網思維與創新的商業模式,四年多來從一款自媒體産品,延伸成長為全新的網路知識品牌。其他產品包括「得到」APP、「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等,說明使用者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更加快捷高效的求知,保持終身、跨界、碎片化學習。
羅輯思維以「有種、有料、有趣」為口號,提倡獨立思考並探討各種理論、議題與思想,凝聚了數百萬愛智求真的年輕人觀看與收聽,影片累計播放次數超過十億,是現今中國影響力最大的網路知識社群。
章節試閱
智商愈高,社會競爭力就愈強嗎?
為什麼我對創新和創造這個話題這麼感興趣? 就是因為它太神祕。我們一般都認為,創新和創造出於人的大腦活動。大腦很輕,只有一千五百公克,而且每個人都有。但是,這裡面到底是怎麼回事? 別看腦科學搞得熱熱鬧鬧,其實到現在進展還是有限。
前不久,我在一個微信群組裡看到一篇文章,叫〈人類的腦科學還缺乏一個牛頓〉。什麼意思? 在牛頓之前,人類的物理世界是一團糟,直到牛頓出現,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寫下那麼幾個公式、幾條定理,於是萬物歸位,複雜的物理世界,就變成了簡單的幾個原理。
人類的腦科學也是一樣。各式各樣的研究成果車載斗量,但是連一些基本的東西都還沒搞清楚。比如人類的大腦裡面,到底有多少個神經元? 有人說一百二十億個,有人說八百億個,還有人說一千億個。連這樣的東西我們都沒搞清楚,何況那些更高級的大腦神經活動呢?比如知覺是怎麼來的? 情感是怎麼來的? 夢境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些就更搞不清楚了。而創新、創造這種人類大腦最簡單的活動,到底有什麼機制? 我們依然一片混沌。
但是人類的科學有一個特點,就是搞不清楚它的內在機制沒關係,還有一種研究方法叫「灰箱研究法」,就是根據輸入和輸出,總結出一種規律。
從十九世紀開始,人類有無數科學精英,都在搞這套東西。其實,我們從小就知道這個現象:有的同學就是學什麼會什麼,就是有創造力,有的同學看起來卻是笨笨的。能不能透過我們已經掌握的進化論原理,把這種優生優育、智商高的人的基因往下傳?
所以,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上半葉,全世界都流行一門學問── 優生學。而優生學的底層邏輯,其實有那麼一點點殘忍。現在,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了,大家生活水準提高了,那些笨傢伙原來應該被餓死的,可是現在餓不死了,僥倖逃脫了進化論殘酷的「天擇」剪刀。怎麼辦呢? 你本人可以繼續活,但是別生孩子了,把生孩子的權利交給那些聰明人、優秀人種吧! 這樣數代之後,人類的整體素質不就提高了嗎? 這就叫優生學,或者叫「積極的優生學」。
這套原理在今天看來簡直慘無人道,就是搞歧視,但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德國納粹的理論不就是這個嗎? 德國人的雅利安人種、北歐人種是最優秀的,法國人、義大利人、西班牙人這些地中海人種差得好遠,再往東邊的斯拉夫人就是垃圾,更不要說什麼中國人了,這些人種都不行,最好都淘汰掉。
我們千萬不要以為這些搞優生學的科學家是相信納粹主義的,他們是本著一種非常嚴謹的科學態度,覺得自己是帶著全人類的正義感在研究這門學問,只不過今天在政治上已經不正確了。
其中一個人叫推孟(Lewis Terman),這個人不是德國人,也不是納粹,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而且他一生做的事都帶有強烈的商業味道── 智力測驗。如果我們把人的大腦看成一個灰箱,想辦法搞出一套客觀的標準來進行測試,這樣不就可以把人們區分出級別了嗎?
比如,七十五分以下,幹點粗活就行了;七十五到八十五分的人,可以做技術工種,比如理髮師;八十五分以上的人,應該去搞創造性活動。如果你想出人頭地,成為社會精英,你的智商一定得是一百一十五分、一百二十分以上。推孟一輩子就想搞出這麼一個計畫,不僅是一個科學研究,也是一個商業項目:每一個人生下來之後,長到一定歲數,就到他那兒測一下,拿一個分數,然後進入社會分工。
如果這套方法可靠,那還了得? 整個人類社會的協作成本將會大幅降低。我們今天大量的工作都是在甄選別人,如果智力測驗可靠,那大學就再也不用進行入學考試了,直接按照這個分數錄取,大公司招聘也就簡單了。
當然,推孟本人是一個非常嚴謹的科學家。在那麼早的時代,他就做了可說是當時人類最漫長的一個社會實驗。這個實驗從一九二一年開始,一直做到他去世的一九五六年,前後長達三十五年。
這個實驗是怎麼做的呢? 他先跑到美國加州,選了一萬六千個兒童做智力測驗,其中一千五百個兒童的智商在一百五十一分以上。他幫這些兒童建立了檔案,然後長期追蹤。這些兒童甭管是上學還是工作,是跳槽還是升職,或者發表一篇論文,全都追蹤記錄,一直追蹤到一九五六年。此時,這些人的歲數已經挺大了。
他得出三個結果。第一,這些人的平均創造力,並沒有優於平常人。第二,這些人的智力雖然都很高,但是有的人還是混成了今天說的魯蛇。他們做著普通的工作,甚至還有住進精神病院的,這怎麼解釋?
更要命的一點是,他淘汰的那些兒童當中,反而誕生了兩個諾貝爾獎得主。而且更有趣的是,也許推孟在長期追蹤的過程中,跟這些小孩建立了感情,或者他也希望這些人有更好的成就,所以在漫長的三十五年中,他經常跳出來幫助這些人,幫他們上好學校或找更好的工作等。
即使這樣干涉,實驗結果仍然令人失望。推孟臨死的時候,留下這麼一句話,應該被我們認真的汲取:「看來智商和社會成就沒有什麼關係。」這好像跟一般人的直覺是相悖的,一個人智商高,將來的社會競爭力就應該更強。
智商愈高,社會競爭力就愈強嗎?
為什麼我對創新和創造這個話題這麼感興趣? 就是因為它太神祕。我們一般都認為,創新和創造出於人的大腦活動。大腦很輕,只有一千五百公克,而且每個人都有。但是,這裡面到底是怎麼回事? 別看腦科學搞得熱熱鬧鬧,其實到現在進展還是有限。
前不久,我在一個微信群組裡看到一篇文章,叫〈人類的腦科學還缺乏一個牛頓〉。什麼意思? 在牛頓之前,人類的物理世界是一團糟,直到牛頓出現,在黑板上寫寫畫畫,寫下那麼幾個公式、幾條定理,於是萬物歸位,複雜的物理世界,就變成了簡單的幾個原理。
人類的...
推薦序
【推薦序】知識爆炸的時代,你應該要焦慮 / 囧星人
收到天下文化的推薦序邀請時,其實我是感到非常興奮的。收聽《羅輯思維》已逾三年,身為羅胖老粉的我,每次有觀眾問起:「有什麼好節目可推薦?」我一定推羅振宇主講的「羅輯思維」。
一開始在YouTube做「囧說書」的時期,業界還不流行「知識型網紅」這名號,我以前就是個寫寫讀書心得的小部落客,因為做影片誤打誤撞有了點小知名度,想要再回到原點和初心,玩起了沒人搞的說書。後來新節目跑了一陣子,由於其他節目的時程被壓縮,漸漸的,觀眾也察覺到我有轉型的計畫,好多人私下問我,為什麼要推廣讀書呢?讀書有什麼好?就算讀書是件好事,你做這主題沒前途吧?你看你的新節目點閱量還不如以前。
我的回答或許過於認真了。我說,你們覺得怎樣是有前途?進一步講,過什麼人生才是有意義的?有錢、有名看似終極目標,實則不是,它們不過是抓住某種意義的手段。試著想深入點,人生中非階段性目標的活動,唯知天命和追尋真理,才不枉此生。追求知識、推廣知識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也是可以做的。從上班族到創作者這十年不短也不長的路,我邊走邊想,得到了如是結論。
我也下海製作清談類節目,純粹想滿足自己,順便集結其他小夥伴一起切磋、交流,絕對不曾奢望能像羅胖那樣搞得有聲有色。我早明白知識類節目在台灣市場存活不易,僅抱著很低的期望展開募資活動,結果竟獲得遠超過預期的成功,從投入創作到以此為業,這些全是當初沒有想像過的。因此當我讀到書名《我懂你的知識焦慮》,不禁在心中大聲讚嘆,我正驗證了人們對知識的渴求,並不限於對岸。
我想大家喜歡聽說書人侃侃而談,不僅是因為輕鬆易消化,而是由聰明人的主觀重新詮釋客觀知識,還別有一番趣味。像我即使對羅胖的觀點不是全都同意,但對他能把每個題材精確掌握又講得有趣有料的本事極為佩服。
書海無涯,在這知識爆炸的時代,單方面接收學校的教育早已不夠,一個學識淵博、對潮流敏感、懂得抓住犀利話題的人,願意把所知所學加上私房觀點慷慨的打包送給我們(何況是免費的),我欣喜這時代有像「羅輯思維」這樣的好節目,更欣喜與它相遇,開啟了我對「認知升級」的渴望。
羅胖這本書與節目講話風格一致,實例豐富、觀點循序漸進,多數內容是節目的文本,句子淺顯好懂,讀來如沐春風。盼《我懂你的知識焦慮》這樣一本書,能帶領讀者解決「知識焦慮」;還沒焦慮的,便來一起焦慮(笑)。世界太大,我們都該為有所不知而焦慮。
本文作者為網路影評與書評節目製作人
【推薦序】趕上世界變化的關鍵,在於持續思考 / 陶韻智
古時候,父母親教小孩寒窗苦讀,科舉考上狀元就可確保官職,穩穩做一輩子。不論是商業或耕種的技術,在百年之間的變化也很微小,有生之年都學習適應得來,一招半式就可終身混江湖。
但到了今天這時代,大家都在抱怨,學校教的東西跟就業需求與社會現實差距太大,而資深工作者常有追不上新科技與世界變化的無力感,更擔心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拿走自己手上的工作。
這並非歷史的常態,這是第一次,人的學習適應速度跟不上世界變化創新的速度。這場翻天覆地的全新改變已然展開,每天要學的東西太多,學習的方法也得是新的,人們是該有龐大的知識焦慮的。
書裡提到,牛頓在一六六六年建立了發展出現代社會的「觀念地層」,在那之前的舊觀念地層,人們已使用近千年。大家花了好一陣子熟悉新的觀念地層,然後再用了三、四百年。近數十年,一個又一個新的觀念地層被建構出來,但我們當局者迷,不一定看得懂。
羅胖從歷史宏觀的角度旁徵博引,把觀念地層改變過程裡的細節講得清楚、精采,有助於面對知識焦慮的我們鑑往知來,釐清眼前與即將面對的變化。
筆者也正在參與這個網路世代的大變化,天天都可以看到這世界新出的顛覆想法,推倒後重建的新思維與秩序。我深感建立思考習慣對於適應環境的重要性,因此也成立共思群議社,帶著年輕人一起思考。
就如同本書所說,每個人必須改變思維模式,改變得夠快,以趕上這變得非常快的時代。仔細閱讀此書,你必定能獲得翻天覆地的思維模式升級,成為這時代的跨越者!
本文作者為Next Entertainment 副總裁、香港上市富智康公司獨立董事
【推薦序】知識爆炸的時代,你應該要焦慮 / 囧星人
收到天下文化的推薦序邀請時,其實我是感到非常興奮的。收聽《羅輯思維》已逾三年,身為羅胖老粉的我,每次有觀眾問起:「有什麼好節目可推薦?」我一定推羅振宇主講的「羅輯思維」。
一開始在YouTube做「囧說書」的時期,業界還不流行「知識型網紅」這名號,我以前就是個寫寫讀書心得的小部落客,因為做影片誤打誤撞有了點小知名度,想要再回到原點和初心,玩起了沒人搞的說書。後來新節目跑了一陣子,由於其他節目的時程被壓縮,漸漸的,觀眾也察覺到我有轉型的計畫,好多人私下問我...
目錄
推薦序 知識爆炸的時代,你應該要焦慮 囧星人
推薦序 趕上世界變化的關鍵,在於持續思考 陶韻智
第一章 知識焦慮的時代
01 只有改變才能看見未來
楔子:我的朋友張泉靈
直播平臺為什麼這麼紅
傳播方式已經發生轉變
融資的本質是什麼
選擇「有把握」還是「冒險」
你真的了解用戶的痛點嗎
02 現代世界的誕生
閱讀的唯一目的,是升級自己的認知
牛頓到底有多重要
回到一六四二那一年
牛頓構築了現代社會的觀念地層
一六六六年:科學發現的奇蹟之年
科學方法與精神病
其他民族都沒有的際遇
最後一位魔法師
為什麼牛頓能夠構建出觀念地層
不是每一代人都這樣幸運
第二章 從經濟學開始升級認知
03 聰明人怎麼看世界
經濟學鬼才史蒂芬‧李維特
紐約的犯罪率為什麼會突然下降
用經濟學底層思維看相撲運動
用經濟學思維尋找恐怖份子
用經濟學底層思維看罰十二碼球
為什麼經濟學家看問題的角度和我們不一樣
社會結構的複雜度
協作的複雜度
人心的複雜度
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你搞混了嗎
從願望到事實,距離到底有多遠
聰明人,就是能看到更多事實的人
04 認知差距的本質
經濟學思維奇葩在哪兒
我們為什麼要補足經濟學思維
鄧巴數──一五○定律
文科生思維的缺陷
愈來愈重要的機會成本
沒有什麼是值得不顧代價去追求的
文科生思維應該被徹底放棄嗎
我們唯一的生存策略:相信專家
05 經濟學改變世界
流氓會武術,誰也擋不住
「光明之路」興起之路
經濟學家完勝「光明之路」
產權保護為什麼這麼重要
德‧索托的另一條道路
祕魯的日裔總統藤森
藤森總統PK「光明之路」
三個主人公,命運各不同
怎麼做才是一個好的經濟學家
第三章 創新,升級認知的工具
06 創新就是這麼簡單
萬眾創新是癡人說夢嗎
借用醫學故事來說創新
洗手:創新並非都是重大突破
產鉗:創新不等同於高科技
疾病也是副產品
對系統進行優化也是一種創新
治病不是科學,而是技術
醫生只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技術工種
怎麼當一個好的創新者
07 創新:是樹,也是網
智商愈高,社會競爭力就愈強嗎
優生學真的成立嗎
智力測驗可靠嗎
創造就是一連串的事件
胰島素:班廷和麥克勞德
宇稱不守恆定律:楊振寧和李政道
功勞到底應該屬於誰
什麼是現代社會的創新和創造
從可口可樂看現代創新的兩個維度
關於諾貝爾獎的預測
08 認知升級與擺脫窘境
楔子:我的朋友王煜全
矽谷已經出局了,大家要硬起來
積木式創新
演算法沒有專利
開放式創新
開放式創新的兩個特點
中國式創新的挑戰
中國式創新的機會
製造是中國的一個大優勢
不需要每個部分都創新
第四章 商業思維的升級
09 物種戰爭:重新理解商業社會
人類──自然界最大的殺手
《上帝的跳蚤》
黑死病肆虐歐洲始末
黑死病到底是怎麼來的
細菌和病毒有什麼分別
天花病毒到底厲害在哪裡
病毒啟示錄一:千萬不要小看小物種的崛起
病毒啟示錄二:重新理解現在商業競爭的本質
病毒啟示錄三:商業新物種的出現最值得警惕
10 如何打造你的聯盟
別再把公司當成家
職場中兩個常見的謊言
招聘時最應該問的兩個問題
你的價值取決於什麼?
你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一種情況:員工想要留下怎麼辦
第二種情況:員工要跳槽怎麼辦
每個員工都應有創始人心態
第三種情況:員工要創業怎麼辦
所有員工都要如此對待嗎
第五章 這個世界會好嗎?
11 重新理解人類社會
《物演通論》
共識一:打破知識領域的界線
共識二:人類的任何思想結果都是必然的
共識三:人的生存境況是愈來愈慘的
人類會像恐龍一樣滅絕嗎
什麼是遞弱
什麼是代償
結論一:對外的依存條件愈來愈多
結論二:對環境的感受力愈來愈強
結論三:自由度會愈來愈高
結論四:結構度愈來愈複雜
人是萬物演化最悲慘命運的承擔者嗎
遞弱代償是終極真理嗎?
12 理性樂觀派
什麼是遞弱代償
遞弱代償原理的兩點顛覆性
我們對世界到底應該抱什麼態度
這對我們當下的生存有什麼用
原因一:總規律不可逆
原因二:人性不可違
原因三:分工總趨勢不會逆轉
推論一:社群經濟不可避免
推論二:中間環節不可去掉
推論三:「共享經濟」中的某些結論並不成立
推論四:未來的企業競爭將以群體化的狀態進行
推論五:新的商機已經到來
推論六:想要做大、做強,就要與更強的企業合作
推論七:愈小而美,就愈穩定
推薦序 知識爆炸的時代,你應該要焦慮 囧星人
推薦序 趕上世界變化的關鍵,在於持續思考 陶韻智
第一章 知識焦慮的時代
01 只有改變才能看見未來
楔子:我的朋友張泉靈
直播平臺為什麼這麼紅
傳播方式已經發生轉變
融資的本質是什麼
選擇「有把握」還是「冒險」
你真的了解用戶的痛點嗎
02 現代世界的誕生
閱讀的唯一目的,是升級自己的認知
牛頓到底有多重要
回到一六四二那一年
牛頓構築了現代社會的觀念地層
一六六六年:科學發現的奇蹟之年
科學方法與精神病
其他民族都沒有的際遇
最後一位魔法師
為什麼牛...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8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