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蓋瑞・葛汀
定價:NT$ 450
本商品已絕版
作者簡介:
蓋瑞・葛汀(Gary Gutting)
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哲學系榮譽教授。《聖母大學哲學評論》的編輯,也定期為《紐約時報》的哲學部落格「石頭」撰稿。
研究領域為當代法國哲學、科學哲學以及宗教哲學。他以研究法國哲學,尤其是傅柯的思想聞名,著作有《傅柯》(Foucault: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思考不可能之事:1960年以來的法國哲學》(Thinking the Impossible: French Philosophy Since 1960)、《劍橋傅柯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Foucault)、《哲學家知道什麼:最新分析哲學案例研究》(What Philosophers Know: Case Studies in Recent Analytic Philosophy)、《20世紀法國哲學》(French 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等。
譯者簡介:
吳妍儀
中正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小說與非小說類多本,非小說類譯作包括《白日夢的力量:抓住靈光一閃的創造力》、《哲學的40堂公開課》、《哲學的32堂公開課》(漫遊者文化);《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麥田);《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睡覺》、《為什麼是碳?》(貓頭鷹出版社)等書。
名人推薦:
「這本書卓越地展示了哲學能做什麼,還有它對於人類的人格完整性與身份認同來說有多不可或缺。葛汀的聲音,是一種獨特的美國式聲音:直接了當的知性,慷慨的同情心,總是有強力的批判精神,卻不曾變得惡毒或輕蔑。讀這本書,一個人會感覺到教條與胡言亂語的雲霧突然間全體蒸發了,而且會看出一系列辯論的整體風貌。高度推薦。」
──賽門・克里奇利(Simon Critchley),《石頭讀本:一百三十三個論證中的當代哲學》(The Stone Reader: Modern Philosophy in 133 Arguments)的共同編輯。
「以這本了不起的書,蓋瑞・葛汀加入了偉大的傳統:一流哲學家冒險從象牙塔裡出來跟大眾說話。《哲學能做什麼?》涵蓋了範圍甚廣的主題──政治、科學、宗教(包括無神論)、藝術以及更多其他,從不擺架子,從不試圖迴避困難。伴隨著機智與天賦,葛汀展現出哲學思維如何滲入人生的選擇,而且能豐富我們整體而言的個人價值感與幸福感。」
──麥可・魯斯(Michael Ruse),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露賽爾・T・沃克麥斯納哲學教授
「思維清醒、明智,而且像最佳意義下的老師一樣,葛汀在《哲學能做什麼?》這本書裡,達成了今日美國哲學太少嘗試達到的成就——他用任何心胸開放的讀者都能欣賞的聲音,闡明了主要的學院思想家怎麼樣看待像是科學、快樂、工作、神、邪惡、資本主義、還有教育這樣的觀念。」
──卡林・羅曼諾(Carlin Romano),《哲學美國》(America the Philosophical)的作者
推薦序/一個在公共中走出自己的哲學家蓋瑞.葛汀
──邱建碩(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對在大學的哲學工作者或教師而言,回答「哲學能做什麼?」這個問題的困難之處,在於它不能僅藉由展示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來回答。因為對於某些提問者而言,他們關心的是,在哲學工作者實際上與這個世界已經失去聯繫的情形下,哲學是否仍如宣稱的一樣,是探索或發現的一切事物要能夠成立的不可或缺基礎。本書作者蓋瑞.葛汀正面地回應了這個挑戰,姑且不論他在《紐約時報》的哲學部落格討論那些具有高度時事性的公共議題時,究竟對社會造成了什麼樣的實質影響。但在本書中,他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他希望哲學能夠在這些公共議題的討論中扮演一個角色,因為哲學對我們的身分認同以及身為人類的人格完整性是不可或缺。
他認為,哲學的一個重要性,就在於它能有助於對我們的基本信念進行「知性維護」。這種「知性維護」不僅使我們更了解自己所珍愛的信念及這些信念衍生的邏輯結果,還能在知性多元的社會中,回應不同意見者的挑戰。簡單來說,當我們有著某些堅持不可退讓的立場時,哲學可以讓我們更了解什麼是自己的不可退讓。當我們嘗試在這些立場上去建立世界時,哲學告訴我們會走向何處;當我們面對著社會的多元意見時,哲學不僅讓我們免除它們可能帶來的紛紛擾擾,也能對他人的意見有更完整的理解,甚或找到關於這個世界的圖像的共同認知。我贊同這樣的一條路徑,畢竟對自我的理解對於進入我所在的世界有著根本的重要性。
上述的想法可視為作者的基本信念,但在本書中,作者並不嘗試宣揚著他的基本信念,即透過哲學來論證他的基本信念的成立,對他而言,這是哲學不能做的事情。那麼作者怎麼回應「哲學能做什麼」這個問題呢?就如同他所說的,這本書是針對非哲學家所寫的,唯一具有哲學性的地方,就是在討論的過程中,作者總是採取了「清晰的概念」並「小心論證」。例如,作者區分了兩種論證,一種是結論明顯地與一般認知相違反的命題,另一種是結論仍是有爭議的命題。所謂結論仍有爭論的命題,它們皆是透過論證而來的結論,但究竟我們要接受哪一個結論呢?這正是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中經常遇到的情形,不同主張的雙方皆採取了論證的手段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在公共議題中,對於這樣有爭議的命題,不能單單以結論之所以產生的前提的可接受與否來判定結論的價值,因為這些前提可能與提出論證者的基本信念連結在一起。那麼,是否依論證過程的嚴謹性來斷定呢?或許這也是一個評價論證的方式。但蓋瑞.葛汀引進了「善意理解原則」,對他而言,從對手的觀點來看事情,就有可能得出一個更好的論證。「得到一個更好的論證」是一個重要的主張,如果公共議題的討論目的不在於該採取誰的意見,而是如何得到關於公共議題的最佳論證的話。
從公共議題的討論出發,蓋瑞.葛汀的信念得到了細緻的「知性維護」,他一方面說明自己的信念,並且在這一切過程中更確立及發展了自己的信念,使之得到現實世界的具體實踐,稱蓋瑞.葛汀為「一個在公共中走出自己的哲學家」應當是恰當的。
推薦序/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如何「維修」我們的信念體系
──洪裕宏(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閱讀哲學的風潮似乎回來了,在歐美,哲學書籍的銷售十分強勁,在臺灣也有類似的現象。雖然生活上的欲望滿足越來越容易,人們心中對人生和世界的困惑也越來越強。大眾需要用生活語言寫的哲學書籍,讓他們在其中各自尋找安身立命之處。在歐美,甚至日本,哲學普及讀物的數量多且多元。可惜,在臺灣,由本土哲學家撰寫的哲學普及讀物寥寥可數。透過翻譯來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成為一個選項。由吳妍儀翻譯,蓋瑞.葛汀著作的《哲學能做什麼?》就是這樣一本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書作者葛汀教授主要專長在法國哲學、科學哲學和宗教哲學,曾經擔任聖母大學哲學系的講座教授,目前已退休,專事寫作。葛汀長期在紐約時報哲學部落格「石頭」(The Stone)上撰寫哲學文章,可能是在「石頭」發表最多文章的哲學家。他不僅在哲學專業上有傑出的成就,也關注如何普及哲學到一般大眾。我每次上「石頭」去看精彩的文章和數以百計的讀者回應,都很羨慕。臺灣的一線大報或媒體,誰有這個識見為哲學開一個部落格?
本書討論的主題涵蓋了科學哲學、幸福、藝術、教育、意識、自由意志和上帝等問題。葛汀運用正統分析哲學的方法,敘述正反立場的論述,讓你瞭解所謂哲學思考並不是修辭上的攻防,而是讓你理解你抵死反對的看法其實也不是省油的燈,都各自有嚴謹的邏輯推理和前提假設。哲學思辨的目的不在扳倒對手,而是在透過思辨過程讓事理越來越明。這就是葛汀強調的「善意理解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我們應同情地去瞭解對方的論點,幫對方設想一切有利的說法。在充分為對方設想之後,如果我們仍然可以反駁對手,這時才能確保我們沒有被偏見、無知或意識形態所遮蔽。
臺灣社會近年來受到網路同溫層效應的影響,大家都難免趨同避異,只聽自己喜歡的意見,聽到異音則視同寇仇。同時,因為網路言論輕便化的影響,大家的心智都耗在如何用一、兩句話來製造打擊對手的效果。酸民文化於焉誕生。酸民論述幽默有餘卻殘酷無比,有時已經接近霸凌。在這樣的網路文化影響下,葛汀所介紹的哲學論述方法,尤其是「善意理解原則」,其實就是在告訴讀者,如何以哲學的態度去和持反對想法的人對話。同溫層效應使我們失去和不同意見的人們對話的能力,葛汀的書讓你學到如何面對持反對意見者,如何與之對話,以增進社會互信。
很不幸地,近年來許多政治與社會議題一再撕裂臺灣社會,例如同婚議題、一例一休問題、環保問題、年金問題、兩岸問題等等,持不同意見的群體之間相互敵視的情勢不斷拉高,造成互信消失、社會崩解的效果。葛汀的書教導讀者如何學會哲學式的思考。如果你習慣了哲學式思考,你會發現自己三不五時也能站到對方的立場去了,覺得對方其實也有相當的道理,相互理解和互信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我看政治人物恐怕是最需要修習哲學思考方法的一群人了。
葛汀運用許多在日常生活中會遭遇到的議題,來呈現哲學思辨的本質與實務。哲學思辨不外邏輯(演繹)推理和預設前提。邏輯推理方法教你如何從一組信念去推出一個結論。預設前提則包括經驗命題和意識形態信念。前者可以藉由科學來檢驗,後者則指一些對你而言自明的,可能是宗教的或道德上的信念,這一部分與意識形態有關,通常衝突點都發生在這裡。其實沒有人終其一生都持相同的信念。我們的信念天天都在修正或改變。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如何「維修」我們的信念體系。葛汀說,哲學就是「知性維修(intellectual maintenance)的實踐」。「維修」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我們的信念的反對意見做出回應」。哲學思辨會要求你在必要時放棄己見,接受異議。哲學就是要教你不要那麼「控古力」,成為基本教義派。我想,這就是葛汀所認為哲學的真正大用。
最後我要談談譯者吳妍儀。譯者畢業於臺灣大學哲學系,後來到中正大學修習哲學碩士。我恰好是她的授業老師。對翻譯書,我常持保留態度,因為有些翻譯實在錯的離譜。但是我極力推薦葛汀這本書的翻譯,因為吳妍儀是十分優秀的哲學學生。我教過她哲學,也常年和她保持聯繫。我看到她在寫作與翻譯上的優異表現,以及她近似苛求的自我要求,我認為這是一本嚴謹可靠的譯作,大家放心地享受閱讀葛汀這本書吧!
推薦序/哲學能夠為我們的社會提供深入思考的線索
──苑舉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書書名,是我從事哲學研究三十多年來,一直放在心中的問題。我們哲學人對於這個問題的態度,與一般人不太一樣。一般人很容易直接問這個問題,卻對於「哲學是什麼」缺乏應有的認識。哲學專業人對於這個問題往往是採取「擱置」的作法。為什麼呢?因為在研讀哲學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一種超越的快樂,而這種感覺,讓我們擱置了這個問題。
最近幾年,我開始正式面對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想,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議題與困惑,哲學應該能夠很積極地為我們提供一些答案。如果不是答案,至少要能扮演啟發的角色。若是哲學不能幫助我們理解生活環境,那麼從消極的態度看待哲學,也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這幾年來我很努力,雖然不算成功,但至少我認為,哲學能夠為我們的社會,提供一些深入思考的線索。用這個態度來看待哲學,可以展現哲學的妙用,卻也面臨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不同的社會可能有不同的哲學需求。這是因為,縱使哲學強調客觀與理性,但每一個社會都有依照傳統所強調的議題。
本書正是針對美國社會所做,因此其中內容所想要解決的哲學議題,都是美國時下最熱衷的。在長期受到美國學術發展影響的臺灣,對這些議題並不陌生,但它們與我們切身的相關性,略顯不足。我必須說,這並不是一個缺點,而是一個理解哲學的起點。
美國社會有美國人特別關懷的議題。其中包含公共政策、科學發展、宗教理念、資本主義,以及墮胎問題。在這些議題中,無論我們是否熟悉,但有一點卻說明美國哲學對社會所擔負的責任。這點就是,美國的學者,會透過論辯的方式,把哲學討論帶進公共議題,尤其是與政治相關的爭議。
最近美國主要的政治事件,來自於自由與保守之間的對立。歐巴馬總統的自由主義政策在強調人人平等的理想下,動用了國家預算,補貼全民健保。這件事情,受到目前現任總統川普的極力反對。川普總統的立場強調:真正的自由,在於回歸到原有強調個人主義的保守思維。
這個對立,不單單是公共政策,其實它本身就牽涉到了哲學傳統中,看待個人與群體之間應當如何維持均衡關係的社會議題。美國學者熱衷於對公共議題發表高論,而且立場鮮明,論點與對手充滿對立。有的時候,在回應挑戰時,甚至會用到很多情緒性的字眼。
這些對立告訴我們,哲學家的論辯,並不容易說服對方。然而,以文字展現立場,可以吸引社會大眾,做為公論的基礎。這是美國哲學的表現方式,也等於是以論辯教育社會大眾。這是今天在臺灣的我們應當學習的部分。
從本書的內容中可以看得出來,美國社會重視的議題,就是科學、宗教、經濟、藝術與生命價值。本書討論科學時,分為兩部分:從社會整體看待科學的公共價值,與從腦神經檢視科學發展對於理性的定義。這兩部分,一大一小,一外一內,說明科學對於我們現代人的決定性。
然後,本書將重點轉向宗教,尤其是有關神是否存在的問題。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分別介紹無神論與不可知論,目的在於告訴我們,神是否存在的問題,極有可能是一個踰越人的認知能力的問題。比較折衷的立場,應當是承認人的限制,採不可知論,或將宗教的領域延伸至道德。
本書剩下的部分討論的是政治制度、藝術價值與生命倫理的問題。在政治方面,作者著重的是資本主義的發展、運作與未來。在藝術方面,作者比較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在我們生活中所顯現的價值。在倫理方面,作者直截了當地問,我們可不可以不再針對墮胎這件事情,進行無止無盡地立場表述呢?
在這些內容的鋪陳中,讀者很明顯地可以看得出來,對於這些美國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哲學能做的,只是不斷地剖析問題,卻不會給我們一個直白的答案。或者說,哲學只是一把打開論辯之門的鑰匙,答案卻深藏在門後。
我們應該為這個結果感到難過嗎?答案是,不 !哲學能做的事情,並不在於針對這些難題提供答案,而在於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視野,看待這些議題的本源。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作者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以本書書名為題,明確地告訴我們,對於哲學不要存有不實際的幻想。
哲學,能夠做的是持續地思考,而不是提供解決問題的標準答案。對於這一點,很多期待哲學能為我們社會做一些事的人,都應當以持續探索的態度,理解哲學。畢竟,所有信念都需要透過思考,來加以確認。
我誠摯地推薦本書予國人,同時也希望讀者們在欣賞美國哲學發展的過程中,想想我們自己的哲學能做什麼。
推薦序/為什麼要讀哲學?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二○一七年三月,我到中廣流行網錄音訪談,才剛開始沒多久,節目主持人問我:「為什麼要讀哲學?」「哲學有什麼用?」
通常,問這種問題的人,大多是想挑戰哲學的價值,但我當時清楚知道這並非主持人的用意,因為節目要推薦我的一本新書中,就有一個章節是在談這個主題。然而,即使如此,這個問題突然出現,還是一樣讓我不知所措。
節目中的訪談,無法長篇大論,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說清楚,這並非易事。其實,就算時間足夠,難度一樣很高。這主要是因為,哲學的用處並不像其他事物的用處一樣單純。如果一定要簡單說,我的答案只能是:「哲學能夠提升我們的智慧。」然而,什麼是智慧?智慧又有什麼用處?除了「提升智慧」這種很籠統的價值之外,哲學就沒有其他價值了嗎?這些問題,會讓我再度陷入困境。
然而,人生中常常有許多令人驚訝的巧合(也或許不是巧合),才苦惱著這問題沒多久,救星就出現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稿時,心中著實開心了一下:Wonderful!因為它就是在講哲學的用處,以及該如何學習運用它。
近年來,臺灣民眾對哲學的興趣越來越大,在書籍市場逐年萎縮的情況下,哲學書籍還逆勢成長,尤其某些哲學通俗讀物還能成為排行榜上的暢銷書籍。這代表著臺灣社會正朝向有深度的文化發展。這讓人充滿著期待。然而,介紹哲學理論的書籍雖多,談論哲學思考價值以及該如何應用的書籍卻很少。這本書,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口。
首先,作者針對討論時事問題的哲學應用開始說明,告訴我們該如何藉由哲學的思辨方法,討論各種政治、經濟及社會議題。尤其我們發現當今臺灣許多政治人物,或是上街表達訴求的團體,常常會訴諸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言論與推理來表達意見,尚未意識到哲學思考的價值。藉本書的說明,將有助於大眾發現,原來哲學在此可以有這麼大的貢獻。或許,每一個政治人物,以及每一個想上街表達訴求的團體,在高談闊論之前,都應該先跟哲學家討論一下自己的推理邏輯,以免落人笑柄。
在追求真理方面,有些知名科學家認為,「哲學已經過時了,應被科學取代。」然而,作者舉出一些重要議題的探索過程,尤其以目前廣受哲學與科學共同討論的意識問題與精神醫學為例,顯示出哲學在追求真理的方向上,仍有其無法被取代的價值。
另外,針對許多重要、但尚不能以科學方法實證的議題來說,像是「神是否存在」、「宇宙是否無中生有」等問題。作者指出,缺乏哲學思考能力的科學家們,在此領域的論證經常過於輕率,而且自己難以發現其中的邏輯謬誤。顯然即使身為具有卓越科學能力的學者,也需要哲學思考能力,才能針對這種科學方法管轄範圍外的問題,做出更合理的思考。
最後,除了學術議題的探索,在我們的生命中,該如何生活?如何獲得幸福與快樂?怎樣的工作方式最好?如何看待經濟與教育?家庭、人生等問題又該如何面對?有了哲學的加持,我們可以尋找一個相對更好、更合理的解答,自然也就更容易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人生。
那麼,為何要讀哲學?哲學有什麼用?答案已呼之欲出。然而,該如何獲得這個能力呢?讀讀這本書,也讀讀其他可以讓你感興趣的哲學著作,將哲學轉化成個人的特質,實踐在自己的人生與信念中,讓我們一起成為有深度的現代哲人。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1折276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1 |
6折 | 2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2 |
3折 | 5 |
4折 | 2 |
5折 | 36 |
6折 | 7 |
7折 | 20 |
7折以上 | 1 |
無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蓋瑞・葛汀
定價:NT$ 450
本商品已絕版
作者簡介:
蓋瑞・葛汀(Gary Gutting)
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哲學系榮譽教授。《聖母大學哲學評論》的編輯,也定期為《紐約時報》的哲學部落格「石頭」撰稿。
研究領域為當代法國哲學、科學哲學以及宗教哲學。他以研究法國哲學,尤其是傅柯的思想聞名,著作有《傅柯》(Foucault: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思考不可能之事:1960年以來的法國哲學》(Thinking the Impossible: French Philosophy Since 1960)、《劍橋傅柯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Foucault)、《哲學家知道什麼:最新分析哲學案例研究》(What Philosophers Know: Case Studies in Recent Analytic Philosophy)、《20世紀法國哲學》(French Philoso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等。
譯者簡介:
吳妍儀
中正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小說與非小說類多本,非小說類譯作包括《白日夢的力量:抓住靈光一閃的創造力》、《哲學的40堂公開課》、《哲學的32堂公開課》(漫遊者文化);《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麥田);《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睡覺》、《為什麼是碳?》(貓頭鷹出版社)等書。
名人推薦:
「這本書卓越地展示了哲學能做什麼,還有它對於人類的人格完整性與身份認同來說有多不可或缺。葛汀的聲音,是一種獨特的美國式聲音:直接了當的知性,慷慨的同情心,總是有強力的批判精神,卻不曾變得惡毒或輕蔑。讀這本書,一個人會感覺到教條與胡言亂語的雲霧突然間全體蒸發了,而且會看出一系列辯論的整體風貌。高度推薦。」
──賽門・克里奇利(Simon Critchley),《石頭讀本:一百三十三個論證中的當代哲學》(The Stone Reader: Modern Philosophy in 133 Arguments)的共同編輯。
「以這本了不起的書,蓋瑞・葛汀加入了偉大的傳統:一流哲學家冒險從象牙塔裡出來跟大眾說話。《哲學能做什麼?》涵蓋了範圍甚廣的主題──政治、科學、宗教(包括無神論)、藝術以及更多其他,從不擺架子,從不試圖迴避困難。伴隨著機智與天賦,葛汀展現出哲學思維如何滲入人生的選擇,而且能豐富我們整體而言的個人價值感與幸福感。」
──麥可・魯斯(Michael Ruse),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露賽爾・T・沃克麥斯納哲學教授
「思維清醒、明智,而且像最佳意義下的老師一樣,葛汀在《哲學能做什麼?》這本書裡,達成了今日美國哲學太少嘗試達到的成就——他用任何心胸開放的讀者都能欣賞的聲音,闡明了主要的學院思想家怎麼樣看待像是科學、快樂、工作、神、邪惡、資本主義、還有教育這樣的觀念。」
──卡林・羅曼諾(Carlin Romano),《哲學美國》(America the Philosophical)的作者
推薦序/一個在公共中走出自己的哲學家蓋瑞.葛汀
──邱建碩(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對在大學的哲學工作者或教師而言,回答「哲學能做什麼?」這個問題的困難之處,在於它不能僅藉由展示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來回答。因為對於某些提問者而言,他們關心的是,在哲學工作者實際上與這個世界已經失去聯繫的情形下,哲學是否仍如宣稱的一樣,是探索或發現的一切事物要能夠成立的不可或缺基礎。本書作者蓋瑞.葛汀正面地回應了這個挑戰,姑且不論他在《紐約時報》的哲學部落格討論那些具有高度時事性的公共議題時,究竟對社會造成了什麼樣的實質影響。但在本書中,他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他希望哲學能夠在這些公共議題的討論中扮演一個角色,因為哲學對我們的身分認同以及身為人類的人格完整性是不可或缺。
他認為,哲學的一個重要性,就在於它能有助於對我們的基本信念進行「知性維護」。這種「知性維護」不僅使我們更了解自己所珍愛的信念及這些信念衍生的邏輯結果,還能在知性多元的社會中,回應不同意見者的挑戰。簡單來說,當我們有著某些堅持不可退讓的立場時,哲學可以讓我們更了解什麼是自己的不可退讓。當我們嘗試在這些立場上去建立世界時,哲學告訴我們會走向何處;當我們面對著社會的多元意見時,哲學不僅讓我們免除它們可能帶來的紛紛擾擾,也能對他人的意見有更完整的理解,甚或找到關於這個世界的圖像的共同認知。我贊同這樣的一條路徑,畢竟對自我的理解對於進入我所在的世界有著根本的重要性。
上述的想法可視為作者的基本信念,但在本書中,作者並不嘗試宣揚著他的基本信念,即透過哲學來論證他的基本信念的成立,對他而言,這是哲學不能做的事情。那麼作者怎麼回應「哲學能做什麼」這個問題呢?就如同他所說的,這本書是針對非哲學家所寫的,唯一具有哲學性的地方,就是在討論的過程中,作者總是採取了「清晰的概念」並「小心論證」。例如,作者區分了兩種論證,一種是結論明顯地與一般認知相違反的命題,另一種是結論仍是有爭議的命題。所謂結論仍有爭論的命題,它們皆是透過論證而來的結論,但究竟我們要接受哪一個結論呢?這正是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中經常遇到的情形,不同主張的雙方皆採取了論證的手段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在公共議題中,對於這樣有爭議的命題,不能單單以結論之所以產生的前提的可接受與否來判定結論的價值,因為這些前提可能與提出論證者的基本信念連結在一起。那麼,是否依論證過程的嚴謹性來斷定呢?或許這也是一個評價論證的方式。但蓋瑞.葛汀引進了「善意理解原則」,對他而言,從對手的觀點來看事情,就有可能得出一個更好的論證。「得到一個更好的論證」是一個重要的主張,如果公共議題的討論目的不在於該採取誰的意見,而是如何得到關於公共議題的最佳論證的話。
從公共議題的討論出發,蓋瑞.葛汀的信念得到了細緻的「知性維護」,他一方面說明自己的信念,並且在這一切過程中更確立及發展了自己的信念,使之得到現實世界的具體實踐,稱蓋瑞.葛汀為「一個在公共中走出自己的哲學家」應當是恰當的。
推薦序/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如何「維修」我們的信念體系
──洪裕宏(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閱讀哲學的風潮似乎回來了,在歐美,哲學書籍的銷售十分強勁,在臺灣也有類似的現象。雖然生活上的欲望滿足越來越容易,人們心中對人生和世界的困惑也越來越強。大眾需要用生活語言寫的哲學書籍,讓他們在其中各自尋找安身立命之處。在歐美,甚至日本,哲學普及讀物的數量多且多元。可惜,在臺灣,由本土哲學家撰寫的哲學普及讀物寥寥可數。透過翻譯來滿足大家的閱讀需求,成為一個選項。由吳妍儀翻譯,蓋瑞.葛汀著作的《哲學能做什麼?》就是這樣一本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書作者葛汀教授主要專長在法國哲學、科學哲學和宗教哲學,曾經擔任聖母大學哲學系的講座教授,目前已退休,專事寫作。葛汀長期在紐約時報哲學部落格「石頭」(The Stone)上撰寫哲學文章,可能是在「石頭」發表最多文章的哲學家。他不僅在哲學專業上有傑出的成就,也關注如何普及哲學到一般大眾。我每次上「石頭」去看精彩的文章和數以百計的讀者回應,都很羨慕。臺灣的一線大報或媒體,誰有這個識見為哲學開一個部落格?
本書討論的主題涵蓋了科學哲學、幸福、藝術、教育、意識、自由意志和上帝等問題。葛汀運用正統分析哲學的方法,敘述正反立場的論述,讓你瞭解所謂哲學思考並不是修辭上的攻防,而是讓你理解你抵死反對的看法其實也不是省油的燈,都各自有嚴謹的邏輯推理和前提假設。哲學思辨的目的不在扳倒對手,而是在透過思辨過程讓事理越來越明。這就是葛汀強調的「善意理解原則」(principle of charity)。我們應同情地去瞭解對方的論點,幫對方設想一切有利的說法。在充分為對方設想之後,如果我們仍然可以反駁對手,這時才能確保我們沒有被偏見、無知或意識形態所遮蔽。
臺灣社會近年來受到網路同溫層效應的影響,大家都難免趨同避異,只聽自己喜歡的意見,聽到異音則視同寇仇。同時,因為網路言論輕便化的影響,大家的心智都耗在如何用一、兩句話來製造打擊對手的效果。酸民文化於焉誕生。酸民論述幽默有餘卻殘酷無比,有時已經接近霸凌。在這樣的網路文化影響下,葛汀所介紹的哲學論述方法,尤其是「善意理解原則」,其實就是在告訴讀者,如何以哲學的態度去和持反對想法的人對話。同溫層效應使我們失去和不同意見的人們對話的能力,葛汀的書讓你學到如何面對持反對意見者,如何與之對話,以增進社會互信。
很不幸地,近年來許多政治與社會議題一再撕裂臺灣社會,例如同婚議題、一例一休問題、環保問題、年金問題、兩岸問題等等,持不同意見的群體之間相互敵視的情勢不斷拉高,造成互信消失、社會崩解的效果。葛汀的書教導讀者如何學會哲學式的思考。如果你習慣了哲學式思考,你會發現自己三不五時也能站到對方的立場去了,覺得對方其實也有相當的道理,相互理解和互信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我看政治人物恐怕是最需要修習哲學思考方法的一群人了。
葛汀運用許多在日常生活中會遭遇到的議題,來呈現哲學思辨的本質與實務。哲學思辨不外邏輯(演繹)推理和預設前提。邏輯推理方法教你如何從一組信念去推出一個結論。預設前提則包括經驗命題和意識形態信念。前者可以藉由科學來檢驗,後者則指一些對你而言自明的,可能是宗教的或道德上的信念,這一部分與意識形態有關,通常衝突點都發生在這裡。其實沒有人終其一生都持相同的信念。我們的信念天天都在修正或改變。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如何「維修」我們的信念體系。葛汀說,哲學就是「知性維修(intellectual maintenance)的實踐」。「維修」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我們的信念的反對意見做出回應」。哲學思辨會要求你在必要時放棄己見,接受異議。哲學就是要教你不要那麼「控古力」,成為基本教義派。我想,這就是葛汀所認為哲學的真正大用。
最後我要談談譯者吳妍儀。譯者畢業於臺灣大學哲學系,後來到中正大學修習哲學碩士。我恰好是她的授業老師。對翻譯書,我常持保留態度,因為有些翻譯實在錯的離譜。但是我極力推薦葛汀這本書的翻譯,因為吳妍儀是十分優秀的哲學學生。我教過她哲學,也常年和她保持聯繫。我看到她在寫作與翻譯上的優異表現,以及她近似苛求的自我要求,我認為這是一本嚴謹可靠的譯作,大家放心地享受閱讀葛汀這本書吧!
推薦序/哲學能夠為我們的社會提供深入思考的線索
──苑舉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本書書名,是我從事哲學研究三十多年來,一直放在心中的問題。我們哲學人對於這個問題的態度,與一般人不太一樣。一般人很容易直接問這個問題,卻對於「哲學是什麼」缺乏應有的認識。哲學專業人對於這個問題往往是採取「擱置」的作法。為什麼呢?因為在研讀哲學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一種超越的快樂,而這種感覺,讓我們擱置了這個問題。
最近幾年,我開始正式面對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想,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議題與困惑,哲學應該能夠很積極地為我們提供一些答案。如果不是答案,至少要能扮演啟發的角色。若是哲學不能幫助我們理解生活環境,那麼從消極的態度看待哲學,也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這幾年來我很努力,雖然不算成功,但至少我認為,哲學能夠為我們的社會,提供一些深入思考的線索。用這個態度來看待哲學,可以展現哲學的妙用,卻也面臨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不同的社會可能有不同的哲學需求。這是因為,縱使哲學強調客觀與理性,但每一個社會都有依照傳統所強調的議題。
本書正是針對美國社會所做,因此其中內容所想要解決的哲學議題,都是美國時下最熱衷的。在長期受到美國學術發展影響的臺灣,對這些議題並不陌生,但它們與我們切身的相關性,略顯不足。我必須說,這並不是一個缺點,而是一個理解哲學的起點。
美國社會有美國人特別關懷的議題。其中包含公共政策、科學發展、宗教理念、資本主義,以及墮胎問題。在這些議題中,無論我們是否熟悉,但有一點卻說明美國哲學對社會所擔負的責任。這點就是,美國的學者,會透過論辯的方式,把哲學討論帶進公共議題,尤其是與政治相關的爭議。
最近美國主要的政治事件,來自於自由與保守之間的對立。歐巴馬總統的自由主義政策在強調人人平等的理想下,動用了國家預算,補貼全民健保。這件事情,受到目前現任總統川普的極力反對。川普總統的立場強調:真正的自由,在於回歸到原有強調個人主義的保守思維。
這個對立,不單單是公共政策,其實它本身就牽涉到了哲學傳統中,看待個人與群體之間應當如何維持均衡關係的社會議題。美國學者熱衷於對公共議題發表高論,而且立場鮮明,論點與對手充滿對立。有的時候,在回應挑戰時,甚至會用到很多情緒性的字眼。
這些對立告訴我們,哲學家的論辯,並不容易說服對方。然而,以文字展現立場,可以吸引社會大眾,做為公論的基礎。這是美國哲學的表現方式,也等於是以論辯教育社會大眾。這是今天在臺灣的我們應當學習的部分。
從本書的內容中可以看得出來,美國社會重視的議題,就是科學、宗教、經濟、藝術與生命價值。本書討論科學時,分為兩部分:從社會整體看待科學的公共價值,與從腦神經檢視科學發展對於理性的定義。這兩部分,一大一小,一外一內,說明科學對於我們現代人的決定性。
然後,本書將重點轉向宗教,尤其是有關神是否存在的問題。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分別介紹無神論與不可知論,目的在於告訴我們,神是否存在的問題,極有可能是一個踰越人的認知能力的問題。比較折衷的立場,應當是承認人的限制,採不可知論,或將宗教的領域延伸至道德。
本書剩下的部分討論的是政治制度、藝術價值與生命倫理的問題。在政治方面,作者著重的是資本主義的發展、運作與未來。在藝術方面,作者比較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在我們生活中所顯現的價值。在倫理方面,作者直截了當地問,我們可不可以不再針對墮胎這件事情,進行無止無盡地立場表述呢?
在這些內容的鋪陳中,讀者很明顯地可以看得出來,對於這些美國社會所關注的問題,哲學能做的,只是不斷地剖析問題,卻不會給我們一個直白的答案。或者說,哲學只是一把打開論辯之門的鑰匙,答案卻深藏在門後。
我們應該為這個結果感到難過嗎?答案是,不 !哲學能做的事情,並不在於針對這些難題提供答案,而在於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視野,看待這些議題的本源。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作者在本書的最後一章,以本書書名為題,明確地告訴我們,對於哲學不要存有不實際的幻想。
哲學,能夠做的是持續地思考,而不是提供解決問題的標準答案。對於這一點,很多期待哲學能為我們社會做一些事的人,都應當以持續探索的態度,理解哲學。畢竟,所有信念都需要透過思考,來加以確認。
我誠摯地推薦本書予國人,同時也希望讀者們在欣賞美國哲學發展的過程中,想想我們自己的哲學能做什麼。
推薦序/為什麼要讀哲學?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二○一七年三月,我到中廣流行網錄音訪談,才剛開始沒多久,節目主持人問我:「為什麼要讀哲學?」「哲學有什麼用?」
通常,問這種問題的人,大多是想挑戰哲學的價值,但我當時清楚知道這並非主持人的用意,因為節目要推薦我的一本新書中,就有一個章節是在談這個主題。然而,即使如此,這個問題突然出現,還是一樣讓我不知所措。
節目中的訪談,無法長篇大論,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說清楚,這並非易事。其實,就算時間足夠,難度一樣很高。這主要是因為,哲學的用處並不像其他事物的用處一樣單純。如果一定要簡單說,我的答案只能是:「哲學能夠提升我們的智慧。」然而,什麼是智慧?智慧又有什麼用處?除了「提升智慧」這種很籠統的價值之外,哲學就沒有其他價值了嗎?這些問題,會讓我再度陷入困境。
然而,人生中常常有許多令人驚訝的巧合(也或許不是巧合),才苦惱著這問題沒多久,救星就出現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稿時,心中著實開心了一下:Wonderful!因為它就是在講哲學的用處,以及該如何學習運用它。
近年來,臺灣民眾對哲學的興趣越來越大,在書籍市場逐年萎縮的情況下,哲學書籍還逆勢成長,尤其某些哲學通俗讀物還能成為排行榜上的暢銷書籍。這代表著臺灣社會正朝向有深度的文化發展。這讓人充滿著期待。然而,介紹哲學理論的書籍雖多,談論哲學思考價值以及該如何應用的書籍卻很少。這本書,正好可以彌補這個缺口。
首先,作者針對討論時事問題的哲學應用開始說明,告訴我們該如何藉由哲學的思辨方法,討論各種政治、經濟及社會議題。尤其我們發現當今臺灣許多政治人物,或是上街表達訴求的團體,常常會訴諸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言論與推理來表達意見,尚未意識到哲學思考的價值。藉本書的說明,將有助於大眾發現,原來哲學在此可以有這麼大的貢獻。或許,每一個政治人物,以及每一個想上街表達訴求的團體,在高談闊論之前,都應該先跟哲學家討論一下自己的推理邏輯,以免落人笑柄。
在追求真理方面,有些知名科學家認為,「哲學已經過時了,應被科學取代。」然而,作者舉出一些重要議題的探索過程,尤其以目前廣受哲學與科學共同討論的意識問題與精神醫學為例,顯示出哲學在追求真理的方向上,仍有其無法被取代的價值。
另外,針對許多重要、但尚不能以科學方法實證的議題來說,像是「神是否存在」、「宇宙是否無中生有」等問題。作者指出,缺乏哲學思考能力的科學家們,在此領域的論證經常過於輕率,而且自己難以發現其中的邏輯謬誤。顯然即使身為具有卓越科學能力的學者,也需要哲學思考能力,才能針對這種科學方法管轄範圍外的問題,做出更合理的思考。
最後,除了學術議題的探索,在我們的生命中,該如何生活?如何獲得幸福與快樂?怎樣的工作方式最好?如何看待經濟與教育?家庭、人生等問題又該如何面對?有了哲學的加持,我們可以尋找一個相對更好、更合理的解答,自然也就更容易獲得一個令人滿意的人生。
那麼,為何要讀哲學?哲學有什麼用?答案已呼之欲出。然而,該如何獲得這個能力呢?讀讀這本書,也讀讀其他可以讓你感興趣的哲學著作,將哲學轉化成個人的特質,實踐在自己的人生與信念中,讓我們一起成為有深度的現代哲人。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1 |
6折 | 2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2 |
3折 | 5 |
4折 | 2 |
5折 | 36 |
6折 | 7 |
7折 | 20 |
7折以上 | 1 |
無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61折276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