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修‧戴斯蒙
定價:NT$ 480
優惠價:88 折,NT$ 422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作者簡介:
馬修‧戴斯蒙Matthew Desmond
哈佛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同時也是「正義與貧窮計劃」(Justice and Poverty Project)的共同主持人。他曾經是哈佛學人協會的成員,也以作者身分完成了獲得獎項肯定的《火線之上》(On the Fireline),以及另外兩本以種族為題的共同著作。再來就是他曾經編輯過一系列聚焦美國經濟剝奪慘況的學術研究。他的研究工作曾獲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羅素賽吉基金會(Russell Sage Foundation)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補助,同時如《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與《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等大型媒體都曾刊登過他的文筆。二○一五年,戴斯蒙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頒發有「天才」研究補助金(Genius grant)美譽的「麥克阿瑟學人獎」(MacArthur Fellowship)。
譯者簡介:
胡訢諄
中正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研究碩士。專事翻譯,譯有《香吉士一家人》、《嘉年華的誕生》、《漫遊歐洲一千年》、《心碎史》等。
譯作指教:hsinchun.hu@gmail.com
鄭煥昇
教育界的逃兵,翻譯的志願役,喜歡看書、堆書的譯者。譯有《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全面失控》、《普羅旺斯1970》等書。
得獎紀錄:
★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 Amazon年度TOP 20
★ 《出版人週刊》2016年十大好書
★ GoodReads年度好書
★ 《衛報》2016年最佳假期讀物
★ 《柯克斯書評》年度好書
★ 《歐普拉雜誌》10本必讀佳作
★ iTunes本月好讀
★ 《華爾街日報》最佳春季非小說
★ Google Play春季好書
★ 入圍2017年卡內基最佳非小說獎
★ 800名CEO票選年度最佳公共事務書籍
★ BuzzFeed票選2016年必讀的14本書
★ Vulture雜誌本月必讀
★ 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 蟬聯各大排行榜數十週
名人推薦:
「在生動的人物、深具磁力的情節背後,是真實的人生,與嚴謹的研究與觀察。作者冷靜,但充滿同理心與自省,讓本書如同一面放大鏡,靈活透析住房市場的殘酷法則,以及底層家庭的無家掙扎,絕對是一本理解當代城市居住議題的深刻作品。」──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書中所述於我們並不陌生:台灣多個城市近年已擠進全球房價所得比排名前十,租屋者更欠缺法律保障權益,努力工作、貢獻經濟並實現自我的人們安居不易,放眼全台眾多迫遷(evicted)爭議,侵害居住權也對「家」造成衝擊。台灣需要這本書,也期待本土的寫作,引領我們重思迫遷與居住。」──尤美女(立法委員)
「這本富感性而美麗到令人心痛的民族誌,會讓我們對美國的貧窮問題產生新的理解,我們會想起一個簡單卻又嚴峻的挑戰,那就是讓美國成為一個沒有人需要餐風露宿的國度。」
──哈佛大學公共政策學程教授《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Our Kids)作者羅伯特‧D‧普特南(Robert D. Putnam)
「《下一個家在何方?》所描寫的是一種在美國快速擴散與惡化的經濟困境。經由馬修‧戴斯蒙的精采文筆,我們看到許多密爾瓦基家庭遭捲入驅離的風暴裡,而他們的遭遇會讓讀者們感到不可思議。但在一般人震撼無比的同時,專家們會因為本書而擴大了對貧窮問題的認知。在這本充滿力道的傑作裡,讀者可以讀到唯利是圖的房東群像,可以接觸到學術研究的重要結論,而這也充實了這份民族誌研究的說服力。很少有書可以讓人又得到啟發,又覺得要趕緊去做點什麼,《下一個家在何方?》就是這當中的一冊。」
──哈佛大學路易斯‧P與琳達‧L‧蓋瑟(Lewis P. and Linda L. Geyser)講座教授,《工作消失的那天》(When Work Disappears)作者威廉‧朱利亞斯‧威爾森(William Julius Wilson)
「一句話形容《下一個家在何方?》:了不起──高超的文字與研究品質,讓我們對於貧窮的理解不再存有一大斷層。戴斯蒙領我們來到美國窮中之窮的社區,說明了驅離是如何推倒一系列的骨牌。事情的開端往往只是小屁孩朝過往車輛丟雪球的小事,但一旦跟驅離扯上關係,那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就能使人無法脫貧。優美的段落裡講述著了美國社會的慘劇,但又處處流露出深切的人性。除非你毫不在意(美國的)社會正義,否則《下一個家在何方?》就是這樣一本不容你錯過的書籍,一部我真心喜歡的作品。」
──《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作者芮貝卡‧史克魯特(Rebecca Skloot)
「這是個關乎基本人類需求的故事──有個家可以遮風避雨。這個需求平凡至極,但馬修‧戴斯蒙說起故事卻讓人覺得震撼,覺得身歷其境,心碎不已。翻開此書,我們就像是活生生跨入到了租屋者與房東的生活裡,體驗到了他們歷經的勝利、掙扎、慘事、溫暖、損失與情感。我的希望,是《下一個家在何方?》能啟動政策的變革,而我確定的,是這本書會讓你開始用不同的態度去面對這個世界,面對生活在其間的每一個人。」
──《勞勃‧皮斯短暫而悲劇的一生》(The Short and Tragic Life of Robert Peace)作者傑夫‧哈布斯(Jeff Hobbs)
「這是本很特別、很重要的作品,去讀,拜託,讀就對了。」
──《隨機家庭》(Random Family)作者‧艾德里安‧妮可‧勒布朗(Adrian Nicole LeBlanc)
「馬修‧戴斯蒙說的是人生谷底的感性故事。書裡的登場人物不乏女性跟孩子,而不分男女老幼,他們都是美國真正的英雄,因為面對個人難以招架的外在力量,他們展現出了難以想像的勇氣與堅強。他們的故事極其動人,但也極其悲慘。在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境內有這麼多人沒辦法頭上有片屋頂,是一件很神奇,也很應該讓我們引以為恥的事情。」
──《我們收割的人》(Men We Reaped)與《搶救》(Salvage the Bones)作者潔思敏‧瓦德(Jesmyn Ward)
媒體推薦:
「謝謝你,馬修‧戴斯蒙。謝謝你以本書描繪了美國的貧窮群像,謝謝你不只給出了驚人的客觀細節,還在書中穿插了特寫的主觀意見。謝謝你示範用單純而優美的散文把複雜的政治問題給交代清楚。謝謝你讓太常被用五分位數跟百分比趴數等冰冷數據給埋沒的歧視爭議變得有血有肉。謝謝你證明了居住正義是一種必須獲得彰顯的正義,而不只是一種因為窮而得不到的小東西而已……《下一個家在何方?》是報導文學與民族誌工作上的一大勝利。戴斯蒙讓我們再也無法睜一隻眼看著美國的貧窮,然後閉一隻眼假裝沒看到居住問題之嚴重。我們不可能不把這本書拿來仔細研究。」
──《華盛頓郵報》
「透過小說一般的生動文筆,《下一個家在何方?》像面照妖鏡,映照出了美國中產階級對於不動產的沉迷,同時也揭發了市場底層運作的黑暗面。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驅離只是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經。」
──《紐約時報》珍妮佛‧薛斯勒(Jennifer Schuessler)
「大開眼界……戴斯蒙是名在哈佛任教的學者──還是名社會學家,或者你可以說他是個民族誌作者。但我會說他也是名記者,而且是位可以跟研究孟買貧民窟的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齊名,為貧窮報導樹立了新標竿的大記者。」
──《紐約時報》書評,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
「(戴斯蒙)講出了一個糾結而令人痛心的故事……近來年書市不乏廣受好評的民族誌,比方說我們看到有蘇西耶‧凡卡德希(Sudhir Venkatesh)的《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Gang Leader for a Day),有凱瑟琳‧布的《美好永遠的背後》(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而戴斯蒙的《下一個家在何方?》也可望在這些傑作中佔有一席之地。事前的研究跟實際動筆撰寫都極其強調細節,社會邊緣的人生因此得到了曝光的機會。那些被殘忍地視而不見,甚至被意見領袖們經年累月妖魔化的社會底層,終於也因為本書而有了發聲的空間。」
──《波士頓環球報》
「研究基礎深厚,文字表現鮮明,《下一個家在何方?》是一本不容忽視的作品──隨著這本書的問世,我們的貧窮論述再也不能少了居住這塊拼圖。」
──《紐約時報》珍妮佛‧西尼爾(Jennifer Senior)
「這種事情不是每星期(每個月,甚至於每年)都會有。但只要耐心等候,總是偶爾會有本書冒出頭,讓輿論的話題被它帶動……Evicted看來就在往這條路上走。」
──《紐約時報》書評版編輯,潘蜜拉‧保羅(Pamela Paul)
「引人入勝的文字,不容小覷的訊息……哈佛社會學者戴斯蒙引用了大量的統計數據,但本書的衝擊力來自於這是本精彩的民族誌。戴斯蒙的身分跟所作所為,都屬於學術圈裡的少數民族:他少見地是個貧窮專家,又更另類地去與窮人廝混。他筆下的文字風情畫,栩栩如生到令人惶惶不安……人生會走到吸毒跟賣淫,不代表他們沒有尊嚴與勇氣,只是要呈現在文字裡並不容易──而那也是正是《下一個家在何方?》設法做到了的事情。」
──《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半月刊,傑森‧德帕勒(Jason DeParle)
「鏗鏘有力,撼動人心……《下一個家在何方?》以有始有終的使命感,翔實地將密爾瓦基底層租屋者的生活給作成紀錄……在描寫這些悲慘人生的過程中,戴斯蒙連起了乍看之下各自為政的力量。原來在這些力量的你推我拉之下,人類的尊嚴就此四分五裂,無家可歸成了許多人逃不出或躲不掉的宿命……本書能夠打動讀者內心,憑藉的是故事在我們腦海烙下的印記。」
──《美國學者》(The American Scholar)雜誌,吉兒‧里歐韋(Jill Leovy)
「一本令人刮目相看的嚴謹學術著作……但又兼具著小說般的描寫技巧……一如戴斯蒙先生所說,驅離一向被都市社會學者視若無睹,所以他的陳述算是補上了這片拼圖,他的研究態度毫無隱瞞,他的研究方法絕不偷懶。」
──《華爾街日報》
「里程碑般的書寫……戴斯蒙帶給我們的是一本有著小說般精采情節的人生紀實……這本出自學者之手,讓人倒抽一口冷氣的傑出作品,就彷彿是二十一世紀版的《另外一半人過的是什麼日子(暫譯)》(How the Other Half Lives)。本書將觸及社會上廣大的閱讀族群。」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要以同理心把土霸王一般的包租公(婆)描寫得有血有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哈佛大學教授戴斯蒙辦到了。由他指出的角度看過去,驅離的場景讓人久久不能自己,畢竟故事的現場是威斯康辛的密爾瓦基,美國各大城市裡種族隔離嚴重程度的第一名……(戴斯蒙)把人生遇到瓶頸者的悲慘遭遇說成了動人的故事,同時也揭發了驅離的為禍之烈讓人如何深陷失敗的深淵……書單中的必讀。」
──《書單雜誌》(Booklist)
「強大的故事性與研究工作上的鉅細靡遺,交織出了這本卓越的民族誌研究……在直指居住正義是美國當代得優先獲得關注的社會正義課題之餘,戴斯蒙也提出了具體的解決之道,讓我們知悉如何面對這個危機。」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戴斯蒙精闢的觀察力、他記錄日常對話的便給,還有他執簡馭繁把故事說清楚的本領,在在都讓《下一個家在何方?》成為一本意象鮮明到令人不忍卒睹的傑作。」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戴斯蒙作為一名年輕的社會學者,他在密爾瓦基的田野調查被哈佛雜誌寫成了二○一四年一二月號的封面文章,題目是〈破碎人生〉(Disrupted Lives)。當時文章裡的幾段破碎人生,如今在《下一個家在何方?》書裡成為了小說般深刻而痛苦的文字。惟小說般的這些文字都是事實,都是美國,都是你我熟悉的二十一世紀。」
──《哈佛雜誌》(Harvard Magazine)
「一如凱瑟琳‧布的《美好永遠的背後》,本書是報導文學,所以除了紀實之外也兼具文學作品的深度與感染力。書中令人眼界大開的細節與資料,讓人不得不以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幾件事情:居住正義的迫切危機、讓這個危機根深蒂固的多方成因,乃至於我們需要哪些政策來力抗這個燙手山芋。」
──MORE雜誌
「《下一個家在何方?》是少見能對貧窮提出嶄新見解的作品。戴斯蒙以強大的論述指摘為政者與學術圈是如何對民間租屋的弊病視若無睹,也說明了何以驅離是貧窮的因而非貧窮的果……驅離已經成為美國一種惡質文化,惟戴斯蒙的書寫或許會是改革的濫觴。」
──《舊金山紀事報》
「《下一個家在何方?》是本會讓人驚心動魄又辛酸難過,一本涵蓋了海量研究心血的著作。即便你已經讀畢本書,闔上了扉頁,登場人物的多舛人生仍舊會歷歷在目,在你腦海中揮之不去很久很久……戴斯蒙對本書下足了功夫,他說的故事證明了學理的數據與對弱勢的同理心不會相互干預,證明了理性與感性可以融為一體。對於小人物們的缺陷與人性的弱點,《下一個家在何方?》的態度是接受與理解,而這也正是本書最令人難忘的一點。」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下一個家在何方?》是個能觸發人惻隱之心的動人故事,也是田野調查的精采之作。」
──Mother Jones雜誌
「一本精心研究,讀來讓內心隱隱作痛的傑作。」
──《芝加哥論壇報》
「《下一個家在何方?》可望激發廣泛的公共政策討論。這是一部訴求崇高而富有紋理,具有托爾斯泰色彩的作品:未經修飾的事實中埋藏著深沉的悲天憫人,書中對人性的尊重,由每一位主配角共同享有。」
──密爾瓦基哨兵日報(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
「透過讓自己置身於底層租屋者的日常中,戴斯蒙追隨的是詹姆斯‧艾吉(James Agee)所代表的傳統。一九四一年,詩人詹姆斯‧艾吉以劃時代的《且讓我們來歌頌名人(暫譯)》(Let Us Now Praise Famous Men)一書帶領讀者歷經了一場震撼教育:美國南方貧農的生活在艾吉筆下化為毫無遮掩而衝擊力十足的描寫,看著讓人怵目驚心。」
──明尼蘇達星論壇報(Minneapolis StarTribune)
「戴斯蒙顯然兼具了研究者需要的投入與細心,乃至於優秀作家的文筆。《下一個家在何方?》裡的故事零距離而揪心,兼具小說般的情緒推力。本書特寫了弱勢者如何在社會的底層動彈不得,也闡述了個人的磨難會在體系中集結成什麼樣的社會問題。不騙各位我一口氣讀到完……《下一個家在何方?》有潛力成為某股社會運動的雷管。」
──《庇護力》雜誌(Shelterforce)
「高度推薦。」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社會學界的明日之星……(戴斯蒙)已經就定位,他將在平等議題的論戰中發揮卓越的影響力。」
──《高等教育紀事報》(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戴斯蒙的研究既廣且深,令人讚嘆。但更令人嘆服的是他能夠把觀察心得與資料濃縮成這樣一本讓人既不忍心看下去,又忍不住要看下去的非文學作品。」
──芝加哥書評網(Chicago Review of Books)
「(《下一個家在何方?》)比近年來任何一本書籍都更有能力讓社福改革步上正軌,也更有機會讓都會貧窮的問題獲得全國性的重視。誰能讀了《下一個家在何方?》而不滿腔怒氣,誰能接受數百萬美國低收者受到的非人待遇?戴斯蒙所成就的是了不起的事情,值得高度給予肯定。」
──《舊金山非紀事報》(Beyond Chron)
「戴斯蒙這本大作或許提出了許多問題的藥方,包括擴大租屋券方案的規模,但真正讓這本書卓然不凡的是書裡對於人事物的動人描述與真情流露。這本書應該規定美國人讀,特別是為政者與每一位手握公權力的個人。這種難堪的貧困狀態竟能在世界霸權中存在,應視為對美國政府與政策的無情審判。」
──BookBrowse.com網站編輯普爾妮瑪‧阿普提(Poornima Apte)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1折197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0 |
5折 | 2 |
6折 | 4 |
7折 | 2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4 |
3折 | 8 |
4折 | 8 |
5折 | 51 |
6折 | 10 |
7折 | 48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馬修‧戴斯蒙
優惠價: 88 折, NT$ 422 NT$ 4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作者簡介:
馬修‧戴斯蒙Matthew Desmond
哈佛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同時也是「正義與貧窮計劃」(Justice and Poverty Project)的共同主持人。他曾經是哈佛學人協會的成員,也以作者身分完成了獲得獎項肯定的《火線之上》(On the Fireline),以及另外兩本以種族為題的共同著作。再來就是他曾經編輯過一系列聚焦美國經濟剝奪慘況的學術研究。他的研究工作曾獲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羅素賽吉基金會(Russell Sage Foundation)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補助,同時如《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與《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等大型媒體都曾刊登過他的文筆。二○一五年,戴斯蒙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頒發有「天才」研究補助金(Genius grant)美譽的「麥克阿瑟學人獎」(MacArthur Fellowship)。
譯者簡介:
胡訢諄
中正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研究碩士。專事翻譯,譯有《香吉士一家人》、《嘉年華的誕生》、《漫遊歐洲一千年》、《心碎史》等。
譯作指教:hsinchun.hu@gmail.com
鄭煥昇
教育界的逃兵,翻譯的志願役,喜歡看書、堆書的譯者。譯有《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全面失控》、《普羅旺斯1970》等書。
得獎紀錄:
★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 Amazon年度TOP 20
★ 《出版人週刊》2016年十大好書
★ GoodReads年度好書
★ 《衛報》2016年最佳假期讀物
★ 《柯克斯書評》年度好書
★ 《歐普拉雜誌》10本必讀佳作
★ iTunes本月好讀
★ 《華爾街日報》最佳春季非小說
★ Google Play春季好書
★ 入圍2017年卡內基最佳非小說獎
★ 800名CEO票選年度最佳公共事務書籍
★ BuzzFeed票選2016年必讀的14本書
★ Vulture雜誌本月必讀
★ 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 蟬聯各大排行榜數十週
名人推薦:
「在生動的人物、深具磁力的情節背後,是真實的人生,與嚴謹的研究與觀察。作者冷靜,但充滿同理心與自省,讓本書如同一面放大鏡,靈活透析住房市場的殘酷法則,以及底層家庭的無家掙扎,絕對是一本理解當代城市居住議題的深刻作品。」──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書中所述於我們並不陌生:台灣多個城市近年已擠進全球房價所得比排名前十,租屋者更欠缺法律保障權益,努力工作、貢獻經濟並實現自我的人們安居不易,放眼全台眾多迫遷(evicted)爭議,侵害居住權也對「家」造成衝擊。台灣需要這本書,也期待本土的寫作,引領我們重思迫遷與居住。」──尤美女(立法委員)
「這本富感性而美麗到令人心痛的民族誌,會讓我們對美國的貧窮問題產生新的理解,我們會想起一個簡單卻又嚴峻的挑戰,那就是讓美國成為一個沒有人需要餐風露宿的國度。」
──哈佛大學公共政策學程教授《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Our Kids)作者羅伯特‧D‧普特南(Robert D. Putnam)
「《下一個家在何方?》所描寫的是一種在美國快速擴散與惡化的經濟困境。經由馬修‧戴斯蒙的精采文筆,我們看到許多密爾瓦基家庭遭捲入驅離的風暴裡,而他們的遭遇會讓讀者們感到不可思議。但在一般人震撼無比的同時,專家們會因為本書而擴大了對貧窮問題的認知。在這本充滿力道的傑作裡,讀者可以讀到唯利是圖的房東群像,可以接觸到學術研究的重要結論,而這也充實了這份民族誌研究的說服力。很少有書可以讓人又得到啟發,又覺得要趕緊去做點什麼,《下一個家在何方?》就是這當中的一冊。」
──哈佛大學路易斯‧P與琳達‧L‧蓋瑟(Lewis P. and Linda L. Geyser)講座教授,《工作消失的那天》(When Work Disappears)作者威廉‧朱利亞斯‧威爾森(William Julius Wilson)
「一句話形容《下一個家在何方?》:了不起──高超的文字與研究品質,讓我們對於貧窮的理解不再存有一大斷層。戴斯蒙領我們來到美國窮中之窮的社區,說明了驅離是如何推倒一系列的骨牌。事情的開端往往只是小屁孩朝過往車輛丟雪球的小事,但一旦跟驅離扯上關係,那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就能使人無法脫貧。優美的段落裡講述著了美國社會的慘劇,但又處處流露出深切的人性。除非你毫不在意(美國的)社會正義,否則《下一個家在何方?》就是這樣一本不容你錯過的書籍,一部我真心喜歡的作品。」
──《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作者芮貝卡‧史克魯特(Rebecca Skloot)
「這是個關乎基本人類需求的故事──有個家可以遮風避雨。這個需求平凡至極,但馬修‧戴斯蒙說起故事卻讓人覺得震撼,覺得身歷其境,心碎不已。翻開此書,我們就像是活生生跨入到了租屋者與房東的生活裡,體驗到了他們歷經的勝利、掙扎、慘事、溫暖、損失與情感。我的希望,是《下一個家在何方?》能啟動政策的變革,而我確定的,是這本書會讓你開始用不同的態度去面對這個世界,面對生活在其間的每一個人。」
──《勞勃‧皮斯短暫而悲劇的一生》(The Short and Tragic Life of Robert Peace)作者傑夫‧哈布斯(Jeff Hobbs)
「這是本很特別、很重要的作品,去讀,拜託,讀就對了。」
──《隨機家庭》(Random Family)作者‧艾德里安‧妮可‧勒布朗(Adrian Nicole LeBlanc)
「馬修‧戴斯蒙說的是人生谷底的感性故事。書裡的登場人物不乏女性跟孩子,而不分男女老幼,他們都是美國真正的英雄,因為面對個人難以招架的外在力量,他們展現出了難以想像的勇氣與堅強。他們的故事極其動人,但也極其悲慘。在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境內有這麼多人沒辦法頭上有片屋頂,是一件很神奇,也很應該讓我們引以為恥的事情。」
──《我們收割的人》(Men We Reaped)與《搶救》(Salvage the Bones)作者潔思敏‧瓦德(Jesmyn Ward)
媒體推薦:
「謝謝你,馬修‧戴斯蒙。謝謝你以本書描繪了美國的貧窮群像,謝謝你不只給出了驚人的客觀細節,還在書中穿插了特寫的主觀意見。謝謝你示範用單純而優美的散文把複雜的政治問題給交代清楚。謝謝你讓太常被用五分位數跟百分比趴數等冰冷數據給埋沒的歧視爭議變得有血有肉。謝謝你證明了居住正義是一種必須獲得彰顯的正義,而不只是一種因為窮而得不到的小東西而已……《下一個家在何方?》是報導文學與民族誌工作上的一大勝利。戴斯蒙讓我們再也無法睜一隻眼看著美國的貧窮,然後閉一隻眼假裝沒看到居住問題之嚴重。我們不可能不把這本書拿來仔細研究。」
──《華盛頓郵報》
「透過小說一般的生動文筆,《下一個家在何方?》像面照妖鏡,映照出了美國中產階級對於不動產的沉迷,同時也揭發了市場底層運作的黑暗面。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驅離只是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經。」
──《紐約時報》珍妮佛‧薛斯勒(Jennifer Schuessler)
「大開眼界……戴斯蒙是名在哈佛任教的學者──還是名社會學家,或者你可以說他是個民族誌作者。但我會說他也是名記者,而且是位可以跟研究孟買貧民窟的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齊名,為貧窮報導樹立了新標竿的大記者。」
──《紐約時報》書評,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
「(戴斯蒙)講出了一個糾結而令人痛心的故事……近來年書市不乏廣受好評的民族誌,比方說我們看到有蘇西耶‧凡卡德希(Sudhir Venkatesh)的《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Gang Leader for a Day),有凱瑟琳‧布的《美好永遠的背後》(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而戴斯蒙的《下一個家在何方?》也可望在這些傑作中佔有一席之地。事前的研究跟實際動筆撰寫都極其強調細節,社會邊緣的人生因此得到了曝光的機會。那些被殘忍地視而不見,甚至被意見領袖們經年累月妖魔化的社會底層,終於也因為本書而有了發聲的空間。」
──《波士頓環球報》
「研究基礎深厚,文字表現鮮明,《下一個家在何方?》是一本不容忽視的作品──隨著這本書的問世,我們的貧窮論述再也不能少了居住這塊拼圖。」
──《紐約時報》珍妮佛‧西尼爾(Jennifer Senior)
「這種事情不是每星期(每個月,甚至於每年)都會有。但只要耐心等候,總是偶爾會有本書冒出頭,讓輿論的話題被它帶動……Evicted看來就在往這條路上走。」
──《紐約時報》書評版編輯,潘蜜拉‧保羅(Pamela Paul)
「引人入勝的文字,不容小覷的訊息……哈佛社會學者戴斯蒙引用了大量的統計數據,但本書的衝擊力來自於這是本精彩的民族誌。戴斯蒙的身分跟所作所為,都屬於學術圈裡的少數民族:他少見地是個貧窮專家,又更另類地去與窮人廝混。他筆下的文字風情畫,栩栩如生到令人惶惶不安……人生會走到吸毒跟賣淫,不代表他們沒有尊嚴與勇氣,只是要呈現在文字裡並不容易──而那也是正是《下一個家在何方?》設法做到了的事情。」
──《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半月刊,傑森‧德帕勒(Jason DeParle)
「鏗鏘有力,撼動人心……《下一個家在何方?》以有始有終的使命感,翔實地將密爾瓦基底層租屋者的生活給作成紀錄……在描寫這些悲慘人生的過程中,戴斯蒙連起了乍看之下各自為政的力量。原來在這些力量的你推我拉之下,人類的尊嚴就此四分五裂,無家可歸成了許多人逃不出或躲不掉的宿命……本書能夠打動讀者內心,憑藉的是故事在我們腦海烙下的印記。」
──《美國學者》(The American Scholar)雜誌,吉兒‧里歐韋(Jill Leovy)
「一本令人刮目相看的嚴謹學術著作……但又兼具著小說般的描寫技巧……一如戴斯蒙先生所說,驅離一向被都市社會學者視若無睹,所以他的陳述算是補上了這片拼圖,他的研究態度毫無隱瞞,他的研究方法絕不偷懶。」
──《華爾街日報》
「里程碑般的書寫……戴斯蒙帶給我們的是一本有著小說般精采情節的人生紀實……這本出自學者之手,讓人倒抽一口冷氣的傑出作品,就彷彿是二十一世紀版的《另外一半人過的是什麼日子(暫譯)》(How the Other Half Lives)。本書將觸及社會上廣大的閱讀族群。」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要以同理心把土霸王一般的包租公(婆)描寫得有血有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哈佛大學教授戴斯蒙辦到了。由他指出的角度看過去,驅離的場景讓人久久不能自己,畢竟故事的現場是威斯康辛的密爾瓦基,美國各大城市裡種族隔離嚴重程度的第一名……(戴斯蒙)把人生遇到瓶頸者的悲慘遭遇說成了動人的故事,同時也揭發了驅離的為禍之烈讓人如何深陷失敗的深淵……書單中的必讀。」
──《書單雜誌》(Booklist)
「強大的故事性與研究工作上的鉅細靡遺,交織出了這本卓越的民族誌研究……在直指居住正義是美國當代得優先獲得關注的社會正義課題之餘,戴斯蒙也提出了具體的解決之道,讓我們知悉如何面對這個危機。」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戴斯蒙精闢的觀察力、他記錄日常對話的便給,還有他執簡馭繁把故事說清楚的本領,在在都讓《下一個家在何方?》成為一本意象鮮明到令人不忍卒睹的傑作。」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戴斯蒙作為一名年輕的社會學者,他在密爾瓦基的田野調查被哈佛雜誌寫成了二○一四年一二月號的封面文章,題目是〈破碎人生〉(Disrupted Lives)。當時文章裡的幾段破碎人生,如今在《下一個家在何方?》書裡成為了小說般深刻而痛苦的文字。惟小說般的這些文字都是事實,都是美國,都是你我熟悉的二十一世紀。」
──《哈佛雜誌》(Harvard Magazine)
「一如凱瑟琳‧布的《美好永遠的背後》,本書是報導文學,所以除了紀實之外也兼具文學作品的深度與感染力。書中令人眼界大開的細節與資料,讓人不得不以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幾件事情:居住正義的迫切危機、讓這個危機根深蒂固的多方成因,乃至於我們需要哪些政策來力抗這個燙手山芋。」
──MORE雜誌
「《下一個家在何方?》是少見能對貧窮提出嶄新見解的作品。戴斯蒙以強大的論述指摘為政者與學術圈是如何對民間租屋的弊病視若無睹,也說明了何以驅離是貧窮的因而非貧窮的果……驅離已經成為美國一種惡質文化,惟戴斯蒙的書寫或許會是改革的濫觴。」
──《舊金山紀事報》
「《下一個家在何方?》是本會讓人驚心動魄又辛酸難過,一本涵蓋了海量研究心血的著作。即便你已經讀畢本書,闔上了扉頁,登場人物的多舛人生仍舊會歷歷在目,在你腦海中揮之不去很久很久……戴斯蒙對本書下足了功夫,他說的故事證明了學理的數據與對弱勢的同理心不會相互干預,證明了理性與感性可以融為一體。對於小人物們的缺陷與人性的弱點,《下一個家在何方?》的態度是接受與理解,而這也正是本書最令人難忘的一點。」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下一個家在何方?》是個能觸發人惻隱之心的動人故事,也是田野調查的精采之作。」
──Mother Jones雜誌
「一本精心研究,讀來讓內心隱隱作痛的傑作。」
──《芝加哥論壇報》
「《下一個家在何方?》可望激發廣泛的公共政策討論。這是一部訴求崇高而富有紋理,具有托爾斯泰色彩的作品:未經修飾的事實中埋藏著深沉的悲天憫人,書中對人性的尊重,由每一位主配角共同享有。」
──密爾瓦基哨兵日報(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
「透過讓自己置身於底層租屋者的日常中,戴斯蒙追隨的是詹姆斯‧艾吉(James Agee)所代表的傳統。一九四一年,詩人詹姆斯‧艾吉以劃時代的《且讓我們來歌頌名人(暫譯)》(Let Us Now Praise Famous Men)一書帶領讀者歷經了一場震撼教育:美國南方貧農的生活在艾吉筆下化為毫無遮掩而衝擊力十足的描寫,看著讓人怵目驚心。」
──明尼蘇達星論壇報(Minneapolis StarTribune)
「戴斯蒙顯然兼具了研究者需要的投入與細心,乃至於優秀作家的文筆。《下一個家在何方?》裡的故事零距離而揪心,兼具小說般的情緒推力。本書特寫了弱勢者如何在社會的底層動彈不得,也闡述了個人的磨難會在體系中集結成什麼樣的社會問題。不騙各位我一口氣讀到完……《下一個家在何方?》有潛力成為某股社會運動的雷管。」
──《庇護力》雜誌(Shelterforce)
「高度推薦。」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
「社會學界的明日之星……(戴斯蒙)已經就定位,他將在平等議題的論戰中發揮卓越的影響力。」
──《高等教育紀事報》(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戴斯蒙的研究既廣且深,令人讚嘆。但更令人嘆服的是他能夠把觀察心得與資料濃縮成這樣一本讓人既不忍心看下去,又忍不住要看下去的非文學作品。」
──芝加哥書評網(Chicago Review of Books)
「(《下一個家在何方?》)比近年來任何一本書籍都更有能力讓社福改革步上正軌,也更有機會讓都會貧窮的問題獲得全國性的重視。誰能讀了《下一個家在何方?》而不滿腔怒氣,誰能接受數百萬美國低收者受到的非人待遇?戴斯蒙所成就的是了不起的事情,值得高度給予肯定。」
──《舊金山非紀事報》(Beyond Chron)
「戴斯蒙這本大作或許提出了許多問題的藥方,包括擴大租屋券方案的規模,但真正讓這本書卓然不凡的是書裡對於人事物的動人描述與真情流露。這本書應該規定美國人讀,特別是為政者與每一位手握公權力的個人。這種難堪的貧困狀態竟能在世界霸權中存在,應視為對美國政府與政策的無情審判。」
──BookBrowse.com網站編輯普爾妮瑪‧阿普提(Poornima Apte)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0 |
5折 | 2 |
6折 | 4 |
7折 | 2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4 |
3折 | 8 |
4折 | 8 |
5折 | 51 |
6折 | 10 |
7折 | 48 |
7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1折197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