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精神衛生工作者,也曾在大學授課,是女性主義健將。她目前是某所學校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大英圖書館理事會理事,不久前才辭去倫敦藝術大學客座教授一職。她出版了幾本有關時尚與都市文化的書籍,包括《身穿夢想:時尚和現代性》(Adorned in Dreams: Fashion and Modernity, 1985、2003)、《波西米亞人:華麗的放逐》(Bohemians: The Glamorous Outcasts,2000)、《文化激情》(Cultural Passions,2013)。她也寫過三本犯罪小說:《蒼茫時刻》(The Twilight Hour)、《戰爭浩劫》(War Damage)、《柏林女孩》(The Girl in Berlin ),目前正在撰寫第四本《冷戰疑雲》(She Died Young)。她和伴侶定居於倫敦。
英國網球名將丹恩.麥斯凱爾(Dan Maskell)出身勞動家庭,但是個性和岡薩雷茲南轅北轍,一個溫和,一個火爆。麥斯凱爾從球童起家,後來「逐漸愛上草地網球,從此愛意未減」。另一位戰前的英國網球明星弗雷德.佩里(Fred Perry)對網球也是這感覺。的確,沒有一個運動和網球一樣,從浪漫愛情的角度討論球員與觀眾的關係,詮釋網賽與球迷的關係。就連鐵石心腸的新聞記者也被網球折服。體育作家藍尼(A. L. Laney)在其傳記《球場報導:和網球的五十年情史》(Covering the Court: A Fifty Year Love Affair with the Game of Tennis)坦言:「我愛上了網球,本書是情史大公開。」他也愛上了網球選手。他第一次觀看美國球星小比爾.強斯頓(Little Bill Johnston,別名小比爾)早期的比賽,立刻對他一見鍾情,愛得「百分之百、毫無保留」。他之前「遠遠崇拜」來自加州的選手莫里斯.麥克勞林(Maurice McLoughlin),後者是發球上網型球員,在一九一二與一九一三年贏得美國錦標賽冠軍,並打入溫布頓網賽的決賽。不過藍尼對小比爾的熱情不同於他視麥克勞林為英雄的那種崇拜。對小比爾是愛戀,「一旦我愛上了,其他似乎都微不足道,只想再次看到他,再次看到他贏球。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而且愈年輕愈是被迷得神魂顛倒。」在二十一世紀, 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出賽時,常聽到觀眾席傳來男性大叫:「我愛你,羅傑。」
「愛」這個字是網球的核心,深植在網球獨特又出奇的計分系統裡。「love」意味零分。再者,這是為愛而打的運動。男女一起在網球場你來我往,就社交與浪漫角度而言,網球成了「愛的遊戲」。網球內含的女性元素一直存在爭議,一如風波不斷的「愛情」。「love」這字一點也不陽剛。一九七○年代美國女子網球明星克莉絲.艾芙特(Chrissie Evert)經朋友介紹,認識了英俊的英國選手約翰‧「長腿」‧羅伊德(John ‘Legs’ Lloyd),立刻受他吸引。兩人道別時,他對她說:「認識妳,開心得咧。」(Lovely to meet you.)克莉絲沮喪地向朋友透露:「唉,可惜了!他是個同志!」顯見她把「love」和娘娘腔聯想在一塊,至少這位美國人這麼想。
對維多利亞時期講究道德禮儀的人士而言,歡愉是個尷尬且難以招架的觀念。從十九世紀初開始,福音派運動愈來愈具影響力,也積極地改造道德觀、禮儀舉止。舉例而言,抑惡協會(Society for the Suppression of Vice)早在一八○二年就對色情書刊與行為宣戰。對於虔誠的福音派信徒而言,幾乎所有歡愉活動與現場表演都是罪惡:玩紙牌、濺血運動(如鬥雞)、閱讀小說、跳舞、喝酒、甚至戲劇都是腐化人心的娛樂。就連茶與咖啡也都被他們帶著有色眼光看待。家庭的懷抱才是唯一的安全庇護所。他們強調特定的家庭生活型式,所以中產階級對於「男女天生的差異以及男女角色的互補」有其牢不可破的觀念,這點,福音派人士至少得擔負部分責任。
一九六○年代,不只是網球界,包括世界各地皆面臨動盪的局面。未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年輕世代,逐漸對僵化的社會氛圍感到厭煩,也對缺乏年輕族群代表發聲的民主政治感到不耐。英國社會浮現了對立的年輕世代次文化陣營──搖滾族與摩登族,雙方摩擦不斷,直至一九六四年衝突白熱化,英國社會學家柯恩(Stanley Cohen)以「道德恐慌」描述當時社會氛圍,各大媒體則大肆渲染,直指當局政權陷入危機。搖滾族素有泰迪男孩之稱,總是一身皮衣、騎乘摩托車;摩登族身穿義大利款式服裝,偏愛小型機車,陰性特質顯露無遺。後者受到妖魔化,被批評為危害「正常」社會倫理綱常的一股威脅。英國這些年輕族群並無明確政治訴求,但在美國各地大學校園抗議不斷的大學生可不一樣,遑論在貧民窟滋事的暴徒。要求社會改革的聲浪同樣席捲歐洲各地。一九六八年在法國巴黎發生五月學運,搞得政府差點垮台。社會不斷累積對政府的不滿,終使赤軍團(Red Army Faction,)、赤軍旅(Red Army Faction)等左翼勢力分別在西德和義大利興起。這些團體採取暴力手段對抗他們眼中業已僵化、腐敗的半法西斯政權,而政府毫不退讓,也採同樣手段回敬之。
這次看來是納斯塔塞的問題比較大,但馬克安諾也不落人後,迅速創造了他一人飾演的道德恐慌秀。納斯塔塞善於做秀;馬克安諾在賽事中的表現,與其說是在重現十七世紀的鬥熊,倒比較像是上演一齣存在主義戲碼,演繹人獨自尋求完美的過程。「地獄乃他人」(Hell is other people)────這句名言出自法國哲學家沙特的劇作《無路可出》,在此用於描述馬克安諾對官方人士不間斷的對抗行為,可說是相當適切:他的抗爭戲碼著實驚天地泣鬼神,自己尚且身兼數角,一下扮演無辜的受害者,轉眼間成了魔鬼的化身。
馬克安諾在歐美參與賽事,無一不對主辦單位奮力抗爭、大發脾氣,但要等到他到了英國,透過小報的報導,他才正式受封為「超級頑童」(Superbrat),一舉一動宛如幼稚的青少年,成為大眾最鍾愛的眼中釘。蒂姆.亞當斯寫了一本篇幅雖短但內容精采的書談馬克安諾,指出溫網近一九八○年代管理上仍舊是由業餘選手操持,譬如布萊恩‧柏奈特爵士(Air Chief Marshall Sir Brian Burnett),其頭銜含括英國皇家空軍上將、王牌飛行員、戰爭英雄、女王侍從官。他個人專屬的「侍從官」跟他基本上有一樣的背景,有些人面對網球朝向開放邁進感到悶悶不樂,有些人則沒那麼悲觀,但也抱持著存疑的態度,即便這樣的變遷實為自身所屬的網球俱樂部所帶動的。他們多數人當了一輩子軍官,挑戰權威不在他們的理解範圍內。
馬克安諾早期在球場上主要靠得不是滿口髒話,而是一句句簡練的刺激言語,滿是諷刺和鄙夷:「沒用的廢物!」(Mr. Incompetent!)、「粉筆灰在飄!」、「你是全人類的恥辱!」、「我他馬球打超爛不要再看了,所有人滾!」、「世界級廢渣」(pits of the world)、「你們兩個只會坐在那邊耍廢!」,以及最有名的一句話:「開什麼玩笑?」(You cannot be serious)。記者斯蒂夫‧提格諾稱他為「網球嘴砲界的韓波」;的確,他永無止盡的怒火似乎表現出某種存在上的理想破滅,似乎已然看盡人生冷暖,所有的夢想已然幻滅。
英國網球名將丹恩.麥斯凱爾(Dan Maskell)出身勞動家庭,但是個性和岡薩雷茲南轅北轍,一個溫和,一個火爆。麥斯凱爾從球童起家,後來「逐漸愛上草地網球,從此愛意未減」。另一位戰前的英國網球明星弗雷德.佩里(Fred Perry)對網球也是這感覺。的確,沒有一個運動和網球一樣,從浪漫愛情的角度討論球員與觀眾的關係,詮釋網賽與球迷的關係。就連鐵石心腸的新聞記者也被網球折服。體育作家藍尼(A. L. Laney)在其傳記《球場報導:和網球的五十年情史》(Covering the Court: A Fifty Year Love Affair with the Ga...
曾是精神衛生工作者,也曾在大學授課,是女性主義健將。她目前是某所學校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大英圖書館理事會理事,不久前才辭去倫敦藝術大學客座教授一職。她出版了幾本有關時尚與都市文化的書籍,包括《身穿夢想:時尚和現代性》(Adorned in Dreams: Fashion and Modernity, 1985、2003)、《波西米亞人:華麗的放逐》(Bohemians: The Glamorous Outcasts,2000)、《文化激情》(Cultural Passions,2013)。她也寫過三本犯罪小說:《蒼茫時刻》(The Twilight Hour)、《戰爭浩劫》(War Damage)、《柏林女孩》(The Girl in Berlin ),目前正在撰寫第四本《冷戰疑雲》(She Died Young)。她和伴侶定居於倫敦。
英國網球名將丹恩.麥斯凱爾(Dan Maskell)出身勞動家庭,但是個性和岡薩雷茲南轅北轍,一個溫和,一個火爆。麥斯凱爾從球童起家,後來「逐漸愛上草地網球,從此愛意未減」。另一位戰前的英國網球明星弗雷德.佩里(Fred Perry)對網球也是這感覺。的確,沒有一個運動和網球一樣,從浪漫愛情的角度討論球員與觀眾的關係,詮釋網賽與球迷的關係。就連鐵石心腸的新聞記者也被網球折服。體育作家藍尼(A. L. Laney)在其傳記《球場報導:和網球的五十年情史》(Covering the Court: A Fifty Year Love Affair with the Game of Tennis)坦言:「我愛上了網球,本書是情史大公開。」他也愛上了網球選手。他第一次觀看美國球星小比爾.強斯頓(Little Bill Johnston,別名小比爾)早期的比賽,立刻對他一見鍾情,愛得「百分之百、毫無保留」。他之前「遠遠崇拜」來自加州的選手莫里斯.麥克勞林(Maurice McLoughlin),後者是發球上網型球員,在一九一二與一九一三年贏得美國錦標賽冠軍,並打入溫布頓網賽的決賽。不過藍尼對小比爾的熱情不同於他視麥克勞林為英雄的那種崇拜。對小比爾是愛戀,「一旦我愛上了,其他似乎都微不足道,只想再次看到他,再次看到他贏球。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而且愈年輕愈是被迷得神魂顛倒。」在二十一世紀, 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出賽時,常聽到觀眾席傳來男性大叫:「我愛你,羅傑。」
「愛」這個字是網球的核心,深植在網球獨特又出奇的計分系統裡。「love」意味零分。再者,這是為愛而打的運動。男女一起在網球場你來我往,就社交與浪漫角度而言,網球成了「愛的遊戲」。網球內含的女性元素一直存在爭議,一如風波不斷的「愛情」。「love」這字一點也不陽剛。一九七○年代美國女子網球明星克莉絲.艾芙特(Chrissie Evert)經朋友介紹,認識了英俊的英國選手約翰‧「長腿」‧羅伊德(John ‘Legs’ Lloyd),立刻受他吸引。兩人道別時,他對她說:「認識妳,開心得咧。」(Lovely to meet you.)克莉絲沮喪地向朋友透露:「唉,可惜了!他是個同志!」顯見她把「love」和娘娘腔聯想在一塊,至少這位美國人這麼想。
對維多利亞時期講究道德禮儀的人士而言,歡愉是個尷尬且難以招架的觀念。從十九世紀初開始,福音派運動愈來愈具影響力,也積極地改造道德觀、禮儀舉止。舉例而言,抑惡協會(Society for the Suppression of Vice)早在一八○二年就對色情書刊與行為宣戰。對於虔誠的福音派信徒而言,幾乎所有歡愉活動與現場表演都是罪惡:玩紙牌、濺血運動(如鬥雞)、閱讀小說、跳舞、喝酒、甚至戲劇都是腐化人心的娛樂。就連茶與咖啡也都被他們帶著有色眼光看待。家庭的懷抱才是唯一的安全庇護所。他們強調特定的家庭生活型式,所以中產階級對於「男女天生的差異以及男女角色的互補」有其牢不可破的觀念,這點,福音派人士至少得擔負部分責任。
一九六○年代,不只是網球界,包括世界各地皆面臨動盪的局面。未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年輕世代,逐漸對僵化的社會氛圍感到厭煩,也對缺乏年輕族群代表發聲的民主政治感到不耐。英國社會浮現了對立的年輕世代次文化陣營──搖滾族與摩登族,雙方摩擦不斷,直至一九六四年衝突白熱化,英國社會學家柯恩(Stanley Cohen)以「道德恐慌」描述當時社會氛圍,各大媒體則大肆渲染,直指當局政權陷入危機。搖滾族素有泰迪男孩之稱,總是一身皮衣、騎乘摩托車;摩登族身穿義大利款式服裝,偏愛小型機車,陰性特質顯露無遺。後者受到妖魔化,被批評為危害「正常」社會倫理綱常的一股威脅。英國這些年輕族群並無明確政治訴求,但在美國各地大學校園抗議不斷的大學生可不一樣,遑論在貧民窟滋事的暴徒。要求社會改革的聲浪同樣席捲歐洲各地。一九六八年在法國巴黎發生五月學運,搞得政府差點垮台。社會不斷累積對政府的不滿,終使赤軍團(Red Army Faction,)、赤軍旅(Red Army Faction)等左翼勢力分別在西德和義大利興起。這些團體採取暴力手段對抗他們眼中業已僵化、腐敗的半法西斯政權,而政府毫不退讓,也採同樣手段回敬之。
這次看來是納斯塔塞的問題比較大,但馬克安諾也不落人後,迅速創造了他一人飾演的道德恐慌秀。納斯塔塞善於做秀;馬克安諾在賽事中的表現,與其說是在重現十七世紀的鬥熊,倒比較像是上演一齣存在主義戲碼,演繹人獨自尋求完美的過程。「地獄乃他人」(Hell is other people)────這句名言出自法國哲學家沙特的劇作《無路可出》,在此用於描述馬克安諾對官方人士不間斷的對抗行為,可說是相當適切:他的抗爭戲碼著實驚天地泣鬼神,自己尚且身兼數角,一下扮演無辜的受害者,轉眼間成了魔鬼的化身。
馬克安諾在歐美參與賽事,無一不對主辦單位奮力抗爭、大發脾氣,但要等到他到了英國,透過小報的報導,他才正式受封為「超級頑童」(Superbrat),一舉一動宛如幼稚的青少年,成為大眾最鍾愛的眼中釘。蒂姆.亞當斯寫了一本篇幅雖短但內容精采的書談馬克安諾,指出溫網近一九八○年代管理上仍舊是由業餘選手操持,譬如布萊恩‧柏奈特爵士(Air Chief Marshall Sir Brian Burnett),其頭銜含括英國皇家空軍上將、王牌飛行員、戰爭英雄、女王侍從官。他個人專屬的「侍從官」跟他基本上有一樣的背景,有些人面對網球朝向開放邁進感到悶悶不樂,有些人則沒那麼悲觀,但也抱持著存疑的態度,即便這樣的變遷實為自身所屬的網球俱樂部所帶動的。他們多數人當了一輩子軍官,挑戰權威不在他們的理解範圍內。
馬克安諾早期在球場上主要靠得不是滿口髒話,而是一句句簡練的刺激言語,滿是諷刺和鄙夷:「沒用的廢物!」(Mr. Incompetent!)、「粉筆灰在飄!」、「你是全人類的恥辱!」、「我他馬球打超爛不要再看了,所有人滾!」、「世界級廢渣」(pits of the world)、「你們兩個只會坐在那邊耍廢!」,以及最有名的一句話:「開什麼玩笑?」(You cannot be serious)。記者斯蒂夫‧提格諾稱他為「網球嘴砲界的韓波」;的確,他永無止盡的怒火似乎表現出某種存在上的理想破滅,似乎已然看盡人生冷暖,所有的夢想已然幻滅。
英國網球名將丹恩.麥斯凱爾(Dan Maskell)出身勞動家庭,但是個性和岡薩雷茲南轅北轍,一個溫和,一個火爆。麥斯凱爾從球童起家,後來「逐漸愛上草地網球,從此愛意未減」。另一位戰前的英國網球明星弗雷德.佩里(Fred Perry)對網球也是這感覺。的確,沒有一個運動和網球一樣,從浪漫愛情的角度討論球員與觀眾的關係,詮釋網賽與球迷的關係。就連鐵石心腸的新聞記者也被網球折服。體育作家藍尼(A. L. Laney)在其傳記《球場報導:和網球的五十年情史》(Covering the Court: A Fifty Year Love Affair with the 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