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社會、了解社會、批判社會,
唯有更好的社會,才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不讀書就只能是做工的人?職業貴賤是誰在評斷?」
「女孩子跟異性同居就是不檢點?這是性別的差異還是不平等?」
「街友會流落街頭是自己不努力?還是社會結構改變造成的結果?」
「巧克力、鑽戒是情人間愛的表現?其中的關連到底在哪裡?」
我們生活在社會之中,從出生就受社會影響,開始接收各種資訊、思想。
但是,我們一般所認同的「常識」,真的絕對「正確、合理」嗎?張開社會學之眼,看透表象、看清自己所處的結構,明白個人行動如何在結構中形成意義與脈絡。唯有培養出社會學的批判性思考力,我們才得以立體地理解並反思自己與他人的處境,社會框架才有被鬆動、改變的可能。
社會學的探究不是僵化的理論,而是隨時檢視、不斷反省、推陳出新的。 ……讀了這本《圖解社會學》,再看看這些經常聽到、看到的社會現象時,一定能提出更多元、更豐富、也更精準的看法。─彭懷真
本書巧妙地將文字與圖畫、漫畫相互搭配,正是它最有趣的地方,……期待對社會學有興趣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學子們能把握機會窺其堂奧。 ─林淑鈴
作者簡介:
吳逸驊
台灣打狗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社會學系與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現為攝影記者。
「一本書是給答案,還是發現更多問題?」社會學吸引人之處就在此!
推薦者
彭懷真
學歷
台灣大學社會學學士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
曾任 東海大學幸福家庭研究推廣中心主任、東海大學社工系系主任、東海大學學生事務長、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秘書長
現任 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中華民國幸福家庭促進協會理事長、中廣新聞網主持人
推薦者
林淑鈴
學歷
清華大學人類學哲學博士
曾任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系專任副教授
現任 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研究專長 臺灣民間信仰、民俗醫療、質性研究、閩客文化比較研究"
推薦序
●導讀
文◎彭懷真(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理事長)
從社會學的圖像領略豐富
一、 引言中的引言:從我的慘痛教學經驗說起
在收到這本書原稿的五分鐘之內,我就決定下學期的「大一社會學」要用這本書當作教科書。我講授社會學已經二十年,自己也寫過銷路一直不錯的社會學入門書,校訂過別人翻譯的社會學導論、參與過辭典的編輯,當然閱讀過不計其數的社會學入門書。但是對於如何向愈來愈年輕的學習者介紹社會學,卻感到壓力很大。
我每年任教科目中,「社會學」是我最常教的一門,是我最有心得的一門,但也是學生評鑑最低分的一門,這讓我挫折很深。我再三檢討,不相信自己的表達能力到了這門課就差了,更不相信社會學大師的睿智不再有說服力,不相信社會學理論不再具有解釋力,更不相信社會學知識難以吸收。但事實擺在眼前,我苦思不解,學生清楚表明:「不易接收社會學的知識。」他們考試成績的不理想更使他們抗拒這個寶貴的知識領域。
我試著改變方式授課,增加討論、從新聞事件中分析、播放電影、以及用圖用表來說明。對於Y世代,身處e化風潮的年輕人來說,大量文字實在不是好的溝通方式,「看圖說理論」是不錯的選擇。如今終於看到了一本以圖解來說明社會學的教科書,書中有好些我平日就用來向學生解說的圖,只是更清楚、更完整、更容易懂,更重要的,全書各章都包含圖,實在太方便了。對於習慣以圖像接收訊息的下一代,非常直接、非常好用。
二、社會學是有用又有趣的知識領域
社會學的最簡單定義是「研究社會的科學」,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人,都生活在人群中,也都受到社會的影響,因此了解我們所處的環境非常重要。尤其對於即將在成人世界生存打拚的人來說,認識社會與認識人群等於是為自己尋求安身立命的保障。畢竟「知識就是力量」,有知識就容易有正確判斷,社會學是過去許多專門以科學的方法研究社會的人所累積的知識,累積出各種對我們有用的觀念,讀者假如能夠多吸收這些訊息,一定可以基於正確的認識減少犯錯。
專門讀社會系是大學生很好的選擇(我和我的兒子都以社會學為我們大學時代的主修,我女兒也修過這門課),因為這領域能夠幫助人們打下紮實的理論基礎,又有很高的應用性。對於有志了解社會科學的人,社會學也是最好的一門入門知識。因為社會學也探究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律體系、政府組織等,所以先了解社會學,再讀政治學、經濟學、法律、公共行政等都是最佳的途徑。對於有志從事對人群直接服務的年輕人,社會學的知識更是少不了。我們越認識社會,愈能對其中弱勢者提供較佳的服務。所以每個社會工作系都以社會學做為必修課,而且通常安排在大一,我過去十多年每年陪社工系的新生一起研讀,希望他們在學習成為一個專業的助人者時,對服務對象及對方所處的環境能有更清楚的了解。
現代高等教育的趨勢是非常重視通識課程,希望大學畢業生除了本科專業之外,能對其他知識領域有一基本概念。其中絕對不能少的當然是「社會學」,社會學的知識廣博豐富,相關的研究成果很多,一定能滿足每一個期待充實自己的年輕生命。
三、愛台灣與讀社會學有關
社會學的探究不是僵化的理論,而是隨時檢視、不斷反省、推陳出新的。社會學的思考是使人有反省力,對很多人所講的現象保持批判,使人兼具冷靜的腦與溫暖的心。例如近年來,「愛台灣」的聲音此起彼落,這樣的訴求偏重感性,還有一絲政治味。若從社會學的各個觀點,會更仔細、更周全。包括:如何多了解台灣的社會組織、社會結構、社會階層和很特殊的台灣人性格等,然後可以考慮如何以比較有效的方法去愛、分析台灣在全球化中的位置、探討愛台灣這議題在各方面的影響性等等。社會學的知識既深且廣,一方面是全球性的,諸多理論對於不同社會都具有強大解釋力,同時,它也試著對不同地區的差異做觀察分析,並且針對各地區的特殊之處有所整理。
我們台灣社會的發展經驗就很特別,下列現象都值得追蹤。比如說,在醫療照顧中逛醫院(doctor-shopping),喜歡介紹醫生等。又如宗教界的八家將文化;都市中都市原住民的認同危機;台北與非台北的資源分配問題;富裕台灣中的貧困與紊亂。以我們熟悉的家庭來說:結婚的不住在一起,不結婚的卻住在一起,已經離婚的卻上床,不離婚的卻感情冷淡等。台灣人有一份主要職業,另有兼職的現象普遍。政治參與中賄選、請客、政客跑婚喪喜慶(白天參加喪禮送人上山、晚上參加婚禮送人進洞房)、人民對政治人物下跪求情。台灣充滿了情色,有全球少見的檳榔西施文化,這個島處處賭博,人民總是以旺盛的生命力尋求機會,工作時間每年將近兩千三百小時,是全世界第一長,人民壓力普遍很大,自殺率也在全球名列前茅⋯⋯。
這一連串的現象都很特別,值得觀察了解,你可能都有些興趣想要了解。當你進入社會學的世界,讀了這本《圖解社會學》,再看看這些經常聽到、看到的社會現象時,一定能提出更多元、更豐富、也更精準的看法。 當然本書是以圖像為主,書也不能太厚,所以有些部分顯得過於簡化。 有些理論只能挑選最重要的部分說,還要配合實際的例子,很難周全地說明。 日後,如果能進一步根據社會學的幾大主題分別再撰寫編輯圖解的書,就更好了。
●導讀
文◎彭懷真(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理事長)
從社會學的圖像領略豐富
一、 引言中的引言:從我的慘痛教學經驗說起
在收到這本書原稿的五分鐘之內,我就決定下學期的「大一社會學」要用這本書當作教科書。我講授社會學已經二十年,自己也寫過銷路一直不錯的社會學入門書,校訂過別人翻譯的社會學導論、參與過辭典的編輯,當然閱讀過不計其數的社會學入門書。但是對於如何向愈來愈年輕的學習者介紹社會學,卻感到壓力很大。
我每年任教科目中,「社會學」是我最常教的一門,是我最有心得的一門,但也是學生評...
目錄
導言
從社會學的圖像領略豐富 彭懷真⋯⋯⋯⋯⋯⋯⋯⋯⋯⋯⋯⋯ 2
一窺社會學堂奧就從本書開始 林淑鈴⋯⋯⋯⋯⋯⋯⋯⋯⋯⋯⋯⋯ 5
第一章 社會學是什麼?
社會與個人的關係?⋯⋯⋯⋯⋯⋯⋯⋯⋯⋯⋯⋯⋯⋯⋯⋯⋯⋯⋯⋯ 16
社會學與常識的關係⋯⋯⋯⋯⋯⋯⋯⋯⋯⋯⋯⋯⋯⋯⋯⋯⋯⋯⋯⋯ 18
影響社會學的重要事件⋯⋯⋯⋯⋯⋯⋯⋯⋯⋯⋯⋯⋯⋯⋯⋯⋯⋯⋯ 20
社會學是一門「科學」!?⋯⋯⋯⋯⋯⋯⋯⋯⋯⋯⋯⋯⋯⋯⋯⋯⋯ 22
社會學家的研究取向⋯⋯⋯⋯⋯⋯⋯⋯⋯⋯⋯⋯⋯⋯⋯⋯⋯⋯⋯⋯ 24
其他學科與社會學的關係⋯⋯⋯⋯⋯⋯⋯⋯⋯⋯⋯⋯⋯⋯⋯⋯⋯⋯ 26
社會學古典三大家⋯⋯⋯⋯⋯⋯⋯⋯⋯⋯⋯⋯⋯⋯⋯⋯⋯⋯⋯⋯⋯ 28
在地的知識—本土社會學⋯⋯⋯⋯⋯⋯⋯⋯⋯⋯⋯⋯⋯⋯⋯⋯⋯⋯ 32
第二章 我們生活的真真假假
我們生活在符號世界裡⋯⋯⋯⋯⋯⋯⋯⋯⋯⋯⋯⋯⋯⋯⋯⋯⋯⋯⋯ 36
語言是文化的具體展現⋯⋯⋯⋯⋯⋯⋯⋯⋯⋯⋯⋯⋯⋯⋯⋯⋯⋯⋯ 38
文化讓我們信以為真⋯⋯⋯⋯⋯⋯⋯⋯⋯⋯⋯⋯⋯⋯⋯⋯⋯⋯⋯⋯ 40
文化的兩種立場─排他與包容⋯⋯⋯⋯⋯⋯⋯⋯⋯⋯⋯⋯⋯⋯⋯⋯ 42
消費文化─我消費我存在⋯⋯⋯⋯⋯⋯⋯⋯⋯⋯⋯⋯⋯⋯⋯⋯⋯⋯ 44
文化品味的競爭時代⋯⋯⋯⋯⋯⋯⋯⋯⋯⋯⋯⋯⋯⋯⋯⋯⋯⋯⋯⋯ 46
第三章 社會化,你我成為「人」
麥當勞的社會化縮影⋯⋯⋯⋯⋯⋯⋯⋯⋯⋯⋯⋯⋯⋯⋯⋯⋯⋯⋯⋯ 50
從自然人成為社會人─社會化⋯⋯⋯⋯⋯⋯⋯⋯⋯⋯⋯⋯⋯⋯⋯⋯ 52
社會化的影響─自我發展理論⋯⋯⋯⋯⋯⋯⋯⋯⋯⋯⋯⋯⋯⋯⋯⋯ 56
社會化機構有哪些?⋯⋯⋯⋯⋯⋯⋯⋯⋯⋯⋯⋯⋯⋯⋯⋯⋯⋯⋯⋯ 60
活到老學到老⋯⋯⋯⋯⋯⋯⋯⋯⋯⋯⋯⋯⋯⋯⋯⋯⋯⋯⋯⋯⋯⋯⋯ 64
第四章 社會互動
我們如何進行互動?⋯⋯⋯⋯⋯⋯⋯⋯⋯⋯⋯⋯⋯⋯⋯⋯⋯⋯⋯⋯ 68
生活中潛藏的互動規則⋯⋯⋯⋯⋯⋯⋯⋯⋯⋯⋯⋯⋯⋯⋯⋯⋯⋯⋯ 72
我們都是團體的一份子⋯⋯⋯⋯⋯⋯⋯⋯⋯⋯⋯⋯⋯⋯⋯⋯⋯⋯⋯ 76
大團體好還是小團體好?⋯⋯⋯⋯⋯⋯⋯⋯⋯⋯⋯⋯⋯⋯⋯⋯⋯⋯ 78
第五章 社會組織
組織─現在社會特徵⋯⋯⋯⋯⋯⋯⋯⋯⋯⋯⋯⋯⋯⋯⋯⋯⋯⋯⋯⋯ 82
組織的社會學觀點⋯⋯⋯⋯⋯⋯⋯⋯⋯⋯⋯⋯⋯⋯⋯⋯⋯⋯⋯⋯⋯ 84
組織中的權威類型⋯⋯⋯⋯⋯⋯⋯⋯⋯⋯⋯⋯⋯⋯⋯⋯⋯⋯⋯⋯⋯ 86
層層分工與負責─科層制⋯⋯⋯⋯⋯⋯⋯⋯⋯⋯⋯⋯⋯⋯⋯⋯⋯⋯ 88
科層組織衍生的問題⋯⋯⋯⋯⋯⋯⋯⋯⋯⋯⋯⋯⋯⋯⋯⋯⋯⋯⋯⋯ 90
第六章 社會制度
什麼是社會制度?⋯⋯⋯⋯⋯⋯⋯⋯⋯⋯⋯⋯⋯⋯⋯⋯⋯⋯⋯⋯⋯ 94
家庭⋯⋯⋯⋯⋯⋯⋯⋯⋯⋯⋯⋯⋯⋯⋯⋯⋯⋯⋯⋯⋯⋯⋯⋯⋯⋯⋯ 97
誰在組成家庭?⋯⋯⋯⋯⋯⋯⋯⋯⋯⋯⋯⋯⋯⋯⋯⋯⋯⋯⋯⋯⋯ 100
教育⋯⋯⋯⋯⋯⋯⋯⋯⋯⋯⋯⋯⋯⋯⋯⋯⋯⋯⋯⋯⋯⋯⋯⋯⋯⋯ 102
宗教⋯⋯⋯⋯⋯⋯⋯⋯⋯⋯⋯⋯⋯⋯⋯⋯⋯⋯⋯⋯⋯⋯⋯⋯⋯⋯ 104
第七章 社會學如何看經濟制度?
為何需要經濟制度?⋯⋯⋯⋯⋯⋯⋯⋯⋯⋯⋯⋯⋯⋯⋯⋯⋯⋯⋯ 108
理性、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 110
資本經濟造成異化⋯⋯⋯⋯⋯⋯⋯⋯⋯⋯⋯⋯⋯⋯⋯⋯⋯⋯⋯⋯ 112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 116
全球化企業─麥當勞現象⋯⋯⋯⋯⋯⋯⋯⋯⋯⋯⋯⋯⋯⋯⋯⋯⋯ 120
休閒生活來臨⋯⋯⋯⋯⋯⋯⋯⋯⋯⋯⋯⋯⋯⋯⋯⋯⋯⋯⋯⋯⋯⋯ 122
第八章 社會學如何看國家政治制度?
政治就是爭奪權力?⋯⋯⋯⋯⋯⋯⋯⋯⋯⋯⋯⋯⋯⋯⋯⋯⋯⋯⋯ 128
什麼是民主?⋯⋯⋯⋯⋯⋯⋯⋯⋯⋯⋯⋯⋯⋯⋯⋯⋯⋯⋯⋯⋯⋯ 130
菁英主義與多元主義的民主制度⋯⋯⋯⋯⋯⋯⋯⋯⋯⋯⋯⋯⋯⋯ 132
國家與人民的和諧關係⋯⋯⋯⋯⋯⋯⋯⋯⋯⋯⋯⋯⋯⋯⋯⋯⋯⋯ 136
國家與人民的緊張關係⋯⋯⋯⋯⋯⋯⋯⋯⋯⋯⋯⋯⋯⋯⋯⋯⋯⋯ 138
政府的類型⋯⋯⋯⋯⋯⋯⋯⋯⋯⋯⋯⋯⋯⋯⋯⋯⋯⋯⋯⋯⋯⋯⋯ 140
第九章 不平等、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
不平等的現實生活⋯⋯⋯⋯⋯⋯⋯⋯⋯⋯⋯⋯⋯⋯⋯⋯⋯⋯⋯⋯ 144
什麼是偏差行為?⋯⋯⋯⋯⋯⋯⋯⋯⋯⋯⋯⋯⋯⋯⋯⋯⋯⋯⋯⋯ 148
偏差行為的社會學觀點⋯⋯⋯⋯⋯⋯⋯⋯⋯⋯⋯⋯⋯⋯⋯⋯⋯⋯ 150
性別與不平等⋯⋯⋯⋯⋯⋯⋯⋯⋯⋯⋯⋯⋯⋯⋯⋯⋯⋯⋯⋯⋯⋯ 154
愛你,還是愛我自己?⋯⋯⋯⋯⋯⋯⋯⋯⋯⋯⋯⋯⋯⋯⋯⋯⋯⋯ 158
種族歧視⋯⋯⋯⋯⋯⋯⋯⋯⋯⋯⋯⋯⋯⋯⋯⋯⋯⋯⋯⋯⋯⋯⋯⋯ 160
年齡歧視⋯⋯⋯⋯⋯⋯⋯⋯⋯⋯⋯⋯⋯⋯⋯⋯⋯⋯⋯⋯⋯⋯⋯⋯ 162
什麼是社會控制?⋯⋯⋯⋯⋯⋯⋯⋯⋯⋯⋯⋯⋯⋯⋯⋯⋯⋯⋯⋯ 164
社會控制無所不在⋯⋯⋯⋯⋯⋯⋯⋯⋯⋯⋯⋯⋯⋯⋯⋯⋯⋯⋯⋯ 166
第十章 富爸爸一定生出富孩子?─社會階層化
社會階層如何形成?⋯⋯⋯⋯⋯⋯⋯⋯⋯⋯⋯⋯⋯⋯⋯⋯⋯⋯⋯ 172
社會位置讓別人認識「你」⋯⋯⋯⋯⋯⋯⋯⋯⋯⋯⋯⋯⋯⋯⋯⋯ 174
什麼是社會流動?⋯⋯⋯⋯⋯⋯⋯⋯⋯⋯⋯⋯⋯⋯⋯⋯⋯⋯⋯⋯ 176
階層化的社會學觀點⋯⋯⋯⋯⋯⋯⋯⋯⋯⋯⋯⋯⋯⋯⋯⋯⋯⋯⋯ 180
搶救貧窮大作戰⋯⋯⋯⋯⋯⋯⋯⋯⋯⋯⋯⋯⋯⋯⋯⋯⋯⋯⋯⋯⋯ 182
第十一章 改變中的社會
什麼是社會變遷?⋯⋯⋯⋯⋯⋯⋯⋯⋯⋯⋯⋯⋯⋯⋯⋯⋯⋯⋯⋯ 186
社會變遷理論⋯⋯⋯⋯⋯⋯⋯⋯⋯⋯⋯⋯⋯⋯⋯⋯⋯⋯⋯⋯⋯⋯ 190
現代化⋯⋯⋯⋯⋯⋯⋯⋯⋯⋯⋯⋯⋯⋯⋯⋯⋯⋯⋯⋯⋯⋯⋯⋯⋯ 194
都市化⋯⋯⋯⋯⋯⋯⋯⋯⋯⋯⋯⋯⋯⋯⋯⋯⋯⋯⋯⋯⋯⋯⋯⋯⋯ 196
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 198
第十二章 認識社會學理論
早期社會學理論的發展⋯⋯⋯⋯⋯⋯⋯⋯⋯⋯⋯⋯⋯⋯⋯⋯⋯⋯ 204
存在就是合理─功能論⋯⋯⋯⋯⋯⋯⋯⋯⋯⋯⋯⋯⋯⋯⋯⋯⋯⋯ 206
衝突才是社會本質─衝突論⋯⋯⋯⋯⋯⋯⋯⋯⋯⋯⋯⋯⋯⋯⋯⋯ 208
微觀社會學─符號互動論⋯⋯⋯⋯⋯⋯⋯⋯⋯⋯⋯⋯⋯⋯⋯⋯⋯ 210
揭示日常生活規則的理論⋯⋯⋯⋯⋯⋯⋯⋯⋯⋯⋯⋯⋯⋯⋯⋯⋯ 212
理論上的兩難⋯⋯⋯⋯⋯⋯⋯⋯⋯⋯⋯⋯⋯⋯⋯⋯⋯⋯⋯⋯⋯⋯ 214
第十三章 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社會學的研究步驟⋯⋯⋯⋯⋯⋯⋯⋯⋯⋯⋯⋯⋯⋯⋯⋯⋯⋯⋯⋯ 220
重「質」,還是重「量」?⋯⋯⋯⋯⋯⋯⋯⋯⋯⋯⋯⋯⋯⋯⋯⋯ 224
社會統計如何進行?⋯⋯⋯⋯⋯⋯⋯⋯⋯⋯⋯⋯⋯⋯⋯⋯⋯⋯⋯ 226
主要參考書目⋯⋯⋯⋯⋯⋯⋯⋯⋯⋯⋯⋯⋯⋯⋯⋯⋯⋯⋯⋯⋯⋯ 228
索引⋯⋯⋯⋯⋯⋯⋯⋯⋯⋯⋯⋯⋯⋯⋯⋯⋯⋯⋯⋯⋯⋯⋯⋯⋯⋯ 230
導言
從社會學的圖像領略豐富 彭懷真⋯⋯⋯⋯⋯⋯⋯⋯⋯⋯⋯⋯ 2
一窺社會學堂奧就從本書開始 林淑鈴⋯⋯⋯⋯⋯⋯⋯⋯⋯⋯⋯⋯ 5
第一章 社會學是什麼?
社會與個人的關係?⋯⋯⋯⋯⋯⋯⋯⋯⋯⋯⋯⋯⋯⋯⋯⋯⋯⋯⋯⋯ 16
社會學與常識的關係⋯⋯⋯⋯⋯⋯⋯⋯⋯⋯⋯⋯⋯⋯⋯⋯⋯⋯⋯⋯ 18
影響社會學的重要事件⋯⋯⋯⋯⋯⋯⋯⋯⋯⋯⋯⋯⋯⋯⋯⋯⋯⋯⋯ 20
社會學是一門「科學」!?⋯⋯⋯⋯⋯⋯⋯⋯⋯⋯⋯⋯⋯⋯⋯⋯⋯ 22
社會學家的研究取向⋯⋯⋯⋯⋯⋯⋯⋯⋯⋯⋯⋯⋯⋯⋯⋯⋯⋯⋯⋯ 24
其他學科與社會學的關係⋯⋯⋯⋯⋯⋯⋯⋯⋯⋯⋯⋯⋯⋯⋯⋯⋯⋯ 26
社會學古典三大家⋯⋯⋯⋯⋯⋯⋯⋯⋯⋯⋯⋯⋯⋯⋯⋯⋯⋯⋯⋯⋯ 28
在地的知識—本土社會學⋯⋯⋯⋯⋯⋯⋯⋯⋯⋯⋯⋯⋯⋯⋯⋯⋯⋯ 32
第二章 我們生活的真真假...
商品資料
出版社:易博士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07-20ISBN/ISSN:978986480023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