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思想對撞—我們對未來不只一種想像
不只是拆銅像—關於記憶、見證與寬恕,轉型正義的另一種切入與討論。
恐怖主義與全球化時代的政治倫理—哲學如何思考當前恐怖主義的問題?
那一年我們一起看的《賽德克.巴萊》—不僅僅是電影,它所激起的歷史與真實性的討論又代表了什麼?
「半澤現象」與臺灣公民運動的困境—「加倍奉還」的復仇,其實仍逃不出既有的框架?
太陽花運動—我們如何討論,而它又改變了什麼?
「不務正業」的外文系學者,循著當代西方理論路徑,「闖入」各領域!
本書收錄作者的演講文稿與會議論文,主題圍繞在「生命政治」、「檔案與見證」、「恐懼與恐怖」與「正義」等範疇,循著當代西方理論的路徑涉入人類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的「傳統領域」,回應臺灣歷史與當下的社會與政治事件—我們現在所處的生命情境。
本書特色
作者捍衛教師勞動權益、聲援學生校園民主的行動、投入「哲學星期五」的活動與公眾進行思辨及對話,參與實際行動,並將其化為對生命政治、公民運動、恐怖主義、轉型正義等議題的思考。
這是一本結合思想與行動的著作。
作者簡介:
黃涵榆
臺大外文系博士,現任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哲學星期五」成員之一。
研究興趣包含附魔、後人類、生命政治、精神分析、恐怖文學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洪世謙|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哲學星期五」創辦人
吳豐維|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黃益中|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洪世謙|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我們看到涵榆在本書中,如何戮力地、有意識的不再停留於文件蒐集,不再屈從於既有的學科論述規範,而是關注著台灣這塊土地的現實性,以台灣特有的歷史情境、社會力量作為思考、書寫和行動的鬥爭場域。
涵榆以「例外」作為戰鬥的姿態,思考、回應、撞擊台灣的現實性,作為讀者的我們,什麼是你我姿態呢?什麼又是我們的「例外」呢?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哲學星期五」創辦人
跨界本身除了試圖去融合產生更多的多樣性,它還顯示著一種對體制的僭越、對主流的反抗,進一步也顯示出一種介入的姿態。
這本《跨界思考》對我而言,呈現的是一種介入的勇氣,讓我不斷反省著人性中幽隱的懦弱,以及自我提醒,我們到底在迴避著什麼?我更願意相信,介入的勇氣,不是因為衝動的熱情或素樸的理想所致,而是在深思之後,面對生命時一種必要的浪漫。
名人推薦:洪世謙|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哲學星期五」創辦人
吳豐維|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黃益中|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洪世謙|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我們看到涵榆在本書中,如何戮力地、有意識的不再停留於文件蒐集,不再屈從於既有的學科論述規範,而是關注著台灣這塊土地的現實性,以台灣特有的歷史情境、社會力量作為思考、書寫和行動的鬥爭場域。
涵榆以「例外」作為戰鬥的姿態,思考、回應、撞擊台灣的現實性,作為讀者的我們,什麼是你...
章節試閱
「半澤現象」與臺灣公民運動的困境
日劇《半澤直樹》不論在日本或臺灣都創下超高的收視率並且引起一股文化潮流。在本講次裡,我將「半澤現象」界定為一種糾結了想像、慾望與意識形態矛盾的「癥侯」。我會先針對一些閱聽反應進行評述,接著引述精神分析理論進行意識形態分析,但是我希望能展望意識形態矛盾以外的視野,導引出一些有關正義的思考,連結到當前臺灣的公民運動的情境。
[核心問題]
1.「加倍奉還」只是一種復仇性正義或者有其他深刻的意涵?
2.正義該是「眾聲喧嘩」、「各得其所」?
3.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麼樣的正義,根本性的社會變革發生的條件是什麼?
***
我不太清楚用「半澤現象」這個標題是不是很精確。一般的理解下的「現象」,大多指一種極速擴散、廣泛流通的風潮;《半澤直樹》這個電視劇有沒有紅到可以稱為「現象」的程度,我不太清楚,至少我在學校裡還沒有感受到這部電視劇的擴散威力,沒有學生跟我嗆「加倍奉還」,雖然有人因為國科會計畫經費核銷不實被檢察官調查,連研究助理也被捲入,甚至承擔責任,這倒是有點像劇中「有功是上司的,有過是下屬的」那要的企業文化。我想談的半澤現象,也許比較像是把它當作一個出發點,把很多事情問題化,也等於是把和半澤直樹有關的流行風潮,當成一種精神分析所說的「徵侯」。在這樣的基礎上談所謂的「半澤直樹現象」,等於也是要理解觀眾糾結了什麼樣的想像與慾望,同時也暴露出社會內部什麼樣的焦慮、意識形態矛盾、甚至是危機。
本講次中,我會先針對一些《半澤直樹》的閱聽反應進行評述。接著引述紀傑克精神分析理論進行意識形態批判理論,但是我希望能展望意識形態矛盾以外的視野,從這部電視劇導引出一些有關正義的思考,連結到當前臺灣的公民運動的情境。「加倍奉還」只是一種復仇性正義或有其他深刻的意涵?正義該是「眾聲喧嘩」、「各得其所」?或者我們應該有更根本的思考: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麼樣的正義?目前的公民運動是否有辦法,或者該如何朝向根本性的社會變革?這些都是我要討論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兩段對於《半澤直樹》的評論:
電視劇向來是社會最好的鏡子,事實上,日本近來也不斷出現上班族的「逆襲」。有企業人事顧問公司表示,不少員工一反過去「唯公司命是從」的態度,直指主管「職權霸凌」、公司是「黑心企業」,甚至模仿半澤直樹撂狠話:「人若犯我,必定加倍奉還!」
儘管有評論表示,戲劇終究是戲劇,為了情節張力,不得不讓所有角色正邪分明、舉止誇張,現實生活中不大可能出現這麼極端的狀況,但可以肯定的是,《半澤直樹》確實反映了日本企業的某種現實面,因此能讓觀眾感同身受。
解讀《半澤直樹》現象,其實可以看出日本上班族面臨的困境與自我覺醒。
吳佳珍〈解析最紅日劇《半澤直樹》現象〉,《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157期 (Oct 2013)
出言不遜、頂撞上司;挑戰巨大僵化的體制,秉持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的復仇人生態度,有時候還不擇手段;這與傳統日本公司員工,尤其是那些在大企業底下,遵循學長學弟體制的員工截然相反,故當直樹在教訓長官時,為觀眾實現了「我們想做想說,卻礙於現實不敢做、不敢說的內心憤怒,進而得到了發洩與認同的快感。」
部落格RainReader’s Memory 〔http://blog.xuite.net/tuyu/MIYU/84857324-論《半澤直樹》第一部:「從十倍返」到「見逃」的必然限制〕
這些評論的共同點在於強調節目反映真實與心理補償作用,這其實蠻矛盾的。《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也做過調查,現實世界裡大約有七成左右的上班族不敢或從未頂撞過上司,所以節目所產生的認同與發洩效果,是出自於一種在現實世界因為某些原則和因素不太可能實現的願望。這樣的補償與發洩作用如何能有任何覺醒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通常拿來當作補償的東西,與其說代表真實的願望,倒不如說只是願望的替代或轉移,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就說這個電視劇和現實無關,只是讓觀眾得到逃離現實的快感。等一下我會從其他角度來談這個問題所牽涉到的一些意識形態矛盾。
很顯然的,也有些「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評論者擔心,半澤直樹現象強化負面的復仇情緒,所以訴諸智慧之語要我們放下。例如,部落格《虎岡的異想世界》在一篇〈很不健康的「半澤直樹」〉的網誌裡,指出類似半澤這樣的復仇者形象強化負面情緒,冤冤相報。版主還引述聖嚴法師:「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http://blog.udn.com/yiter1968/9177813)。這樣道德化的評論自然不太可能帶出什麼正義的思考,我們就不多做討論。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新聞事件報導與廣告搭上電視劇熱潮,大量引用「加倍奉還」一詞,也算是對於電視劇本身另類的「加倍奉還」的回饋,助長了「半澤現象」的擴散。
也許有人會認為,「加倍奉還」透過媒體流通(或流竄)到各個不同的公共領域,充其量不過只是一種後現代式無意義、無深度的大量複製,或如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所稱的「擬像」(simulation),像病毒般無限度的擴散與傳染。但我認為不需要過度悲觀或犬儒地看待「半澤現象」或「加倍奉還」的複製與增長,因而無形中落入簡化的因果論或決定律,忽略複雜的社會、文化與心理因素。我們不妨把「加倍奉還」看作一種意識形態場域的主宰能指(master signifier)。這樣的能指是「空白」的,不是毫無意義的那種空白,而是應用在不同的脈絡,衍生出不同的意義。「加倍奉還」作為一種主宰能指塑造與導引閱聽大眾的慾望、快感與現實的認知,其意識形態的效用也正是在這個層面上。
先前我提到一些評論認為《半澤直樹》發揮了心理補償作用,大意是說,劇中主角半澤直樹代替觀眾實現他們在現實世界想做、但沒有做或不敢做的事,這樣的詮釋還不夠精準,必須補充一些觀念。從精神分析、意識形態分析的角度來說,當我們以為劇中角色代替自己採取什麼行動、完成什麼目標時,我們事實上是把某種存在的被動性轉移到他者(the Other)身上,藉此來保有「我們是主動的觀眾」、「我們關心公平正義」這樣的意識形態幻想。半澤直樹不是我們認同的、想要成為的對象(ideal ego);節目真正替我們實踐的,其實是我們並不想真正自己面對的,而同時還讓我們想像著,節目實踐了我們期待實現的社會正義與公理的願望,得以和自身的被動性保持距離。
延續以上意識形態和被動性的討論,接下來我要談半澤直樹電視劇所呈現的一些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問題,慢慢再從當中導引出一些基進政治的思考。在資本主義的問題上,我們常聽到的詮釋是:半澤直樹為長期受到企業主壓迫的眾多無名下屬出一口氣。他自己以身作則,不管是在大阪分行或東京本部,都與下屬維持互信互賴的夥伴關係;形成一股揭發舞弊、反抗不公義的正義聯盟。我們也從劇中看到,自由資本主義市場的公平契約精神似乎是受到扭曲的,欠缺了一些道德元素和信念;而半澤那些不按牌理出牌的行動,表面上彰顯了這些道德信念的重要性。這些看法大致上也沒什麼問題,但是似乎還必須進一步處理內在的意識形態矛盾。即便半澤直樹有自己一套的調查與掌握資訊的管道,都還是透過銀行或資本主義市場內部的機制,企圖彰顯利益、價值與意義應有的、正確的、各得其所的分配或重新分配。大家津津樂道、模仿複製的那個「加倍奉還」、甚至最後大和田那裡的「百倍奉還」,都還是在體制內的評鑑會議和規則內部運作。到底加了幾倍?奉還了什麼?會不會這裡面有資本主義作為一種大他者傳遞了訊息:當半澤直樹可以,只要不擾亂體制運作規則就好!半澤的那些和「銀行家」有關的論述或自我期許,終究來說,會不會都讓整個體系能更有效、更人性化、價值極大化的運作?也就是說,找回失去的互信互助的人道精神,讓資本主義更換一個人性的面貌。有關這一點,大家看看各家書局暢銷書排行榜上,總少不了那些企業主出的書,主旨都不脫有效的人性化企業經營與管理,也是為資本主義量身打造的企業倫理。
即便在此我好像一直在提問,一直在對半澤直樹這部電視劇做所謂的意識形態分析。我必須強調的是,我不認為我們應該用一種犬儒主義的觀點,認定這部劇只提供一些替代性的滿足,都在洗腦等等;或者說很多人都是衝著堺雅人或壇蜜等明星,並不真的關心戲劇內涵。這部劇如我以上所談的,有意識形態上的矛盾,或者可以當作一種癥候來解讀。大概也是從這些意識形態矛盾,而不是從節目提供的任何行動準則或正義典範,我們才能理解《半澤直樹》與當前臺灣情境的關連。
我們在臺灣現在到底面臨什麼樣的生命情境?各位應該各自都有很深的感受。從美牛、塑化劑、到最近的大埔、洪仲丘事件、食品安全、都更和服貿的一些問題,我必須很不客氣地說:政府或公部門儼然已經成為所有問題的製造者。我們看到法律或規定可以被用來遂行不義,怠惰或失能似乎成為整部統治機器繼續運作下去的動力。用理論的術語來說,這是一種「例外狀態」的常態化;也有其他學術界的同仁再從鄂蘭「平庸的邪惡」的概念,來談臺灣當前的情境。同時,我們也看到主流媒體成了無良政府的化妝師;他們常常以媒體公器傳播一些反動的修辭。這些反動的修辭的共通點是一種「你可以……但是你不能/你必須……」暗中設下某些前提的、似是而非的邏輯。例如「你可以反核,但你也要有替代方案」、「你有遊行的權利,但是你要注意禮貌、要守秩序」等等,不勝枚舉。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在一連串的社會運動集中的那幾個月,幾乎像是跳針那樣,反覆批評這些運動缺乏道德正當性,訴求的只是片面的正義。對這兩個報紙和設定的讀者來說,哪怕是二十五萬或五十萬人,也都是全體社會的少數。這種戲耍數字與計算的迷思的反動修辭,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但我必須指出,以所謂的多與少的計算來界定正義,或者任何強調各得其所、分配式的正義,可能是反動的,可能是在強化既有的體制。國民黨為什麼又急於透過立法院用公投解決核四的問題呢?核四的問題是應該用多與少的票數計算來決定的嗎?如果停建核四公投沒過,而依法繼續興建到營運,那樣就代表正義獲得彰顯,因為那是經過正確計算的結果?
(摘自第七章)
「半澤現象」與臺灣公民運動的困境
日劇《半澤直樹》不論在日本或臺灣都創下超高的收視率並且引起一股文化潮流。在本講次裡,我將「半澤現象」界定為一種糾結了想像、慾望與意識形態矛盾的「癥侯」。我會先針對一些閱聽反應進行評述,接著引述精神分析理論進行意識形態分析,但是我希望能展望意識形態矛盾以外的視野,導引出一些有關正義的思考,連結到當前臺灣的公民運動的情境。
[核心問題]
1.「加倍奉還」只是一種復仇性正義或者有其他深刻的意涵?
2.正義該是「眾聲喧嘩」、「各得其所」?
3.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麼樣的正義,根本性...
推薦序
「例外」的戰鬥姿態
在出版社詢問是否願意擔任涵榆新書的推薦人時,我感到十分的榮幸。除了本書的幾個章節在發表之初,我都作為親臨的參與者外,就此而言,這次邀約是一場友誼的邀約。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見證的邀約,見證著涵榆這些年來不論在思考還是行動上,都在進行著跨界的工作。不論是參與高教工會,捍衛教師勞動權益的抗爭,或者在其服務的學校,聲援學生校園民主的行動,還是投入哲學星期五的活動,與更廣大的公眾進行思辨及對話。在這些實際的行動中,涵榆將其化為對生命政治、公民運動、大屠殺、恐怖主義、安那其等議題的思考,就此而言,這絕對是一本結合著思考與行動的著作。應證了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的名言:「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
本書的書名雖為《跨界思考》,卻可將其視為由「例外」所貫穿的一本著作。在現今重視I級期刊、研究計畫和產學合作的年代,以不具任何計分效益的專書作為對公眾議題的回應,此為一例外。以演講錄而非研討會論文集結成書,讓本書不流於形式上的資料堆積,亦是例外。作為外文學門的學者,卻負有極深刻的哲學理論和思考,再是例外。而本書所涉及的議題,不論是安那其、附魔、倖存者、未到來的正義,在今日的出版品類型中,又為例外。
「例外」因此成了本書的姿態,這種姿態非但不是無力或邊緣,不是被排除的受迫者,而是一種戰鬥。這種置身例外的戰鬥,既是書寫,亦是哲學行動,戰鬥意味著作者以其自身及文本,作為一種充滿差異又具有張力的空間,劃出與既定事物的距離與界線,在此間性之中,差異對話在此展開,並挪移了各種界線。
於是,這種界線的挪移,展現了「例外」的第二個面向:作為對域外的探問與關切。這並非希望讓域外成為界內,亦非讓域外取代界內,而是問題化和基進化這道構成內/外的界線,它究竟如何構成?域外與界內是否是本質性的二極?是否有鬆動的可能性?邊界能推延至何種極限?然而,這實際上是一種雙重性而難以區辨的工作,即在詢問、思考域外何以作為域外之時,實際上也正在對界內進行相同的工作;在將邊界推延到更外部的邊緣時,實際上必須挖鑿更多更內部的問題。於是,內是外、內又不是外、內是內又且是外,內非外又且非內,一切簡化而慣常的二元邏輯,在這樣一種「例外」的戰鬥姿態下,顯得困窘而失效。正如同本書多處表示抗拒單一的、統整化的邊界,這除了讓我們能更多面向地思考問題、挑戰思考極限外,也讓我們對於未知(域外)具有更高的開放性,不論在面對現代醫學稱之為的病變、附魔,國際體系下的恐怖主義,主權概念下的非法居留或非法佔領。這些被稱之為「非人」、「非是」、「非法」,真的僅能從否定、負面的角度理解,還是必須問題化既有的「常態」、「已是」、「合法」等常規性的界線。
這種「例外」的姿態,亦非站在外部獨善其身或作為客觀觀察者,亦非躲匿於烏托邦的幻象,更非掉弄含糊不清的玄虛概念,而是在內部之中,一種拒絕被編碼的反叛行動。涵榆在此書中,展現了傅科意義下「說真話」(parrhesia),即它不是隨性漫談,也不只是自由表達意見或者傳授知識,而是承擔著引發爭辯甚至生命危險的風險,因為它挑戰著各種權威和多數人習以為常的觀點。西方哲學傳統與城邦公共事務密不可分,其不斷地介入並回應現實的問題,這個現實可能是公共議題、可能是生存處境,可能是社會結構、可能是與他人之間倫理關係,即一切因為差異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各種活動。也因此,這些思考不是抽象思維、不是將公共事務、社會關係、生存處境作為客觀存在的觀察對象,試圖從一套既有的學科知識解釋它,而是將這一切社會活動作為思考、發聲和行動的起點和基礎,是一件緊貼社會變動的實踐活動。正如同傅科在多部著作中表示(例如《古典時期瘋狂史》、《性史》、《知識考古學》或《安全、領土、人口》中有關生命政治和治理技術的歷史等等),他所作的工作不是科學實證定義下的歷史,而是要進行一種系譜式的歷史考掘,這並非現代實證科學下,發燒似地狂熱於檔案研究,也不是在已知、已說出的一套知識體系的同一性內部,以更多資料重複地證明或鞏固既有體系,而是透過那些已被遺忘、充滿塵埃的斷簡殘篇中,對固有形式進行一種話語的、思考的、行動的轉換,思考任何解構、重組的可能性,讓知識不再有內部結構的規律性和前序列。於是我們看到涵榆在本書中,如何戮力地、有意識的不再停留於文件蒐集,不再屈從於既有的學科論述規範,而是關注著台灣這塊土地的現實性,以台灣特有的歷史情境、社會力量作為思考、書寫和行動的鬥爭場域。
涵榆以「例外」作為戰鬥的姿態,思考、回應、撞擊台灣的現實性,作為讀者的我們,什麼是你我姿態呢?什麼又是我們的「例外」呢?
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洪世謙
2017.05 於高雄西子彎
「例外」的戰鬥姿態
在出版社詢問是否願意擔任涵榆新書的推薦人時,我感到十分的榮幸。除了本書的幾個章節在發表之初,我都作為親臨的參與者外,就此而言,這次邀約是一場友誼的邀約。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見證的邀約,見證著涵榆這些年來不論在思考還是行動上,都在進行著跨界的工作。不論是參與高教工會,捍衛教師勞動權益的抗爭,或者在其服務的學校,聲援學生校園民主的行動,還是投入哲學星期五的活動,與更廣大的公眾進行思辨及對話。在這些實際的行動中,涵榆將其化為對生命政治、公民運動、大屠殺、恐怖主義、安那其等議題的思考...
目錄
推薦序 介入的勇氣|沈清楷
推薦序 「例外」的戰鬥姿態|洪世謙
自序
第一講 「販賣恐懼」:生命政治、文化偏執症與後現代情境
第二講 恥辱、見證與生命政治:一些當代理論觀點
第三講 檔案、記憶與見證
第四講 恐怖主義與全球化時代的政治倫理
第五講 邪靈附身—文學想像與理論觀點
第六講 「那一年,我們一起看的《賽德克.巴萊》」:霧社事件的影像與真實的問題
第七講 「半澤現象」與臺灣公民運動的困境
第八講 關於「太陽花運動」的一些隨想
附錄一 鬼魅餘生:以德希達觀點論攝影技術的見證、記憶與救贖政治
附錄二 諸眾、占領、身體展演與生產: 一些安那其的思考
推薦序 介入的勇氣|沈清楷
推薦序 「例外」的戰鬥姿態|洪世謙
自序
第一講 「販賣恐懼」:生命政治、文化偏執症與後現代情境
第二講 恥辱、見證與生命政治:一些當代理論觀點
第三講 檔案、記憶與見證
第四講 恐怖主義與全球化時代的政治倫理
第五講 邪靈附身—文學想像與理論觀點
第六講 「那一年,我們一起看的《賽德克.巴萊》」:霧社事件的影像與真實的問題
第七講 「半澤現象」與臺灣公民運動的困境
第八講 關於「太陽花運動」的一些隨想
附錄一 鬼魅餘生:以德希達觀點論攝影技術的見證、記憶與救贖政治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9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