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老者踏實安心地走出屬於自己的精彩道路!
與您分享這一段專屬於老者的銀光閃閃老後小日子。同居共老,一種人生七十開始的幸福選項!
慢享幸福,晚年不晚,
這裡記錄了我和我的老朋友們的第四人生;
一起度過了三千個銀光閃閃的暮年日常,
一部相互陪伴、笑著走下去的一部老後生活書。
都說人生七十才開始,
這階段的我們有新的迷惘與難題,
也活出各自的美好與優雅。
進入熟齡,擁有一段晚美人生,您準備好了嗎?
青春期有青春期的困惑與無邪、壯年期有壯年期的煩惱與自信,
退休之後的老年生活,有了閒情,但也有焦慮與迷惘。
入住養老院十年,身為養老院裡的「年輕人」,
作者不僅寫實地記錄下養老院中的老年百態,
也真實地描繪出面對自己逐漸變老的心境、
與其他長者相處的「團體」生活。
有尊嚴、有溫暖、有健康的自我調適,
是一本充滿體悟與愛的老後生活書。
老年百態有笑有淚、老年心境有苦有樂,
在笑淚苦樂之中,邁入暮年之際,
如何依舊過得樂觀優雅、充實富足?
年過七十的如何重新學習豁達、
接受照護、廣結善緣、規畫生活?
本書要從心理、生理、社會、生活等方面出發,
陪伴老者踏實安心地走出屬於自己的精彩道路!
與您分享這一段專屬於老者的銀光閃閃老後小日子。
本書特色
◎作者以住在養老院十年的親身經驗告訴讀者,若無子女、或是家人不在身邊無法照顧、或是有輕度失能時,住在養老院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之一。本書不僅是老年生活經驗的感性分享,也提供了老年生活規畫的理性諮詢,破除住在養老院就是被子女遺棄、沒有面子、或生活孤獨等的刻板想像。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為台灣第一所培養老年實務及教研人才的研究所,書中特別邀請邱靜如副教授、陳麗光兩位副教授,以作者親身經驗寫下的隨筆為基礎,從研究者的觀點撰寫專文,分析因著少子化與高齡社會下而改變的家庭結構,你我必須知道的一種生活與居住型態。
◎隨年齡增長會發生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及功能上許許多多預期與非預期的老化轉變。作者分享的養老院生活紀錄,能與邁入老年的讀者產生共鳴,而學者專家的專文單元,則是從另一個角度,提出給老年照護者、甚至長者本人,最專業的諮詢與研究成果,協助適應各面向的老化變化。
作者簡介:
黃育清
福建省閩清縣人,一九四○年出生,台北市立女子師範學校、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夜間部畢業。曾任教南港國小舊莊分校一年,後轉任台北市啟聰學校教師。
年輕時喜歡寫小說,四十歲才改寫散文,散見於各大報副刊,並曾在中華日報副刊寫專欄《醫生朋友》結集成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並曾以筆名水天出版小說、散文集與童書等。
十年前(二○○七),為了先生健康因素決定選擇一同入住養老院,而得以與百來名長者共同生活,觀察到老人社會的種種樣貌,起初偶然記錄所見所聞,不知不覺已累積近百篇隨筆。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盧豐華
☆聯合推薦|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緩和療護病房主任‧朱為民、資深報人‧余國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春河劇團教學暨藝術總監‧郎祖筠、資深作家‧陳冷、散文作家‧琹涵、《不老騎士》紀錄片導演‧華天灝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以溫柔眼神看見晚霞餘暉,老之將至不可怕,用心關愛陪伴便足夠。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李若綺
本書讓我們得以預窺黃昏夕照下的另一番風景,當黑暗即將掩襲而至,因著作者的愛和溫暖,那深摯的同情, 使得這本書煥發出動人的光彩。
——散文作家 琹涵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盧豐華
☆聯合推薦|台中榮總嘉義分院緩和療護病房主任‧朱為民、資深報人‧余國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春河劇團教學暨藝術總監‧郎祖筠、資深作家‧陳冷、散文作家‧琹涵、《不老騎士》紀錄片導演‧華天灝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以溫柔眼神看見晚霞餘暉,老之將至不可怕,用心關愛陪伴便足夠。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李若綺
本書讓我們得以預窺黃昏夕照下的另一番風景,當黑暗即將掩襲而至,因著作者的愛和溫暖,那深摯的同情, 使...
章節試閱
<同樓剪影>
我們居住的養老院,每層有二十一個房間,如果全層住滿了,自己以外,還會有二十位樓友,算是頗為複雜的小社會。我入住的時候,被分配在第六層樓,多年住下來,經歷了不少人事的變遷,有些非常令人感慨,有的則令人不勝懷念。
萬奶奶,就是令人懷念的一位,她的住房和我非常接近,我們每日都會碰面,見了面就閒聊幾句,她總是笑臉迎人,和藹可親,比我年長約十多歲,我把她當自己的長輩看待,可惜她患有氣喘病,喘起來非常痛苦,最後也因此病而離世。
吳師母,她就住在我的隔鄰,我們是同一教會,她是我們的長輩,就尊稱她為師母。她是非常虔誠的教友,她的一舉一動,都告訴我們她是有信仰的人。她常和幾位教友坐在大廳,共同研讀《聖經》,同時邀約周圍的老人參加討論,贊同也好,反對也好,她認為都是傳了福音,所以很令人佩服。她離開我們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對她總是念念不忘。
袁爺爺,瘦長的個兒,很有個性,他是軍人退伍,說話常是命令式的,和他交談要小心,搞不好就會被訓一頓。他對院中日常的措施很有意見,一有意見就向上反應,話不投機,就衝突起來,大家對他都有些畏懼。最後,也因為意見不合,而轉住別的地方。我們都很尊敬他的正直。
現在的住戶中,有幾位很有趣。例如王爺爺,他滿面紅光,見人就打哈哈,可是你對他說了什麼,他完全聽不見。他擅長書法,常關起門來,以書寫自娛,累了就躺下休息,睡著了常會誤了用餐時間,工作人員打電話沒有反應,上樓敲門,沒人應,只好找備用鑰匙,「破」門而入,把他搖醒之後,他卻反問:「你們怎麼不告而入?」把大家弄得啼笑皆非。
同層的高齡住戶,有三位,今年都是九十七歲。
李奶奶是退休的醫師,以醫師的收入,存個豐厚的養老金,不成問題。但她對銀行非常地不信任,深怕被倒賬,隔一段時間,就要提出存款,換一家銀行。老奶奶的視力和聽力都很差,從填表、提錢、點數、轉換銀行,往往忙壞一批辦事人員,她的隨身看護,更是視此為畏途,但她卻是樂此不疲。老奶奶還喜歡唱歌,歌聲大到她自己可以聽到的時候,則全樓「震」驚。
福爺爺,早年旅居美國,生活富裕,家中有廚子、司機伺候,開的車子是賓士、凱廸拉克。他獨鍾兒子,把家產傳下去之後,換來的是不理不睬。目前安養費用,是由三個出嫁的女兒分攤。爺爺雖上了年紀,但發財的夢不斷,每期必買樂透,把零用錢全投上了,有時顯得十分拮据,他卻無怨無悔。
戴奶奶,早年投身京劇,練就很好的身段,她現在雖已高齡,每天仍有兩小時的運動,對一般老人來說,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她也篤信佛教,清晨四時,即可聽到磬聲,表示她在佛堂的早課已經開始。在身、心兩方面,她都算是很健康的老人。
我很慶幸,有機會接觸和觀察許多不同性格的老人,並且和他們成為朋友,但不曉得自己將來會是哪一型?
<特立獨行>
養老院諸多住民中,有一位戴奶奶,年齡不算大,約七十開外。據她自己閒談,多年前出了一次大車禍,情況嚴重,前後動了十多次手術,至今仍得靠助行器才能走動。一般人使用助行器,雙手撐在架上,先邁出一步,移動架子,再邁出另一步,動作比正常步行時間要慢一些。戴奶奶卻辛苦多了,前脚動了一步,後脚雖已經「發功」,卻需要半分鐘的時間,才能勉强拖「它」向前,吃力的表情,令人看了很不忍。有人勸她不如坐個輪椅,比自己苦「撐」要輕鬆些,也有人建議,不必每餐去餐廳,讓人把飯送上樓就行了。
但是,她微笑地回答:「我不打算那樣做,無論如何要憑自己的能力走動,我要上、下樓,我要進、出餐廳。這是一種最好的復健,有功能、有成就,比在復健機器上無聊地閒踩,要有意義多了!」說得一點沒錯,但行動起來卻吃力多了。例如:我們午餐時間是十一點半,通常服務台會提前幾分鐘廣播,提醒大家準備到一樓的餐廳用餐,聽到播音,充裕下樓,飯來口張,輕鬆自在。戴奶奶她可不同了,她早在開飯的前半小時,自房間出發,進電梯、出電梯、走步道、入餐廳、找座位……每一步驟,對她都是一個考驗,餐餐如此,日日如此,這須要何等的耐心和毅力啊?用餐完畢,大家一哄而散,戴奶奶回房的路徑和來時一樣地漫長,有時接近電梯,只差兩步左右,大家都好意擋住梯門等她,她的口頭襌:「不要等我,我會有壓力。」這時,以致大家早已回房多時,她才把自己拖回「家」。
她是虔誠的教友,每週必參加聚會,場所比餐廳更遠,她也拒絶用輪椅接送,照樣提早出發,儀式中歌聲嘹亮而喜樂,散會後自己再慢慢回房。聊天時,她更透露,每個月會有一次的「出遊」!「怎麼遊?」她有一位運將好友,台灣各地風景區如數家珍,就包一天的車,約三兩鄰居,到有山有水的所在,消磨一天,好不逍遙。她有時還兼任推銷員,推銷農產品。她出身農家,有許多故舊鄰居,每逢水果盛產,她就幫忙向院中推銷,又是文旦又是番茄,從訂購、分發、收款等等,好手好脚的人都覺得吃力,她卻一人獨扛,熱心令人感佩。院中時常有幾位運動老師,到院特別授課,戴奶奶總是坐在第一排,認真聽講,努力學習,感動了老師,莫不傾囊相授。
我們也認得一位王奶奶,同樣是撐著助行器,整日怨天尤人,自卧室批評到廚房。她三餐從不下樓,得派專人送飯到房間,用畢把餐盤往門口一擱,任憑螞蟻、蒼蠅亂飛亂爬。飲水機雖離她住處不遠,但喝一杯水都打電話到服務台,要求派人送去。她似乎整日都把自己鎖在房內,不知在室內都做些什麼?對面相遇,也視若無睹,有時和她同一電梯上下,大家都知道,她不會伸手按個鈕,那樣會弄髒她的手。如此這般,和戴奶奶一百八十度的相反,行徑也算獨特。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讓我體悟到人性的複雜。
<雲窗美景>
當初,決定住進養老院時,有好些房間可供選擇。到達目的地後,搭電梯上院舍的六樓,沿著走道前行,第一眼,我們就看中這個房間。
這個房間並不大,連陽台、花檯大約十三坪左右。房舍落地窗外的一片雲天,吸引了我們的視線。從這個房間的陽台往外望,有一片別墅群,參差的紅瓦浮現在綠樹之間,遠處可見青山,更遠處是無際的雲天。參觀的那天,氣候晴朗,天是純藍的,雲是純白的,陽光下,紅瓦閃爍,綠樹搖曳,好一片歐洲風光,多年前遊歐時,看的就是這些景色。「我們就要這間了!」我和另一半相視點頭。
進住之後,每當掀開窗簾:晴天,可見一朵朵柔和的白雲,鋪陳在藍天上,形狀千變萬化,像各種動物,如羊、狗、獅… …陰天,成群的烏雲,像大海中的鯨魚、鯊魚、海豹… …傍晚時節,雲霞尤其亮麗炫燦;如遇颱風前夕,行雲更是險惡詭異,不禁令人讚嘆大自然的奇妙。住了好一段時間,欣賞了好多雲彩,每天都在參觀造物主奇妙的畫展,精神非常愉悅。
不久前,同樓有位住戶因事要遷出,他的房間面積比我們大些,好意邀我們去參觀,並詢問我們想不想換到他的房間去住?當然,他的房間也有一片落地窗,可以欣賞到窗外景色,雲朵並不缺少,可是陽台前只是一片空曠,看到幾塊參差的園地,遠處更只有高樓和煙囪,和我們窗前歐風的景觀大相逕庭,想不到同是一幢建築,四周的視野竟有天壤之別,我真慶幸我們有一框名畫般的窗櫺,可以欣賞百看不厭的美景,因此,也就謝謝了他的好意。
安養院是連幢建築,彼此以走廊相通,走廊接上兩樓的通道,長可五十米,是散步的好所在。走廊的兩邊各有六扇敞明的玻璃窗,左邊面西,近處有一片綠色山脚自右上角蜿蜒而下,遠處有高高低低的樓影,再遠處是一條天際線,也是日落所在。每當夕陽西下,霞雲四湧,色彩隨著落日變化,步步引人入勝,佇立窗前,美景盡收,久久不忍離去。走廊的另一側和我們的房間同向,所見的景色也類似,但面積卻大了許多,就像欣賞到羅浮宫中的大壁畫,讓人震撼。比較特殊的是夜景,每年耶誕節前後,各家別墅紛紛掛出燈飾,爭奇鬥豔,各色小燈競相閃爍,遠遠看去,如一片星海,真不知自己是置身天上還是人間?
我與老伴退休多年,老屋陳舊,上下樓梯尤其不便,乃決定找個地方安養天年。參觀了頗多處所,屬意現今的選擇,到目前為止,没有不適。每天一早,鳥兒喚醒我們,在清新的空氣中展開一天的活動,飲食有專人照料,病痛有護理關懷,看書讀報之餘暇,掀開窗帘,映進眼簾的是一框畫景,藍天白雲、綠樹紅瓦,光影明暗,變化萬千,如置身於渡假勝地,如此安養,人生夫復何求?
<同樓剪影>
我們居住的養老院,每層有二十一個房間,如果全層住滿了,自己以外,還會有二十位樓友,算是頗為複雜的小社會。我入住的時候,被分配在第六層樓,多年住下來,經歷了不少人事的變遷,有些非常令人感慨,有的則令人不勝懷念。
萬奶奶,就是令人懷念的一位,她的住房和我非常接近,我們每日都會碰面,見了面就閒聊幾句,她總是笑臉迎人,和藹可親,比我年長約十多歲,我把她當自己的長輩看待,可惜她患有氣喘病,喘起來非常痛苦,最後也因此病而離世。
吳師母,她就住在我的隔鄰,我們是同一教會,她是我們的長輩,就尊稱她...
推薦序
(推薦序)閱讀長者老化經驗,促進自己健康老化
◎盧豐華(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台灣地區的老年人口,因少子女化及壽命延長,導致增加的速度是世界數一數二。面對此一老化社會的現象,除了國家、社會需考量如何創造老年人親善的軟硬體環境外,每一位高齡者以及即將步入高齡者,甚至照顧高齡者的年輕族群,都需要知道隨年齡增加,人在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及功能等各方面的可能改變,並提早做好準備,才能過著健康、有品質且有尊嚴的成功老化生活。因為隨年齡增長會發生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及功能上許許多多預期與非預期的老化轉變,導致在食、衣、住、行、育、樂及醫等生活各面向,發生前所未遇的快樂與不快樂生活經驗。
若沒有經由學習預先做好準備,在遇到諸多不如預期的事件時,心理上將會發生不安全感而產生恐懼,嚴重時將發生焦慮,甚至可能因為所擔心的事件實際發生而失落,進而罹患憂鬱症,最後造成身體加速衰退之惡性循環,故一定要知道前人的經驗,以做為自己的借鏡。
作者以細膩的觀察力及簡潔的文筆,很具體詳實地記錄了住在養老院十年的親身體驗,以及院中一百多位住民與自己親朋好友們的寶貴生活經驗。每篇文章先陳述所見事實的來龍去脈,最後再提出自己的心得、反思或建議。這可讓讀者細嚼慢嚥地念完每一篇文章後,隨著作者的思緒去思考並比對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而調整個人的生活與心境。
本書對於老少讀者皆非常合適,對較年輕且為人子女的讀者而言,可以因此知道老化帶來的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及功能變化,作為警惕自己自年輕時就要提早做好準備,如運動鍛鍊身體、培養興趣調節心情、經營事業保有閒錢,以及參與社交認識好友等等,以迎接未來老化生活,讓自己能健康地老化;此外,透過本書可以更拉近自己高齡長輩相處時的距離,以平靜的心情找出更恰當的應對、溝通之道,避免老年人因年輕人無法理解他們,而無奈感嘆「老了你就會知道」,從而促進長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及家庭和樂。
以較年長的讀者而言,於閱讀各章節內文之同時,相信必會產生心有戚戚焉的感動,因為知道原來自己所遭遇的問題,其實是大家所共同面對的問題,同時也預知了自己未來可能會遭遇到的問題。這不僅可以減輕心理壓力,還可因此適時地調整心態,積極地規畫生理、心理及社會等方面的改善作為,讓自己更適應各面向的老化變化。
另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住在養老院十年的親身經驗告訴讀者,若無子女、或是家人無法在身邊照顧、或是有輕度失能時,住在養老院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之一,破除住在養老院就是被子女遺棄、沒有面子、或生活孤獨等的傳統錯誤觀念。因為住在養老院的大家都是高齡者,面對的健康與生活問題皆相似,可有更好的溝通理解並在生活上相互鼓勵。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養老院有專業人員提供完善的生活起居及基本醫療照顧,可以讓年長住民安心及其子女放心。目前台灣地區有愈來愈多好品質的公私立養老院,雖然如何慎選適合自己的養老院是另一課題,但本書至少可以降低大眾對於養老院的誤解。
總之,這是一本很生活寫實值得各年齡層讀者群閱讀,以學習如何面對老化生活的好書,得以讓年輕讀者提早學習與了解,適應未來老年生活並知道如何與老年人相處;更有助年長讀者了解自己身心機能等各面向的老化變化,進而反思與學習該如何調整個人心態,以安享有尊嚴且有品質的老年生活。
(推薦序)閱讀長者老化經驗,促進自己健康老化
◎盧豐華(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台灣地區的老年人口,因少子女化及壽命延長,導致增加的速度是世界數一數二。面對此一老化社會的現象,除了國家、社會需考量如何創造老年人親善的軟硬體環境外,每一位高齡者以及即將步入高齡者,甚至照顧高齡者的年輕族群,都需要知道隨年齡增加,人在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及功能等各方面的可能改變,並提早做好準備,才能過著健康、有品質且有尊嚴的成功老化生活。因為隨年齡增長會發生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及功能上許許多多預期與...
作者序
我和一群人的老後
馬上就要八十歲了,到這個年齡還可以再出版一本自己的書!這種快樂真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
年輕的時候,我用筆名「水天」寫小說,寫了大概有二十年,每個月都會有兩篇各五千字的小說,發表在《小說創作》和《藍帶》上。四十多歲後改寫散文,還是沿用了「水天」,常投稿在《中華日報》、《新生報》等副刊,把生活上一些小感動與大家分享。因為愛寫作,還曾經報名台視公司的編劇班,在那裡受訓,學習編電視劇,也曾有不少被錄用的短劇作品。
總之,不論到哪裡,我的寫作興趣從來不變。
民國九十六年,外子辛哉和我,決定搬進養老院居住,因為辛哉的頸椎有很大的問題,必須常常到醫院報到,而我們在山上的家離醫院較遠,再加上我的膝蓋不好,上下樓梯常感吃力,所以看過許多養老院後,我們選中了離市區不遠,風景又優美的這家養老院住下。
那年,辛哉七十八歲,我六十八歲。那時我們在養老院是「新生」,但卻生活得很自在。因為有不少友情的手伸向我們。
於是,可以坐什麼車去菜市場,可以坐什麼車上醫院,車子間隔時間有多久,我們很快地被告知了,而且也很快地熟悉了。
院裡住有一百多位老先生、老太太。經我暗暗觀察,有很多高學歷者,有的過去做過大事,但在這裡,大家都謙遜有禮,沒有半點架子。
住了一陣子,才知道裡面人才濟濟,有人是國劇名伶,有人是國畫家、西畫家、書法家,或是專門教授中國結的老師,或是亂針繡高手,他們都不吝嗇地拿出絕招,在養老院裡開班授徒,讓大家日子過得充實,學習到各種不同的才藝。
有些老人過去是運動員、是舞蹈家,年紀大了,無法像過去一樣追趕跑跳碰了,但他們不放棄自己的興趣,依然熱愛著運動,雖然只能做一些較緩和的,走走路、做做氣功、伸展肢體之類,就算不能做得像年輕時一樣快速,也還是一直堅持著。
而我,也是因為過去多年持續的寫作成了習慣,不免把所看到有趣的、動人的畫面都一一記錄下來。日子久了,一算,竟寫了有一百多篇之多。
辛哉說:把它們結集出版吧!
於是刪除了一些不同方向的文字,在這裡給大家留下了五十二篇。
這裡頭,有些是老人家的努力使人感動,有些是子女的孝思令我難忘,多年下來,看著那些原本腦筋清楚、活動自如的長者,如何在子女的愛憐下漸漸憔悴……。這些,我都盡量忠實地呈現在我的文字裡。
這些年來,我們自己也有不少變化,辛哉的脊椎椎盤嚴重壓迫到神經,不得不動了手術。術後有幾年過得還算平順,現在後遺症卻愈來愈多,不但雙腳嚴重麻木,還不時伴隨著疼痛,但因為是後遺症,所以無法改善。
辛哉有一陣子很是頹喪,後來看到別的院民病得比他還重,卻還能喜笑過日,他也因敬佩而學習起他們來,如今,他和大家一樣,盡量的動作、走路,不偷懶。院裡每天下午三點都會帶著大家做運動,那時人群中絕對有他的身影,而且他比任何人都要認真、努力。
之所以會出這本書,也是因為這麼多努力不懈的長者,感動了身為他們其中一員的我。特別要感謝他們,因為他們不為病痛的不便而頹喪,不為衰老無為而哀嘆,真是足以為許多人的榜樣。
距離我上一本書《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出版,已經有十三年之久了,這次出的這本是關於老人生活的種種,我也是老人,所以初次用了真名來出書,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向前。希望藉由我們的老後生活可以帶給家中有長者的你、中年期的你,或是正在步向老年的你一些啟示和準備。
我和一群人的老後
馬上就要八十歲了,到這個年齡還可以再出版一本自己的書!這種快樂真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
年輕的時候,我用筆名「水天」寫小說,寫了大概有二十年,每個月都會有兩篇各五千字的小說,發表在《小說創作》和《藍帶》上。四十多歲後改寫散文,還是沿用了「水天」,常投稿在《中華日報》、《新生報》等副刊,把生活上一些小感動與大家分享。因為愛寫作,還曾經報名台視公司的編劇班,在那裡受訓,學習編電視劇,也曾有不少被錄用的短劇作品。
總之,不論到哪裡,我的寫作興趣從來不變。
民國九十六年,外子辛哉和我,決...
目錄
◎推薦序
<閱讀長者老化經驗,促進自己健康地老化>_盧豐華(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作者序
<我和一群人的老後生活>_黃育清
【輯壹】幸福革命
方便的生活
不斷寫下去
雲窗美景
巧扇
自娛娛人
老人嘉年華
老身稱心
笑的功課
祈禱
三閒享餘年
金婚雞塊
窗前紫
【輯貳】老在一起
同樓剪影
特立獨行
電梯人生
一句話的交情
風風雨雨
黃昏小聚
三老度黃昏
牌友
籠中鳥
微笑公主
紫藤與麻雀
這邊和那邊
{老年學.學老年 特輯①}人生後半場,攜手「新親人」
_陳麗光(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
【輯參】多謝關照
天色不常藍
疑心
鬧失蹤
看護難為
照護人員
白衣天使們
視病猶親
運將們
推手
子女難為
夕陽無限好
孝子和孝女
兒女心父母情
最後一程
【輯肆】樂在新境
年華老去
不期而遇
掌心向下
讓步
我與小丸子們
虛有其表
慢步向前
星星殞落
披肩
鄉親們
友誼似陽光
四十年一聚
終點
如魚得水
{老年學.學老年 特輯②}心不老、人就不老
_邱靜如(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副教授)
◎推薦序
<閱讀長者老化經驗,促進自己健康地老化>_盧豐華(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作者序
<我和一群人的老後生活>_黃育清
【輯壹】幸福革命
方便的生活
不斷寫下去
雲窗美景
巧扇
自娛娛人
老人嘉年華
老身稱心
笑的功課
祈禱
三閒享餘年
金婚雞塊
窗前紫
【輯貳】老在一起
同樓剪影
特立獨行
電梯人生
一句話的交情
風風雨雨
黃昏小聚
三老度黃昏
牌友
籠中鳥
微笑公主
紫藤與麻雀
這邊和那邊
{老年學.學老年 特輯①}人生後半場,攜手「新親人」
_陳麗光(國立成功大學...
商品資料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出版日期:2017-08-07ISBN/ISSN:978986950175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