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吧台旁的北野武,直率、任性、不迎合世界的談話
從生死、教育、人際、規矩到電影
無話不說真實無畏的「北野武哲學」
讓年輕人聽完大呼「好想成為像他那樣的大人!」讓黑澤明認定日本電影的未來應該託付的人
融合「理工科清晰腦袋」與「具爆發力的感性」
沒有虛情假言、存在感滿點的思考:北野武全思考。
「你若問我要選擇哪一種人生,我不必想就能回答:我選擇發光發熱的人生。」──北野武
從漫才師到演員、電影導演、作家、畫家……
他無法被定義,從不安分於單一角色。
直言無忌的大砲性格,卻有最多廣告指名找他「說真話」,
連年獲選「最希望他當總理的名人」,
甚至讓日本年輕人大呼:「想成為像他那樣的大人!」
是思考,讓他如此與眾不同。
北野武,一個多元跨界的傳奇人物。從一九七○年代漫才組合Two Beats創造空前成功開始,他彷彿取之不竭地揮灑才華,在電視圈是一周連上七次節目的火紅藝人,在電影界是風靡海外的藝術巨匠,甚至出版散文、詩集,還受邀至巴黎舉辦個人畫展。融合「理工科清晰腦袋」與「具爆發力的感性」,北野武在眾多人生角色中一次次展現他的雙面性格,作風前衛大膽又珍惜舊有道德觀,風格暴力卻不失溫柔,而他難以捉摸的人生中,還夾雜著重傷顏面神經的嚴重車禍,和驚動演藝界的毆打事件,有人說他是流氓黑道,也有人讚他是天生的藝術家,但更多人承認他是「鬼才」。
這本書,是鬼才北野武的日常,也是他以思考構築而成的人生哲學。而如此真誠、直接、犀利又睿智的「北野武哲學」,自然不是正襟危坐於案前苦思而來,它誕生於吧台旁,就在與料理店老闆阿熊隨興所至的日常言談中。有人說:「這就像北野武這個天才每天的思考,在阿熊這位稀世廚師的烹調下,成為端上桌的絕佳料理。」北野武酒後隨性吐出的話,在極其幸運遇到他的客人間傳開,成為料理店隱藏版「下酒佳餚」。而本書更加筆收錄五篇文章,由料理店老闆阿熊的觀點側寫北野武,將私底下的「北野武魅力」毫不掩飾地展露出來。
一場死亡車禍、一個大學時的反叛決定,改變他對死亡的觀點;以兒時受到的「武媽」教育做對比,戳破大人們的謊言和現代教育弊病;演藝圈的上下關係和北野武軍團定下的規矩,是他對當代人最猖狂的虛心諫言;從黑澤明看拍電影,也從自身拍電影的經驗看待藝術……在本書中,北野武以其一貫犀利毒辣的口吻、全面而直率的思維模式,分就「生死」、「教育」、「人際」、「規矩」和「電影」五大主題,剖開自己的前半生、暢言人生哲學,也直擊現代社會的種種問題,針對人們視而不見、避而不談的敏感議題申述看法。不迎合世界、率直說真話的北野武,他看問題的角度獨特,常令人不禁拍膝大呼暢快;他用刻薄表現真情,語言粗率中有關懷,是毒辣的直言針砭,也是最真實無偽的人生自白和硬漢面具底下最大的溫柔。
◎他看問題的角度獨特,讓人拍案叫絕!
這本書,徹底揭開北野武的腦內世界
生死──
我不想巴著「活著」不放。若一星期後會死,我也只會想「哦,這樣啊」,然後一如往常地活下去,一到晚上就去喝酒。睡覺時間到了就睡覺,該死的時候就死。
教育──
什麼親子感情和睦,我覺得太矯情了,很讓人受不了。當父親的怎麼可以討好小孩?這到頭來就只是在裝可愛吧。父親大可成為小孩生命的中第一個阻礙者。
人際──
我說「想要錢」這種理所當然的話,就跟說我喜歡大便一樣。人不管再怎麼裝模作樣,剝掉那層皮就如同各種欲望的綜合體。不過正因如此,更須重視這層皮的尊嚴。這就是文化吧。
規矩──
真正的規矩不是循規蹈矩強制學來的。就像我從深見先生身上感受到的,是某種憧憬、也是「那時他真帥氣」的記憶。身邊若有這種人,不需被迫學習也會想模仿。如此一想,老人家碎唸「現在的年輕人沒規矩」,或許就形同於自打嘴巴。
電影──
說得好聽一點,我是修補綻線的天才。要比把劇情兜起來的能力,一定沒有導演能贏過我。但拍出來的作品也會因此跟當初設想的迥然不同,連自己看了都覺得:「咦,這是什麼?」但是我的電影這樣就好。
◎比自傳更具個人色彩,看見最真實的北野武!
讀書METER、Amazon好評不斷,日本讀者熱烈迴響
「至今為止關於北野武的書不少,卻從未如此真實呈現他的自己。這是一本能100%體會北野武哲學的書。」
「這就是北野武真實的樣貌吧!這個多才多藝的文化人之所以廣受支持的要素,我在書中感受到了。」
「這個人果然是天才,腦袋運轉的速度非比尋常,思考的柔軟度和速度讓人折服。」
「帥氣、不受動搖的人又純粹,即使已是大人失格的我,也想成為北野武這樣的大人。」
「聽膩了漂亮話的人一定會有共鳴的一冊。」
「沒想到北野武竟是如此認真、邏輯清楚又聰明的人。如果豐臣秀吉在世,他肯定就是北野武。」
「書中有深有同感的部分,也有讓人大呼『哦,他怎麼那樣想啊?』覺得跟不上的部分。但北野武的厲害之處,或許就在於那些讓人跟不上的部分吧。」
「平常在電視上聽不到的話題都在這裡。彷彿自己也成為了在阿熊店裡,和北野武比鄰而坐幸運的人之一。」
「雖然多少帶有點北野武一貫的尖銳論調,但他毫不掩飾、也不故作大人姿態,非常坦率的直視社會的種種。每章開頭『阿熊的話』凸顯出北野武的人格特質,讓人不由地濕了眼眶。」
「讀了這本書,對北野武更有好感。為什麼他擁有才能卻又如此謙遜?他的人生誰也學不來,以非常帥氣的方式活著。」
「北野武真了不起,思考總能逼近事物本質。在一般人認為沒辦法、草草了結的地方還是認真地思考,果然是大人物。」
「書中呈現出北野武誠實無偽的真實面目和思考方式,五個主題也談得很深入,可看見他的溫柔和謙虛,以及看待事物知性且全面的觀點。這本書可說就等於北野武其人。」
「明明寫的是激烈的內容,卻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厭煩,深深打動我心。要是身邊能有這樣的大人就好了。」
「北野武的思考理路讓人深深折服。這就是所謂的『霸氣』吧!」
「毫無顧忌地深入事物本質,完全發揮了作者的魅力。本書代替我說了好多不敢說出口的話,北野武不愧是世界巨匠。」
「人到了一定年紀,會有自己的價自觀和思考方式,並以之為基礎過生活,但一接觸到北野武的思想,就彷彿大金剛拔起大樓似的,感覺自己的哲學受到挑戰。」
「至今讀了不少北野武的書,這是第一本我會想向人推薦的。我認為掌握本質正是北野武的魅力,外部如何一點也不重要,除去多餘的東西才能看見內部,而為探索內部而不斷思考的結果,造就了現在的北野武。」
作者簡介:
北野武
一九四七年生於東京都,以相聲搭檔「Two Beat」風靡一時,之後除了主持電視節目與廣播節目,更在電影與出版界擁有全國性知名度。其執導的電影《花火》榮獲一九九七年威尼斯國際影展金獅獎,獲得世界性的肯定。二○一二年執導的《極道非惡2》更創下驚人票房記錄,引起社會廣泛討論。著有《超思考》《愚蠢的架構》(暫譯)等書。
譯者簡介:
陳系美
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日本筑波大學地域研究所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近期譯有三島由紀夫《鏡子之家》,佐野洋子《沒有神也沒有佛》、《我可不這麼想》、《靜子》,山田詠美《賢者之愛》等書。
章節試閱
曾經有段時期,我怕死怕得要命。
從高中到升大學的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在思考關於死亡的事,怕死地活著。
就像膽小鬼在深夜的墓園散步,稍微有點風吹草動或看到影子就嚇得冷汗直流。莫名的咳嗽,或身體哪裡長了小硬塊,我常為了這些小事憂心忡忡,鑽牛角尖地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
要是就這樣死了怎麼辦?
老是在想這種事。
中學時,棒球社的隊友被大卡車碾死。那是我第一次經驗到「死」以現實事件的形式出現。
到了大學,發生京濱東北線事故。那是一起死傷近一百五十人的慘烈事故,不幸罹難的乘客裡有我認識的人。
現實裡的死帶給我很大的衝擊。
但不是難過。
聽到朋友死了,我心裡浮現只有「啊,那傢伙死了啊」這樣的感想。即使人死了,世界也不會有任何變化。只是少了那個傢伙,今天和昨天同樣就在眼前。
無論是棒球社的朋友,或是那個朋友,昨天都還活蹦亂跳地活著,今天卻不見蹤影。簡直就像用板擦拭去,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是這樣而已。
這種輕易,讓我感受很深。
我於是明白人死了就只是沒了而已,既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而且死掉的人會將輕易地從生者的記憶裡消失。
畢竟朋友死了,難過是一定的,但我心裡浮現的竟只是「啊,死了啊」這種單純到不行的感想。
再怎麼難過,就算哭個三天三夜,第四天眼淚也會乾。不管再怎麼思念死去的人,活著的人都只能在與死者無關的世界繼續過活。這個天殺的事實帶給我很大的衝擊。
啊,死了,所以就結束了嗎?
因此我怕死怕得要命。可是要怎麼做才能唯獨讓自己不死呢?我另一個朋友原本也要搭發生事故的那班電車,因為有事遲到而逃過一劫。
沒有人能控制生死,只能看運氣。但運氣這種事,也無法讓自己知道什麼時候會死。一想到這裡,我就渾身起雞皮疙瘩。
要是我現在死了,一定不會留下什麼。北野武這個人曾經活過的事實,就像落在地面的一顆雨滴,徹底消失在後來降下的傾盆大雨中,立刻被人遺忘。
我不怕被人遺忘,而是怕自己的人生空洞到轉眼就被忘得一乾二淨,真的很怕。
我什麼都還沒做,也沒做過自己覺得很棒的事。雖然打過棒球,但沒打進甲子園。書念得不怎麼樣,也沒做過奢侈的事。不曾開車兜風,也不曾以此來追求女人。我無法接受自己什麼都沒做,就這樣一無所有地死去。
無論如何都湧現不出自己確實好好活過的感覺。
人死了會怎樣?有天堂或地獄嗎?我煩憂的不是這種形而上的問題,而是害怕自己沒有活著的快感,沒有活過的記憶,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因為這個緣故,我當時很嚮往海洋學者。
那是雅克.庫斯托的時代。我很崇拜搭上像深海6000這樣的潛水艇,潛入幾百氣壓的昏暗海底,研究海底火山或深海細菌的科學家。我很嚮往那種不問現實利益,只為單純的學問而甘冒生命危險的生存方式。若是能那樣活著,我便能真切感受自己在這個世上活過。
就這點來說,我當時害怕的或許不是死亡本身,而是無法照自己的意思過活,死板乏味的人生吧。
但我沒有具體的人生願景,例如想做什麼事、想成為怎樣的人,或過怎樣的生活。反倒沒有目標願景才可怕,生怕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就被川流吞噬似的虛度一生而後死去,這樣好嗎?
然而,人生是很諷刺的。
為了克服對死的恐懼,我選擇的道路竟是一種自殺。
以前我談過很多關於我母親的事,實在很難用一句話來形容她,總之就是非常勤奮,現實到不能再現實的現實家。什麼藝術啦哲學啦文學啦,她完全不承認這類東西有價值。對她而言,那只是浪費人生。
如今想想也是一種智慧,這種思想甚至可堪稱哲學。但我打從懂事以來就在那個家長大,所以那時無法將母親的這種想法當成一種思想,客觀地看待。
父親是油漆工,每天規律得像蓋章似的來往工地、酒館和住家,明明怯懦卻又愛喝酒,幾乎每天都喝得醉醺醺地回家,落得向我媽舉手投降的下場。雖然天天認真工作,但賺的錢幾乎都喝酒喝光了。
因為我爸是這副德行,所以家中生活以我媽為中心運轉。無論在生活上、家計或小孩升學,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我媽在做決定。她白天在建築工地打工,晚上做家庭代工到深夜。在那個時代、那樣的生活裡,她供三個兒子上了大學,也讓女兒念了高中,活生生是美輪明宏〈苦力女之歌〉裡的人。
按我媽的想法,我未來的出路就是念完理工大學,然後去大公司上班,除此之外別無可能。在我家,她的決定絕不可違抗。所以我進明治大學理工學院時,也只想普普通通地大學畢業,去當個正經的上班族。
換言之,我被我媽的想法束縛了。
儘管如此,就像活在鳥籠中的鳥不覺得自己不自由,我也從沒想過自己被束縛。母親更是絲毫不認為束縛了我吧,她深信這麼做是為我好。
更何況,我很清楚母親為了供我上大學吃了多少苦、如何設法到處籌錢,也知道哥哥為了幫助我,犧牲了自己深造的機會,因此除了母親的想法,我沒想過有其他選項。
不過如今想想,這件事或許就是我那麼怕死的原因。
正因被五花大綁,對自己的人生沒有選擇餘地,才無法領略自己活著的真切感受吧。
我大腦的運作方式非常「理組」。
即使現在,解數學題目也會樂在其中,聽到尤拉定理或非歐幾里得幾何學就莫名雀躍,有時還會幻想要是當初當了數學家,會過怎樣的人生?
即使做了以前從沒想過的電影導演工作,有時我還是覺得自己是理組人。譬如寫劇本時,我會忽然發現自己無意識地像在寫因數分解作業。
所以讀理工學院是沒錯的。
只是畢業後,對於奔向眼前已經鋪好軌道的未來,我感受不到魅力。
我大四那年是一九七○年。大學時代適逢六、七○年代的安保抗爭,學生運動風起雲湧。那時學校被封鎖,幾乎都在停課,是個只要提交畢業論文就能畢業的時代。
那時經濟高度成長,隨處可見音樂或戲劇的文化性節目,我也幾乎沒去大學,常窩在新宿一帶的爵士咖啡館。
爵士咖啡館聊的話題是當時風行的存在主義,沙特和西蒙.波娃,還有柯林.威爾遜也很受歡迎。我記得我包包裡放的是《次郎物語》,難為情到不敢拿出來。
對理工學院機械系的學生而言,那是個莫名其妙的世界,但也因莫名其妙,反而引人嚮往。更重要的是,只要開口閉口哲學或文學,聊到學生運動的話題就能受女生歡迎。偏偏我能暢所欲言的話題只有本田的引擎怎樣又怎樣,女生對這種事可沒興趣,所以我完全不受女生歡迎。說來丟臉,我對自己的將來沒自信,這或許也是個原因。
爵士咖啡館裡也聚集了很多當時人氣劇團「狀況劇場」或「天井棧敷」的演員。這些人熱情澎湃,喝了酒就開始針對戲劇理論進行論戰,一言不合還會打起來。
文化圈的工作通常賺不了幾個錢,他們卻如此拚命投入表演藝術,這看在我眼裡相當新鮮。
當時只知下町的我,看過的大人也都是保持戰後的價值觀,庸庸碌碌只為了掙口飯吃。而在那裡,我看到了擺脫這種狀況再上層樓的另一個世界,有種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感。於是「理工大學畢業後去大公司上班就是人生成功之道」這套母親從戰後就一直灌輸我的價值觀,在我混爵士咖啡館之後,忽然覺得很落伍。
話雖如此,我也沒做什麼,只是去爵士咖啡館鬼混,打有點危險的工,玩賭博麻將,賺了錢就拿去喝酒罷了。
所以那個時期,我覺得自己一直在向下沉淪。
一直向下沉淪,所以也很怕死。
雖然很憧憬文學啦戲劇啦,可是不認為自己做得來。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是誰?該做什麼?會不會找不到答案就這樣死掉?當時腦袋裡淨是這些。
那天一如往常地去歌舞伎町的爵士咖啡館也是——
現在新宿的ALTA百貨,以前是一家叫「二幸」的食材店,就像現在的生鮮超市。那天我從新宿車站東口要穿過二幸前的斑馬線時,一定也一如往常弓著背,看著地面走路。
只是那天,我的思緒很反常。
忽然想到很荒唐的事。
「對了,別念大學了!」
這個念頭不知打哪裡來,猶如萬里晴空中猛然的一道閃電,閃現在我腦海裡。那心情就像跳樓自殺。
整個人變得輕飄飄,像是被蛇發現的青蛙,深深為甜美的「自殺」念頭而著迷。
母親含辛茹苦供我上大學,好不容易到了大四,我居然說不念了,她會多麼痛心,這我都懂。
這等同拋棄了養育我的母親。或許對母親來說,我就算死了她也不會這麼震驚。對我而言,若不當作自己死了,我也難以接受。這不是什麼文字遊戲,真的是形同自殺,和真正的自殺一樣。而這也是那時,我唯一明確的答案。
就這樣,我決定退學。
那時走在斑馬線上抬頭看到的新宿天空,是我此生從未見過的萬里晴空。我覺得之前罩在頭上灰濛濛的雲被吹散了,一切都變得清晰遼闊。
至少在這個瞬間,我對死亡的恐懼消失得無影無蹤。
曾經有段時期,我怕死怕得要命。
從高中到升大學的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在思考關於死亡的事,怕死地活著。
就像膽小鬼在深夜的墓園散步,稍微有點風吹草動或看到影子就嚇得冷汗直流。莫名的咳嗽,或身體哪裡長了小硬塊,我常為了這些小事憂心忡忡,鑽牛角尖地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
要是就這樣死了怎麼辦?
老是在想這種事。
中學時,棒球社的隊友被大卡車碾死。那是我第一次經驗到「死」以現實事件的形式出現。
到了大學,發生京濱東北線事故。那是一起死傷近一百五十人的慘烈事故,不幸罹難的乘客裡有我認識的人。
現實裡的死帶...
目錄
緣起
◎世人不知道的北野武
第一章 生死的問題
學生時代的我,怕死怕得要命
物體動得越厲害,摩擦也隨之增加
那場車禍後,我對「活著」就沒興趣了
這十二年,是不是病房裡的一場夢?
人死後會怎樣?死了就有答案
那些「為時已晚」的事,其實人們早就知道
◎是老人的牢騷,也是不虛偽的真心話
第二章 教育的問題
人生而不平等,再怎麼努力也沒用
千萬別搞錯,人人平等只有在法律之前
一句「大家要和好相處」,讓霸凌轉明為暗
如果自由那麼好,為什麼足球會盛行?
討厭競爭卻想得第一,就是御宅族的本質
手機和網路企圖奴役全人類
◎真心拍手叫好
第三章 人際的問題
心有餘裕,才可能為他人的成功喝采
Two Beat 時代,一九八○年代的漫才風潮
為了我一個人走紅,不曉得死了幾萬人
將腦袋分兩半,無論做什麼都想著漫才
笨蛋,我自己開就看不到保時捷了
把沒錢說成「下流社會」,為何沒人察覺這句話的低級?
◎藝人的任性
第四章 規矩的問題
需要博愛座的可笑時代
沒有話不投機,只有太笨不懂引導
在追求女人的男人旁,不可以聊猥褻的事
數據化資訊讓人們智力低落
集合人類的才智,只為讓大腦退化
「感覺甜甜的」,虛假的形容詞正四處蔓延
◎最真實的一面
第五章 電影的問題
在挨餓的人旁邊拍電影,實在不合理
拍自己喜歡的電影,和喜歡自己拍的電影
畫慣的畫,畫得再好也不會感動
歐洲影迷曾相信我是黑手黨
我是「老人照護型」的電影導演
這麼多事,神明為何要我獨自承擔?
緣起
◎世人不知道的北野武
第一章 生死的問題
學生時代的我,怕死怕得要命
物體動得越厲害,摩擦也隨之增加
那場車禍後,我對「活著」就沒興趣了
這十二年,是不是病房裡的一場夢?
人死後會怎樣?死了就有答案
那些「為時已晚」的事,其實人們早就知道
◎是老人的牢騷,也是不虛偽的真心話
第二章 教育的問題
人生而不平等,再怎麼努力也沒用
千萬別搞錯,人人平等只有在法律之前
一句「大家要和好相處」,讓霸凌轉明為暗
如果自由那麼好,為什麼足球會盛行?
討厭競爭卻想得第一,就是御宅族的本質
手機和網路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