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399
本商品已絕版
最珍貴且真實的工作方式曝光
看大師如何工作?
在贏得世界掌聲背後,他們掙扎和摸索的故事
精彩揭露:工作空間設計、職場環境、營業額、員工人數、市場行銷
「我們必須讓下一代看到,在設計一棟建築的過程中,我們經歷多少挫敗,做過如何的嘗試。」──Renzo Piano
「透過長期培養,孕育出真正胸懷壯志、深謀遠慮的建築師,是我們當仁不讓的天職。」──Pelli Clarke
「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為其他建築師創造自由,並且提供他們自由發想機會的人。」──Rem Koolhaas
◎一探大師陣營﹕親身面訪建築師、經營者與關鍵資深員工
◎必學工作之道:經營理念、工作哲學、客戶經營、團隊合作與默契培養
◎工作室空間學:從上百人到上千人公司的空間設計學
◎世界最前線:認識當前世界最新、最前衛案例&最新環評標準
林淵源(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黃聲遠(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彭文苑(行一建築總監、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廖偉立(立建築工作所〔Ambi-Studio〕主持建築師、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潘冀(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這些知名建築,就在這些工作室誕生!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廊香遊客中心及女修道院、惠特尼美術館
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吉隆坡雙峰塔、東京仙石山森大廈、舊金山跨灣轉運中心
Gensler──上海中心大廈、全世界建築師事務所排行第一大、美國綜合排名第一
Foster+Partners──北京機場、德國柏林新國會大廈、美國蘋果公司新總部、英國溫布利足球場
Hopkins Architects──倫敦奧運室內自行車館、諾丁漢大學朱比利校區
OMA──西雅圖市立圖書館、北京中央電視台CCTV總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MVRDV──荷蘭公共廣播公司總部、東京表參道GYRE綜合大樓、鹿特丹時尚
●7類建築師╳7種經營理念╳7種工作哲學
1 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
1981年成立∣員工人數140人∣平均年齡37歲∣同步進行專案數32件
堅持以人為本的文藝復興工坊精神,不擴大組織,不直接教授,透過「創作過程」培育人才。
2 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築師事務所──10大最具影響力在世建築師
1977年成立∣員工人數127人∣平均年齡40歲∣6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20~30件
最會留住人才,完善的培訓和優渥的待遇,培養工作者的專業意識。議價不手軟,用專業力說服業主買單。
3 佛斯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高科技建築代表
1967年成立∣員工人數約1450人∣平均年齡34歲∣16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249件
規模龐大,員工年輕,設計案從都市計畫、太空建築到家具設計,展現高度活力。將最新科技導入建築設計,透過大規模的團隊工作和不專業分工,達到最大創新力。
4 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建築與理論的革命家
1975年成立∣員工人數350人∣平均年齡32歲∣6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70至80件
另成立AMO智庫,OMA承接現實社會中的設計專案,AMO負責虛擬社會裡的市場調查和品牌維護。從爭論中凝聚新方向,七成以上的專案來自設計競圖。
5 霍普金斯建築師事務所──追求最高標竿的綠建築先驅
1976年成立∣員工人123人∣平均年齡34歲∣5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26件
英國首家通過綠建築認證的設計公司,藉由最先進的綠建築作為行銷利器,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客戶。
6 MVRDV建築規劃事務所──挑戰現代都市與建築
1993年成立∣員工人數130人∣平均年齡30~32歲∣2個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40~50件
拒絕遵循常規,特立獨行,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設計師,以挑戰者的本能,透過改變制度,壯大組織。
7 Gensler 甘斯勒建築師事務所──從3名員工到5000名的一體化組織
1965年成立∣員工人數逾5000人∣46處全球據點∣客戶超過2500家公司
每一項專案都「結集」了5000人的個性,全面數位化內部人才與資訊,有效運用在世界各地,內部任何資訊只需點三下滑鼠即可獲得,七成以上的客戶回頭率。
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Renzo Piano、高科技建築代表Norman Foster、最能留住人才的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引領前衛的OMA事務所、綠建築先驅Hopkins Architects、吸引全球年輕建築師且渡過歐債危機的MVRDV、獲選為全世界建築師事務所排行第一大的Gensler,這些建築大師們所引領的設計團隊,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不斷寫下新頁,成功完成知名地標,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組織規模,各取所需
這本書最想傳達給讀者的,其實正是這些頂尖建築師豐功偉業背後的工作故事。他們究竟經歷過如何的掙扎和摸索,才形成今日的自信和理念。當面對市場版圖擴大,Gensler從3人迅速發展成5000名員工的龐大組織,實踐不是「我」而是「我們」的合作精神。Piano卻堅持工坊精神,不擴大組織,維持20件的進行規模,好全程參與所有設計案,不同的擴展方針,卻仍各自創造出驚人的營業額。
工作空間,學問大
在事務所空間上,Piano事務所強調所有員工享有同等工作樂趣,在同座建築體中的不同樓層彼此相望。Pelli同樣在乎工作者感受,辦公室位在耶魯大學校舍內,完全對外開放,處處洋溢著自由的工作氣氛。OMA則刻意創造專業氛圍,立面模型、建材擺在眼前,直接透過視覺和觸感,激發設計想像。為了避免彼此干擾,Hopkins Architects將工作習慣、需求、氣氛相異的專業團隊,以夾層上下區隔開來。為了提高溝通效率,Gensler採取不隔間的討論空間,讓所有人同步知道在討論哪一項專案,並在走道邊設有可站著討論的高桌。MVRDV則是刻意將室內分為工作區和交流區兩大區塊。而最激進的Foster+Partners,有意圖地將事務所企圖心傳遞給客戶,完全無隔間的挑高兩層樓,讓訪客可從樓上看見事務所驚人的工作團隊,並在訪客出入最多的門口,展示近期內最主力的設計成果。
專業培訓,方法多樣
員工培訓,不同事務所,也各有不同做法。Piano在乎技藝傳承,甚至因為參觀日本伊勢神宮的搬遷,透過20年一次的遷建,把技術和技藝傳承給下一代,因而決定成立基金會,教育下一代。Pelli尊重專業精神,透過長期培養,孕育出真正的建築師,提供完善的職業訓練課程,每個專案一定製作模型,甚至為了尋找完美的建築造形而試作上百件模型。Hopkins Architects每個月至少舉辦一場和環保專家交流、吸收新知的讀書會,會後透過簡單的餐會,讓負責設計的成員輕鬆交流,增進新知。MVRDV的員工帶著來公司是貢獻自己專業所長的想法,而非來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Foster+Partners重視組織的彈性和成員本身的創意,勝過培養員工單一領域專業的速度。在Koolhaas領軍的OMA文化裡,合夥人不視自己命令為絕對,廣納年輕成員想法,所有工作都來自設計圖競標,將參與設計競標視為一種投資,同時也是自我行銷。
團隊合作,看效率?養默契?
Foster+Partners自給自足,擁有所有技術團隊,如製作模型、設計競標影像編輯等團隊皆不外包,以確保接下專案的第一天可立即針對原訂目標進行綿密討論。OMA建築事務所刻意把組織分工,OMA負責承攬「現實社會」設計事務,智庫AMO負責「虛擬社會」的市場調查、品牌維護,以及挖掘需求。9位合夥人共同領導來自全球各地的350位員工,每一位合夥人都有各自擅長的設計和專業領域,每3個月聚會一次,確認事務所整體的營運方向。年輕的MVRDV採垂直領導架構,每一項專案為一個部門,配置15到20名設計人員,各配有一位負責人。人多的Gensler建築師事務所,在乎效率,投資網路系統加速內部交流,內部任何的資訊只需點3下滑鼠即可獲得。
客戶經營,各擅所長
Piano和客戶打乒乓球,不只要滿足客戶的需求,更要在過程中尊重彼此,建立共識;Pelli拒絕客戶討價還價,堅持合理的設計費用到最後一秒;Gensler擁有七成的客戶回頭率,關鍵就在於抱持著「合作」心態。Hopkins Architects讓設計師、模型師、程式設計師等部門相鄰,訪客在進入機密會議室之前會經過所有部門,讓客戶在洽談之前先認識即將合作的伙伴。MVRDV把簡報做成一張張內容簡潔的分頁,每一張分頁僅表達一個概念,不論由誰負責上台簡報或中途接手,都可以準確而且依序地說明公司的創意和目標。
這七大建築師事務所各有不同特質,卻都在世界建築中大放異彩。書中特別曝光工作室空間並訪問重要夥伴,揭露成員和團隊最真實的工作方式,看團隊夥伴如何協助建築師,面對著不斷翻新的時代浪潮,從而道出一家成功事務所的工作及經營之道。
作者簡介:
江村英哲|Emura Hideaki
日經建築雜誌記者。1975年生於日本岐阜縣。1999年明治大學經營學系畢。2003年完成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弗雷斯諾分校(Fresno State)大眾傳播與新聞學研究所學業,進入日經BP雜誌社,並於「日經商業雜誌」負責製造業文稿。2011年起為「日經快報新聞」(NQN)編採股市等類新聞。2015年起轉任現職。
菅原由依子|Sugawara Yuiko
日經建築雜誌記者。1982年生。2005年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院社會工學系畢。2007年完成同大學社會理工學研究所‧社會工學專業碩士課程,加入日經BP雜誌社。曾擔任環保雜誌「日經環保」、餐飲經營管理雜誌「日經餐飲」、健康資訊雜誌「日經健康」等編輯記者,2014年起轉任現職。
日經建築
建築資訊雜誌,1976年創刊。內容除涵蓋設計、結構、設備、施工等建築專業領域,亦廣泛提供與建築業界相關之社會、經濟動向,以及經營管理實務等訊息。每月發行兩次,網站則每日更新。日本國內的主要讀者群涵蓋所有從事建築相關業務者,如一級建築師、設計事務所、建設公司、相關政府機構等。
譯者簡介:
桑田德|Kuwata Toku
日文翻譯兼日語教師。1966年生於台灣新北中和區。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歷任日本融雪機工程師、出版社編審、程式設計師等,並自在學期間即從事翻譯迄今。近年主要譯作:《日本設計師才懂的好房子法則》、《日本設計師才懂的舒適宅設計》、《迷人經典!生活紙物設計圖鑑》、《蓋出好房子──日本建築師才懂の思考&設計》。
kuwataster.blogspot.com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4折216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0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4折 | 0 |
5折 | 3 |
7折 | 2 |
7折以上 | 1 |
無折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定價:NT$ 399
本商品已絕版
最珍貴且真實的工作方式曝光
看大師如何工作?
在贏得世界掌聲背後,他們掙扎和摸索的故事
精彩揭露:工作空間設計、職場環境、營業額、員工人數、市場行銷
「我們必須讓下一代看到,在設計一棟建築的過程中,我們經歷多少挫敗,做過如何的嘗試。」──Renzo Piano
「透過長期培養,孕育出真正胸懷壯志、深謀遠慮的建築師,是我們當仁不讓的天職。」──Pelli Clarke
「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為其他建築師創造自由,並且提供他們自由發想機會的人。」──Rem Koolhaas
◎一探大師陣營﹕親身面訪建築師、經營者與關鍵資深員工
◎必學工作之道:經營理念、工作哲學、客戶經營、團隊合作與默契培養
◎工作室空間學:從上百人到上千人公司的空間設計學
◎世界最前線:認識當前世界最新、最前衛案例&最新環評標準
林淵源(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黃聲遠(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彭文苑(行一建築總監、彭文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廖偉立(立建築工作所〔Ambi-Studio〕主持建築師、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潘冀(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創辦人)──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這些知名建築,就在這些工作室誕生!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廊香遊客中心及女修道院、惠特尼美術館
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吉隆坡雙峰塔、東京仙石山森大廈、舊金山跨灣轉運中心
Gensler──上海中心大廈、全世界建築師事務所排行第一大、美國綜合排名第一
Foster+Partners──北京機場、德國柏林新國會大廈、美國蘋果公司新總部、英國溫布利足球場
Hopkins Architects──倫敦奧運室內自行車館、諾丁漢大學朱比利校區
OMA──西雅圖市立圖書館、北京中央電視台CCTV總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MVRDV──荷蘭公共廣播公司總部、東京表參道GYRE綜合大樓、鹿特丹時尚
●7類建築師╳7種經營理念╳7種工作哲學
1 倫佐‧皮亞諾建築工作室──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
1981年成立∣員工人數140人∣平均年齡37歲∣同步進行專案數32件
堅持以人為本的文藝復興工坊精神,不擴大組織,不直接教授,透過「創作過程」培育人才。
2 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築師事務所──10大最具影響力在世建築師
1977年成立∣員工人數127人∣平均年齡40歲∣6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20~30件
最會留住人才,完善的培訓和優渥的待遇,培養工作者的專業意識。議價不手軟,用專業力說服業主買單。
3 佛斯特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高科技建築代表
1967年成立∣員工人數約1450人∣平均年齡34歲∣16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249件
規模龐大,員工年輕,設計案從都市計畫、太空建築到家具設計,展現高度活力。將最新科技導入建築設計,透過大規模的團隊工作和不專業分工,達到最大創新力。
4 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建築與理論的革命家
1975年成立∣員工人數350人∣平均年齡32歲∣6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70至80件
另成立AMO智庫,OMA承接現實社會中的設計專案,AMO負責虛擬社會裡的市場調查和品牌維護。從爭論中凝聚新方向,七成以上的專案來自設計競圖。
5 霍普金斯建築師事務所──追求最高標竿的綠建築先驅
1976年成立∣員工人123人∣平均年齡34歲∣5處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26件
英國首家通過綠建築認證的設計公司,藉由最先進的綠建築作為行銷利器,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客戶。
6 MVRDV建築規劃事務所──挑戰現代都市與建築
1993年成立∣員工人數130人∣平均年齡30~32歲∣2個全球據點∣同步進行專案數40~50件
拒絕遵循常規,特立獨行,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設計師,以挑戰者的本能,透過改變制度,壯大組織。
7 Gensler 甘斯勒建築師事務所──從3名員工到5000名的一體化組織
1965年成立∣員工人數逾5000人∣46處全球據點∣客戶超過2500家公司
每一項專案都「結集」了5000人的個性,全面數位化內部人才與資訊,有效運用在世界各地,內部任何資訊只需點三下滑鼠即可獲得,七成以上的客戶回頭率。
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師Renzo Piano、高科技建築代表Norman Foster、最能留住人才的Pelli Clarke Pelli Architects、引領前衛的OMA事務所、綠建築先驅Hopkins Architects、吸引全球年輕建築師且渡過歐債危機的MVRDV、獲選為全世界建築師事務所排行第一大的Gensler,這些建築大師們所引領的設計團隊,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不斷寫下新頁,成功完成知名地標,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組織規模,各取所需
這本書最想傳達給讀者的,其實正是這些頂尖建築師豐功偉業背後的工作故事。他們究竟經歷過如何的掙扎和摸索,才形成今日的自信和理念。當面對市場版圖擴大,Gensler從3人迅速發展成5000名員工的龐大組織,實踐不是「我」而是「我們」的合作精神。Piano卻堅持工坊精神,不擴大組織,維持20件的進行規模,好全程參與所有設計案,不同的擴展方針,卻仍各自創造出驚人的營業額。
工作空間,學問大
在事務所空間上,Piano事務所強調所有員工享有同等工作樂趣,在同座建築體中的不同樓層彼此相望。Pelli同樣在乎工作者感受,辦公室位在耶魯大學校舍內,完全對外開放,處處洋溢著自由的工作氣氛。OMA則刻意創造專業氛圍,立面模型、建材擺在眼前,直接透過視覺和觸感,激發設計想像。為了避免彼此干擾,Hopkins Architects將工作習慣、需求、氣氛相異的專業團隊,以夾層上下區隔開來。為了提高溝通效率,Gensler採取不隔間的討論空間,讓所有人同步知道在討論哪一項專案,並在走道邊設有可站著討論的高桌。MVRDV則是刻意將室內分為工作區和交流區兩大區塊。而最激進的Foster+Partners,有意圖地將事務所企圖心傳遞給客戶,完全無隔間的挑高兩層樓,讓訪客可從樓上看見事務所驚人的工作團隊,並在訪客出入最多的門口,展示近期內最主力的設計成果。
專業培訓,方法多樣
員工培訓,不同事務所,也各有不同做法。Piano在乎技藝傳承,甚至因為參觀日本伊勢神宮的搬遷,透過20年一次的遷建,把技術和技藝傳承給下一代,因而決定成立基金會,教育下一代。Pelli尊重專業精神,透過長期培養,孕育出真正的建築師,提供完善的職業訓練課程,每個專案一定製作模型,甚至為了尋找完美的建築造形而試作上百件模型。Hopkins Architects每個月至少舉辦一場和環保專家交流、吸收新知的讀書會,會後透過簡單的餐會,讓負責設計的成員輕鬆交流,增進新知。MVRDV的員工帶著來公司是貢獻自己專業所長的想法,而非來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Foster+Partners重視組織的彈性和成員本身的創意,勝過培養員工單一領域專業的速度。在Koolhaas領軍的OMA文化裡,合夥人不視自己命令為絕對,廣納年輕成員想法,所有工作都來自設計圖競標,將參與設計競標視為一種投資,同時也是自我行銷。
團隊合作,看效率?養默契?
Foster+Partners自給自足,擁有所有技術團隊,如製作模型、設計競標影像編輯等團隊皆不外包,以確保接下專案的第一天可立即針對原訂目標進行綿密討論。OMA建築事務所刻意把組織分工,OMA負責承攬「現實社會」設計事務,智庫AMO負責「虛擬社會」的市場調查、品牌維護,以及挖掘需求。9位合夥人共同領導來自全球各地的350位員工,每一位合夥人都有各自擅長的設計和專業領域,每3個月聚會一次,確認事務所整體的營運方向。年輕的MVRDV採垂直領導架構,每一項專案為一個部門,配置15到20名設計人員,各配有一位負責人。人多的Gensler建築師事務所,在乎效率,投資網路系統加速內部交流,內部任何的資訊只需點3下滑鼠即可獲得。
客戶經營,各擅所長
Piano和客戶打乒乓球,不只要滿足客戶的需求,更要在過程中尊重彼此,建立共識;Pelli拒絕客戶討價還價,堅持合理的設計費用到最後一秒;Gensler擁有七成的客戶回頭率,關鍵就在於抱持著「合作」心態。Hopkins Architects讓設計師、模型師、程式設計師等部門相鄰,訪客在進入機密會議室之前會經過所有部門,讓客戶在洽談之前先認識即將合作的伙伴。MVRDV把簡報做成一張張內容簡潔的分頁,每一張分頁僅表達一個概念,不論由誰負責上台簡報或中途接手,都可以準確而且依序地說明公司的創意和目標。
這七大建築師事務所各有不同特質,卻都在世界建築中大放異彩。書中特別曝光工作室空間並訪問重要夥伴,揭露成員和團隊最真實的工作方式,看團隊夥伴如何協助建築師,面對著不斷翻新的時代浪潮,從而道出一家成功事務所的工作及經營之道。
作者簡介:
江村英哲|Emura Hideaki
日經建築雜誌記者。1975年生於日本岐阜縣。1999年明治大學經營學系畢。2003年完成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弗雷斯諾分校(Fresno State)大眾傳播與新聞學研究所學業,進入日經BP雜誌社,並於「日經商業雜誌」負責製造業文稿。2011年起為「日經快報新聞」(NQN)編採股市等類新聞。2015年起轉任現職。
菅原由依子|Sugawara Yuiko
日經建築雜誌記者。1982年生。2005年東京工業大學工學院社會工學系畢。2007年完成同大學社會理工學研究所‧社會工學專業碩士課程,加入日經BP雜誌社。曾擔任環保雜誌「日經環保」、餐飲經營管理雜誌「日經餐飲」、健康資訊雜誌「日經健康」等編輯記者,2014年起轉任現職。
日經建築
建築資訊雜誌,1976年創刊。內容除涵蓋設計、結構、設備、施工等建築專業領域,亦廣泛提供與建築業界相關之社會、經濟動向,以及經營管理實務等訊息。每月發行兩次,網站則每日更新。日本國內的主要讀者群涵蓋所有從事建築相關業務者,如一級建築師、設計事務所、建設公司、相關政府機構等。
譯者簡介:
桑田德|Kuwata Toku
日文翻譯兼日語教師。1966年生於台灣新北中和區。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歷任日本融雪機工程師、出版社編審、程式設計師等,並自在學期間即從事翻譯迄今。近年主要譯作:《日本設計師才懂的好房子法則》、《日本設計師才懂的舒適宅設計》、《迷人經典!生活紙物設計圖鑑》、《蓋出好房子──日本建築師才懂の思考&設計》。
kuwataster.blogspot.com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0 |
7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4折 | 0 |
5折 | 3 |
7折 | 2 |
7折以上 | 1 |
無折 | 2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4折216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