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已經結束七十年了,在1945年的那個時間點,對日本來說,究竟該稱為「戰敗」,還是「戰爭結束」呢?本書作者認為:以終戰之日代稱戰敗之日是一種「欺瞞」。
長久以來日本政府對人民的欺瞞,在311東日本大地震時,一切都浮出了檯面。一直以來,不承認二次大戰的敗戰,只是核子彈掉下來,一切剛好結束,如此而已。就是這樣的想法,讓今日日本,從二戰結束以來,只能是美國的附屬國。從沖繩的美軍基地問題到福島的核能電廠引發的海嘯,這些都是因當年不承認戰敗所造成的後果。
在近日朝鮮半島的軍事緊張氛圍中,美國川普新政權認知到既往對北韓政策的無力,打出了不惜行使軍事力的姿態。從這樣的態樣來看,「美國的決斷」掌握著包含東亞住民的生命之終極的命運這個沈重的現實。這個事實呈現的是日本與韓國依然深深地依附美國生存,而台灣的情況則是,一方面在軍事上依靠著美國;一方面在經濟上則是對中國的依賴極深。
最後,日本的「清算」會以怎樣的形態進行,那之後會被建立起什麼東西,這樣的問題正是對於包含日本以及台灣之東亞全體極為重大的事。
「大日本帝國的肯定」=「敗戰的否認」
二次大戰的結束,日本並沒有敗戰,只是戰爭剛好結束了而已。
因為長年欺騙國民沒有敗戰,所以不得不成為美國的附屬國。
如果不揭開這個謊言,日本將何去何從?
作者簡介:
白井聰
1977年,東京人。一橋大學社會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修了。博士(社會學)。曾任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文化學園大學助理教授,現為京都精華大學人文學部専任講師,專攻是社會思想、政治學。著有『未完のレーニン』(講談社選書メチエ)、『「物質」の蜂起をめざして――レーニン、〈力〉の思想』(作品社)、『永続敗戦論――戦後日本の核心』(太田出版,合著有『日本人が知らないウィキリークス』(洋泉社新書)。
譯者簡介:
黃錦容
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系主任。日本筑波大學畢。學術專長為「日本近現代文學」、「女性主義研究」、「日本次文化研究」、「日本戰後社會思想研究」。經典專書譯注:九鬼周造《粹的構造》(聯經出版,2009);專書譯注:東浩紀《遊戲性寫實主義的誕生:動物化的後現代2》(唐山書局,2015)。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榮獲 第12屆角川財團學藝賞、第35屆石橋湛山賞、第4屆いける本大賞
得獎紀錄:榮獲 第12屆角川財團學藝賞、第35屆石橋湛山賞、第4屆いける本大賞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戰後」的終結
第一節「我們活在侮辱之中」──後三一一的經驗
「我們活在侮辱之中」
二○一二年七月十六日,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行的「再見核電十萬人集會」之中,大江健三郎引用了中野重治的話語,如此說道。這句話,巧妙且精確地說中了三一一以來我們所被擺放的狀況。沒錯,我們正活在侮辱之中。我們被迫活在侮辱之中。大江的這個發言,直接指向以推翻高漲的反對聲浪的型態,關西電力大飯核能發電所竟然以「守護國民生活」(野田首相‧當時)為理由而強行再啓動這件事。但,其內涵的意味是更為廣泛的。
從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以來持續發生的事態,一個接一個地攤在陽光下的各種事件所顯示出的整體,只能稱之為是對住在這個日本列島上大部分的人之一種「侮辱」。以那個事故作為契機,讓日本這個國家的社會,暴露出了其「真正的」結構。所暴露出來的,是這個國家的人民被何種性質的權力所統治、所生活之真正結構。令人悲傷地,這個結構用「侮辱」來稱之是恰當的。
所以,我們可以生氣;事實上也正在生氣;同時也應該生氣。我們到底承受了多少侮辱?又或是我們正承受著多少侮辱?──因為人類是健忘的生物,所以我無法在此一一羅列出來。但是,在此回顧並多少確認這個事故,也應該不是毫無意義的事吧!
「侮辱」 的經驗
首先,事故發生當時,政府並沒有盡全力疏散核電廠周遭的居民避難。最能說明其來龍去脈的,就是在當時並沒有對民眾公開緊急時迅速放射能影響預測網路系統(SPEEDI)的資料這個事實【1】。而且,這份資料對國民隱匿之外,但另一方面卻完整地提供給了美軍【2】。菅首相(當時)則稱他「不知道」SPEEDI的存在,不斷繼續撇清關係。當然,關於此事,民間事故調查委員會也嚴厲地批判SPEEDI根本只是「為了維持核電廠的建設地點,以便收買居民的安心的『欺騙假情報』罷了」【3】。開發工程花了三十年以上的歲月,投入一百億日圓以上的資金,為了每年花費七億日圓稅金投注在維持營運的這個裝備,事實上竟是如此地被使用。而一如往常,這件事依然沒有一人為此被追究責任。
我們也有必要重新回想起,成為流行名言的「預測之外」(想定外)一詞其中的內涵。沒有預想到全部電源喪失事故的政府‧電力公司,本身在事故以前所採取的方針原本就在討論範圍之外了。更具體地來說,在二○○六年的國會中,吉井英勝眾議院議員(共產黨)就已經提出「有關如何從巨大地震的發生導致安全機能喪失等核電廠的危險來保護國民的安全之提問書」。指出核電廠有可能因地震‧海嘯而引發全部電源喪失的問題。更何況,不必等這些來自外部的批判,東京電力本身長期也一再反覆地檢討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海嘯對策強化的必要性。現今的這些報導多為二○○六年【4】與二○○八年【5】間的東西。但東電卻在自己公司的事故調查報告書上,基本上仍持續地遵守著從事故發生當時以來不斷重覆聲稱的「預測之外」的說明。
我們不可忘記,事故現在還是距離善後完成的狀態十分遙遠。事實上,即便是現在,仍有許多人蒙受著被曝的風險在現場從事作業。依據種種的報導判斷,相較於這些任務之關乎死活的重要性及危險性,也難以認同這些人受到了應得的待遇。首先,二○一二年十二月時,由政府發出的事故「善後完成宣言」完全只是矇混欺瞞。不清楚溶解的核廢料實際究竟在何處,也尚無法把握原子爐收納容器破損的地方及程度,加上也沒有找出方法來取出最終已使用完畢的燃料。甚至連是否能開發出安全的取出方法一事,也是不透明的狀態。無視於上述的種種狀況,強行宣布「善後完成宣言」。政府與東京電力以此為依據(?),片面停止了作業員接受免費健康檢查的權利【6】。有報導指出,在如此不合理的待遇之下,作業員的確保也更趨困難【7】。
現場的問題被總結起來的型態,可以看出,在事故前核電廠勞動上就存在著隱匿被曝、隱匿勞災、成為薪資榨取溫床之複雜怪異的多重承包結構。在這個三臺原子爐接連融化、建築物屋頂也吹飛了之前所未聞的事故現場,只有這個結構仍然頑強地殘存下來。
在此,顯露出兩個問題點。第一,盡可能地降低從事此類作業的人們之危險與健康受害問題,並給予其應得的報償之體制並未建立完成。這是第一個關乎人道的問題。第二,是政府是否抱有要讓這個事故在真正的意涵上予以善後的意志這個問題。無論誰都懂得,事故之本來意義的善後問題,是現在日本國家必須以第一要義地視為優先、全力去處理的規劃課題。因此,若我們一個個詢問政治家及相關的高層級抑或是下層級官吏是否有這個意志之時,他們全體大概都會回答「有」吧。但是,關係者全體所擁有的意志,在現實上並沒有成為組織總體的意志之必然性。約在七十年前,這個國家各界的權力者‧有識者,幾乎全體在理性上認知到「打了絕對會輸(因此,不應該開打)」,卻仍然開戰了太平洋戰爭。也就是說,問題在於現在的政府組織是否實際有能力體現出願意建構可以適當處理事故之體制這點上。固此,相關人士在主觀意識的層次上要如何思考,那是沒有意義的。仍然由舊態依然的〈無責任的體系〉(丸山真男【8】)的結晶一般之多重承包的勞務結構來承擔現場的作業的這個事實,不正是象徵著如此的體制是不存在的嗎?認為〈無責任的體系〉足以解決由〈無責任的體系〉所引發的事故。如此的夢想不僅是空虛的,更是危險的幻想。就如同對核電廠業界的關係者來說,核電廠的「安全神話」比起實際的安全還更具重要地位。我們也已經看到,對於當今的政治家來說,比起實際上事故的善後作業,「善後完成的宣言」一詞,被認知是遠遠重要的東西。當然,如此的「夢想」有可能瞬間轉化為「惡夢」的。
若要一一舉出「侮辱」的內容,是沒完沒了的。但我們不能不提出東京電力這個公司現在還仍然存在的這個事實。讓同公司續存的這個決定,是為了確保當下電力供給的安全性。在這個課題之上,更重要的是為了確保住核電廠事故伴隨的賠償‧補償的主體下之苦澀的選擇這個側面因素的存在。只不過是因為如此的理由而讓它殘存下來的企業,竟在被要求其進行高爾夫球場的除染之審判場面中,放言大談飛散的放射線物質,「認定為原本便是無主物的想法是符合實際狀態的」【9】。因此堂而皇之地主張他們沒有除染的責任。而且,如此厚顏無恥的主張竟然被法庭採納,獲得勝訴。因這次的事故而受害,而且不斷繼續受害,可預想得到未來也會不斷有無數受害的群眾存在。從這個事件,我們可以如實地看出這個公司與政府,他們是用怎樣的態度在面對這些受害人們。
而且,「侮辱」的內容也不僅限於和核電廠相關的事件。承受了那個地震與海嘯,許多國民分割出自己部分的勞力及資金,對受災區域及避難災民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援助。現在也仍有許多人在持續著如此的援助。這個巨大的天災所帶來的傷痛,就由國民全體來一起分擔承受的感情,對官僚機構來講,卻僅僅是擴大各省的權益及權限之絕佳機會。這便是所謂「復興預算的流用」問題。二○一二年九月,這個意圖被揭露之後【10】,事態發展到政府做出十一月預算之執行停止的政治判斷【11】。
上面略述的「侮辱」內容一覽,當然只是其中一部分。以政府仍繼續賣弄著事故發生當時的議事錄根本不存在這類遁詞(我確信這些議事錄是存在的。如果真的不存在的話,那政府最好因其過分的無能就趕緊解散比較妥當)這件事為首,侮辱的事件仍無數地存在著。因此,我們是「活在侮辱之中」。但,我們必須銘記在心,讓我們活在如此「侮辱」當中之權力的結構、社會的結構,並非是由三一一這個災難所造成的。這次的事故,正是在我國的歷史中不斷地被存續‧維持‧強化,而在表面上卻長期被隱藏住的東西。在災害的當下,以任何人都可一目瞭然的型態呈現出來而已。要言之,現行的體制無疑就是戰前‧戰爭中的〈無責任的體系〉這個徹底腐敗後的產物。
然而,不只是政府應該成為被批判的對象。更明確呈現的問題是,陷入結構性腐敗的不只是政府和電力公司這件事。本來被期待應該盡到對國家權力的監視功能之大眾媒體或大學‧研究機關等其多數,也顯露出如此完全荒廢至極的姿態。
若要舉出一例,核電事故發生當時,日本氣象學會的理事長,在學會的網頁上針對同學會會員提到:「學會的關係者若提供伴有不確定性的資訊,則可能攪亂國家的防災對策相關資訊」;「防災對策的基礎,在於以可信賴之單一資訊為基礎展開行動」【12】。試圖抑制氣象研究員們公開發表放射線物質之擴散預測的動作【13】。
僅僅從此類行為舉止解讀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般所謂御用學者的心態是不夠的。在理事長的發言之中,尤其令我不禁黯然的,便是「關於放射線的影響預測,國家的核能防災對策之中,文部科學省等已經整備好足以信賴的預測系統;並基於預測系統提供了適切的防災資訊」這個發言。或許,這個理事長並不是意圖說出言不由衷的話,也並非是特別不誠實的人。亦即,他一定是實際上真的相信上面所引述的內容。若是如此,這些發言被視為現代日本知識份子之知識荒廢的紀念碑是妥切的。
會如此說,是因為對照起「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是描述時而知性又時而狡猾行動之統治者的處事原則的諺語。他竟然沒有察覺到認真地說出「(政府)已經提供了適切的防災資訊」這種看似知性的發言,正顯示了這個理事長他的理智已經完全崩壞了。自己甚至沒有注意到說著多麼意義不明的話。「(政府)提供了適切的防災資訊」﹔「我相信我們被提供了適切的防災資訊」﹔「我期待(政府)能提供我們適切的防災資訊」等等這些言語表達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因為明明並沒有適切的資訊流放出來,卻說出「有提供資訊」這種違反客觀事實的表達,如此說法是不可能認同的。若是如此,理事長原本除了敘述「相信」、「期待」等主觀的確信之外,其實是無話可說的,但是他卻做不到這點。也就是說,這個有著高尚頭銜的人物,要他僅止於在「信念的表明」這種形式上做出發言,他是做不到的。因此,在此產生了「有提供資訊」這種不知道是在敘述說話者的主觀確信,還是在表述著客觀事實這般無法判斷之不知所云的表達。因此,正確說來,這種說詞甚至連一個御用學者的語法都談不上。這種說詞在主體性而言,已經是化為僵屍的語言。
就有關學術領域上而言,在此有必要提及目前覆蓋住大學的狀況。工學系各學部與核能利用相關企業‧組織之利害關係是非常緊密的。不用說,以利益權利所連結的強固同盟,他們長期以組織性力量封殺了各種對於核能利用的所有批判。但事情演變至今,仍將核電問題視為禁忌的社會氛圍,讓人覺得在一部分大學中已經形成了醜陋邪惡的全體主義。
第一章 「戰後」的終結
第一節「我們活在侮辱之中」──後三一一的經驗
「我們活在侮辱之中」
二○一二年七月十六日,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舉行的「再見核電十萬人集會」之中,大江健三郎引用了中野重治的話語,如此說道。這句話,巧妙且精確地說中了三一一以來我們所被擺放的狀況。沒錯,我們正活在侮辱之中。我們被迫活在侮辱之中。大江的這個發言,直接指向以推翻高漲的反對聲浪的型態,關西電力大飯核能發電所竟然以「守護國民生活」(野田首相‧當時)為理由而強行再啓動這件事。但,其內涵的意味是更為廣泛的。
從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以...
作者序
台灣版序
關於本書的主題
對於《永續敗戰論:戰後日本的核心》台灣版的出版,我深感喜悅。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並非將國外讀者放在腦海中所為,而是意圖介入日本現在的政治狀況・言論狀況來書寫這本書的。衷心期待本書的譯本能夠成為台灣理解日本之助力,實際上我確信本書是能夠發揮如此機能的。
日本與台灣在政治・經濟上具有密切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十分頻繁。另一方面以關係複雜的歷史為背景,在歷史認識與領土問題上,也都抱持著懸案未決的事項。在如此各自複雜的歷史背景當中,我推測近來廣受注目、被視為「日本之右傾化」的現象,對台灣的人們而言也是饒富趣味、同時更是引發不安的感受吧!我個人十分期待,對台灣的讀者而言,為什麼日本那方會出現難以理解、有時更是無法容許的言行之原因而困惑之時,我期待本書能成為理解到其必然性之結構問題上的一個助力。
對於日本社會・現代日本史的文脈相關等沒有具備詳細知識的外國讀者而言,在此預先說明本書的主題的做法應該不是沒有益處的吧!大致上來說,本書是針對日本的國族主義之批判性分析。
如眾所皆知般,明治維新以來,近代日本的國族主義成了支撐帝國主義意涵的膨脹之一種意識型態。而如此意義之近代日本國族主義也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敗北的型態,體驗了深刻的挫折。因此,戰後日本長久以來被禁止在表面上暴露出再度重建大日本帝國之膨脹性質的國族主義,以及再度重新提倡。日本過往的帝國主義藉由承認不僅僅是軍事性的敗北,在道義上同時也是失敗的做法,才讓戰後日本被允許再度重回國際社會。但是,戰後幾乎一貫地延續維持日本的統治權力之保守勢力其中一部分,就真心話層次而言,對於戰前日本的帝國主義之實踐絲毫沒有感受到罪惡感。他們的真心話在政治家無數的失言・暴言當中表現出來。這些毫不悔改的真心話,當然讓周邊各國(尤其是韓國和中國)對日的不信任感與反日情感更加反覆地趨向激進。這些來龍去脈,與對於「過去的清算」相當程度認真地處理的德國相對比,成為顯著的對照,這也是廣為周知的。
即使如此,大日本帝國的侵略行為必須作為一種「惡」加以認識之歷史觀,早已成為戰後日本國民大多數人的(至少表面上說詞而言)常識。亦即,在戰後日本社會有著如此真心話與表面說詞之雙重性存在。現在顯然可見的傾向,亦即,表面說詞部分的如此「常識」與日本「戰後」終將迎接結束的時點相互並行,逐漸地開始動搖起來。此事創造出被海外各國所警戒之「日本的右傾化」的現況,特別是在日韓、日中之間產生了政治性對立和國民情感的互相性惡化。
這個狀況是「既古老卻又新鮮的」。之所以說是古老的狀況,是因為對於領土問題和歷史認識,歷年不斷反覆地發生日本政治家的失言等等之構圖,此刻又再度新鮮地被生產出來。亦即,這是問題發言等的發生,來自中韓方的抗議;「要持續要求謝罪到何時」之日方的反彈,反覆上演著這般的構圖。另一方面,新鮮的是接下來的這些情況。至今為止,就算發生那般的事件,那是這些失言風波多數在讓日韓・日中的關係今後將更加緊密化(不得不如此)之一種未來指向的前提下被接受。換言之,長久以來,是以朝向更進一步的關係緊密化的巨大潮流中、被視為逆向前進性質的插話事件被接受的。今日,之所以會被認為開始崩壞的,正是如此的前提。亦即,如此感情性質的軋轢不和、摩擦,並不是被認知為長期性地應該以某些方法超越之、或是被視為應該可以超越的障礙的。而是作為國家之間、國民之間其關係的核心本質,長年不斷地被各國所認知接受。
如此的現狀是從何處產生的呢?以日方的狀況來說,用遺產繼承的隱喻來思考的話就容易理解了。戰後日本的歷史長久以來以「和平與繁榮」的故事被認知。從十分慘澹的敗戰廢墟,不斷地實現了復興・高度經濟成長・經濟大國化,站在藉由走向大日本帝國的腳步之反省的「和平主義」立場,成了沒有發生過一次戰爭的時代。一言以蔽之,就是「美好的時代」之戰後。在這個「和平與繁榮」的時代,在亞洲各國間的政治關係上,日本之所以不得不採取戰敗國的立場,其道理所在,即使無法打從心底真正地認同,但也大致能被理解。亦即,對於「對中國與韓國究竟要持續謝罪到何時?」這類的不滿,用「這就是遺產繼承」這般的說明是通用的。遺產有著資產與負債。對於殖民地支配與戰爭沒有直接責任的世代,他們既然也享受著戰後的和平與繁榮,那麼就不得不承擔負面的遺產。
但是,日本在經歷過八〇年代繁榮的顛峰之後,在泡沫經濟崩壞之後(九〇年代以後),突然陷入被稱為「失落的二十年」之長期低迷。這期間,繁榮一刻刻地消失。所得差距擴大,貧困問題之再度重燃、社會不安的增大益加變得更顯著。亦即,以持續增殖國家債務為開端的國家,早晚其遺產只會成為負債。「如果是那樣的遺產,我們不需要,我們要放棄繼承!」這樣的聲音現在正高漲當中。如此地,當「美好的每天」之戰後結束之時,戰後日本的表面說詞之「大日本帝國的否定」正企圖將以予以肯定的慾望開始取而代之。如此的狀態,正歸結到安倍晉三政權的成立與眼前國民的高度支持之方向上。
但是,如此嶄新的日本國族主義是具備著巨大的扭曲的。之所以如此說,原因在於本來如果要認真地實行「大日本帝國之肯定」的話,照說就應該不得不否定徹底粉碎了大日本帝國之面對美國之日本的敗北。這樣的態度,意味著終極地必須再一次展開對美戰爭,而且這次必須要勝利才行。然而,日本之自稱國族主義者他們大多數人是連去想像這類的事情都不曾做過的。
其理由何在?並不是為了如此的國家戰略不具備現實性,而是因為他們已經沒有意識到在美國保護傘下主張日本國族主義,亦即在外國的庇護下填滿其國族主義的慾望這般狀態之異樣。原因正是在於戰後日本之對美從屬的體制已經是不言自明清楚可見的狀態。如此的心性是藉由從占領期開始的長久時間與橫跨政治・經濟・文化・國民生活等廣大領域之來自美國帶來的影響所長期醞釀而成的。如此心性的形成過程是無法簡單說明之的。
只是,若由如此的日本國族主義是由美國所支撐(因而戰後日本的保守勢力的主流被稱為「親美保守派」)之鼓吹國族主義的立場來看,顯然可見是怪異的(grotesque)構造所帶來的結果。這意味著國族主義在對美關係上被迫遭受挫折下所引發的焦慮之宣洩出口,轉而朝向對亞洲的關係上尋求解脫。亦即,對亞洲戰敗是全力被否認的。這個狀態,換句話說,內面化了對美關係的敗北深刻地滲透到骨髓裡。同時,也意味著銅板的另一個面是否定了對亞洲各國的敗北。於是如此,現今戰後日本體制之真正的骨架正不斷地暴露出來。亦即,戰後的日本,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的事實模糊帶過一事,更正確地來說,戰後日本盡可能地拒絕接受敗戰之政治性的歸結一事,長期以來是當作其支配體制的核心性本質的。
當然,長年持續著拒絕接受那般重大戰爭之完全敗北的結果,這種事情終究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在對亞洲各國的關係上之「敗戰的否認」,就是長期地付出對美關係上無限的從屬關係這般的代價。這個代價之出奇的高昂,不僅限於實體上,甚至擴張到想像力的層次上。藉由奴隸服從而被證明。本書將解明這個扭曲的歷史意識、把握世界之認知地圖。解明其是如何在冷戰結構中成立,並且闡明其在冷戰崩壞之後又如何成為一種不可能存續的構造。現今,如此的扭曲意識,即將成為日本與相關各國在實體上正不斷地成為危險的東西。對日本而言,將有可能會帶來浩劫性的歸結。那時,如此扭曲的心性將產生的事態,正是由於不由正面承認那場戰爭的失敗之故,因而招致了新的敗北。由於否認敗戰因而持續地敗北。此現象我稱之為「永續敗戰」。
由永續敗戰論看安倍晉三政權下的日本
從以上的說明,對現今日本的安倍晉三政權其本質性的性格應該就能理解。本書是一邊橫眼觀看二〇一二年末之安倍自民黨的政權復歸中一邊執筆書寫而成,之後安倍政權一路所走來的軌道(日中‧日韓關係之更加的冷卻;尤其是以特定秘密保護法制訂與集團性自衛權行使承認等所代表之對於戰後憲法體制的破壞行為等等),是與本書提示的展望絲毫不差的。
安倍不斷號稱的「擺脫戰後體制」。這個口號表面上、只有在表面上是正確的。確實,日本的「戰後」已經持續太過久了。但是,《永續敗戰論》一書所論證的是,「戰後體制」其實態是在於欺瞞混淆了敗戰這個無法動搖的政治事實之作為骨幹的對美無限從屬的體制(反面則是在東亞之孤立)。因此,所謂「擺脫戰後體制」,必須將長久以來綿延持續之對美從屬的構造予以相對化的同時,在對亞洲關係上,有關領土與歷史認識相關問題,也必須往當事者雙方都能接受的形式之解決方向踏出腳步,必須讓日本「著陸於亞洲」才行。但是,安倍政權之對外政策的方向性,是完全反其道而行的。亦即,一方面在安全保障與經濟協定等側面上更加強化對美從屬的性格;同時又對東亞方面更激烈地昂進著緊張・摩擦。因此,安倍所說的「擺脫戰後體制」,在實態上不僅不是「擺脫」,倒不如說是「戰後體制之純粹化」的現狀。
其理由完全歸結在總是無法理解其屬人的因素,亦即是戰後體制的本質之安倍晉三本身在知性上的毀滅性缺陷。對於安倍個人,以及支持他的勢力而言,所謂「擺脫戰後體制」,意味著否定掉對敗戰的結果之完全不容高唱異議的餘地所構築出來的體制(在日本其總體被稱呼為「戰後民主主義」)。換句話說,只能持續完成「敗戰的否認」罷了。安倍與圍繞他的支持者們之所以想要這麼做的理由,並不只是歸咎於他們在知性層次的低落而已,而是在其慾望的層次才能看出來。從安倍種種的言行可以確實地察知,在他的腦內對戰後民主主義之憎惡的念頭正激烈地捲起波濤。而這個「敗戰的否認」對大多數的日本人而言,不是以安倍這種極右派好戰的意識型態而呈現出來,而是形成了戰後大眾性質的歷史意識之核心所在。
右派勢力所抱持的矛盾,正如先前所提及的,是在美國的保護傘下意圖進行之戰後民主主義的否定——他們自始至終都是親美保守派的——這個點上。如果要認真地追究敗戰的否認之意涵,那當然不可避免地,將會與對戰勝國美國的歷史認識、美國主導的戰後對日處理的正當性之自負等不可避免地相互衝突。在如此的情況下,美國歐巴馬前總統清楚地認識到安倍政權明顯地傾倒向歷史修正主義。因而他對安倍的厭惡感情也幾乎從來不隱藏的。這亦即顯示出,一方面在軍事層面追求著日美關係緊密化的同時,日美關係正不斷地奔馳在潛在性之加深龜裂當中。如此地,以「敗戰的否認」為核心的永續敗戰體制,正不斷地藉由純粹化而朝向內部破裂的方向前進中。這個現象如本論所述,既然這個體制之使用年限早就已經超過的情況下,這樣的狀況也是理所當然的。
大概讀者們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現在這樣的政權會成立的狀況吧!當然有著其複合性因素存在但必須特別指出來的是2011年3月11日的衝擊因素。以福島第一核能發電廠的大慘劇之處置毫無頭緒為開端,承受了這個天災+人禍的日本國民之精神面的衝擊太過龐大。這個事件在某種意義上而言,為日本的「戰後」打上終結的句號。在這之前「失落的二十年」期間,時間曖昧地流逝了。也就是說,「作為和平且繁榮的戰後」這個故事逐漸不斷地失效這件事,人們雖然注意到了,但卻不想正面承認之。嘴上大喊著要重振頹勢進行改革,但實際上卻是不斷地坐吃山空黃金年代的戰後遺產。換句話說,「戰後」結束了嗎?還是仍然未結束?這樣的反覆呢喃當中只是一昧地讓時間曖昧地流逝而已。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在這個曖昧上打上了休止符。遭到海嘯侵襲地帶的光景,廠房被吹跑的核能發電廠的光景突然被擺在眼前時,對日本人而言,其美好的時代之「戰後」已經成了無法回去的時代了。
但是,對於這個衝擊之日本社會的反應反而是後退的。也就是說,並不是在看透戰後的本質之基礎上自覺性地往「戰後的清算・超克」——那意味著「擺脫永續敗戰的體制」——而是朝向徹底地丟棄掉「戰後的表面說詞」這樣的方向前進。那意味著一逕地讓「戰後」的真面目暴露出來而已,「戰後」並未真正的結束。這裡所說的「戰後的表面說詞」,指的是基本性質地從大日本帝國的體制與價值觀完全斷絕之對戰後民主主義的規則與價值觀之尊重而言。亦即,在戰後民主主義的世界中,經常地是潛在的而卻由不成文的規定所禁止之公開談論的話。是社會的多數派沒有被捕捉到之「大日本帝國的肯定」=「敗戰的否認」之慾望,在此刻明目張膽地被表明出來。安倍的政治就如此地經由大眾的慾望之擴大,而相當程度地受到支持。然後更嚴重的事情是,就算以某些理由讓安倍政權被替換上來,這個慾望的擴大也不會輕易地消失不見這件事是顯而易見的。
如此一來,一方面「戰後」不斷終結之中,戰後的表面說詞之持續隱身潛伏在水面下的東西此刻公然開始出現。以這樣的型態,而呈現出永續敗戰之戰後企圖無限延長的現狀。其最容易看見的現象,就是對在日朝鮮人的排外主義者們藉由仇恨黑特言論所展開的攻擊。這個極右勢力自稱「行動的保守」,集團性地闖進東京和大阪的朝鮮城(Korean town),他們不斷地反覆著在此處我不願書寫出來之毫不掩飾其憎惡感情的發言。
他們當然是極端特殊的人群。然而,他們把自己的醜惡的運動稱之為「國民運動」,但遺憾的是,這並非是沒有根據的。原因在於,在大日本帝國的朝鮮民族是被當作二等公民對待的,是半公開地受到歧視的對象。作為敗戰的結果,日本人不得不對在日朝鮮人視為擁有對等的基本人權的存在予以尊重之。換而言之,戰後的在日朝鮮人其存在本身,作為持有對等的基本人權的人們,他們的存在本身,是大日本帝國的崩壞之結果。他們是日本的敗戰之「活生生的證據」。因此,極右派激進份子所做的事,正是藉由憎惡表現,現實性地侵害在日朝鮮人的人權。他們所做的,是「敗戰的否認」的行動之具體實踐。因此,儘管他們是少數人,但實際上卻是多數派的。其原因何在?因為「敗戰的否認」正是支撐著戰後日本的根幹;正是深深扎根於日本人的歷史意識之中的。
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問題的處理
本書的第二章論及日本抱持的三個領土問題(尖閣諸島、北方領土、竹島)。之所以考察領土問題,是因為今日在日本的國族主義成為焦點化問題上占有重要的部分,而且那是招致激烈感情的亢進之危險物的關係,並不是因為領土問題本身是知性上有深厚興趣的對象的緣故。本書闡明了這三個問題之任何一個,都不是日本政府高舉的官方見解那般值得自負之國際正當性。領土問題呈現的是日本並未直視敗戰的事實這個問題。
但是,本書並不是因為如此批判了日本政府的見解之故,而在各自的爭執中積極地支持中國政府・俄國政府・韓國政府的見解與關於各國領土問題的輿論,或是贊成各國政府對於領土問題所展開的宣傳運動。為了批判某國的領土國族主義而刻意去支援他國的領土國族主義的話,這只會是自相矛盾的。不論是哪個國家,我對於關乎領土問題之當事國的國族主義感情之過度熱烈是一般性地全面加以批判的。
並且,有關本書在對於領土問題之論述的方法上,必須再加上一個說明。當論及到尖閣諸島問題之時,只討論關於日本與中國二者的一來一往、不和摩擦,而無法舉出來自台灣=中華民國之提出對尖閣諸島領有主權的主張。當然,若意圖全面包羅性地討論尖閣諸島問題的話,對於來自台灣的領有權主張不提及的話,是無法完結的。但是如上所述,本書的主題並不是在於領土問題本身,而是著眼於浮現刻畫出來日本政府在對於領土問題的處理上所顯現出來的「敗戰的否認」。為了讓論述的簡潔性為優先,只談論圍繞著尖閣諸島之日中兩國的對立過程,而不得不將台灣的主張・立場在這個問題上具有怎樣的意義與影響這個層面列為考察的對象之外。
而且,提及日台政府之間對於這個問題的處理方式,兩國政府都高聲地主張官方性的領有權。但藉由2013年締結的日台漁業協定,以著眼在顧慮關照死活利害關係者之台灣漁民的型態,實質性地將歸屬的問題予以擱置了。我認為如此的冷靜處理是值得予以高度評價的。
日本之「台灣=親日」言論的機能與其虛妄性
那麼,關於尖閣諸島,不只是日中兩國之間,台灣也主張其領有權這件事在日本國內是廣為人知的。值得留意的是,不管圍繞著尖閣諸島之日本領土國族主義,只有專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旺盛地燃燒出敵意與警戒感,事實上對台灣=中華民國的主張,相對地只給予相當低程度的注意。這件事如果回顧至今為止台灣的激進份子進行的登陸演技行動,甚至在2008年發生之聯合號海釣船事件那般的日台間的一種衝突的事實,或許會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印象。
如此的輿論動向之背景,其實是與滲透到日本特別的保守層之「相對於中國・韓國的反日情結,台灣是親日的」這般的印象有關的。這個印象與歷史修正主義性質的思考其親和性是十分高的。是典型地由以下的理論所支撐下的邏輯。亦即,「戰後日本對於殖民地支配與戰爭不斷地謝罪,藉由ODA等進行贖罪。台灣對於日本的這些做法認為是正當的並給予評價。相對地,中韓兩國則為了政治利用歷史認知問題,而不當地經常冷飯重炒地舊事重提而已。」在這般的邏輯下,歷史認識成為問題化的契機,往往在日本方面的言行上方便性地被視而不見了。
如此這般,台灣的親日性與韓國的反日性,被視為同樣是大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區域相互對比,台灣經常作為韓國的態度之不正當性的佐證被引證出來。他們的說詞是,「台灣對於經由日本的統治達到發展了以基礎設施完備為始之近代化一事給予正面的評價;相對地,韓國卻不當地忽視這些事實。」這個邏輯是「台灣對大日本帝國是感謝的;相對地,韓國(或是朝鮮民族)卻是忘恩之徒」這般地將殖民地統治自我正當化,並且明白地與種族歧視的命題相互銜接。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成為如先前介紹的那樣,成了支持他們在街頭之過度激烈的實踐行動。
以上所述之日本保守層的台灣觀,或是「台灣=親日」形象的被利用方式,在台灣究竟被認識到多少我是沒有把握的。但是,在此必須特地加上一筆的,是其表層性的問題。確實,大日本帝國之殖民地經營上,台灣統治與朝鮮半島統治相比,其武斷性相對地是小而巧的。當然,這個事實的確有著部分地定義了戰後台灣之對日感情的面向。然而,「台灣=親日」「中韓=反日」這般太過單純的構圖,是對於日本統治有過激烈抵抗運動之在台灣也存在著的事實是無視之輕視之的。當然,這種認知是欠缺對於台灣一路走來的歷史與現代台灣人之多樣重層的自我認同之理解的。
也就是說,喜好「台灣=親日」這般保守層級的印象,並不是在獲得關乎台灣之內在性理解的入口上發揮功能,而只不過是為了證明「中韓的反日姿態是不當的」這樣的命題之道具被使用。換句話說,「親日的台灣」是作為本書最重要概念之「敗戰的否認」的藉口而拿來當例子而已。而那個時候,例如李登輝前總統的中國批判的發言等等,就成為恰好的材料被使用。
本書釐清了如此的結構是由戰後日本國族主義的構造中必然性地所產生出來的原因。雖說如此,當然,在此無法針對大日本帝國殖民地化之台灣、韓國、北韓,還有中國以及其他在大東亞戰爭中被日本侵略占領的國家及區域其現在之對日情感的比較與歷史性過程進行真正的分析。本書的本論並沒有涉入這般大的課題。
可是,論及日台關係的話,必須強調戰後日本國族主義的邏輯,在如上述之「台灣=親日」言論上是明確地反映出來的。在日本發出的言論上之日台的友好・親密被強調之時,在其中有著什麼樣的動機一再地被運用著,此點是希望台灣的讀者們認識清楚的。
這個認識,也許會招來內心不愉快的感受。或許這類事實是做得到的話真想盡量當作是不存在的(否認!)。但是,只要看到現在沖繩產生的大型變動與對此現象之日本社會的反應的話,我認為「台灣=親日」這類印象的表層性與其內情的有害性,對於台灣的人們來說並非是他人之事一般的問題而能被理解的。
這幾年,對於日美安保體制下,在日美軍基地沖繩之大部分的壓迫所進行之不可逆性質的真正抵抗,那是藉由公然承諾將阻止沖繩縣名護市邊野古沖的美軍新基地建設之翁長雄志知事的誕生(二○一四年)情況下才具體化呈現的。與此相對,日本政府暴露出強行建設的姿態,而不斷喚起沖繩強烈的更加強抵抗。在此,必須指出的是,對沖繩的訴求不願傾聽之政府的姿態,實質上是被本土的有權人士們所支持的(安倍政權在國會議員選舉中持續不斷勝出)。這件事當然帶來沖繩的人們對日本人的失望感受。但是,在邊野古新基地建設的問題迫切進行當中,我認為本土與沖繩之間之歷史經驗的差距更加明顯地顯現化了。
有鑑於擁有琉球王國為祖先根源的沖繩與本土在前近代時代開始就具有完全相異的歷史進程,彼此存在的差異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今日,在歷史記憶的差異中成為核心問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大戰末期,大日本帝國政府一邊呼喊著「本土決戰」的口號,而實際上卻一直迴避著決戰的可能性,而強迫在沖繩土地上的地面作戰。而後,戰爭為沖繩帶來莫大的犧牲(單單沖繩縣出身者就有超過十二萬人的戰死者)。戰後的美軍,藉由地面作戰得到的沖繩,長期以來是被當作「戰利品」對待的。並且,自沖繩歸還(一九七二年)開始,經過了四十年以上。這樣的狀況根本上並沒有任何變化。對於這樣不講理的憤怒,現在正不斷在沖繩土地上旺盛地燃燒中。
對於沖繩如此的狀況,大多數日本本土的住民一貫是漠不關心的。這當中不容忽視的是,來自保守階層——他們大多數與先前所見之對在日朝鮮人進行仇恨活動等是相互重疊的——甚至出現了露骨的歧視沖繩之言行,而且這樣的影響力正不斷增大中。他們之中至少一部分,是把沖繩看作「被合併的落後區域」的意識下來處理問題的。支持日本政府對沖繩的態度;或是予以「寬容的」批判。如此的漠不關心與歧視,是源生於至今為止依然持續著沖繩之過重的基地負擔的直接性緣由,只有沖繩被強迫接受地面戰爭而本土卻得以倖免這件事的意涵,是徹底地被忽視下所產生的。在沖繩的歷史與現在的苦境中,本土的日本人能夠看出幸運地得到替身之「另一個命運」的話,才可以找出日本本土與沖繩二者之連帶的可能性。但是,反其道而行的,卻是強加日美安保體制之負面的層面。而當面對對此歧視待遇之沖繩的當然反彈之時,卻又藉由赤裸裸的歧視意識,更加施予壓抑壓迫。
而且,「另一個命運」——這個視點同樣也適合套用於台灣。亦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結果是美軍前進了沖繩。但當時美軍開進台灣這樣的選擇項實際上也是存在的。如果變成那樣的話,在台灣應該會展開激烈的地面戰爭。不對,若考慮到地形與島嶼的大小程度的話,在台灣的地面作戰將會比沖繩戰役更加壯烈吧!那時候,對台灣的人們來說,戰爭體驗究竟會成為什麼樣貌的東西呢?
如前所述,沖繩與日本本土之戰爭經驗的差異,是與圍繞在沖繩問題上今日日本的政治狀況有著深刻的關係,而問題癥結點不只是由於戰鬥之受害結果的大小問題。在全面性的地面戰這種極限的狀況下,反而大日本帝國「皇軍」之異常的本質能被大大地發揮。這個事實強烈地定義了沖繩人們的歷史記憶。亦即,即連非戰鬥人員也被強行要求實踐「戰陣訓」之「不接受活著被生俘成為俘虜的屈辱」的原理。因此緣故,大多數的住民被逼迫集體自決;在洞窟裡避難的家庭也因為嬰兒哭泣之故,被日本士兵以「會被敵人發現」為由殺死。皇軍並沒有意圖保護沖繩的居民,而是徹底地作為「棄子」加以利用。這件事,沖繩的人們是絕對不曾忘記的。
假使美軍如當初預定一般進軍台灣的話,在台灣一定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吧!如此的推測是不需要太大的想像力的。而在那種情況下,戰後的台灣居民們之對日本的情感將會與現在有極大的差異吧!這也是能夠充分想像得到的。在台灣之戰後的對日情感,若與中韓兩國相互比較,即使可以承認一般而言是相對溫和的事實。但那也是由若干個偶然所建構而成的。因此,大肆高舉著「台灣=親日」論調的人們,因為不具備「有可能發生的歷史」之想像力,也無法具備對本國歷史之批判性視線的緣故,而只能封閉地窩居在幼兒意味的自戀情結中。本書解明的問題,正是戰後日本國族主義隱含之塗滿血肉模糊的自戀情結。
東亞的未來與對美從屬
話說回來,這篇台灣版的序文,是在朝鮮半島的軍事緊張氛圍沸沸騰騰當中所執筆的。美國川普新政權認知到既往對北韓政策的無力,打出了不惜行使軍事力的姿態。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有識之士主張這不過是裝模作樣罷了,任何型態下之軍事力的行使,包括朝鮮戰爭的全面性再度開打的可能性,韓國與日本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嚴重傷害的事態。因此,軍事力的行使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哪一方的見解比較正確,我手上沒有判斷的資料。但是確實的事實是,川普政權前進的方向性是不透明的。同時,「美國的決斷」掌握著包含東亞住民的生命之終極的命運這個沈重的現實。
這個事實並非是責難「美國的支配」就可以打發掉的問題。這個現實反過來說,呈現的是日本與韓國依然深深地依附美國生存的一種現實。台灣的情況在面對中國的側面而言,一方面在軍事上依靠著美國;另一方面在經濟面向上則是對中國的依賴極深,如此比日韓更加複雜的狀況我是理解的。最近,美國政界(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約翰・波頓)提出「把沖繩的美軍移動到台灣」這類提議。如果這提議真的付諸實行的話,中台之間的軍事性緊張確實會提高吧!波頓的發言同時也是東亞的秩序今後也應該由美國為主體來維持的一種主張。觀看現在北韓的情勢的話,清楚可見的,如此美國的主體性對我們而言,某種意義上是「可以安心依靠」的同時,它也是危機風險的根源。
前些日子,日本安倍晉三首相再三表明全面支持美國對北韓的軍事行動,還說「無論變成任何事態,都會堅守國民的生計與和平生活到底的決心」。如此勇敢的發言基本上是空虛的,決定讓什麼樣的「事態」發生之終極性的的最終主體,無非是美國而已。
指出朝鮮半島的分裂(=韓戰的繼續)與中台問題,經常會說「在東亞區域冷戰結構還沒有結束」。這個命題雖然是一個常識,我們對其內容沒有必要再次感到驚訝吧!從韓戰達成停戰協議、國共內戰結束之後;然後柏林圍牆倒塌之後,究竟經過多少年了?以歐洲不流血地達成東西對立的終結為借鑑的話,對於依然無法處理這兩個大問題的現狀,我們東亞的住民們是不是應該作為我們政治性無能的一個佐證,而以一種的恥辱去掌握這個現實嗎?!
美國之軍事性存在,長久以來發揮了補足我們的無能之機能。同時,也是我們之無能的原因所在。如此的無能長久以來不僅僅是制約著、有時是支配著我們的行動,即連思考層面也是同樣。但是,如此的支配不正是我們長久以來所期望的嗎?如本書所論述的,至少對日本而言是可以這麼說的。要脫離那樣的狀態,只能超越克服「永續敗戰體制」。這正是本書的討論所建議表明的。
我對台灣的讀者所期待的是,第一就是對戰後日本的統治構造、國族主義的實情與歷史意識能夠加深理解。本書所描繪出來的日本面貌絕對不是明朗的形象。但是,說句稍微貪心的話,讀者諸賢君們在理解戰後日本人的世界觀上,可以共同思考日本之「開往亞洲的著陸地」之路。同時也想請各位讀者共同思考,我們應該如何擺脫掉如先前所述之東亞全體的對美從屬構造這件事。
再且,我個人推察下之台灣與日本共通的政治課題的話,擺脫被冷戰構造的殘存所制約的對美從屬,只不過置換成另一種形式的從屬,也就是說置換成對中從屬的話,那樣的「擺脫」是無意義的。只是,針對這個問題,我對於台灣是樂觀看待的。日本的台灣專家提出以下看法。「在台灣的選舉這個市場裡,『可以與中國交際的政治家』即使會被買帳;但是『黏貼中國的政治家』則是不被認同的。『交際』與『黏貼』之不同,雖然很難定義,但是,台灣的人們能更直覺性地區分出來」。
我對於在此處所提到的狀況,只能抱持著如嫉妒般的心情。因為儘管是區分「交際」與「黏貼」二者的差別,此點是日本人經過戰後七十年以上終究還是未能做到之事。之所以產生如此的力量,這正是一九八○年代以來台灣的人民之民主化運動的成果。也就是說,長久以來,民眾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之主體為目標而達成的成果吧!與此相對照的,戰後日本一邊制度性地保持著安定的議會制民主主義,但與外觀相反地,長年以來卻讓民主主義的內在持續空洞化的。
在這樣的腐朽持續進行當中,如本書的批判,要扔掉日本當前的體制還是不丟掉也罷,這個體制被清算的日子是不會太遠的。其原因在於日本戰後體制失去基礎已經甚久的緣故。「清算」會以怎樣的形態進行,那之後會被建立起什麼東西,這樣的問題正是對於包含日本以及台灣之東亞全體極為重大的事。恐怕其過程會蘊含著嚴重的混亂吧!但透過如此過程,我們必須以各自抱著主體性、且尊重各自的主體性之諸國民・諸民族的共生為目標。經由這些努力,才能展開東亞的住民之掌握自身的命運。那個時候,若是本書的洞察能夠發揮某些貢獻的話,那對作者而言,正是喜出望外的最大喜悅了。
台灣版序
關於本書的主題
對於《永續敗戰論:戰後日本的核心》台灣版的出版,我深感喜悅。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並非將國外讀者放在腦海中所為,而是意圖介入日本現在的政治狀況・言論狀況來書寫這本書的。衷心期待本書的譯本能夠成為台灣理解日本之助力,實際上我確信本書是能夠發揮如此機能的。
日本與台灣在政治・經濟上具有密切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十分頻繁。另一方面以關係複雜的歷史為背景,在歷史認識與領土問題上,也都抱持著懸案未決的事項。在如此各自複雜的歷史背景當中,我推測近來廣受注目、被視為「日本之右傾化」的...
目錄
台灣版序
導讀
第一章 「戰後」的終結
第一節「我們活在侮辱之中」──後三一一的經驗
第二節「戰後」的終結
第三節 永續敗戰
第二章 告知「戰後的終結」之物──對外關係的各種問題
第一節 領土問題的本質
第二節 北韓問題所見之永續敗戰
第三章 作為戰後的「國體」之永續敗戰
第一節 美國的影子
第二節 至今為止戰勝了什麼
結語:三個光景
後記
台灣版序
導讀
第一章 「戰後」的終結
第一節「我們活在侮辱之中」──後三一一的經驗
第二節「戰後」的終結
第三節 永續敗戰
第二章 告知「戰後的終結」之物──對外關係的各種問題
第一節 領土問題的本質
第二節 北韓問題所見之永續敗戰
第三章 作為戰後的「國體」之永續敗戰
第一節 美國的影子
第二節 至今為止戰勝了什麼
結語:三個光景
後記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