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不是只注重自己,
我們是追求意義的世代!22歲、25歲、30歲或無論任何歲數,
如果還搞不清楚自己想要追求什麼,沒什麼關係,
答案不只一個,每個人都不一樣,
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找出自己想走哪一條路!Amazon書店求職類排行榜第一名!
讀者★★★★★深感共鳴!
【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劉安婷
【台師大電機系助理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賴以威
【台南謝宅執行長】謝小五
【獸醫師‧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
推薦必讀!
該不該去念研究所?該不該去結婚?該不該自己創業?……你是不是也和許多被困在職場中渾渾噩噩過日子的年輕人一樣,害怕自己「再也不會」改變,這輩子只能守著一份不適合自己的工作?這種對於未來不知道答案的壓力與焦慮感,就稱之為──青年危機!
千禧世代職涯專家史邁利認為,想要突破青年危機,就必須找到「有意義的工作」。無意義的工作只是幫你付帳單、打發時間,所以你對工作既不投入也沒有興趣。只有「有意義的工作」才能讓你活出價值,發揮你的天賦影響他人,讓你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過你期待的生活。
本書即按部就班地幫助你找到有意義的工作,從如何逐步開始創造自己的路、如何自己定義何謂「有意義的工作」,到如何練習走出舒適圈,採取行動,完成目標,乃至如何判斷金錢與意義之間的優先順序。
自己決定這一生要做什麼是我們最大的特權,不該平白浪費。如果有人告訴你:你不可能、你辦不到、你不夠好、你沒有資格、你太年輕、你太老、你沒有錢、你沒有人脈……請深呼吸,傾聽自己的心聲,然後放手去做吧!
什麼人應該讀這本書?
●你拒絕安於現狀:你希望把時間花在可以激勵你的事情上,比起父母、老師或臉書朋友對你刮目相看,你更想追求讓你充滿熱忱的理想。與其聽到別人說你成功,你寧可自己去尋找成功的意義。
●你想要正面、積極地改變別人的生活:無論是想要解決急迫的社會問題或是讓別人的日子過得更好,你想要發揮影響力,你希望自己的工作內容重要又有意義,你希望全心奉獻,成就大我。
●你已經準備採取行動:你知道萬事起頭難,但你已經準備做出改變。你想要今天就充滿活力,不是等你六十五歲退休後,而是現在!
這本書不會告訴你:
●該怎麼過生活(我怎麼會知道?我又不認識你!)
●如何找到「完美的工作」(沒有完美的工作,卻有「適合你」工作)
●如何去尋求你的「天命」(沒有人只有一種天命)
●辭去工作,追尋熱情,從此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多數找到「有意義的工作」的人不會立刻辭職,反而是開始存錢、投資培養技能、嘗試兼差,拚命同時從事自己覺得不自在的工作,只為了達成夢想)
●做你喜歡做的事(多數找到「有意義的工作」的人不擔心他們「喜歡」什麼,而是著重目的,他們對這個世界能夠有哪些獨特的貢獻,又能如何服務所愛的人)
●一週只要工作4小時(明明可以帶給你快樂的事情,你怎麼會希望它們可以自動完成?)
這本書將告訴你:
●如何逐步開始創造自己的路。與其為了成就別人眼中的成功而在職場中起起伏伏,職場更像是一片片的荷葉,四面八方都有,你可以根據你的目標,隨時跳向新的荷葉或機會。
●如何自己定義何謂「有意義的工作」。你會發現如何根據目的來調整工作,以及如何藉由嘗試短期工作與兼差專案,決定找工作的方向。我們也會討論金錢與意義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判定優先順序。
●如何積極努力、採取行動達到你的目的。首先就是「愛自己」,優先考慮能夠讓你快樂的事物。你會做練習,幫助你走出舒適圈,完成目標。
作者簡介:
亞當‧史邁利‧波斯瓦斯基Adam Smiley Poswolsky
綽號「微笑史邁利」,千禧世代職涯專家,國際知名勵志演說家。曾擔任美國和平工作團全球營運處長特別助理,也是「蜂巢全球領袖課程」社區參與計畫的創辦人、「無畏學院」前總監、StartingBloc社會改革學院的人生導師、General Assembly和「熱情公司」講師,並曾在財星五百大公司、TED、企業會議、領袖養成課程、各大學與研究所舉行演講,鼓勵人們如何找到有意義的工作。文章散見於《華盛頓郵報》、《快速企業》、《GOOD》等媒體,同時也曾擔任「關機營」顧問,幫助3C世代遠離電子產品、擺脫社群恐慌症,找回失落的赤子之心。
作者官方推特:@whatsupsmiley #QuarterLifeBreakthrough
作者英文官網:smileyposwolsky.com
譯者簡介:
林師祺
政大英文系畢業。曾任報社編譯、記者,跨入譯界以來,穿梭不同時空,體驗各色人生,樂此不疲,因而轉任專職譯者。譯作有《戀愛挑戰書》、《如果我留下》、《16歲的最後心願》、《書店怪問》、《男孩裡的小宇宙》、《莎士比亞三姐妹》、《耶穌在哈佛的26堂課》、《法國女人不會胖》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這本令人敬畏的書充滿了智慧,並給予我們實用、即時、有意義的提示。如果你想對別人的生活產生更大的影響,請與你所愛的社會聯繫起來,這樣就算處在不斷變化的職場環境中也能獲得更大的自我實現。買下這本書,並在您需要突破危機時開始閱讀!──《大學畢業後的主軸與生活》作者/珍尼‧布雷克
真希望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能聽到史邁利給予我們的聲音。《青年危機》透過簡單的練習,毫無保留地將現實與自信相結合,使你能在正確的時間點採取行動。──《做最好的自己》作者/德福‧奧吉拉
本書新鮮有趣、引人入勝,將激發我們下一代找到自己有意義的人生。──Zappos.com執行長/謝家華
當年我陷入青年危機時,真希望這本書能在我的案頭出現!這樣我就能避免這麼多年來的沮喪。拿起這本書吧,不要錯過自我突破的機會!──《不受限的工作人生》作者/喬恩‧阿考夫
我們這一代人永遠不會為他們不熱心的事業而安頓下來。《青年危機》是你生活的終極即時指南,能為你的工作創造意義。──《促銷你和我2.0》作者/丹‧斯柯伯爾
聰明的傢伙,史邁利運用簡單易懂的口號,提出如何成功實現有意義的工作與生活,以及達成這項崇高任務的精密策略。──《Deep Work深度工作力》作者/卡爾‧紐波特
隨著《青年危機》的大受歡迎,亞當‧史邁利‧波斯瓦斯基成為千禧世代的代言人。務實、哲學、熱情、謙虛,以及令人愉快的幽默與感染力的啟發,波斯瓦斯基成為那些渴望製造更有意義和更有成效的青年們的火炬手!──《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作者/茱莉.李斯寇特-漢姆斯
《青年危機》是清晰的墊腳石,是對渴望看到和抓住有意義的機會的年輕人們誠實、可靠的指導。──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STVP)執行長/婷娜‧希莉格
史邁利說出了我們每一個夢想家與行動者內心真正的聲音。──藝術家/艾麗‧盧娜
獻給千禧世代:你的降落傘會是什麼顏色?──Imperative執行長/阿朗‧赫斯特
名人推薦:這本令人敬畏的書充滿了智慧,並給予我們實用、即時、有意義的提示。如果你想對別人的生活產生更大的影響,請與你所愛的社會聯繫起來,這樣就算處在不斷變化的職場環境中也能獲得更大的自我實現。買下這本書,並在您需要突破危機時開始閱讀!──《大學畢業後的主軸與生活》作者/珍尼‧布雷克
真希望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能聽到史邁利給予我們的聲音。《青年危機》透過簡單的練習,毫無保留地將現實與自信相結合,使你能在正確的時間點採取行動。──《做最好的自己》作者/德福‧奧吉拉
本書新鮮有趣、引人入勝,將激發我們下...
章節試閱
突破青年危機
你是否曾經明知道該做出改變,卻又無計可施?你是否曾經感到被生活所麻痺,像是被困在房裡又無法脫離?
我在華盛頓特區的和平工作團服務兩年就是這種感覺。就理論而言,或對全世界其他人來說,這份工作堪稱完美。起初我擔任全球營運處長的特助,之後又升為計畫專員;我可以參加高階主管的會議,起草重要的備忘錄,有時也幫和平工作團的團長擬講稿。有一次我還前往波札那,和特勤局的人一起安排蜜雪兒.歐巴馬與和平工作團志工的訪問。
這份工作有暢通的升遷管道,我才二十八歲就有七萬美元的年薪,還有全美最佳的健康保險、相對等的雇主提撥退休福利計畫,和穩定的工作保障。
主管認為我表現優異,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員,父母也以我為榮。華府居民在減價暢飲時段必問的所以,你做哪一行?時,我秀出花稍的名片、說明我在和平工作團上班,大家總是驚嘆連連。
我的工作從任何一方面看來都無懈可擊,只有極小卻又無比重要的一點除外:我過得很悲慘。
每當早晨鬧鐘響起,我的背部從上到下都感到刺痛。我以前都說這是「晨間新聞」,因為這剛好是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叫醒我的時間,您現在收聽的是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晨間新聞──我是史提夫.英思奇,我是芮妮.蒙坦。儘管最近在桑迪胡克小學發生了慘案,昨天參議院仍然否決了加強審查購槍者背景暨禁售攻擊性武器的法案。
在我打領帶、搭公車到十六街上班、掃描識別證進辦公室時,「我的晨間新聞」導致整片背部刺痛難耐。我搭電梯上樓、和團隊開週會檢查待辦事項、討論「最佳決策」、和朋友去酒吧,我的黑莓機因為老闆在晚間十點傳來電子郵件而震動時,我也能感受到這種痛楚。
痛苦顯現在肉體上的結果,就是我身體側邊長出帶狀皰疹(一種與壓力相關的神經性疾病,常見於七十五歲的老人而非二十八歲的年輕人身上),然而它對情緒的影響更嚴重。我痛苦,因為我知道這不是我該待的地方,但是我又不知道何去何從,也不知道該如何適得其所。我很痛苦,因為我自覺一定哪裡有毛病,因為我有份好工作,卻做得不起勁兒,而且我身邊似乎每個人都很開心我有這麼一份工作。
這種痛苦是因為我不滿意和平工作團的工作,這個機構的宗旨卻是帶給世界正面的影響、促進和平與友好關係。我知道我想幫助他人,如果我在和平工作團都不開心,要到什麼鬼地方工作才會滿意?
這種恐懼是害怕我再也不會改變,今生今世都得守著一份不適合我的工作;這種壓力是因為不知道答案──有人稱之為青年危機,我可不希望五千多萬個二十世代的青年長起帶狀皰疹。
我與青年危機共處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著手處理。這段時間,我很痛苦,人生停滯不前。上班不快樂影響我做簡單決定的能力,例如晚餐吃什麼、在Netflix上要看什麼。我每次去Target百貨,就會面對存在主義危機,不知道該買小瓶或大瓶洗髮精,因為我可能隨時決定辭職搬家。
每個月收到「沙利美」的電郵帳單,都讓我想把電腦丟出窗外;在「理想家」找工作時也備感壓力,因為我不知道該找什麼;看到勵志書籍如《這樣求職才能成功!》、《學業到職業之路線指南》、《生活不好過,那就該換工作了》(Life's a Bitch and Then You Change Careers),更讓我心情激動、噁心反胃。
一整堆職涯規劃的書籍被我丟進行李箱,放在衣櫃後面,因為光是看見那些書就會讓我嚇得半死。晚上,我瀏覽臉書的動態消息,看著所有朋友的生活百態就心生妒意:我想去他們去的地方、做他們做的事情。
然後心想:或許我該搬去泰國?或許我該去念個企管碩士?或許我該成立自己的非營利性組織?或許我該去特許學校工作?或許我該開一部餐車(雖然我不會煮東西,而且還是全世界最糟的駕駛),或許我該開個有機農場(雖然我不怎麼喜歡堆肥的味道),或許我該去結婚生小孩(雖然我連個女朋友都沒有!)。
我有個大學同學已經從頂尖的法學院畢業,在紐約頂尖企業律師事務所找到工作──年薪超過十五萬美元──他就在IG上秀出和女友去秘魯的照片,他在夕陽下求婚,還在馬丘比丘前。我心想,這傢伙拿到法律學位、人人稱羨的工作,還和一個大美女訂婚;我恨我的工作、恨我的生活,甚至在「OkCupid」都找不到對象,我的生活毀了!我完了!
我躺在床上,無法入眠,這些選擇淹沒我,我感到無助又寂寞。
後來我認識其他和我同病相憐(只是沒長帶狀皰疹)的年輕人,我才知道,不是只有我煩惱該如何度過我的人生,才有能力追求我所要的突破。
寫這本書是為了證明,你今時今日的追求不同於兩年前,沒什麼不妥。離開眾人羨慕的工作,沒什麼不妥,二十二歲(或二十五、三十或任何歲數)時還搞不懂自己追求什麼,沒什麼不妥,開創自己的道路沒什麼不妥。事實上,你必須開創自己的路。答案不只一個,每個人都不一樣,你必須找出自己想走哪一條路。
真希望當初碰上青年危機時就能看到這本書,真希望大學畢業後,前往當上大學生前所住的同一個地方(我爸媽家)時,別人就能給我這本書。這本書是一群令人耳目一新的二十世代(和三十世代)的人如何改變我的生活,他們的故事也有助於改變你的生活。
◎我們這個世代不是只注重自己;我們這個世代追求深遠的意義
我在和平工作團服務時,上了人事管理局提供給不同公家單位雇員的免費成長課程「建立商業思維」。課開在華府市區K街上,教室位於某間辦公大樓安裝著日光燈的地下室,屋裡還有氯氣的味道。講師至少有六十歲,又禿又胖,穿著皺巴巴的灰西裝和髒兮兮的慢跑鞋。我抵達時,他正吃著Subway的潛艇堡,我馬上退避三舍──誰在早上九點吃Subway?
課程一開始,Subway先生請我們每個人自我介紹,並說明為什麼來這裡。上課的人大概有十來個,我顯然是最年輕的一個。有位女士說她想開創自己的兼職網路事業,我接著說,「離開政府公職後,我想協助創業者展開志在改變社會的新事業。」當我提到「離開政府公職後」,我看到有人翻白眼,也聽到有人清清喉嚨。
接下去發言的人說:「今天是受薪員工上的成長課,所以我不必留在辦公室,我離退休的日子又近了一天。」後來有幾位也說了一模一樣的答案,另一個則說「我現在不必上班,哈利路亞。」
我很意外,竟然有人願意來上設定個人目標的課,只為了打發時間,或只為了在領退休金的漫漫長路上縮短一天。其實深思後,就知道不能怪他們,因為有許多人以為這就是度過人生的方式,而他們可能從家庭、媒體,甚至朋友身上得到這種觀念。我們從小就被灌輸這種傳統的「美國夢」退休思維:上大學、一步步往上爬、找一份可以養家活口的高薪工作、六十五歲退休,人生就此大功告成。
這種退休思維有個小問題:你不見得覺得充實。蓋洛普《二○一四年美國職場報告》指出,多達七成的人並未真心投入他們的工作,那些人當中又有將近五分之一的人不只不投入,還扯同事的後腿,根本是上班領薪水搞破壞。
如果你覺得很瘋狂,竟然有幾千萬人每天不好好做事,沒為自己、家庭、公司、社會、他們所相信的事盡心盡力,這麼想的人不是只有你一個。我再複述一次:這麼想的人不是只有你一個。
人們之所以渾渾噩噩地過日子,要歸咎於社會不鼓勵人們自問自答,這些問題看來簡單,答案卻不容易: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我有哪些天分長才?我希望世界給我什麼?我希望身邊都是些什麼樣的人?我來到這世上有何意義?我為什麼出生?為什麼?
過去三年,我問過許多同儕「為什麼?」,一次也沒有人說「賺大錢買好東西」、「開家公司,享受位高權重的好處」、「盡量少做事打發時間,等著四十年後領退休金,好和伴侶去搭郵輪」。
反而說:我要教導都市的青少年如何避免負債,並且成為成功的企業家;我要鼓勵少女,讓她們相信她們可以當上工程師,不是漂亮花瓶;我要阻止移民遭到非法遣返、被迫與家人分離;無論小孩出身是貧是富,我要鼓勵他們所有人都能發揮潛能。
年輕人不是等退休,現在他們要問人生目的何在,而且決心找到有共同夢想的機會、組織和企業。千禧世代有九成的人希望永遠都能用到他們的技能,「社會創新社」最近的研究指出,半數以上的千禧世代願意少拿一成五的薪資,只要工作單位的價值觀與他們相符。「德勤」二○一五年的千禧世代調查發現,三十個國家近八千位未來的領導人認為,整個商業世界都走錯路──七成五的人認為企業只是圖謀自身利益,並不在乎改善社會。《紐約時報》有篇社論〈千禧世代的探求者〉頗受歡迎,艾蜜莉.愛芳妮.史密斯和珍妮佛.L.艾克說:「千禧世代追求有意義的生活,似乎更勝過追求快樂。他們自稱更注重如何改變社會,而非汲汲營營追求財富。」
往後十年,千禧世代(本書指的是出生於一九八○至二○○○年的世代)將占據四分之三的勞動力,我這個世代認為生活意義勝過財富的人不在少數。IBM最近的調查顯示,X世代和嬰兒潮的人也將意義與宗旨列為選擇職場的首要因素。
如果多數員工都期待透過工作改變社會,那就會出現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在職場中發現意義?如何找到能讓你打從心底歡唱、發揮影響力、又能幫忙付房租的工作?哪些工具和策略能有效地幫你達成目的?
對於面臨青年危機(或是青中年危機、中年危機──我媽六十四歲,她覺得正處於中年危機),想知道該如何運用生命的人而言,本書提供具啟發性、真誠坦率、違反直覺的職涯建議,得以從剛走出危機的人身上學習討教。
無論你現在有何煩惱,我為你接下來的目標做了幾個假設,只要有任何一個適用於你的狀況,你就該讀這本書。
首先,你拒絕安於現狀。你希望把時間花在可以激勵你的事情上,你不太關心父母、大學教授或是臉書朋友是否刮目相看,更想追求讓你充滿熱忱的理想。與其聽到別人說你成功,你寧可自己去尋找成功的意義。人們無法歸類你是什麼樣的人,不能單就你大學主修的科系、各式各樣有著縮寫名稱的人格測驗、GMAT考試成績,或是你的職涯發展來定義你是什麼樣的人。
第二,你想要正面、積極地改變別人的生活。無論是想要解決急迫的社會問題或是讓別人的日子好過點,你就是想發揮影響力,你希望謀生的工作內容重要又有意義,你希望全心奉獻,成就大我。
最後,你已經準備採取行動。你知道萬事起頭難,但你已經準備做出改變。你想要今天就充滿活力,不是等你六十五歲退休後,而是現在。你現在願意慢慢循序漸進,願意活到老學到老,願意建立起關心自身健康的習慣,願意提起幹勁,願意與志同道合的人為伍,願意現在就打造一個有意義的職涯。
◎生命不是只有「你的工作」
現今社會喜歡用職稱頭銜、收入多寡、認識哪些人、名片有多厲害來詮釋我們。我住在華盛頓特區時,無論去哪裡都很習慣回答大家必問的「所以,你做哪一行?」,事實上我曾在暢飲時段認識某位女士,我們都還沒握手,她也沒問我名字,就先向我要名片,彷彿我們的互動必須視工作職銜而定。
我討厭回答這個問題有幾個原因。首先,說「我是和平工作團全球營運處長的特助」,就像是《辦公室瘋雲》裡的杜懷特.舒魯特對麥可.史考特說話。
第二,這個職稱無法描述真正的我,忽略了所有趣味重點。例如我在世上最愛做的事就是邊啜飲綠茶、邊在Moleskine本子上做筆記;或者如果可以由我決定,我餘生每一餐都要吃貝果夾燻鮭魚和奶油起司;或是每一集《歡樂單身派對》我都看了十四遍,平常講話──甚至約會時──都無法避免劇中克雷默上身(說「噢,我壓力好大……」)。
我做什麼工作也無法描述我生命中最愛的人。別人不會知道我的好榜樣,就是我妹妹。我每天都和她聊天,話題從她是否該去念法學院這種嚴肅的人生抉擇,到參加「搞定邱比特」約會穿球鞋是否恰當這種芝麻小事。我的職銜也沒說出我對朋友的感激,每當和他們在一起,我總是笑到在地上打滾。
「做什麼工作」很重要──所以你才看這本書──但人生不只有工作。下班時和我們所關心的人做喜歡的事情,才令人感到心滿意足。因為我已經三十二歲,和五位室友住在有蟻患的公寓,最近開始上單身瑜伽課,還在穿球鞋,而且約會時學克雷默說話,我決定寫這本書探討我能討論的主題:過去十年尋找有意義工作的歷程。
儘管如此,本書提供策略,建議你如何突破青年危機,留心如何過日子;希望其中幾點可以幫助你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往後的人生無論上下班時都能感受到真正的喜樂和滿足。
◎有意義的工作是稀罕的特權
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找到有意義的工作──每個人。然而,殘酷的現實卻是多數人起床後沒有能力決定如何維生。全球二十億以上的人一天賺不到兩美元,至少十二億的人生活極度貧困,基本需求如乾淨飲水、食物和衛生設備都無法得到滿足。千百萬人──包括美國百分之十四點五的人(約莫四千五百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之下──欠缺經濟能力、無法受教育、無法取得醫療、沒有公民權與人權,也沒有人身自由,無從選擇。
自己決定此生要做什麼是極大的特權,不該浪費。並非每個有蘋果筆電的大學畢業生都該衝去貧困的非洲鄉村工作,有選擇的人也不見得會比沒選擇的人快樂(有些研究持相反意見)。但是我們既然有幸決定從事什麼工作,就該深思我們關心什麼、如何運用時間、又該怎麼做才能讓這個世界更美好。
我的朋友妮姬塔.米契(Nikita Mitchell)解釋得比我好多了。妮姬塔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斯商學院,是該校第一位當上企管碩士學會會長的黑人女性。她對於多元化與性別議題充滿熱情,很擔心商學院的班上只有兩成九是女性(她還是整個班上僅僅三名的黑人女性之一)。
因此妮姬塔和同學與哈斯商學院的行政單位與招生組合作,招募更多的女性企管碩士班學生。只花了一年光景,他們就將哈斯商學院就讀企管碩士班一年級的女性比例提升到四成三,成為全美女學生占比最高的商學院之一。他們的成果不僅止於此,這個倡議後來傳承給繼任會長,願景就是為商學院的女學生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系所文化。
「能夠停下腳步,思考自己究竟要什麼,是最棒的禮物,」妮姬塔告訴我。「這是特權的極致,你必須擁有多數人都沒有的錢、資源和時間。當你和我一樣得到這種特權、教育與資源,如果我沒有停下腳步,思考什麼事情最重要,我又能為這世界貢獻什麼,基本上就是浪費我的父母為了來到這個國家、送我上學所做的犧牲,也浪費祖先奮力爭取的心血。」
◎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別具意義
有種普遍的迷思以為只有某些工作才有意義──就是你會在本書之類的商管勵志書籍中看到的工作──例如社會企業、科技、扶貧、衛生保健、教育、媒體及藝術。事實上任何工作都有意義,無論你覺得自己的工作多麼空虛,對別人而言,都可能充滿意義。
在我第一次演講如何找尋有意義的工作時,有句話讓我現在很後悔。我說:「我這個千禧世代不想去開發無聊的應用軟體,只是為了幫有錢人送洗衣服更快速;我們想效勞真正能改變世界的公司。」當時我剛讀過喬治•派克在《紐約客》發表的文章,他在文中痛斥矽谷,因為他火眼金睛觀察到「滿手現金的最夯科技新創公司都在解決二十歲的人所面臨的問題,因為這些公司就是由他們創立」。我當時那麼說,是因為相信我們這一代不該只是幫有錢人開發點菜送貨應用程式,而是對社會發揮更深層的影響。
我不再說這種話的原因如下。演講結束的幾個月後,某位尼可拉斯.山德森(Nicholas Sanderson)來找我討論他在舊金山創立、經營十年的洗衣與乾洗服務「衣物取洗」(Laundry Locker)。「衣物取洗」會取走並清洗人們放在置物櫃待乾洗或水洗的衣物,趁顧客上班時將衣服洗乾淨。尼可拉斯說他雇用的員工多半來自複雜的成長背景,很難找到正常工作。他覺得最有意義之處,在於提供踏腳石,讓他們往後有機會找到更遠大目標的工作。這些充滿熱情的員工會學到帶得走的能力(transferable skills)、建立人脈的方法,以後就能找到更重要的職位,這對他們或家人都別具意義。
絕對不要(一次都不行)假設你的工作比別人更有意義。每個人都不一樣,而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具備意義,重點在於找到哪件事對你有意義。
◎閱讀本書只是開始
上次拿起換工作的書籍,我看了兩分鐘就放進衣櫃。那本恐怖的書有三百七十三頁厚,裡面充滿彷彿SAT測驗令人望而生畏的目標訂定表、工作表與滿滿的統計數字與案例研究,敘述富豪名人如比爾.蓋茲與馬克.祖克柏是如何開始他們的事業。
與其寫一本類似我丟進衣櫃的那本書,我決定我的書不要充斥太多數字,但有許多趣味練習、有用的資源以及年輕人找出生命意義的動人故事。
【做練習】
整本書都有實用練習和反思,目的是幫助你走過每一個階段。這些練習應該有趣、實用,盡可能不同於SAT測驗。手邊最好放本日誌或素描本,以防突然想速記任何想法。如果有些練習對你沒有幫助,就直接跳過,以後再做。(只要別把書丟進衣櫃就好!)
【分享你的故事】
我書中提到的二、三十歲才華洋溢的人,都沒創立微軟或臉書之類的公司。他們既不有名,鐵定也不富有,但他們是我的朋友,我愛他們,他們也鼓勵我懷抱更遠大的夢想。如同你我,他們也都還在摸索,他們每個都在某方面失敗或成功過。希望讀者看完本書後,也會像我的朋友一樣,也能分享自己想為世界做些什麼。
每個人都不同,找尋有意義的工作並沒有正確解答或是人人適用的方法。有人找到,是因為他們花時間尋找。唯一知道你適合做什麼的人就是你自己,沒有任何勵志書籍(特別是綽號「微笑史邁利」的在下)、職業顧問、生命導師、父母、老闆、人格測驗、GRE、LSAT或GMAT分數,或是朋友的臉書貼文,可以幫你做出這些決定。
遲早都要開始,何不趁現在?
突破青年危機
你是否曾經明知道該做出改變,卻又無計可施?你是否曾經感到被生活所麻痺,像是被困在房裡又無法脫離?
我在華盛頓特區的和平工作團服務兩年就是這種感覺。就理論而言,或對全世界其他人來說,這份工作堪稱完美。起初我擔任全球營運處長的特助,之後又升為計畫專員;我可以參加高階主管的會議,起草重要的備忘錄,有時也幫和平工作團的團長擬講稿。有一次我還前往波札那,和特勤局的人一起安排蜜雪兒.歐巴馬與和平工作團志工的訪問。
這份工作有暢通的升遷管道,我才二十八歲就有七萬美元的年薪,還有全美最佳的健康保險...
目錄
前言:突破青年危機
Part1:開創自己的道路
第一章:開始在荷葉間跳躍
第二章:擺脫社群恐慌症
第三章:擁抱恐懼
Part2:找到有意義的工作
第四章:何謂有意義的工作
第五章:逐步調整
第六章:條條道路都通往有意義的工作
第七章:如何開始尋找有意義的工作
第八章:研究所值得上嗎?
Part3:打造有意義的人生
第九章:別人說你還沒準備好實現夢想時該怎麼辦
第十章:開始努力突破青年危機
第十一章:堅持不懈戰勝熱情:努力突破青年危機的經驗
第十二章:找到相信你的人
第十三章:流芳百世
結語:旅程尚未結束
加入突破青年危機的社群
謝辭
小禮物
譯註
前言:突破青年危機
Part1:開創自己的道路
第一章:開始在荷葉間跳躍
第二章:擺脫社群恐慌症
第三章:擁抱恐懼
Part2:找到有意義的工作
第四章:何謂有意義的工作
第五章:逐步調整
第六章:條條道路都通往有意義的工作
第七章:如何開始尋找有意義的工作
第八章:研究所值得上嗎?
Part3:打造有意義的人生
第九章:別人說你還沒準備好實現夢想時該怎麼辦
第十章:開始努力突破青年危機
第十一章:堅持不懈戰勝熱情:努力突破青年危機的經驗
第十二章:找到相信你的人
第十三章:流芳百世
結語:旅程尚未結束...
商品資料
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7-12-11ISBN/ISSN:978986956253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