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綠男? 外爭主權,內挺人權!
有意見? 針砭時政,善盡言責!陳師孟第一本政論文集,收錄之文章都清楚表露作者的政治立場「綠到不行」;但自稱「老綠男」,不只是想與藍營做區隔,更重要的意義是與執政的民主進步黨做區隔,因為自2016年蔡英文就任台灣總統之後,從用人到施政、從除弊到改革,處處與傳統綠營主張格格不入,有時甚至到了親痛仇快的地步。對此,作者「有意見」。
本書大體可以歸納為五個區塊:
一、對蔡政府執政一年半的針砭與建言,尤其是和中國「維持現狀」的政策,嚴重違反民主進步黨「國家正常化」的傳統價值,令人難以苟同。
二、著墨於一個直接民主的關鍵議題「公民投票」,強調公民投票的意義不只是全民參與國家政策的制定,更是全民接受民主教育的洗禮
三、審視國際現勢,提出台灣在變局中應有的體認與自處之道,特別是在「南海仲裁案」與「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對台灣可以是危機、也可以是難得的轉機。
四、揭發台灣「黨化司法」迄今未癒的瘡疤,列舉陳水扁前總統在「司法恐龍」審判下所受到的各種迫害,建議用孫文的監察權做為「司法除垢」的強效清潔劑,以期完成轉型正義的艱鉅工程。
五、回味中國國民黨一些醜陋往事,以免台灣人遺忘其威權本質與獨裁統治,而讓它有復辟的機會。
作者簡介:
陳師孟
生肖屬鼠,生性愛豬,因為邱吉爾說:「狗仰視人、貓俯視人,只有豬平視眾生。」曾捐出1300餘件小豬收藏品,協助台糖公司橋頭糖廠文創園區成立「豬仔文物館」,以紀念幼年時隨父母在各地糖廠度過的恬淡歲月。
受過十年的經濟學正規教育,獲聘台灣大學教職三十五年。然而年逾半百始覺悟到,在台灣真正能經世濟民的學問,不是經濟理論,而是政治理念。
在台灣民主轉型的過程中,曾多次參與街頭抗爭與社會運動,並短期擔任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從政期間受陳水扁先生重用,歷任台北市政務副市長、中央銀行副總裁與總統府秘書長,也啣命創設凱達格蘭學校。
2009年結合同道開辦「綠色逗陣工作室」,與簡余晏、王定宇主持「快樂三口組」廣播節目,宣揚台灣建國理念。目前仍擔任「綠色逗陣之友會」理事長,經營網站。
重要學術著作有:《總體經濟演義》(1990)及《政治經濟:現代理論與台灣應用》(2006)。
章節試閱
「賴神」的第一把火
被詡為「賴神」的賴清德終於成為蔡英文總統的第二任閣揆,綠營支持者普遍叫好;「台灣民意基金會」日昨進行的民調顯示,蔡總統聲望因此急速竄升,由月前不及三○%勁升十六‧六個百分點,也就是目前有四成六的台灣人民贊同蔡總統領導國家的方式,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轉變,不能不歸功於內閣改組這項新人事安排。
大家都準備迎接新人新政,預期賴院長會在立法院新會期之初,提出一套完整的施政指南,一掃過去一年多人們心頭累積的沉悶鬱卒。結果賴院長快手快腳,上任才第五天就突然宣布,明年軍公教全面調薪三%。這樣的「新政」第一炮,令我們陷入一陣錯愕與矛盾,在預期成真之餘,也有意外與失望。
說真的,我們並不喜歡做烏鴉,在賴神甫上任之際,就說些「不中聽」的話惹人厭,畢竟他是綠營公認的未來領袖人物之最。但稍做回想,早在七月他還沒要組閣,我們的〈綠逗社論〉就已經重重批判了他的「親中愛台說」,所以現在即使想要討好恭維,也有點時不我予,不如誠誠實實把我們對他上任後的第一把火或第一枝箭,做一個理性的分析;如果賴神真的不同於一般政客,他應該不會希望支持者把他當妙禪,就連師父想開勞斯萊斯名車代步,還得口口聲聲「感恩師父、頌讚師父」。
據聞這項「德政」,前任林全在今年稍早已經評估過,但基於國家整體財政負擔的考量,決定明年不調薪。沒想到賴清德來個「髮夾彎」,引來外界質疑是打臉林全。我們倒不在乎後任打臉前任,錯的政策本來就該去之後快、對的政策本來就該唯恐不及。我們只是不解,這個決策轉彎的背後,動機是什麽,依據的是什麽。
對此,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因近來股市穩定,經濟發展也比原來的評估好,加上撤回總預算後開源節流,有經費因應加薪幅度;且八月底時工商團體也呼籲,政府若加薪就會跟進,因此盼能帶動企業界為勞工加薪,這對大家來講都是好事情。」
歸納起來,這次決策的重要因素,一是因為最近政府財政狀況改善,可以應付軍公教加薪所增加的一八○億人事支出;二是因為近年來實質工資停滯,想要為民間企業幫員工加薪起帶頭作用。我們認為這兩方面的理由都十分牽強脆弱。
先看政府收支情況的改善:最近股市站穩萬點、證交稅收會增加,經濟成長預測提高、綜所稅會增加,都是事實,所以財政收支狀況的確比預期樂觀,我們當然同感鼓舞;而撤回重編總預算,得以節約前次編列的無謂支出,更是讓人擊掌稱善。不過如果因為看好今年的財政收入,就想給軍公教發紅包,理由未免不夠充分;就像一個辛苦持家的媽媽難得有一筆意外之財,不再捉襟見肘,就馬上宣布餐餐加菜,把錢花掉,妥當嗎?
近廿年來,台灣政府的整體財政收支狀況一直是入不敷出,中央政府的累積未償還債務已超過五兆五千億,每年還以超過二千億的速度增加,再加上逾一兆的地方政府債務,以及約十七兆的勞保與軍公教退休金等的所謂「潛藏」或未來債務,合計負債總額近二三‧五兆,拿來除十七‧五兆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我們整體負債比率近一三四%,什麽意思?意思是全民努力生產報國一年四個月,不吃不喝、不穿不用、不養不育,才能免於「債留子孫」。
或許認為賴院長只不過開了一張一八○億的支票,相對於政府負債可說是零頭而已,省下來也無濟於事,但話不能這麽說。須知政府人事經費是年度性的、不是一次性的,今年加薪三%,明年即使不再加,仍然要比往年的預算多出一八○億,除非明年減薪三%。所以這筆增加的預算到底有多沈重,不是和政府總負債做比較,而是和年度財政赤字做比較才有意義;也因此,這筆支出幾乎占了年度赤字的九%,不可謂小事一樁。更值得擔憂的是,目前的經濟前景或許亮眼,但在全球充斥的不確定政經因素下,以後年度股市與出口能否持續揚升,恐怕不能鐵口直斷;設若景氣轉向,那麽這筆額外薪資負擔要如何支應?難道還有其他「開源節流」的項目備用?
或許認為又不是積欠別國的外債,所以不會像希臘或海地一樣被追討,何必急著打消欠債?就算如此,那麽是不是這筆錢就該輪到軍公教加薪了呢?未必。就內部而言,台灣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的趨勢已經勢不可逆,就外部而言,中國對台灣的併吞野心又日益高漲,政府為了因應內外嚴竣的情勢,所設計的長照體系、採行的募兵制、與軍備購置,無一不是必要的「錢坑計劃」,這些公共支出的新增需求,無一不具有預算編列的優位性,若非如此,林全內閣也不致於為了取消退休公教「十八%優利存款」而大傷元氣。怎料「年改」的抗爭猶在眼前,新內閣卻把好不容易取得的戰果,毫不顧惜地「開開去」,而且受益的對象又幾乎是同樣的既得利益者(退休軍公教的月退與現職人員連動),真是所為何來?
再退一步說,即使我們認為現職公務人員久未調薪,需要鼓舞士氣,這次提出的加薪計畫仍是相當拙劣的;常識告訴我們,全面性、齊頭式的加薪,講好聽點是讓大家都得到一個「小確幸」,講難聽點是讓陳庚金之流者「能撈就撈」,毫無獎勵或懲罰的作用,無助於政府整體工作效能;相反的,同樣的花費若以工作表現的評比為分配基礎,則會成為努力工作的誘因。阿扁總統時推行的考績制度,規定一個政府機關內,得「甲等」者最多七五%,於是我們在總統府內採取差別式的分配,依各局處的工作表現給予各單位五○%到一百%不等的甲等考績名額,再由單位主管依其內部各科室的表現做差別分配。同樣的總額控管,可以得到獎善懲惡的附帶效果,何樂而不為。所以賴院長真要激勵公務員士氣的話,可以要求行政院的部會各自設定一些指標項目,一年後由院方或主計總處評比達成率,做為加薪獎勵的依據,總額一八○億不縮水。
總而言之,財政寬裕只是軍公教加薪的必要條件、絕對不是充分條件,以公教加薪排擠其他施政項目,應該要有更充分的理由。即使理由充分,軍公教加薪也不必然是齊頭式,這種最方便的做法同時也是最無意義的做法。
其次,期待軍公教加薪會促成民間企業的員工加薪,也是疑點重重;只憑一些工商團體的承諾就拿來釐定政策,未免太草率。我們依常理判斷,公務員與私部門勞工的報酬一般並無連動關係,因為兩者決定於相互區隔的「勞動市場」,少有競爭性;也就是說,一般勞工多半不是因為薪水的比較才選擇不做公務員,而是因為存在考試門檻、無法躋身公務員的「鐵飯碗」,所以公務員加薪並不會讓民間業者擔心員工流失,必須跟進以留住人才。當然,也有極少數熱門企業或許是以高薪吸引了頂尖的畢業生,但就如台積電的工程師,絕不會因為政府加薪三%,就打算改變生涯規劃,迫使張忠謀也要加薪留人。
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公私兩部門的薪資若有水漲船高的間接連結,那是要透過「產品市場」的「乘數作用」而來,亦即軍公教人員加薪會增加他們的薪資所得與消費能力,連帶民間企業面對的市場需求會增加、企業為了增加產品(商品與服務)的生產與供應,於是在勞動市場雇用更多的勞工,這些新增受雇者領到報酬,又會重複原初公部門加薪所觸發的循環效果,反覆在產品市場創造有效需求、刺激總體生產,並在勞動市場增加就業,所累積的效果稱做「乘數」。若是乘數力道夠強,就會造成民間工資上漲的後果。
如果不健忘的話,二○○八年底馬英九擔任總統不久,為了緩解「金融海嘯」對台灣經濟的沖擊,也為了挽救自己「六三三」狂言免於跳票,祭出「消費券」的必殺絕招,就是想透過乘數作用,說要讓經濟成長率增加一‧六八%。結果事與願違,經建會指出:消費券的投入讓政府多舉債八五八億,對GDP卻只增加三六三億,估計消費券對於經濟成長的貢獻僅約○‧二八至○‧四三%,是預期的五分之一左右。這一方面是因為「支出替代率」高達六至七成,即三千六百元消費券平均有六成至七成是花費在本來就打算用薪資購買的品項,新增的消費需求只三、四成;另一方面是因為購買的許多是進口品,所得外流,國內不會發生後續乘數作用,以致最終成果不但遠低於預期,甚至根本「不夠本錢」。
回頭來檢討軍公教加薪的總體作用,甚至會比狂發消費券更不樂觀,因為政府人員原本就不是社會低收入族群,邊際消費傾向更低、支出替代率更高,而且即使增加消費需求,也有更高比率會用於進口商品或境外旅遊服務等等,都會壓抑乘數作用。如果國內有效需求沒有大幅提升,一般企業沒有多賺錢,為何要為員工加薪?
所以我們回到這篇社論的焦點:賴院長上台後迫不急待地宣布軍公教加薪,很難用經濟常理去解釋,一則政府即使有閒錢,沒有道理急著找個名目把錢花掉;二則即使是正當的名目,也沒有道理畫出一個可望不可及的大餅。但是大家都知道賴神不可能是糊塗人,他以院長身分做的第一個決策也不可能是毫無目的的政策,所以我們不得不「以小人之心、度賴神之腹」,把這次的公部門加薪視為是一種單純的政治操作,獲取經濟效益只是表面包裝而已。更具體地說,賴神真正的動機再簡單不過:討好軍公教。
就是這樣的領悟,讓我們難免失望與遺憾:如果執政的民進黨內最受推崇的賴神,擔任行政院長要想順利施政,都必須先用安撫攏絡的手段,才能期待官僚體系的配合,那說明了台灣的公部門已經成了霍布斯(Thomas Hobbes)所稱的「國家巨靈」(Leviathan),不聽使喚、莫之能禦,那就難怪新政府任何打破既得利益的改革都舉步維艱,甚至招致反撲。十六世紀義大利的馬基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在其名著《君王論》(The Prince)裡,主張政治領袖應「刻薄寡恩」、「受愛戴不如受敬畏」,不是沒有人性、而是看透人性,因為一般人不是「受恩毋忘」、而是「受恩即忘」,況且「施惠買來的情義不可靠,以高貴的情操獲得的忠誠才堅固」。
我們期待的賴神,不應該是低頭向官僚妥協、主動向軍公教示好的院長,我們期待的賴神是能展現堅定的意志與清晰的信念,讓公務體系樂意追隨的領袖人物。甚望賴神三思。
「賴神」的第一把火
被詡為「賴神」的賴清德終於成為蔡英文總統的第二任閣揆,綠營支持者普遍叫好;「台灣民意基金會」日昨進行的民調顯示,蔡總統聲望因此急速竄升,由月前不及三○%勁升十六‧六個百分點,也就是目前有四成六的台灣人民贊同蔡總統領導國家的方式,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轉變,不能不歸功於內閣改組這項新人事安排。
大家都準備迎接新人新政,預期賴院長會在立法院新會期之初,提出一套完整的施政指南,一掃過去一年多人們心頭累積的沉悶鬱卒。結果賴院長快手快腳,上任才第五天就突然宣布,明年軍公教全面調薪三%。這樣的...
作者序
此時無聲勝有聲?
民主進步黨再次執政後,我在「綠色逗陣」的網站上寫了許多篇政論文章,除了小部分是以修理中國國民黨為消遣小物,其他都是對時政的針砭與建言。我要很遺憾地說,全面執政的新政府,從用人到施政、從除弊到革新,確實與支持者的期待相去甚遠;特別是在轉型正義上的蹉跎不前、在中國政策上的抱殘守缺、在領導方針上的曖昧兩光,屢屢讓人有莫名其妙、甚至無可救藥之感。我在書中表達了另類思考,這些「不中聽」的話到底有何意義,其實心裡有數,因為古往今來,書生論政通常不會有什麼「好報應」。
我多年來研究政治經濟學,覺得有兩本「輕薄短小」的著作值得一讀再讀。一是十六世紀初英國一代良相湯瑪仕.摩爾(Thomas More)的《烏托邦》(Utopia),一般以為這本書只是信口開河,姑妄言之妄聽之,其實越讀越有深意。我多年前為了更瞭解馬克斯共產思想的源起,特地買來讀。書中有種種前衛想法,除了被馬克斯照單全收的「財產共有」之外,更具體的政策諸如六小時工時、基層鄰里組織、民代選舉、性別平權、婚前體檢、引進外勞、禁止私宰、死罪替代役、合法安樂死等等,赫然在目;五百年前的主張,許多已被普遍採用、也有直到現代仍在爭議中。正由於提出的都是超越時代的觀點,摩爾乾脆托詞「虛無之國」。但這不是我的重點。
有一件事很少人注意:這本書是由I、II兩卷合成的,而有關烏托邦體制的敘述,全都在第II卷;至於篇幅也佔一半的第I卷,除了一兩句帶到烏托邦,只是留個伏筆,其餘都是摩爾假借一種「對話錄」的希臘哲學論述型式,在討論一個與烏托邦幾乎沒有關聯的副主題:「一個賢臣應不應該對君王直言進諫?」他藉著烏托邦故事主角「妄言者」(Hythloday)之口一再指出,臣子對君王的諍言如果不是「狗吠火車」、就是「言多必失」,講的再有道理也難敵包圍在統治者身邊的佞臣,不但不會被採納、而且還會遭嫉,不但沒有造福社稷、反而為自己惹來無妄之災。
我去網上查出摩爾的生平年表,才知道摩爾在一五一五年先寫了第II卷,次年才補寫第I卷,為什麼要次序顛倒呢?猜想摩爾可能寫完烏托邦理想之後,覺得頭腦古板的官員一定會大驚小怪,所以趕緊追加第I卷,做為執政者的一個預警與提醒,對接下來的第II卷不要不明究裡、直覺排斥,以免劣幣驅逐了良幣。
當然後續的發展是一件歷史悲劇。當年摩爾服侍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雖然一度派他擔任「國策顧問」(King’s Council),又拔擢他為宰相(Lord Chancellor),但似乎對他那本書興趣缺缺;而且其後想要廢后再娶、又想自立為英國國教的教父,摩爾拒絕出賣靈魂、不肯下跪妥協,於是被依「叛國」重罪,斬首。他的烏托邦理想世界不但沒有實現,而且正如自己在書中的預言,白白犧牲了一個充滿前瞻思想的智者。
第二本小書來自同一時期義大利的另一位政論家尼可羅. 馬基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他曾擔任佛羅倫斯(Florence) 城邦的軍官與外交官,所著《君王論》(The Prince)比《烏托邦》早完成三年而已,也是滿紙對君主的熱血建言。儘管當時因政權更迭而被控謀反,獄中曾被施以酷刑,最後被放逐鄉野,仍然想把自己苦心研磨出的統治術傾囊以授。該書第一章開宗明義地告白:「為了討君王歡心,大家都會獻上戰馬、武器、布匹、黃金、寶石之類的飾品,價值非凡。……然而我所擁有最珍貴的東西,無非就是我對歷史上偉大人物的事蹟知之甚詳,這是我親身體驗與不懈苦讀所獲致的知識,……我花了多年工夫才學到的事情,讓您很快就瞭解。」之後的二十五章內容,都是做君王應有的謀略思考,譬如要「刻薄寡恩」、「讓人喜愛不如讓人敬畏」等等,都旁徵博引歷史實例做依據,見人所未見。
遺憾的是,馬基維利和他的建言也沒有被珍惜善待,他的手稿問世之後,不獲當時的統治者賞識、也引起城邦民眾的反感,最後抑鬱而終。雖然比起摩爾幸運許多,但「曾經滄海難為水」,就一個忠心耿耿、滿腔抱負的政治家而言,這樣的人生終點也未免落寞孤寂了些。我相信這兩位五百年前歷史人物的結局,不代表所有政論家「大嘴巴」的後果;因為民主時代到底不同於君權時代,一方面人民是頭家,我們表達對國事的主張,做為「神羅」的政府應該會尊重;另一方面自己的苦口婆心即使沒有被當局按讚,也還有其他的頭家或許有同感,出聲可能引起共鳴,沉默不會有回應。當然,我們也有心理準備,以小英政府「維持現狀」為基調的保守作風,書裡的這些主張不會討喜,書裡的批判更不悅耳,所以我自己為這本書起名《老綠男.有意見》,直白嗆聲,不想拐彎抹角。
有朋友勸我改個書名,因為「老」會嚇跑年輕讀者、「男」會嚇跑女性讀者、而「綠」會嚇跑「紅、藍、白」三色人;剩下的綠營支持者又大有死忠「英粉」在內,見到「有意見」,又會掉頭而去,最後這本書印給誰看?我想這個猶疑一定也曾閃過摩爾、馬基維利,以及許多以政論為己任的政治工作者心頭。不過我也相信,大家在銷路的考量之外,或許更重要的是給自己一個交待,就像美國法院作證時要宣誓:「說的是實話、只有實話。」這個書名最接近實話實說。
話雖如此,我當然還是希望這本書能像「五月天」演唱會的入場券,一開賣就「秒殺」,但這就不是我所能強求的了。
此時無聲勝有聲?
民主進步黨再次執政後,我在「綠色逗陣」的網站上寫了許多篇政論文章,除了小部分是以修理中國國民黨為消遣小物,其他都是對時政的針砭與建言。我要很遺憾地說,全面執政的新政府,從用人到施政、從除弊到革新,確實與支持者的期待相去甚遠;特別是在轉型正義上的蹉跎不前、在中國政策上的抱殘守缺、在領導方針上的曖昧兩光,屢屢讓人有莫名其妙、甚至無可救藥之感。我在書中表達了另類思考,這些「不中聽」的話到底有何意義,其實心裡有數,因為古往今來,書生論政通常不會有什麼「好報應」。
我多年來研究政治經濟學...
目錄
自序 此時無聲勝有聲?
輯一
讓我們再出發
和蔡總統與蔡主席論「政黨政治」
撤回「謝林配」的決定是對的、理由是錯的!
為英全政府把脈
是誰沒收了「時代力量」的力量?
「賴神」的第一把火
中國狐與台灣兔
從劉曉波之死談「親中愛台」
在「中華台北」與「台灣」之間
改革什麼?建設什麼?──期盼蔡總統的第二年
輯二
「小英總統」能從「大英公投」學些什麼?
補正「鳥籠公投」,慎防「過猶不及」
一則嚴肅的烏龍報導
輯三
「南海仲裁」案內案:誰最可恥?誰最可笑?誰最可悲?
太平島對台灣的價值何在?
如果是選民,我的一票投給誰?
輯四
做出正義之舉
「司改國是會議」的附加價值──平反「扁案」
營區草坪上的毒品──敬復司法院
台灣司法有長進嗎?
司法機關願意接受挑戰嗎?
權力劃分的「五.四.三」──論監察院與考試院的存廢
黨國司法何時了?恐龍知多少?──論台灣司法的制衡
輯五
從「黨國不分」到「黨庫國庫不分」
為中國國民黨的「美金公債」解盲
洪秀柱扯掉「蔣公的新衣」
「蔣公銅像」的自我救贖
自序 此時無聲勝有聲?
輯一
讓我們再出發
和蔡總統與蔡主席論「政黨政治」
撤回「謝林配」的決定是對的、理由是錯的!
為英全政府把脈
是誰沒收了「時代力量」的力量?
「賴神」的第一把火
中國狐與台灣兔
從劉曉波之死談「親中愛台」
在「中華台北」與「台灣」之間
改革什麼?建設什麼?──期盼蔡總統的第二年
輯二
「小英總統」能從「大英公投」學些什麼?
補正「鳥籠公投」,慎防「過猶不及」
一則嚴肅的烏龍報導
輯三
「南海仲裁」案內案:誰最可恥?誰最可笑?誰最可悲?
太平島對台灣的價值何在?
如果...
商品資料
出版社:前衛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12-14ISBN/ISSN:978957801833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開數:15×21公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