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場揭露、發覺人生任務的長程之旅;
遊戲,正是這段旅程中的休止符,讓整段過程,有了意義。」
──暢銷書籍《簡單父母經》、《簡單教養經》作者金‧約翰‧培恩博士
根據孩子的能力發展,
架構出最完整的華德福教育經典遊戲全解書
兼具「兒童發展指南」和「實用遊戲書籍」
簡單的器材、淺顯的遊戲規則,讓不論大朋友、小朋友,都能自然而然徜徉在230個遊戲間,體驗最快樂的童年,並在活動中,學會最重要的成長基礎。
華德福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由發展、具創造力、有想像力的遊戲體驗。遊戲不只是玩樂,更是孩子學習與世界、他人相處的重要管道;透過開放、自然、符合孩子年齡的「遊戲」,訓練身體大小肌肉的運用、團隊合作、創造力、想像力、感官能力……培養孩子成長必備軟實力。
《華德福經典遊戲書》運用清晰的圖像、實用的活動分享,並且讓讀者與回憶對話,勾勒出孩子的遊戲。作者慷慨地提供超過230個經典遊戲規畫,並且依照孩子年齡層,讓不論老師、家長、共學團體、教育者……都能根據孩子的成長狀態,提供最完善、合適的遊戲。
這不只是一本提供遊戲規劃的書籍,更是讓所有大人小孩,都能尋回生活中歇息、暫停的那枚生命休止符。
本書重點:
1. 依照孩子年齡發展,循序漸進提供家長、老師230個華德福經典遊戲
2. 身體大小肌肉運用、團隊合作、創造力、想像力,華德福經典遊戲全解讀
3. 清晰、簡單的遊戲規則,在家也能輕鬆與孩子一同玩耍
4. 附有年齡分類索引,讓你輕鬆、快速,查詢適合孩子的遊戲
本書特色
清楚的遊戲引導、紮實的教養觀念解讀,讓不論老師、家長、共學團體,都能在書中獲得最重要的華德福教養知識。
作者簡介:
金.約翰.培恩(Kim John Payne)
曾出版暢銷書籍《簡單父母經》、《簡單教養經》。教育碩士金.約翰.培恩是超過250所美國公私立學校的諮詢師與訓練師。做過近30年的學校諮詢導師、成人教育師、諮詢研究員與教育家。超過15年的私人家庭諮詢治療師。他常在國際性教師、父母、治療師會議擔任主講員,也在全世界辦研習營與訓練營。其角色是幫助孩子、青少年、和家庭,探究孩子與兄弟姊妹、同學之間的社交困境,孩子在家中、學校中的注意力與行為的問題,還有情緒問題──如反抗、侵略、上癮、自卑等問題。
培恩是華盛頓特區童年聯盟的伙伴。曾諮詢過南非、匈牙利、以色列、蘇俄、瑞士、愛爾蘭、加拿大、澳洲、英國的教育協會。參與極多在北美與英國的華德福教育推廣,也曾在新英格蘭安提格大學的華德福共同合作諮詢專案擔任指導員。
他於全球推廣「簡單父母經計畫」,並創立了「永續社會中心」。目前,他與妻子與兩個孩子居住在紐約州哈林威爾,致力於深度思考、探索社會等生命議題。
譯者簡介:
華德福媽媽 姜佳妤(小魚媽)
七年級生,住在桃園新屋鄉後庄村一個很鄉下的地方。
27歲時,因為教養兩個孩子及工作的雙重壓力,決定跟隨美國籍老公旅居海外,沉澱並累積自己的能量,旅美期間,姜小魚鑽研心靈成長、親子教養及溝通、生機蔬食飲食等各領域,從而帶給自己和家庭更好的滋養。
專長於教育,以華德福教育的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為自身的家庭親子教養基礎,並以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的理念,作為家庭經營的主要概念。目前定居於美國。
華德福媽媽 李宜珊
出生於台北,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律系、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商業資訊學系。與美籍老公居住美國多年,現則全力照顧三個孩子。一直認為了解不同文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故事是很好的管道。在翻譯的過程中,希望能透過精確優美的文字,將原著故事的原貌呈現給讀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遊戲,讓孩子歇息、吐納及反思的空間。」──許主欣(華德福教師)
「健康的遊戲,可以幫助電子世代找回最自然的成長與發展。」──謝德爾‧桑德斯(Cheryl L. Sanders,美國精神心理學學院共同創始者)
【溫暖推薦】
郭朝清(宜蘭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高中校長)
徐明佑(華德福資深教師)
顏于玲(華德福資深教師)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遊戲,讓孩子歇息、吐納及反思的空間。」──許主欣(華德福教師)
「健康的遊戲,可以幫助電子世代找回最自然的成長與發展。」──謝德爾‧桑德斯(Cheryl L. Sanders,美國精神心理學學院共同創始者)
【溫暖推薦】
郭朝清(宜蘭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高中校長)
徐明佑(華德福資深教師)
顏于玲(華德福資深教師)
章節試閱
【摘文1】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本書?
為什麼我們需要跟孩子玩遊戲?
嬰兒出生時,正如英國詩人威廉‧華茲渥斯所說:「孩子仍包覆在天堂的力量之中。」在童年的旅程中,每個年輕人都會遇到,並且通過所謂的「生命之檻」,這本書就是關於這些「生命之檻」—關於孩子如何經歷這些生命之檻,以及我們如何幫助孩子辨別,並且給予他們表達機會。
這本書跟其他的兒童遊戲書有何不同?
生命,是一場揭露、發覺人生任務的長程之旅;遊戲,正是這段旅程中的休止符,讓整段過程,有了意義。這本書不僅僅在概述「如何規劃兒童遊戲」,同時讓讀者充分了解「搭
配特定年齡層的遊戲」,以及「不同的兒童發展階段」。因此,這本書可說是兼具「兒童發展指南」和「實用遊戲書籍」。
遊戲的過程中,常常會有不同狀況與問題。書中有不同的例子、方法告訴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尤其是那些難以加入遊戲的孩子,可能會透過退出遊戲、干擾、搗蛋來表達自己。這些孩子需要找到創新的方法來遊戲,並以更健康的方式與其他孩子、成人產生連結與互動。
有些孩子會在遊戲中遭受孤立和嘲笑,自尊心往往受到嚴重的影響,且這樣的負面情緒,通常會不斷影響其他生活領域。本書中的遊戲是專門為不同生理程度、能力的孩子所開發,也重視所有遊戲參與者。因此,參與遊戲的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其中享受到快樂,並且找到自己在遊戲中的角色。書中有許多舉例,提到如何帶領內向型、注意力不集中、過度支配型、頑固型的孩子一同參與。
遊戲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讓孩子緩解情緒與行為問題
我們常常說孩子「長大」,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但是,若你聽到孩子也需要「向內在」或「向下」扎根時,你會怎麼想呢?
孩子透過遊戲成長,在嬰兒時期,必須先學習周遭世界。有時候,孩子的目光似乎看得遠遠的,彷彿超越了現在正踏入的這個「新的物質環境」,孩子的存在是只有表面、外在的。
然後,隨著歲月流逝,他們在空間上更「靠近、進入」自己,孩子開始玩手指遊戲、拍手遊戲、跳、嬉戲和跑步;他們成長,並對於空間學習更加熟練,也知道如何在其中移動。孩子想要有更多的遊戲,這些遊戲也涉及更高的社會複雜性,以及需要更多的溝通、協商能力。
這趟旅程從兒童時期玩手指遊戲,到青少年時期打籃球,他們的身體也越來越重,也是孩子「向內在」與「向下」扎根的成長過程。在「長大」與「向下扎根」間,存在著一種動力,同時,孩子需要「進入」自己的內心中,也需要「擴展」到外在的世界。
老師或治療師,對這樣的觀點特別感興趣,它可以幫助我們察覺孩子是否在某個成長階段「卡住了」,並透過參與某些遊戲和活動幫助孩子克服障礙。這或許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方法,但又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迷人概念!一次又一次,我親眼目睹當我們提供孩子正確的活動時,他們在情緒上、行為問題上獲得緩解。原本,與孩子對話時可能存的猜忌與防衛,在引入特定的遊戲後,也開始消逝,孩子需要被治癒的障礙,也開始消失。
如何帶領孩子玩遊戲?
理解你與孩子的學習模式,才能有效地引導孩子參與活動
雖然,我已概述關於孩子學習遊戲的三個面向,並且分類、歸因於各種年齡,但是,這僅僅是一般的指導原則,例如:像是對青少年介紹射籃動作時,領導者會以這三個面向做為教導的來源和依靠。首先,領導者會解釋技術性方法,像是身體、手的姿勢;接著,會將具體圖像帶入說明中,像是籃筐的球環就像書架,大家要試著把書放進書架裡,讓球落在環內;最後是實際的示範—如何真正執行。這麼一來,領導者會觸動到抽象概念、具體圖像,還有那些善於模仿的學習者。
當然,每個人都有這三種不同學習傾向,問題在於:在哪些年紀、哪些不同的情況下、哪些特質,這三個傾向中的哪一個會佔據主導位置。或許,最具挑戰的地方在於:身為成人,我們自己也有不同的特質傾向!清楚了解自己較偏向以上三種中的哪個面向,並且能夠鼓勵、帶領團體中的每一個孩子,是身為大人的任務。例如:我們在解釋事情時,比較偏向抽象性概念思考;可是,當有些孩子「卡住」,沒辦法理解時,我們可能會用另一種詞彙來描述、解釋這個任務。但是,我們仍會被卡在「抽象概念溝通」的範疇,所以若孩子仍然無法理解時,可能會覺得自己被排除在外、不被接納,甚至會開始干擾其他人。這時候,大人可能會開始訓誡、懲罰孩子,但是說到底,一切的根源在於大人身上—因為大人沒有清楚的自覺與意識。
【摘文2】如何用遊戲的引導,解決霸凌問題
為什麼用「玩遊戲」,就可以抵制霸凌?
遊戲不只是玩樂,同時也在無形中讓孩子學會人際關係
比起通常的做法,像是:跟孩子談話、教導,或是對於霸凌者毫無意義的課後留校、拘禁、懲罰,遊戲對受害者而言,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動力。許多遊戲可以幫助霸凌者以及受害者,提供更多社交方式與他人互動。
遊戲並非就是處理霸凌唯一的答案。但是,我看過遊戲改變孩子的社交方式,包括:改善了彼此之間不健康、傷害、歧視性的互動模式。
仔細設計遊戲、實際監督、管理遊戲的優點在於—能夠有效控制霸凌者與受害者之間的接觸,以及接觸互動的程度,但又不會加劇彼此間的衝突,或點燃危機的火焰。同時,所有參與遊戲的孩子都會在遊戲中經歷社會發展動力—人類身上的動物性會逐漸削弱,道德、智性會逐漸發達。大家的焦點會從彼此個性上的衝突,轉變為更情境化、更客觀化的觀點。透過遊戲,孩子可能會把原本「我討厭約翰」這樣概括性的陳述,轉變成:「當約翰在⋯⋯的時候,我討厭他。」遊戲提供孩子在衝突領域合作的機會,且受害者不會被完全拒絕與排斥在遊戲之外。
遊戲也可以讓那些欺負人的孩子(或其餘孩子),有機會表達領導者的實力和積極正向的一面。會欺負他人的孩子,其內在通常有一種深層的不安全感,因此會努力尋求同儕認可。當這樣的孩子受到同儕注目時,也會透過嘲諷、折磨他人來尋求某種認同。通常,霸凌者會挑選在某方面比他弱的孩子,不論在生理上或口頭言語上,也通常會比受害者更強壯。遊戲會幫助這些孩子將力量和能量,用在健康、正面、積極的面向,例如:狼與羊、貓捉老鼠、賽車⋯⋯這些本書中提到的遊戲,可以讓欺負人的孩子,將力量用在保護那些比他弱小的孩子身上。
藉由不同的遊戲類型與設計,讓孩子展現各自的優勢
遊戲是孩子第一個社交場合,透過正確的引導可以改善人際的關係
觸發霸凌者習得、做出欺負他人行為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在學校或家中,感受到周遭環境具有攻擊性、家庭危機、巨大改變、學習困難和挫折;或是家中成人、運動明星、歌星,這些孩子的學習對象具有侵略、攻擊性。遊戲可以向這些孩子展現:如何將自己的侵略性引導到正面積極的地方。若孩子繼續以不恰當方式來破壞遊戲,可能會冒著失去同儕肯定、認可的風險。有趣的是,遊戲場可以是最糟糕的地方(孕育了許多不健康的行為),也可以是最棒的地方(孩子在其中學到如何合作,同時也為他們認定的正確信念而堅持)!若老師和家長將有趣的活動引進遊戲中,就可以翻轉遊戲場跟家庭遊戲時間,讓「殺戮場」變成「療癒場」。
英國詩人阿德里安‧米切爾(Adrian Mitchell)所寫的〈藍調,重回遊樂場〉,提供了生動的圖像來形容被霸凌的經驗。被欺負的孩子除了在某些方面比較弱之外,通常在外表上也有明顯的不同,例如:戴著眼鏡、不同的膚色等等。若有仔細規劃的遊戲,這些差異就可以被忽略,或是以積極、正面的方式強調彼此的差異。
舉例來說,拔河遊戲時,我曾經成功的讓一位超重的孩子成為穩定全隊力量的角色—錨手(位於拔河隊中最後方,不同於其他選手,可將繩索從腋下穿過,通過背部到另一邊肩上,最後再繞過腋下,是最能發揮力與體重的位置);又例如那些比較嬌小,但通常也比較敏捷、快速的孩子,我也會因為這些特質,在遊戲之中給予他們特定任務,例如:在追逐、貓捉老鼠這類遊戲之中,就需要快速、突然改變奔跑方向等等個人優勢。
有些孩子是緩慢的思考家,通常能在腦海中將事情具象化。在需要描述圖像的遊戲中,比起聰明的孩子,這些緩慢的思考家可以更快完成遊戲;害羞、退縮、孤僻的孩子,通常是很好的觀察家,他們在遊戲中擔任的亮點可在於警衛、看守者,例如:「【遊戲160】攻陷城堡」。
遊戲中的結構、組織性也能受益那些被欺凌的孩子。通常,霸凌都是發生在非結構、非組織性、自由開放的時間,像是下課、放學後⋯⋯我發現,如果提供孩子都喜歡的遊戲,他們會在休息時間繼續玩這個遊戲。因此,發生霸凌、欺凌事件的可能性也會降低。透過遊戲,你可以讓那些「可能被欺凌的孩子」展現隱藏天賦,幫助同儕看見這個孩子的力量、贏得同儕的認可;當孩子缺乏自信心、失去同儕認可,是反社會行為的根源。
【摘文3】當孩子破壞遊戲規則時,該怎麼處理?
孩子為什麼會擾亂遊戲?這時候我們又該如何處理?
不願遵守規則的孩子,通常是為了反抗責任與後果
孩子通常會尋求行為規範內的安全感,以學習到「什麼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這也是兒童學習與這個世界連結的方式之一。孩子通常會為遊戲制定非常詳細的規則,當有人犯規後,開始在規則中建立「懲罰」。這些規則通常都很複雜,而遊戲中的逞罰也相當嚴格。當孩子在隔天重新玩這個遊戲時,又會產生新的動力:其中一個孩子有了些好點子,然後遊戲規則便會因應他提出的好點子而改變。孩子會利用這種方式學習、精進自己的社交能力!
有些孩子會慣性破壞規則,彷彿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不去破壞遊戲。有些孩子可能不那麼頻繁的去破壞遊戲規則;另一些人則會用公開,甚至有些挑釁的方式來破壞規則;還有些人則是會私底下悄悄這麽做。一般孩子,或是那些愛搗亂的孩子,破壞規則的原因都不同,也有著不同的影響。
經常破壞遊戲規則的孩子之間,有著普遍的關連性:他們企圖反抗承擔責任、不願接受後果。除了這些在遊戲中表現的行為,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在生活上也可分為以下兩種特徵:
第一種最為常見,孩子的家庭生活異常鬆散,很少受到大人管束(如果真的有人管束他的話)。孩子在家破壞規矩後,其後果通常不明確,否則就是無法好好執行,於是孩子通常有大量無人看管、無人監督的空閒時間。孩子對規則無法產生連結,也很少有機會參加組隊遊戲,或加入制定遊戲規則的過程。孩子對於破壞規則的人不是毫無感覺,不然就是過度反應,這也會呈現孩子不了解遊戲現狀。若因上述事情,孩子承受來自其他參與遊戲者的壓力,有時會直言不諱、威脅的說:他要退出遊戲。有時後,其他孩子會改變規則去配合,或是對他那些犯規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有大人監督的情況下,如果能鼓勵這樣的孩子成為遊戲中心,對他會有益處!你可以挑選這類孩子成為其中一隊的隊長,或是遊戲中的重要角色;也可以鼓勵孩子參與制定遊戲規則,通常,當孩子可以分享遊戲的「所有權」,也可以幫助孩子,例如:賦予這位孩子責任,讓他成為某些情況下,唯一可以拿球的人,或是讓她幫忙分發遊戲中需要的器材。若孩子不認同現在的遊戲規則,當規則被破壞時,鼓勵破壞規則的人重新制定新規則,這樣的方法對那些缺乏組織、形式的孩子來說,相當具有助益。
第二種孩子的經歷則是另一種極端,他在異常嚴格、權威式父母的管教之下,不服從的後果通常來得迅速、直接,且通常不會有減輕處罰的情況。這種孩子通常會渴求領導遊戲規則的制定,並試圖強化。孩子所制訂出來的處罰也相當僵化、缺乏想像力;當孩子被指責違反遊戲規定時,就會強烈爭辯;當孩子遭受壓力時,甚至會企圖重新界定規則來容納、合理化他的行為。如果孩子輸了,通常會非常生氣、心煩氣躁,並出現威脅性行為,這樣的表現,通常也是孩子父母對待他的方式。
一開始,我們可以要求這類孩子調解他人爭端,可以讓孩子對規則產生連結;然而,他也要提名他人、其他小團體擔任遊戲裁判,如此一來,這類孩子就可以像辯護律師一樣,代表他人爭辯最終決議,並且被他人聽見自己的聲音。但是,我們同時也要鼓勵孩子同意他人的決議。最後,若有需要,孩子也會被賦予任務去適應規則。面對這類孩子時,我們或許有必要通知孩子的家長,說明孩子面臨的困難,以及我們打算如何來幫助他。
如何利用孩子的「特質」來引導遊戲進行?
認識孩子的特質,讓我們引導遊戲時,能更加順暢
還有許多狀況會造成孩子破壞遊戲。有的孩子很自然的,就可以與規則有很強的連結,比起上一段所概述的特質(我們稱之為後天的「習得行為」)更加根深蒂固。這個紮根更深的特質,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特質或氣質」,氣質在孩子對於規則、後果的關係上,的確有重大的影響。
以下,我會將孩子的特質分為:風、水、火、土。單單就以四種分類來區分孩子,似乎過於僵化,且帶有偏見的為孩子貼標籤。事實上,這樣的分類與僵化、偏見恰恰相反,真誠理解反而是給他人最大的禮物,在面對孩子時尤其如此。如果,有些孩子在行動上看似消極,甚至會帶來衝突,請試著用:有洞見、察覺力的層次來同理他們。這樣,就可以消除那些可能帶有毀滅性的行為,並且打開新的可能、產生新的連結。這四種氣質,在對孩子的理解、同理上的發展有很大幫助。
第一步,盡可能的客觀定義自己的特質,盡可能誠實的認出自己的主要特質。這或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幫助自己和他人確認特質的方法可以問:「我不是什麼特質?」這應該可以為你帶來答案。當然,每個人的內在都同時具有這四種特質,但是,通常會有一或兩個特質具有主導地位。觀察一段時間後,你可能會注意到:在某些情況下,某種特質往往會顯現出來。
第二步,拋開對另一個人先入為主的感覺。不帶審判而是帶著傾聽、自覺來觀察他們的行為。事實上,當你做到這點時,往往可以把清明、新的清晰帶入彼此的關係之中。
第三步,想想看可以怎麼幫助這個情況呢?
【摘文1】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本書?
為什麼我們需要跟孩子玩遊戲?
嬰兒出生時,正如英國詩人威廉‧華茲渥斯所說:「孩子仍包覆在天堂的力量之中。」在童年的旅程中,每個年輕人都會遇到,並且通過所謂的「生命之檻」,這本書就是關於這些「生命之檻」—關於孩子如何經歷這些生命之檻,以及我們如何幫助孩子辨別,並且給予他們表達機會。
這本書跟其他的兒童遊戲書有何不同?
生命,是一場揭露、發覺人生任務的長程之旅;遊戲,正是這段旅程中的休止符,讓整段過程,有了意義。這本書不僅僅在概述「如何規劃兒童遊戲」,同時讓讀...
推薦序
遊戲,是人生旅程中的休止符 台灣華德福教師 許主欣
從求學師訓階段,到帶班四年,至今在澳洲公立小學當輔導志工,這本書一直都放在我的「好用工具書書架」上。事實上,它早已是一本華德福教育界廣為流傳的經典書籍。能蔚為經典,是因為它擁有「清晰的發展圖像」、「促使讀者與自身經驗對話」與「實用有趣的活動分享」三項特點,引人入勝。
首先,「清晰生動的發展圖像」是整本書的核心,有時交織在活動當中,有時候居於篇章之首,為的就是支持孩子在遊戲中健康地發展。還記得我總愛在一整年開學前,翻閱這本書,事先預習孩子的模樣,因孩子嬉笑奔跑的身影,總會在字裡行間不時地閃現腦海中;同時,這樣的發展圖像,引領我不斷與過往經驗核實辯證──他們去年愛跳繩,今年可能會有不同的轉變;去年這項活動他們玩得好開心,今年可以怎麼變化以更符合孩子的發展。於是,孩子之於我,不再是難解的未知,而是以此書為地圖,待我真實相遇的世界。
在閱讀時,你絕對能感受到作者的慷慨,與他的「在意」:他在意美感與意志力的培養,也在意肢體與精神性上的精準性。書中的活動實例、實戰經驗的傳授與社會現象討論,都因著發展圖像而有意義,沒有一句空口白話,全是經驗的苦口婆心。於是,新手老師能節省許多篩選活動的時間,活動帶領者能快又準地抓到孩子的心,執行者能知其所以而為之,孩子能在享受樂趣、發展體能的同時,內在道德亦被滋養。如今,有了中文版,讀者能更有效率地依照文化處境來設計合宜的活動。
我們常以遊戲人生來描寫瀟灑自由的靈魂,事實上,遊戲(運動)的效果不止調劑緊湊連綿的人生,還提供歇息、吐納及反思的空間,正如作者所說:「生命,是一場揭露、發覺人生任務的長程之旅;遊戲,正是這段旅程中的休止符,讓整段過程,有了意義。」
一起進入遊戲世界,呼吸吧!
遊戲,是人生旅程中的休止符 台灣華德福教師 許主欣
從求學師訓階段,到帶班四年,至今在澳洲公立小學當輔導志工,這本書一直都放在我的「好用工具書書架」上。事實上,它早已是一本華德福教育界廣為流傳的經典書籍。能蔚為經典,是因為它擁有「清晰的發展圖像」、「促使讀者與自身經驗對話」與「實用有趣的活動分享」三項特點,引人入勝。
首先,「清晰生動的發展圖像」是整本書的核心,有時交織在活動當中,有時候居於篇章之首,為的就是支持孩子在遊戲中健康地發展。還記得我總愛在一整年開學...
目錄
【推薦序】遊戲,是人生旅程中的休止符──華德福教師 許主欣
【導 讀】健康的遊戲如何幫助電子世代發展移──精神心理學學院的共同創始者 謝德爾‧桑德斯
【前 言】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本書?
一、如何使用本書?
如何向孩子介紹遊戲?
如何帶領孩子玩遊戲?
如何創造適合孩子的遊戲?
將童年還給孩子──遊戲的語言
二、如何用遊戲引導、解決霸凌問題?
為什麼用「玩遊戲」,就可以抵制霸凌?
藉由不同的遊戲類型與設計,讓孩子展現各自的優勢
處理霸凌四大要點:快速解決、不責罰、不公開、不嘮叨
三、如何在遊戲中保持公平公正,降低遊戲中的紛爭?
如何公平、公正的幫孩子分組?
孩子在遊戲中出局時,我們該如何引導?
解釋遊戲時,可以用下列方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結束遊戲時,也是訓練孩子「反思」的時刻
四、孩子破壞遊戲規則時,該怎麼處理?
孩子為什麼會擾亂遊戲?
如何利用孩子的「特質」來引導遊戲進行?
火象特質:噴火的拿破崙孩子
風象特質:飄忽不定的蝴蝶孩子
水象特質:深沈如潮水般的孩子
土象特質:憂鬱的百合花孩子
認識自己的特質,讓你用更適當的方式面對孩子
五、正確的遊戲設備也可以讓孩子學會創造、同理、堅韌的態度
‧攜帶式遊戲場/‧球/‧網球/‧迷你籃球/‧呼拉圈/‧ 彩色肩帶(Coloured bands )/‧口哨/‧跳繩/‧木製品/‧彩虹線繩/‧沙包/‧彈珠/‧投環或橡皮筋/‧地墊/‧鼓和其他打擊樂器/‧九柱游戲/‧水上遊戲設備
六、如何規劃每個年齡層孩子的遊戲時間?
7歲以前,孩子的遊戲從模仿而來
7歲以後,更正式的運動教育開始了
7~12歲,重要的是以韻律、節奏開啟每個早晨
9~10歲,每周至少有一次體操課,以及兩堂遊戲課
11歲,孩子應該投入更多運動時間
12歲,可以維持一週兩堂體育課
13歲,孩子應該有一週兩堂體操課
14~18歲,課程安排取決於戶外課程的安排
Part1 3~7歲,學齡前孩子的遊戲
Chapter1 3~4歲的遊戲:認識自己的身體,訓練手指精細度
一、手指遊戲
【遊戲 1】我家的小老鼠
【遊戲 2】大樹
【遊戲 3】在水中
【遊戲 4】金戒指
【遊戲 5】寶寶爬樓梯
【遊戲 6】小莫里斯人
【遊戲 7】七個胖紳士
【遊戲 8】小小蜘蛛
【遊戲 9】給吉米的球
【遊戲 10】跳!拇指,跳!
【遊戲 11】這隻小手
【遊戲 12】小小蚯蚓
【遊戲 13】這個小手指
【遊戲 14】莎拉奶奶和伊恩爺爺
二、圍圈遊戲
【遊戲 15】莎莉繞著太陽轉
【遊戲 16】我的每一隻小鴨子
【遊戲 17】看那小兔子
【遊戲 18】我的鴿舍
Chapter2 4~5歲的遊戲:發展身體知覺與協調性
一、圍圈遊戲
【遊戲 19】河神女兒尼克斯在水中
【遊戲 20】誰來戴我的戒指
【遊戲 21】洗衣婦
【遊戲 22】在風中的孩子
【遊戲 23】叮噹、葛羅莉雅
【遊戲 24】祝福我們的母親──瑪莉
【遊戲 25】哈哈,這個方向
【遊戲 26】頭兒肩膀
【遊戲 27】鞠躬,貝琳達
Chapter3 5~6 歲的遊戲:調整孩子的空間感
一、圍圈遊戲
【遊戲 28】玫瑰蘋果,熟梨子
【遊戲 29】我寫了封信給我的愛
【遊戲 30】進出窗戶
【遊戲 31】輕輕的、輕輕的
【遊戲 32】五月雪的樹枝
【遊戲 33】睡美人
【遊戲 34】看那牧羊少女
【遊戲 35】莎莉、莎莉、水
【遊戲 36】辛勤的農夫
【遊戲 37】我是音樂家
【遊戲 38】我旅行過海與陸
【遊戲 39】小丑先生
Chapter4 6~7 歲的遊戲: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
一、圍圈遊戲與聯合遊戲
【遊戲 40】 誰在床單下?
【遊戲 41】奶奶的鞋
【遊戲 42】狼先生現在幾點鐘
【遊戲 43】國王
【遊戲 44】一二三,木頭人
【遊戲 45】媽媽,可以嗎?
二、拍手遊戲
【遊戲 46】水手去海上
【遊戲 47】我的媽媽說
【遊戲 48】Pimpompe
【遊戲 49】鵝喝酒
【遊戲 50】水痘
三、沙包遊戲
【遊戲 51】小老鼠跑啊跑
【遊戲 52】動我們的手
四、追逐遊戲
【遊戲 53】果園
【遊戲 54】大風吹
五、抉擇歌
【遊戲 55】當我還是小女孩的時候
【遊戲 56】喔!迷糊的青蛙!
【遊戲 57】虎克船長
【遊戲 58】點點點
【遊戲 59】點啊點水缸
六、編繩遊戲
【遊戲 60】夜裡的貓頭鷹
【遊戲 61】噴火龍
【遊戲 62】美麗的項鍊
【遊戲 63】地精的新帽子
【遊戲 64】帳篷
Chapter5 水上遊戲
一、3~6 歲孩子的水上遊戲
【遊戲 65】癢癢魚
【遊戲 66】划槳輪船
【遊戲 67】鈴啊!鈴啊!玫瑰環
【遊戲 68】袋鼠
【遊戲 69】軟木爭奪
【遊戲 70】隱身的鱷魚
【遊戲 71】擱淺的鯨魚
【遊戲 72】馬車車輪
二、6~7 歲孩子的水上遊戲
【遊戲 73】魚雷
【遊戲 74】糾纏
【遊戲 75】河堤上的鱷魚
【遊戲 76】鱷魚洞穴
【遊戲 77】獨木舟
【遊戲 78】螺旋槳
【遊戲 79】浮橋
Part 2 7~12歲學齡後孩子的遊戲
Chapter6 7~8 歲孩子的遊戲:克服外界困難、學會面對世界
一、跳躍遊戲
【遊戲 80】跑過跳繩
【遊戲 81】巨龍的嘴巴
【遊戲 82】搖晃的小船
【遊戲 83】高高低低
【遊戲 84】魚兒魚兒
【遊戲 85】 裝著老太太的籃子被拋上天
【遊戲 86】 我喜歡喝咖啡,我喜歡喝茶
【遊戲 87】泰迪熊!泰迪熊!
【遊戲 88】阿強在海上
【遊戲 89】壺裡的水在滾
【遊戲 90】海邊
【遊戲 91】大家,大家
【遊戲 92】換房間
【遊戲 93】女孩/男孩一起來
【遊戲 94】小皮球香蕉油
二、自編歌謠
【遊戲 95】岸邊的海浪
【遊戲 96】你看!蜿蜒的小溪
【遊戲 97】池塘邊
三、腳步遊戲
【遊戲 98】水鳥
【遊戲 99】單腳上樓梯
三、組織遊戲
【遊戲 100】 白鵝與白鷺鷥
【遊戲 101】風、月亮與彩虹
【遊戲 102】熱番薯
【遊戲 103】部落土地(1)
【遊戲 104】部落土地(2)
四、追逐遊戲
【遊戲 105】小羊與大野狼
【遊戲 106】兔子和地洞
【遊戲 107】 兔子與地洞(水中版)
【遊戲 108】四元素
【遊戲 109】貓捉老鼠(圍圈版)
【遊戲 110】外婆家
Chapter7 9-10 歲孩子的遊戲:了解自己與世界是分離的
一、追逐遊戲
【遊戲 111】大象
【遊戲 112】跳蚤
【遊戲 113】貓捉老鼠
【遊戲 114】女巫
【遊戲 115】瞎眼的獅子
【遊戲 116】鯊魚和章魚
【遊戲 117】龍抓人
【遊戲 118】龍之牙
【遊戲 119】熊抓人
【遊戲 120】 神奇寶物、猛龍與石武士
【遊戲 121】懶惰鬼
【遊戲 122】貓與老鼠窩
二、闖關遊戲
【遊戲 123】幽靈列車
【遊戲 124】盒子裡的傑克
【遊戲 125】大峽谷
【遊戲 126】海盜
【遊戲 127】稻草人
【遊戲 128】避難所、水、食物
Chapter8 10~11 歲孩子的遊戲:學會勇敢、團隊合作
一、對抗遊戲
【遊戲 129】狗與骨頭
【遊戲 130】鯊魚的嘴巴
【遊戲 131】冰與火
【遊戲 132】麥克福森
【遊戲 133】巷貓
【遊戲 134】七顆星星
【遊戲 135】沈船
【遊戲 136】獵人與野兔(1)
【遊戲 137】獵人與野兔(2)
【遊戲 138】獵人與野兔(3)
【遊戲 139】強盜
【遊戲 140】龍之火
【遊戲 141】巨人、武士與農夫
二、排球準備遊戲
【遊戲 142】醫護站
【遊戲 143】紐康姆球
【遊戲 144】毯子球
三、圍繞球遊戲
【遊戲 145】時鐘
【遊戲 146】火車進站
【遊戲 147】車廂
【遊戲 148】特快列車
【遊戲 149】籃子列車
【遊戲 150】出軌球
Chapter9 11~12 歲的遊戲:從遊戲中排解成長焦慮
一、球類遊戲
【遊戲 151】鴿子與獵人
【遊戲 152】槍林彈雨
【遊戲 153】太空球
【遊戲 154】呼拉球
【遊戲 155】板凳球
【遊戲 156】墊上球
【遊戲 157】發熱球
【遊戲 158】牆壁球
【遊戲 159】標靶球
二、組織遊戲
【遊戲 160】攻陷城堡
【遊戲 161】麻煩重重
【遊戲 162】越過花園圍牆
【遊戲 163】解救囚犯
【遊戲 164】鋁罐囚犯
【遊戲 165】看不見的囚犯
【遊戲 166】空襲警報
【遊戲 167】去抓人
【遊戲 168】籠中鳥
【遊戲 169】紙船
【遊戲 170】清醒與熟睡
Chapter10 華德福奧林匹克運動會:展現優美、真理與力量
如何準備運動會所需設備?
如何準備運動會場地?
奧林匹克運動會日活動流程規劃
如何指導孩子練習華德福奧林匹克運動會?
讓孩子提前練習奧林匹克運動會
如何準備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運動賽事?
一、跑步活動
【遊戲 171】馬拉松
【遊戲 172】短跑
【遊戲 173】迷你馬拉松
二、跳躍運動
【遊戲 174】跳遠
【遊戲 175】重力跳遠
【遊戲 176】跳高
三、力量運動
【遊戲 177】角力
四、投擲運動
【遊戲 178】鐵餅
五、射擊運動
【遊戲 179】標槍
六、接力跑步
【遊戲 180】大隊接力
Chapter11 重新找回遊樂場
一、空間遊戲
【遊戲 181】月亮!月亮!
【遊戲 182】丟球拍拍手
【遊戲 183】牆壁網球
【遊戲 184】鳥巢與蛋
【遊戲 185】尋找火種
【遊戲 186】惡狼與小羊
【遊戲 187】老鷹抓小雞
【遊戲 188】單腳碰碰車
【遊戲 189】四方手球
【遊戲 190】下彈球
【遊戲 191】大樹下
【遊戲 192】丟石頭
二、快速反應遊戲
【遊戲 193】迷宮賽
【遊戲 194】剪刀、石頭、布
【遊戲 195】拇指大戰
【遊戲 196】鱷魚嘴巴
【遊戲 197】敲手遊戲
【遊戲 198】打手遊戲
三、攻城遊戲
【遊戲 199】安全上岸
【遊戲 200】勇闖閘門
【遊戲 201】穿越急流
【遊戲 202】大本營
四、彈珠遊戲
【遊戲 203】決定順序
【遊戲 204】史諾克
【遊戲 205】死亡之眼或大砲
【遊戲 206】傑克的彈珠
【遊戲 207】井字遊戲(彈珠版)
【遊戲 208】水手的靴子
【遊戲 209】彈跳青蛙
Part 3 給青少年的運動計劃
Chapter12 遊戲與運動的差異:適當的遊戲,提供孩子成長需求
成年禮:讓青少年得到認可的重要儀式
遊戲,能培養孩子溝通談判能力
過早讓孩子參與正規運動,正是讓孩子放棄發展自我內在
成人的移情作用:不要將自己的恐懼與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
如何幫孩子選擇具正面影響的運動?
Chapter13 過早學習武術與芭蕾舞的危害
過早學習武術,孩子沒有足夠的心智控制自己的能力
芭蕾舞:孩子痛苦的反地心引力運動
Chapter14 12~13 歲孩子的遊戲:認識自己在群體的定位
12 歲的叛逆期:埋藏對於進入青春期的不安與恐懼
給孩子穩固、彈性、可預期的界線,才能讓他們有安全感
一、雜耍遊戲
【遊戲 210】拋接球
【遊戲 211】柱子與守護員
二、球類遊戲
【遊戲 212】瑪蒂達
【遊戲 213】生死遊戲
【遊戲 214】躲避籃球
【遊戲 215】彗星撞地球
【遊戲 216】半路攔截
【遊戲 217】印地安吶喊
【遊戲 218】相互敵對
【遊戲 219】分組對抗
三、平衡遊戲
【遊戲 220】梅杜薩的木筏
Chapter15 了解運動的歷史與象徵,才能了解適合孩子的運動
了解運動的由來,才能為孩子安排適合的運動
給孩子適合他們成長速度的運動,才能完整培養身心靈健康
Chapter16 13~21 歲孩子的運動規劃
13 歲孩子的成長發展:孩子正嘗試不同的生活形式
14 歲孩子的成長發展:孩子開始更有意識的,面對外在世界
15 歲孩子的成長發展:孩子正處於二元對立時期
16 歲孩子的成長發展:與同儕的關係,轉向一對一的緊密關係
17 歲孩子的成長階段:孩子開始有更多自己掌控決定的權利
18∼21 歲孩子的成長階段:孩子正處於挑戰自我潛力的時刻
Chapter17 透過遊戲,培養 16 歲以上孩子的空間意識
【遊戲 221】平衡木棍
【遊戲 222】終極飛盤
【遊戲 223】救命啊!
【遊戲 224】衣夾大戰
【遊戲 225】浮木過水
【遊戲 226】蠟燭
【遊戲 227】聚手成塔
【遊戲 228】守夜人
【遊戲 229】精靈和妖精的靴子
【遊戲 230】跟著蜂鳥
【遊戲 231】蜂鳥和鳥蛋
【遊戲 232】交換蜂鳥
【遊戲 233】女巫家門口
【遊戲 234】龍與天使
【推薦序】遊戲,是人生旅程中的休止符──華德福教師 許主欣
【導 讀】健康的遊戲如何幫助電子世代發展移──精神心理學學院的共同創始者 謝德爾‧桑德斯
【前 言】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本書?
一、如何使用本書?
如何向孩子介紹遊戲?
如何帶領孩子玩遊戲?
如何創造適合孩子的遊戲?
將童年還給孩子──遊戲的語言
二、如何用遊戲引導、解決霸凌問題?
為什麼用「玩遊戲」,就可以抵制霸凌?
藉由不同的遊戲類型與設計,讓孩子展現各自的優勢
處理霸凌四大要點:快速解決、不責罰、不公開、不嘮叨
三、如何在遊戲中保持...
商品資料
出版社:小樹文化出版日期:2017-12-27ISBN/ISSN:978986583777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84頁開數:18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