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家鄧予立的第十本博文集,這次帶我們探訪充滿宇宙緣起傳奇的,印度。
◎作者探訪印度超過十六座城市,抱著溫暖和煦的理解與善意,深入或許大多數印度人都沒去過的地方,像是孟買的貧民窟等。
◎除了多數旅客都會參訪的景點、世界文化遺產等,亦著重於印度禮儀、傳統文化、種姓制度,以及特別繁雜豐富的信仰特色。
◎圖文並茂、印刷與裝幀精美,值得欣賞與擁有的出版精品。
印度,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二○二四年將躍升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二○五○年將會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究竟印度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本書,將帶你進行一趟豐富又特別的人文巡禮!
老玩童的印度遊──從婚禮中窺見印度的傳統習俗與日常禮儀,進一步了解印度的種姓制度;到全球第二大的貧民窟探訪、走進超過百年歷史的露天千人洗衣場、在祆教徒的聖地高牆外窺伺,企圖挖掘寂靜之塔的祕密,甚至和當地工人一起「示威遊行」,又有一次沒聽勸告在黃昏時分離開酒店跑到恆河邊觀看遺體火化──絕對落地又道地的貫徹頑皮愛玩的性格,身先士卒示範了不一樣的印度之旅!
粉紅之城齋浦爾、黃砂岩上的城堡、美侖美奐的泰姬陵、氣勢懾人的勝利之門、飄浮在碧波的宮殿、玄奘法師曾參訪的鹿野伽藍、莫臥兒帝國建築代表作……充滿故事與歷史遐想的古蹟,令人彷彿置身天堂。
恆河畔焚燒屍首的火光、貧民窟的殘破傾頹、世襲的種姓形成內婚制、印度女人背後的悲涼、仍然存在的殉夫陋習、層出不窮的強暴搶掠的新聞……卻又彷彿在人間和地獄走了一遭。
鄧主席在本書中,以富有哲理的角度分享對景物的看法,以及面對生死問題的態度。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6173.pdf
作者簡介:
鄧予立
香港亨達集團創辦人及名譽主席
瑞士華商會會長
北京中華文化學院教授
北京國際民間交流促進會會員
遼寧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西安美術博物館榮譽館長
亞太台商聯合總會永遠榮譽總會長
著作:
博文集系列:
《收藏是一種幸福》白象文化 2010.02
《從阿拉木圖開始:鄧予立看天下》白象文化 2011.02
《走一趟神奇的天路》白象文化 2011.12
《半島》白象文化 2013.02
《歐遊六國》白象文化 2014.02
《南極,遙遠卻不寂寞的冰雪世界》繁體版 白象文化 2014.08
《南極,遙遠卻不寂寞的冰雪世界》簡體版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14.09
《南極―遠くて幸せな氷の世界》《南極,遙遠卻不寂寞的冰雪世界》日文版 Parade Books 2014.11
《玩轉南半球:智利、秘魯》繁體版 白象文化 2015.03
《玩轉南半球:智利、秘魯》簡體版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15.05
《旅行マスター Mr.タンの世界遺產紀行》 Parade Books 2015.06
《Wandering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Chile and Peru》 Vivid Publishing 2015.09
《飛躍‧中南美》繁體版 白象文化 2016.03
《飛躍‧中南美》簡體版 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16.04
《South America Revisited: A World of Carnival》 Vivid Publishing 2016.08
《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白象文化 2017.02
政經評論系列:
《馬英九必修的10堂課:圖說台灣經濟發展大未來》早安財經出版 2009.03
《馬經濟,大危機》早安財經出版 2011.02
《馬尾看臺灣2012馬英九動Down300天》白象文化 2013.03
《馬英九們,醒醒吧!:小英準備好了嗎?》白象文化 2016.06
章節試閱
瓦拉納西印象
朋友曾多次強調,到印度非要到瓦拉納西(Varanasi)不可。
那是個接近天堂,卻更接近地獄的地方。每一日,恆河邊上映著一幕幕的生離死別、輪迴重生。你可以見到人生百態,觸動心靈,感悟人生。
朋友的再三介紹,使我對這座城市產生了不少好奇、疑惑和興趣,於是臨時調整了行程,從新德里改道前往位於印度北部,臨恆河中游地帶的瓦拉納西。
一生必須前往一次的地方
瓦拉納西位處於瓦拉納河(Varuna)和阿西河(Assi)之間,這兩條河都是恆河(Ganga)的支流,而瓦拉納西就是取自兩河的名字。在英國殖民時期,英國人把它叫做貝拿勒斯(Benares),到一九五七年才改回瓦拉納西。
據說瓦拉納西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曾為古印度迦尸國(梵文Kāśī,意思是光的城市)首都。
公元前四世紀已是印度的文化、學術中心和重要城市。這座城市自古以來就在印度人心中具有超然的地位。是印度人認為一生中至少必須前往一次的地方,對於印度教徒而言,它的神聖與重要性,就如同梵蒂岡之於天主教徒、麥加之於伊斯蘭教徒、耶路撒冷之於猶太教徒。
古城不僅僅是印度教的聖城,更是全球各地旅遊人士的必到之處,每年超過一百多萬人來到這個不足一百平方公里的小城朝聖。美國名作家馬克吐溫遊過瓦拉納西後,曾如此評價:「貝拿勒斯(瓦拉納西)比歷史還悠久,比傳統更久遠,比傳說還古老,甚至比這三者加起來還要古老兩倍。」(Benaras is older than history, older than tradition, older even than legend and looks twice as old as all of them put together)。
人生四大樂事
聖城的機場明亮寬敞,比起旅遊城市的齋浦爾漂亮得多,可見當地政府也不惜重本,讓我初來乍到就有了好印象。我早就約好了當地導遊接機,無須到處尋找前往市區的交通工具。
既然要到聖城觀光,我自然得先找些資料,除瞭解風土民情外,還要知道哪些旅遊熱點吸引旅客,否則就如進入寶山空手而回。聽導遊的介紹,大部分外地旅客都是遊覽聖城之後,才瞭解印度人的精神世界,才懂得瓦拉納西是他們的靈魂所在。
印度教徒認為人生有四大樂事:一是要信奉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濕婆神、二是一生中要飲過恆河水和在恆河沐浴、三是要結交聖人朋友、四是要居住過瓦拉納西,因為這裡是大神的故鄉。所以每天都有來自印度各地的教徒,以及慕名而至的旅客。導遊說,若遇上宗教的大節日,一年一度、一連五天的排燈節(Diwali,又叫屠妖節),在每年十月下旬到十一月初的時候,家家戶戶會點燃起油燈,令古城大放光明,因為它象徵光明戰勝黑暗,善良戰勝邪惡。屆時旅客更是蜂擁而至,把恆河堤岸擠得水洩不通,經常會秩序大亂,甚至意外頻生。
聖城所處,並非天堂
連接機場的公路是林蔭大道,往來車輛不多,交通順暢。然而一轉入往市區的公路,情況就急轉直下。路面崎嶇不平,滿布碎石塵沙,坐在車上,顛簸得很厲害。樹蔭下是殘破的民房,夾雜許多簡陋的棚屋、帳篷,垃圾遍地,環境跟貧民窟毫無分別,顯然住在這兒的是社會階層底端的人。我心想,怎麼一個宗教聖地會如此破落呢?
汽車駛進舊城區,道路更加狹窄,交通也更為堵塞。在舊城區可以碰到多種交通工具,包括牛車、馬車、汽車、摩托車、嘟嘟車(Tuk Tuk,一種電動三輪車)以及人力車一應俱全。在街上不時還會被成群結隊的乞丐包圍,他們拍打著車窗行乞。途中耽誤了不少時間,才終於來到舊城裡的酒店。
見到宗教聖城居然是如此這般的殘破落後,我內心不免產生一絲動搖,反問自己,瓦拉納西值得來嗎?需要縮短行程,還是繼續探索呢?
日出恆河
領略過恆河弔詭的夜間風情後,翌日晨曦初露,古城仍未甦醒過來,我又開始新一天的行程,準備出發到恆河之濱,迎接日出。
清晨的街道,一切都是靜悄悄,沒有前一夜喧嘩熱鬧的景況,不過卻換上另一批人據地為王,他們是橫七豎八、席地而睡的露宿者,街道兩旁都是他們的身影。另外還有不少「神牛」,牠們也不甘示弱,一早就到處遊蕩、覓食。路上滿地狼藉,四處是牛糞和垃圾等,我唯有步步為營,生怕誤踏進露宿者的地盤,若是不慎踩上一堆牛糞,可就狼狽不堪、倒霉透頂了。
儘管還不到太陽升起的時候,導遊已安排好小艇,讓我可以悠悠蕩蕩地泛舟恆河上。這時間已有不少小艇出動,看來乘載觀光客欣賞對岸旭日東升是相當熱門的行程。
美國名作家馬克吐溫看過恆河日出後,給予很高的評價:「只要看過一次,即使只是瞬間的一眼,也不會有人願意將這短暫的一瞥,與世界上的其他風景交換。」我遊過世界上不少國家的名山大川,看過多次日出日落,到底恆河的日出是否如馬克吐溫的評價一樣,是遊瓦拉納西不容錯過的最高視覺享受,這就待我親眼所見,才見分曉了。
恆河日出亙古不變
小艇輕緩地從岸邊划到河的中央,東邊的太陽開始露出臉龐,從沙洲彼岸徐徐升起。一剎那間,太陽將靜謐的河水染成金黃色,一條耀眼的金光倒映在河面上,此時微風拂來,波光瀲灩。陽光隨後又驅散了雲端上的薄霧,千年的古城在太陽的照射下,變得金光燦爛,層次分明,讓人驚嘆。
太陽終於升上半空,我和其他的小艇也紛紛調頭回岸。
河岸邊的河壇一早就聚集許多信徒,無論男女老少,虔誠朝東面朝拜太陽。男的會脫去上衣,打赤膊走進河裡;女的則穿著優雅亮麗的紗麗。他們的動作都很有規律,先誦唱,雙手合一祈禱之後,俯身用河水洗面,然後再把水往身上潑。有些人還將全身浸在河裡,兒童更無拘無束,在河邊玩耍、游泳和洗澡。他們相信飲過恆河水,在聖河洗過澡,不僅可以洗滌自己的靈魂,還可以治癒身上的各種疾病。有些來自遠方的信徒還特地帶來茶壺盛器,要把聖水帶回家鄉,分享給親友。
在一些旅遊節目中,旅人會跟隨他們一起步入河中沐浴。但我一想到沐浴或飲用的「聖水」是與垃圾、汙泥為伍,極有可能會上吐下瀉,感染皮膚病,甚至還會染上其他更嚴重的疾病,就沒有足夠的勇氣嘗試。
瓦拉納西城區遊
河壇也是天然洗衣場,人們一早就將衣服、被褥拿到河邊漂洗和搓打,把本已骯髒的河水,弄得更加混濁。河壇的平台,亦是瑜伽大師們作鍛鍊、搖鈴的僧侶朝天參拜的場地。要體驗印度人對「聖河」逾千年來永恆不變的傳統習俗,不親歷其境,實在很難體會。
離開小艇回到岸上,天色已大白,我跟隨導遊從河壇開始,穿過舊城區一條接一條的大街小巷。寺廟遍布街頭巷尾,據說有超過二千多座大大小小的寺廟。岸邊和寺廟旁可見到印度教苦修聖者(Holy Man),又叫做薩胡,他們一般身穿橙色長袍,蓄著長鬚,把頭髮挽成髻,額上塗了紅白顏色,戴著花環和念珠。這一群以自己一生替天下人受過和贖罪的聖者遠離塵世,生活儉樸,露宿街頭,天天靜坐,只接受信徒的捐贈維持生活,並做出種種怪誕、出人意表的行為和動作,折磨自己當作修行。
途中我遇上一位身穿黃袍的聖者,盤膝席地而坐。他模樣看來較為友善,也樂意讓我仿效他的坐姿和手勢,一齊合照。正要離開之際,一列隊伍搖著鈴迎面而來,他們合力抬著運送往火葬碼頭用白色綢布包裹屍體的擔架,未等到我出現雞皮疙瘩的反應,他們已擦身而過。導遊說遇見這樣的情況,在瓦拉納西是見怪不怪的平常事。
送飯盒的人
我搭乘孟買城市鐵路時,曾經在鐵路月台上遇到一群穿著白衫、戴著白帽的工人,攜帶長形木擱板,最初還以為他們是某集團公司聘用的搬運工人,後來又遇上另一群頭頂著擱板的工人,擱板上整齊地放滿香港早已不再使用的錫製飯盒,讓我非常好奇這到底是做什麼行業的。
一次偶然的飯局,我提起這個不解之謎,當地的同事向我詳細道來,方解開我的疑團。原來這是一支稱做達巴瓦拉(Dabbawallahs)的大軍,意思是「送飯盒的人」。達巴瓦拉這門服務,源自十九世紀末英屬殖民地時期,當時的英國人受不了印度咖哩和當地的食物,喜歡家裡準備的午餐,特別僱人從他們的家裡送餐到上班的地點。久而久之,這種運送午餐的服務應運而生,慢慢形成了一種孟買獨有的行業。馬拉地語中,「達巴」一般指圓筒狀的錫盒,「瓦拉」即指運作的人,加起來就成「送飯盒的人」了。
從事這類專業的工人,約五、六千人,工作是每天來往於孟買郊區和市區兩地,準時到各地僱傭的家庭收集飯盒後,騎自行車趕到火車站,按不同地區分門別類,再搭乘火車到不同的終點站,爭分奪秒地把飯盒交給候車的另一群工人,再依照遠近不同的路線,騎自行車、步行或用推車等方式,風雨無阻,準時將飯盒送交到指定商業大樓的「收貨人」手中。
最有趣而奇特的是,這全部人工操作,完全沒有什麼電子系統來監控,每個家庭送交的錫製圓飯盒盒蓋上,都標示了如密碼一般他們自己能夠識別的標記或符號。這些工人,大多數屬於低下階層,並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居然憑著記憶,無誤地送抵指定地點和收件人,保證遠在市區工作的人能享受到熱呼呼的午餐。二○一四年一部寶萊塢電影《美味情書(The Lunchbox)》就是以達巴瓦拉為故事主軸,男女主角溫馨的愛情故事就由一次誤送飯盒展開。不過如電影中的情節應該很少見,因為據說達巴瓦拉的出錯機率非常低。
我在月台跟他們打過幾個照面,他們個個面帶笑容,看起來非常樂觀。其實他們獲取的報酬相當微薄,每月只有約五十美元左右,真正做到敬業樂業。
他們光憑記憶的專業,沒有任何系統的協助,每天為二十多萬的家庭服務,已經引起商界的廣泛注意。英國的查理斯王子有次來到孟買,特別安排訪問達巴瓦拉。為了不影響送飯盒的作業時間,王子還必須嚴格遵守他們的時間。事後經過英國傳媒的報導,印度頂尖的商學院還特意邀他們到學院講學,傳授他們傳送經營的經驗呢!
以上內容節錄自《老玩童闖印度》鄧予立◎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6173.pdf
瓦拉納西印象
朋友曾多次強調,到印度非要到瓦拉納西(Varanasi)不可。
那是個接近天堂,卻更接近地獄的地方。每一日,恆河邊上映著一幕幕的生離死別、輪迴重生。你可以見到人生百態,觸動心靈,感悟人生。
朋友的再三介紹,使我對這座城市產生了不少好奇、疑惑和興趣,於是臨時調整了行程,從新德里改道前往位於印度北部,臨恆河中游地帶的瓦拉納西。
一生必須前往一次的地方
瓦拉納西位處於瓦拉納河(Varuna)和阿西河(Assi)之間,這兩條河都是恆河(Ganga)的支流,而瓦拉納西就是取自兩河的名字。在英國殖民時期,英國人把它叫...
推薦序
強烈又迷人色彩的印度
謝發達 前經濟部次長、前經建會副主委/前駐瑞士、新加坡代表(大使)
印度是一個值得旅遊的國家,很高興鄧予立主席出版了這本印度遊記。
我是在擔任中華民國駐瑞士代表期間(二○○八至二○一二)與鄧予立主席相識。那時主席常因業務拓展的關係到瑞士訪問,幾次的會面都可以感受到鄧主席見多識廣的器度。他對不同領域的知識都有極大的興趣。二○一二年我轉任駐新加坡代表後,鄧主席仍會於訪問新加坡之際與我相約歡敘。同樣地,在談話間,我不斷地從他身上學到不少新的東西,也知道他是喜歡旅行的人。他的見識因不斷地隨著他到世界各地探訪而更加豐富,並且成為與朋友分享的寶藏,甚至出書與廣大的讀者們分享。我當然也是他大作的愛讀者之一,更曾建議他應該也將印度列為他未來的探訪國家,因為我曾去過那國家,我很肯定鄧主席會被這個國家的一切所吸引,也很肯定鄧主席可以比我有更寬廣的角度與慧眼去瞭解這個國家,並且將他的體驗與大家分享。沒想到鄧主席劍及履及,不久即數度訪問了印度。
印度是一文明古國。在過去數千年的歷史中,不管經歷了多少春秋歲月的刻劃或滋潤,她都一直保持著既有的文明成果,也能與時俱進,在傳統的社會中呈現接受現代文明的思潮與生活方式,而她的接受方式是如此的獨特,不管西方文明是怎樣地被介紹到這個國家,她的傳統元素仍會在各層面中被各個不同的種族、不同政治或宗教信仰的人,甚至不同的種姓頑固地保存著,而如同印度在歡慶色彩節(Holi)或新年排燈節(Diwali)塗抹潑灑的彩粉,這個國家的文化色彩是那麼樣地強烈又迷人。到訪這個國家,也會像歡度這彩色節慶所感染到的氣氛,人們會將他們心中不同的歡悅色彩往你身上潑灑,那是一種歡迎、祝褔,同時也在向你宣告她文化的多彩多姿。鄧主席即在他的書中形容印度為禮儀之邦也是一人種、語言與宗教的博物館。
鄧主席的印度深入旅行多有饒富趣味且發人深省的體會,他的印度之旅是從應邀參加友人姪女的婚禮開始,而印度的婚禮正是我們觀察印度繁雜禮儀的絕佳起點,包括了向長者施禮的方式、點畫吉祥痣(Tilak)的意義、進食乃至飲水的習慣等。我們可以從這些有趣的報導中瞭解到印度人對人際關係的看法,是未來我們前往印度旅行或與印度人交往的寶貴參考資訊。
鄧主席在書中帶領我們遊歷了許多的印度文化古城,其中有我們所熟悉的世界級名勝,如泰姬瑪哈陵、佛陀講道的聖跡等,也有我們並不是那麼熟悉的地方,如Aurangabad的Ajanta及Ellora洞穴等。鄧主席皆能以極細膩的觀察力及幽默的方式在他的書中向我們介紹,讓讀者足不出戶即可身歷其境。鄧主席也能以富有哲理的角度向我們分享他對某些景物的看法,他在恆河看到了印度人如何面對及處理生死問題。中國人認為死生亦大矣,而印度人則認為生命有靈魂、輪廻,這樣的觀念透過恆河引導靈魂走向天堂之路而讓我們對印度的人生觀有更深的認識。只是鄧主席亦感嘆他看到一些在恆河進行的儀式已然淪為演秀了。他也以很幽默的文字描述了訪印度有名的色城卡修拉荷,文字間多少也讓我們瞭解印度人不見得是僅以世俗的色情角度去看待性事之事,它可是宇宙萬物創始繁殖的大事哪。
印度現已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以美元計價的GDP計算),鄧主席身為企業家當然也關切印度的經濟產業發展。他曾訪問了印度的電腦城海德拉巴,認為印度發展迅速,與他多年前所訪問的印度有相當的不同,現已具有相當大的經濟發展潛力。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裡描述騷人墨客登樓觀景會隨著心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但仁者觀物之情則常有超凡的心胸。鄧主席為人寬厚,他的許多遊記都常有異於一般人的精妙感想。他也因有寬廣的眼界與知識,以及喜追根究底的研究精神,常有極精闢的見解和他的讀友分享,並且喜作有趣的驗證,例如他遊恆河時就會想到馬克吐溫說過:「看恆河日出,不願與其他風景交換。」他遊歷恆河的感想顯然也驗證了這句話的真情。
向流動的河水扣問生命
水敏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經濟學博士
受邀為鄧先生第十本博文集《老玩童闖印度》寫序,深感榮幸,亦覺慚愧。鄧先生博學多聞,走過世界一百二十六個國家,筆耕寒暑。為鄧先生這本關於印度的書寫序,無疑使我最先讀到鄧先生在印度的奇特經歷,更可以使我有機會第一時間向他老人家學習旅行中的經驗和智慧,實是非常榮幸。
在過去的十來年,我曾經前往印度二十多次,多數情況下也是像鄧先生一樣,孤身一人。但鄧先生去過的許多地方,我其實只有聽聞,卻沒有機會親往,好生慚愧。但通過鄧先生書中生動無比的描述,使我覺得自己彷如再次置身那熟悉的國度,再次行走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並再次聽到那親切、熟悉的語言和口音。
印度是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歷史悠久,可看可寫之處,繁不勝數。是否可以在短時間內捕捉到所到之地的精華,端看每位行者遊人自己的內在功夫。鄧先生關於恆河的描述,有一句話讓我難忘。他說「(在這裡)生與死,只有百步之遙。」我去過恆河,那是我,少有的,像個遊客參訪過的地方,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地方,我卻曾像一個求道者那般,向天,向地,向那流動的河水扣問生命。
我是佛教徒,一再遠赴印度,許多時是為了參學佛法。我明白,朝聖佛陀的聖地,對瞭解佛法有很直接的助益,十分重要。書中,鄧先生對佛陀聖地鹿野苑的介紹令我感觸良多,感恩能夠有幸讀到鄧先生的這段文字。
閱讀鄧先生這本書,除了享受他老人家分享的大量信息,更在他書中學到寶貴的旅行經驗和智慧。其中,鄧先生一個旅行智慧我很認同,就是我們在參觀時,怎樣以一個良好的心態欣賞他人的文化和歷史成就。慈悲、寬容、平等地去看待他人、他國、他族的文化歷史和生命經歷,其實是對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有自信的表現。
懂得旅行的人都喜歡探討旅行的意義。是啊!我們花那麼多錢,那麼多時間,跑到一個陌生之地,僅是為了一瞥山河錯綜的野色,和一看天水相連的仙境嗎?我想,當我們走多了、看多了、悟多了,我們終會從顛沛的旅途,難忘的美景和與當地友人的互動中,凝煉出可以活潑心思、拓闊視野,甚至寬平我心的正面能量。
和鄧先生接觸,總因他老人家寬廣的胸襟和謙卑好學的精神所感動。我相信那是來自讀書、閱人和遊歷諸國凝煉出來的精神品質。
感謝鄧先生把這樣一本有意義的書獻給我們。
同遊,彷如親臨
伍煥杰 香港培僑中學校長
鄧予立先生是一位我十分敬重的前輩。眾所周知,鄧兄是香港的「外匯教父」,現在又是酷愛旅遊和攝影的專家,經常周遊列國,實在是羡煞旁人。
收到鄧兄的邀請,為他的第十本博文集寫序,感到受寵若驚。應允為他的博文集寫序其實是想先睹為快,而且印度是我嚮往而又暫時未能啟程前往的國度。
鄧兄的遊記引人入勝,特別是他在博文中對當地文化的歷史背景的描述,更是一堂充實的歷史課,知識性十分強。有幸能拜讀鄧兄的著作,感覺就像跟隨他一同踏上旅途,感覺就如親臨其境,感受到他的旅遊體驗。
「予」別不同印度遊
李靜宜 雋陸公關有限公司董事/香港電台《管理新思維》主持
一切從一場盛宴開始。
鄧予立先生周遊百國,不少遠在天邊的「山旮旯」小國都留下過足跡,偏偏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卻勾不起他的遊興。一次閒談問起鄧翁,他也說不出其所以然,可能就是緣分未到吧。
二○一三年,也是緣分把鄧翁拉到印度去,與他結緣的是一位朋友,而在當地結緣以至結縭的是一對年輕男女。這場婚宴,開展了鄧翁「予」別不同的印度旅程。
印度教三主神之一的創造之神梵天,形象為四頭、四面和四手。我常常從社交媒體上追看鄧予立先生的遊蹤,看到他周遊列國,而且都是深度遊,一年三百天都在途上,真有點懷疑鄧翁是否都有四面四手,馬不停蹄之餘還勤寫遊記,里數與字數一起累升。
我去過印度一次,老實說是典型旅行團式到此一遊。我們在導遊告誡下街邊小食不敢碰,買紀念品也是安坐旅遊巴上等導遊請小販到車旁販售,離開景點便上車,吃飯就回酒店,回想起來也夠「離地」的。
鄧翁的印度遊可與我的旅行團體驗大大不同,見他跑到貧民窟,走進原始的露天千人洗衣場,甚至和當地工人一起「示威遊行」,又有一次沒聽勸告在黃昏時分離開酒店跑到恆河邊觀看遺體火化,差點要導遊出動尋人,絕對落地又道地,也貫徹他頑皮愛玩的性格。
二○一五年,我有幸邀請到鄧翁到香港電台《管理新思維》節目,以「外匯教父的創業之旅」為題,聽他分享在創業、業務拓展、企業傳承,甚至個人足跡等方面所闖出的精彩旅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如他所言,人生是一個旅程,也是一場盛宴,鄧翁的千里之行較諸一眾旅者更顯恢宏不凡。在旅途上他敢攀峻嶺,有一覽眾山小的氣概;他參加盛宴則熱情投入,廣交天下摯友。
所以讀鄧翁的遊記,除了風光描畫,更可領會他的人文理想、豪情壯志和豁達態度。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千古人物為風景賦予歷史意義,同途旅人則令旅程更豐富。鄧翁喜歡獨自出遊,但旅途中往往遇見很多有趣的人,種種人和事不但是經歷的一部分,碰到志同道合者甚至結交成為朋友,網上組成多個朋友圈,貫徹他交遊廣闊的作風。
鄧翁視旅途為一場場奇幻宴會,我們就跟隨鄧翁的筆鋒一起參加印度的盛宴吧。
Mr Tang Yu Lap is an energetic Individual full of life and interested in all aspects and cultures of people and Countries.
This book came about because we were invited to a friend’s niece’s wedding in Jaipur in 2013, Mr Tang’s first trip to India and he totally immersed himself into the cultures and nuances of a very traditional Indian wedding with 3000 guests.
We experienced applying henna and dressing up in traditional Indian wedding outfits. Mr Tang attended all the function, religious and cultural including dancing with the bride’s family on Bollywood songs!
Amongst all the rush, noise, constant horn hooting, dust and slums, Mr Tang got the bug of the charms of India, and totally immersed himself into the country, visiting 2 more times and travelling the length and breadth of this vast country. These trips included visiting 16 cities and going to places that probably most Indians have not gone to, like the slums of Mumbai!
He experienced immense heat, heavy rains and monsoons but his spirit was never dampened as his mission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e and write a book about his trip and experiences.
I would highly recommend all the readers to read the book with interest and enjoy the spectacular photos, it will give you a great insight into the diversity, culture and differences that exist in India.
Nurmohamed Bashir,
Chief Executive Off icer of Hantec Markets Limited
中譯
我認識的鄧予立先生總是活力旺盛、朝氣蓬勃,熱衷探索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
本書源自於二○一三年我們一同受邀前往齋浦爾參加朋友姪女的婚禮,那是鄧先生首次的印度旅程,他完全沉醉在這場多達三千賓客的印度傳統婚禮文化習俗之中。
我們不但體驗了指甲花彩繪、穿著傳統印度婚禮服裝,鄧先生更樂於參與所有宗教和文化上的活動,甚至與新娘親友們隨著寶萊塢歌曲盡情起舞,全情投入其中!
縱然印度的街道人車橫衝直撞、喧鬧不已、車輛喇叭聲此起彼落、四處塵土飛揚、陋巷蓬室,鄧先生卻能從中發掘出她的魅力所在,並全然融入這個國家。爾後他又兩度拜訪印度,漫遊在這遼闊的國家,參觀過十六座城市,深入探訪或許大多數印度人都沒去過的地方,像是孟買的貧民窟!
他在印度遭遇過驕陽似火、風雨如磐、霪雨霏霏等極端天氣,卻從未被打擊遊興,只想深刻了解當地文化,並將旅程和點滴見聞記錄成書。
在此鄭重推薦所有讀者閱讀本書以及書中的精彩照片,會使您對於印度的多元、文化和差異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Nurmohamed Bashir
CEO of Hantec Markets Limited
強烈又迷人色彩的印度
謝發達 前經濟部次長、前經建會副主委/前駐瑞士、新加坡代表(大使)
印度是一個值得旅遊的國家,很高興鄧予立主席出版了這本印度遊記。
我是在擔任中華民國駐瑞士代表期間(二○○八至二○一二)與鄧予立主席相識。那時主席常因業務拓展的關係到瑞士訪問,幾次的會面都可以感受到鄧主席見多識廣的器度。他對不同領域的知識都有極大的興趣。二○一二年我轉任駐新加坡代表後,鄧主席仍會於訪問新加坡之際與我相約歡敘。同樣地,在談話間,我不斷地從他身上學到不少新的東西,也知道他是喜歡旅行的人。他的見識因...
作者序
後記
二○一七年,對我而言是極具紀念性的一年――我舉辦了首場個人攝影展。
一直以來,我都以撰寫旅遊文章的方式,藉文字與照片圖像來記錄所見所聞。前一本博文集《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的付梓,使我心生將大陸東北地區的自然風光、生活風俗和人文景觀與更多人分享、期盼吸引更多人和我共同領略東北無窮魅力的想法,特別從近三十次遊歷東北拍攝的所有照片中精心挑選,以攝影展的方式呈現。我並非專業的攝影家,只是一個充滿分享熱忱的旅遊愛好者。非常感謝各方人士的鼎力協助,使得舉辦攝影展的想法最終能夠付諸實現。展覽陸續在伯爾尼(伯恩)、東京、悉尼(雪梨)、墨爾本、奧克蘭、巴黎、倫敦、瀋陽、西安、香港、北京、上海,還有台北等地舉辦,自二月初一直到十二月中,整整十個月馬不停蹄。儘管如此,我還是手不輟筆,《老玩童闖印度》的文稿就是在這樣的「兵荒馬亂」中努力抽出空檔寫完。
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我和這個「奇妙」國度的接觸。自二○一三年有幸參與一場盛大的印度婚禮後,許多熟識的朋友便鼓勵和敦促我絕對要將這段經歷寫出來,然而除了婚禮過程外,印度實在還有太多可以述說的,導致動筆起來一發不可收拾,字數屢屢超過原本的計畫,總算在截稿日前順利完成書稿,幸不辱命。
Postscript
我要由衷的感謝幾位朋友在繁忙事務中撥空替這本書寫推薦序:
‧前經濟部次長、前經建會副主委暨前駐瑞士、新加坡代表(大使)謝發達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經濟學博士水敏
‧香港培僑中學校長伍煥杰
‧香港雋陸公關有限公司董事、香港電台《管理新思維》主持李靜宜
‧英國CEO of Hantec Markets Limited Nurmohamed Bashir
回想起來,我的印度旅遊也算是一波多折,幾次已經確定好行程,訂妥機票,卻因為臨時有事無法成行,行程中除了曾遭逢暴雨不得不中斷,更在酒店房內莫名其妙滑跤進了醫院。出門在外健康平安自是最重要的,所幸這些意外最終也都有驚無險,成了無數旅程中一抹特別的回憶。
接下來,我除了繼續走遍世界(目前已達一百二十六個國家)外,也將持續與各位朋友分享世界的不同角落,那些或許有點熟悉的地方,或者聞所未聞的新鮮事。
後記
二○一七年,對我而言是極具紀念性的一年――我舉辦了首場個人攝影展。
一直以來,我都以撰寫旅遊文章的方式,藉文字與照片圖像來記錄所見所聞。前一本博文集《夢迴長白:徜徉大東北》的付梓,使我心生將大陸東北地區的自然風光、生活風俗和人文景觀與更多人分享、期盼吸引更多人和我共同領略東北無窮魅力的想法,特別從近三十次遊歷東北拍攝的所有照片中精心挑選,以攝影展的方式呈現。我並非專業的攝影家,只是一個充滿分享熱忱的旅遊愛好者。非常感謝各方人士的鼎力協助,使得舉辦攝影展的想法最終能夠付諸實現。展覽陸續在伯爾尼...
目錄
推薦序
強烈又迷人色彩的印度/謝發達
向流動的河水扣問生命/水敏
同遊,彷如親臨/伍煥杰
「予」別不同印度遊/李靜宜
Recommendation/Nurmohamed Bashir
奢華婚禮背後的祝福
我和印度有個約會
一新耳目的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
日常社交禮儀
Namaste,您好
點上Tilak,表示對客人的祝福
「搖頭」表示同意和致意
繁複的印度婚禮
窮也不能窮婚禮
騎白馬、坐花轎
婚禮儀式
傾家蕩產嫁女兒
講究門當戶對的種姓制度
種姓階級來自原人的身體
世襲的種姓形成「內婚制」
印度女人背後的悲涼
一出生就要準備嫁妝
婚姻是宗教契約
殉夫陋習仍然存在
人種、語言與宗教博物館
◎電影背後的印度
莫臥兒帝國留給世人無價的寶藏
粉紅之城齋浦爾
北印度重鎮
城牆包圍的城市
黃砂岩上的城堡
琥珀堡之名
乘象穿越城門
引人入勝的勝利宮
水之宮殿與弄蛇人
迷人的齋浦爾舊城
舊城建構呼應九大行星
城市宮殿暨博物館
世界最大的石製日晷
美哉!泰姬陵
小泰姬陵
世界文化遺產古城
莫臥兒帝國簡介
紅堡──阿格拉
賈汗吉爾宮的巨大浴盆
後宮花園
可歌可泣的痴情故事
◎阿格拉與阿克巴大帝
尋找勝利之城的昔日風采
氣勢懾人的勝利之門
繫上黃絲線,寄託念想
法特普希克里城宮殿區
信仰風格的宮殿建築
西北大漠中的美麗城市
飄浮在碧波的宮殿
未曾臣服王朝的烏代浦爾
入宿湖宮酒店
島之宮殿酒店以大象為主題
白城故事
奇陶加爾古堡的悲壯過往
皮丘拉湖畔的城市宮殿
岩山上的城堡宮殿
耆那教聖地──千柱之廟
全球第二大的私人住宅──烏麥巴哈旺皇宮
最高貴的藍色
小提琴的始祖
梅蘭加爾堡的輝煌
殉葬留下的紅手印
會議廳的華麗與奇幻
造型各異的象轎
天堂與地獄之間
瓦拉納西印象
一生必須前往一次的地方
人生四大樂事
聖城所處,並非天堂
恆河上的生與死
濕婆神之髮
石階碼頭映像
恆河的生命終站
不一樣的葬禮和祭祀
骨灰灑入恆河,走進天堂路
阿拉提夜祭
日出恆河
恆河日出亙古不變
瓦拉納西城區遊
印度之母廟
宗教遺址朝聖
玄奘法師曾參訪的鹿野伽藍
牆裡開花牆外香
阿育王的親筆敕文
五比丘迎佛塔
古城石窟之旅
奧蘭加巴德的小泰姬陵
阿旃陀石窟──佛教石窟建築代表
千年石窟,十八世紀重現人間
「三道彎」體態
三教鼎立石窟群
凱拉薩神廟舉世聞名
德里、孟買,印度人最多
印度第一都
德里發跡在公元前一世紀
空汙值遠超於北京
印度凱旋門──印度門
緬懷印度國父──甘地
舊德里中心──紅堡
舊德里的老情懷
全印度最大的清真寺
全印度歷史最久清真寺
全印度最高塔
莫臥兒帝國建築代表作
綠水碧波上的蓮花
全印度最大的印度教廟宇
孟買處處有驚喜
小漁村發跡成大都會
印度門廣場的烏鴉
民族英雄與哲學家
民族自尊的覺醒
孟買市區巡禮
鬧市中的世界文化遺產
甘地故居
古堡區內的博物館
探訪窮人的生活圈
世界上最昂貴的私人豪宅
貧民窟在孟買市中心
城市火車通向貧乏
千人洗衣場
印度夢
◎送飯盒的人
祆教徒的聖地
象島石窟神廟
兩個有意思的行程
網友邀我到家鄉做客
初次見面,一見如故
奧修國際靜心村
拉賈凱爾卡爾博物館
可愛的財神
「色」名遠揚的卡修拉荷
性愛廟群為彰顯王朝威望
月神的後裔
人類原始的激情
女性身形刻畫入微
中印與南印風情
電腦城海德拉巴
如同皇室般的接待
看似城門的清真寺
海德拉巴藩王的宮殿
世界最大的單石雕刻佛祖立像
岩石山上的城堡
雉堞圍牆內外雙重
適應乾季機制的猴麵包樹
寺廟之都──坎契普蘭
一派田園風光
斯里艾坎巴蘭塔寺
帕拉瓦王朝的國王象徵
孟加拉灣港口城──瑪哈巴利普蘭
造型各異的五部戰車神廟
阿周那的苦修
世外桃源的特拉凡德倫
乘遊艇遊潟湖
阿拉伯海邊的漁村
後記
推薦序
強烈又迷人色彩的印度/謝發達
向流動的河水扣問生命/水敏
同遊,彷如親臨/伍煥杰
「予」別不同印度遊/李靜宜
Recommendation/Nurmohamed Bashir
奢華婚禮背後的祝福
我和印度有個約會
一新耳目的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
日常社交禮儀
Namaste,您好
點上Tilak,表示對客人的祝福
「搖頭」表示同意和致意
繁複的印度婚禮
窮也不能窮婚禮
騎白馬、坐花轎
婚禮儀式
傾家蕩產嫁女兒
講究門當戶對的種姓制度
種姓階級來自原人的身體
世襲的種姓形成「內婚制」
印度女人背後的悲涼
一出生就要準備嫁妝
婚姻是...
商品資料
出版社: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8-03-01ISBN/ISSN:978986358617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328頁開數:14.8x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