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心理治療師,並沒有辦法治療任何人;
所謂的被治療者,那是因為他們準備好要改變自己。發展於二十世紀末的敘事治療,吸納後現代與社會建構論述的養分,將來訪者的困境放在社會脈絡下審視,不再將焦點關注於個人的「問題」上。此種迥異於傳統心理治療的視點,為近年的心理治療開創出一條嶄新的途徑。
本書作者黃素菲教授以15年來深耕敘事心理學研究、教學及實務的經驗,爬梳敘事治療大師們的核心思想,並輔以圖表對照、華人案例及東方佛道思想,說明敘事治療的核心世界觀,讓奠基於西方後現代哲學的敘事理論讀來舉重若輕。
書中以「敘事治療三重山」的概念,解釋來訪者對困境的描述如何經歷了「被建構、解構、再建構」的過程,進而挪移了視角,心境也隨之變化。此外並以具體案例示範如何使用各種問話、回應與介入技巧,與來訪者一同揭開困境、發掘動機、化作行動。敘事治療方法宛如一面反映社會的鏡子,讓治療師與來訪者合作無間,將華人世界常見的婆媳關係、大齡女子、成績掛帥、好人議題等困境背後所隱藏的主流價值與論述影響力各個擊破。
作者不僅分享自己在生涯諮商、督導實務上的經驗與方法,更講述她與敘事相遇的歷程,以及循著大師步伐履行敘事精神的一路所見,為從事相關研究或實務訓練的讀者,提供了絕佳的學習與應用途徑。
這是一部精雕細琢的敘事治療精品。作者經常反覆閱讀了三、四篇敘事原典,才落筆了三兩句話;而為了斟酌一兩句話,又必須回頭咀嚼三、四篇敘事論文。如此上窮碧落下黃泉,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知性與感性的交融,專家知識與在地知識的映照;全書廣度與深度兼備,既宏大又細微。――金樹人(前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書籍重點敘事治療教育訓練專書,清晰整理源流與核心思想,搭配圖表、章末重點回顧,以及臨床實務應用範例。
‧結合華人文化概念,講述後現代敘事理論,多元對話、觸類旁通。
‧首度提出「敘事三重山」的概念,描述治療中的關鍵歷程。
作者簡介:
黃素菲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加拿大約克大學博士後研究。專長為個別與團體諮商、生涯諮商、敘事治療、存在議題、自我認同、人際關係與溝通、情緒調適等。譯有《敘事治療三幕劇》、《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人際溝通》、《夫妻溝通成功七律》,另著有《組織中人際關係訓練》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和執行長)
金樹人(前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林美珠(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周志建(心理博士、資深諮商師、故事療癒作家)
曹中瑋(諮商心理師)
楊 蓓(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長)
名人推薦: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始人和執行長)
金樹人(前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林美珠(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周志建(心理博士、資深諮商師、故事療癒作家)
曹中瑋(諮商心理師)
楊 蓓(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長)
章節試閱
4-1
來訪者身陷「問題故事」的生活世界
使來訪者身陷「問題故事」(problem-saturated stories)(White, 2006)的那個世界,指的是我們的生活世界。有一種典型的生活,就有一種典型的生活世界。在每一種典型的生活世界中,都有其特有的文化規則、角色期待等等,形成一種主流的文化論述。曾任舊金山州立大學校長、美國國會參議員的心理學家薩穆爾.早川(Samuel Hayakawa)曾說:「假如你在某場境的見識,與眾人的一般見識無異,你就已經成為你所屬文化的代表,也因此淪為你所屬文化的受害者。」意思是說,一個人越是認同所屬的文化,也就會越加融入該文化,必然會成為該文化的典型代表,但是也就可能接受了更多主流論述而形成這個人的主流故事,使得此人降低其他支線故事發展的機會,所以「淪為所屬文化的受害者」。他提醒我們要經常針對文化對我們的影響進行批判性的反省(黃素菲,2017)。
典型的生活世界
在台灣,典型的生活世界、社會情境、組織文化⋯⋯不勝枚舉。楊國樞是華人地區本土心理學研究的揭竿者,目的是要建立真能貼合華人之心理與行為的心理學知識體系,以適當瞭解、詮釋、預測及改變華人的心理與行為,進而有效增進華人的生活適應,並解決華人的社會問題。他強調(2008):
本土心理學是一種以科學方法研究某一特定國家、族群、社會、或文化中之人民的心理與行為,所發展出來的心理學知識體系;在建構此種知識體系的歷程中,所採用的理論、概念、方法、及工具,必須與所探討的本土心理或行為現象及其生態的、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及歷史的脈絡高度契合、符合或貼合。亦即必須具有足夠的本土契合性(indigenous compatibility)。
因此可以說,本土心理學是非西方國家中經由本土化研究所逐漸發展出來的準內生性心理學(quasi-endogenous psychology),所探討的本土心理或行為現象及其生態的、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及歷史的脈絡高度契合、符合或貼合,勢必使得若干典型的生活世界得以浮現。
根據楊國樞(2008)整理過去三十多年來,兩岸三地的華人本土心理學者,已在心理學的下列五類研究領域中,締造了54 小類的重要研究成果。人際衝突、人際困境、人際受苦、社會比較(成敗輸贏)、婚姻關係、婆媳關係、親子關係、權威議題等等,這些典型的「生活世界」,都經常出現在尋求諮商與心理治療來訪者的問題故事中。
以下依據我(2018)的研究中,針對「婆媳關係」、「成績掛帥」與「好人」等典型故事為例加以說明。
一、婆媳關係的典型故事
婆媳不睦一直都是國人此起彼落又根深蒂固的集體敘事劇本,所謂「故事背後的故事」是指「集體敘事」經常是「個人故事」的「背後故事」。來訪者描述跟婆婆的敘事,經常映照了這劇本。例如,為了孩子的早餐而跟婆婆起爭執,表面上看起來是婆婆不同意媳婦為孫子準備的高蛋白飲品,其實是婆婆向媳婦說:「妳不要以為妳有學問,就甚麼都是妳對」的權力鬥爭。
「子孫同堂」底下有一串家庭價值,包括:兒子婚後跟父母同住,表示父母「很有福氣」,獨生子更具有「孝順反哺」的應盡責任。而婆婆的「權力與支配」也對應出來,媳婦應該「乖巧、孝順、聽話」的角色劇本。許多來訪者都是在這種「家庭價值」之下,進入「婆媳關係」的集體敘事。這是使我們受苦的「生活世界」,來訪者帶著各式各樣的「問題故事」,包括很煩、受打擾、被干涉、受拘束、不能開冷氣、不能放鬆、不能買自己要買的東西、會被叨念、處處都會被管等。
來訪者敘說的「婆婆」是具有社會語意的名詞,「婆婆」是在「婆媳」社會結構中被賦予特定屬性的角色。是這個「婆媳」的社會結構給了婆婆去依附在兒子、媳婦身上的正當性。是在「婆媳」的社會結構已經事先賦予的權力上,進行著婆婆與媳婦的互動。來訪者所敘說的婆婆,例如「我婆婆不該來干涉我」中的「婆婆」,可以遞換成使她活成如此的那個世界的「它」。是「它」所指稱的社會關係脈絡中的「婆媳關係」,所賦予的「規範與價值觀」給了「婆婆」一個可以那樣說話的位置。而她對抗的是經由「婆婆」發聲的那個隱而不見的、被遮蔽著的世界,那個被遮蔽的世界,經由她的「很煩、被打擾、被干涉、想脫離」的說出,而照見了那個使她之所以成為「不合模的媳婦」的世界。那世界一直在那裡,是她回首反思的「說話」,帶著我們看見她所處身的社會脈絡。
二、成績掛帥的典型故事
另一個典型的「生活世界」是「聯考制度」的社會體制,包含了升學主義、成績掛帥等子脈絡。總是有學生到學校的諮商中心,因為成績不好而受苦,例如:
爸媽覺得我很沒有用;我一直覺得我自己很笨;我擔心將來考不到國立大學;我只是會一些雕蟲小技而已,沒有前途;我數學不好,所以進不了理工組;我在學校只會跟同學鬧,看起來人緣很好,那是沒有用的;雖然我這次第1 名,那是因為剛好比我厲害的那3個人,這次剛好失常,所以才輪到我「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昨天我阿嬤問我,這次成績考差了,會不會有壓力,一定是我媽啦!是我媽叫阿嬤來問我的,意思是我考那麼差應該要有壓力,就是她在給我壓力啊!⋯⋯
1968 年實施的九年國民教育沒有減少升學壓力,2014 年實施 12 年國民教育,是否解放大學聯考壓力,可能仍然有待觀察。通常生活在以升學為導向、成績掛帥的聯考體制價值文化中,升學主義的主流價值使得考高分的人藉此提升自信,考低分的人因此而成自我否定,分數與自我認同緊緊相扣。成績掛帥的社會指標,使成績不夠好的人「覺得我很笨」、「我覺得自卑」,奇怪的是成績好的學生,也有人覺得「其實同學並不喜歡我,只是因為我成績一直很好,所以他們不敢對我怎樣」。當然,也有少數一直成績很好的人到了大學畢業,開始工作才發現「原來過去 18 年來,我除了讀書考試之外,什麼事都不會。」
1970-90 年代,教育是許多家境貧窮的孩子,攀升地位、轉換社會階層的階梯(駱明慶,2002)。在農村總是會聽到「你不用功讀書,以後就繼續種田」,或是「你去考師專,以後就可以當老師,就不必打赤腳了」,而考不上師專、大學的,就會說「你成績這麼差,乾脆去學黑手,學個一技之長」。那個年代家境較差的家庭中的大姊,經常必須犧牲學業,即早進入職場賺錢補貼家用或提早親職化,她們大多數國中畢業就進入職場賺錢協助父母分攤弟妹的學費,能讀高職已經很不錯。這一波人口潮,目前大多陸續進入退休潮,他們的求助議題,也突顯出世代轉換所造成的價值衝突,例如:
我是欠栽培,要不然我絕對不只是這樣的成就,我們是想要讀書不給讀,你們是命太好了,有書給你讀,還不好好讀,我當初就卡在學歷,我就只有高職,年資20 年,還是輸一個大學畢業生,他8 年就升上去了,科長哪裡輪得到我,學歷還是很重要啦!
三、「好」人的典型故事
還有一種隱而不顯卻又存在著的典型生活世界:「好」人的社會脈絡。所謂「好」人是:寬宏大量、宅心仁厚、體諒別人、不拘小節,並且要能善盡職責、認真盡力等。小時候最好是「好孩子」、「好學生」,在同儕之間成為「好夥伴」、「好麻吉」,工作職場則期待成為「好部屬」、「好主管」,甚而籠統的被期待成為「好厝邊」、「好逗陣」。「好」與「不好」對大多數華人而言,是既熟悉又矛盾的現象,來訪者的敘說提供敘事治療心理師理解使來訪者自覺「不好」所來自的社會脈絡源頭,也同時理解到一直沒有在生活世界現身的「好」,可能就正好對應出來訪者自認的「不好」。許多時候來訪者的情緒浮沉,其實是在體制規範中的「好」與「不好」相生相長的浮沉。
我們覺得自己「不好」,那是對著一個已經存在的「好」而說的,我們說自己不好正指出「好」的存在。也有些來訪者一直在生活世界中,活成一個「好人」,這裡說的「好人」,包括「好學生」、「好媳婦」、「好女兒」、「好兒子」、「好太太」、「好丈夫」、「好爸爸」、「好媽媽」、「好老師」、「好同事」等合模的角色行為內涵。這種符合別人眼中期待的「好人」,通常會抑制自己的需要,也就是「為別人而活」,所以會活成「沒有自己」的樣子。無怪乎岸見一郎的書《被討厭的勇氣》甫一上市就大大熱銷,書中強調:「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已的生活方式。」這本書鼓勵讀者不要因自身經驗所產生的衝擊、心理創傷而痛苦,而要由經驗中找出能夠達成目的的東西,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因為在那個「為別人而活」的世界,總是在乎著自己跟誰誰誰的摩擦、爭執,總認為自己如果夠「好」、夠「修養」就不會起爭執,也認為如果夠「好」就足以贏得父母對自己的注意、關心與認可。這些渴望得到的注意、關心與認可,卻又一直缺乏,也爭取不到,使很多人認為自己稱不上是「好」人。
直到自身經驗發生斷裂,理解到自己與「好人」之間的關係位置,促使敘事治療心理師邀請來訪者「看到」自己,並重新看待「好人」的內涵,從而與社會脈絡的合模規範產生對話與鬆動。這種社會關係脈絡下的合模規範,沒有清晰可辨的生活法條,卻是在諮商歷程的對話中可觀、可感、可羅織出來的規約。經由敘說凸顯出「社會脈絡的主流價值」對主體的建構,以及「主體現身與渴望故事浮現」的重構。
從「社會建構的生命故事」轉變到「敘說建構的生命故事」
我們踹踹不安的感受,日以繼夜的呼應出我們所活的世界,也就是建構個人生活故事的世界。柏格和樂格曼(Berger & Lickmann, 1967)主張現實是由社會建構的,他指出個人和群體在社會系統中互動,行動者會將這些概念展現在彼此關係脈絡中,而成為慣性的角色模組。當這些角色滲透到其他成員並且表現出來,相互交流就開始制度化,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對現實的知識和對現實的概念和信念就深植於、鑲嵌於社會體制結構中。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社會學系老師克羅斯利(Nick Crossley)(2004)指出敘事治療服膺社會建構取向,強調「自我」與「社會建構」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自我」與「語言」之間的關聯。敘事治療認為現實是基於互動與語言所建構(Guterman & Rudes, 2005)。這些慣性的角色模組、互為主觀的互動,構成了社會的集體敘說(collective narrative),成為具有支配性論述的主流故事,使得個人的自我認同經常是被社會建構的。而華人文化強調:無就是有,有就是無,有無相生,陰陽互補。社會建構論並非否認社會事件的真實存在,社會建構論者(Gergen & Gergen, 2017)強調這些社會事件不能以單一觀點存在,而是最好用多種觀點來描述。不是我看到「沒有價值」,而是我同時看到「有不同的價值」,不會認為我的看到是唯一的真理;同時,社會建構論認為知識與真理是文化建構出來的,社會建構論質疑的不是真理,而是質疑研究的成果如何產生、如何評價,以及如何被使用,這是權力結構的問題。
4-1
來訪者身陷「問題故事」的生活世界
使來訪者身陷「問題故事」(problem-saturated stories)(White, 2006)的那個世界,指的是我們的生活世界。有一種典型的生活,就有一種典型的生活世界。在每一種典型的生活世界中,都有其特有的文化規則、角色期待等等,形成一種主流的文化論述。曾任舊金山州立大學校長、美國國會參議員的心理學家薩穆爾.早川(Samuel Hayakawa)曾說:「假如你在某場境的見識,與眾人的一般見識無異,你就已經成為你所屬文化的代表,也因此淪為你所屬文化的受害者。」意思是說,一個人越是認同所屬的文化,也...
推薦序
【推薦序1】
彼此說故事之為社會行動
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
定位之重要
開車的人都知道前輪的「定位」是很重要的事,如果前輪定位有問題,那事情就大條了。不只是開車不順,甚至不知開到何處,如果操作不當還可能出車禍。「定位」(positioning)不可小覷之。這不只限於開車,人生、學術研究、專業實踐也是如此。
然而,要「重新定位」並不易,往往要「用功的轉,勿原地踏步」(宋文里老師語)。學術及研究、實踐之定位可能要面對「理論、研究與實務」間的分裂與掙扎。我在 2006 年《應用心理研究》主編一個專題,就是在探討「心理學的定位與開展」的議題;「重新定位」是個「典範轉移」的問題,它不只是邏輯的、方法的,也是歷史的、社會及文化的問題。
「質性心理學」的興起,就是對傳統心理學的挑戰與翻轉,就是心理學的「典範轉移」。肯尼斯‧格根(K. Gergen)在《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Therapy as Social Construction)一書中,即論及「心理治療」典範定位及轉向的議題。格根在心理學界,尤其是社會心理學在初露鋒芒時,就大膽地挑戰了心理學的一些基本預設問題。他已開始反思「典範」定位問題,也許會被人視為「麻煩製造者」,換個視角,也可以視為典範的「翻轉及建構」者。
我是在 1980 年赴美讀書,修習的領域是「社會及人格」心理學,沒想到在上研究所的一門討論課,教授要我們讀一篇格根的文章:〈社會心理學之為歷史學〉(social psychology as history)。回想當時好像遭到當頭棒喝,原來心理學並不如原先的預設是門「自然科學」。格根文中反覆論證,說明心理現象,尤其是社會心理現象,是脫離不了「當時」的時空條件。而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現象」是鑲嵌在(embedded)特定的時空脈絡中。而現代心理學卻是採取「去歷史」(ahistorical)的方式定位心理學。當年受到格根的震撼,一直銘印在心,原來學術有「定位」問題,而且茲事體大。
素菲這本《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可以說是心理學重新定位的故事之一。
心理療癒之為社會建構
席拉.邁可納米(Sheila McNamee)及格根於 1992 所主編的《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宋文里譯,2017),就是在提出「社會建構」作為心理治療的知識論取向。這是不同於傳統的治療「視框」,重新定位了心理治療或療癒的方向。這對二十五年後台灣的「諮商及心理治療」領域,仍是深具啟發性之心理學視野。心理治療要走出「醫療體系」、「數據」及「診斷手冊」,將案主「病理化」「本質化」,這種「專家」模式(現代主義模式)翻轉朝向以「案主」中心,治療者與案主可以「對話」「協商」,彼此共感,共行,進而共舞,共創「新故事」,彼此共建「在地的」「社群的」「共同參與式」的「後現代模式」。這種「新版本」的心理治療故事,是需要大夥一起重建的。改變的契機,可出於一念及機緣。而「視框」之轉換,頗為關鍵。如何打破原有對人的「囿限的存有」觀,而進入一種格根所謂的《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Relational Being: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新的「關係論」典範,係對西方啟蒙時代以來的「個體論」(個人主義)傳統提出異議,轉向將人視為彼此共處於關係之中。在關係中能彼此對話,生命及故事可在彼此共生、共感、共建,互動的關係土壤中,或可開出新的花朵。這是須要用力轉向的。
素菲這本書,可以說是承接這一學術轉向的脈絡,以在地實踐的經驗實例,為台灣心理學的重新定位,增添扭轉的馬力。
結伴攜手共行之必要
如果我們將「文」視為彼此「交談」或「書寫」,這樣的預設成為一種集體行動,是可以翻轉傳統學術的方向。傳統的學術書寫將「研究」「理論」的價值放得最高,而後才是「應用」及「實踐」(社會行動)。「我知道,我發現」優先,然後才是「我要告訴他人」。但在格根的《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觀點下,反而要翻轉這個優先順序,將原來的「知」優先,改為「行」優先。「知」之所以發生只能透過社會參與。研究行動之能讓人明白及值得動手,正是因為有一種先於該行動本身的「關係」使然。其順序是「我與他人交談,故我能知」。「與他人交談」的重要性優先於做研究。這是一種以「文」會友。
「敘事研究」(narrative inquiry)作為「質性研究」之一種,便是轉換傳統心理學以「工具」取向對待研究對象。研究只是爲研究者獲得所要的資料(數據)。敘事研究卻將研究對象視為「故事的相遇」(Narrative encounter)。彼此像是一種友誼關係,一種夥伴關係。這是可以一種默默地進行,彼此信任,或局部地參與他者的生活世界,彼此共同努力建構一種好的社會,以友輔仁。這是將彼此看成「關係的存有」。敘事研究是一種故事的遭遇,可以廣泛的應用於人文及社會科學的不同領域。也可說是一種社會科學的運動。可為弱勢者發聲,可以重新建構自己的「自我認定」(self-identity),進而可彼此共同說故事。一起共說,共感,找到彼此的共在。大夥一起行動,彼此增能(enable),培力(empower),這便是「敘說與行動」。格根認為敘事研究,可以是「人學研究」(Human Research)的另類發展。
典範翻轉難,畢竟人在江湖。敘說研究在心理學界,自從 1986 年薩賓(T. Sarbin)出版《敘說心理學》(Narrative Psychology)算起來也超過三十年。在國內推動「敘說研究」也超過了二十年。走不一樣的路,往往要困知勉行。還得立志及自我確認。在諮商與心理治療這行,在研究與實務之間,一直有著分裂的掙扎與痛苦,這不只是個人的問題,也是許多前輩們的問題,更何況身處不同的文化及歷史脈絡,又會面臨在地化的問題。翁開誠(2004)〈當Carl Rogers遇上了王陽明:心理學對人文心理與治療知行合一的啟發〉文章中,就清楚地描繪這樣的專業處境。
素菲這本《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也可說是她一路困知勉行的結果。當年她去加拿大遇見雷尼(David L. Rennie)便開啟了人文主義詮釋學方法論,也接觸到「社會建構論」的前輩們的著作。開啟了新的「視框」。難能可貴的是她不只是研究及實踐,還將經驗及個人的反思寫下來。這本書可以說是對自身行動的反思吧。在這本書中,她不但回顧了敘事治療的前輩們的理論、學思歷程,以及他們實踐的故事。她還十分用心地整理、詮釋了「敘事治療」哲學基礎(現象學、現象心理學、後現代理論、社會建構論等)。這是不容易的工作。哲學思想各有其源頭,彼此的基本預設也不完全一致。要能彼此匯通並容納差異,和而不同之不易。
她在文中自述自己過去有一種「學究」的堅持,認為要先弄通學理才能進行應用。但她反思到自己的「古板」。如今能夠「放下」,困知勉行,一面做一面反思,知行可合一(心即理),也是一種殊途同歸之路。這種摸索前行,「敘說與實踐」,能參與他人之世界,共行共舞,說說自己也聽聽他人的故事,或可召喚出故事療癒的建構社會之學。
這樣的工作需要結伴且同行,心理學(心理治療)是朝向他人的。本書的後半部即在介紹「敘事治療研究與實務」,特別介紹了「敘事三重山」(黃素菲,2016)及「敘事治療與介入技術」。這是「敘事治療」的方法及技術,屬操作的層次,可為初學者進入這個領域頗為實用的方便法門。「敘事典範」不只可應用於臨床及諮商領域,也可以跨學科、跨領域的應用。素菲在這本書最後的第三篇,是將敘事治療應用於「生涯諮商」(Career Counseling)以及「諮商督導」。這當然也是她累積了十多年的從事生涯探索及督導經驗談。
說故事的療癒或遭遇可為人文心理學建構出一條另類途徑。這樣或可化解學術上研究與實踐之間的斷裂。本體上我們都是《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路是人走出來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結伴攜手共行,可如跳探戈,可共舞出一個美麗的未來。
【推薦序2】
敘事治療的詩意與禪風
林美珠/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敘事治療引進國內多年,在助人專業引起很大的迴響,而近年來學術社群對於敘事治療的探討亦方興未艾。對許多專業助人工作者來說,敘事治療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治療學派,其「去病理化」的人文特質吸引著許多學者及學生的注意。
很高興諮商與輔導學術界能有一本屬於國內的敘事治療專書出版,特別是用中文這樣的「語言」書寫成的敘事治療,讀起來格外的親切。素菲對「語言」的掌握力很強,能善用一些古籍典故,例如庖丁解牛、老子、金剛經……等,又如第五章當中藉三重山比喻敘事治療的歷程,在學術的生硬質地上畫龍點睛,讓這學術著作多了一些平易近人的味道,這同時也是中文世界的獨特韻味之所在,讓人讀過後對敘事治療產生不同的理解與想像。素菲筆下的敘事治療別有一種特殊的詩意與禪風。
本書內容豐富,涵蓋理論基礎、治療實務與應用三個部分。在理論基礎方面,素菲回顧了當代敘事治療重要學者/實務工作者之理論、敘事治療的知識論、還有敘事治療心理師的世界觀,鋪陳出敘事治療的理論背景。敘事的概念及理論基礎是跨學科及專業領域的,要從中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誠屬不易,素菲在這個部分付出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其來回考究與查證的精神令人佩服。在敘事治療實務方面,素菲以自身的研究及實務案例作為敘事治療實務之說明,補強了過去國內研究/實務工作者僅能參考國外案例之缺憾。從這個章節看到素菲在敘事治療實務中融入了靈活性,貼近本土的個案世界,以三重山的比喻重新詮釋敘事治療的內容也相當精采。在敘事治療的應用方面,生涯實務以及諮商督導之應用,這兩處連結亦為本書之亮點。還有,生命自傳S生命線的練習活動,對許多的學習者來說非常有幫助。
在這本書當中,我看到的不是敘事治療的技巧操作,而是素菲多年來在實務現場的反思,在實務與理論之間穿梭的用心,以及對於人的真心關懷與聆聽。本書全文文筆流暢,易讀易懂,對於華人世界從事敘事治療的學習者來說可以提供敘事治療的理路基礎;對於敘事治療的實務者來說,可以提供敘事治療技巧應用之法;而對於敘事治療的教育訓練者來說,則提供了一個可以帶領學習者學習的架構。我由衷的推薦。
【推薦序1】
彼此說故事之為社會行動
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
定位之重要
開車的人都知道前輪的「定位」是很重要的事,如果前輪定位有問題,那事情就大條了。不只是開車不順,甚至不知開到何處,如果操作不當還可能出車禍。「定位」(positioning)不可小覷之。這不只限於開車,人生、學術研究、專業實踐也是如此。
然而,要「重新定位」並不易,往往要「用功的轉,勿原地踏步」(宋文里老師語)。學術及研究、實踐之定位可能要面對「理論、研究與實務」間的分裂與掙扎。我在 2006 年《應用心理研究》主編一個專題,就是在探討「...
作者序
以平安養,靜心前行
最早發想寫本「敘事治療」書的種籽,大約是 2008 年 11 月的事,應邀出席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2008 第二屆中國職業生涯規劃國際論壇暨 GCDF 全球峰會」,主講《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理論篇》,獲得很正面的迴響,當時大陸很少聽到敘事治療的聲音。隨即陸續將 PPT 改成專文,也陸續零星撰文,後來在 2011 年和 2013 年都草擬過書籍的章節目錄,現在看來那些目錄顯得「華而無實、大而不當」,但是從此寫這本書的筆就沒有停過。
機構的或個人的諮商督導實務,每每有感也會寫成「段落」;陸續邀約的演講、工作坊,準備過程或現場有所感悟者,也會配合翻查文獻而將 PPT 轉成較為順暢完整的「文本」;偶而接案、閱讀、生活中或有體驗者,也會立即寫下「心得」;2012 年連續兩學期在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所」開設「現象學與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累積了一些筆記;2014 年去上海交大訪問半年,完成了敘事治療知識論的章節;加上 2014 到 2017 年陸續發表刊登的研究論文等。這些都在這本《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的文稿花園裡,四散成橫枝蔓葉的各色草花、樹木,等待著被剪輯。想來先有個「不切實際」的目錄,也是必要的過程。
催促讓這本書得以真正「上路」,跟參加了 2017 年 6 月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來台三天的「敘事治療在伴侶與家庭中的運用」的工作坊有直接關聯。三天浸泡在敘事治療的現場裡,突然間感覺自己手上有一台遙控的空拍機,從一種鳥瞰的視角,比較具體看出這本《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書本的輪廓和定位。重新落實書籍的目錄,當場跟心靈工坊的桂花老友約定,10月給出整本書的初稿。
本書共分三部分、八章。第一部分是敘事治療的理論與基礎,包括:敘事治療理論的回顧與統整、敘事治療的知識論、敘事治療心理師的世界觀;第二部分是敘事治療的研究與實務,包括:敘事諮商歷程、敘事三重山、敘事治療的方法與介入技術;第三部分是敘事治療的應用,包括:敘事理論與生涯實務、敘事治療的諮商督導。內容雖有部分依據自己的研究論文,但為了閱讀的順暢性,幾乎大幅度改寫與重整。
本書得以問世,過程中萬分感謝編輯林妘嘉的投入,我們來回超過50次以上的信件往返,妘嘉細膩而認真,在段落順序、語句表述、訛誤修正等給予諸多寶貴的意見,我們爭執最多的是關於引用作者的格式,最後是互相都退讓一步。不禁想到《天才柏金斯》(Genius)這部電影,描述編輯柏金斯做一個「收服」費茲傑羅、湯瑪斯沃爾夫及海明威等文學家的過程,也許比黑山道士「降妖」還要磨人。我雖不是偉大的作家卻同意片中傳達的意念:作家的作品有如原石,編輯讓珠寶經由打磨或設計,更加綻放本身的光采。
書寫完了,仍覺得心虛,概念繁複抽象、具體實例不足;西方理論挪移、本土深耕欠缺。或許,就得這麼吊過書袋,我才能放得下!距離「不徐不疾,得於手而應於心」還太遠,遑論「放鬆,學走路;讀書,過生活」。期勉自己繼續「以平安養」,靜心前行。
黃素菲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 316 研究室
2018 年,初春
以平安養,靜心前行
最早發想寫本「敘事治療」書的種籽,大約是 2008 年 11 月的事,應邀出席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2008 第二屆中國職業生涯規劃國際論壇暨 GCDF 全球峰會」,主講《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理論篇》,獲得很正面的迴響,當時大陸很少聽到敘事治療的聲音。隨即陸續將 PPT 改成專文,也陸續零星撰文,後來在 2011 年和 2013 年都草擬過書籍的章節目錄,現在看來那些目錄顯得「華而無實、大而不當」,但是從此寫這本書的筆就沒有停過。
機構的或個人的諮商督導實務,每每有感也會寫成「段落」;陸續邀約的演講、工作坊,準備...
目錄
[推薦序1] 彼此說故事之為社會行動/丁興祥
[推薦序2] 敘事治療的詩意與禪風/林美珠
[作者序] 以平安養,靜心前行
第一篇 敘事治療的理論與基礎
第1章 敘事治療理論:回顧與統整
麥克‧懷特和大衛‧艾普斯頓
吉兒‧佛瑞德門和金恩‧康伯斯
吉姆‧度法和蘿拉‧蓓蕊思
第2章 敘事治療的知識論
敘事治療的哲學基礎
後現代理論與敘事治療
社會建構論如何影響敘事治療的知識論立場
第3章 敘事治療心理師的世界觀
敘事治療心理師的世界觀
傳統心理治療與敘事治療的比較
敘事治療的假設
第二篇 敘事治療的研究與實務
第4章 敘事治療歷程
來訪者身陷「問題故事」的生活世界
鬆動主流故事,以「離」開被建構的問題故事
穿梭在共寫與重構故事的歷程
第5章 敘事三重山
被建構的、解構的與再建構的敘事
敘事的治療機轉
敘事治療的假設、特徵與介入技術
第6章 敘事治療的方法與介入技術
反思性的問話
開啟空間的問話
解構式的問話
意義性的問話
發展故事的問話
較喜歡選擇的問話
第三篇 敘事治療的應用
第7章 敘事理論與生涯實務
敘事與生涯
過去故事——鬆動原則
現在故事——吸引子原則
未來故事——想像力原則
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
第8章 敘事取向的督導模式
敘事取向諮商督導的信念
敘事取向的諮商督導關係
敘事取向團體諮商督導模式
[附錄1]中英文參考書目
[附錄2]延伸閱讀
[推薦序1] 彼此說故事之為社會行動/丁興祥
[推薦序2] 敘事治療的詩意與禪風/林美珠
[作者序] 以平安養,靜心前行
第一篇 敘事治療的理論與基礎
第1章 敘事治療理論:回顧與統整
麥克‧懷特和大衛‧艾普斯頓
吉兒‧佛瑞德門和金恩‧康伯斯
吉姆‧度法和蘿拉‧蓓蕊思
第2章 敘事治療的知識論
敘事治療的哲學基礎
後現代理論與敘事治療
社會建構論如何影響敘事治療的知識論立場
第3章 敘事治療心理師的世界觀
敘事治療心理師的世界觀
傳統心理治療與敘事治療的比較
敘事治療的假設
第二篇 敘事治療的研究與實務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96頁開數:14.8*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