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在問號與驚嘆號之間
一個人才能實現的事「一個人最遠可以走到什麼地方/箭步如飛到踽踽獨行//寫一個人大丈夫的書件/腦海浮出一隻手臂/槳一般地划行在海水表層/海是如此不可預測/寂靜的浪蓋過頭頂/側著臉,吸吐空氣/好像什麼地方都沒有抵達/只是不斷折返自己的心」
——何景窗(書法家,本書書名題字)
「即使只有一個人也要挑戰出版的這些人就像圓規一樣,一隻腳立於穩固不變的中心位置,另一隻腳會指向什麼地方、畫出什麼樣的圓?」
——西山雅子(自由編輯人,本書作者)
終身僱用神話破滅,勞動法規愈見緊縮,星期一的藍色是最憂鬱的顏色……
本書從出版不景氣的現狀切入,捕捉了因應不振而出現的新興商業模式,也就是一個人做出版與小型書業。編著者將焦點放在做書的人,也就是一個人的出版社,以訪談形式呈現了十個微小規模的出版社,以生命史的角度探問這些人與書籍製作的淵源與成為現在這個狀態的動機,為什麼會捨棄組織的便利,而選擇以一個人的單位來做出版,他們遇到的困難、看到的風景又有什麼不同,一個人是否真的「大丈夫」?
本書也從宏觀的角度探看出版的未來,圍繞著小型書業的最新型態,包括一人經銷商、小鎮書店等以個人主體出發的出版行動,這些在廣大業界中隨機發生的小小風暴,是否能夠為疲軟的出版業界重新創造出一個能延續至永久的正向循環呢?
這是一本為讀者打氣的書,從中可看到一個人做出版的多元姿態,也讓人重新思考「生活」與「工作」之間的複雜算式。
本書特色
▍十個微型出版的故事,重新思考工作X生活的難解算式
▍專訪詩人谷川俊太郎,談詩與出版迎向新時代的轉變
▍收錄宇田智子、石橋毅史、內沼晉太郎等出版人專文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推薦/李惠貞(獨角獸計畫發起人)/張維中(旅日作家)
「路邊的雜草沒有任何意義,也不會想傳達什麼,但它光是在那裡,就很美了不是嗎?只要人願意去看、有感受的能力。我認為書也應該像這樣。」
——谷川俊太郎(詩人)
「有些事情一個人才做得到,兩個人就做不到。當然,反過來也是一樣。而且我也在周圍的幫助下,實現了許多一個人應該做不到的事。大家都是一人出版社或二人舊書店,卻都把別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事一樣擔心、著想。」
——宇田智子(沖繩URARA二手書店)
「每一本做出來的書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應該被草率地分配,而最瞭解這一點的,就只有做書的人自己。」
——石橋毅史(自由工作者,著有《書店不死》)
作者簡介:
西山雅子(Nisiyama Masako)
一九七○年生,兵庫縣人。一九九七年進入藝術文化雜誌《Prints21》(プリンツ21)編輯部,主要負責個別美術家的活動專題報導。二○○二年進入FROEBEL館(フレーベル館)編輯部,二○一四年獨立成為自由工作者,從事繪本企劃、編輯、書評投稿等活動。目前正在籌備關於裝幀設計師的工作書。
譯者簡介:
王華懋
專職譯者,譯有數十本譯作。近期譯作有《今晚,敬所有的酒吧》、《便利店人間》、《無花果與月》、《戰場上的廚師》、《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破門》、《一路》、《海盜女王》等。譯稿賜教:huamao.w@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一個人,但不孤單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世界上,可能很少有一個職業,像獨立出版那麼孤單。
每天張開眼睛,或許便思考著接下來的工作流程,刷完牙、吃早餐的時候,或許就開始看稿子,同時思考網路行銷如何進行。進辦公室之後,也就一個人開始校稿、寫文案,或是安排出版的行政工作。偶爾,會與作者或其他夥伴碰面聚會,但歡快的時間其實有一半以上,全部拿來談工作或是未來的出版計畫。
好像中邪一般,整個腦袋裡面全部都是書。
但賣書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先不管獨立書店關了幾家,又或是大型連鎖、網路書店得開始銷售其他商品才能獲利,每一本書多半只能銷售一次,而透過經銷制度發書出去,一本書扣除成本之後,出版人可能買不到一個台幣八十元的排骨便當。或許有人說薄利多銷,但當大出版社的首刷量可能也到了一兩千本,那小出版社的書又要印幾本?每一批的書,又要在多少時間之內,才能夠全數變現?
沒錯,錢關難過。於是,很多獨立出版人都開始兼差,有人當外編,有人接案,有人寫文章,有人當講師,甚至有人當起酒商,以進口紅酒銷售的利潤來出書。我身邊從事獨立出版的朋友們,年齡大概在二十多到四十多,每次見面都在交換健康資訊或是賺錢的鬼點子,每個人的表情偶爾都飄散著一股疲憊,但真問他們後不後悔,或許他們還得想上一段時間,然後笑著說:有一點耶,但還好。
自己選擇的,所以還好。
一人出版社的劉霽,曾說獨立出版是一種生活態度,出版社網站上寫著「一個人閱讀,一個人思考」。獨立出版人透過執行種種業務,表面上是三頭六臂忙個不停,但或許也從中理解自己與他者相遇的理由,並透過穿越種種思考過程而終於付梓印成的書籍,一本又一本,緩慢而堅定地來定位生存的角落。
當初,我在書林出版上班,曾經覺得一輩子就待在那裡,似乎也不錯。然而,似乎總有些命運的玩笑拉扯,我因為同學金喵而和劉霽認識,聽聞他完全沒有出版經驗,卻打算開出版社。這麼奇妙的人,我當然要見上一面。或許就因為那一面,我們結了誇張的緣分,不僅他出版的第一本書《影迷》的條碼,陰錯陽差變成了我當時所編輯的《生命殿堂:羅塞蒂的十四行詩集》,他趕緊印製條碼貼紙更正,我們為此大笑許久;之後,我甚至也受了影響,決定自己開出版社。
和劉霽不同,我開逗點文創結社的原因,是因為對出版的所有過程感到好奇,想盡自己的力量去理解一本書的構成與銷售。從以前到現在,我都不曾堅定地要成為只有一個人的出版社,我甚至懷抱著狂想,希望自己把逗點變成一個大型出版集團。真的是作夢啦。我曾有過員工,逗點曾是最高三人規模的出版社,但夥伴們因為各自因素離去後,我也彷彿大夢初醒,花了一兩年時間,吃了點苦頭,才終於習慣一個人做事。
一個人,的確挺好,雖然寂寥,無法舉行辦公室團購,但每一天張開眼睛,都知道自己應該往哪裡走的感覺,實在很好。我一直相信,迷惘的時候,書會帶著你走。對出版人而言,建立在每一本書上的種種工作流程,其實都是一次次的試煉與指引。你總能夠在一本書裡面找到自己的心魔,花費心神與之搏鬥後,如果成功,你便覺得稍微接近了理想中的自己一點。但往往,在成功之前,或是你以為已經成功的時候,就會出現一連串更加嚴苛的試煉。可能是錯位的條碼得貼貼紙,可能是因為內容出錯而必須把整批書從市面上拉回來全數銷毀,更可能是誤判了金錢流,以致必須向銀行或是朋友開口借錢週轉。
你會憎惡自己當初的選擇,但你清楚沒有回頭的道路,除非選擇讓出版社倒閉。但多數人不會這樣做,因為每一本書都是出版人意志的分身——每一個人往往都是有話想對世界說,才會想寫東西,或是做出版——我們總希望當肉體消滅之後,那些想對世界訴說的話語,都能隨著書本這樣的載體,像是一只瓶中信,漂流到某個璀璨或是荒蕪或是滿布資訊垃圾的地點,留待有緣人得之。
其實,閱讀《一個人大丈夫》的過程,就像是打開信箱之後,收到許多陌生卻知心的好友的來信。每讀過一間獨立出版社的故事,總能在裡頭找到足以共鳴許久的熟悉的場景,可能是某些明知不太聰明卻硬是幹了的決定,或是某些其實不太圓滑的堅持,那些在我身上都找得到的「缺點」,卻都在海洋另一頭的日本,在那些同樣從事獨立出版的人身上,寶石般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一個人大丈夫》不是僅寫給出版同業閱讀的書,也是一本足以撫慰創作者與愛書人心靈的禮物,在這本書中,形形色色的出版人現身說法,以平實的語氣訴說著敝帚自珍的故事。如果你也執著於理想,正為了某些無謂的堅持或生活的磨難而吃盡苦頭,你總能在他們的故事裡找到一個得以安坐的位子,理解你和他們一樣都是一個人,但並不孤單。
順著凌亂的記憶寫了這樣的一篇文章,不足以為序,只能說是以故事回應故事,除了想在這樣一本書裡擠上一個空位,好好取暖,同時也希望向日本的同業們,或正為著理想苦惱的你,遞出熱燙的手心,期待終有一天我們得以交握彼此雙手,加油打氣。
名人推薦:一個人,但不孤單
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世界上,可能很少有一個職業,像獨立出版那麼孤單。
每天張開眼睛,或許便思考著接下來的工作流程,刷完牙、吃早餐的時候,或許就開始看稿子,同時思考網路行銷如何進行。進辦公室之後,也就一個人開始校稿、寫文案,或是安排出版的行政工作。偶爾,會與作者或其他夥伴碰面聚會,但歡快的時間其實有一半以上,全部拿來談工作或是未來的出版計畫。
好像中邪一般,整個腦袋裡面全部都是書。
但賣書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先不管獨立書店關了幾家,又或是大型連鎖、網路書店得開...
章節試閱
在等身大的範圍內
自在地兼顧工作及育兒
小書房‧安永則子
曾經任職於民間電視台的安永則子女士,是專跑東京地檢特搜部和警視廳的社會記者。過去的她不分晝夜,為工作奉獻,但生產及育兒改變了她的人生。「為了與孩子共進晚餐」,安永女士跳下電視台這艘大船,乘上一個人的小舟,獨自划向大海。二○一三年創業,隔年出版第一本書《沒有藍色的國度》(青のない国)。書腰上的文案「重要的是什麼,我自己決定」,也代表了安永女士為了兼顧工作與育兒而煩惱,最後領悟的啟航意志。兩個孩子以及自己的事業,都還在成長的路上。我們請教了她的小小事業以及生活。
迷惘的時候,就相信直覺
大學畢業後,我進入TBS電視台任職,工作了十七年,絕大部分的期間都在報導局社會部,這是處理社會案件及意外事故的新聞現場。電視新聞經常可以聽到「以上是來自警視廳記者俱樂部(譯註:記者俱樂部是大型新聞媒體於公家機關等新聞來源機構設立的排他性團體組織。此組織之外的獨立記者、自由記者,經常難以在這類地方進行採訪工作。)的報導」,駐守記者俱樂部的差事,在報導工作中也特別辛苦,必須不分早晚突襲採訪對象,幾乎一整天都處在隨時準備採訪的狀態。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三到四小時,但當時我才三十歲左右,正值體力充沛的時期,所以把自己操得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有時還會站著就這樣打起瞌睡來。有一次隱隱覺得「我要昏倒了」,想要坐下來,結果來不及,人已經一頭栽到地上,爬起來的時候,滿臉都是鮮血(笑)。我是那種會一股腦投入喜歡的工作,不需要休閒嗜好,也不需要假日的人。
──安永女士三十四歲時,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大受感動:「世上居然有這麼神奇的生物!」孩子目不暇給的成長變化令她驚奇連連,在育嬰假中首次體驗的全職主婦生活,讓她的手帳填滿了以孩子為中心的各種預定。十個月後,她準備回歸職場,列出了家庭支援服務和五名保姆的名字,做好需要時隨時可以找到人照顧孩子的萬全準備,這才回到從前的單位,恢復記者身分。但是,她這時的心態卻已經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回到職場前,其實我並不清楚自己的生活會有什麼樣的改變。我想得很樂觀,覺得問題總有辦法解決。但是如果想要維持過去的工作形態,回家的時間就太晚了。新聞節目的時間很固定,都在傍晚五點到七點,所以無論再怎麼早,也要晚上九點以後才能回到家。雖然很想工作,卻又無論如何想要和孩子一起共進晚餐。我開始渴望在夜晚恢復母親的身分。這是我絕對不願意退讓的底線。我完全沒料到自己居然會有這樣的轉變,連自己都驚訝極了。
如此一來,為了可以早點回家,自然就會對一些比較困難的業務敬而遠之。漸漸地,我對工作有所保留,這讓我自我厭惡得不得了。因為我熱愛記者工作,無法全力以赴,對我來說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察覺自己非改變工作形態不可,重新檢視公司環境,發現電視台有許多不同業種的部門。我認為利用節目內容來進行事業開發的事業部應該會適合我,便申請調動。
報導現場是個分秒必爭的世界,但我認為事業部的話,即使上班時間比別人短,只要能確實為公司帶來收益就沒問題,而且應該也能讓我得到成就感。也就是說,我要把評量工作的尺度從「時間」轉換成「利潤」。事業部就像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家公司,首先,職場上的對話就讓我聽得一頭霧水。我還記得那時候我把會議中聽到不懂的詞彙全部寫下來,準備拿去請教別人,結果居然寫滿了十張A4紙。
──在事業部,安永女士和大型出版社合作,將電視劇等節目改編為書籍出版。能夠在家做的工作,她就盡量帶回家,每天五點半下班,衝去托兒所接小孩。與客戶的電子郵件連繫,則等到和孩子用完晚餐,哄他們入睡之後再處理,然後早上四點左右起床工作。安永女士天生就是凡事不肯妥協的個性。她利用一切零碎時間,全心投入新的工作,但是問到往後她也想維持這樣的生活嗎?她覺得似乎哪裡不太對。她感到焦慮,填滿了這一塊,那裡就缺了一塊,就好像永遠不會完成的拼圖。結果她在調任的事業部待了四年後,決定離職。
令我鬱悶的理由是,即使調到別的部門,換了個職位,依然是在同一個擂台上團團打轉,根本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如果要做出令自己滿意的工作成果,又兼顧育兒,或許就必須改變身處的擂台本身。具體來說,我會想:「難道就只有辭掉工作一途嗎?」卻又對辭職以後要做什麼毫無頭緒。工作性質類似記者的文字工作者多如牛毛,若不具備能隨時趕赴現場的行動力就難以勝出。到頭來我覺得記者的技能可以轉換職場再發揮的領域相當受限。
這樣的狀態維持了一年左右,有一次預定出版的書取消了,我突然有了一點自己的空閒。半夜上網的時候,我看到一則關於「一人出版社愈來愈多」的簡短報導,登時心想:「這就是我要的!」就好像猜謎節目中答對的燈號亮起,一條路在眼前豁然展開。
當時工作上合作的對象是一家大出版社,所以我很驚訝:「一個人就能做出版,真的嗎?」不過光是這樣,我還不敢辭掉工作。如果我的歲數再年輕個一輪,辭掉公司創業或許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但當時我已經四十歲了。我成長在終身雇用制度是天經地義的時代裡,完全不會有主動辭掉自己喜歡的工作的念頭。即使創業,能不能養活自己也是個問題,所以我讀了許多相關書籍。雖然我瞭解到真的有人獨自從事出版行業,但他們的環境和我相差太多,因此關鍵的部分還是不甚瞭解。碰上這種情況時,我總是聆聽自己的直覺。現在是網路時代,即使上網得到許多資訊,一時也難以分辨哪些才是正確的。因此我選擇相信在自己搆得著、看得見的範圍內,在身處的狀況中,瞬間冒出腦海的「或許我該這樣做」的直覺。
如何兼顧育兒與事業的問題,不是今天才有的,因此不可能一下子找到答案。我的觀念反而偏向老派,覺得或許也是可以更進一步摸索繼續留在公司的工作方式。如果可以留在公司,那當然是最好的。事實上,社會制度不斷地在改善,光是我生第一胎和第二胎的三年之間,公司的育嬰短工時制度就變得愈來愈完善。但我還是非常煩惱,在這當中我唯一領悟到的事實,就是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就只有一天二十四小時。如果工作和育兒都絕不能妥協,就只好把一天當中的工作時間切分成早、午、晚。起碼我是這麼想的。當然,有很多人一邊上班,同時兼顧了工作和育兒。但我為了將這兩樣絕不能妥協的事物都做到滿意,只能選擇現在這樣的工作方式。
「小書房」這個名稱,是我走在車站前的斑馬線時想到的。我從一開始就想要把「小」這個字放進去。上一份工作,我已經充分體驗到大格局事業的精彩,以某個意義來說,我的心情就像是任意跳下那艘大船,划著小舟衝向驚濤駭浪。雖然往後將會如何,我毫無把握,但「小」應該是可以確定的。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妙。儘管我再也無法蒙受「大」的益處,但往後會把我一個人的「小」活用在工作上。
跳脫繪本區的繪本
──安永女士並非自小在繪本中長大,也並非特別熱愛閱讀。有了孩子以後,她開始前往圖書館尋找要唸給孩子聽的繪本,被偶然拿起的謝爾.希爾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的《愛心樹》(The giving tree)深深打動。她原本以為繪本是給小孩子看的,但如果有連大人的她都如此深受觸動的繪本,或許可以經營這樣的書種──這樣的想法日漸茁壯。回想從前,她進電視台面試的時候,也曾經對面試官說「我想要製作吸引不看報的人願意觀看的新聞節目」。現在,她想要製作吸引不熟悉繪本的人願意翻閱的繪本。雖然工作形態改變了,但初衷依舊不變。
如果沒有孩子,我根本不會走進繪本區,所以我才會想要出版跳脫繪本領域的繪本。也就是「有插圖的讀物」這樣的構想。繪本是由插圖和文字所構成,這一點可以說跟電視節目很像。比方說,強烈的影像不需要旁白,但有時旁白可以讓影像活起來。雖然一個是捕捉眼前不可動搖的事實現象的「新聞」,一個是從無到有創造故事的「繪本」,但提出企劃、尋找切入點、思考該如何呈現,這些觀點都是一樣的。由於和原本的工作意外地有許多重疊之處,我自己做起來也覺得非常有意思。
我會想要成立一個人的出版社,動機的確是因為想要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但我並不是一個成天黏著孩子的母親。小孩是小孩,我是我,彼此都是應該要獨立成長的個體,因此對於專門寫給小孩子看的兒童繪本,我並不是那麼感興趣。而且兒童繪本在市場上占了絕大多數,在這樣的狀況中,如果我這種小型出版社沒有自己的特色,一定會埋沒在裡面。既然如此,專注在大出版社不會特別經營的「給大人看的繪本」,或許就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個性。
開本我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兒童繪本為了朗讀,開本都很大,但我想做可以放進上班族公事包的A5尺寸。然後,既然內容要具備訴求性、可讀性,頁數起碼也要六十四頁左右,而不是大型繪本常見的三十二頁。
──雖然出版社的名字很快就決定了,想出版的書籍樣式也逐漸成形,但包括作者在內,一切都還沒有著落。安永女士採取了一些行動,卻不順利。這時有個編輯朋友告訴正在四處摸索的她「蜂蜜蛋糕法則」,也就是只要逢人就說你喜歡蜂蜜蛋糕,自然就會有人送上門來,或是以別的方法得到,實現願望。應用在其他事物上,就是逢人便表明自己想要達成的事物或目標,機會就會主動來敲門。多虧了這個法則,安永女士創業一年半之後,總算成功出版了第一本繪本《沒有藍色的國度》。
當時我連出版社的官網都沒有,只是印了名片,「蜂蜜蛋糕法則」的建議對我來說,真正來得剛剛好。我到處拜訪各式各樣的人,自介「我是一人出版社──小書房的負責人安永」。連個成績都沒有,卻這樣自我推銷,實在很心虛,但仔細想想,我也只有這條路好走了。
即使想要獨力去做某些事,也很難得到完全符合預期的成果;就算成功了,我也覺得這樣不太好。這和待在公司組織不一樣,一個人就可以決定一切,的確省了許多麻煩,但也因此容易變得目光狹隘。向形形色色的人投出各式各樣的球,在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有時會開啟意想不到的新道路,這時就只剩下要不要跨出去的問題。如果直覺有趣,我會毫不猶豫地往那裡走。但也不是說走了就沒事了,畢竟只有自己一個人,還是會感到恐懼。再說,有時還是會碰上一些人,接近你只是為了利用你。對於這些困難,我也只能說是靠著動物般的本能來趨吉避凶。不過為了避免視野變得封閉,我還是會督促自己去接觸各方面的人事物。
小書房推出的第一本書《沒有藍色的國度》,作者風木一人先生過去都是在兒童書出版社出版繪本。我有個想要向成人讀者訴求的出版主題,也就是擺脫社會價值觀的束縛,「重要的是什麼,我自己決定」;而我讀了風木一人先生的《有葉子的橘子》(はっぱみかん)等作品,覺得他應該會認同我這樣的概念。
對作家來說,這等於是一個沒沒無聞、一個人開出版社的人突然上門要求:「請你當我們出版社的第一棒作者吧!」風木先生當時一定覺得:「這人搞什麼啊?」不過社會記者面對的大部分都是不願意被採訪的人,因此受到拒絕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與大型出版社相比,一人出版社首刷印量少,也缺乏行銷力,甚至我還沒有純粹的書籍編輯經驗,與我合作,反倒是缺點多多。我只能在一開始坦承這三點,努力傳達自己的熱忱。當時風木先生說:「安永小姐,妳知道一人出版社需要的是什麼嗎?」我說:「不知道。」他說:「一個是當機立斷,一個是勇氣。」確實,我也清楚自己是「無謀」,但對方居然鼓勵我說這是「有勇」,能遇到這樣的人,真的是我的福氣。也許是風木先生說的「出版沒有大小之分」讓我卸下了肩上的緊張,他答應寫書的隔月,我竟感冒了四次,發燒臥床。五個月後,我收到第一份原稿,書最後完成,則是又一年以後的事了。由於之前做的都是分秒必爭的電視新聞工作,我非常不擅長等待。有時候把孩子送去托兒所之後,我忍不住會想:「我這樣真的有在工作嗎?」不過我學到在製作繪本的過程裡,等待作家的稿子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書腰上的文案,也是決定辭掉工作,一個人創業的我的經驗之語。一開始我裹足不前,覺得這樣好像有點公私不分,但後來收到許多讀者說他們就是被書腰上的這句話所吸引,或是在人生歧路中,由於這句話而重新省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我覺得這樣做是對的。這本書在書店,除了放在新書、繪本區之外,有時候也會放在文學、詩、輕散文,甚至是藝術類書區。淳久堂書店有成人繪本區,但其他地方就看書店如何定位這本書。因為不知道會被什麼樣的人看到,它能出現在各種類別的書架上,我也覺得很開心。
──小書房的書,有長期待在報導現場的安永女士獨到的社會觀照。尤其是第二、第三本作品,更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
我從以前就覺得,什麼都不做的人就不會受傷。第二本《第二個壞人》(二番目の悪者),就是當我透過媒體看這個社會時,總是感到不滿的疑問之一。比方說校園的霸凌問題也是,周圍那些只是坐視旁觀的人,我覺得他們跟霸凌者沒有兩樣,然而他們卻不會受到責備。出社會工作以後也是,愈是積極行動,難免也會遇上失敗;但只要什麼都不做,就不必擔心職位受影響。什麼都不做,有時候真的輕鬆多了。這本書的主旨,就在於提出疑問:「那些盲從極惡之人的其他大多數,真的是無辜的嗎?」
由於這個主題富有強烈的社會諷刺性,因此我把登場人物設定為動物,而不是人類。我希望書能傳遞出訴求,但如果太刻意,會變得像在說教。這本書的故事我覺得小孩子也能輕鬆融入,不用去多想它背後的隱喻。希望等到他們長大了,能自行領悟出故事裡的喻義。
為了方便起見,我將這些書定位為「大人的繪本」,但我認為不管是什麼樣的繪本,只要讀者看得懂漢字,就不必區別對象是成人還是小孩。一開始我想要設定為小學生以上都能讀的繪本,但這樣一來,漢字附的注音假名就會太多。如果字體太大、注音假名太多,大人就會覺得這是給小孩子看的,敬而遠之。最後我決定在小學五年級程度以上的漢字加注假名。
這本書被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選為小學高年級及國中生推薦圖書時,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名相關人士對我說:「國中生不覺得自己是小孩,高中生認為自己已經是大人了。」我覺得在經營「大人的繪本」這個領域上,這句話非常發人省思,後來便一直銘記在心。
第三本《慢慢走》(歩くはやさで)想要提出的問題是,在智慧型手機充斥、愈來愈方便的現代社會中,或許我們其實正不斷地遭到剝奪。
擔任文字創作的松本巖先生以前是電通(譯註:電通是日本最大的一家廣告代理商。)的創意總監,打造出許多話題廣告。他製作了一系列滑稽描寫日常小疑問的卡通「大家的小豬」(みんなのぶた),我就是看到這部作品,才會邀請他撰稿。我很欣賞他那種不是居高臨下,而是從小地方提出問題的手法。負責插圖的堺直子小姐,這本書是她的處女作。我認為既然以做書為業,挖掘新作家也是這份工作的職責所在。
在等身大的範圍內
自在地兼顧工作及育兒
小書房‧安永則子
曾經任職於民間電視台的安永則子女士,是專跑東京地檢特搜部和警視廳的社會記者。過去的她不分晝夜,為工作奉獻,但生產及育兒改變了她的人生。「為了與孩子共進晚餐」,安永女士跳下電視台這艘大船,乘上一個人的小舟,獨自划向大海。二○一三年創業,隔年出版第一本書《沒有藍色的國度》(青のない国)。書腰上的文案「重要的是什麼,我自己決定」,也代表了安永女士為了兼顧工作與育兒而煩惱,最後領悟的啟航意志。兩個孩子以及自己的事業,都還在成長的路上。我們請教了她的...
作者序
「小商販」──以這樣的形態提供給大眾的商品及服務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這種商業模式,是本著責任,投入深信不疑的志業,與信賴的人們建立起關係,從而成立。同時「小商販」亦逐漸成為實現自我天職的普遍途徑。
出版業亦不例外。「一人出版社」這個詞彙已廣受愛書人所認知,個性獨具的出版物及出版人的活躍也受到矚目。
「小商販」這樣的經營形態,也適用於出版業嗎?
過去也有許多一個人或數人經營的小型出版社,但由於書籍做為商品的特殊性,使得它有著一套異於其他行業的銷售制度,造成出版業的「小商販」形態如今仍有著不易跨越的高門檻。
然而近年網路、設計以及印刷環境的進步,讓踏入這一行的門檻逐漸降低。向來公認最難以小商販化的書本世界,終於也迎接了這波浪潮。
出版──publication──顧名思義,扮演了「使公眾廣為知悉」的角色;但另一方面,任何一本書的誕生,都是始於個人的意志。儘管人人都說出版業處於寒冬,但還是有人想要獨力投入書的出版,這些人究竟想要向世人傳達什麼?想要傳達的事物是在什麼樣的過程中發現?又希望透過出版這份職業來實現什麼?
「一人出版社」如今已是眾人耳熟能詳的詞彙,它應該就如同其他任何領域的「小商販」一樣,愈是想要獨力去做什麼,就愈無法單打獨鬥。即使只有一個人也要挑戰出版的這些人就像圓規一樣,一隻腳立於穩固不變的中心位置,另一隻腳會指向什麼地方、畫出什麼樣的圓?本書除了追蹤「一人出版社」各個出版人的活動之外,也想要深入探討這個議題。
嘗試以「小商販」的形態把書送至讀者的手中,就可以更鮮明地看見每一本書的定位及個性。書與世上的一切事物相關,並可能與任何人發生關聯。本書採訪的是浸淫書本世界的人,因而必然蘊含了許多啟發,能提供想要思考未來生活形態、工作方式、人與書關係的讀者參考。
願本書能夠幫助讀者描繪出屬於每一個人自己的圓。
「小商販」──以這樣的形態提供給大眾的商品及服務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這種商業模式,是本著責任,投入深信不疑的志業,與信賴的人們建立起關係,從而成立。同時「小商販」亦逐漸成為實現自我天職的普遍途徑。
出版業亦不例外。「一人出版社」這個詞彙已廣受愛書人所認知,個性獨具的出版物及出版人的活躍也受到矚目。
「小商販」這樣的經營形態,也適用於出版業嗎?
過去也有許多一個人或數人經營的小型出版社,但由於書籍做為商品的特殊性,使得它有著一套異於其他行業的銷售制度,造成出版業的「小商販」形態如今仍有著不易跨越的高...
目錄
【專文推薦】
一個人,但不孤單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序言
第一章一個人才能夠實現的事
小書房‧安永則子
在等身大的範圍內,自在地兼顧工作及育兒
土曜社‧豐田剛
一個人做出版,會是愉快的生活提案嗎?
里山社‧清田麻衣子
在稍微偏離「幸福」的地方,打造專屬自己的場所
港之人‧上野勇治
編輯凝聚靈魂之聲、綻放光芒的書
特別採訪詩人谷川俊太郎
詩與出版,都與時代互相激盪,進而發展出新的形態
第二章開拓地方的可能性
三島社‧三島邦弘
「出版」就是「持續」,為了下一代,現在能做的是什麼?
赤赤舍‧姬野希美
邂逅撼動生命的攝影師,一連串悸動的軌跡
Saudade Books‧淺野卓夫
放浪於「有書的世界」與「無書的世界」的夾縫之間
column
1 宇田智子(市場的舊書店URARA)沖繩的小出版社
2 田村實(田村堂)奇跡的出版社Tara Books(印度)
第三章貫徹心目中的「有趣」
有夢舍‧谷川惠
支持著家人的這些那些,都成就了今天
mille books‧藤原康二
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傳遞喜愛事物的本質
taba books‧宮川真紀
放手去做,自己搞定,世界從此拓展開來
column
出版社以外的人
訪談:Tom’s Box土井章史先生
書籍品牌特出的書店及畫廊
EAST
EHONYARUSUBANBANSURUKAISHA 荒木健太/彩虹繪本屋 石井彩
書肆骰子 Saito Hideyuki/café+gallery芝生 遊佐一彌
WEST
ondo 池田敦
nowaki 筒井大介/iTohen 鯵坂兼充
第四章串連起新的關係
島田潤一郎(夏葉社)
小鎮書店與一人出版社
石橋毅史(文字工作者)
就你一個人,要把那本書送到誰的手中?
內沼晋太郎(選書師)
關於「小書鋪」
結語
【專文推薦】
一個人,但不孤單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序言
第一章一個人才能夠實現的事
小書房‧安永則子
在等身大的範圍內,自在地兼顧工作及育兒
土曜社‧豐田剛
一個人做出版,會是愉快的生活提案嗎?
里山社‧清田麻衣子
在稍微偏離「幸福」的地方,打造專屬自己的場所
港之人‧上野勇治
編輯凝聚靈魂之聲、綻放光芒的書
特別採訪詩人谷川俊太郎
詩與出版,都與時代互相激盪,進而發展出新的形態
第二章開拓地方的可能性
三島社‧三島邦弘
「出版」就是「持續」,為了下一代,現在能做的是什麼?...
商品資料
出版社:柳橋小鹿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8-04-02ISBN/ISSN:978986956061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32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