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敢,是放下自尊,
為生命出逃!」
10歲男孩真實冒險經歷,感動全球2000萬個讀者!
★電影即將於2018年7月在台上映
★附作者寫給台灣讀者一封信
★口碑相傳近半世紀,二度改編搬上大銀幕
★行銷全球超過20個國家,創下2000萬本驚人佳績
★原著出版至今45年,單單在法國,暢銷突破150萬冊
★出自作者真實經歷,多次以繪本、圖文書、純文字書形式出版,在全球擄獲6—99歲各年齡層讀者。
我們就像一袋散落的彈珠,
各自奮力奔逃、苟求活命,
只為了,再次和家人團聚。
1941年,我還是個成天打彈珠,把口袋裡的彈珠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10歲男孩。也是那一年的某個夜晚,爸爸突然要我和哥哥趁著半夜離家。
臨行前,爸爸重重賞了我一巴掌,要我記住:絕不說出自己的真實身分;可以喪失尊嚴,就是不能失去生命!
法國作家喬瑟夫.喬佛在走過大半個世紀的人生,始終被問及的,仍是他以10歲逃難經驗所寫成的暢銷作品《一袋彈珠》。
一個10歲男孩會擁有什麼樣的生活?這對我們來說不難想像。然而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喬佛卻和哥哥一起被推出家門;就像兩顆彈珠,被父親扔進黑沉沉的夜裡——不是抛棄,是為了活命!他們不能停下來,也沒有時間恐懼,只能拚命移動、躲藏,因為追捕者緊跟在後……
這是一個10歲男孩絕地求生的故事;一個未經世事的孩童,在失去父母的保護下,獨自與惡魔交手的生存遊戲。透過他純真的眼睛,我們在這段駭人經歷中看到了椎心的傷痛、窒息的危機,卻也見到人性中難能可貴的崇高情操。
〔國內外名人、媒體推薦〕
郭重興(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專文推薦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李偉文(作家)
李崇建(作家)
凌性傑(作家)
高翊峰(小說家)
陳之華(親職教養作家)
陳安儀(親子作家)
陳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作家)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游乾桂(親職教養作家)
彭菊仙(親職教養作家)
鄭宇庭(新手書店創辦人)
鄭俊德(閱讀人主編)
〈按姓名筆劃順序〉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滾動在煙硝塵灰的《一袋彈珠》,以溫柔的勇氣綻放隱隱微光,讓讀者窺見人性良善的燦亮,聽到愛與希望的跫音……」
◎鄭宇庭(新手書店創辦人):
「喬佛的《一袋彈珠》化成長故事於生存難題,二戰時的德佔法國軍事管轄區,時時刻刻生死交關,烽火連天的殘酷之下,是平凡人們的善意與孩童的純真帶領主角一路逃離,讀文學小說開歷史之眼,你我若身處其中,該如何有尊嚴的活著?從一袋彈珠裡思索生命與生存的意義,掩卷後餘味無窮。」
◎鄭俊德(閱讀人主編):
「人生就像彈珠,在撞擊與滾動中,才有機會贏得每一局難題。」
◎凱瑟爾(Joseph Kessel,法國小說家):
「關於那個受詛咒的年代,現身說法比比皆是,但本書透過孩子的經驗、情感、喜悅與痛苦的本質,造就獨一無二的敘事方式,擄獲、牽引、帶領著讀者一頁接著一頁,直到最後。」
◎貝納.克拉維爾(Bernard Clavel,法國作家):
「本書描繪恐懼、不安、痛苦,其實也可以是一本仇恨的作品,但最終卻成就了一聲希望與愛的吶喊。」
◎弗朗索瓦.努里西耶(François Nourissier,法國作家):
「卓別林式的幽默,令人心碎又有趣的回憶,《一袋彈珠》是一本必讀的作品,特別是在此時此刻。」
◎阿爾馮斯.布達爾(Alphose Boudard,法國小說家):
「一本好書,動人、深刻……」
◎法國《世界報》:
「很少有作品能像《一袋彈珠》一樣經歷數十年,感動世代的讀者。因為,它是一本用生命與熱血寫下的作品。」
◎美國《出版家週刊》:
「那是一段誰都不想經歷的苦難年代,然而在喬佛的經歷中,我們卻不止看到悲傷,還有人性的崇高。」
◎美國《好書情報》:
「喬佛的真實經歷令人落淚,也令人驚顫、震撼!它也鼓舞了那些對於人性感到失望的人……一本值得推薦給各個年齡層讀者的動人作品!」
◎美國《學校圖書館月刊》:
「10歲男孩面對惡勢力的真實冒險故事……或許我們都熟知那段歷史,但喬佛的故事為我們開啟另一道窗,寫出了我們所未知的那個世界。」
本書特色
※相異於《安妮日記》的猶太家庭為躲避納粹捕捉而隱藏在密室裡,此書作者喬瑟夫.喬佛的父親,則不願全家人群集躲藏起來,而是要他們分批逃離、自求生路,能活一個算一個!也就在這種情況下,喬瑟夫.喬佛被推出家門,進入了殘酷的追捕世界,才有這段動人又驚人的冒險經歷。
※現年87歲的喬佛在42歲寫下這段經歷,這40多年來,他不斷受邀演講,也不斷被問及:「你的父母會不會太殘忍,竟放你們獨自在外求活?」「若現在換作是你,你會做出和父母親一樣的決定,讓10歲孩子獨自離家求生存嗎?」很多選擇是無法重來,很多問題也無法有單一的答案,然而喬佛的故事卻讓人不禁想到我們身邊的10歲孩子,甚至那個曾經是10歲孩子的自己,或是現今已成年的自己:若身為那父母,我們捨得放手嗎?若是10歲的喬佛,我們又如何能在沒有父母的保護下勇敢求活?
※納粹的暴行已然烙印在歷史的傷痕裡,它結束了;但現今在成人及孩子世界裡,那些有形無形的暴力或不公不義的事情卻不曾終止、無所不在——我們是教孩子(或要自己)躲藏在內心的密室裡不去面對?或是鍛練自我的意志,運用智慧去迎擊?
※喬佛的真實經歷讀來觸目驚心,也令人揪心,雖是發生在久遠的七、八十年前,卻在在回應著我們現今的處境,無論對10歲以上的孩子或成人來說,都是一門激勵人心、發人深省的生命課。
作者簡介:
喬瑟夫.喬佛 (Joseph Joffo)
1931年出生於巴黎18區的猶太家庭。10歲時,二次大戰期間,一家人逃離巴黎,分散各地,各自求生存。直到戰爭結束,全家才返家團聚。
1973年,喬佛第一次將這段年少的逃難經歷寫成《一袋彈珠》出版,獲得巨大的迴響。至今已近半世紀,這部作品除了純文字書出版,光是在法國就創下150萬本的佳績,而在全球20多個國家更創下超過2000萬冊的銷售佳績,並以繪本、圖文書等形式出版,擄獲各年齡層讀者。它甚至多次改編搬上大銀幕,感動全球觀影人。
譯者簡介:
范兆延
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巴黎第三大學高等翻譯學院筆譯碩士,現為專職法文口筆譯,譯作包括《精巧細緻》、《一個人的不朽遠行》、《侯麥》、《如果,讓幸福停留在此刻》等十餘本。
章節試閱
這是第一次爸爸在週間歇業。
爸爸的呼喊聲從樓上傳到我們耳裡,他人在我們的房間裡。
他躺在莫里斯的床上,雙手枕在頸後,打量著我們的王國,像是試圖用我們的角度來看待它。
爸爸見我們進來,才坐直身子。
莫里斯和我坐在爸爸對面的另一張床上。他開口滔滔不絕地說著,一字一句不斷迴蕩在我耳邊,到今天仍然縈繞不去。
莫里斯和我聚精會神地聆聽,好像這是我們生平第一次張開耳朵。
「從你們懂事開始,」他開口,「有好幾個晚上,我都會說故事給你們聽,這些真實故事中的角色,都是我們家族的成員。但今天我才發現,自己從來沒有告訴你們我的故事。」
他笑一笑繼續說:
「故事並不是很有意思,如果之前晚上說這些,你們一定會覺得無聊,但我還是要大概跟你們提一下。我小時候,年紀比你們現在還小得多的時候,我住在俄羅斯,那裡有一位呼風喚雨的君主,我們叫他沙皇。這個沙皇就跟現在的德國人一樣喜歡打仗,他有一個計劃,於是派出密使……」
爸爸停了下來,皺起一邊的眉頭。
「你們曉得什麼是密使嗎?」
雖然毫無概念,我仍然點點頭,很清楚反正不會是什麼討人喜歡的東西。
「他派遣密使前往不同村鎮,把像我一樣的小男孩抓起來,送去軍營當兵,讓他們穿上軍服,學習行軍,服從命令,還有殺敵。當我到了當兵的年紀,在密使還沒來到我們的村莊,帶走我和其他同年齡的男孩之前,我父親找我說話,就像……」
爸爸聲音有些嘶啞,接著才說下去:
「就像今天晚上我找你們說話一樣。」
天整個暗了下來,我幾乎看不見坐在窗前的爸爸,但我們三個卻沒有人起身開燈。
「他要我到農場的小房間裡,那是他獨處、想事情的地方。他對我說:『兒子啊,你想要做沙皇的戰士嗎?』我說不要,我知道自己會被折磨,我不要當兵。大家常常以為男生都想從軍,現在你們知道這不是事實。總之,這不是我的志向。
「『那麼,』他對我說,『解決的辦法很簡單。你已經是個小大人了,你得離開這裡,你會應付得很好的,因為你並不笨。』
「我說好。在向父親和姐妹們吻別後,我離開家裡,當時我七歲。」
字句間,我可以聽見媽媽走動和擺餐具的聲音,坐在我身旁的莫里斯似乎變成了石像。
「我一邊養活自己、一邊逃離俄國人,相信我,過程其實很辛苦。我什麼工作都做過,拿著高我兩倍的鏟子鏟雪,只為了一大塊麵包。我遇過善良的人幫助我,也遇過壞人。我學會使用剪刀,成了理髮師。我走過非常多地方,在某個城市待上三天,在另一個城市住了一年。最後我來到這裡,一直過得很幸福。
「你們的媽媽有個跟我差不多的故事,但說到底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我在巴黎認識她,兩個人相愛、結婚,然後生下你們,就這麼簡單。」
爸爸停下來,我可以感覺他的手指在黑暗中撥弄我床罩上的流蘇。
「我開了這間理髮廳,一開始店面很小。我賺來的錢,都是我努力的結果……」
爸爸似乎想繼續說下去,但卻突然停了下來,聲音一下子變得瘖啞。
「你們曉得我為什麼要跟你們說這些嗎?」
我知道,卻猶豫著沒開口。
「曉得,」莫里斯說,「因為我們也要離開這裡。」
爸爸吸了一大口氣。
「沒錯,孩子們,你們得離開這裡,現在輪到你們了。」
他揮舞雙臂擺出腼腆的關愛手勢。
「你們知道為什麼,因為我不忍心再看到你們每天都是這副模樣回到家裡。我知道你們懂得保護自己,你們不會害怕,但是你們要知道,當我們是弱勢的時候,當我們是二對十、二十或一百個人的時候,放下自尊然後逃跑才是勇氣的表現,而且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
我感覺到喉頭一陣哽咽,但我曉得我不會哭。如果是昨晚,也許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但是現在不同。
「你們已經看到德國人對我們的態度愈來愈強硬:人口清查、在店門張貼告示、直接到店裡突擊檢查。今天是黃星星,明天就是逮捕令,所以必須逃離這裡。」
我抖了一下。
「那你跟媽媽怎麼辦?」
黑暗中我看見爸爸安撫的手勢。
「亨利和亞伯已經在自由區。你們今晚啟程,媽媽和我還有事要處理,之後才會離開。」
爸爸臉上浮現一抹淺笑,欠身將雙手分別搭在我們的肩膀上。
「不用擔心,俄國人連七歲的我都捉不到,難道納粹就有能耐逮住五十歲的我?」
我鬆了一口氣。總之,我們要分開了,但戰爭總有結束的一天,之後一家人自然就會團聚了。
「現在,」爸爸說,「你們得牢記我接下來告訴你們的事情。你們今晚啟程,搭地鐵到奧斯特里茨車站,買票前往達克斯,你們必須從那裡越過分界線。當然,你們沒有通行的文件,必須自己想辦法。在達克斯旁邊有個叫做阿熱特莫的村莊,那裡有人專門帶路。只要到了另一邊,你們就安全了。那裡是自由的法蘭西,你們兩個大哥人在芒通,等等我會在地圖上指給你們看,很靠近義大利邊境,你們去找他們。」
莫里斯提高音量。
「那搭火車呢?」
「不用擔心,我會給你們錢。千萬要注意不要弄丟、也別讓人偷去。我會給你們五千法郎。」
五千法郎!
就連之前大幹幾筆的夜裡,我的口袋裡也從沒超過十法郎!這可是一大筆錢啊!
爸爸接著說下去,我從他的語氣知道這是最重要的部分。
「還有,」他說,「你們必須明白一件事,你們是猶太人,但是絕對不要承認。聽好了:絕對不要!」
我們兩個同時點著頭。
「就連你們最要好的朋友也不能說,說悄悄話也不行,一概否認到底。你們給我聽好了:否認到底。喬瑟夫,過來這裡。」
我起身走近爸爸。這時候,我根本看不見他的臉。
「喬瑟夫,你是猶太人嗎?」
「不是。」
爸爸一巴掌打在我臉上,聲音又響又亮。他從來沒有這樣打過我。
「說實話,喬瑟夫,你是猶太人對吧?」
「不是。」
我沒發現自己是在吶喊,一聲決絕、篤定的吶喊。
爸爸站起來。
「很好,就這樣,」他說,「我想我已經把事情都交代完畢,現在一切都講清楚了。」
我的臉頰依舊灼熱,但打從一開始我心裡就有個揮之不去的疑問,我必須得到答案。
「我想要問你:猶太人是什麼?」
這次爸爸打開莫里斯床頭上的綠燈罩小燈。我很喜歡那盞燈,它散發出柔和、溫馨的光線,但我之後再也見不到了。
爸爸撓撓頭。
「嗯,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喬瑟夫,事實上,我自己也不太明白。」
我們看著爸爸,他覺得似乎有必要繼續說下去,畢竟剛才的回答看在孩子眼裡就像是種逃避。
「從前,」他開口,「我們生活在某個國家,後來被趕了出來,四處流浪,過程中經歷過幾次我們現在面臨的處境。這種事持續上演,每當有人驅趕猶太人,我們就得離開、躲起來,等到那些人累了為止。好啦,準備開飯了,吃完飯你們立刻出發。」
我不記得吃了什麼,記憶中只留下湯匙敲在盤緣的細碎聲響,還有一些要水、討鹽之類的低語。在門邊的藤椅上擺著我們兩個的斜背包,衣物、盥洗用品和摺好的手帕把它們塞得脹鼓鼓的。
走廊的時鐘敲響了七點鐘。
「很好,就這樣,」爸爸說,「一切都準備就緒了。在你們背包的拉鏈口袋裡有錢,還有亨利和亞伯的詳細地址,等等我會給你們兩張地鐵票。去跟媽媽說再見,然後出發。」
媽媽幫我們把手穿進外套的袖子裡,圍好圍巾,接著拉高我們的襪子,手裡忙個不停,還一邊在微笑,但是她的眼淚卻不停掉下來。我能感覺她淚濕的臉頰貼著我的額頭,她的嘴唇同樣是濕的,帶著鹹味。
爸爸攙扶媽媽起身,接著放聲大笑,那是我聽過最虛偽的笑聲。
「這是在幹嘛,」爸爸大聲說,「他們又不是一去不回,而且也不是剛出生的孩子!快去,上路吧,孩子們,我們很快再見。」
爸爸迅速吻別我們,兩隻手把我們推到樓梯口。我拎起沉甸甸的背包,莫里斯推開邁向黑夜的門。
至於我的父母,他們並沒有下樓。後來我才知道,當我們離家之後,爸爸依舊站在原地,閉上雙眼,輕晃身子,撫慰著無從追溯的悲痛。
在無光的夜裡,在宵禁警報即將發布的冷清街道上,我們消失在黑暗之中。
童年結束了。
這是第一次爸爸在週間歇業。
爸爸的呼喊聲從樓上傳到我們耳裡,他人在我們的房間裡。
他躺在莫里斯的床上,雙手枕在頸後,打量著我們的王國,像是試圖用我們的角度來看待它。
爸爸見我們進來,才坐直身子。
莫里斯和我坐在爸爸對面的另一張床上。他開口滔滔不絕地說著,一字一句不斷迴蕩在我耳邊,到今天仍然縈繞不去。
莫里斯和我聚精會神地聆聽,好像這是我們生平第一次張開耳朵。
「從你們懂事開始,」他開口,「有好幾個晚上,我都會說故事給你們聽,這些真實故事中的角色,都是我們家族的成員。但今天我才發現,自己從來沒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