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凱倫.勒比永
定價:NT$ 350
優惠價:88 折,NT$ 308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台灣本島和離島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在與孩子的飲食大戰中,身為父母的你總是節節敗退、束手無策?
靈活運用書中的10大飲食準則,你也能教出樂在吃食的健康孩子!
孩子挑食不愛吃飯、吃頓飯搞得像打仗,讓你一個頭兩個大?
法國孩子為何飲食均衡、愛吃各類蔬果又不貪吃零食,坐在餐桌前還規矩有禮?
且跟著作者一同揭開法國人教出健康不挑食孩子的祕密!
因為嚮往老公家鄉的生活,凱倫興沖沖地拖著老公跟兩個女兒飛抵法國,正當以為全家即將展開夢幻美好的異國生活之際,怎料自己與兩個女兒的飲食習性,竟成了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群起圍勦的標的!一場高潮迭起、機鋒幽默的飲食文化洗禮就此展開……
除了生動鮮活、笑中帶淚的法國生活紀實,書中亦整理出10大飲食準則與實行訣竅,幫你重新教育孩子的胃口與味蕾。不知該從何下手?書末附有簡單美味又健康的法國食譜,讓你輕鬆上手。法國飲食教育之旅,現在就上路吧!
溫和但堅定的法式教養,更能建立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生活品格!
教出不挑食孩子的10大飲食準則:
準則一:威嚴式家庭飲食教育
準則二:避免情緒化飲食
準則三:飲食時間表和飲食選擇
準則四:一同用餐
準則五:吃多樣化健康食物
準則六:嘗試陌生食物
準則七:吃零食的訣竅
準則八:營造快樂、放鬆的飲食氣氛
準則九:吃「真正」食物
準則十:吃要吃得快樂,不要吃得有壓力
作者簡介:
凱倫.勒比永(Karen Bakker Le Billon)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2010年曾獲選加拿大40位40歲以下傑出人士。身為羅德學者,擁有牛津大學博士學位,曾出版三部學術著作。過去10年,她和家人旅居於溫哥華和法國兩地。個人網站:karenlebillon.com/
譯者簡介:
廖婉如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畢業,紐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曾任技術學院講師。現為自由譯者。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
期望讀者們在細賞法國飲食文化時,能檢視自我與自家飲食內容,讓國家未來主人翁從小就接觸健康飲食,選擇健康的食物、聰明吃。
--前國民健康局局長 邱淑媞
法國人讓孩子不挑食的祕訣在於「愛食物就要節制,愛食物就要認真」。這樣的飲食之道是一種哲學,是代代相傳的智慧,也是父母的耐心堅持。
--前商周出版選書人 何穎怡
全書以幽默的筆調,描述作者和小孩闖蕩於法國婆婆、學校,和一個社交圈的指點之下,終於漸入佳境的甘苦趣事。
--科普作家/小兒科醫生 林正焜
要增進良好的親子互動,可以從簡單的「共餐」開始。透過本書作者介紹,了解法式飲食,擷取認同的優點套用,相信能讓台灣父母受益良多!
--親子作家、禮筑外文書店創辦人 洪瑞霞
台灣的食材如此多元豐美,有這樣的先天條件,若再加上父母擁有樂觀、堅持、熱情的飲食態度,我們就能養育出「可愛健康、樂在飲食」的孩子。
--親子作家 番紅花
這本書喚起我年輕時在法國留學,第一次認識他們在幼稚園、小學與中學教育裡每年秋天安排「味覺週」獨特課程設計的驚喜回憶。
--文化部政務次長/前台灣駐法代表 楊子葆
一看到原文書名「法國小孩不挑食」,心裡馬上就冒出許多問號,這是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那我們家小孩怎麼差那麼多? 他們和作者那雙女兒一樣,只吃愛吃的特定幾樣東西,對陌生食物戒慎提防,肚子餓不是猛吃零食就是吵著要吃速食,特愛加番茄醬的薯條和義大利麵,百般利誘哄騙才願意吃青菜。在我周遭,這樣的孩子並不少見。
作者從她一家子搬到法國定居的一年裡,看見法國小孩什麼都願意吃,而且開開心心地吃,她好奇法國爸媽是怎麼辦到的,於是仔細觀察法國人的飲食生活,分析原因,將北美和法國的飲食文化加以比較,歸納出十個大原則,並且從她親手改造家庭飲食習慣的實戰經驗裡,列出許多實用的訣竅。
書中提出的許多觀點和做法都相當受用,譬如說,孩子至少要嘗試過七次之後才會接納陌生食物;孩子跟爸媽吃一樣的東西,不提供替代食物;讓孩子習慣微微的飢餓感反而能夠培養好胃口;法國人吃飯吃得久反而吃得少的「弔詭」;避免無聊時就吃零食打發時間;不要用美食來獎勵或安撫孩子。
在落實這些原則的背後,我們看到更重要的教養問題,做爸媽的如何發現自己的盲點,如何以身作則,如何亦嚴亦慈地教孩子,如何不心軟地把持立場,這些對當爸媽的來說,始終是最難的挑戰。
我們從作者這一路有笑有淚、有掙扎有頓悟的歷程獲得一種信心:我們也教得出不挑食的超完美小孩。
——譯者 廖婉如
法國人對「食物」及「吃」的堅持,是大家普遍知道的事實,在本書中,作者透過「北美式」觀點和具體而微的生動描述,讓我們更能體現法國人如何將「美食文化」落實生活,並運用在對孩子的教養中:「教養的目標是教育孩子成為自信的吃食者,樂於食用形形色色各類食物,樂於自在地嘗新,懂得如何在自制和愉快之間取得平衡。換句話說,教養的目標不是控制孩子吃什麼,而是教孩子如何吃得好。」「在他們的觀念裡,小孩子要學習生活所需的基本能力:閱讀、基本的算術、如何吃食。因此,教孩子學會吃形形色色的食物,以開放的態度嘗試陌生食物,是父母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我們曾見識過法國小孩在餐桌上的功力(連未滿一歲的孩子都能在自己的餐椅上「陪」大人吃完一頓將近四小時的晚餐),也感受過法國父母挑選孩子食物的堅持,更領教過給錯零食時間所換來的責難眼神,所以讀起此書特別「心有戚戚焉」,而書末所附的食譜簡單易做也讓人心動,這不只是一本教養書,更是激發大家對飲食文化的反思及落實於生活的借鏡。身為台灣父母,我們有幸享受許多在地的美妙食材,而持續在孩子身上試驗的「餐桌計畫」也確實收到成效——孩子一歲前就已嘗試過苦瓜、青椒、甜菜根等食物,也能在餐桌上陪大人吃完一餐飯,不敢說這是不是歸功於法國文化洗腦的「餘毒」,但我們相信,帶著孩子體驗飲食的美好,是送給全家最棒的禮物!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孔勝琳與法文兼職譯者 段韻靈
看完這本書,你就會了解為什麼「法國女人不會胖」!法國的孩子從小就學會對食物慎重且用心的態度,所以不會無心吃下過多不必要的食物,也避免了飲食失調的問題。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法國人如何欣賞每天吃進嘴裡的食物,如何讓孩子多方嘗試各種食物並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在每個家庭的用餐環境中,都可窺見法國悠久的飲食傳統。
而且本書不只是幫助父母為孩子建立飲食習慣的工具書,作者敘述自己如何融入法國飲食文化的過程,也是妙趣橫生,讓人讀來津津有味。
——小米媽媽
新手媽媽當了一年的我,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真的只能照書養,無論是網路爬文,或是拜讀各領域專家的專著,對我而言都是如獲甘霖。
我的女兒才一歲多,對許多事情卻早有主見,尤其提及她最愛的活動——吃東西,更是如此。最近她完全不碰蔬菜、不喝水,著實讓我想破頭,不知如何改善。聽朋友介紹,好好拜讀了這本書。
其實在閱讀之前,早已聽聞法國人對小孩的教養方式:嬰兒可以一覺睡到天亮、小孩到餐廳不會大哭大鬧……,原以為生性浪漫的法國人,會主張一切尊重孩子的意見,但這麼想就錯了!本書作者一家人搬到法國,發現法國的小孩為何都像小大人般有禮、不挑食,在歷經法國文化的洗禮、觀察周遭婆婆媽媽的行為之後,歸結出幾條準則,而每一條都足以打破我們原本的信念,而這些準則正是法國小孩不挑食的祕訣!
成長中孩子的健康,取決於所吃的食物,而孩子的飲食習慣,父母們要負完全的責任。若要孩子吃得健康,自己也要先以身作則。或許我們無法像作者一樣幸運搬到法國,但從書中歸結出的重點,我們可一探究竟法國人的教養方式,如法炮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關於不碰蔬菜、不喝水的「難題」,我知道該怎麼解決了!
——CC媽
好好吃飯,對法國人來說是向下扎根的運動吧,這點我直到身邊友人生了法國娃娃才真的見識了。
前兩個月,有個嫁到法國的女友帶著剛滿一歲的女兒回台灣探親,我選了一間親子餐廳敘舊(就是跟麥當勞一樣有個遊戲區讓小孩瘋狂跑跳然後爸媽可以專心吃頓飯那種)。桌邊環繞著五六七八歲精力旺盛不停燃燒小宇宙的歡樂小童,菜單上是香脆炸薯金黃炸雞起司漢堡等所有討好孩子胃口的餐點,而鄰桌爸媽還是得不時殷殷勸誘那些被溜滑梯吸去所有胃口的小祖宗:「乖,再多吃兩口吧。」
我們這桌的小女主角愛麗絲當然還不能吃這些「金黃酥脆」的油炸食物,我滿心期盼她媽媽拿出佳寶嬰兒罐頭,我想像著法國來的佳寶應該是貼著foie gras(鵝肝醬)或con_t de canard(油封鴨)之類標籤的嬰兒版法式料理吧。
結果愛麗絲的午餐是三個小便當,一盒裝白飯,另外兩盒分別是切細的魚肉跟綠色蔬菜(也算是大人版的飯菜啦)。然後媽媽節奏很好的,一口飯配一口菜,愛麗絲就這樣安安靜靜,偶爾轉眼張望周圍跑跳的大小孩,繼續細嚼慢嚥的吃完她的專屬餐點。飯後她當然也在遊戲區探險了一會兒,然後是飯後點心,葡萄乾麵包跟水果,一切食物都這樣帶著平靜而審慎的氛圍,好好裝進肚子裡。
平靜而好奇,書裡說,法國孩子帶著平靜的好奇心歡喜地嘗試新食物,這平靜的好奇,很少在美國成人身上看到過,更別說在美國小孩身上。
在北美(其實在台灣也是如此吧),食物有時會被父母拿來當成紀律的替代品。父母拿不准吃飯當作處罰,或者反過來,用食物來賄賂。「你現在聽話的話,等一下有冰淇淋吃喔!」最糟的是拿食物當獎賞。法國爸媽認為這樣做會讓食物背負著情緒的包袱,破壞了孩子調節飲食習性的能力,孩子們日後可能會藉由吃食來處理(或埋藏)自己的情緒。
吃飯是一件餵養身體,滋養心靈的正事,如此重要但其實也很單純,法國人好好看待這件事,做父母的從這裡出發,開始培養孩子品味食物、品味時間,以至於品味一生的能力。
——譯者 張怡沁
作者以個人經驗介紹何謂正確的飲食觀念,看了法國人對飲食的講究,從食材的挑選、烹調至餐桌禮儀,處處注意小細節,更難能可貴的是如此的高品質用餐家家皆如此,並無平民貴族之分,讓我們自詡是懂吃、愛吃的中國人不禁也甘拜下風。
對小孩的餵養,法國人更是重視,家庭學校皆然,看完本書不禁一驚,原來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餵養習慣,在法國人眼中竟是如此的錯誤。在台灣似乎很少兩歲以上的小孩不認識麥當勞的,我們太常以食物為獎賞,這原來是不對的。而隨著雙薪家庭越來越多,外食的比例也逐年升高,健康的飲食也就難以把關,也難怪大腸癌在這幾年老是高居癌症死亡率前幾名。
而餵小孩吃飯在我家一直是個很大的挑戰,常常只要他們肯吃飯,餐桌禮儀都可不計較,兩小孩桌上爬上爬下,食物滿天飛是很常見的,因此看到作者說法國的孩子可以規矩的陪大人用餐至半夜也不吵鬧,簡直是無法置信。
雖然比起美式的飲食,我們的其實好太多了,去年英國小女生Martha Payne曾對台灣的營養午餐讚譽有加,但在教育工作現場的我們發現,孩子對於這樣用心設計的菜單,往往並不珍惜,肉類或炸雞一定是第一個被搶光光的,但若是綠色蔬菜就很不受歡迎,常常有半桶以上最後是倒到廚餘桶裡,若能從小扎根,從家庭或學校教育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不讓他們選擇,當我們的孩子長大了,他們或許也能把這樣的健康飲食觀念帶給下一代。
——三峽國中英文老師 何欣穎
享受吧!法國式的樂食教養
生活在台灣,幾乎處處有美食;身為一個新手媽媽,各種五花八門的育兒知識、嬰幼兒飲食指南也幾乎唾手可得。但如果真要深入思考該如何教養孩子「吃什麼」、「何時吃」、「該怎麼吃」、「如何吃得好」…… 大概沒有比以美食為傲、更以深厚的飲食文化為傲的法國經驗,更值得借鏡的了。
《法國餐桌上的10堂食育課》就是這樣一本令人大開眼界的書! 書中以一位移居法國、有兩個女兒的母親的角度,娓娓道來移居法國後,因為文化差異而遭遇的窘境,以及為了幫助女兒和自己融入當地生活,下定決心要讓女兒「吃得像法國小孩」所做的種種努力。
因此,作者除了生動的描述自己在一次次親友聚會場合中、女兒的幼兒園食堂裡、還有在當地市場採買時,所經歷的各種關於飲食、關於教養的衝擊;也將這些親身經歷整理出清楚的「法國飲食準則」,例如:「不把食物當作安撫、獎賞、懲罰、利誘或轉移注意力的工具」、「孩子吃大人準備的食物,沒有替代品、也沒有應孩子要求快煮出來的食物」…… 這些準則乍看之下有些嚴苛,但也更讓人好奇:法國人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儘管書中提到的法式教養模式有點類似傳統東方的「威權式」教養(作者說法國父母不哄小孩、不甜言蜜語的騙小孩,不會將孩提時期過度「浪漫化」,大家都致力於教出「循規蹈矩」的孩子),但法國父母以及學校花在培養孩子樂於好好享受美好的食物(或者用書中的法式觀點來說,應該是「真正的」食物)所花的心力,確實令人佩服。而且作者透過與法國幼兒園老師的對話、和親友在餐間的有趣辯論中,清楚展現了法國的飲食教育目標,絕對不是透過親子雙方角力拉扯、或任何不愉快的強制手段達成的。
最有趣的是,書中描述「法國小孩(無論幾歲)吃完東西還是能保持衣著整潔、不輕易吃零食、
樂於嘗試新奇的食物、不會在餐桌上吵鬧耍脾氣」等種種天使般的行徑,很令作者驚訝,也激勵了這位母親擬定新的家庭飲食計畫,決心改變孩子們(最後也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如果你也頭痛孩子愛吃零食、不肯吃蔬菜水果、飲食不均衡…… 這些問題作者在書中都一一歸納出解答。
想知道作者是怎麼成功改變的? 答案其實相當顛覆我原本對法國飲食「精緻、價格高昂、只屬於金字塔頂端族群」的粗淺印象。原來法國人說的「在法國,人人都能吃得好」而且「懂得如何吃得好」,指的是:享受新鮮的、多樣化的、具在地風土的農產品,經過適當、用心的烹調,而成為不僅僅餵飽身體、還能夠滋養身心的食物;當然,重點還包括要和親朋好友一同圍坐在餐桌前「愉快的、慢慢的品嘗」。最重要的是,這樣的飲食態度,深入每個法國家庭、學校與社區,因此足以讓所有法國孩子打從出生起,就生活在其中,而且深受其惠!
無論你的孩子(或你自己)目前的飲食習慣為何,本書沒有夢幻如馬卡龍般的浪漫情節,而是一位母親愈挫愈勇的飲食教養實戰經驗,相信所有注重飲食的父母都能從中獲得靈感,而孩子們都能因而深受其惠!
——勤兒媽媽
書中我很喜歡的部分是讓孩子多嘗試不同口味食物的段落。我記得孩子還小的時候,我每星期會小心地給孩子試一次新食物,但孩子益發長大後,我就漸漸忘了那種感覺,現在煮菜時不自覺地會煮他們喜歡吃的,或是就會認定他們不喜歡吃某些東西,所以即使桌上有那些菜餚,我也不會主動詢問他們要不要試試,大大扼殺了他們嘗試新食物的機會。看了那段文章,那種往日的感覺就浮現上來,更重要的是,我覺得作者描述的那種情境很棒,塑造一個美好的環境,讓孩子在不自覺中嘗試新的食物。其實這個方式我很有感觸,因為我家的孩子在家其實不太會嘗試新食物,但外出旅遊時,也許是因為走了一段路覺得餓,也許就是心思被其他東西所吸引,不會特別在意手上拿的是什麼食物,所以他們對食物的接受度變大,連在家向來不吃的東西,有時也會吃下肚去。只是回家之後,也常常故態復萌,也許我得想個辦法讓那種感覺可以持續下去。
——全職媽媽蘇珊
作者的口吻很幽默風趣,可以很輕鬆的看完。提出的準則引經據典,有說服力。我看完有心一驚,糟了,小Apple胃口也被寵壞了,我的教法像北美式的,常讓她自己做決定,不吃不勉強,怕餓就讓她吃喜歡的。所以現在開始要讓她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好的態度觀念。
——Apple媽媽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3折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3折 | 1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0 |
3折 | 1 |
5折 | 4 |
6折 | 2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凱倫.勒比永
優惠價: 88 折, NT$ 308 NT$ 35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台灣本島和離島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在與孩子的飲食大戰中,身為父母的你總是節節敗退、束手無策?
靈活運用書中的10大飲食準則,你也能教出樂在吃食的健康孩子!
孩子挑食不愛吃飯、吃頓飯搞得像打仗,讓你一個頭兩個大?
法國孩子為何飲食均衡、愛吃各類蔬果又不貪吃零食,坐在餐桌前還規矩有禮?
且跟著作者一同揭開法國人教出健康不挑食孩子的祕密!
因為嚮往老公家鄉的生活,凱倫興沖沖地拖著老公跟兩個女兒飛抵法國,正當以為全家即將展開夢幻美好的異國生活之際,怎料自己與兩個女兒的飲食習性,竟成了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群起圍勦的標的!一場高潮迭起、機鋒幽默的飲食文化洗禮就此展開……
除了生動鮮活、笑中帶淚的法國生活紀實,書中亦整理出10大飲食準則與實行訣竅,幫你重新教育孩子的胃口與味蕾。不知該從何下手?書末附有簡單美味又健康的法國食譜,讓你輕鬆上手。法國飲食教育之旅,現在就上路吧!
溫和但堅定的法式教養,更能建立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生活品格!
教出不挑食孩子的10大飲食準則:
準則一:威嚴式家庭飲食教育
準則二:避免情緒化飲食
準則三:飲食時間表和飲食選擇
準則四:一同用餐
準則五:吃多樣化健康食物
準則六:嘗試陌生食物
準則七:吃零食的訣竅
準則八:營造快樂、放鬆的飲食氣氛
準則九:吃「真正」食物
準則十:吃要吃得快樂,不要吃得有壓力
作者簡介:
凱倫.勒比永(Karen Bakker Le Billon)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2010年曾獲選加拿大40位40歲以下傑出人士。身為羅德學者,擁有牛津大學博士學位,曾出版三部學術著作。過去10年,她和家人旅居於溫哥華和法國兩地。個人網站:karenlebillon.com/
譯者簡介:
廖婉如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畢業,紐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曾任技術學院講師。現為自由譯者。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
期望讀者們在細賞法國飲食文化時,能檢視自我與自家飲食內容,讓國家未來主人翁從小就接觸健康飲食,選擇健康的食物、聰明吃。
--前國民健康局局長 邱淑媞
法國人讓孩子不挑食的祕訣在於「愛食物就要節制,愛食物就要認真」。這樣的飲食之道是一種哲學,是代代相傳的智慧,也是父母的耐心堅持。
--前商周出版選書人 何穎怡
全書以幽默的筆調,描述作者和小孩闖蕩於法國婆婆、學校,和一個社交圈的指點之下,終於漸入佳境的甘苦趣事。
--科普作家/小兒科醫生 林正焜
要增進良好的親子互動,可以從簡單的「共餐」開始。透過本書作者介紹,了解法式飲食,擷取認同的優點套用,相信能讓台灣父母受益良多!
--親子作家、禮筑外文書店創辦人 洪瑞霞
台灣的食材如此多元豐美,有這樣的先天條件,若再加上父母擁有樂觀、堅持、熱情的飲食態度,我們就能養育出「可愛健康、樂在飲食」的孩子。
--親子作家 番紅花
這本書喚起我年輕時在法國留學,第一次認識他們在幼稚園、小學與中學教育裡每年秋天安排「味覺週」獨特課程設計的驚喜回憶。
--文化部政務次長/前台灣駐法代表 楊子葆
一看到原文書名「法國小孩不挑食」,心裡馬上就冒出許多問號,這是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那我們家小孩怎麼差那麼多? 他們和作者那雙女兒一樣,只吃愛吃的特定幾樣東西,對陌生食物戒慎提防,肚子餓不是猛吃零食就是吵著要吃速食,特愛加番茄醬的薯條和義大利麵,百般利誘哄騙才願意吃青菜。在我周遭,這樣的孩子並不少見。
作者從她一家子搬到法國定居的一年裡,看見法國小孩什麼都願意吃,而且開開心心地吃,她好奇法國爸媽是怎麼辦到的,於是仔細觀察法國人的飲食生活,分析原因,將北美和法國的飲食文化加以比較,歸納出十個大原則,並且從她親手改造家庭飲食習慣的實戰經驗裡,列出許多實用的訣竅。
書中提出的許多觀點和做法都相當受用,譬如說,孩子至少要嘗試過七次之後才會接納陌生食物;孩子跟爸媽吃一樣的東西,不提供替代食物;讓孩子習慣微微的飢餓感反而能夠培養好胃口;法國人吃飯吃得久反而吃得少的「弔詭」;避免無聊時就吃零食打發時間;不要用美食來獎勵或安撫孩子。
在落實這些原則的背後,我們看到更重要的教養問題,做爸媽的如何發現自己的盲點,如何以身作則,如何亦嚴亦慈地教孩子,如何不心軟地把持立場,這些對當爸媽的來說,始終是最難的挑戰。
我們從作者這一路有笑有淚、有掙扎有頓悟的歷程獲得一種信心:我們也教得出不挑食的超完美小孩。
——譯者 廖婉如
法國人對「食物」及「吃」的堅持,是大家普遍知道的事實,在本書中,作者透過「北美式」觀點和具體而微的生動描述,讓我們更能體現法國人如何將「美食文化」落實生活,並運用在對孩子的教養中:「教養的目標是教育孩子成為自信的吃食者,樂於食用形形色色各類食物,樂於自在地嘗新,懂得如何在自制和愉快之間取得平衡。換句話說,教養的目標不是控制孩子吃什麼,而是教孩子如何吃得好。」「在他們的觀念裡,小孩子要學習生活所需的基本能力:閱讀、基本的算術、如何吃食。因此,教孩子學會吃形形色色的食物,以開放的態度嘗試陌生食物,是父母最重要的職責之一。」
我們曾見識過法國小孩在餐桌上的功力(連未滿一歲的孩子都能在自己的餐椅上「陪」大人吃完一頓將近四小時的晚餐),也感受過法國父母挑選孩子食物的堅持,更領教過給錯零食時間所換來的責難眼神,所以讀起此書特別「心有戚戚焉」,而書末所附的食譜簡單易做也讓人心動,這不只是一本教養書,更是激發大家對飲食文化的反思及落實於生活的借鏡。身為台灣父母,我們有幸享受許多在地的美妙食材,而持續在孩子身上試驗的「餐桌計畫」也確實收到成效——孩子一歲前就已嘗試過苦瓜、青椒、甜菜根等食物,也能在餐桌上陪大人吃完一餐飯,不敢說這是不是歸功於法國文化洗腦的「餘毒」,但我們相信,帶著孩子體驗飲食的美好,是送給全家最棒的禮物!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孔勝琳與法文兼職譯者 段韻靈
看完這本書,你就會了解為什麼「法國女人不會胖」!法國的孩子從小就學會對食物慎重且用心的態度,所以不會無心吃下過多不必要的食物,也避免了飲食失調的問題。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法國人如何欣賞每天吃進嘴裡的食物,如何讓孩子多方嘗試各種食物並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在每個家庭的用餐環境中,都可窺見法國悠久的飲食傳統。
而且本書不只是幫助父母為孩子建立飲食習慣的工具書,作者敘述自己如何融入法國飲食文化的過程,也是妙趣橫生,讓人讀來津津有味。
——小米媽媽
新手媽媽當了一年的我,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真的只能照書養,無論是網路爬文,或是拜讀各領域專家的專著,對我而言都是如獲甘霖。
我的女兒才一歲多,對許多事情卻早有主見,尤其提及她最愛的活動——吃東西,更是如此。最近她完全不碰蔬菜、不喝水,著實讓我想破頭,不知如何改善。聽朋友介紹,好好拜讀了這本書。
其實在閱讀之前,早已聽聞法國人對小孩的教養方式:嬰兒可以一覺睡到天亮、小孩到餐廳不會大哭大鬧……,原以為生性浪漫的法國人,會主張一切尊重孩子的意見,但這麼想就錯了!本書作者一家人搬到法國,發現法國的小孩為何都像小大人般有禮、不挑食,在歷經法國文化的洗禮、觀察周遭婆婆媽媽的行為之後,歸結出幾條準則,而每一條都足以打破我們原本的信念,而這些準則正是法國小孩不挑食的祕訣!
成長中孩子的健康,取決於所吃的食物,而孩子的飲食習慣,父母們要負完全的責任。若要孩子吃得健康,自己也要先以身作則。或許我們無法像作者一樣幸運搬到法國,但從書中歸結出的重點,我們可一探究竟法國人的教養方式,如法炮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關於不碰蔬菜、不喝水的「難題」,我知道該怎麼解決了!
——CC媽
好好吃飯,對法國人來說是向下扎根的運動吧,這點我直到身邊友人生了法國娃娃才真的見識了。
前兩個月,有個嫁到法國的女友帶著剛滿一歲的女兒回台灣探親,我選了一間親子餐廳敘舊(就是跟麥當勞一樣有個遊戲區讓小孩瘋狂跑跳然後爸媽可以專心吃頓飯那種)。桌邊環繞著五六七八歲精力旺盛不停燃燒小宇宙的歡樂小童,菜單上是香脆炸薯金黃炸雞起司漢堡等所有討好孩子胃口的餐點,而鄰桌爸媽還是得不時殷殷勸誘那些被溜滑梯吸去所有胃口的小祖宗:「乖,再多吃兩口吧。」
我們這桌的小女主角愛麗絲當然還不能吃這些「金黃酥脆」的油炸食物,我滿心期盼她媽媽拿出佳寶嬰兒罐頭,我想像著法國來的佳寶應該是貼著foie gras(鵝肝醬)或con_t de canard(油封鴨)之類標籤的嬰兒版法式料理吧。
結果愛麗絲的午餐是三個小便當,一盒裝白飯,另外兩盒分別是切細的魚肉跟綠色蔬菜(也算是大人版的飯菜啦)。然後媽媽節奏很好的,一口飯配一口菜,愛麗絲就這樣安安靜靜,偶爾轉眼張望周圍跑跳的大小孩,繼續細嚼慢嚥的吃完她的專屬餐點。飯後她當然也在遊戲區探險了一會兒,然後是飯後點心,葡萄乾麵包跟水果,一切食物都這樣帶著平靜而審慎的氛圍,好好裝進肚子裡。
平靜而好奇,書裡說,法國孩子帶著平靜的好奇心歡喜地嘗試新食物,這平靜的好奇,很少在美國成人身上看到過,更別說在美國小孩身上。
在北美(其實在台灣也是如此吧),食物有時會被父母拿來當成紀律的替代品。父母拿不准吃飯當作處罰,或者反過來,用食物來賄賂。「你現在聽話的話,等一下有冰淇淋吃喔!」最糟的是拿食物當獎賞。法國爸媽認為這樣做會讓食物背負著情緒的包袱,破壞了孩子調節飲食習性的能力,孩子們日後可能會藉由吃食來處理(或埋藏)自己的情緒。
吃飯是一件餵養身體,滋養心靈的正事,如此重要但其實也很單純,法國人好好看待這件事,做父母的從這裡出發,開始培養孩子品味食物、品味時間,以至於品味一生的能力。
——譯者 張怡沁
作者以個人經驗介紹何謂正確的飲食觀念,看了法國人對飲食的講究,從食材的挑選、烹調至餐桌禮儀,處處注意小細節,更難能可貴的是如此的高品質用餐家家皆如此,並無平民貴族之分,讓我們自詡是懂吃、愛吃的中國人不禁也甘拜下風。
對小孩的餵養,法國人更是重視,家庭學校皆然,看完本書不禁一驚,原來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餵養習慣,在法國人眼中竟是如此的錯誤。在台灣似乎很少兩歲以上的小孩不認識麥當勞的,我們太常以食物為獎賞,這原來是不對的。而隨著雙薪家庭越來越多,外食的比例也逐年升高,健康的飲食也就難以把關,也難怪大腸癌在這幾年老是高居癌症死亡率前幾名。
而餵小孩吃飯在我家一直是個很大的挑戰,常常只要他們肯吃飯,餐桌禮儀都可不計較,兩小孩桌上爬上爬下,食物滿天飛是很常見的,因此看到作者說法國的孩子可以規矩的陪大人用餐至半夜也不吵鬧,簡直是無法置信。
雖然比起美式的飲食,我們的其實好太多了,去年英國小女生Martha Payne曾對台灣的營養午餐讚譽有加,但在教育工作現場的我們發現,孩子對於這樣用心設計的菜單,往往並不珍惜,肉類或炸雞一定是第一個被搶光光的,但若是綠色蔬菜就很不受歡迎,常常有半桶以上最後是倒到廚餘桶裡,若能從小扎根,從家庭或學校教育均衡飲食的重要性,不讓他們選擇,當我們的孩子長大了,他們或許也能把這樣的健康飲食觀念帶給下一代。
——三峽國中英文老師 何欣穎
享受吧!法國式的樂食教養
生活在台灣,幾乎處處有美食;身為一個新手媽媽,各種五花八門的育兒知識、嬰幼兒飲食指南也幾乎唾手可得。但如果真要深入思考該如何教養孩子「吃什麼」、「何時吃」、「該怎麼吃」、「如何吃得好」…… 大概沒有比以美食為傲、更以深厚的飲食文化為傲的法國經驗,更值得借鏡的了。
《法國餐桌上的10堂食育課》就是這樣一本令人大開眼界的書! 書中以一位移居法國、有兩個女兒的母親的角度,娓娓道來移居法國後,因為文化差異而遭遇的窘境,以及為了幫助女兒和自己融入當地生活,下定決心要讓女兒「吃得像法國小孩」所做的種種努力。
因此,作者除了生動的描述自己在一次次親友聚會場合中、女兒的幼兒園食堂裡、還有在當地市場採買時,所經歷的各種關於飲食、關於教養的衝擊;也將這些親身經歷整理出清楚的「法國飲食準則」,例如:「不把食物當作安撫、獎賞、懲罰、利誘或轉移注意力的工具」、「孩子吃大人準備的食物,沒有替代品、也沒有應孩子要求快煮出來的食物」…… 這些準則乍看之下有些嚴苛,但也更讓人好奇:法國人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儘管書中提到的法式教養模式有點類似傳統東方的「威權式」教養(作者說法國父母不哄小孩、不甜言蜜語的騙小孩,不會將孩提時期過度「浪漫化」,大家都致力於教出「循規蹈矩」的孩子),但法國父母以及學校花在培養孩子樂於好好享受美好的食物(或者用書中的法式觀點來說,應該是「真正的」食物)所花的心力,確實令人佩服。而且作者透過與法國幼兒園老師的對話、和親友在餐間的有趣辯論中,清楚展現了法國的飲食教育目標,絕對不是透過親子雙方角力拉扯、或任何不愉快的強制手段達成的。
最有趣的是,書中描述「法國小孩(無論幾歲)吃完東西還是能保持衣著整潔、不輕易吃零食、
樂於嘗試新奇的食物、不會在餐桌上吵鬧耍脾氣」等種種天使般的行徑,很令作者驚訝,也激勵了這位母親擬定新的家庭飲食計畫,決心改變孩子們(最後也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如果你也頭痛孩子愛吃零食、不肯吃蔬菜水果、飲食不均衡…… 這些問題作者在書中都一一歸納出解答。
想知道作者是怎麼成功改變的? 答案其實相當顛覆我原本對法國飲食「精緻、價格高昂、只屬於金字塔頂端族群」的粗淺印象。原來法國人說的「在法國,人人都能吃得好」而且「懂得如何吃得好」,指的是:享受新鮮的、多樣化的、具在地風土的農產品,經過適當、用心的烹調,而成為不僅僅餵飽身體、還能夠滋養身心的食物;當然,重點還包括要和親朋好友一同圍坐在餐桌前「愉快的、慢慢的品嘗」。最重要的是,這樣的飲食態度,深入每個法國家庭、學校與社區,因此足以讓所有法國孩子打從出生起,就生活在其中,而且深受其惠!
無論你的孩子(或你自己)目前的飲食習慣為何,本書沒有夢幻如馬卡龍般的浪漫情節,而是一位母親愈挫愈勇的飲食教養實戰經驗,相信所有注重飲食的父母都能從中獲得靈感,而孩子們都能因而深受其惠!
——勤兒媽媽
書中我很喜歡的部分是讓孩子多嘗試不同口味食物的段落。我記得孩子還小的時候,我每星期會小心地給孩子試一次新食物,但孩子益發長大後,我就漸漸忘了那種感覺,現在煮菜時不自覺地會煮他們喜歡吃的,或是就會認定他們不喜歡吃某些東西,所以即使桌上有那些菜餚,我也不會主動詢問他們要不要試試,大大扼殺了他們嘗試新食物的機會。看了那段文章,那種往日的感覺就浮現上來,更重要的是,我覺得作者描述的那種情境很棒,塑造一個美好的環境,讓孩子在不自覺中嘗試新的食物。其實這個方式我很有感觸,因為我家的孩子在家其實不太會嘗試新食物,但外出旅遊時,也許是因為走了一段路覺得餓,也許就是心思被其他東西所吸引,不會特別在意手上拿的是什麼食物,所以他們對食物的接受度變大,連在家向來不吃的東西,有時也會吃下肚去。只是回家之後,也常常故態復萌,也許我得想個辦法讓那種感覺可以持續下去。
——全職媽媽蘇珊
作者的口吻很幽默風趣,可以很輕鬆的看完。提出的準則引經據典,有說服力。我看完有心一驚,糟了,小Apple胃口也被寵壞了,我的教法像北美式的,常讓她自己做決定,不吃不勉強,怕餓就讓她吃喜歡的。所以現在開始要讓她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好的態度觀念。
——Apple媽媽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3折 | 1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0 |
3折 | 1 |
5折 | 4 |
6折 | 2 |
7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13折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