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美國優先」與國際戰略布局,
美國將往哪裡去?
美國拒絕無條件擔當民主制度與全球秩序的守護者,全球如何應對?
面對俄羅斯再度復興、中國的崛起與威脅、
伊斯蘭恐怖主義仍未消散,
川普會有如何出人意表的回應?
亞洲局勢瞬息萬變,
台灣會是川普手中制衡中國的棋子?
還是不離不棄的盟友?
本書將提供讀者了解川普的國際戰略思維,
在川普反覆無常的談判手段下,
將會走出怎樣可預測的脈絡與路線,
並在多極化的全球詭譎情勢下,
嚴正思考國家的未來與應對之道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吳惠林
歷史學者、政治評論家 胡忠信
立法委員 羅致政 鄭重推薦
資深媒體人、前中央社副社長 呂志翔 專文導讀
過去美國一直將發展方向置於國際合作框架下,這樣的國際政策已將自己逼入兩難的局面,也嚴重影響民眾的生活,而川普所提出的觀點多側重於美國發展,本書由哈佛商學院榮譽教授丹尼爾・米爾斯與北卡州大經濟教授史蒂芬・羅斯菲爾德共同撰寫。書中提出美國未來應降低霸權心態,以「明快、理性、不虛偽」為主軸及國家利益為優先考量,並提出應強化與日本和印度的交流以牽制中國等等目標。
作者簡介:
丹尼爾‧奎恩‧密斯Daniel Quinn Mills
丹尼爾‧奎恩‧密爾斯博士在哈佛商學院任教逾三十年,從事領導力、戰略學、人力資源和個人發展等領域的教學工作。密爾斯博士曾為幾家大企業提供領導、戰略和金融投資等相關議題的諮詢,也是彼得‧杜拉克非營利管理基金會(the Peter Drucker Foundation)思想領袖小組的成員之一。
密爾斯博士一九七六年到哈佛商學院任教,在此之前,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五年,密爾斯則是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管理學院(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任教,並將自己在華盛頓特區一家穩定經濟機構營運的幾年經驗,融入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教學之中。密爾斯從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與博士學位,在俄亥俄衛斯理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密爾斯的著作很多,最新出版的包含三本與羅斯菲爾德合撰的書籍:《民主與其當選的敵人:美國的政治俘虜與經濟衰退》(Democracy and Its Elected Enemies: American Political Capture and Economic Decline);《幻覺大師:媒體時代的美國領導人》(Masters of Illusion: American Leadership in the Media Age);《全球經濟動盪與公共利益》(Global Economic Turmoil and Public Good)。
史蒂芬‧羅斯菲爾德Steven Rosefielde
史蒂芬‧羅斯菲爾德在哈佛大學分別獲得蘇聯區域研究的文學碩士(一九六七年)及經濟學博士(一九七二年)學位,其中特別的研究領域是蘇聯經濟與比較制度理論,包含亞洲經濟體系、勞工管理公司與國際貿易。羅斯菲爾德受到阿布拉姆‧柏格森(Abram Bergson)的指導訓練,曾與瓦西里‧列昂季耶夫(Wassily Leontief)、亞歷山大‧格申克龍(Alexander Gerschenkron)、西蒙‧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戈特弗里德‧馮‧哈伯勒(Gottfried von Haberler)和埃弗塞‧多馬(Evsei Domar)共事過。
目前羅斯菲爾德是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經濟學教授,同時也兼任多所大學的教授,包括美國蒙特里的海軍研究學院(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他曾到俄羅斯、日本、中國和泰國等國家進行教學工作,亦在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芬蘭銀行、特倫託大學及中央經濟與數學研究學院擔任客座研究學者。
蘇聯時期,他是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及瑞典國防研究機構(Swedish Defense Institute, FOI)的顧問,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一年擔任美蘇科學與技術聯合研究計畫(國家科學基金會與蘇聯科學院之間)的協調者。一九九七年,他進入俄羅斯自然科學院。蘇聯解體後,他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亞洲與歐洲聯盟,也對俄羅斯與東歐保持積極關注。
在整個學術生涯中,羅斯菲爾德一直致力把在政府高層服務的經驗教訓,與經濟進步理論相結合。
譯者簡介:
陳珮榆
東海大學政治系畢業,任職海外媒體編譯多年,負責國際政經、科技時事新聞。
章節試閱
川普與全體美國人的挑戰
川普是種「現象」,他呼籲轉變美國的國際戰略政策,他的諸多批評論點也反映出公眾的情緒,但他尚未規畫出一個深思熟慮的替代方案,因為他發表的逆耳之言經常前後矛盾。這是他的挑戰:僅診斷出病情還不夠,川普必須進一步設計出最佳的治療方法。
反對派人士質疑川普,要求他提出更好的替代方案,並以此證明能夠取代戰後美國所建立的全民共識,言下之意就是川普只會胡說八道,提不出更好的選擇。
本書則認為,儘管川普尚未規畫出一套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川普的直覺往往正確。我們並非假裝為川普代言,但事實顯示,如果我們的領導人能有如此的節操和勇氣,便能調整美國的戰後路線,提出一套明智的國際戰略政策。
本書提出關於改變美國國際戰略政策的想法,可以由任何一位總統或政黨來執行,每一個主要官員都應該認真關注這些發人省思的轉變與考量。這個施政方針既非專屬於共和黨,也非民主黨獨享,我們認為這是屬於全體美國人的施政規劃。
七十年來,美國都採取同樣的政策路線,但現在這條路線遭受到比過去更強烈的挑戰。由於全球世界主義者(internationalist cosmopolitanism)的國際戰略政策路線,主要得益者為少數體制內菁英,卻傷害到社會各個階層,對大多數人並不公平。
所以,需要廣泛檢討該政策路線和其侷限性。當前政策的擁護派要求批評者提出另一套完整且一致的方案,因而本書試圖分析,是否真能有另一套明智的政策方案?是否真能塑造一個完整、連貫且可以取代我們當前所採取的政策路線?
為了尋求替代方案,我們檢視美國過去七十年來,一直奉行的全球世界主義立場,並標舉川普的「民主國族主義」,做為當前美國政策取向的對照組。「民主國族主義」設想美國是個大家庭,家庭成員的需求,不該為了外國人士或少數體制內菁英的利益而犧牲。我們所指的「國族」(national),並非如過去美國孤立主義或歐洲法西斯主義(fascism)那種「國家民族復興」(retro-national)的意識形態。
「國族主義者」(nationalist)和「世界主義」的說法或許不夠確切,卻能夠精準適用於目前美國的政治決策過程。
目前政治決策過程涉及國際主義者(internationalist,全球主義者)和國族主義者的立場時,變得非常棘手。問題不在於「國族主義者」這個詞語本身的定義不夠嚴謹,而是在於「國際主義者」的含混性更大。由於任何國際戰略政策必定涉及國際主義,所以忽略此點恐將引發嚴重的誤解。
對於現代美國國際主義最恰當的描述:它是世界主義的一種形式,在該形式內,美國的決策或國家主權,必須透過條約或組織成員資格,隸屬於多國機構之下,並堅信遵守國家外部的利益,才能促成自身的最佳福祉。大體來說,例如在聯合國和各種軍事同盟中,世界主義者主張美國的一舉一動應優先考量國際聯盟成員的身分;並主張美國應主動承擔,援助他國共同防禦及改善人類發展的重責大任。
世界主義認為,美國應該促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經援的貿易協定,優先支持他國的經濟發展;最後,現代世界主義認為,美國應該資助其他國家的民主、人權、環保倡議和其他各種社會宣導。表面上美國支持這些目的不同的國際性倡議,也介入許多外國政府的軍事與內政,實際上都是為了扶植美國的軍事聯盟體系。許多美國民眾意識到,應該放棄這些世界主義的情懷。
當前全球世界主義者政策的問題,不在其渴望包山包海,而在於它是少數既得利益菁英的教條。美國兩大主要政黨雖然會爭執關於國際戰略政策的具體細節,但大部分都支持現代世界主義。
面對質疑時,世界主義者最有力的辯護,就是根據美國過去反世界主義時的缺失,特別是一九三○年代的孤立主義(isolationism),以及二十世紀初的排外主義(nativism)。據稱孤立主義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排外主義導致歧視少數族群。探討這些指控並非我們的目的,但後面章節將會指出,今日的國族主義觀點與過去的孤立主義或排外主義截然不同。
今天有不少美國人對二戰以來一直支配我們的世界主義立場,提出強烈指責。全球世界主義(包含不負責任的軍事冒險主義)使國家破產(現在美國官方國債約達二十兆美元,非官方國債還要更多),使勞工和中產階級因為製造業及相關工作崗位的流失而陷入貧困,而且無法保護美國安全以抵禦強大對手如中國、俄羅斯的崛起和伊斯蘭激進分子。
幾十年來,世界主義的批評者一直遭奚落和忽視,但近幾個月以來,他們已經累積足夠的能量來挑戰世界主義,並選出了一位新總統。在本書中,我們將檢視他們所代表的政策替代選項。
(中略)
不確定的未來
美國民眾還不確定,川普如何影響美國在全球的定位。面對來自恐怖份子、俄羅斯和中國的挑戰,政策的不確定性比過去更加明顯,也是川普總統任期的重點所在。
儘管世界主義受到越來越多批評,一些美國人還是強烈支持。最近作者之一聽了一場演講,主講者是負責管理數十億美元的公職人員退休金的美國重要投資家。簡而言之,他認為自從蘇聯解體以來,我們就活在美利堅帝國時代,他還說:「帝國大業千秋萬世」,並總結:我們和後代子孫將生活在一個經濟與國安方面都非常有利的時期,充分證明他支持世界主義。
其他美國人則不認同。最近一位知名政論家表示,他最擔心的是全球性的混亂。他分享西點軍校教職員用VUCA四字的英文縮寫,來形容其學生即將面對的世界:易爆(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混亂(Chaotic)、矛盾(Ambivalent)。這是對世界主義相當強烈的抨擊,歐巴馬政府的最後一年(二○一五年),世界主義讓美國面臨重大衝突的高度危險狀態。危險由以下幾點所組成:
1. 一個史無前例、狡猾的俄羅斯領導人;
2. 日益自信而不受文官節制的中國軍力,極類似一九三○年代日本的情勢,而開啟的二次大戰在亞洲的戰火;
3. 伊朗領導人是美國的死敵,其影響力與實力正不斷增加;
4. 美國總統歐巴馬釋放令人困惑的訊息且優柔寡斷。
民主國族主義的意涵
作為美國的民主國族主義者,意指美國關心自己的國民、在乎他們的遭遇;這表示,美國不會為支持其他國家的特權人士,而將國民的生計問題拋在一旁,珍視所有利於提升國內公民爭取有價值事物的機會;這表示,要防微杜漸,不讓國民置身於恐怖份子或犯罪份子的危害之中;這表示,要伸出援手,不讓國民墮入絕望和毒品的泥濘中;這表示,國家制度不會受到非法操控而對抗國民;這表示,不會加入世界主義菁英行列而鄙視美國許多、甚或大多數的公民。
美國在全球的特殊角色不是必然
世界主義主張,無論是台前幕後,美國應在全球扮演獨一無二的領導角色。一般來說,美國之所以在全球扮演特殊角色,或許只因為歷史的偶然,使它成為所有大國中最不令人討厭的一個。但是,身為特殊角色並不代表美國必須對全球所有國家和人民負責,也不必承擔指導人類政治與經濟發展的終極使命。相反地,美國毋寧回歸國族主義取向,不再讓其他國家誤解為虛偽慈善的國度。
世界主義無法保障美國安全
美國民眾對美國全球角色的態度轉變,在於自二戰以來,美國明顯失敗的幾次重大軍事干預,此外幾個主要強權的軍事實力與國際自信也明顯提高。美國不再百戰百勝,也不再是獨一無二的主宰強權,就連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這樣死忠的世界主義者也坦承,美國必須調整自身權力的侷限性,並適應世界上的新權力關係。
事實上,美國現代世界主義的七大支柱似乎正搖搖欲墜:
• 經濟全球主義逐漸屈服於競爭性貨幣貶值。
• 俄羅斯、中國和伊朗等大國拒絕了美國擁護的西方世界秩序。
• 美國仰賴的集體安全似乎越來越難實現,例如中東地區和烏克蘭。
• 美國的單極霸權正逐漸讓位於多極強權的世界。
• 往往出於錯誤的理由,且缺乏退場思維,美國的干涉主義日益失效,在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烏克蘭和古巴的事例,可為明證。
• 美國長期支持的世界主義越來越脆弱,尤其在歐盟方面。
• 美國長期支持的全球治理模式在世界上也越來越無效,特別是透過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所執行的全球治理。
(中略)
美國現代世界主義不堪的歷史紀錄
蘇聯瓦解後,西方就企圖按自己的理想來重建世界秩序。這項工程延續二十五年之久,由三位美國總統引領──兩位民主黨和一位共和黨,但結果失敗了。雖然西方世界尚未承認失敗,美國也不再繼續肩負領導之責。
現在的世界秩序受到莫斯科、北京與德黑蘭的支配,造成支離破碎、反覆無常且充滿衝突危險的情況,該情況與西方領導人譴責的政治現實極為相似,而這正是西方領導人拋棄國際政治權力的結果,導致美國現今與幾十年前的觀點截然不同;對於前兩個世代的人而言,美國人在二戰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也確信美國應該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二○一四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共同進行一項民調,二○一五年十月三日在《經濟學人》上發表,顯示美國人認為「美國應該在國際上獨善其身」的比例,從一九六四年的百分之二十,上升到二○一四年的百分之五十二。對於現代國族主義者來說,獨善其身並不妨礙國際參與和自我防衛,僅表示美國應停止試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世界,同時回頭謀求國內民眾的福祉。
回歸務實面
大多數現代國族主義者都認為自己是務實主義者,客觀地以人們的實際行為來評估政策,而不為言詞所惑。人們可以懷抱理想和願景,但不能因此失去客觀,必須務實地理解世界。一廂情願是最大的惡,失去了客觀,就不可能務實。從理想主義者(idealist)或世界主義的觀點來看,人們難以接受、甚至厭惡務實主義。共和黨人堅稱,他們比民主黨人更務實,或許他們是務實主義者,但這仍是在理想化的世界主義整體架構下呈現的務實主義。幾十年來,一廂情願的想法扭曲了美國的政策制定,且很可能終結美國主導世界的短暫榮光。
許多現代國族主義者評估,雖然美國今日在全球的處境艱難且挑戰重重,但並不可怕,還沒有走上絕路。美國的處境仍然相當有利,但並非源於自身的努力,而是敵人們有著自己的難題:俄羅斯正經歷一場因原物料價格低迷而導致的微幅經濟衰退;中國正努力克服經濟放緩的不確定因素;伊朗深陷於外國勢力干預伊拉克與敘利亞的泥淖中,且面臨國內漸增的反對聲音。儘管擁有這些優勢,但不應該指望美國敵人無法克服目前困難,也不會增加對美國的壓力;更不只是做好準備以因應日增的壓力,美國仍面臨來自本身缺陷的巨大危險。
(中略)
釐清並聚焦關鍵議題
當土耳其於二○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擊落俄羅斯戰鬥機時,美國是否即將面對一場重大戰爭?情況讓人回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土耳其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如果土耳其遭到攻擊,北約其他成員國必須依約援助;然而,土耳其採取行動攻擊俄羅斯,卻毋須事前與北約協商。倘若俄羅斯採取激烈報復,甚至在美國和歐洲領導層意識到風險之前,大戰恐怕早已爆發。
大多數美國人看衰俄羅斯──正處於經濟困頓,軍事有待從嚴重衰退中復甦的國家,卻何以能夠屢屢抓準侵略和干預的時機?長遠來說,俄羅斯能否永續生存?若否,俄羅斯擴大勢力範圍的野心會日益激烈嗎?現在會發生嗎?美國該如何應對俄羅斯的獨斷與自信?
川普提議摧毀伊斯蘭國,有辦法消滅伊斯蘭國嗎?若否,伊斯蘭國將在非洲與歐洲邊境上加強侵略嗎?美國媒體所描述的顏色革命(color revolutions),將使穆斯林世界從溫和、政教分離的世俗主義(secularism)轉變為政教合一的伊斯蘭主義(Islamism)?然而伊斯蘭教分裂成什葉派(Shia)和遜尼派(Sunni),是否會阻礙伊斯蘭主義的統合?美國應該跟其中一派結盟嗎?
中國已利用柬埔寨當傀儡,阻撓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東協)遏制北京在南海的擴張,中國願意忍受美國勢力強加於南海的挫敗嗎?若否,中國會加速軍備重整,促使中美南海對抗提前攤牌嗎?
在歐盟東擴的前提下,德國會接受歐盟解散嗎?若否,德國會不會像二○一五年對付希臘一樣,採取超國家資金(supranational capital)外逃的手段做為威脅?或是採取某種武力形式來保護歐盟和(或)歐元區(the Euro Zone)?德國可能再次轉向強硬手腕的見解,雖然令許多歐洲領導人和支持歐盟的菁英難以相信,但也不該毫不思索地予以駁斥,排除這種可能性只是另一種一廂情願。
美國願意接受在全球各方面的影響力皆逐漸下降嗎?若否,美國的每一個回應會變得越來越難以預測與不穩定嗎?這是美國政策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最新的國族主義可以提供明智的答案嗎?
美國對外的兩個選項
簡單說,美國面臨兩個選項。
世界主義者希望維持過去七十年的統治模式,美國繼續尋求主宰世界,作為全球自由最重要的捍衛者,且在蘇聯解體之後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以川普為代表人物的現代美國國族主義,不認同這樣的政策。現代國族主義反對美國繼續在全球稱霸,不只由於美國選民對此興趣缺缺,美國政府也欠缺足夠的能力,維持霸權將使我們在生活與財富上付出過高的代價。
現代美國國族主義也拒絕主張孤立主義、完全退出國際事務,不只因為美國選民不認同於此,強大的對手可以在國際間不受挑戰地崛起,對於國家安全也有莫大的危險,美國需要更具前瞻性的戰略思考。
川普與全體美國人的挑戰
川普是種「現象」,他呼籲轉變美國的國際戰略政策,他的諸多批評論點也反映出公眾的情緒,但他尚未規畫出一個深思熟慮的替代方案,因為他發表的逆耳之言經常前後矛盾。這是他的挑戰:僅診斷出病情還不夠,川普必須進一步設計出最佳的治療方法。
反對派人士質疑川普,要求他提出更好的替代方案,並以此證明能夠取代戰後美國所建立的全民共識,言下之意就是川普只會胡說八道,提不出更好的選擇。
本書則認為,儘管川普尚未規畫出一套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川普的直覺往往正確。我們並非假裝為川普代言,但事實顯示,...
推薦序
導讀 呂志翔
資深媒體人,前中央社副社長
揮舞著以「美國優先」大旗,以民粹主義激發了廣大選民,政治素人川普一舉進入白宮,「川普風潮」(Trump Phenomena)震撼美國,對全球體系、國際政治會造成何種衝擊?這是大家共同關切、憂慮的課題,令人憂慮的是,情勢並未隨著時間而更明朗。
由於兩岸關係停滯,當前台灣的對外關係可說是完全維繫在對美關係之上。川普就任前與蔡英文總統的一通電話掀起了無限想像空間。在川普的國際戰略佈局中,台灣是真正的夥伴、朋友?或是制衡中國的棋子、籌碼?
出身哈佛大學的丹尼爾‧密斯(Daniel Mills)與史蒂芬‧羅斯菲爾德(Steven Rosefielde)在川普就任總統前共同著作了《狂妄而務實的川普要什麼?》,強烈批判二次世界大戰後,包括歐巴馬在內的歷任美國總統的失敗外交政策,而寄望強調「美國優先」的川普能從根本上改轅易轍,建立真正對美國,特別是中產與勞工階級有利的外交政策。
研究國際政治行為要建立一個完美典範(paradigm)是不可能之事,為了能很科學、有系統地討論這些複雜議題,密斯與羅斯菲爾德試圖建立一個務實的理念架構(conceptual framework),並依此提出政策建議。過去一年四個月來川普的外交政策及行動就是這個架構的最佳案例。
他們強調,這本著作所揭櫫的願景與遠見不僅限於共和黨或民主黨總統,而是美國的共同目標。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的理論導正美國的外交政策缺失,雖然這些論點尚未被美國外交主流人士完全認同,但仍足為台灣決策的參考,也有助於一般讀者拓展國際視野。
由淺入深,《狂妄而務實的川普要什麼?》一書先說明了一些基本外交概念,如兩極或多極(bipolar or multi-polar)國際體系、理想主義、孤立主義、不干涉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及國際現實政治等。
他們幾乎全盤否定了歐巴馬政府的外交思維及政策,認為美國在二次大戰後以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為基礎的外交政策只富足了少數菁英階層,卻傷害了美國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這個見解呼應了川普的主要訴求──民粹主義,也是本書所倡議的「民主國族主義」(democratic nationalism)理念。
民主國族主義的內涵為:美國是個大家庭,不該為了外國人士或美國體制內少數人的利益,而忽略家庭成員的需求。作者認為,美國的外交政策應具有六項「基本特質」:完整(complete)、全面(comprehensive)、協調(coherent)、一致(consistent)、可靠(credible)、及兼容(compliant)。
他們進一步列舉了十二項美國外交政策原則,重點包括:以國家核心利益制定外交政策;國際事務應在國內外的共識基礎上努力達成目標;除非情勢所逼,一次只對抗一個主要對手;美國民眾的國內及國家利益優於其他國家;支持國外優秀政權的發展,勿一味獨斷宣傳美國制度;有效推動國家專案及任何國際介入措施,包含規劃退場策略機制;精算維護美國權力所需支付的經濟與社會成本。
在具體政策面上,美國應開採取以下作為:
●接受多極世界的現實,停止透過全球化、自由化、無限制移民、虛假民主化與西方法治,來強制灌輸美國霸權。
●制定外交政策應以國內平民百姓的福祉為最大化為原則。
●與俄羅斯走向「冷和」(Cold Peace),而非冷戰。
●遏制伊朗的野心,削弱其勢力。
●接受中東地區重組國界。
●圍堵中國,限縮對手並確保與全球關鍵地區的連結。
●加強與日本關係,幫助遏制中國。
●加強與印度關係,幫助遏制中國。
●允許歐盟朝任何可行方向發展,包括崩解。
●調整美國貿易政策,維持或重建高薪資的商品製造業。
在全球多邊體系層面,川普幾乎背離了美國過去幾十年的一貫立場,他宣布美國退出取代京都議定書的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跨亞太夥伴協定(TPP)、伊朗核子協議(Iran Nuclear Deal)等等,對全球與關鍵地區投下震撼彈。川普顯然認為須回歸美國利益優先的根本原則,充分反映出本書所強調的,過去對國際社會的承諾及付出的受益者是外國,不符合美國的利益;也就是揚棄了行之多年的世界主義。
川普的強硬貿易政策與移民政策也是來自同一思考脈絡。雖然既得利益者及外交人士,甚至許多美國傳統盟友都無法認同川普的激烈態度與立場,但川普限縮美國的「世界警察」角色,降低國際參與及介入,貿易走向保護主義等激進措施,從世界主義翻轉到國族主義,已贏得許多美國民眾的認同。
這些具體作為反映出作者主張的外交政策中的第一、二條:停止透過全球化、自由化、無限制移民、虛假民主化與西方法治,來強制灌輸美國霸權;制定外交政策應以國內平民百姓的福祉最大化為原則。
而美國傳統地緣政治層面分析,《狂妄而務實的川普要什麼?》指出,當前國際戰略的首要目標與地區則是:俄羅斯、伊朗與中國。由於篇幅關係,我們僅以密切影響台灣利益的美中關係進行個案研究。
中國是美國的競爭對手,雙方敵意的根源就是美國在遠東地區的一貫享有的地位與勢力受到中國崛起威脅,美國要阻止中國對鄰國及區域的掌控。
中國快速發展,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第三大軍事強權,再加上中國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地緣政治的野心(如在南海的軍事設施)等等,令美國無法坐視中國的崛起及擴展勢力範圍。
因此,美國目前有兩大核心議題:如何回應中國在遠東地區擁有特殊影響力的要求?如中國大陸反對,應如何回應,同時維持雙方和平?密斯與羅斯菲爾德顯然將遏止崛起的中國,確保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優勢列為當前優先的外交政策之一。
雖然歐巴馬政府積極推動重返亞太或亞太再平衡戰略,但美國面對中國崛起,除了讓步、默認外,基本上是束手無策。川普採取了前任總統迴避的策略,正面迎擊中國大陸對美龐大的貿易順差、不平等貿易措施、侵犯智慧財產權、保護國內市場等,並片面宣布對大陸產品提高關稅,一場貿易戰爭似乎難以避免。
川普發動貿易戰的另一個更重要目標,是要防堵中國在高科技及尖端製造領域威脅美國的龍頭地位。
但在戰略、政治及軍事層面,也就是遏止中國勢力擴張,川普的立場並不明朗。對前述兩個核心議題,川普除了提出「印太戰略」概念外,美國仍沒有成熟的對策。
即使在中美貿易關係上,川普嚴厲手段的背後似乎藏有妥協的空間,他並一再凸顯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友好關係,顯示川普無意挑起雙方的直接對抗;完全符合本書所強調的「一次只對抗一個主要對手」的基本原則。
如以作者提出的美國外交政策六項基本特質(6C)檢驗,當前美國外交政策似乎都不具備這些特質。許多人批評川普採行的是「隨機外交」(Random Diplomacy)、「推特外交」(Twitter Diplomacy),其中又有許多是自相矛盾。難怪有人戲謔,「川普外交政策中唯一確定的是其不確定性」,這也是當前國際局勢不安定的潛在因素之一。
川普毫不掩飾對國際現實及美國外交政策的不滿與憤怒,但到目前為止,提不出有效的策略與行動,整個局勢並未改變。中國或許在貿易上會做些讓步,但在遠東將持續抗衡美國勢力,中國與習近平的威望繼續上升。有人甚至悲觀認為,川普對中國難以脫離歐巴馬政府的框架。
處於兩強之下,台灣要如何因應複雜、詭譎多變的局勢?在可預見的未來,兩岸僵局不會改善,台灣只能更依賴美國,也就是幾乎將所有籌碼都押在美國一個籃子裡。
在過去一年,美國國會、行政部門、川普本人對台灣採取了多項正面行動,如通過《台灣旅行法》(TTA),肯定台灣對美國的安全價值等,川普本人也不吝於對台灣示好。「台美關係前所未有的好」已成為蔡英文總統及外交當局的標記。
事實上,台美關係一向良好,美國也忠實履行《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承諾。川普敲鑼打鼓地向台灣示好,無非是利用台灣向中國施壓,但台灣是中共核心利益所在,沒有退讓空間。
川普有可能直覺認為,由於台灣問題對中國的敏感及迫切性,中國可能會在其他方面退讓,前提一定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讓步。當這場博弈失控時,而美國無法以國力有效箝制中共時,台灣首當其衝成為「棄子」,無論哪一種情境對台灣都是不利的。
對台灣最理想的情況是,美國不惜代價,一路相挺台灣。根據密斯及羅斯菲爾德的理論架構及政治現實,川普不應、也不會因台灣與中國大陸決裂或交戰,這完全不符合「美國優先」與「國族主義」的戰略與政策。
導讀 呂志翔
資深媒體人,前中央社副社長
揮舞著以「美國優先」大旗,以民粹主義激發了廣大選民,政治素人川普一舉進入白宮,「川普風潮」(Trump Phenomena)震撼美國,對全球體系、國際政治會造成何種衝擊?這是大家共同關切、憂慮的課題,令人憂慮的是,情勢並未隨著時間而更明朗。
由於兩岸關係停滯,當前台灣的對外關係可說是完全維繫在對美關係之上。川普就任前與蔡英文總統的一通電話掀起了無限想像空間。在川普的國際戰略佈局中,台灣是真正的夥伴、朋友?或是制衡中國的棋子、籌碼?
出身哈佛大學的丹尼爾‧密斯(Daniel Mills...
作者序
◆為什麼我會這樣?我該怎麼辦?
以前我翻來覆去做同一個夢,夢裡我是鐵馬金戈的帶兵將軍,指揮著萬馬千軍,殺敵無數。我嚮往夢中的生活,駿馬一匹,盔甲護身,長刀短劍,旌旗獵獵,收復城池,擴展疆土。
然而,這註定實現不了。好長時間我也沒琢磨明白,這個夢跟現實生活有什麼特別的聯繫。
朝九晚六的現代生活中,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從研究生階段至今的八年,我接觸個案數百,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在安靜的諮詢室裡,傾聽他們的人生。我見過癲狂,聞過悲傷,手裡的紙巾沾染過他們的淚水,我能做的就是盡我所能讓他們走出頭頂籠罩的烏雲,重見晴天。
有時我想起找我諮詢的人們,腦海裡總會出現被提及頻率最高的兩個問題:「為什麼我會這樣?」「我該怎麼辦?」
他們之中有人在情愛中摸爬滾打,自認清醒理智,但卻總向不值得愛的人臣服;有人已經而立之年,以為自己刀槍不入,但每每想起童年創傷卻還是脆弱痛哭;還有人輾轉多個城市生活,換過各種類型的工作,仍然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不停地做無謂的嘗試。
他們對我說:我竟然不是我以為的那個樣子,我是怎麼變成了如今的自己?我又能做些什麼讓自己成為想成為的那種人?
在一次次陪伴他們梳理過去的往事和現在的經歷時,我更加明白了這些疑問背後的癥結所在:不論歲月的年輪刻畫了多少圈,他們對自己的了解卻沒有由表面深入內裡,一寸寸加深,抑或被一些表象迷惑,因而從來沒照見過真實的自我。
如果連自己都不了解,我們怎麼確保所有努力都朝著對的方向?如果連自己都沒有看清,又怎麼能清醒地看待世界和他人?
這感覺就如同有一天你在鏡子前發現一張陌生的臉,而那個人真的是你自己。
這種惶恐和疑惑並不是必然,你原本可以對自己有更透徹的領悟,你原本可以過上更平順美好的人生。現在發現並不算晚。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有兩個,一個是十年前,一個就是現在。而認識自己、熟悉自己,從這一刻開始都還來得及。
如果每個人都能早一點發現自己的弱點和短處,或許就不會讓自己暴露在易受損的環境當中;如果能一早認識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或許不會再糾纏和掙扎於自卑之中無法自拔。更為重要的是,當我們遇到困惑、感到迷惘,我們能快速地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選擇,不浪費光陰、不磨損自我。
以前,我們願意花費大把時間去了解一座陌生的城市,消耗巨大精力去接觸一個陌生的人。現在,又有什麼理由不多留給自己一點溫柔,去熟悉、親近真實的自我呢?
當我再想起那個夢,忽然找到了它反復出現的暗示所在。雖不能穿越回戰爭年代,但我依然可以成為帶兵領將的將軍,筆是我的武器,文字是我的快馬,而我想守護的是在生活中困頓的人們,我要斬除的是他們心中對自我的陌生感。征服城池遠不如征服自己有意義,而開疆拓土意味著不再被虛幻的自我蒙蔽,為自己爭取更寬闊的人生之路。
這是我在諮詢室以外能做的最好的事,把真實的心路歷程變成文字,願它們成為你的鎧甲,保你周全,也願它們變成你的武器,幫你照見自己。
畢竟,這一生沒有什麼比了解自己更重要的事了。唯有一個通暢的自我,才能撫平內心的褶皺,翻越生活的溝壑。
◆為什麼我會這樣?我該怎麼辦?
以前我翻來覆去做同一個夢,夢裡我是鐵馬金戈的帶兵將軍,指揮著萬馬千軍,殺敵無數。我嚮往夢中的生活,駿馬一匹,盔甲護身,長刀短劍,旌旗獵獵,收復城池,擴展疆土。
然而,這註定實現不了。好長時間我也沒琢磨明白,這個夢跟現實生活有什麼特別的聯繫。
朝九晚六的現代生活中,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從研究生階段至今的八年,我接觸個案數百,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在安靜的諮詢室裡,傾聽他們的人生。我見過癲狂,聞過悲傷,手裡的紙巾沾染過他們的淚水,我能做的就是盡我所能讓他們走出頭頂籠罩的...
目錄
導讀
摘要
前言
序
第壹部分:美國的全球政策再定位
一、川普與全體美國人的挑戰
二、重振美國核心價值、捍衛國家安全
三、川普國際政策的關鍵要素
四、川普國際戰略的六大特質
五、川普國際戰略的基本原則
六、美國國家利益優先
七、抓住機遇、不受制於盟友
第貳部分:今日的危機
八、核武危機日增
九、俄羅斯:像個發酒瘋的足球流氓?
十、美國與伊斯蘭武裝組織
十一、美中競爭
十二、德國的地緣政治野心
十三、政客們提供的應對選項
第參部分:二戰後,世界主義的衰落
十四、今日的世界主義者:讓驢子領導獅子
十五、希特勒遺風:現代政治化妝術
十六、美帝殞落──被高估的美國實力
十七、政策失效、寢食難安
十八、政治新動態的隱憂
參考書目
導讀
摘要
前言
序
第壹部分:美國的全球政策再定位
一、川普與全體美國人的挑戰
二、重振美國核心價值、捍衛國家安全
三、川普國際政策的關鍵要素
四、川普國際戰略的六大特質
五、川普國際戰略的基本原則
六、美國國家利益優先
七、抓住機遇、不受制於盟友
第貳部分:今日的危機
八、核武危機日增
九、俄羅斯:像個發酒瘋的足球流氓?
十、美國與伊斯蘭武裝組織
十一、美中競爭
十二、德國的地緣政治野心
十三、政客們提供的應對選項
第參部分:二戰後,世界主義的衰落
十四、今日的世界主義者:...
商品資料
出版社:好優文化出版日期:2018-07-03ISBN/ISSN:978986962584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