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智雄
定價:NT$ 320
優惠價:88 折,NT$ 281
本商品已絕版
透過動保人、事、情的歷史片段,忠實呈現「零撲殺」修法倡議過程。
【本書簡介】
這是一本介紹台灣NGO組織—「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簡稱:動督盟)倡議公立動物收容所「零撲殺」修法過程的紀實。本書拋卻艱澀的理論與說教,描述了一些台灣動保人、動保事、動保情的歷史片段,適合所有動物保護的熱心人來看。 這本書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動督盟在倡議「零撲殺」過程的策略、遊說與行動。這些行動的創想,既來自於倡議人長期以來行政監督的專業積累,也有不少來自於千鈞一髮時的果斷抉擇,一衝一撞之間,公理也愈加昭彰。監督政府、關心議題雖是高度專業的社會活動,但故事中靈魂人物何宗勳、王唯治等「公民家」的成功也表明,只要用心用力,公民就一定能成為推動適合社會良善的巨大力量。
本書除了描述倡議過程,也專訪了與本議題有關的關鍵人物。台灣佛教界重要導師釋昭慧法師的理念指引,NGO人物張章得先生的長久支持,何宗勳、王唯治持續而強力的實踐,學者吳宗憲教授的理論支持,立法委員陳曼麗、吳思瑤、王育敏等在立法院的縱橫捭闔,以及政府官員農委會動保科江文全科長、新北市政府動保處長陳淵泉的行政落實。正是這些動保人的親力參與,才讓「零撲殺」的理想在台灣成就,多年來以百萬計的殺戮終於告一段落。這些不同角度的動保人的心路歷程與動保思考,值得後來的動保人借鑒學習。
最後,對動物的保護也來發乎於一個「情」,如果沒有對於動物的一份悲憫與同理心,台灣就不會是今天這樣如此地尊重生命,如此地以愛以善為寶。這本書為了能忠實呈現修法倡議過程,並沒有刻意渲染情懷,但這些人、這些事又無一不感召著我們成為動物保護的新力量。
作者簡介:
田智雄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生畢,陸生,江蘇南京人。2018 年 9 月將前往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傳播學碩士。
高中畢業後,因為深受慈濟證嚴上人的感召,來到「以愛以善為寶」的台灣讀書。也因為在台灣的學習生活,因緣際會,結識了昭慧法師、何宗勳理事長、王唯治大哥這
樣的良師益友,從而有機會參與到「動物保護」與「公民參與」的活動。
名人推薦:
《推薦序》
歎為觀止的動督人與事
文:釋昭慧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主任、關懷生命協會創辦人、台灣動保行政監督聯盟榮譽召集人
「動保行政監督」的理念與構想,出自社運奇葩宗勳老弟。他以這項理念與構想,及其過往在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以下簡稱「公督盟」)擔任執行長期間,所厚植的「評鑑專業」實力,成功地說服了關懷生命協會主事者張章得先生(現任理事長)與筆者,以及兼具公共管理學術專業、行政經驗與動保熱情的吳宗憲教授與王唯治先生(現任動督盟召集人),並於2012 年 1 月,邀集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社運人士,正式成立了「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即「台灣動保行政監督聯盟」前身,以下簡稱「動督會」)。 動督會一開始就推出了「動物福祉」、「組織再造」、「公開透明」、「公民參與」與「課責機制」等五大訴求,希望結合公民團體、學者專家、立法委員、地方民代與愛心志工的力量,共同監督中央與地方的動物管理行政業務,並將評鑑結果公諸大眾。這在台灣的動物保護運動史上,邁開了前所未有的新步伐。 即使擴大範圍,縱觀台灣的社會運動,到目前為止,依然很難做到公民參與式的「行政監督」。一般而言,社會運動大體著眼於思想改革、法規建置與制度改造。在思想面,必須紮根於群眾教育與文化傳播;在法規與制度面,大都從源頭上推動法案、修訂規制。針對行政部門,社運團體大體只能就單點項目或單一事件進行評議,提出訴求,卻很難展開全面性、常態性的評鑑作業。即使是早此五年(2007)成立的公督盟,監督對象也只能鎖定立法委員。畢竟中央部會或地方政府的業管範圍太大,民間團體的人力與財力有限,要作好全面性的行政監督,確實力有未逮。 宗勳曾任公督盟執行長,擁有推動「國會評鑑」的豐富實務經驗,他將這套專業知識運用到動保議題,鎖定從中央到地方的動物管理相關部門,作為行政監督的對象。他有「以小搏大」的精神,善於運用廣告行銷的長才,將有限的社運資源發揮到極致。他巧運心思地設計了諸如「人體彩繪的行為藝術」等容易「搏眼球」的活動,公佈地方政府動保業務的評鑑排名,頒獎給動物收容所管理最佳的市縣首長,將長期不作改善的縣市長封為「屠狗之王」),這樣一來,「動保行政監督」這道「冷得不能再冷」的議題,竟然被他炒得火熱,引起了政府部門與廣大民眾的高度重視,這實在是出人意料之外! 他在首次召開動督會時,即提出了「倡議『收容所零撲殺』政策」,作為工作計畫之一。就現實面來評估,推動這項計畫,必然十分艱鉅。筆者擔心他把目標訂得過高,未來難免失望過大。但是,各地方政府轄下的動物收容所,長期而大量地進行動物撲殺,這委實令人寢食難安,吾人不能不為收容所動物的「生命權」奮力一搏。於是幾經討論,我們審慎地將它當作「十年計畫」。即使如此,十年是否就能讓「收容所零撲殺」的目標達陣?個人依然不敢樂觀,而只能用「取法乎上,所得乎中;取法乎中,所得乎下」的古諺,來為團隊打氣。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對這項「幾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宗勳與諸動督志工,竟然如此地鍥而不捨,在五年內讓「夢想成真」。雖然在後續的執行面,依然爭議紛紛,困難重重,然其進度之神速,效益之鉅大,確乎令人歎為觀止! 本書作者田智雄同學,是另一位令筆者「歎為觀止」的人。他來自江蘇南京,以「陸生」身份就讀台大新聞所,竟然在忙於學業的同時,以有限的時間完成了本書的寫作。不僅如此,他以「收容所動物零撲殺」之訴求,作為全書軸心,以「動督事」為經,以「動督人」為緯,展開了多重向度的記述與評論。此中之「動督事」,包含創會歷程、議題倡議、草根行動、事件行銷、政策遊說、各界迴響與績效評估;「動督人」則包括創會者、大力支持動保的立法委員與農委會官員──他對這幾位代表性「動督人」進行訪談,並以流暢的文學手法,將訪談內容納入書中。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顯著的篇幅,記述七位動保實習生的培訓、分工、實習見聞與心得體會,並指出這些青年學生的參與,「為動督會帶來了青春的活力,也持續吸收著養分,為台灣動保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由此可見,作者對台灣動保運動的期待,絕不止於已完成的「過去式」,更著眼於薪火相傳的「未來式」。 筆者近年因大學教學、研究、行政諸事繁冗而分身乏術,早已自社會運動場域退居「二線」。拜讀本書初稿,讓筆者得以復習動督會的成立史,更可貴的是發現:在宗勳領銜之下,動督會委員、志工與實習生通力合作以澆灌心血,竟然在短短五年期間,累積了這麼豐富而多樣的動督成果!爰遵囑以草就此序,對動督人表達殷重的感佩之情。 釋昭慧──2018.6.23凌晨,完稿於瑩恩樓
《推薦序》
以身相許的志業
文:江明修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好友宗勳近日新書不斷,繼「改變:12位公民實踐者的故事」之後,在他的策劃與奔走之下,一本記錄我國動保政策立法過程的大作又即將問世。有幸先睹為快,並為之序;對於這群可愛的動保人,從立法者、民間NGO工作者、媒體人、作家到普通民眾等等,心中滿是敬佩與感恩。 尤其是本書作者田智雄先生,是一位從中國大陸來台就讀的陸生,我與他素未謀面,但從字裡行間卻感受到,他對於台灣動保運動的熱情與參與程度,以及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的愛。在其台灣生活的五年歲月,特別是參與動保運動的點點滴滴,也潛移默化影響著他,並造就了這本具有象徵意義的大作誕生。 一些台灣民眾對於動物保護的意識,也許和2013年那部熱血電影《十二夜》有些密切關聯。電影監製、小說家九把刀提到:「要讓觀眾感動簡單,要讓大家帶一點責任走很難」。誠哉!電影不能改變社會,但每一個公民的行動卻可以。這本「台灣收容所『零撲殺』立法紀實(暫)」便是記錄這群關心動物權益、心存悲天憫人情懷的動保人,如何集結力量、透過有效的策略與行動,影響與改變政府政策與行政作為。這正是台灣公民社會蓬勃發展的小小縮影。 動保運動在台灣的發展歷程雖已有二十餘年,但動物保護並非少數動保團體或愛心人士所應獨自承擔的責任,而是可以深植於國人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距離這一天的到來,前路無比艱辛,但卻是充滿希望的。 我從1990年代起在政大開設第三部門相關課程,也參與不少NPO的發起與服務工作,後又在政大EMBA非營利事業管理組教授非營利組織領導課程,結識了很多國內第三部門實務界的靈魂人物。從這本書中,我感受到NPO的領導者,尤其是對於像宗勳這樣的「動保新人」來說,所承擔的重責大任、以及面臨的種種困境。然而,他們從沒有放棄,而是日漸純熟地平衡各方力量,並結合適宜的政策倡議工具,推動政策和體制的改革。 英國政治家與文學家John Morley曾說:「光做善事是不足的,你必須按正確的方式做善事。」這本書不僅可以讓一般民眾對動保議題有更加深入的瞭解,更是一本天然的個案教學範本。從真實的事件記錄中,我們勾勒出公民團體行使公民權利、進行政策倡議的一幅完整圖像。 在此,期待台灣的公民社會,有越來越多這樣可愛的人,跳脫藍綠的窠臼,為「公益」(public good)也為「公義」(justice),以身相許,奉獻心力! 江明修 序於指南山城
《推薦序》
是情懷,也是志業
文:王唯治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召集人
或許有人會質疑動物真有那麼重要嗎?牠們與我們社會的關聯度有那麼高嗎?何況本書報導多集中狗貓部分,並未涵蓋全部動物,就此問題,我想從一些數據及觀點來說明。依據農委會民國106年的統計推估,不包括澎湖、金門及連江縣在內,台灣的家犬數有1,777,252隻,家貓數為733,207隻。且與104年度相較下家犬成長3.68%,家貓成長29.10%,平均每個家庭飼養犬或貓一隻。從此數據我們不難感受到犬貓在台灣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且此一數據尚在持續成長,尤其是貓的部分特別明顯。
另外,從較嚴肅的環保角度解析動保問題,現今環保面對的不僅是汙染物的排放,生態的破壞也益形嚴重,瀕臨滅種的動物愈來愈多,我們若不從身邊最易親近的狗貓開始學習關注動物的生存權、動物的福利,那麼對一些遠在天邊的野生動物就更不易有感,更難以期待了。
如果說過去的歷史是君王炫耀戰爭勝利或歌功頌德統治成果的宣傳,那麼進入民主時代,歷史應該如何寫?由誰來寫呢?過去歷史的記載固然有助於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骨架,但缺少了人民生活面向豐富完整的呈現,會使人感覺不到血脈的流動,缺少溫度的東西不易使人親近,也不易感受到生命價值的存在。
本書除了整理了2015年動保法修正,終止動保機關以空間不足宰殺流浪貓狗的條文,前後這段期間以「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運作為主的資料,由作者以第三者的立場加以談論及記載,除了可以為參與這段過程的人及組織保留記憶外,也希望有助於動保人士或關心研究歷史者有機會多瞭解台灣在動保問題上,面對的情境及相關成員努力的足跡。
先進國家關注動保議題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例如英國。而我國則相對較短,且可以說是在國際壓力下才開始的。可能與我們傳統上將狗貓廣泛歸屬為「牲畜」有關,但我們文化中強調惻隱之心,人道精神也漸深植人心,而作為文明社會指標的動保也逐漸為社會關切,更有愈來愈多的動保人士及組織投入此一領域。
雖然翻開過去的動保歷史,可說充滿了無知、殘暴,動保法立法前,流浪狗貓被視為製造髒亂的源頭,立法後則陷入隨時被捕捉進入動物墳場-收容所的險境。「零撲殺」修法上路後,台灣流浪動物之處境能否就此步上坦途,進而重視動物福利且全面邁向友善動物的社會,尚有待努力。
在記錄之餘,我也由衷感謝當初發起「關懷生命協會」,具有先知先覺智能的動保先進,他們搭建的平台,讓許多關心動保的人士得以在此做出奉獻,筆者也有幸參與其中。動督盟自2017年5月後承續「動物行政監督」的工作,也希望發揚過去的傳統,能繼續在此面相有所貢獻。
王唯治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6折8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田智雄
優惠價: 88 折, NT$ 281 NT$ 320
本商品已絕版
透過動保人、事、情的歷史片段,忠實呈現「零撲殺」修法倡議過程。
【本書簡介】
這是一本介紹台灣NGO組織—「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簡稱:動督盟)倡議公立動物收容所「零撲殺」修法過程的紀實。本書拋卻艱澀的理論與說教,描述了一些台灣動保人、動保事、動保情的歷史片段,適合所有動物保護的熱心人來看。 這本書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動督盟在倡議「零撲殺」過程的策略、遊說與行動。這些行動的創想,既來自於倡議人長期以來行政監督的專業積累,也有不少來自於千鈞一髮時的果斷抉擇,一衝一撞之間,公理也愈加昭彰。監督政府、關心議題雖是高度專業的社會活動,但故事中靈魂人物何宗勳、王唯治等「公民家」的成功也表明,只要用心用力,公民就一定能成為推動適合社會良善的巨大力量。
本書除了描述倡議過程,也專訪了與本議題有關的關鍵人物。台灣佛教界重要導師釋昭慧法師的理念指引,NGO人物張章得先生的長久支持,何宗勳、王唯治持續而強力的實踐,學者吳宗憲教授的理論支持,立法委員陳曼麗、吳思瑤、王育敏等在立法院的縱橫捭闔,以及政府官員農委會動保科江文全科長、新北市政府動保處長陳淵泉的行政落實。正是這些動保人的親力參與,才讓「零撲殺」的理想在台灣成就,多年來以百萬計的殺戮終於告一段落。這些不同角度的動保人的心路歷程與動保思考,值得後來的動保人借鑒學習。
最後,對動物的保護也來發乎於一個「情」,如果沒有對於動物的一份悲憫與同理心,台灣就不會是今天這樣如此地尊重生命,如此地以愛以善為寶。這本書為了能忠實呈現修法倡議過程,並沒有刻意渲染情懷,但這些人、這些事又無一不感召著我們成為動物保護的新力量。
作者簡介:
田智雄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生畢,陸生,江蘇南京人。2018 年 9 月將前往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傳播學碩士。
高中畢業後,因為深受慈濟證嚴上人的感召,來到「以愛以善為寶」的台灣讀書。也因為在台灣的學習生活,因緣際會,結識了昭慧法師、何宗勳理事長、王唯治大哥這
樣的良師益友,從而有機會參與到「動物保護」與「公民參與」的活動。
名人推薦:
《推薦序》
歎為觀止的動督人與事
文:釋昭慧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主任、關懷生命協會創辦人、台灣動保行政監督聯盟榮譽召集人
「動保行政監督」的理念與構想,出自社運奇葩宗勳老弟。他以這項理念與構想,及其過往在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以下簡稱「公督盟」)擔任執行長期間,所厚植的「評鑑專業」實力,成功地說服了關懷生命協會主事者張章得先生(現任理事長)與筆者,以及兼具公共管理學術專業、行政經驗與動保熱情的吳宗憲教授與王唯治先生(現任動督盟召集人),並於2012 年 1 月,邀集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社運人士,正式成立了「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即「台灣動保行政監督聯盟」前身,以下簡稱「動督會」)。 動督會一開始就推出了「動物福祉」、「組織再造」、「公開透明」、「公民參與」與「課責機制」等五大訴求,希望結合公民團體、學者專家、立法委員、地方民代與愛心志工的力量,共同監督中央與地方的動物管理行政業務,並將評鑑結果公諸大眾。這在台灣的動物保護運動史上,邁開了前所未有的新步伐。 即使擴大範圍,縱觀台灣的社會運動,到目前為止,依然很難做到公民參與式的「行政監督」。一般而言,社會運動大體著眼於思想改革、法規建置與制度改造。在思想面,必須紮根於群眾教育與文化傳播;在法規與制度面,大都從源頭上推動法案、修訂規制。針對行政部門,社運團體大體只能就單點項目或單一事件進行評議,提出訴求,卻很難展開全面性、常態性的評鑑作業。即使是早此五年(2007)成立的公督盟,監督對象也只能鎖定立法委員。畢竟中央部會或地方政府的業管範圍太大,民間團體的人力與財力有限,要作好全面性的行政監督,確實力有未逮。 宗勳曾任公督盟執行長,擁有推動「國會評鑑」的豐富實務經驗,他將這套專業知識運用到動保議題,鎖定從中央到地方的動物管理相關部門,作為行政監督的對象。他有「以小搏大」的精神,善於運用廣告行銷的長才,將有限的社運資源發揮到極致。他巧運心思地設計了諸如「人體彩繪的行為藝術」等容易「搏眼球」的活動,公佈地方政府動保業務的評鑑排名,頒獎給動物收容所管理最佳的市縣首長,將長期不作改善的縣市長封為「屠狗之王」),這樣一來,「動保行政監督」這道「冷得不能再冷」的議題,竟然被他炒得火熱,引起了政府部門與廣大民眾的高度重視,這實在是出人意料之外! 他在首次召開動督會時,即提出了「倡議『收容所零撲殺』政策」,作為工作計畫之一。就現實面來評估,推動這項計畫,必然十分艱鉅。筆者擔心他把目標訂得過高,未來難免失望過大。但是,各地方政府轄下的動物收容所,長期而大量地進行動物撲殺,這委實令人寢食難安,吾人不能不為收容所動物的「生命權」奮力一搏。於是幾經討論,我們審慎地將它當作「十年計畫」。即使如此,十年是否就能讓「收容所零撲殺」的目標達陣?個人依然不敢樂觀,而只能用「取法乎上,所得乎中;取法乎中,所得乎下」的古諺,來為團隊打氣。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對這項「幾近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宗勳與諸動督志工,竟然如此地鍥而不捨,在五年內讓「夢想成真」。雖然在後續的執行面,依然爭議紛紛,困難重重,然其進度之神速,效益之鉅大,確乎令人歎為觀止! 本書作者田智雄同學,是另一位令筆者「歎為觀止」的人。他來自江蘇南京,以「陸生」身份就讀台大新聞所,竟然在忙於學業的同時,以有限的時間完成了本書的寫作。不僅如此,他以「收容所動物零撲殺」之訴求,作為全書軸心,以「動督事」為經,以「動督人」為緯,展開了多重向度的記述與評論。此中之「動督事」,包含創會歷程、議題倡議、草根行動、事件行銷、政策遊說、各界迴響與績效評估;「動督人」則包括創會者、大力支持動保的立法委員與農委會官員──他對這幾位代表性「動督人」進行訪談,並以流暢的文學手法,將訪談內容納入書中。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顯著的篇幅,記述七位動保實習生的培訓、分工、實習見聞與心得體會,並指出這些青年學生的參與,「為動督會帶來了青春的活力,也持續吸收著養分,為台灣動保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由此可見,作者對台灣動保運動的期待,絕不止於已完成的「過去式」,更著眼於薪火相傳的「未來式」。 筆者近年因大學教學、研究、行政諸事繁冗而分身乏術,早已自社會運動場域退居「二線」。拜讀本書初稿,讓筆者得以復習動督會的成立史,更可貴的是發現:在宗勳領銜之下,動督會委員、志工與實習生通力合作以澆灌心血,竟然在短短五年期間,累積了這麼豐富而多樣的動督成果!爰遵囑以草就此序,對動督人表達殷重的感佩之情。 釋昭慧──2018.6.23凌晨,完稿於瑩恩樓
《推薦序》
以身相許的志業
文:江明修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好友宗勳近日新書不斷,繼「改變:12位公民實踐者的故事」之後,在他的策劃與奔走之下,一本記錄我國動保政策立法過程的大作又即將問世。有幸先睹為快,並為之序;對於這群可愛的動保人,從立法者、民間NGO工作者、媒體人、作家到普通民眾等等,心中滿是敬佩與感恩。 尤其是本書作者田智雄先生,是一位從中國大陸來台就讀的陸生,我與他素未謀面,但從字裡行間卻感受到,他對於台灣動保運動的熱情與參與程度,以及對於台灣這片土地的愛。在其台灣生活的五年歲月,特別是參與動保運動的點點滴滴,也潛移默化影響著他,並造就了這本具有象徵意義的大作誕生。 一些台灣民眾對於動物保護的意識,也許和2013年那部熱血電影《十二夜》有些密切關聯。電影監製、小說家九把刀提到:「要讓觀眾感動簡單,要讓大家帶一點責任走很難」。誠哉!電影不能改變社會,但每一個公民的行動卻可以。這本「台灣收容所『零撲殺』立法紀實(暫)」便是記錄這群關心動物權益、心存悲天憫人情懷的動保人,如何集結力量、透過有效的策略與行動,影響與改變政府政策與行政作為。這正是台灣公民社會蓬勃發展的小小縮影。 動保運動在台灣的發展歷程雖已有二十餘年,但動物保護並非少數動保團體或愛心人士所應獨自承擔的責任,而是可以深植於國人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距離這一天的到來,前路無比艱辛,但卻是充滿希望的。 我從1990年代起在政大開設第三部門相關課程,也參與不少NPO的發起與服務工作,後又在政大EMBA非營利事業管理組教授非營利組織領導課程,結識了很多國內第三部門實務界的靈魂人物。從這本書中,我感受到NPO的領導者,尤其是對於像宗勳這樣的「動保新人」來說,所承擔的重責大任、以及面臨的種種困境。然而,他們從沒有放棄,而是日漸純熟地平衡各方力量,並結合適宜的政策倡議工具,推動政策和體制的改革。 英國政治家與文學家John Morley曾說:「光做善事是不足的,你必須按正確的方式做善事。」這本書不僅可以讓一般民眾對動保議題有更加深入的瞭解,更是一本天然的個案教學範本。從真實的事件記錄中,我們勾勒出公民團體行使公民權利、進行政策倡議的一幅完整圖像。 在此,期待台灣的公民社會,有越來越多這樣可愛的人,跳脫藍綠的窠臼,為「公益」(public good)也為「公義」(justice),以身相許,奉獻心力! 江明修 序於指南山城
《推薦序》
是情懷,也是志業
文:王唯治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召集人
或許有人會質疑動物真有那麼重要嗎?牠們與我們社會的關聯度有那麼高嗎?何況本書報導多集中狗貓部分,並未涵蓋全部動物,就此問題,我想從一些數據及觀點來說明。依據農委會民國106年的統計推估,不包括澎湖、金門及連江縣在內,台灣的家犬數有1,777,252隻,家貓數為733,207隻。且與104年度相較下家犬成長3.68%,家貓成長29.10%,平均每個家庭飼養犬或貓一隻。從此數據我們不難感受到犬貓在台灣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且此一數據尚在持續成長,尤其是貓的部分特別明顯。
另外,從較嚴肅的環保角度解析動保問題,現今環保面對的不僅是汙染物的排放,生態的破壞也益形嚴重,瀕臨滅種的動物愈來愈多,我們若不從身邊最易親近的狗貓開始學習關注動物的生存權、動物的福利,那麼對一些遠在天邊的野生動物就更不易有感,更難以期待了。
如果說過去的歷史是君王炫耀戰爭勝利或歌功頌德統治成果的宣傳,那麼進入民主時代,歷史應該如何寫?由誰來寫呢?過去歷史的記載固然有助於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骨架,但缺少了人民生活面向豐富完整的呈現,會使人感覺不到血脈的流動,缺少溫度的東西不易使人親近,也不易感受到生命價值的存在。
本書除了整理了2015年動保法修正,終止動保機關以空間不足宰殺流浪貓狗的條文,前後這段期間以「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運作為主的資料,由作者以第三者的立場加以談論及記載,除了可以為參與這段過程的人及組織保留記憶外,也希望有助於動保人士或關心研究歷史者有機會多瞭解台灣在動保問題上,面對的情境及相關成員努力的足跡。
先進國家關注動保議題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例如英國。而我國則相對較短,且可以說是在國際壓力下才開始的。可能與我們傳統上將狗貓廣泛歸屬為「牲畜」有關,但我們文化中強調惻隱之心,人道精神也漸深植人心,而作為文明社會指標的動保也逐漸為社會關切,更有愈來愈多的動保人士及組織投入此一領域。
雖然翻開過去的動保歷史,可說充滿了無知、殘暴,動保法立法前,流浪狗貓被視為製造髒亂的源頭,立法後則陷入隨時被捕捉進入動物墳場-收容所的險境。「零撲殺」修法上路後,台灣流浪動物之處境能否就此步上坦途,進而重視動物福利且全面邁向友善動物的社會,尚有待努力。
在記錄之餘,我也由衷感謝當初發起「關懷生命協會」,具有先知先覺智能的動保先進,他們搭建的平台,讓許多關心動保的人士得以在此做出奉獻,筆者也有幸參與其中。動督盟自2017年5月後承續「動物行政監督」的工作,也希望發揚過去的傳統,能繼續在此面相有所貢獻。
王唯治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2 |
3折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26折8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