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表情,隨著時間變化無窮,
但是,好建築的美感是如何發想出來的呢?
建築旅遊達人林祺錦建築師花費一年的時間,整理出六大方向,
解碼建築外觀設計應用的奧秘
帶你看懂建築、實務活用!
我們日夜往來和生活在每棟建築物之間,
卻經常對空間的美感、建築的詩意視而不見,
建築物的表情,蘊藏了服務人的本質與建築師帶出的人性關鍵,
本書由專業建築師的觀點領路,讓你看了建築,也能了解建築。
◎由建築旅遊達人林祺錦建築師帶領
從「看熱鬧」、「看門道」,進階學會看出建築的「表情」。連一般人都能看懂建築物是如何構成。
◎新手建築師同步掌握新、舊建築的外觀塑形手法
從「看門道」到「實際操作設計」,學習頂級建築建築師進行設計時的思考路線。
◎第一本將建築物外觀鑑賞拆解成「六大設計法則」的工具書
系統化學習建築專業的工作SOP,一本就懂建築造型構成的奧妙。
建築的外在表情,體現建築師心目中堅持的美學研究,也是與受眾感官對話的第一步。
建築立面的複雜細節,則是建築師經過思緒內外的反覆驗證,加上系統性的技巧磨練而成的。
本書藉由簡單易懂的分項說明,提供讀者初步入門建築欣賞的藝術新角度。
【138個全球案例導覽】
透過書中超過138個國內外出色的建築案例,跨越時空直到現代,看建築師如何運用環境、文化、研究理論,創造出展現經典美學。
【50位建築師、106個外觀創意關鍵技巧】
獨家歸納50位建築師的各種塑造立面的手法,例如:老建築可以靠皮層重新規劃外觀和排水管、新建築靠材料或分割來創造雕塑感,教你精準掌握設計關鍵點。
【真實案例執行分享】
從創意到執行的每一個步驟、從業主會談到工程驗收,以及建築師的生涯點滴,首度不藏私大分享,包括現場採集、環境注意、重組創意、材質分析、顏色掌握、實際個案分析、業主要求到現場施工。
【理性分解,建築設計的六大面向】
將建築設計分成「概念主題、材質、分割比例、色彩、光影、綠化立面」六大方式來討論,即使是想自己蓋房子的讀者,都能學習到設計的方法。
【系統性整理+老師的口袋密笈】
專業建築師必備的SOP,整理成容易記憶的圖表:
1.「基地調查法」
2.「選材與色彩運用法」
3.「光與介質變化設計法」
4.「材質的溫度表情」
本書特色
本書6大篇章剖析建築師如何順利進行建築外觀的創意思考:
篇章1.概念與主題:
「最基礎的就是最重要的!」
教你從直接引用、抽象轉換、企業精神、環境、家的意象等方向,進入主題,
篇章2.材質:
逐步剖析11種建築師常用材質的特性與感受,除了有高科技的帷幕網,建築師還運用很基礎的材質來發想創意,例如清水模、鏡子、塗料、磁磚、PC板,建築師的創意因為預算不高的材質,顯出更高的創意。
篇章3.分割、比例:
運用立面上不同比例的分配,光是窗戶、陽台、露臺就可以創造出「動態」或是「規則」的不同表情;甚至可以光運用分割重組,就能達成建築物外觀設計的目的。
篇章4.色彩:
色彩掌控了建築物想「凸顯」或是「隱藏」的關鍵,也是人們第一眼印象最深刻的,光是黑、白、灰的組合,都可以構成印象深刻的好建築外觀。
篇章5.光與影
光是建築重要的關鍵,透過建築開口的深度與寬度、結構的縫隙,就能展現出漫射、直光、隱喻等6種基礎「光的變化」,讓建築物在白天或夜晚,都有令人感動的感官享受。
篇章6.綠化立面
綠化立面與建築融合,已經是未來的都市趨勢,學習全球建築師是如何利用皮層、露臺、中庭讓植物作為建築景觀的主角。
作者簡介:
林祺錦建築師(Andy, Chi-Chin Lin)
林祺錦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學士/碩士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系友會理事長
中原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
經歷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專家級助理教授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會員
台北市建築師公會-會員暨公共事務委員會委員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會員暨公安委員會委員
福建金馬地區建築師公會-會員暨紀律委員會副主委
福建金馬地區建築師公會兩岸委員會副主委
宜蘭社區大學-兼任講師
華業建築師事務所-專案建築師
吳明修建築師事務所-助理設計師
獲獎
1996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設計技術系畢業設計最佳作品獎
1996第十屆洪四川建築文教基金會優秀建築設計人才獎台港澳地區佳作獎
1997第十一屆洪四川建築文教基金會優秀建築設計人才獎台港澳地區佳作獎
2010第七屆遠東建築獎入圍
2010 第二屆中國建築傳媒獎提名
2014A+Awards 特別表揚獎
2014 ADA新銳建築獎入圍
2017 AAP美國建築獎
2018 台灣住宅建築獎入圍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重量級推薦人
王增榮 比格達建築世界主持人
許華山 許華山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郭旭原 大尺建築設計主持建築師
朱弘楠 朱弘楠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吳光庭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主任
吳思瑤 立法委員
林芳怡 雄獅集團欣傳媒社群發展部資深總監
馬靜自 品昕空間建築計畫事務所主持設計師
張基義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財團法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
曾光宗 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曾柏庭 Q-LAB 設計總監暨合夥人
黃俊銘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褚瑞基 台灣建築TA 總編輯、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龔書章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名人推薦:重量級推薦人
王增榮 比格達建築世界主持人
許華山 許華山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郭旭原 大尺建築設計主持建築師
朱弘楠 朱弘楠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吳光庭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主任
吳思瑤 立法委員
林芳怡 雄獅集團欣傳媒社群發展部資深總監
馬靜自 品昕空間建築計畫事務所主持設計師
張基義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財團法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
曾光宗 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
曾柏庭 Q-LAB 設計總監暨合夥人
黃俊銘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褚瑞基 台灣建築T...
章節試閱
【前言】建築師+編輯室的對談錄(節錄版)
編輯室:大家都很好奇,建築外觀設計到底是從何處思考起始?
建築師:建築外觀可說是建築物的皮膚,構築了人對建築的第一印象,但外觀設計其實是由內
而外、再由外而內發展的過程;建築師必須先尊重「需求」,才能產生對應的內部使用空間,進而成為建築量體。
內部→外型/外型→內部
需求→內部使用空間→建築量體
在不斷由內而外的討論過程中,建築物凹凹凸凸的量體就逐漸被定義出來。因此設計建築外觀
並非單純地做立面造型,必須從內部、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並在空間組織形成後,放回基地確認是否可行,進而反覆調整。因此,建築立面是因建築整體而生的結果,整體設計一旦確認,立面的基礎也就完成了,剩下才是處理材質、顏色等細節。
編輯室:建築師是如何展開一個建築設計案的?
建築師:(旁邊有小吃攤一定要去吃,很重要!哈哈哈哈~)
一般來說有兩個要點:
(1)了解使用型態
首先要了解這棟建築為何而建?是住宅、醫院、工廠或是學校?如果是住宅,需要幾戶?如果是學校,需要幾間教室?這些數量會影響建築量體,進而影響空間配置、動線規畫。
(2)基地調查
在了解使用型態的同時,會進行基地調查,包括方位、風向、氣候、山川景觀等研究,進而思考建築的配置計畫。
建築師們尤其要注意基地調查時的完整動作:
步驟(1)收集基地的圖資,現況、空照、都市計畫分析等、GOOGLE MAP調查等
步驟(2)現場調查,要帶相機、測量工具,拍照要拍全景,測量工具是為了留意基地與周圍住宅的關係、間距,並且用人的空間尺度審視一次
步驟(3)觀察環境因素,舉凡道路、植栽、路燈、山或河、水溝(尤其是水流的方向會決定排水設計)、日照、風的方向;附近住宅的顏色、材質等,以及從基地看出去的視野等。
步驟(4)去附近小吃攤吃飯聊天,可以發現微小的歷史或事件可能在這塊土地上發生過,進而產生靈感。(我說的不是晚上的小吃攤~~)
編輯室:請問一個建築師需要具備哪些特質?
建築師:(應該要勒緊褲帶吧!哈哈! )
對設計事物的「熱情」是最重要的,再來是專業,從學生時代開始就要不斷累積,專業書、就職後的圖面操練、下工地、旅行,要不斷補充空間知識的書籍閱讀,以及哲學思考的練習。做建築的投報率真的很低,手上畫的這一條線,不知道能不能被實現,如果沒有熱情,最後只會是畫圖的機器。
【前言】建築師+編輯室的對談錄(節錄版)
編輯室:大家都很好奇,建築外觀設計到底是從何處思考起始?
建築師:建築外觀可說是建築物的皮膚,構築了人對建築的第一印象,但外觀設計其實是由內
而外、再由外而內發展的過程;建築師必須先尊重「需求」,才能產生對應的內部使用空間,進而成為建築量體。
內部→外型/外型→內部
需求→內部使用空間→建築量體
在不斷由內而外的討論過程中,建築物凹凹凸凸的量體就逐漸被定義出來。因此設計建築外觀
並非單純地做立面造型,必須從內部、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並在空間組織形成後,放回基...
作者序
建築的表情是什麼?
如果人有喜怒哀樂的表情,建築也會有表情嗎?建築師在設計建築的時候,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建築展現建築師想傳達的概念呢?你能看懂建築的表情嗎?你知道建築在說什麼?想表現什麼?或想傳達些什麼嗎?
我們對於建築這個形塑我們城市樣貌的重要元素,到底有沒有什麼感知或要求?以上這一大串問題對受過建築專業訓練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幾乎是習以為常的問題,更常常是在設計操作中的自問自答。但對於非學習建築的一般大眾來說,上面這些問題他們是否在乎?或者,其實很在乎,但卻完全讀不懂建築到底有什麼表情,也看不出建築師想表現什麼?
2006年,我與王柏仁建築師到家鄉花蓮設計了一間供原住民小朋友使用的托兒所,因工
程預算極低,因而反向思考如何讓材料展現本身的特性,並成為建築的外觀重點,嚴峻的限制條件產生獨特的建築造型,讓我們在2010年建築完工後即獲得第七屆遠東建築獎的入圍與第二屆中國建築傳媒獎的提名,我們的努力在專業上受到許多肯定,風光背後的真實在2017年媒體披露現況後大爆發,使用單位在建築物完工後因使用人數增加與使用方式改變等因素,分次修改了建築的內部與外觀,與當初完工時的建築已大相逕庭。這次事件,讓我開始反省,做為專業者,是否常常說了專業者才聽的懂的話?是否一般大眾其實聽不懂我們在說什麼?不知道我們在乎什麼?不知道建築做為城市空間的重要性是什麼?也不理解建築的表情是喜還是愁?
這些問題一直存在我的心中,因此,除了本身的建築設計工作外,我開始走向一般大眾,
試著想將我在建築上感受到或讀到的表情,分享給大家,我參與工作營、參與研究計劃、參與美術課重整計劃、參與許多演講分享,甚至,開始帶團出國看建築。我認為,唯有將專業者與一般大眾的認知拉近,在溝通上的語言才不會有落差。我們才有機會把建築上的美好往前推進。因此,本書的對象除了是想從事建築專業的入門者外,更是針對一般大眾而寫,如果連一般大眾都能夠對建築的表情品頭論足並言之有物,我想,我們的空間環境離美就不會太遠了。
本書以建築外觀為主題,分別從「概念與主題」、「材質」、「色彩」、「分割比例」、「光影」、「綠化」等六個角度切入,介紹建築外觀的設計思維,希望透過本書與一般大眾分享建築外觀的設計美學,以及建築師從事外觀設計時所面對的實際挑戰。藉由本書的案例說明及介紹,讓一般大眾也能讀懂建築的表情,以及建築師在設計操作上所希望賦予的概念想法。書寫的過程中,才明瞭隔行如隔山的辛苦,在繁忙的設計工作空檔中,時常深夜仍獨自在辦公室敲著鍵盤,這一路上受到的幫助永遠比付出的多,非常感謝許多建築同業好友的大力支持提供相關資料,以及風和文創李亦榛總經理、黃詩茹編輯與同仁們的耐心,永遠心存感激!
林祺錦 2018/07/08 於木柵
建築的表情是什麼?
如果人有喜怒哀樂的表情,建築也會有表情嗎?建築師在設計建築的時候,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建築展現建築師想傳達的概念呢?你能看懂建築的表情嗎?你知道建築在說什麼?想表現什麼?或想傳達些什麼嗎?
我們對於建築這個形塑我們城市樣貌的重要元素,到底有沒有什麼感知或要求?以上這一大串問題對受過建築專業訓練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幾乎是習以為常的問題,更常常是在設計操作中的自問自答。但對於非學習建築的一般大眾來說,上面這些問題他們是否在乎?或者,其實很在乎,但卻完全讀不懂建築到底有什麼表情,也看...
目錄
推薦序.王增榮、許華山、郭旭原
聯合推薦佳名錄
作者序
前言.建築師+編輯室的對談
CH01概念與主題—關於外觀,建築師如何思考?
具象設計直接表述
將具體形象轉成抽象表現
從企業精神與環境聯想
從家的意象出發
▼設計實作:澎湖金琥仙人掌花房(基地探查、設定主題、圖面設計、架構分解、施工關鍵)
CH02材質的變化—材料,是建築師的第二關鍵
11種建築材料與立面表情:石材、清水混凝土、紅磚、磁磚、洗石子、塗料、金屬烤漆板、玻璃及金屬帷幕、金屬隔柵、陶瓷纖維板、編織帷幕、鏡面
▼設計實作:花蓮新城托兒所(兒童行為調查、空間設計、環境關係、預算節省、尋找材料、切割與拼組)
CH03分割、比例—優雅的原型、精確的比例
完美的比例、美的表徵
實用的極簡、現代主義
正反的辯證、後現代主義
從規矩到變化
將立面視為畫布
▼設計實作:木柵政大馥中(設定主題、立面切挖、立面配色)
CH04色彩張力—回應、區別、強化造型
單一色系突顯雕塑性
漸層色彩賦予表情變化
明亮色彩製造視覺亮點
多彩用色的繽紛建築
▼設計實作:馬公計程車候車區(高彩度設定、形象轉化、克服冬夏溫度、鋼構施工)
CH05光與影—光影,建築感官的儀式
光的編排與7大應用
神聖的光
藝術的光
生活的光
▼設計實作:澎湖大仙人掌花房(使用者需求、光的投影、呼應空間序列、材質造型)
CH06綠化立面—植綠,是建築的答案
用植物作畫
讓建築消失的綠化立面
▼設計實作:光隆中壢廠(業主需求、減輕量體、綠化環境、退縮平台、爬藤控制)
附錄.建材的溫度與特性
附錄.特別感謝
推薦序.王增榮、許華山、郭旭原
聯合推薦佳名錄
作者序
前言.建築師+編輯室的對談
CH01概念與主題—關於外觀,建築師如何思考?
具象設計直接表述
將具體形象轉成抽象表現
從企業精神與環境聯想
從家的意象出發
▼設計實作:澎湖金琥仙人掌花房(基地探查、設定主題、圖面設計、架構分解、施工關鍵)
CH02材質的變化—材料,是建築師的第二關鍵
11種建築材料與立面表情:石材、清水混凝土、紅磚、磁磚、洗石子、塗料、金屬烤漆板、玻璃及金屬帷幕、金屬隔柵、陶瓷纖維板、編織帷幕、鏡面
▼設計實作:花蓮新城托兒所(兒童行為...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