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愛動物,錯了嗎?
對於牠們的感同身受,只是我們的情感投射而已嗎?
從沒有解答中找尋可能的最好答案。 *吃肉的人有資格聲稱自己愛動物甚或做動保嗎?這樣不是很偽善?只選擇性地愛某些動物不對嗎?
*喜歡可愛動物是天性,為什麼會被批評?
*動保人是不是都是基於人際關係的失敗才把情感投射在動物身上?像是那些稱動物為毛小孩的人,是不是只是在尋找替代性滿足?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人也是動物,所以人利用動物或甚至虐待動物有什麼錯?
*動物園的存在有什麼不好?如果棲地都被破壞了,極端氣候又對野生動物的生存造成威脅,讓牠們在動物園生活不是更符合動物福利?
*我們怎麼確定「動物福利」不是出於一種擬人化的想像投射?會不會我們為動物設想的根本不是動物需要的?
這些提問,是否也是你的疑惑?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人,關於人類與動物的關係,除了想到動物園的動物、家裡的貓狗、路上可能會看到的鴿子、麻雀、小昆蟲,是不是就只剩下我們吃的肉?那麼,你會不會好奇,動物是不是也有情感及感知痛苦的能力?
開課十二年的台灣大學人氣通識課,
從文學、社會學、哲學、文化研究角度……帶你深入探究,
每個人都應該嘗試思考的人文、生態議題。
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黃宗慧的通識課「文學、動物與社會」,以外國文學經典為文本,除了引導、解讀故事中的脈絡發展,更藉著故事中登場的人與動物,試圖討論更多議題,搭配社會學、哲學等人文科學理論的說明,與學生一同在討論、思辨之中,尋找出眾多疑惑的可能解答。透過跨領域的結合,將原本被歸為科學研究範疇的動物,改以人文角度去探討。
例如出生於紐西蘭的毛利作家葛雷斯(Patricia Grace),她的短篇作品〈蝴蝶〉除了帶有對於殖民者的批評,我們還可就「人天性就比較受美/可愛的事物吸引」來討論人類是否只喜歡可愛動物,對於醜陋動物的瀕危就漠不關心,以及關心保育動物,是否就壓縮了也需要幫助的人的福利,又或者是動保是否只是中產階級在關心的事情。
例如日本小說家朱川湊人的〈光球貓〉,描述的是獨自住在東京下町舊公寓的失志漫畫家,與出現在家中「宛如發光的乒乓球般」的貓靈的故事。當中也衍伸出社會學中「人類居住在城市中的疏離」的相關討論,以及現代人如何從動物身上得到療癒。
此外,黃宗慧用來探討的素材除了文學作品,也廣泛涉獵至大眾文化如動畫、廣告等領域。因此關於動畫電影中出現的動物形象,甚或劇情發展的設定,隨著動保意識抬頭,對於觀影者所傳達的訊息的改變,也是本書中精彩討論的一個章節。
每一篇文本搭配著欲討論的主要議題,與讀者一同抽絲剝繭,看出隱藏在文本中,關於人類與動物共處在社會中的各種現狀、誤解或爭議。透過閱讀,我們或許可以因此找出一些解答的方向。篇末搭配的短文,則是黃宗慧自身從事動保的心情分享,她一路走來的動保路片段,也期許可開啟生命倫理的不同思考。在黃宗慧的帶領下,這門兼具理性與感性思辨的人氣通識課,也成為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的知識資源。
【名人推薦】
「宗慧老師在文學的脈絡下,以短篇故事巧妙地映照了動物在當代社會中的許多面向。雖然這些故事本身並未試圖訴說任何動保理念,但讀完後,許多情節仍不時在我腦中繚繞,並允許我慢慢推敲出自己的提問與想法。」
――2018世界新聞攝影獎(World Press Photo)獲獎人,《白熊計畫》創作者・羅晟文 專文推薦
作家・朱天心
廣播節目主持人・林清盛
作家・番紅花
生態作家・劉克襄
作家・劉梓潔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兼任研究員・錢永祥
──誠摯推薦(推薦人依姓名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黃宗慧
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常自嘲以動保為主業,教書為副業。曾任《中外文學》總編輯、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主編。編有《台灣動物小說選》(二 魚文化),合編有《放牠的手在你心上》(本事文化),合譯有《拉岡精神分析辭彙》(巨流)。
2018年獲台大106學年度教學傑出獎;研究計畫〈從精神分析之鏡/外看動物他者〉(2007-2010) 曾獲科技部遴選為優秀年輕學者計畫。學術研究專長為精神分析與動物研究,個人研究興趣則為家中七貓與二龜的日常生活點滴。
章節試閱
一種寂寞,兩樣投射?
【下篇】〈光球貓〉裡的共感
日本作家朱川湊人的「鬼故事」〈光球貓〉裡也有個寂寞的主人翁,但卻對照出「一種寂寞,兩樣投射」的不同結果。故事的第一句就是,「那時候,我是個又窮又孤獨的年輕人。」主角住在東京下町的老舊公寓、夢想成為漫畫家卻不得志,在那樣的日子裡,讓他可以捱過寂寞的,除了年少逐夢的熱情之外,就是一隻被他命名為茶太郎的流浪貓。
主角住的地方鄰近浪貓聚集的覺智寺。原本因為他沒有閒錢可以餵貓,所以告誡自己盡量不要接觸浪貓,但這誓言很快就被打破了。某次,兩隻浪貓打架,從院子裡一路追進他屋裡,其中茶色的那隻居於下風,主角於是作勢用紙團丟向比較強勢、左眼有眼翳的那隻白貓,將牠驅趕了出去。之後,茶色的那隻「茶太郎」就成為主角「來到鎮上第一個交到的朋友」,自由進出他的房間。
不管是因為寂寞,還是因為原本就相信動物和人也可以「溝通」,在主角與茶太郎的互動中,我們看到了他們的「跨物種交談」:替牠趕走白貓時,主角對牠說「喂,沒問題了。」事後還問牠「吵架了嗎?」儘管茶太郎只是喵喵長叫了幾聲,一面慵懶地伸長身體,但主角卻認真地說,「這可以有好幾種解釋,但反正是答謝我施予援手吧!」茶太郎從不會靠近堆疊了漫畫原稿和畫具的書桌與書架,更讓主角覺得牠是隻善解人意的貓,「牠似乎明白那是重要的寶貝」,就這樣,雖然茶太郎可能只是在房裡晃來晃去,或是安靜地過夜,卻讓主角「獲得無限的撫慰」。
茶太郎有時也會外宿不歸。某天夜裡,主角雖然聽到窗外鐵欄杆處傳來貓的動靜,但仔細一看,並不是茶太郎回來,映入眼簾的,是像「會發光的乒乓球」一般的貓靈。主角原本手心冒汗、握住掃把想驅趕它,卻因為發現貓靈的動作很像茶太郎,於是試著彈舌發出過去呼喚茶太郎時的「唧唧唧」聲,結果「那光球像是開心極了,不斷地左右輕輕搖擺」。主角於是猜想,茶太郎一定是死在什麼地方卻不自覺,才會拋下身體以靈魂的形式歸來。
雖然難過於自己竟連茶太郎發生了什麼意外、死在哪都不知道,但主角還是接納了茶太郎的靈魂,容許它成為每天造訪的存在。他撫摸它、和它玩遊戲,而光球就興奮得上下跳躍、磨蹭著靠向他的手臂,甚至發出貓呼嚕時喉鳴的震動⋯⋯神奇的是,之前因為漫畫作品遭到否定而意志消沉的主角,在光球貓的陪伴下竟然恢復了元氣。「我只用手指輕輕撫摸它的表面,說也奇怪,一顆心自然就沉澱下來。而光球的中心則會很愉悅似的振動著,這點也傳達到我的內心裡。盡情互動後,不知為什麼,我開始自覺到自己原非一無可取啊!」主角在驚覺光球貓這種不可思議的影響時,還特別聯想到自己過去曾聽說撫摸貓狗可以治療病情的說法,這個細節的描述,不禁讓人讚嘆朱川湊人的這則鬼故事,比許多強調「毛小孩療癒力量」的說法還更基進,因為在他筆下,只要願意「盡情互動」,連貓靈都產生了療癒的力量啊!
不過接下來的情節並不是要發展成「同伴動物至死也要與人相依」的故事。事實上,不久之後,真正的茶太郎就回來了,光球貓這才從木門的縫隙鑽了出去,離開它流連了十天的家。而主角為了一探究竟,一路跟蹤光球到覺智寺,竟在寺廟本堂的樑柱後面,發現了蜷伏的白貓屍體。他立刻認出,那正是曾追趕過茶太郎,但被他趕走的白貓。
「這世間,感到寂寞的生命是何其多呀!」主角看到白貓的屍體時,不禁這樣感嘆了起來。他揣想這隻貓必然很寂寞,很想找人撒嬌,所以才會讓餘存的靈魂徘徊街上,最後還來到他的房間。牠也和茶太郎一樣,當時希望能進屋裡吧!這樣想之後,主角在心裡對白貓說,「對不起,那時候把你趕走⋯⋯」讀到這裡,或許有些人不免會認為,這一切都只是凸顯了主角是個寂寞的人,所以才會想像白貓是寂寞的。但就像先前所說的,就算這其中牽涉了情感的投射、是無法證實的想像,但只要這種想像為雙方帶來的不是傷害,又何須苛責呢?
更有趣的是,在朱川湊人的描述中,主角之所以說白貓是寂寞的,並不是從人的角度類推出「原來貓也擁有感受寂寞的能力」這樣的結論,因為他的措詞並非「會感到寂寞的並不只有人,貓也一樣」,而是剛好相反,是因為有寂寞的貓為鏡,他才觀照到自己內心、乃至其他人的寂寞。「會感到寂寞的並不只有貓,人也一樣。就像我對獨自一人的生活感到寂寞,一定還有其他人在不同的地方也感受著寂寞。我的父母親、批評我作品的總編、舊書店老闆,他們一定也都和這隻貓一樣,有屬於自己內心的寂寞。至少我就是如此。」
如果是依循傳統化人主義的思維,就算是承認動物有感知快樂或悲傷的能力,也是先預設這些情緒是人類所擁有的,然後在動物也表現出類似的反應時,才「把人的特質比附到非人的身上」(註1),但主角卻非如此。「貓是會寂寞的」對他來說似乎是個不用推論的事實,而且正是因為有這個事實,才讓他面對自己的寂寞:在故事開頭曾說自己並不因寂寞而感傷、甚至「對這一丁點的痛楚絲毫不放在心上」的主角,在故事結尾才誠實面對了自己的內心感受,認清了自己是寂寞的。
而對於這隻曾為他排遣寂寞、也讓他照見寂寞的光球貓,主角也可以說是情深義重——除了用外套包裹貓的屍體,帶回公寓後院埋葬,多年之後,當他有了小小的成就,偶然又回到東京時,還特意前往覺智寺,在本堂下方「悄悄擺進了一小塊魚身,然後雙手合掌膜拜」。
主角曾說除了茶太郎之外他只有舊書店老闆一個朋友,加上他不但深信著貓魂存在,還從光球貓的陪伴中得到慰藉的力量,這樣的人物設定,看起來很符合「果然過於寂寞、人際互動不佳的人,就會在動物身上尋找慰藉」的刻板印象。確實,「寂寞」的氛圍充斥在〈光球貓〉故事的字裡行間,但與其說這是要讓我們去推論「情感匱缺的人才會尋求動物做為替代品」,不如說是寫出了現代人,特別是都市人的寂寞。而如果這種寂寞加劇了人對同伴動物的情感依賴,那麼我們也應該視之為一種結構性的因素來加以分析,而不是總是歸咎為個人的「病態」。
〈光球貓〉的場景,是設定在充滿人情味的東京下町,但真要說起來,在故事中,除了主角與舊書店老闆互動的情節之外,讀者其實感受不到太多關於人情味的描述。(註2)從鄉下來東京逐夢的主角,原先住在陶器工廠四人一房的員工宿舍,利用工作之餘畫漫畫。他回憶那段期間,宿舍的室友「大概是看我有了工作還想追求夢想而感到礙眼」,三番兩次找麻煩,甚至故意把咖啡潑灑在他的原稿上。這裡如果有所謂的「人際問題」,恐怕很難歸因於主角個人的問題,而更像是都市人最抗拒的「鄰近性」(proximity)所造成的:習於盡量拉開彼此距離的都市人,一旦與人太靠近,便如同被迫競爭與比較,就像在故事裡,主角的夢想如此與眾不同,對他人而言就顯得很刺眼。
而主角遭遇的人際挫折還不止於此。離職以便專心畫漫畫之後,他走訪出版社到處毛遂自薦卻都碰壁,最後,還遇上直接斷言他的作品完全不行、要他打包回鄉下的毒舌總編。其實,連關係看似友好的舊書店老闆,主角也承認,直到最後,他都不知道對方的姓名。城市裡的人際關係,追求的顯然不是熟悉與親暱,保持距離與漠不關心,才更接近都會生活的日常。在這樣的「結構」下,如果動物會被視為家人友伴般的存在、所帶來的療癒力量會被放大看待,也就不足為怪了。(註3)
城市經驗所帶來的寂寞,除了是文學作品常見的主題之外,其實也是社會學家研究的關懷所在。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Georg Simmel)早在他一九○三年一篇名為〈大都會與精神生活〉(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的文章中,就分析過城市經驗對感性的壓抑、對人際造成的疏離。齊美爾指出,大都會中包含高度複雜錯綜的人事物,為了使都會生活能順利運作不陷入混亂,大都會中生活的人們傾向以頭腦(理性)而非心靈(感性)對於外在世界做出反應,於是外在世界被當成一道道數學題,彷彿可以代入一些公式加以解決。換句話說,都會生活要求的是一種科學般理性的精神,久而久之,都市人也就養成一種務實、精於計算、講求效率的態度。
而越是務實、理性,就越會懂得用麻木冷漠的態度面對各種外在刺激,畢竟都會中紛來雜沓的各類刺激實在太多,如果一一做反應,不但不符合追求效率的原則,在情感上也可能承受不了太多刺激。加上都會生活與貨幣經濟間的密切關係,會使得衡量事物的標準往往在於「多少錢(時間)」「是否划算」等等,於是像感性、本能衝動這些不夠理性的特質,就被視為不重要,甚至被認為會破壞效率及都會生活的整體運作。
此外,都會大量聚積的人口,迫使人與人在實際空間上距離有限,如之前所說的,因此會產生由「鄰近性」帶來的壓力,於是人與人之間更拚命想拉開心靈上的距離,如果再考慮到都市文明中充斥的危險與不確定,似乎又更有理由允許自己懷疑他人並保持冷漠了。然而齊美爾也提醒,都市人自以為只是冷漠,但在表面的冷漠之下或許已經潛藏了自己沒有察覺的敵意:在精算、著重效率及自身利益的都會生活態度之下,人們對他者很容易產生不滿,於是一旦有近距離接觸的機會時,衝突便可能一觸即發,這也正說明了冷漠之下的真面目,極可能是敵意。
上述這些齊美爾在一百多年前對都市所做的觀察,在今天看來依然沒有過時,甚至情況更為嚴重。日常生活的現實依然不允許人將感性的觸角伸出來,因為過多的外在刺激、過於敏銳的感受,往往可能成為痛苦與創傷的來源。但是感性卻也是促成倫理行動時不可缺乏的要素,如果對苦難不具敏感度,勢必不可能以倫理的態度對待他者,所以城市經驗一旦造成感性的鈍化,其實是相當嚴重的問題。
深受齊美爾影響的當代社會學家包曼(Zygmunt Bauman)之所以不時強調城市應該對於各種「偶然性」(contingency)有更多的包容,而不是想盡辦法以剷除異己的方式來做規劃、一味追求高效率與機能性,就是因為他發現對於理性與秩序的過度崇尚,會使得人們在道德上越來越不敏感。即使原本無意「不道德」,但是為了防堵各種外在刺激可能帶來的痛苦,就可能變得越來越麻木。到最後,還會以「我需要更多的空間」為由,希望任何可能來自他者的干擾都得以被排除、希望他者和「我」保持一定的距離。而這種對個人化(individualization)的強調,在包曼眼中已成為一種新形式的邪惡——不願意對他者的苦難做出反應、不願意試著理解他者,只要被認定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出現的他者,都可以逕行加以排除而無須感覺自己有任何道德上的問題⋯⋯凡此種種,都是失去敏感度所造成的「道德盲目」。(註4)
從這個角度回頭來看〈光球貓〉的主角,我們會發現,他連對化身光球的貓魂都具有「體恤體諒的同理心」(註5),確實是一個不符合在大都會裡「成功」生活的角色,既不夠理性、也不夠務實。就像先前提到的,他雖然曾經鐵了心告誡愛貓的自己不要跟貓接觸,免得看到滿懷期待而來的貓那種乞食不成的失望眼神,但這個把外界刺激抵擋在外的決心,在初見茶太郎時就潰堤了。不過,也正是他的無法「不敏感」、無法麻木,讓他能看見他者的苦難,也為讀者展現了回應他者的倫理可能。
如果說他和〈雨中的貓〉裡寂寞的美國籍太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他並非活在自己的寂寞裡,也不是只想在動物身上投射寂寞的情緒。他允許自己伸出了感性的觸角,被他者觸動:「老實說,作畫時經常會感到困頓疲累,但那時候不知為什麼,我的手掌就好像會感受到光球貓的撫慰。那絕對是死在覺智寺本堂下的那隻貓的靈魂。孤零零活著,孤零零死去,寂寞的靈魂。光球貓讓人感到悲哀的輕⋯⋯」
在意著光球貓「悲哀的輕」,意味著這個牠者在主角的心上,有著一定的重量。在今天這個高度現代化的社會,當理性被用來合理化我們日趨鈍化的感知,當過度精算的思維模式使得維護自身利益成為絕對優先時,我們或許正走向包曼所憂心的道德盲目之中。也因此,在這樣的時刻,伸出感性的觸角,找回為他者感到悲哀的能力,不但不應被視為一種濫情,反倒是展開倫理行動的關鍵。
(註1)這裡所引的是《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一書的定義:「就廣義而言,化人主義指的是從人類的角度對非人的客體所做的思考」,也就是一種賦予其他物種人的性格的傾向。
(註2)朱川湊人曾和佐野亨一起受訪,訪談稿於二○一○年收錄在〈下町の風景には、「ノスタルジー」と「闇」がある(下町的風情中「懷舊」與「黑暗」並存)〉一文中。而在〈光球貓〉中確實也可以看到懷舊與黑暗兩種面向並存。
(註3)對於都市同伴動物日增的現象,有些學者認為這是隨著農業社會傾頹、工業化興起的必然結果,有些學者則憂心地將之視為一種危機,認為這反映了人已不知道如何適當地區隔與動物的分界。不論是樂觀或悲觀看待此一現象,同伴動物在都會生活中地位漸趨重要都已成為事實。證諸台灣本地,亦不難發現,隨著不婚族漸增及少子化現象,同伴動物亦有取代伴侶或子嗣的趨勢,台大獸醫系曾在二○○五年針對全國家犬家貓數量調查推估,當時全國飼養的家犬約一百一十三萬隻,家貓二十一萬七千隻,其中又以都會區的比率最高,大台北縣市便佔了三成,而二○○六年台灣地區的新生兒則約十九萬。相關的討論可參考筆者〈劉克襄《野狗之丘》的動保意義初探:以德希達之動物觀為參照起點〉一文,歷年的飼養家貓家犬數目則可於農委會網站查詢。根據農委會新近的調查指出,都會區飼養犬貓的密集度一直在攀升。以台北市為例,二○一五年時每三點九戶就養一隻犬貓,但十年前是平均每六點三戶養一隻,進一步分析還發現,六都飼養家犬數量即占全國三分之二,家貓數量十年來成長亦成長一點五倍,一半集中於新北市、台北市及台中市。
(註4)詳見包曼與當斯基(Leonidas Donskis)的對談《道德盲目:液態現代性中的麻木不仁》(Moral Blindness: The Loss of Sensitivity in Liquid Modernity)一書。
(註5)此為米果替《光球貓》中譯本撰寫的推薦文中對主角的形容。
一種寂寞,兩樣投射?
【下篇】〈光球貓〉裡的共感
日本作家朱川湊人的「鬼故事」〈光球貓〉裡也有個寂寞的主人翁,但卻對照出「一種寂寞,兩樣投射」的不同結果。故事的第一句就是,「那時候,我是個又窮又孤獨的年輕人。」主角住在東京下町的老舊公寓、夢想成為漫畫家卻不得志,在那樣的日子裡,讓他可以捱過寂寞的,除了年少逐夢的熱情之外,就是一隻被他命名為茶太郎的流浪貓。
主角住的地方鄰近浪貓聚集的覺智寺。原本因為他沒有閒錢可以餵貓,所以告誡自己盡量不要接觸浪貓,但這誓言很快就被打破了。某次,兩隻浪貓打架,從院子...
推薦序
發掘屬於自己與動物的關係脈絡——《白熊計畫》創作者・羅晟文
八年前的秋天,開學後不久的一個午後,一段巧妙的機緣使我走進了新生大樓二○四教室。那是我第一次到外文系聽課,並不曉得「文學、動物與社會」課程會講些什麼,也很期待能不能讓我那僵化的研究所生活有些調劑。最初兩週,宗慧老師分別介紹了〈峇里島的雞為什麼要過馬路?〉與〈雨中的貓〉兩篇故事;我很驚訝原來文學能被分析得這麼精彩,而且可以和生活中曾接觸到的動物,或動物事件作對應思考——我未曾作過的思考。
第三週,當我還在想著前兩篇故事時,我們讀到了史坦貝克的〈蛇〉。故事中的女主角闖入了一位年輕科學家的生物實驗室,並下達了想買蛇、想看蛇吃老鼠等一連串命令,讓科學家難以招架。蛇女與科學家的對峙猛然喚起了我兩段埋藏許久的回憶。
國中一年級時,自然科學是我熱愛的科目;我想當科學家,也喜歡作實驗。當時學校有「獨立研究」的課程,我們必須自己找一個科學題目來研究一個學期。由於家住高雄,離海不遠,我和一位同組的朋友選了寄居蟹作研究對象。我們打算研究寄居蟹的選殼機制,或是牠們的視覺與嗅覺。那時網路搜尋引擎並不發達,而研究台灣寄居蟹的文獻也不多,我們不知道該怎麼開始。
隨後,我們很幸運地聯絡上一位研究寄居蟹的海洋生物學家;他十分熱心,也歡迎我們參訪他的實驗室。在實驗室裡,他和我們分享了他在潮間帶的研究、探險經歷,以及他整齊、潔淨的大規模實驗裝置,令我們大開眼界,十分興奮。當我們請教他關於研究選殼機制時該如何讓寄居蟹先暫時離殼,他說「用火焰稍微加熱貝殼尾端」,但要很注意,因為「有時一不小心,寄居蟹會被燒死」;而若要研究視覺、嗅覺的影響,為了控制變因,最簡單的方法分別是「剪眼睛」和「剪觸鬚」。我當時很錯愕,想了很久但終究沒有提出質疑,心想也許這就是專業科學家做研究的正確程序。回校後,我們跑去問生物老師,她認同了海洋生物學家的說法。雖然我沒有故事中蛇女的霸氣,可以直接挑戰科學家的權威,但這段訪問讓當時我景仰「科學」的心,首次產生了些許動搖。最後我們決定不研究那些東西,改研究牠們的記憶能力,讓寄居蟹練習走迷宮。
第二段回憶同樣發生在我們的寄居蟹研究。有一回寒流來襲時,我在海邊採集了數十隻寄居蟹(註),傍晚回室內時,我擔心夜晚太冷,所以調製了室溫海水給牠們。結果隔天早上,這群寄居蟹死了大半——寄居蟹是變溫動物,夜晚根本不應該用室溫海水;更讓我難過、懊悔的是,我竟然誤用人類的感官知覺來斷定另一個物種的感受,從而害了牠們。當時數個月實驗期間,我把寄居蟹當成我的寵物看待,許多甚至還取了名字;然而因為我的無知,最終實驗結束後,存活、放回海邊的的寄居蟹並不多。
這項在我國中時以科學之名進行的「動物實驗」給了我很多遺憾,但卻沒能記載在最後的科學報告中;隨著課業量增加,我回想起這件事的頻率也逐漸減少。直到讀了〈蛇〉,我才驚覺,如同宗慧老師在〈一種寂寞,兩樣投射?〉文末提及的那隻她不曾伸出援手的「雨中的狗」,寄居蟹事件在我心中,其實一直都沒有結案。
每個人的心底,可能都深藏了一些無法結案的動物事件或疑問;它們也許被封存了好一段時間,且值得被重新面對與思考——並非為了結案,而是持續探索事件背後的人與動物關係中,還存在哪些可能性。但如何催化、喚起這些思考?宗慧老師在文學的脈絡下,以短篇故事巧妙地映照了動物在當代社會中的許多面向。雖然這些故事本身並未試圖訴說任何動保理念,但讀完後,許多情節仍不時在我腦中繚繞,並允許我慢慢推敲出自己的提問與想法。
在「文學、動物與社會」課程結束後,我發現身邊不少修課同學也逐漸釐清了自己的定位;有的甚至投身第一線,親身協助動物。佩服之餘,我也不斷問自己:那我能做什麼呢?我會做什麼呢?我是否能將「獨立研究」轉化為視覺創作,探索動物問題?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其脈絡與專長,而《以動物為鏡:12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宛如一面明鏡,讓讀者有機會以多重的角度凝視、發掘屬於自己和動物間的關係!
羅晟文/二○一八年九月十五日,荷蘭海牙
(註)任意在野外採集生物會破壞生態,應與所屬管理機構審慎討論,並申請採集證。
發掘屬於自己與動物的關係脈絡——《白熊計畫》創作者・羅晟文
八年前的秋天,開學後不久的一個午後,一段巧妙的機緣使我走進了新生大樓二○四教室。那是我第一次到外文系聽課,並不曉得「文學、動物與社會」課程會講些什麼,也很期待能不能讓我那僵化的研究所生活有些調劑。最初兩週,宗慧老師分別介紹了〈峇里島的雞為什麼要過馬路?〉與〈雨中的貓〉兩篇故事;我很驚訝原來文學能被分析得這麼精彩,而且可以和生活中曾接觸到的動物,或動物事件作對應思考——我未曾作過的思考。
第三週,當我還在想著前兩篇故事時,我們讀到了史坦貝克...
作者序
從一門課,到一本書
二○○六年秋天,在台大已經任教七年的我,才終於第一次開設了「文學、動物與社會」這門結合文學專業與動物關懷的課程。對我自己來說,這是一門我早就想教,但卻一再拖延的課,原因無他,只因為從還沒有動物保護法的年代就投身動保,常感心力交瘁,所以不想連教學也離不開動保,深怕這一切超過自己所能負荷。而那一年之所以下定決心不再逃避,其實是源於當時遭到的一個重大打擊。
當時我家的貓咪KiKi被診斷長了惡性乳腺腫瘤,需要動兩次大手術切除,其間牠所經歷的辛苦與疼痛,讓我沮喪到無法正常度日,每天只是勉強戴上老師的面具,一下課就急著回家,所有的時間都只想留給KiKi。KiKi比我勇敢多了,牠一天天復原,不像我,因為太害怕隨時可能來臨的失去,非常消沉,原本持續關切的動保工作,自然也完全停擺。
在我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拿來照顧KiKi時,卻突然也有一絲自責——這世界上還有很多動物需要關心,難道我只愛我自己的貓,就不管其他的動物了嗎?我對動物的愛就只是這樣而已嗎?何況我用如此鬱悶的情緒來陪伴KiKi,敏感的牠難道不會感受到我的心情?這樣又真的算是對牠好嗎?
自我質疑之後,我找到的答案是,我要開一門與動物相關的課,不能再拖延。我心想,如果我能影響更多學生,就能幫助到更多動物,也能向自己證明:愛自家的動物和關心其他動物是不衝突的,我可以同時兼顧這兩件事情。當然,我更私心希望,正向思考與積極作為的正能量能回饋到KiKi身上。當時的心願,成真了。這門課,轉眼持續了十二年,而且我也依然有幸能繼續呵護從小貓變成了老貓的KiKi。
《以動物為鏡——12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就是脫胎自「文學、動物與社會」這門台大通識課。但這本書所囊括的素材,除了課程曾選讀的短篇故事之外,還包括我在研究論文或演講中討論過的動畫與其他文學作品。不論上課或寫書,我所希望做到的,無非是讓更多人發現,這些文本不只是我們理解文學的路徑,更是導引我們重新省思人與動物關係的一面面鏡子。而為了不要只是單純地把課程內容形諸文字,除了導論與尾聲之外,我在每一章節的最後,都與讀者分享了動保路上的心情點滴,有時是某隻動物烙印在心上揮之不去的畫面,也有時是種種自我質疑後的豁然開朗,希望對於有類似疑問的讀者能提供一些幫助,開啟關於生命倫理的不同思考。
還記得決定接下出版社提案邀約的那天,我聯想起《一千零一夜》。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因為太動人,說故事的王妃謝赫拉莎德不但自己免於一死,也讓無辜的少女們都不用再遭受嫁給國王的隔天清晨就被處死的命運。如果故事的力量可以如此強大,靠著重述海明威、卡夫卡、愛倫坡、孟若等文學名家筆下的經典故事,又借助米老鼠、愛力獅等動畫角色的魅力,說不定這本書也能稍稍改變動物的命運,讓牠們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面臨各種無人聞問的殺身之禍?我有些貪心地如此盼望著。
然而從應允到成書,雖然沒有歷經一千零一夜,原本快筆的我還是花了兩年以上的時間。家有七貓二龜要照顧,又同時忙於教學、研究與動保,我有很多足以自我原諒的藉口,來拖延寫書這件事。在那些毫無進度的日子裡,編輯辰元一直耐心地等我;她有時讀著我臉書上張貼的動物送養訊息,關心著那個偏遠收容所的小貓是不是已經有人領養了?有時則向我推薦她認為很精彩或很抒壓的韓劇。她的默默等待,以及「關於動物的書越多越好,絕對不會不差老師這本」的強力遊說,讓我終於動了起來——我打開電腦,建立了一個「啟動新書」檔案夾,宣示著開始的決心。
然而寫了幾篇,我又停了下來。這次用的藉口是,「我上課都講過了,沒有更新的想法可以分享了!」這時,本書另一個重要推手,好友en的一番話,影響了我。她說,「周星馳的電影一年重播五百多次還是有人看,妳才講過幾次?對很多人來說,妳所講的還是全新的。」在這樣的提醒之下,我才終於好好地完成了這本早該為動物寫下的書。
當然,我並非設想單憑文字呈現的十二堂課就能窮盡複雜的動物倫理議題,但作為這十多年來課程的回顧與整理,希望這本書至少能算是交出了一張可以令自己與讀者滿意的成績單。更但願它能成為一個重要的開始:讓讀者們對動物有不同的想像、有更多的共感,從而讓更多動物的生命故事能展開不一樣的、不那麼悲慘的一頁。
謹以這本書,獻給對我而言最最重要的家人們。母親始終給我最大的包容——我這個女兒,每次回娘家都先關心動物才問候母親、花在動物救援上的金錢永遠比給她的家用多,謝謝她接受這樣的我。姊姊宗儀和姊夫紀舍從台大懷生社領養了前飼主照顧不當的幼犬多多,也在丹丹狗生的最後一段日子讓牠享受到家的溫暖,以實際行動支持著我的動保理念;妹妹宗潔是本書的第一個讀者,多年來我們不斷地透過各種管道為動物發聲,然後把這些為動物而寫的文字寄給彼此校閱,她是我動保路上戰力最強、永遠相挺的同志,也支持著不時有許多負面黑暗情緒的我。而在我救援與照顧動物的過程中,無役不與的另一位同志是先生彥彬,我們常在奔波前往動物醫院的路上,為了迷路的狗,生病的貓,或是受傷的鳥;因為有他的陪伴和支持,這一路少了心慌,多了溫暖。在我困陷於幫不了動物的無力感之中時,也是他提醒我:如果幫助動物,卻讓自己成為一個過得無比悲慘的人,那絕對不會是愛我的動物們所願見的。家人們最常看到我崩潰脆弱的一面,卻也總是相信我有足夠的強韌可以度過難關,我很幸運,他們能如此認同與理解我。
當然我還要感謝我天上的父親,他是影響我最深的人。當年他帶著幼小的我和姊姊散步時,對雨中的狗伸出援手的那一幕,讓我一直認為,幫助動物是如此理所當然的事。他不但教會我愛,也教會我所有愛動物的人都特別需要知道的一個道理——縱然與所愛終有分離的時候,但珍貴的回憶都會留下。所以,永遠不要害怕付出。
感謝從過去到現在與我相遇、相伴的動物們,你們照亮了我的生命。
黃宗慧 二○一八年八月二十三日
從一門課,到一本書
二○○六年秋天,在台大已經任教七年的我,才終於第一次開設了「文學、動物與社會」這門結合文學專業與動物關懷的課程。對我自己來說,這是一門我早就想教,但卻一再拖延的課,原因無他,只因為從還沒有動物保護法的年代就投身動保,常感心力交瘁,所以不想連教學也離不開動保,深怕這一切超過自己所能負荷。而那一年之所以下定決心不再逃避,其實是源於當時遭到的一個重大打擊。
當時我家的貓咪KiKi被診斷長了惡性乳腺腫瘤,需要動兩次大手術切除,其間牠所經歷的辛苦與疼痛,讓我沮喪到無法正常度日,每天只是勉強...
目錄
推薦序:發掘屬於自己與動物的關係脈絡——《白熊計畫》創作者・羅晟文
作者序:從一門課,到一本書
導論
*擦亮一面動物鏡子
【上篇】卡夫卡的〈致學院的報告書〉——「像人的動物」
【下篇】達爾的〈豬〉——「像動物的人」
第一章
愛,不愛?——這樣愛動物,錯了嗎?
*一個非素食者的倫理省思——〈峇里島的雞為什麼要過馬路?〉
*中產階級的可愛動物保護主義?——毛利作家葛雷斯的〈蝴蝶〉
*一種寂寞,兩樣投射?
【上篇】〈雨中的貓〉裡的自憐
【下篇】〈光球貓〉裡的共感
第二章
是想像,還是真實?——論動物影像再現
*那些米老鼠(沒有)告訴我們的事
*保護動物,迪士尼有責?——《動物方城市》與《海底總動員》
【上篇】想像的烏托邦能拯救真實的動物嗎?
【下篇】《海底總動員》系列在海洋生態教育上的失與得
*誰的快樂天堂?——《馬達加斯加》系列裡的「現代方舟」形象
【上篇】從自願被吃的豬到熱愛表演的獅子
【下篇】親生命性為何是雙面刃?
第三章
邊緣的人遇上命賤的獸
*失控的黑暗——愛倫坡的《黑貓》
【上篇】他們為什麼虐待動物?
【下篇】《黑貓》的現代啟示錄
*殖民情境下的弱者反撲——從葛雷斯的〈蒼蠅〉看善待昆蟲之(不)可能
【上篇】令人討厭的蒼蠅的一生
【下篇】動物倫理的蟲蟲/重重危機
*女性與動物是「弱弱結盟」嗎?
【上篇】沃克〈我是藍?〉的領悟
【下篇】或許我只是個女孩——孟若〈男孩與女孩〉裡的猶疑
*來自蛇女的誘惑/挑戰——史坦貝克的〈蛇〉
尾聲
*走出兔子洞——《愛麗絲》中的動物倫理契機
謝辭
推薦序:發掘屬於自己與動物的關係脈絡——《白熊計畫》創作者・羅晟文
作者序:從一門課,到一本書
導論
*擦亮一面動物鏡子
【上篇】卡夫卡的〈致學院的報告書〉——「像人的動物」
【下篇】達爾的〈豬〉——「像動物的人」
第一章
愛,不愛?——這樣愛動物,錯了嗎?
*一個非素食者的倫理省思——〈峇里島的雞為什麼要過馬路?〉
*中產階級的可愛動物保護主義?——毛利作家葛雷斯的〈蝴蝶〉
*一種寂寞,兩樣投射?
【上篇】〈雨中的貓〉裡的自憐
【下篇】〈光球貓〉裡的共感
第二章
是想像,還是真實?——論...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啟動文化出版日期:2018-10-10ISBN/ISSN:978986493095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14.8 X 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