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上帝好尷尬?
答案也許包括……「基督徒」?!
這年頭,跟不信耶穌的人談上帝,似乎成了一件尷尬的事:各種思潮興起,別說基督信仰了,連「道德」都快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選項;「基督教」頭上黏滿許多標籤,通常不是好話;基督徒給大眾的印象,就是高聲對抗所謂的世俗文化,卻鮮少與之對話,熱衷參與社會政治,卻往往堅守特定意識型態而壞了事。
種種進退維谷,正是這本《尷尬的上帝:紛亂時代的信仰挑戰》所指陳的問題。本書一九八二年初版時,楊腓力的寫作生涯剛開始。三十多年過去,始終坦誠描繪人生、勾勒信仰的楊腓力,大幅改寫全書結構與內容,以回應更新變動劇烈的二十一世紀。
本書首先呈現當代的危機與基督徒面臨的挑戰,然後探討怎樣的進路更能夠打動人心,傳遞基督信仰的力量。除了從聖經出發,務實地回答「上帝若真全能又慈愛,怎會容許人間苦難」,楊腓力也展現犀利筆鋒,批判「演化心理學」這揚棄道德核心的當代顯學。他生動書寫基督教內傳統悠久的慈惠救濟事工,挑明其中耐人尋味的矛盾;身為筆耕數十載、感動過無數人的基督教暢銷作家,他融合自己的經驗與體悟,謙卑地指出另一條同樣傳統悠久,卻往往受人忽略的福音之路──藝術的力量。
楊腓力沒有自高到認為本書足以解答所有的信仰挑戰,只是一如以往真摯地描述所見所思,讓我們看見:縱使時代充滿挑戰、縱使處境看似尷尬,忠心跟隨基督的群體依然且一定可以找到更「美」、更活潑、更有生命力的方式,向這世界述說基督的好消息。
作者簡介:
楊腓力(Philip Yancey)
《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特約編輯,公認的「作家中的作家」,有十三本著作榮獲美國基督教出版協會的「好書金牌獎」(Gold Medallion Winner),其中《無語問上帝》(Disappointment With God)和《耶穌真貌》(The Jesus I Never Knew)兩書,更獲得最高榮譽的「年度好書獎」(ECPA Christian Book of the Year Award)。他的著作至今已售出超過一千四百萬冊,譯為二十五種語言。楊腓力目前與妻子珍娜住在科羅拉多州,仍持續創作不輟。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痛苦與懷疑
我曾看過一位好萊塢著名女演員接受電視採訪,她的情人在洛杉磯附近的港口溺斃。警方的檢查結果顯示,他因為喝得爛醉,從遊艇上摔下來。不論如何,這位女演員看著鏡頭,姣好的面龐因著悲傷而扭曲,問道:「一個愛的上帝怎麼能夠容許這種事發生?」
儘管這位女演員平時幾個月或幾年都不曾想過上帝,但是面對突發的痛苦,她在憤怒中對上帝洩恨。對她,或是幾乎對每個人而言,痛苦之後產生懷疑,好像是反射性動作。我們傷痛時,不論是什麼情況,總是出於本能來攻擊上帝,非要責怪,並且懷疑上帝不可。
在我二十年寫作生涯當中,我採訪過很多落入痛苦中的人。有一些人,像是開飛機的青少年,因為燃料耗盡,摔到玉米田裡,自身對痛苦有直接責任。另有一些人,像是婚後六個月卻死於血癌的年輕女子,似乎是憑空受到打擊。然而無一例外的是,他們因為所遭受的痛苦,所以對上帝的懷疑揮之不去。痛苦引發我們質疑對上帝的基本信念。我聽過很多受苦者的心聲,在這些言詞中聽到四個問題;上帝勝任嗎?上帝真的有能力嗎?上帝公平嗎?為什麼上帝似乎對痛苦漠不關心?我熟知這些問題,因為我受苦時也會問同樣的問題。如果你未曾問過,也許有一天遭受劇痛,你就會問了。
上帝勝任嗎?
這個問題如果措辭不當,聽起來會很怪異,甚至有些離經叛道。但是我認為,我們有很多關於痛苦的問題,都會回溯到上帝是否勝任的議題。上帝難道不能把受造界照顧得更好一些嗎?
這個世界確實充滿著美麗。春天在花園散步,或是在山中觀賞落雪,那一刻世界似乎如此完好。懷疑消散了。世界反映出上帝的偉大,一如畫作反映出藝術家的奇才。然而,近看這個美好的世界,你會發現四處都是痛苦與苦難。在無情的食物鏈中,動物彼此吞噬。恐怖分子炸死無辜的人民。颶風、地震、海嘯、洪水,在地球各處肆虐。而且,一切有生命的,最終都要邁向死亡。上帝的偉大畫作看起來有瑕疵,好像一幅世界名畫被無政府主義分子劃上一刀。
我承認自己以前也認為在這令人讚嘆的世界中,痛苦是上帝的一大敗筆。為什麼要把痛苦加進來,把世界搞得一團糟?沒有痛苦與苦難,我們會更容易尊重、信靠上帝。為什麼不單單創造一個萬事美麗,排除痛苦的世界呢?
我對於上帝是否勝任的懷疑,在一個極不尋常的地方動搖了。我詫異發現,世界上有一個痛苦不存在的地方,就是痲瘋病醫院的牆內。當我走在路易斯安那州痲瘋醫院的長廊中,認識了一些痲瘋病的受害者,我對於痛苦有何價值的懷疑逐漸消失。痲瘋病患沒有身體上的痛感,而那正是這個疾病的可悲之處。當病症擴散,傳遞痛感訊號的神經末梢失去功能,因此痲瘋病患讓我們得窺沒有痛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我沒看過有誰羨慕痲瘋病患者的,通常的反應是恐懼與嫌惡。為什麼?是因著我們對該疾病的視覺意象(再加上電影與小說搧風點火,歪曲事實)。這是個殘忍的疾病,如果不治療,能導致手腳或是臉孔嚴重殘缺。我沒看過比痲瘋病人更孤獨的人。然而有關痲瘋病最令人震驚的實情,直到五○年代才受到注意,那就是患者的身體殘缺,幾乎都是因為他們感受不到痛。疾病摧毀了痛感細胞,而其他的傷害則是因為患者無能感受疼痛而造成的。
我遇見一位患者,失去右腳所有的腳趾,因為他堅持要穿又緊又窄的鞋。我也看見另一位因為把掃帚柄握得太緊,生了潰傷,差點失去拇指。那間醫院有幾十名患者,只因為痲瘋病麻木了用來提醒人眨眼的痛感細胞,因而失明。缺乏眨眼製造的潤滑液,這些人的眼睛就乾掉了。
我發現,痛苦以上千種或大或小的方式,為我們服務。我們若是健康,痛感胞會提醒我們什麼時候該換鞋子,什麼時候該鬆手放開拖把或是耙子的柄,什麼時候應該眨眼。簡言之,疼痛讓我們能過著自由、活躍的生活。如果你還存疑,去參訪痲瘋醫院吧,親眼去觀察沒有疼痛的世界。
我鑽研疼痛的結果,令我難以忘懷,後來寫了一本書《有話問蒼天》(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書中描述人體內的痛感網絡具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特性。我無法詳述內容,但是有幾點值得在這裡提出來:
● 若沒有疼痛的警報,大部分的運動會過於危險。
● 沒有疼痛,就不會有性行為,因為性的快感大部分由疼痛細胞承載。
● 沒有疼痛,藝術與文化會大受侷限。音樂家、舞蹈家、畫家、雕刻家都要倚賴身體對疼痛與壓力的感受。比如說,吉他手必須能感覺到他的手指該壓在哪根弦上,以及要使多少力。
● 沒有疼痛,我們的生命就會不時落在險境中。那些少數沒有痛感的人,沒有盲腸破裂、心臟病,或腦瘤的警報。他們多數人因為對疼痛無感,不能發現健康問題,因此英年早逝。
我研究疼痛之後,堅信疼痛在這個星球上是正常生活的必要條件,並不是上帝創造到最後一刻的突發奇想,只是為了讓我們日子不好過。疼痛也不是上帝的一大敗筆。這種存疑如今已經消失。現在我看人類身體用數以百萬計的疼痛感應組成網絡,只覺得不可思議,我看到的是上帝得心應手,而非力不從心的例證。
第一章
痛苦與懷疑
我曾看過一位好萊塢著名女演員接受電視採訪,她的情人在洛杉磯附近的港口溺斃。警方的檢查結果顯示,他因為喝得爛醉,從遊艇上摔下來。不論如何,這位女演員看著鏡頭,姣好的面龐因著悲傷而扭曲,問道:「一個愛的上帝怎麼能夠容許這種事發生?」
儘管這位女演員平時幾個月或幾年都不曾想過上帝,但是面對突發的痛苦,她在憤怒中對上帝洩恨。對她,或是幾乎對每個人而言,痛苦之後產生懷疑,好像是反射性動作。我們傷痛時,不論是什麼情況,總是出於本能來攻擊上帝,非要責怪,並且懷疑上帝不可。
在我二十年寫作生...
作者序
《尷尬的上帝》中文版序
有一年我拜訪了巴西與菲律賓。這兩個開發中國家正經歷教會人數暴增。在地的一些團體邀請我去勉勵教會,最後受到鼓勵的卻是我自己。這兩個地方的人在街上收到福音傳單,會停下來閱讀,而邀請他們去參加聚會,也真的會去。甚至媒體也沒有對基督教冷嘲熱諷。流行歌手信主,公然表白自己的信仰;福音派在當地的報紙撰寫堅固信仰的專欄。我在馬尼拉講道的一間教會,週日有五堂崇拜,第一堂早上五點開始!有兩千人參加!
這些國家與基督教正處於「蜜月期」。福音聽起來還是好消息。我見到一些巴西人接納流浪街頭的年輕人到他們家裡,還有人帶著食物去探訪囚犯—出於自願,而不是在任何組織下行動。赤貧的村落從來不知「社會公義」或「解放神學」為何物,卻發現賺錢養家的那個人信主,戒了酒,準時去上班,作個負責任的好公民,家裡經濟情況好轉。
相形之下,有些國家落入信仰的「離婚」階段。我也拜訪過丹麥,去教會的人數低到與捷克不相上下。那裡的教會尖塔直衝灰色天空,但是只有觀光客想要進去。在丹麥國立博物館,一個展覽說明解釋道,十字架以前是丹麥的宗教象徵,現在僅被視為文化遺跡。
然而有些國家還在信仰的成熟婚姻階段。在美國,差不多一半人週日上教會,在大學校園或是各大行業也能明顯看到基督徒的身影。政客選舉的時候,爭相吸引宗教團體的支持。只是不論教會還是基督教機構,有時更像企業,而不是一個生命體。我們雇用其他人管理孤兒院或探訪囚犯,付錢給專業人士來帶領教會崇拜。
台灣呢?台灣立於這個光譜中的哪個位置呢?基督徒在台灣是顯著的少數群體,就像日本一樣。但在中國大陸,雖然有政府反對,有時甚至迫害,教會卻蓬勃發展。台灣教會的未來會是什麼呢?可有一天,會像南韓一樣,吸引大量人數?還是繼續作一個受尊重的邊緣少數群體?台灣教會佇立於十字路口。
因為這個原因,我回顧自己身為基督徒記者的生涯,發現有些作品應該是為這樣的關卡所寫的。書中第一部探討了每個基督徒在某些時刻都會面對的問題:世界上的痛苦,自由的限度,如何斷定是非。第二部則從我的記者生涯看見教會發出的行動。教會如何回應這種迫切的問題?教會應該如何回應這些問題?
我愈來愈深信,眾目睽睽的世界不會以基督徒說了什麼,而是以他們做了什麼,來評斷他們。因此我以藝術家與行動份子的榜樣作為信仰先鋒。我在第三部記述了這些人,並且立下台灣作家與藝術家也能用來表達信仰的一些指標。
身為美國人,我對於自己的國家在世界留下的印象引以為恥。我們的電視節目與電影呈現的是暴力、性濫交、自私的耽溺。那些去過美國的人知道,在這表象之後,有一群與文化抗衡的基督徒,在忠心跟隨耶穌的腳蹤。
祈願台灣這個已經經歷靈性與經濟奇蹟的國家,能夠為我們指出一條更理想的途徑。我書寫西方基督教的成功與失敗,衷心希望你們可以從我們的錯誤中學到教訓。當諸位回應上帝賦予你們的恩典與責任,也深願祂祝福台灣。
楊腓力
二○一八年七月
《尷尬的上帝》中文版序
有一年我拜訪了巴西與菲律賓。這兩個開發中國家正經歷教會人數暴增。在地的一些團體邀請我去勉勵教會,最後受到鼓勵的卻是我自己。這兩個地方的人在街上收到福音傳單,會停下來閱讀,而邀請他們去參加聚會,也真的會去。甚至媒體也沒有對基督教冷嘲熱諷。流行歌手信主,公然表白自己的信仰;福音派在當地的報紙撰寫堅固信仰的專欄。我在馬尼拉講道的一間教會,週日有五堂崇拜,第一堂早上五點開始!有兩千人參加!
這些國家與基督教正處於「蜜月期」。福音聽起來還是好消息。我見到一些巴西人接納流浪街頭的年輕...
目錄
中文版序 9
第一部:信仰的挑戰
第1章 痛苦與懷疑 15
第2章 一位醫生對疼痛的辯護 35
第3章 集中營的教訓 61
第4章 去道德的危機 95
第5章 新式道德 123
第二部:基督徒的回應
第6章 薛華的遺澤 145
第7章 艾略特的大構想 179
第8章 行善的害處 197
第9章 誰是福音派? 223
第三部:信仰的聲響
第10章 刺棍,釘子,沙塵上的手跡 241
第11章 藝術和宣傳 257
第12章 上帝的音樂 271
第13章 韓德爾先生的大作 285
中文版序 9
第一部:信仰的挑戰
第1章 痛苦與懷疑 15
第2章 一位醫生對疼痛的辯護 35
第3章 集中營的教訓 61
第4章 去道德的危機 95
第5章 新式道德 123
第二部:基督徒的回應
第6章 薛華的遺澤 145
第7章 艾略特的大構想 179
第8章 行善的害處 197
第9章 誰是福音派? 223
第三部:信仰的聲響
第10章 刺棍,釘子,沙塵上的手跡 241
第11章 藝術和宣傳 257
第12章 上帝的音樂 271
第13章 韓德爾先生的大作 285
商品資料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9-01ISBN/ISSN:978986198628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其他頁數:304頁開數:25K (14.8 cm x 21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