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哲學探討普世子女的問題,以先哲智慧化解心裡的難關
兒子成家後,該多久回家探望母親一次?
女兒必須負擔父親的看護費嗎?
父母是子女在親子關係裡的債權人?
無法選擇父母的我們,如何與父母維持好關係?
父母不該把孩子視為財產,應儘早放手,讓他們成為自由的世界公民。——康德把孩子拉拔長大所費不貲,成人子女應該回報父母,稍微平衡債務嗎?
父母年復一年撫養照顧我們,做了很多犧牲,我們至少該表現一些感激,這樣想是理所當然的吧?
「血濃於水」的觀念能否在道德上規範親子之間的責任與義務?
孩子成人獨立後,做任何事情與決定都有義務要特別考慮父母的心情、願望與需求嗎?
芭芭拉.布萊許明智且平易近人地描述普世皆有的親子關係問題、父母與子女間常見的期待差異,並且說明,無論碰到什麼樣的父母,依然有東西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存感。她用本書探究一個問題:為什麼父母與子女之間沒有併生的責任與義務,但是子女依然值得與父母經營一份好關係。
作者簡介:
芭芭拉.布萊許Barbara Bleisch
哲學家、節目主持人、作家、出版者、自由記者。
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
自二〇一〇年起在瑞士SRF1主持談話節目《哲學的偉大時刻》。
擔任過新蘇黎世報記者,為《哲學雜誌》寫專欄。
國際發展倫理協會(IDEA)、德國分析哲學學會(GAP)、女性哲學協會(SWIP)的成員。
譯者簡介:
彭意梅
德國艾希戴特-因哥爾斯塔特天主教大學(KU Eichstätt-Ingolstadt)教育學博士。現居慕尼黑,從事華語文教學工作及中德文翻譯。喜愛旅行、登山、接近大自然。譯有《救命療法生酮飲食》、《失智可以預防,更可以治癒》(合譯)、《北韓,下一步?!》(合譯)、《我與內心團隊的溝通心理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無論支持或反對,只要願意跟著作者的思路走一遭,至少能讓我們對這些問題有更多與更深的省思。到了最後,即使不接受這完整的觀點,仍或多或少,心中會醞釀出不同的想法,到此也就獲得了思想上的成長。
所以,閱讀前無須預設支持或是反對的立場,將之當作一場思維的饗宴。無論原本支持或是反對,都以哲學的批判精神閱讀,認同合理之處,質疑不夠合理的推論,讓理性裁定最後的結果。——華梵大學哲學系冀劍制教授
一位女性哲學家深入淺出討論日常生活中的複雜問題,引人入勝。——新蘇黎世報
她檢視成見,激盪思考……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討論長久以來的倫理論點。——SWR2
讀者反應熱烈,有人批評這本書會讓珍貴的家庭系統崩解,有人讚賞這本書,讓親子關係終於能從傳統的桎梏中解放出來。——Die Presse
名人推薦:無論支持或反對,只要願意跟著作者的思路走一遭,至少能讓我們對這些問題有更多與更深的省思。到了最後,即使不接受這完整的觀點,仍或多或少,心中會醞釀出不同的想法,到此也就獲得了思想上的成長。
所以,閱讀前無須預設支持或是反對的立場,將之當作一場思維的饗宴。無論原本支持或是反對,都以哲學的批判精神閱讀,認同合理之處,質疑不夠合理的推論,讓理性裁定最後的結果。——華梵大學哲學系冀劍制教授
一位女性哲學家深入淺出討論日常生活中的複雜問題,引人入勝。——新蘇黎世報
她檢視成見,激盪思考……用淺顯易...
章節試閱
所有人都有家庭,但是家庭關係肯定不是一直輕鬆如意。最近有個朋友告訴我,他跟父母之間的關係有很多難處。他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是我聽到的最後一個。我朋友和他太太兩人樂在工作,工作量很大。這段時間以來,父母就責怪他沒給孩子一個規律的日常作息,尤其強調孩子與母親分離並不好受,因為她太常不在家。除此之外,我朋友的母親不能明白,為什麼現代女性一定要擁有一切。
朋友厭煩經常被冷嘲熱諷,曾考慮很長一段時間不再去父母家,但是又不願意父母看不見孫子,當然他的父母親對他來說也很重要。由於他再也無法忍受父母的評論,加上前往他們住的城市非常耗時間,所以他決定不參加父親的八十歲大壽。他的父母十分難過,姊姊對他嚴厲譴責:無論如何他們總是父母,八十歲生日不是隨便一個生日。我朋友心中產生了罪惡感:當然他的姊姊有理,父母的地位特殊,他也知道兒女出席這場盛宴對父母有多重要,也因為他父親開始出現失智的早期症狀,母親期待在這個特別的晚上能得到兒女協助。
整件事很磨人。但是擁有一個家庭應該很美好啊!朋友問自己:姊姊有權指責他嗎?是不是自己心腸太硬,因為他一開始只想到自己?身為人子不是應該照顧父母嗎?
我跟他家很熟,也常常見到他的父母,他們很友善並且樂於助人。有時候他們對教育和男女平權的想法可能有點過時,但是我從來不覺得他們有惡意。然而我認為他們批評兒子的生活方式是錯的。可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我朋友對待父母不是大不敬嗎?特別是身為兒子的他,在他們生命中如此重要的時刻,例如在一場慶祝高壽的壽宴上,置他們於不顧。
到處是這樣以及類似的故事。我周遭許多人為工作羈絆,有些人或在國外工作,或擁有需要投注大量時間的嗜好,或者交遊廣闊。大部分的人成人後,跟伴侶和小孩建立自己的家庭,伴侶和小孩也會有需求。單看時間因素,與自己父母來往就常常會擦槍走火。這絕對不是兩代之間唯一的問題。本書就是要探討這個。
所有的人都問自己:我欠父母什麼?我應該更常探望父母,還是至少定期打電話給他們?我沒跟父親說,他發表在地方報紙上說教式的讀者投書讓人很難堪。這樣為他著想是錯的嗎?還是應有的禮貌限度?早已成年的孩子必須尊重母親不想要照護的願望,眼睜睜看著她在老年越來越邋遢?孩子要傾聽父母的政治觀點,即使那些觀點很糟?孩子可以跟父母說,邀他們一起度假很好,但是他們寧願自己去度假?孩子可以在父母過世幾年後,把遺留下來的老衣櫥放到拍賣網站上嗎?身為子女,我們到底欠父母什麼?單單因為我們是某人的孩子,就已經是對這些人擔負責任和義務的理由嗎?
這本書將追根究柢這些問題,研究孩子在成年後是否必須要特別照顧自己的父母,只因為自己是他們的孩子。這個問題固然讓人不舒服。光是提出這個問題,聽起來就是忘恩負義,好像在討論是否真的應該給服務生小費,討論之時已經透露出對服務的不滿。一般而言,父母在對孩子的「職務」上做了大量投資。是的,沒有他們,根本就不會有孩子。但是,提問我們到底要對父母負擔什麼責任,這表現不必是不知感恩,更不是要與他們斷絕關係。
當然沒錯,通常只有出現問題時,我們才會開始問自己在私人關係中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剛陷入熱戀的情人比較不會問該為彼此做什麼,而是從對方嘴唇上讀出願望。閨密與好哥兒們也很少問彼此有什麼應盡義務;如果他們不斷重複提問,這大多是個跡象,表示他們對彼此關係不是百分之百確定。德國哲學家盧迪格.彼特納(Rüdiger Bittner)因此把義務和權利稱為關係中的「干擾概念」:關係一旦不和諧,我們首先會想到道德用的語言,譬如我們覺得遭到遺棄的時候,或是被對方行為激怒的時候。我們對父母到底擔負哪些責任的問題,很有可能就已經涉及這種干擾。人際關係,尤其是家庭關係,並不是好天氣時舉辦的聚會。家庭裡的爭端與家庭幸福同樣都屬於家庭生活日常。我們所有人遲早會面對家庭生活中艱難的一面,所以無論如何都值得去探討家庭肩負什麼樣的道德責任。
當然,我們也可能認為自己跟父母的關係完美無瑕,儘管如此仍然會問,自己是否應該給予父母更多關懷,是否太常麻煩他們照顧孫子,是否應該在起衝突時表現得更忠誠。釐清家庭成員彼此是否負有應盡的責任,並不代表問題裡面一定有潛伏的炸彈。它同樣可以顯示出,自己想盡力瞭解家庭對自己到底有什麼要求。因為一般而言,絕大多數的人最終都想要在道德層面上正直地過生活,確實知道自己盡了責任,沒有疏忽任何人。
可是正好在家裡,我們很容易會面對不同的期待,來自父母、自己和第三者的期待。有時候我們想,我們做事不可以隨心所欲,同時又很生氣,因為覺得對方的要求太過份。在這種兩難情況下,我們很希望能擺脫罪惡感,以輕鬆的態度反擊指責。我們真的是別人眼中邋遢的兒子和沒用的女兒嗎?如果我們擅自做父母不樂見的事,有必要對自己嚴加撻伐嗎?別人對我們行為所反應出來的不滿,有時候可能在提示我們犯了道德上的過錯,應該修正行為。我們自己的罪惡感也有類似的作用:像一種「內化的憤怒」,能勸告自己守紀律,它會發出信號,讓我們知道自己已經越界到錯誤的一邊。然而罪惡感(或是沒有罪惡感)並不一定是最可靠的夥伴,尤其到最後要判斷我們是否要做出正確且適當行為,以及如何做的時候。只因為我們內心或是別人心中反抗,並不表示我們真的做錯了什麼,只是表示我們必須先詢問和思考,心中的憤怒是否有根據。如果找不到理由,或許根本也就不存在任何義務。探詢我們的道德責任,也就是不斷地質疑熟悉的傳統,並進一步深究它的基礎,因為我們面對的要求,或是我們對別人的要求,都是根據這個基礎提出來的。
這本書追根究柢,針對孩子應該對父母盡什麼義務,提出一個明確的答案,答案就是:什麼義務也沒有。但是大部分的人從完全相反的立場出發,認為只要某人是我爸爸或是我媽媽,就足以讓我以特別的方式承擔道德上的責任。我要證明,這種形式的義務不正確。當然這也不表示我們可以隨意對待父母。因為我們必須尊重所有人,所以也必須尊重母親和父親,而且要把尊重這件事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質量分開來看。我們不可以故意傷害人、利用人,或是讓人感到羞愧,就算在家裡非常容易辦到:因為一方面我們大都很瞭解對方的脾氣,知道他們的弱點。另一方面,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跟父母或是孩子維持完好的關係很重要,也願意做出對等的讓步。
然而最基本的道德原則是,除非不得已,否則不能互相傷害,例如自衛。這項規定當然也適用於家庭關係。所以本書不主張將自己的父母塞進療養院,忽略他們,無情地漠視他們的需要和關心之事。本書是一項呼籲,直視家庭關係的核心:從很多面向來看,家庭是一個既重要又很特殊的相互關係,可以為我們帶來無與倫比的價值。
這本書不是心理諮商,而是哲學上的研究,換句話說,本書試圖不要盲目地跟從成見,而是要質疑它,並督促自己思考。人們受到家庭深遠的影響,影響擴及整個生活方式。在治療意義上,哲學可以施以多大程度的援手,好讓我們更有效地處理尚未癒合的傷口與失望?這一點在哲學領域內還爭論不休。從蘇格拉底、維根斯坦和美國哲學家史丹利.卡維爾(Stanley Cavell)出發,把哲學的治療能力視為生活藝術,在最近又再度廣受重視。哲學不僅具有撫慰人心和療癒的面向,它還具有困惑人的特性,不斷提出更多追根究柢的問題。更糟的是:面對這許多問題,哲學甚至沒有把握可以告訴我們正確答案究竟是什麼,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也這麼承認。但是對羅素來說,哲學有能力做到其他也許更重要的事,也就是提供我們「許多思考途徑,拓展視野,讓我們從習慣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哲學在這層意義上一直很極端,因為它不承認我們習以為常之事,因為那是我們熟悉的東西。哲學更在意去探究某些信念的理由和辯證,藉此開拓我們的視野。只有當我們把視野拓展到自己和他人身上時,彼此才會產生新的瞭解。也許這樣,才會讓和平重回到家庭。
我在書裡以批判的眼光和沒有預設結果的態度,一直朝著想要瞭解這個複雜關係的方式探究自己的家庭,這麼做坦白說挺奢侈的。在比較貧窮,沒有我們習慣的健全社會福利制度的國家,在災難地區,或是逃難時,家庭往往是唯一可依靠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去質疑家庭關係,或者質疑後有可能帶來戲劇性的後果。也許因為我們身處在富足中,有時候會忘了,當日常生活的物質受限,又沒有保險為我們應急時,家庭有多麼可貴。
但是我的書也從另一個印象出發,也就是我們會太快反問:「不然我們要家庭做什麼?」卻沒有考慮到,我們「擁有」的家庭是否也願意滿足別人對它的期望。從這層意義上來看,我的書帶著一份希望:仔細檢驗過子女為什麼欠父母什麼的種種可能,我們或許可以更自由、更無束縛地面對彼此。因為我們便會知道責任在哪裡,自由空間有多大。愛與關懷不希望被人硬性規定,它們應該是發自內心的禮物。討論我們可以對彼此有什麼期待,就是愛與關懷的第一步。
所有人都有家庭,但是家庭關係肯定不是一直輕鬆如意。最近有個朋友告訴我,他跟父母之間的關係有很多難處。他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是我聽到的最後一個。我朋友和他太太兩人樂在工作,工作量很大。這段時間以來,父母就責怪他沒給孩子一個規律的日常作息,尤其強調孩子與母親分離並不好受,因為她太常不在家。除此之外,我朋友的母親不能明白,為什麼現代女性一定要擁有一切。
朋友厭煩經常被冷嘲熱諷,曾考慮很長一段時間不再去父母家,但是又不願意父母看不見孫子,當然他的父母親對他來說也很重要。由於他再也無法忍受父母的評論,加上...
目錄
序言
債務
把孩子拉拔長大所費不貲,成人子女應該回報父母,稍微平衡債務嗎?
感恩的心
父母年復一年撫養照顧我們,做了很多犧牲,我們至少該表現一些感激,這樣想是理所當然的吧?
友誼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好得像朋友一樣,所以可以把子女義務當成友誼來理解嗎?
親屬
「血濃於水」的觀念能否在道德上規範親子之間的責任與義務?
脆弱點
孩子成人獨立後,做任何事情與決定都有義務要特別考慮父母的心情、願望與需求嗎?
好孩子
重點不在做一個乖孩子,用鋼鐵的意志完成義務,而是問自己可以貢獻出什麼讓關係美滿、持久,做一個好孩子。
致謝
注釋
序言
債務
把孩子拉拔長大所費不貲,成人子女應該回報父母,稍微平衡債務嗎?
感恩的心
父母年復一年撫養照顧我們,做了很多犧牲,我們至少該表現一些感激,這樣想是理所當然的吧?
友誼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好得像朋友一樣,所以可以把子女義務當成友誼來理解嗎?
親屬
「血濃於水」的觀念能否在道德上規範親子之間的責任與義務?
脆弱點
孩子成人獨立後,做任何事情與決定都有義務要特別考慮父母的心情、願望與需求嗎?
好孩子
重點不在做一個乖孩子,用鋼鐵的意志完成義務,而是問自己可以貢獻出什麼讓關係美滿、...
商品資料
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18-11-17ISBN/ISSN:9789864775712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