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是心想事成的魔法,還是與神角力的疆場?
「禱告」可說是基督教作品中最常出現的主題。有人藉著列舉禱告的諸多好處,鼓勵信徒多多禱告;有人透過歸納禱告的技巧,幫助信徒操練禱告;更有人教導該如何為某個人、某件事,作出明確而實際的禱告。禱告的作品如此之多,為什麼許多偉大的牧者或神學家仍致力於書寫這個主題?——特別是在晚年的時候?
《靈魂的禱告》於一九一六年出版,當時富希士六十八歲。他見證了人類文明的巔峰(理性時代),也經歷了人類歷史的嚴冬(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如此優秀,竟也如此暴戾,這豈非悖論?有感於時代帶來的困惑與茫然,這位神學家企圖從信仰的角度化解這些難題。生命的淬鍊讓他發現,只有藉著禱告、回到基督的十架,才能為此困境找到出路。本書出版後,很快就成為經典,如今一百年即將過去,它仍是許多靈修大師心目中,談論禱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靈魂的禱告》不僅是禱告之書,更是「三一神之書」。富希士認為,禱告是聖靈引導人檢視真我的最重要方式,更是認識三一真神的惟一行動。他筆下的禱告,不會帶來徐徐清風,更不是療傷止痛的靈丹。禱告是角力,是與神真實且親密交通的疆場。這是靈魂的禱告,而祂喜愛這神聖的爭戰。
作者簡介:
富希士(P. T. Forsyth, 1848〜1921)
英國公理會牧師、神學家、十架神學的提倡者。他或許不是華人界熟悉的神學家,但歐美神學界譽他為「巴特之前的巴特式神學家」,卜仁納(Emil Brunner)更稱他是英國最偉大的神學家,地位不容小覷。他的信仰歷程可謂「峰迴路轉」。富希士的神學立場本來近自由神學,致力於審視並批判傳統基督教的教導。三十歲時,他的信仰產生了戲劇性的改變。富希士「從基督徒成為信奉基督的人,從喜愛上帝之愛的人,成為恩典的接受者」。他不再是自由神學的領導者,而是恩典神學的傳道者,十字架更是他一切思想的核心。
他出生在簡樸的蘇格蘭清教徒家庭,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亞伯丁大學。一八七六年,被按立為傳道人,蒙召至西約克郡的希普利鎮(Shipley)牧會;一八九六年,於劍橋大學的以馬內利學院發表了其最知名的講章:〈聖父〉,並在一九○一年成為倫敦哈克尼神學院校長(Hackney Theological College, London),直到一九二一年去世。他一生出版了二十五本書,發表的文章超過二百六十篇。近百年後的今天,他的神學思想依舊回應我們的處境,重要性及影響力歷久彌新。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禱告的內向性(inwardness)
寫禱告一題是件困難甚至可怕的事,我們都懼怕觸碰這個約櫃。寫這個主題的人,除非花在禱告實踐上的工夫更勝於研究禱告的原則,否則不該擔此重任。但恩慈的主也許仍舊看重人在探究禱告原則上的努力,因祂自己曾到世上,讓「代求」本身成為使人能更明白如何禱告的禱告。人在禱告上所有的進步,皆為神對禱告的應允,也許是我們的禱告,也許是他人的禱告。所有真實的禱告都會帶來進步,並增加我們禱告的能力。
不禱告是最糟糕的罪。我們常驚異於基督徒所犯下的明顯罪惡、罪行,或令人怵目的言行不一,但這些皆是不禱告的結果或懲罰。我們因不尋求神,以致為祂所棄。聖徒的歷史使我們看見,他們的失腳是怠忽禱告的結果和責罰。有時他們的生命因在靈命上獨行而失了人性。他們離開人群,亦被人群離棄,只因未在禱告中尋得神;他們找到的不過是關於神的想法或感覺。惟有活潑的禱告才能使孤獨具有人性,因它大大地引發悲憫之情。惟有信靠基督之神,並與祂交通,我們才能與人調和。我們的自我在神來到時退去,然後與祂一同進入我們心中的空處,而這位父神是我們的弟兄。我們才能看見人在神的愛中、那為神而活的存在本質。當神充滿了我們的心,我們會在心中為人騰出的空間,這比人道主義者的心腸都大。禱告團契(fellowship)的行動,事實上,是團契惟一的行動。若不跨越自我和個人的經驗,我們甚至無法真正地為自己禱告。但即便我們以「為自己」為禱告的開端,禱告的本質仍將帶領我們超越這些,領我們到神、也到人那裡。即使是私人的禱告(private prayer),也是共同的禱告(common prayer)──也許正是因為退離了公眾的禱告(public prayer)才會如此。
由此,不願禱告便是罪中之罪,且終將以無法禱告收場。這是懲罰──屬靈的麻木,或至少是屬靈的失語和飢餓。我們不吃靈糧,於是我們踉蹌,衰落,死亡。「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無論是肉體或靈命的勞苦,這句話都是實在的;肉身所需的糧食是如此,生命的靈糧亦然。
如同食物,禱告帶來新的力量,讓我們的心靈得以處在健康的狀態。我們因飢餓困頓而吃,吃了以後便得以振作精神和氣力,來打那場甚至牽連了我們肉體生命的戰爭,因為心靈和肉體都一同呼求那位活著的神。神白白地賜予;同時給予我們自由,是道德力量的更新、人的本質的更新。若不時時更新,我們那放縱的自由將禁錮我們。生命不過是不斷獲得餵養的有機體,因其氣力較甚,於是持續勝過較低等的生物。然而,禱告卻吸收聖潔神的道德力量,並為之所同化。
我們得為這樣的生命而奮力。為了餵養靈魂,我們必須在禱告上勞苦,而這是何等的辛苦啊!「祂在極其傷痛中禱告。」若是必要,我們甚至得禱告至流淚。我們與神的合作即是我們對神的回應;但這是一種主動、費力的接受;若不和那「永恆力量」的源頭相連結,禱告就只是耗盡己身力量的強求。我們努力、勞苦,是為了接受祂的賜予。那些有此強烈期盼的人,將得賜予。禱告是挪用力量——屬天的力量——之強而有力的方式,因此它具創造力。禱告不單單是希望,而是祈求,使用意志的祈求。我們的意志進到禱告中,使祈求成為一股能量。「禱告即工作」(編按:Orare est laborare,也可譯為『禱告與勞動』。禱告與工作是聖本篤修道生活的重點,也是本篤會的基礎觀念。聖本篤認為,兩者互為夥伴,而修士〔與信徒〕必須操練平衡二者。)。1我們求助的對象是一位主動的「賜予者」,所以我們亦要付諸行動。因為我們若不認識祂、與祂真實地相遇,我們就無法禱告。倘若神與以色列有所爭論,以色列就必須與神較力。此外,祂不只是答案的賜予者,首先更是禱告本身的賜予者。祂的賜予激發我們的回應。祂懇求我們,使我們也向祂懇求。而我們向祂所求的,最主要的就是有能力作更多、且更好的祈求;我們祈求能更多地禱告。真正「禱告的恩賜」其實首先是神的恩典,然後才成為我們的能力。
因此弔詭的是,禱告於我們既是禮物也是戰利品,是恩典亦是責任。但這不也意味著,一切責任皆是禮物,旨在揭示真理?這難道不意味著,每次呼召都是祝福,常被我們視為重擔的任務,其實是神的恩惠?我們抬頭,,看見的是負擔,但若由神身旁俯視,就看見祝福。這有如強壯的膀翅──它們增加了負重,卻也提升了飛行的高度。若我們了無責任,這表示神不再向我們敞開。沒有了責任便是失去神;沒有十架就沒有基督。「當勞苦結束時,收穫亦結束了。」我們一意孤行,要神賜下應允,結果忘記禱告本身即為祂的賜予。但這不只關乎禱告的意願,而是能否將禱告的恩賜與能力,視為神的旨意來接受並使用。每次禱告,我們就已經在踐行神的旨意,這是萬事萬物中我們首當祈求的。「願祢的旨意成就」,是諸般禱告中之首要。如此說來,這祈求豈不是意義非凡嗎?由此觀之,「我的禱告即為祢的旨意。祢在我內裡創造了它。這禱告不僅屬乎我;它更屬於祢。求祢成全自己的旨意。」──這些指的全是「垂聽我禱告」。我們所說的是,「人禱告的意志皆是祢的旨意。願在我們的祈求與祢的成全中,祢的旨意得以成就。」此祈求一半是神的旨意初始之時。「(在我的禱告中)祢的旨意成就(於祢的應允中)。禱告的意志以及實踐皆出於祢。在我們的祈求裡,祢的旨意行在地上,正如在祢的應允中,祢的旨意行在天上。」
第一章 禱告的內向性(inwardness)
寫禱告一題是件困難甚至可怕的事,我們都懼怕觸碰這個約櫃。寫這個主題的人,除非花在禱告實踐上的工夫更勝於研究禱告的原則,否則不該擔此重任。但恩慈的主也許仍舊看重人在探究禱告原則上的努力,因祂自己曾到世上,讓「代求」本身成為使人能更明白如何禱告的禱告。人在禱告上所有的進步,皆為神對禱告的應允,也許是我們的禱告,也許是他人的禱告。所有真實的禱告都會帶來進步,並增加我們禱告的能力。
不禱告是最糟糕的罪。我們常驚異於基督徒所犯下的明顯罪惡、罪行,或令人怵目的言行不一,但這...
推薦序
前言
禱告初學者──孩童、初信者──會覺得禱告很容易。禱告的能力和欲望,皆深深地嵌在我們的內裡。既然我們是被神、也是為了神所造,我們怎麼會不禱告?這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的第一語言。當我們深陷困境,會向神大聲呼救;蒙主厚恩時,我們會高聲稱謝神。「救命(Help)!」和「謝謝(Thanks)!」是我們基本的禱詞;語調單一,簡潔。
神對我們說話,呼召我們,憐憫我們,愛我們。祂臨到我們中間,進入我們內裡。而我們回答、回應、接受、接待,讚美祂。簡言之,我們在禱告。就是這麼簡單。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呢?
但禱告不會一直如此簡單。我們在試驗的曠野中舉步維艱,幾年後就會開始質疑自己起初那孩童般的單純。我們浸沒在一個譏諷信仰的世代,鄙視和懷疑侵蝕了我們起初的純真。時間久了,我們學會了「禱告魔法」的觀念,開始練習一些能使生命輕省點的手勢和咒語。不多久,早先的單純便與問題、懷疑和迷信,纏在一起了。
我們每一個人皆是如此。每一個禱告的人最終都會遇到某種困境。我們需要神學家的幫助。對我們這些肯禱告、並且願意繼續禱告的人而言,神學家是不可缺的最佳夥伴。
之所以需要有神學家陪伴,是因為禱告多數的困難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或出於朋友的好意,或是魔鬼的謊言,而魔鬼似乎總是關照我們的最佳利益。我們對自己的興趣,遠超過對神的興趣;我們專注於發生或未發生在我們內裡的一切。個人的感覺與意圖之間的巨大差異使我們困惑;那質疑我們是否配得禱告的道德指控,使我們不安;那些宣稱能使我們成為特殊屬靈菁英的祕訣,深深吸引我們。
但是禱告關乎的主要是神,不是我們。當然,我們的全人都包含在禱告中,但神才是首要。神學家的任務就在於訓練我們以神為禱告的開端,而不是以個人的思考、想像、理解,來開始禱告。然而,這可能讓我們感到不安,因為我們需要人的關注。
然而,關注神更為重要。單單惟有靠著單單注目於神的禱告,才能恢復起初的單純;以此開始的禱告就已足夠。禱告是我們每個人所能做最私密的事,亦是我們所能參與最具人性的行動。禱告時,我們比其他任何時刻都更像自己,因為此刻的我們最為真實、有神的形象。這是禱告的榮耀,但也是禱告的困難,因為我們的這些自己,時常對自身比對神更有興趣。事實是,我們不能信任禱告中的自己。單憑己力,我們就會變得自私──只會全神貫注於我們虔敬的感覺、宗教上的進步,或屬靈立場。我們需要引導者和專家將我們的注意力重新導向神;我們需要他們的提醒:神的話才是最重要的。
在重新專注於神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關注那纏繞我們的一切:攪擾人的疑慮、嘲諷和引誘。我們需要機警的神學家的幫助。好的神學家會為我們帶來技巧、專注、耐心,幫助我們在禱告中,再次將神置於首要。
彼得.泰勒.富希士正是這樣的神學家。他是英國公理會的信徒。雖然在我出生之前(一九二一年)便已過世,三十五年來,在我自己的禱告生活以及朋友的生命中,我卻一直把這位朋友和同盟留在身邊。我認為他是全然可倚靠、且能大大激勵人的神學家。
他有太多能引用的佳言:
「許多關於禱告的困惑,源於我們過度關注禱告的信心,而非對神的信心(原17);
「我們所祈求的神,使萬物在祂裡面不斷地互相效力,為了回歸本質而呼求。因此我們不僅不違背自然,反而為它出聲。(原23);
「禱告的基督徒是受造自然之讚美的書記(原35);
「禱告是禱告的救贖;我們禱告,於是才能有更好的禱告。(原41);
「禱告決定了最終到底是道德或體制將統管這世界。 (61);
「禱告時,我們的工作較非是協作,而是與神互惠的同工(64);
「……禱告是人類生活中最不尋常的行動,如此不屬世,如此超自然。的確,禱告完全出於本能,但在一切未淪及愚蠢的事物中,禱告也是最不理性的。(66);
「正在成長、屬神的孩子總是飢餓的 (67-68);
「愛人者喜歡聽到對方說出他已經知道的事,這是每個戀人都知道的事(71);
「禱告之於宗教生活,正如具原創性的研究之於科學──我們藉著它直接觸及真實(89);
「投向祂的雙臂,不是為了得到安撫,而是與祂角力。祂喜愛這神聖的爭戰。」
也許我最喜歡富希士的是,他是個執著於神學家身分的神學家。他不疑惑,不岔題,是個直搗核心、無半句廢言的神學家。有他伴著我們跪下禱告,我們便同時能察覺此事的尊榮與莊嚴。
畢德生
寫於一九九五年四旬期
前言
禱告初學者──孩童、初信者──會覺得禱告很容易。禱告的能力和欲望,皆深深地嵌在我們的內裡。既然我們是被神、也是為了神所造,我們怎麼會不禱告?這是我們的母語,我們的第一語言。當我們深陷困境,會向神大聲呼救;蒙主厚恩時,我們會高聲稱謝神。「救命(Help)!」和「謝謝(Thanks)!」是我們基本的禱詞;語調單一,簡潔。
神對我們說話,呼召我們,憐憫我們,愛我們。祂臨到我們中間,進入我們內裡。而我們回答、回應、接受、接待,讚美祂。簡言之,我們在禱告。就是這麼簡單。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呢?
但禱告不會一直如此...
目錄
推薦序 / 鄧紹光
導讀 / 周學信
前言 / 畢德生
一九一六年版序
致瓦德豪斯女士
第一章 禱告的內向性
第二章 禱告的自然性
第三章 禱告的道德影響
第四章 禱告的適時性
第五章 禱告的無休止性
第六章 禱告的代替性
第七章 禱告的堅求
推薦序 / 鄧紹光
導讀 / 周學信
前言 / 畢德生
一九一六年版序
致瓦德豪斯女士
第一章 禱告的內向性
第二章 禱告的自然性
第三章 禱告的道德影響
第四章 禱告的適時性
第五章 禱告的無休止性
第六章 禱告的代替性
第七章 禱告的堅求
商品資料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11-01ISBN/ISSN:978986198641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其他頁數:192頁開數:15x 22.4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