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惡之書」,卻也是人類未來的「希望之書」社會秩序的起源是什麼?是人與人的契約,還是凌駕個體的權力巨獸?
迥異於傳統哲學的回答,賽荷竟然說,人類關係的本質,與寄食者(parasite)和宿主之間的關係並無二致。地球是寄食者的地球。奇詭的是,從古代神話對人性的捕捉,到當代前沿系統科學之研究,無不呼應賽荷的論點。以寄食者取而不給、無法逆轉的單向關係小箭頭,賽荷建構出看似撒旦產物的暗黑寄食理論,卻是我們在這失序的網絡時代,重建技術與勞動、經濟與社會等人類關係的一盞明燈。
本書特色◎獨創「故事」與「概念」的雙重標題寫作方式,兼具可讀性與思考深度。
◎對人們習以為常、深信不疑的各種哲學概念,進行全面且顛覆性的盤整。
──重新定義秩序:噪音並非純然負面,反倒可能意味新系統的突現▐飯廳裡有兩個系統:宴席和電話。所謂噪音,即席間的喧嘩,指的是妨礙我與電話另一端的人對話的雜音;然而,它對賓客而言卻是訊息。反過來,他們會認為我獨自在一旁講話,根本無異於擾攘。噪音是一系統的終點,但也形成新系統。
▐事實上,系統總是同時按多個準則來運作。系統要得以鞏固,便要令自身更加寬容。它開始接納瘋狂、偏差、革命家、分離份子。有機體一向與微生物相處融洽,有了牠們而經歷磨練,活得更好。
▐寄食者勇於創新。他騙取能量,僅以資訊為報。他講述故事,然後巧奪烤肉。這是訂立新契約的兩種方式。相對於古老的對等關係,他制訂的是不平等協定,他亦建立嶄新的結算方式。
──重新反省邏輯:虛假的二分法與單一標準的理性,都不再適合解釋世界▐我剛才談到的哲學在一種想像的世界大行其道。這世界裡,只存在單一系統,而且只依照唯一的標準或原則而構成。但事實上,系統都異常複雜;事實上,系統都並非單獨存在。
▐身體才是球的客體,身體主體要環繞這太陽轉動。……所謂玩球,不過是把球看作實體,然後讓自己成為它的屬性。遊戲規則是就它而寫,是為它而定的,而且我們都要服從這些規則。
▐韃靼的海盜、英倫的強虜,倘若我是站在被俘獲的一方,我便不知道這兩者有何差別。……要在天堂與地獄間作判別,才是地獄;唯有認為上帝有別於撒旦,斯有撒旦;邪惡正位於善惡的十字路口。
──重新書寫歷史:人類對自然的介入,作為文明原動力,正是寄食地球的表現▐想要肅清或聖化某一處地方,諸如聖地或園圃,一開始就要對所有物種進行全面而根本的驅逐。而不僅止於某隻闖進來的兔子。除非把植被刮乾淨,化為一張白紙——除非使某些土地完全裸露——否則農業是無從開始的。
▐農業與文化不但同源,更有著一樣的基礎,那就是:驅逐而產生淨土,騰出空白的地方,以實現與平衡狀態的決裂。乾淨的地方,就是有所屬的地方。
▐歷史時間的不可逆,則由人類寄食者的介入開始。至少是從農業與畜牧開始的。……它使系統微微地改變了狀態。它把系統弄斜了。它擾亂了系統的平衡或能量分佈。它給系統打興奮劑,使它發炎、受刺激。
▐寄食者拿了東西,卻什麼也不給。……這是單向的箭頭,無法逆轉,不會回頭,它在我們之間流傳,它是最根本的關係,它是觸發改變的小角度。濫用在先,使用在後;先有偷竊,才有交易。從這小箭頭出發,我們也許能重建技術與勞動,經濟與社會,或至少重新思索它們的意義為何。這是關係的基本理論。
作者簡介:
米歇爾.賽荷(Michel Serres)
生於1930年,法國哲學家、作家,1990年獲選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在知名科學哲學家巴修拉(Gaston Bachelard)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萊布尼茲的系統及其數學模型》。賽荷深受1950年代至1960年代的新興科學典範,如結構主義數學、資訊理論、生物化學之影響,其發展的思考架構反對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二分,也與當時主流的哲學論述保持一定距離。儘管起初較不為同時代的學者所注意,賽荷跨學科的研究取徑,及其探討的溝通、轉譯、噪音等概念,日後在社會科學的系統論與網絡理論等流派,皆獲得廣泛迴響,也讓賽荷被視為晚近「後人類主義」思潮的先驅之一。1990年代起,賽荷寫作風格轉變,更加面向社會大眾,在自然科學、文學、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與事例之間穿梭來回,解析人類社會的複雜性,其關注的議題更是包羅萬象,涵蓋生態倫理、人類物種、金融危機、網路世代等等。賽荷著作甚豐,目前已在台灣出版的譯作則包括《失控的佔有慾》(群學)、《拇指姑娘》(無境文化)。
譯者簡介:
伍啟鴻,畢業於清大哲學所。
陳榮泰,台大化工系、清大歷史所畢。
兩人合譯有《失控的佔有慾》、《激情的經濟學》、《巴斯德的實驗室》等書。歡迎賜教:eengthaix@gmail.com。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各界讚譽
賽荷是位富有想像力、智識極為淵博的思想家。他在多重的領域間遊走:物理學、資訊理論、文學、哲學、神學、人類學、音樂、藝術、政治經濟學。他也探討了表面上殊異的諸多作品:拉封丹寓言、盧梭懺悔錄、莫里哀偽君子、柏拉圖會飲篇及聖經。賽荷打算證明,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終將殊途同歸。
──《宗教研究評論》
這是一種有著全新基調的哲學:多變、精練又充滿敘事性。
──《圖書館期刊》
媒體推薦:各界讚譽
賽荷是位富有想像力、智識極為淵博的思想家。他在多重的領域間遊走:物理學、資訊理論、文學、哲學、神學、人類學、音樂、藝術、政治經濟學。他也探討了表面上殊異的諸多作品:拉封丹寓言、盧梭懺悔錄、莫里哀偽君子、柏拉圖會飲篇及聖經。賽荷打算證明,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終將殊途同歸。
──《宗教研究評論》
這是一種有著全新基調的哲學:多變、精練又充滿敘事性。
──《圖書館期刊》
章節試閱
尤利西斯贏得比賽:他把單向箭頭傳出去。這一去不返的箭頭、不可逆的關係,穿過排成直線的斧柄孔。斧,即離間的鐵。
《尤利西斯》(L’Odyssée)到了結尾,置身屍骸之中。
──────────
寄食者沒停下來。他不停吃吃喝喝,不停叫囂、打嗝,製造成千種噪音,成群結隊,以噪音佔據空間。寄食者就是擴張,他奔跑,他成長。他攻伐,他佔領。他一下子就從這幾百頁書漫溢出來。洪流上漲,氾濫成災。
漫溢出來的,還有喧嘩、嘈雜、暴戾、繁囂、不解。
還有不對稱、暴力,仇殺與屠戮,箭頭與斧頭。
還有貧苦與饑餓:看那門前的行乞人,一貧如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還有疾病、瘟疫、流行病。
還有禽畜的變形:微生物、昆蟲、老鼠、豺狼、獅子、狐狸;動物被政治吞噬,野兔啃咬愛的花束,情人被撒旦拆散。
地獄的洪流,歷史的潮漲。撒旦到底來了;不,我不是在等他。他來了,這本書完成,就等於燒掉。我從不知道,這本書無可救藥地,是一本惡之書。一本歷史書,一本惡之書。噪音之惡,來自地獄的啁啾,如雷貫耳。饑餓之惡,厲疾、痛苦。披上獸皮的惡,今天換成脫下衣服的人,赤裸裸的惡。簡單來說,就是陰險的惡。餐飲、筵席,撒旦的盛宴。
他終於向我道別。那可怕的蟲子,從我房門從容而去,邊走,邊叫,五月的清晨,在威尼斯。
別的事早已開始。
靜謐、肅穆,了無牽掛。浩瀚的公海。
1975年12月至1979年8月
尤利西斯贏得比賽:他把單向箭頭傳出去。這一去不返的箭頭、不可逆的關係,穿過排成直線的斧柄孔。斧,即離間的鐵。
《尤利西斯》(L’Odyssée)到了結尾,置身屍骸之中。
──────────
寄食者沒停下來。他不停吃吃喝喝,不停叫囂、打嗝,製造成千種噪音,成群結隊,以噪音佔據空間。寄食者就是擴張,他奔跑,他成長。他攻伐,他佔領。他一下子就從這幾百頁書漫溢出來。洪流上漲,氾濫成災。
漫溢出來的,還有喧嘩、嘈雜、暴戾、繁囂、不解。
還有不對稱、暴力,仇殺與屠戮,箭頭與斧頭。
還有貧苦與饑餓:看那門前的行乞人...
推薦序
隔牆有耳,歡迎竊聽
黃冠閔(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賽荷(Michel Serres, 1930-)出身於海軍學校,後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轉讀哲學,專研科學知識論,在巴修拉(Gaston Bachelard, 1885-1964)的指導下,其碩士階段研究結構主義數學家群體布巴奇(Bourbaki)的代數方法。博士論文為《萊布尼茲的系統及其數學模型》,以結構的角度連結數學與哲學。賽荷認為巴修拉所提倡的新科學精神乃是對較早世代的科學成果作出的結論,但若以賽荷所處當代的科學發展(結構主義數學、資訊理論、生物化學),則必須更新為「新新科學精神」。此一學術立場使得賽荷在1950年代、1960年代之際,即深入探究新的科學典範,並且完全呈現出哲學論述的不同面貌。在科學知識論的訓練下,他反對巴修拉將科學與詩學分開,造成知識的二元化斷裂;在促成精確科學與人文科學的連結時,賽荷更是提倡一種新的認識框架,以模糊邏輯、意義多值的模型重建一套跨越自然知識與人文知識的共同典範。
以萊布尼茲(Leibniz)的系統論為原型,賽荷以信息神赫米斯(Hermès)為其一系列著作的總標題,寫了《溝通》(1969)、《干涉》(1972)、《翻譯》(1974)、《分佈》(1977)、《西北航道》(1980)五冊,奠定了他獨特的認識論框架,將認識論從追問知識的條件等問題,轉化為開拓新知識領域的指導綱領。同時他也以流體力學為物理學基本模式,重新解讀盧克萊修(Lucrèce)的《物性論》(De Rerum Natura),而撰成《盧克萊修文本中物理學的誕生》(1977),並重編孔德(Auguste Comte)《實證哲學課程》第一冊(1975)。這是以萊布尼茲為核心,向古代、現代延伸連結的哲學傳統。同時,他也展示了對於文學、藝術的知識模式分析。在他寬廣又通達的知識頻道中,開啟的是對於世界結構與世界中各種事物間關係的連結性模式,此一模式引導到對於知識生成的開放態度。哲學、科學、歷史、文學、藝術、教育學彼此穿梭,自1980年代後,其文風便大致定型為一種橫向的大敘事,融合了異質性的語彙。《寄食者》寫於1980年代初,與《西北航道》同年出版,此後的《生成起源》(1982)、《羅馬》(1983)、《五種感覺》(1985)、《自然契約論》(1990)都是極具代表性的作品。1990年代後的文風更為奔放不羈,在知識的基礎上延伸了極大的想像跨度,討論的問題更具當代意涵,涉及人類物種存在、生態環境、網路世代等問題。
賽荷的哲學主張在1970年代的結構主義風潮中似乎合乎時代脈動而被視為當然,但時至21世紀第二個十年回顧時,卻又顯得頗為獨特。與他同時代的傅柯、德勒茲、德希達早已經在哲學、史學、文學、藝術、政治、法律等領域造成巨大影響,但是,相對地,賽荷的路數雖非無人之徑,卻有著重重荊棘。其近年著作雖然可讀性較高,但奠定其學問根柢的代表性著作,卻有著不低的門檻。他的思想獨特性必須放在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脈絡來看,一般人文學者固然已經以在電腦上工作為基本配備,也有許多人習慣於搜尋引擎、資料庫的使用,但對於電腦、網際網路、資料庫所帶來的知識型態,卻未必有充分的意識。早在資訊理論開始發展之際,賽荷即投入研究,進而藉著萊布尼茲系統論的網絡連結模式,重新看待朝向未來的知識型態轉變。不同於現象學從主體──對象或交互主體性的角度出發來建構知識,賽荷轉從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係來看待知識的形成。對於賽荷來說,與其尋求知識的可能性條件或奠定知識的最終基礎,進而聲稱一種進入世界或身處世界的經驗,不如直接肯定一切知識都是在關係網絡中成立,基於物體之間的關係,知識有一種自然基礎。
《寄食者》(或許《寄生者》涵蓋意義更廣)一書便是在這樣的思考脈絡裡成形。1980年出版的《寄食者》與《西北航道》兩書應該同樣都被視為連結數理科學與人文科學的通道,亦即,以資訊理論來打造一般模型,將知識處理為訊息傳遞的溝通、通信。但不同於一般數理、生物科學的對象問題導向,只滿足於特定問題的解決,賽荷的理論嘗試是具有高度反身性的。他借鏡於資訊理論,但要成立的是理論的理論、資訊的資訊。一旦將一組科學理論擴大為諸種科學的理論時,這是一種科學哲學。但若要將此種科學哲學同時視為哲學的創新,此種科學哲學要說明的就不再只是科學活動,而是包含了哲學活動。對於賽荷來說,他雖然不是走辯證法的體系道路,按照一個最高原理而演繹地鋪開次要命題、然後產生綜合;但他以萊布尼茲的系統論為模型母體,橫跨地連結各種系統,在連結發生處(各種節點)串成多樣性的網絡。
如果以萊布尼茲的單子論為此種系統論的底本,那麼,賽荷所做的是把繫於神的預定和諧裁切掉,留下的是彼此連結的單子體系(monadologie des vincula)。留在此一體系的核心運作元素是多樣性、開放性、無限性。類似於以代數的數學模式重新改造數字的產生過程,進而以數學模式重解物體對象關係所形成的系統,賽荷引入資訊理論改造物理學的模式則是混沌、模糊、流體,換言之,是以流體的熱力學模式取代剛體的古典力學模式。
簡單地說,賽荷所拓展的是整個知識體系的改造與抽換。就形上學來說,是從實體形上學轉為關係形上學;就物理學來說,是從剛體力學轉為流體力學,連帶地,在生物的理論模型也從物種分類、演化也變換為DNA的信息轉寫;就邏輯來說,是從兩值邏輯切換為模糊邏輯。從賽荷所連結的各種科學來看,他所仰賴的是一種普遍但容納多樣性的結構,但是從他極力標示出的當代科學所帶入的典範轉移來說,他又是高度歷史性的。對他來說,科學哲學從笛卡爾的階段進到巴修拉的階段,還必須進到當代的另一階段。這一種特殊的歷史態度不能跟他所浸潤的科學(數學、物理、資訊理論)發展分開,也成就了他對人文科學改寫或翻譯的構想。
進入到《寄食者》一書來看。此書分為四大部分。四個環節處理了四種不同的用餐時刻,相對應的是四種觀察角度:邏輯、技術勞動、經濟交換、社會關係。這四部分並沒有故事原型,而是各種故事,是一個接一個的故事,每一個故事搭上另一個故事,卻又訴說了另外一件事。但這些用餐時刻所關連的就是觀察事物角度的關係範疇,書中的四部分不是偵探推理的鎖鏈關係,倒像是彼此層疊卻四通八達的事件觸角。
……
隔牆有耳,歡迎竊聽
黃冠閔(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賽荷(Michel Serres, 1930-)出身於海軍學校,後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轉讀哲學,專研科學知識論,在巴修拉(Gaston Bachelard, 1885-1964)的指導下,其碩士階段研究結構主義數學家群體布巴奇(Bourbaki)的代數方法。博士論文為《萊布尼茲的系統及其數學模型》,以結構的角度連結數學與哲學。賽荷認為巴修拉所提倡的新科學精神乃是對較早世代的科學成果作出的結論,但若以賽荷所處當代的科學發展(結構主義數學、資訊理論、生物化學),則必須更新為「新新科學精神」。此一學術立場使...
目錄
導讀 隔牆有耳,歡迎竊聽/黃冠閔
譯者說明
第一部 被打斷的飯局────邏輯
老鼠開飯────────串級
沙蹄爺開飯───────亦主亦賓
效益遞減────────晦澀與混雜
二分、三分───────被納入的,被排除的第三者
獅子開飯────────單向箭頭
競技員開飯───────偏差與建構現實
浪蕩文學與模控學────新的平衡
─────五旬節,聖靈降臨─────
第二部 另一些被打斷的飯局────技術、勞動
老鼠開飯────────二極管、三極管
────────────模糊邏輯
────────────主人與工頭
老鼠又開飯───────機器與引擎
────────────手段與中間
────────────變換空間
月下宴─────────
領主老爺的天國饗宴───
────────────工作
蟲兒開飯────────
────────────能量、資訊
────諸神、永恒的東主────
插曲 寄食者寫照
餐後的告白
尚-雅克,立法者的審判
噪音
音樂
第三部 肥牛與瘦牛────經濟
沙拉餐─────────所有權的糞便起源
諷刺的一餐───────金錢交易;精確與模糊
兄弟開飯────────百搭理論
栗子餐─────────太陽與符號
牛自河裡來───────庫存
牛吃牛─────────排隊理論
────最佳定義────
────論一般疾病────
第四部 晚宴────社會
偽君子開飯───────分析、癱瘓、催化
東道主的專名──────主人與奴隸
───────準客體的理論───────
桌上空空如也──────論愛情
魔鬼──────────論愛情
───────最差的定義───────
故事與動物
參考中譯本
人名列表
導讀 隔牆有耳,歡迎竊聽/黃冠閔
譯者說明
第一部 被打斷的飯局────邏輯
老鼠開飯────────串級
沙蹄爺開飯───────亦主亦賓
效益遞減────────晦澀與混雜
二分、三分───────被納入的,被排除的第三者
獅子開飯────────單向箭頭
競技員開飯───────偏差與建構現實
浪蕩文學與模控學────新的平衡
─────五旬節,聖靈降臨─────
第二部 另一些被打斷的飯局────技術、勞動
老鼠開飯────────二極管、三極管
────────────模糊邏...
商品資料
出版社: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8-12-20ISBN/ISSN:978986947088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3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